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浮力 复习要点一、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 叫浮力。2.浮力产生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两个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即 F浮= 。 3.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称重法)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在空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 把石块浸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的值,就是 浮力的大小,F浮=_ 。4.浮力公式:F浮 = G排 = 例1实验题 1、把从图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的弹簧秤和量筒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出相应的物理量。(g=9.8牛/千克)从这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例2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甲 乙 丙 丁 戊第24题图(1)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 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3)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圆柱体的体积是 m3。(g取l0N/kg)(4)用图示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是 kg/m3。扬州大学附属中学姜雪峰编例3小强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做了如下的实验:(弹簧测力每小格示数是0.5N)(1)请在A图中画出被测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2)你认为更合理的实验顺序是(3)通过实验你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4)请你根据小强在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计算物体的体积是m3;你认为通过本实验获得的数据(填“能”或“不能”)计算出此物体的密度(5)请你指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说出一条即可) (6)实验表格例4、一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下,读数为26.7牛,把它浸没在水中,读数23.7牛,求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金属块的体积和金属块的密度。二、阿基米德原理:1.浮力公式:F浮 = G排 =液g V排 可以看出:浮力与 和 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三、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只受浮力和重力时1.请根据示意图理解。现象下沉悬浮上浮漂浮G与F浮的关系GF浮G=F浮GF浮G=F浮运动状态下降静止上升静止密度关系所以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 比较F浮 与G 比较液与物 。1甲、乙两物体的质量比为53,密度比为103,若将它们全部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则它们所受到的浮力之比是( ) A.53 B.103 C.21 D.122、一个量筒中盛有水,水面刻度值是200毫升,今将一质量是60克的物体投入量筒中后水面升高到250毫升处,那么这个物体在量筒中的情况是( )(A)悬浮在水中 (B)漂浮在水面 (C)下沉到筒底上 (D)下沉到筒底后又上浮3、将质量为3102千克的物块缓慢放入一盛满水的容器里,静止后从容器中排出了2105米3的水 (g取10牛/千克) 。则物质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物块在水中是 (填“上浮” 、“下沉” 或“悬浮”)。2.漂浮问题“四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 它受的重力;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 ;(填等于、大于、小于)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 ;(填大、小)3.浮力的应用:轮船的工作原理: 排水量: 。单位 t 潜水艇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 来实现的。气球和飞艇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气球里充入 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4.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认准要研究的物体。判断物体所处状态,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1、 肚内有鳔(即鱼泡),当鳔内充满空气时,鱼排开水的体积变_,鱼受到的浮力变_,当浮力 鱼所受的重力时,鱼就上浮。2、某同学将一质量为300g的金属块轻轻放人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了80ml的水,则金属块受到的水的浮力是(g取10Nkg) A0.8N B3.5N C2.2N D3N3、弹簧秤下挂着铁块,将铁块慢慢浸入水中,发现在铁块由接触水面至浸没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逐渐变小,由此可得铁块所受的浮力逐渐 。说明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排开的液体的 有关4一艘货轮在河中的排水量是1107千克,则满载时该船所受的浮力是_牛顿。