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3、5、7”判断“100以内的质数、合数”.doc_第1页
用“2、3、5、7”判断“100以内的质数、合数”.doc_第2页
用“2、3、5、7”判断“100以内的质数、合数”.doc_第3页
用“2、3、5、7”判断“100以内的质数、合数”.doc_第4页
用“2、3、5、7”判断“100以内的质数、合数”.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2、3、5、7”判断“100以内的质数、合数” 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摘要】因为找质数与找因数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在本文中我先叙述了找因数的具体方法即对应法、中间数法和排查法;然后在次基础上分析了用2、3、5、7判断100以内的质数、合数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关键词】因数 对应法 中间数法 排查法 质数 合数在教学“找质数”中,我发现用看“2、3、5、7”是不是“这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来判断“这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并且我从理论上寻找到了科学依据。我们知道只有因数1和它本身的数叫做质数,即质数只有2个因数。合数则除了因数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即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因此,质数和合数的划分是以它的因数的个数为依据的。像“1”只有1个因数1,所以“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与“找因数”的知识、方法是密切相关的,所以要说清用“2、3、5、7”判断“100以内的质数、合数”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必须从“找因数”说起。我通过两年的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找因数”的“三法”“对应法”、“中间数法”、“排查法”,下面我一一道来。一、“对应法”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有找因数这一内容。教材中是通过摆长方形这一活动来教学的。是利用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这一原理,以及长方形的面积与这一数字相对应的关系,两个因数与长和宽相对应的关系来推导的。例如:12=112=26=34。数字“12”就相当于长方体的面积,“12”,“6”,“4”相当于长方形的长,“1”,“2”,“3”相当于与之对应的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我们通过观察又发现,长越长,宽就越短,但它们的积始终相等,这也符合“平衡法则”,并且也一一对应。因此我们在找因数时可运用“对应法”。有一个最小的因数“1”,就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最大的因数“它的本身”;有一个比“1”稍大的某一因数,就有一个比“它的本身”稍小的另一因数与之相对应;相对应的两个因数的乘积肯定是这个数,这就是我们的“对应法”。二、“中间数法” “对应法”是前后夹击,那么因数有一个处于中间的吗?我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于是我经过了大量的实践,经过了不断的探索,终于有了我的发现有的数有中间因数,有的数没有处于中间的因数,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像4、9、16、25、36、49、64、81、100这些是某个自然数的平方的数有 “中间数”,就是它正的平方根,分别是2、3、4、5、6、7、8、9、10但给小学教学时不能这样讲找正的平方根,而是找“谁的平方”是这个数,“谁”就是“中间数”。像27就找不到“中间数”,但我们可以找到她它的准中间数,因为5276,所以27的准中间数为5、6。三、“排查法” 要找准、找全一个数的因数,只用“对应法”和“中间数法”还是不够的,还要用“排查法”。 因为因数具有对应性和中间性的特点。我们写出最小因数、最大因数和中间因数。再排查出“1”到“中间数”间的因数,再结合“对应法”找出“中间数”到“它的本身”间的因数,这样找出的因数绝对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 例 :找出16的因数。 16 1 2 4 8 16 先找出16的最小因数1和最大因数16,并写下来; 找出16的中间因数4,并写出来; 在“1”和“4”之间只有两个自然数“2”和“3”,经判断只有“2”是16的因数,在“1”和“4”之间写上2; 应用“对应法”162=8找到与“2”相对应的因数“8”,写在“4”和“16”之间,这样“16”的因数就写完了。 所以16的因数有:1、2、4、8、16。 例:找出27的因数。 271 3 (5) (6) 9 27 找出最小因数“1”和最大因数“27”,并写下来; 找“中间因数”,没有谁的平方是27,即27没有一个确切的中间数,那么我们就找它的“准中间因数”,因为5276,5627,所以27的准中间数为“5”和“6”,把它们写在“1”和“27”的中间位置并带上括号,表示它们不是27的因数;在“1”到“5”之间有数字“2”、“3”和“4”,经判断只有“3”是“27”的因数,写在“1”和“5”之间,应用“对应法”273=9,我们就找到了“6”到“27”之间的因数“9”,写在“6”和“27”之间,这样我们把27的因数找完了。所以27的因数有:1、3、9、27。在找因数时,只有“对应法”、“中间数法”和“排查法”相互配合使用,它们的作用才能相得益彰,我们才能迅速、准确地找到因数。 下面我先谈谈 用“2、3、5、7”判断“100以内的质数、合数”的科学性吧。 质数、合数、因数、倍数都是在非0自然数范围内研究的,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可以一一找出来,并且最小的因数都是1,最大的因数都是这个数本身。100以内的数最大不超过100,以100为例,它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0,这也符合“对应法”1100=100;根据“中间数法”10=100,所以100的“中间数”为10,因此,100以内数的最大“中间数”为10;再应用“排查法”一一排查2到9的数,看谁是这个数的因数,2、4、5是100的因数;根据“对应法”便可找到10到100间与2、4、5对应的三个因数1002=50,1004=25,1005=20;如果某个数在2到“中间数”间没有因数,根据“对应法”可知,那么在“中间数”到“他的本身”之间也没有这个数的因数了。我们还知道,一个数如果没有因数2,也就肯定没有因数4、6、8 了;如果没有因数3,也就肯定没有因数6、9 了;在2到9这8个数中只剩下5和7,我们还不知道它们是不是这个数的因数,我们再分别用5的倍数的特征和整除的概念判断一下5和7是不是这个数的因数就行了。因此,100以内的某个数有因数1和它本身,没有因数2、3、5、7,那么肯定再没有别的因数,那么这个数是质数;如果100以内的某个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2、3、5、7中的一个,那么肯定还有与之对应的另一个因数,那么这个数为合数。下面我再说说 用“2、3、5、7”判断“100以内的质数、合数”的实效性吧。质数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的本身,判断100以内的数是质数,只要看2、3、5、7都不是这个数的因数就行了。但是要注意的是2、3、5、7除外,因为因数2、3、5、7和它们本身重复了,让人误以为这个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合数有两个以上因数,即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