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喜看左权生态庄园经济2009年07月18日06:47山西新闻网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太行山呀漳河水,你为什么这样美,山清水秀美如画,是喜看左权生态庄园经济2009年07月18日06:47山西新闻网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太行山呀漳河水,你为什么这样美,山清水秀美如画,是谁亲手来描绘”在悠扬的民歌声中,我们来到了左权县。7月的左权,满目翠绿,一派生机。这里曾经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近年来,左权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积极探索贫困山区加快发展的新途径,在古老的太行山上发展了一批生机勃勃的生态庄园。生态庄园经济的兴起成为左权县域经济中的一大亮点,也为贫困山区破解“三农”问题找到了一把“钥匙”。农民下平川,“老板”进深山,“四荒”披新绿左权县生态庄园经济的出现,折射了社会的变迁。旧社会,农民因穷而上山开荒。有一首左权民歌这样唱道:“遭荒年来实在苦,逼着穷人进山窝,跟上父来随上母,住进山洞安起锅”祖祖辈辈的穷苦人住山庄居窝铺,广种薄收,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解放初,这里曾有1000多个村庄散布全境。新时代,农民伴随社会发展的脚步而下山。2001年左权县确立了“一城34个中心村”的城镇化发展思路:就是以县城为龙头,同时确定基础好、潜力大、位置优、人口相对集中的34个行政村为中心村,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移民搬迁、引导偏远山区群众逐步进入县城和中心村。当时,全县有379个行政村、336个自然村,平均每村人口不到200人,其中100人以下村就有200多个。在市场拉动、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的综合作用下,山里的农民纷纷走出大山。这些年,左权县共有3万多农民迁出了大山。移民搬迁步伐加快以后,左权县出现了300多个“空壳村”和萎缩村。移民搬迁村几十年积累下的水、电、路、房屋等设施被闲置,大量土地撂荒,更多的“四荒”无人问津。怎么办?这是摆在左权县委、县政府面前的新课题。2005年左权县委、县政府面向未来,解放思想,发出发展生态庄园经济的倡议,鼓励社会各界有志于开发贫困山区资源的各路人才,充分利用移民搬迁后形成的集中连片的土地资源,大力兴办生态庄园,发展庄园经济。到山村投资开发的有企业主,有普通农民,有回乡大学生,有退休干部,有周边省市人员,还有外商,他们带着资金、带着技术、也带着梦想上了山。武小红长期从事煤炭生产,认为挖煤对生态破坏极大,当所承包的煤矿被关停后,他毅然投资100万元,租赁耕地700亩,承包荒山1万亩,成立了华鼎生态庄园。山西农业大学毕业生徐彦刚胸怀生态大志,依靠创办苗圃积累,投资48万元,贷款100万元,开办了王家峪生态庄园。原为一家企业经理的赵保民对改善家乡面貌情有独钟,当得知县委、县政府鼓励发展生态庄园经济时,果断辞职返乡,投资230万元,创办了茂丰生态庄园。 左权生态庄园经济呈现的突出特点是:林业开路,生态立庄,一业为主,多业并举。全县2/3以上的生态庄园以经济林开发为主。即使是搞种植、养殖业、发展农家乐等休闲旅游业的庄园,同样将增加植被、改善生态作为首要任务。如今,左权生态庄园已经发展到140处,经营规模达到24.4万亩,其中1000亩以上庄园达到57处,10000亩以上达到5处;民间投资累计达到8727万元。这些庄园共发展经济林2.4万亩,用材林3.4万亩。通过生态庄园开发治理,绿化了荒山荒坡,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森林覆盖率。2008年,生态庄园造林占到全县当年造林的30%。据统计,左权县现有宜林“四荒”71万亩,其中适宜开发生态庄园的面积达46万亩,这都是发展庄园经济的广阔空间,这些荒山荒坡都绿化以后,将会产生巨大的生态经济效益。村落变庄园,农业变工业,农民变工人左权生态庄园经济在生产方式和经营机制上实现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县委书记孙光堂说,过去的村落沿袭了传统的农耕经济模式:劳动力+土地,而且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现在的庄园经济开发是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管理+规模,完全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村落”变“庄园”就意味着“农业”变“工业”,“农民”变“工人”,加快了全县农业现代化进程。左权的生态庄园经济,从经济性质上讲,是民营经济,投资的主体是民间资本;从发展内涵上讲,它是生态经济,都以林业开发为主;从组织形式上讲,它是规模经济,都具备一定规模,比家庭式生产能力更强;从管理机制上讲,它是公司经济,几乎都采用了公司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方式;从产业组合上讲,它是多元经济,一业为主,多业并举;从生产流程来看,它是循环经济,“种、养、加”的相互利用、相互促进和相互支撑,符合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机制创新,土肥人勤。走进每一座庄园,都能感觉到主人的精心耕耘和精心管理,每一棵小树都透着生机,透着活力,格外精神。机制创新,效益翻身。生态庄园经济扭转了人们对农业“弱质”“低效”的看法,对发展生态农业充满信心。羊角乡常爱民说,他投资20万元开发滚子岩庄园,2007年、2008年两年仅核桃一项收入就有17万元。粟城村农民赵和会承包关长沟200亩荒地发展庄园经济,夫妻在山上安营扎寨,栽植枣树2000多株,核桃400多株,杨树3000株,养殖3000只笨鸡,现在年收入在40万元左右。有的庄园发展经济林、用材林长远的经济效益更为可观。龙泉乡华鼎生态庄园种植核桃4.2万株,他们估算,十年后,年产值可达210万元,20年后年产值可达320万元。生态庄园经济的兴起,为山区农民的增收开辟了渠道。有的农民从土地流转中获得收益,农民把土地租赁给庄园,目前已获益达到900余万元。有的农民从入股分红中获得收益。比如,顺源繁育养殖庄园将周边村庄农户零星散养的黄牛合伙入圈,按股分红,入股农户增收14万元。