当这艘船航行到海中时,它受到的浮力 它在河水中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此时船在水中 些.(选填“深”“浅”)5、图中a、b所示的是将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液体中的情形,由图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相比较:a b;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比较:Fa_Fb 。(两空均填“”、“=”、“” )6、质量相等的实心铁球和铝球放入水中,铁球受到的浮力_于铝球受到的浮力。放入水银中,铁球受到的浮力_于铝球受到的浮力。(填:“大”、“等”、“小”)(水银铁铝水) 1密度是0.6103克/米3的木块,体积是2米3,当它漂浮在水面上时,求:(g=10牛/千克)(1)木块的重力;(2)木块受到的浮力;(3)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2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用弹簧秤测得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10N,然后把它全部浸入水中,测出物体在液体中的拉力为2N(g=10牛/千克),求: (1)此物体的体积;(2)此物体的密度。(3)若将一个与它的体积相同的物体用绳子将它们捆在一起,放在原来的液体中恰好悬浮,求另一物体的密度。3.小英同学得到一边长为10cm,密度为0.7g/cm3的正方体木块,她将木块用细线系于圆柱形容器的水中,如图所示,请你帮她分析以下几个问题:(圆柱形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1)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2)细线的拉力大小?(3)剪断细线,当木块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与细线未断时变化了多少?4.如图,将含有一空心铝球的冰块投入平底水槽中,冰块内空心铝球的体积V铝=10cm3,当冰块(含空心铝球)悬浮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45cm3冰全部熔化后,浸没在水中的空心铝球沉入水底,已知冰的密度冰=0.9103kg/m3,求:(1)冰块(含空心铝球)在水中悬浮时的重力;(2)空心铝球最终对水槽底部的压力大小铝=0.9103kg/m3倒水取水5. 有一个大2 m2水池,在其水平池底竖直放置一段圆木。圆木可近似看作一个圆柱体,底面积0.8m2,高5m,密度0.7103kg/m3。(g=10N/kg) (1)未向池内缓慢注水,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多大? (2)向水池内注水,在水位到达1m时圆木受到水的浮力和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分别为多大? (3)当向水池内注多少千克的水时圆木将将漂浮倒水取水6一带阀门的圆柱形容器,底面积是200cm2,装有12cm深的水,正方体M边长为10cm,重20N,用细绳悬挂放入水中,有1/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所示,试求:(1)正方体M的密度;(2)正方体M受到的浮力以及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若从图示状态开始,通过阀门K缓慢放水,当容器中水面下降了2cm时,细绳刚好被拉断,则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多少?(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7.12所示,已知重为10N的长方体木块静止在水面上,浸入在水中的体积占木块总体积的4/5(g取10N/kg)。图12(1)求木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2)若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0.2米,求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3)若容器的底面积为10-2m2,则放入该物体后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加多少pa(4)若要将木块全部浸没水中,求至少需要施加多大的压力。相对增长图127.12所示,已知重为10N的长方体木块A静止在水面上,其底面积为0.510-2m2,若容器的底面积110-2m2(g取10N/kg)。(1)求木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2)求木块浸在水中的深度(3)若物体A的下表面和容器的底的距离缩小0.1m,此时物体A所受的浮力增加多少8.如图所示,底面积为Sb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适量的水,另一底面积为Sa的圆柱体A有部分体积浸在水中,当圆柱体A相对于容器下降高度为h时,水没有溢出,圆柱体A也未全部没入水中,物体A所受水的浮力增加了多少?9用细绳系着底面积为S1、高为H的圆柱体,将圆柱体缓慢浸没到底面积为S2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内密度为的液体中(液体未溢出),且圆柱体未接触容器底部,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了 11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底面半径为2r、高为2h的圆柱形薄壁开口容器如图所示,将高为h=10cm、半径为r、底面积为20cm2的圆柱体木块竖直放在容器中,木块的密度=0.5水,然后向容器内注水,若要使木块竖直漂浮(木块吸水忽略不计),则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范围是 kg浮力称12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某同学的发明作品浮力秤参加了展评,该作品可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所示已知小筒底面积为10cm2,总长为20cm,盘中不放物体时,小筒浸入水中的长度为8cm,问:(1)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是多少N?