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幼儿科学教育中从“学会”到“会学”的 几点思考.doc_第1页
浅谈在幼儿科学教育中从“学会”到“会学”的 几点思考.doc_第2页
浅谈在幼儿科学教育中从“学会”到“会学”的 几点思考.doc_第3页
浅谈在幼儿科学教育中从“学会”到“会学”的 几点思考.doc_第4页
浅谈在幼儿科学教育中从“学会”到“会学”的 几点思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学会”到“会学” 让幼儿在科学活动中主动学习 在教育改革逐渐深入的今天,幼儿教育也以其特有的姿色在改革的浪潮中翻起层层波澜。然而,在幼儿园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中传统的教育思想往往只注重于教师的教,而较少考虑到幼儿的学。在教的过程中又更多地考虑怎样教幼儿学会而较少考虑到怎样教幼儿会学。“学会”到“会学”仅仅是两个字的颠倒,但其内涵却大不一样。“学会”着眼于让幼儿学到某些知识,记住某些东西,强调的是“教”的作用,注重教育结果;而“会学”则相反,它重视幼儿认识过程的发展,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想幼儿传授掌握问题的方法,养成幼儿主动探索、动手操作的习惯等,它突出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同时“学会”是目的,而“会学”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和方法。那么,在幼儿学习中怎样变教幼儿“学会”到教幼儿“会学”呢? 一、抓住幼儿主动探索的契机,了解幼儿需要,发挥幼儿主动性。 (一)、探索发现学习,抓住幼儿主动探索的契机。 人是一个能动的个体,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社会的发展也强烈需要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幼儿科学教育必须成为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过程。形成鼓励幼儿探究的心理氛围;提供能引发幼儿探究并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使用支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发现的知道策略。 案例一: 这天,孩子们正在给花浇水,一个小朋友突然跑过来说:“老师,谢承达用饮水桶里的开水浇花呢!”我急忙走过去,果然看到他杯子里的水热气腾腾的。我问他:“你为什么用开水浇花呢?”达达回答说:“老师,您不是说不让小朋友喝生水吗?我想花朵也和我们一样啊,所以我也不让它喝生水,这样会不讲卫生的。”听了他的话我笑了,多么天真的孩子呀!我刚要告诉他浇花是不能用开水的,再转念一想,这不正是让孩子探究的好机会吗?何不让孩子按他的意图试一试。想到这我对孩子们说:“开水浇花行吗?”小朋友纷纷开始谈论起来,有的说:“不行”有的说:“行”。我继续说:“到底是行还是不行?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好不好?看看是开水浇灌的花朵长的好,还是用自然水浇灌的花朵长的好。”达达点点头,非常自信的把一杯开水浇入花朵中。我们分别在用不同水质浇灌的花盆上贴上标记,实现给花朵做好刻度标志。头几天两盆花的 花朵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可是没过几天差异就出现了。用开水浇灌的花朵明显枯萎了,而用生水浇灌的花朵却越开越大越发美丽。看到这样的情景,达达也开始焦急起来了。“老师,你快点救救这盆花吧!我知道不能用开水浇花了 ,这样会把花朵给烫死的。”趁此机会,我问全体幼儿,我们到底该用什么水浇花呢?这时小朋友们异口同声的说:“用生水,用开水浇花会把花汤死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研究,最终我们得出了这个正确的结论,从此孩子们再也不用开水浇灌花草了。 (二)、了解幼儿需要,发现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性和生成性。 兴趣是幼儿自觉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力量。幼儿对感兴趣的东西学得积极主动、效果好。兴趣使幼儿主动地从事某种活动,从中获得经验和乐趣。幼儿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本身就已经暗含着教育所要追求的许多价值和目标。幼儿科学教育的这一特性是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和好奇心,使幼儿理解科学的实际意义。 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以及游戏,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是打开幼儿学习内部动机的金钥匙,是打开幼儿变“学会”为“会学”的前提条件。 案例二:在一次科学操作活动中,幼儿用手帕和积木制作降落伞,可在操作中,发现降落伞坠落的速度都大不相同。孩子们来求助老师,为什么每个降落伞掉下都不一样呢?