有的农民从“上班”中获得收益。石台头村农民吕献红,金融危机后从城里返乡,到王家峪生态庄园务工,不离乡不离土,每天收入50元。王家峪农民王贵堂到茂丰生态庄园务工,出工10个月,收入1.2万元。全县140处庄园累计雇佣农民长期工600多人,人均年收入8000多元,约为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的4倍;雇佣季节性工人4000多人次,人均年收入3000元左右,高于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800多元。根据测算,如果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态庄园经济发展到300个,平均每个庄园用工30多人,那么就可为全县农民提供1万个就业机会。按人均年收入5000元计,可为农民增加收入5000万元,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年增收750元。大胆实践,规范运行,健康发展左权县生态庄园经济体现了多方面的创新和变革,它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勇于实践的产物,是发展农村经济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4月18日,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和山西省改革创新研究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左权县生态庄园经济研讨会,2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讨论。大家形成共识:发展生态庄园经济意义重大,有利于山区综合开发,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有利于加快扶贫开发步伐,有利于破解“三农”难题;贫困山区是发展生态庄园经济的优先选择。同时,专家学者也提出许多宝贵建议。今年,左权县委、县政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进一步加快生态庄园经济开发的决定,他们的指导思想是 “以开发高效生态的现代化庄园为基本方向,以保障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开发步伐,推动生态庄园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左权县政府出台了2009年庄园经济开发扶持政策,比如,新建核桃园集中连片在50亩以上的,每株补助5元,核桃育苗集中连片15亩以上的,每亩补助1000元。与此同时,左权县人民法院、人民银行、信用社等部门分别制定措施,支持生态庄园经济发展。为了处理好集体、农户和投资者的利益关系,解除农民和投资者的后顾之忧,左权县依据国家政策法规,出台了庄园经济开发所涉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实施办法(试行)关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规范生态庄园经济开发的实施意见生态庄园经济开发所涉农村闲置住宅及宅基地处置实施意见(试行)等一系列文件,对生态庄园经济规范运行、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左权县生态庄园经济应运而生,它生于实践中,长于改革中,蕴藏着巨大生命力。相信老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一定能把这棵希望之苗培育成参天大树。谁亲手来描绘”在悠扬的民歌声中,我们来到了左权县。7月的左权,满目翠绿,一派生机。这里曾经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近年来,左权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积极探索贫困山区加快发展的新途径,在古老的太行山上发展了一批生机勃勃的生态庄园。生态庄园经济的兴起成为左权县域经济中的一大亮点,也为贫困山区破解“三农”问题找到了一把“钥匙”。农民下平川,“老板”进深山,“四荒”披新绿左权县生态庄园经济的出现,折射了社会的变迁。旧社会,农民因穷而上山开荒。有一首左权民歌这样唱道:“遭荒年来实在苦,逼着穷人进山窝,跟上父来随上母,住进山洞安起锅”祖祖辈辈的穷苦人住山庄居窝铺,广种薄收,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解放初,这里曾有1000多个村庄散布全境。新时代,农民伴随社会发展的脚步而下山。2001年左权县确立了“一城34个中心村”的城镇化发展思路:就是以县城为龙头,同时确定基础好、潜力大、位置优、人口相对集中的34个行政村为中心村,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移民搬迁、引导偏远山区群众逐步进入县城和中心村。当时,全县有379个行政村、336个自然村,平均每村人口不到200人,其中100人以下村就有200多个。在市场拉动、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的综合作用下,山里的农民纷纷走出大山。这些年,左权县共有3万多农民迁出了大山。移民搬迁步伐加快以后,左权县出现了300多个“空壳村”和萎缩村。移民搬迁村几十年积累下的水、电、路、房屋等设施被闲置,大量土地撂荒,更多的“四荒”无人问津。怎么办?这是摆在左权县委、县政府面前的新课题。2005年左权县委、县政府面向未来,解放思想,发出发展生态庄园经济的倡议,鼓励社会各界有志于开发贫困山区资源的各路人才,充分利用移民搬迁后形成的集中连片的土地资源,大力兴办生态庄园,发展庄园经济。到山村投资开发的有企业主,有普通农民,有回乡大学生,有退休干部,有周边省市人员,还有外商,他们带着资金、带着技术、也带着梦想上了山。武小红长期从事煤炭生产,认为挖煤对生态破坏极大,当所承包的煤矿被关停后,他毅然投资100万元,租赁耕地700亩,承包荒山1万亩,成立了华鼎生态庄园。山西农业大学毕业生徐彦刚胸怀生态大志,依靠创办苗圃积累,投资48万元,贷款100万元,开办了王家峪生态庄园。原为一家企业经理的赵保民对改善家乡面貌情有独钟,当得知县委、县政府鼓励发展生态庄园经济时,果断辞职返乡,投资230万元,创办了茂丰生态庄园。 左权生态庄园经济呈现的突出特点是:林业开路,生态立庄,一业为主,多业并举。