(2)该秤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kg?(3)该同学把秤的读数均匀地刻在小筒上,为什么刻度是均匀的?(取g=10Nkg)(4)若大桶的高度为30cm,底面积为15cm2,当测量值达到最大值时水将将达到杯口没有溢出,求杯中水的质量13.“底面积为S0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内装有密度为0的液体,横截面积为S1的圆柱形木块由一段非弹性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且部分浸入液体中,此时细线刚好伸直,如图19所示,已知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现往容器中再缓慢注入密度为0的液体,知道细线刚好被拉断为止,请解答下列问题:(1)画出细线刚好伸直时,木块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2)导出细线未拉断前,细线对木块拉力F与注入液体质量m之间的关系式;(3)求出细线刚好被拉断时与细线拉断后容器中液面恢复稳定时,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的变化量h问题1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内盛有某种液体,一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液面上,已知木块的体积为1000cm,木=0.7103kg/m3 容器底面积是木块底面积的2倍,g取10N/kg,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要使木块浮出液面的高度恰好为1cm,必须向木块施加2N竖直向下的力,求液体的密度为多大?(3)用力将木块恰好全部按入液体中,容器底部所受到的液体的压强比(2)中增大了多少?h问题2如图甲所示,高度为16cm的圆柱体A用细线系住后,浸入水槽的水中,当圆柱体A有7/8的体积露出水面时,细线的拉力恰好为1N,如图乙所示,用细线将圆柱体A拉入水槽中,当细线施加的拉力为A重的3/4时,圆柱体有7/8的体积浸入水中,已知圆柱体A底面积是圆柱形水槽底面积的1/ 6,求:(1)圆柱体A的重力 (2)先后两次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差 h问题 3在水平桌面上放有一柱形容器,底面积为500cm,里面装有深度为20cm的水;一个重力为2N的开口玻璃杯A,其底部与一个体积为50cm重力为3.9N的实心铁块B用细线相连(细线的质量体积忽略不计),然后放入水中,但在放入过程中由于不小心,容器中有少量的水流入了玻璃杯中,最后A、B两物体在水中处于静止,如图所示,此时玻璃杯A排开水的体积为640cm。求:(1)没有放入玻璃杯和铁块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A、B两物体在水中静止时细线对铁块B的拉力;(3)若细线突然断开,A、B两物体再一次静止后(这个过程中玻璃杯A开口始终向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多少?注水问题4.如图所示,将底面半径为2R的圆柱形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把高为h。密度为(水),半径为R的实心圆柱体木块竖直放在容器中,然后向容器内注水,则A 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为4R2ghB 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2ghC 若使木块竖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至少为R2hD 若使木块竖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至少为3R2h18.如图所示,底面积为S的圆筒形容器高h,装有体积是V的水,水底有一静止的边长为L的正方体实心铝块,密度为1,水的密度水。已知g。求: (1)水对筒底的压强;(2)铝块受到的支持力;(3)近来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更轻的泡沫铝,密度为2,且2小于水,欲使铝块离开水底,可以给铝块粘贴一块实心泡沫铝,求泡沫铝的最小质量。h问题5现有一质地均匀密度为 0的实心圆柱体,底面积为S0、高为h0,将其中间挖去底面积为S0 /2的小圆柱体,使其成为空心管,如图1所示先用硬塑料片将空心管底端管口密封(硬塑料片的体积和质量均不计),再将其底端向下竖直放在底面积为S的柱形平底容器底部,如图2所示然后沿容器内壁缓慢注入密度为的液体,在注入液体的过程中空心管始终保持竖直状态(1)当注入一定量的液体时,空心管对容器底的压力刚好为零,且空心管尚有部分露在液面外,求此时容器中液体的深度(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库房转租合同转租条件、转租手续及租金处理分析
- 2024年企业内部审计保密协议
- 2024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合同
- 2024年度住宅小区木门安装工程合同
- 2024年度许可使用合同(商标)
- 腰椎ct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北京技术合同
- 2024年大数据使用协议:数据收集、分析和应用的具体规定
- 液体密度课件教学课件
- 舆论学课件教学
- 警察给小学生讲课课件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 四年级期中家长会课件
- 《COPD诊疗新进展》课件
- 礼修于心 仪养于行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文明礼仪在心中养成教育主题班会
- 第七章 成组技术
- 防腐设备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第八章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观察与指导
- 英语专业导论(第2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电解原理的应用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 天线测试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