为什么会不一样?根据孩子的需要,由此我们开展了“什么东西落的最快”的活动。要求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来发现重的、轻的、面积大的、小的东西掉落的速度都不一样。重的体积小的东西掉落的快,轻的面积大的东西掉落的慢。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为了完成这一要求,教师和幼儿收集各种大小、轻重不同的积木、盒子、书等物品,放在几张桌子上让幼儿通过操作发现问题。教师只提出一个问题,你用了什么材料,发现了什么?等会告诉大家。”孩子们自己选择材料,有的站在椅子上、有的站在桌子上,有的站在地上各自活动开了,还不时的交换材料以及位置,每人都在不同的高度对不同的材料进行了操作。最后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是怎样操作的,发现了什么幼儿不仅获得重的体积小的东西掉落的快,轻的面积大的东西掉落的慢,还获得不同高度同一材料的物体掉落的时间也不一样的经验知识。对此幼儿十分喜爱积极参与活动,在操作时注意力集中,进行讲述时津津有味、洋洋得意,表现出极大地兴趣和自豪。这种活动改变了教师严格管教幼儿、死板地灌输知识的紧张局面,形成了孩子积极操作、主动学习,教师致力知道的和谐画面。 二、点拨幼儿探究思路,帮助幼儿建立质疑、求真意识,培养幼儿“会学”的能力。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任务不仅是让幼儿开阔眼界,获得和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帮组幼儿学习技能和方法,鼓励和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和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为此没有发现就没有探索、没有创新。科学活动恰恰为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探究提供了路径。但幼儿知识经验不足,主动探究和创新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善于点拨幼儿的“探究与创新”思路,为幼儿的发展作引路人。 (一)、小组讨论活动引导幼儿求异创新。 幼儿通过探究操作材料和实验后,都有了一种表达的潜力和倾向,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在这时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幼儿与同伴、与老师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与困惑。在讨论中孩子们可以从同伴那得到许多的信息、新经验,同伴的不同看法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都能促进幼儿的不断思考,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认识水平也能得到提高。这种小组讨论活动不仅有助于促进幼儿语言和思维的相互作用,更有助于将幼儿的发现引向深入。 1、教师有目的创设问题情境。 为保证幼儿的学习成为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的的创设问题情境去引导孩子。如在自然角中投放孩子常吃常见的鸡蛋与鹌鹑蛋,还有很少见的鸟蛋。在熟悉和不熟悉的对比中,鸟蛋就自然成为孩子关注的对象,“这是什么蛋?”“怎么这么小?”针对孩子的疑问,老是请他们依据蛋的大小来猜测这是什么蛋,由此引发孩子们的一系列猜想和同伴间的经验的相互作用。 2、让幼儿在同伴的相互作用下进行学习。 同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让他们在共同交流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相互启发、修正。这种相互的学习方式,会使幼儿学会接纳他人的观点,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二)、在“质疑”中学会思考的方法。 1、要激发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一是创设良好轻松的活动氛围,让幼儿都敢于提问。活动上教师的教态要亲切和蔼,面带微笑。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并且都能学好。二是运用积极评价,使幼儿获得成功体验,都乐于提问。 2、要教给幼儿发现问题的方法。 一是让幼儿尝试运用恰当的探究方式,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二是引导幼儿运用记录结果,得出结论。三是让幼儿描述自己的新发现。 案例三:我们曾经组织一个活动叫“光的反射”,活动一开始我就设计了“悬念”。孩子们不明白上课为什么要把桌子全拉开而且老师什么都没有准备就是让她们观察老师的手,一个个好奇的声音问我“徐老师,你要干什啊?为什么要这样上课呢?我什么也没说自己比划着手和小朋友说这话。这时室内的墙壁上、屋顶上出现了一个晃动的小光点。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引发了,便开始寻找光源。