全县2/3以上的生态庄园以经济林开发为主。即使是搞种植、养殖业、发展农家乐等休闲旅游业的庄园,同样将增加植被、改善生态作为首要任务。如今,左权生态庄园已经发展到140处,经营规模达到24.4万亩,其中1000亩以上庄园达到57处,10000亩以上达到5处;民间投资累计达到8727万元。这些庄园共发展经济林2.4万亩,用材林3.4万亩。通过生态庄园开发治理,绿化了荒山荒坡,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森林覆盖率。2008年,生态庄园造林占到全县当年造林的30%。据统计,左权县现有宜林“四荒”71万亩,其中适宜开发生态庄园的面积达46万亩,这都是发展庄园经济的广阔空间,这些荒山荒坡都绿化以后,将会产生巨大的生态经济效益。村落变庄园,农业变工业,农民变工人左权生态庄园经济在生产方式和经营机制上实现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县委书记孙光堂说,过去的村落沿袭了传统的农耕经济模式:劳动力+土地,而且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现在的庄园经济开发是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管理+规模,完全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村落”变“庄园”就意味着“农业”变“工业”,“农民”变“工人”,加快了全县农业现代化进程。左权的生态庄园经济,从经济性质上讲,是民营经济,投资的主体是民间资本;从发展内涵上讲,它是生态经济,都以林业开发为主;从组织形式上讲,它是规模经济,都具备一定规模,比家庭式生产能力更强;从管理机制上讲,它是公司经济,几乎都采用了公司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方式;从产业组合上讲,它是多元经济,一业为主,多业并举;从生产流程来看,它是循环经济,“种、养、加”的相互利用、相互促进和相互支撑,符合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机制创新,土肥人勤。走进每一座庄园,都能感觉到主人的精心耕耘和精心管理,每一棵小树都透着生机,透着活力,格外精神。机制创新,效益翻身。生态庄园经济扭转了人们对农业“弱质”“低效”的看法,对发展生态农业充满信心。羊角乡常爱民说,他投资20万元开发滚子岩庄园,2007年、2008年两年仅核桃一项收入就有17万元。粟城村农民赵和会承包关长沟200亩荒地发展庄园经济,夫妻在山上安营扎寨,栽植枣树2000多株,核桃400多株,杨树3000株,养殖3000只笨鸡,现在年收入在40万元左右。有的庄园发展经济林、用材林长远的经济效益更为可观。龙泉乡华鼎生态庄园种植核桃4.2万株,他们估算,十年后,年产值可达210万元,20年后年产值可达320万元。生态庄园经济的兴起,为山区农民的增收开辟了渠道。有的农民从土地流转中获得收益,农民把土地租赁给庄园,目前已获益达到900余万元。有的农民从入股分红中获得收益。比如,顺源繁育养殖庄园将周边村庄农户零星散养的黄牛合伙入圈,按股分红,入股农户增收14万元。有的农民从“上班”中获得收益。石台头村农民吕献红,金融危机后从城里返乡,到王家峪生态庄园务工,不离乡不离土,每天收入50元。王家峪农民王贵堂到茂丰生态庄园务工,出工10个月,收入1.2万元。全县140处庄园累计雇佣农民长期工600多人,人均年收入8000多元,约为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的4倍;雇佣季节性工人4000多人次,人均年收入3000元左右,高于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800多元。根据测算,如果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态庄园经济发展到300个,平均每个庄园用工30多人,那么就可为全县农民提供1万个就业机会。按人均年收入5000元计,可为农民增加收入5000万元,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年增收750元。大胆实践,规范运行,健康发展左权县生态庄园经济体现了多方面的创新和变革,它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勇于实践的产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昆明学院《现代办公技能训练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非接触温度计项目合作计划书
- 苏州城市学院《场景特效》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喷枪及类似器具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全国川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9课《编辑工作表》教学设计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字绘画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农村打井简易合同范本
- 扬州大学《展具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立达学院《食品营养与卫生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2024年河南信阳师范大学招聘专职辅导员3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考英语高频单词专项训练题配套答案
- 火龙罐疗法经典课件
- 应用写作(第六版) 课件 第1-4章 应用写作概述-行政事务应用文
- 核岛通风系统介绍
- 我见证改革开放三十年课件
- xxxx智能化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 供应商来料包装运输存储规范
- 搭桥术后护理查房
- 人工智能概论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第一章-运动选材概述课件
- 藏式建筑简介优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