突然有人发现了其中的小奥秘并小声的说:“大家看徐老师的手会发光。”这时我趁机把手放在有阳光的桌子上,一正一反地翻转几下。孩子们也跟着学起来,边翻手变找墙上的小光点。可是,反复几次之后,孩子们自言自语道:“怎么回事,没有呀?”于是,他们得出结论:“徐老师的手能发光。”其实,他们没注意到我的手腕上的手表。为了引发幼儿继续探索的欲望,我把墙壁上的大圆镜摘下来,在阳光下转动几下。孩子们见到光点,都高兴地区抓影子。带孩子们尽兴后,我问:“什么在阳光下能反射出光点?“镜子。”为什么徐老师的手能反射出光点呢?”孩子们无言以对,因为他们已有的经验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他们不知道手表上很亮的金属也可以反光。因此,我拉高袖子给小朋友,看清我手上的手表,这下,他们全明白了,趁机我告诉他们不光是镜子可以反光,还有金属等很光亮的东西都可以反光,我们大家来试试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好不好?”出示各种能反光的和不能反光的物品让幼儿探索,在这样的情景下幼儿抱有一股自己想探索的欲望在自己的操作中找出自己想要的答案。鼓励和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和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为此达到幼儿主动参与、主动学习。 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师生共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将幼儿从“学会”向“会学”过度。 在现代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能弥补教师灌输的不足也能弥补幼儿单一的模仿教法的不足,变“学会”为“会学”。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灵活调整教育内容,生成新的探究活动。还要支持幼儿的想法和做法,鼓励他们自己尝试着解决问题。 案例四:如学习区别“长短”时,我为幼儿准备了许多尝试材料,如长短不同的纸、带子、木片、塑料管等,把它们分别放在每人的小盘里。开始,我让幼儿试着从盘子里任意找两样东西比长短,然后回答问题。通过教师引导说出是看出来的或是用重叠方法比出来的。然后请幼儿比比教室里桌子和柜子哪个长,哪个短,又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这时再让幼儿动手尝试测量,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幼儿用带子测量,有的幼儿使用尺子等测量工具,有的测量方法正确,有的测量方法不正确,有的桌子的宽度与柜子的长度进行比较。幼儿的大胆尝试,不管是好是坏,教师都加以鼓励和引导。这不仅扩大了幼儿的知识面,而且还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能力,从而将幼儿从“学会”向“会学”过度。 四、运用迁移规律适时诱导,激发幼儿尝试精神、培养幼儿创造性能力,凸显“会学”。 在幼儿认知过程中,新知识与旧知识有些存在着一定的相连关系,教师只要紧紧抓住新旧知识这一连接点,运用迁移规律,适时诱导,可以使幼儿学会举一反三的方法,可以激发幼儿尝试精神、培养幼儿创造性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五:在自编应用题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教师注意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根据图片自编应用题。我们引导幼儿学习根据讲述图意和提出问题。为幼儿创设了尝试的情境。如,有的幼儿说:“盘子上原来有8个饼干,1个被小朋友吃了,还剩几个呢?”有的幼儿说:“小红本来有8个饼干,1个送给弟弟了,小红还有今儿个饼干呢?”还有的幼儿说:“妈妈给明明买了8个饼干,一个被老鼠投去吃掉了,现在明明还剩几个饼干?”就这样,放手让幼儿去想象,让幼儿在旧知识的牵引下,试着说一说,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尝试精神,而且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从凸显“会学”的真正含义。 由此可见,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要抓住幼儿主动探索的契机,及时发现幼儿的兴趣,了解幼儿的需要,发挥幼儿主动性。采用灵活多变的组织方式,运用迁移规律,适时诱导,激发幼儿尝试精神、培养幼儿创造性能力,最后让幼儿真正从“学会”转向 “会学”。 五、得益于“会学”主动性教学。通过一学期的主动性教学,幼儿们的收获丰厚,幼儿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发现,尝试精神得到充分的提升、创造性有了很大的发展、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从幼儿们的探索操作活动中发现:幼儿们的知识面和创造性思维开拓了和提升了,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