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性测试题(4)第4单元评估测试(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性测试题(4)第4单元评估测试(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性测试题(4)第4单元评估测试(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性测试题(4)第4单元评估测试(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doc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性测试题(4)第4单元评估测试(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性测试题四(必修一第四单元评估测试)本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13昆明一中)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写给家人的信中说:“各处调的兵毫无纪律。互斗杀人夷兵抢夺十三行,官兵杂入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群,竞行遁去从不闻清查一二。”上述材料()a丑化了清朝军队b因是家书而无史料价值c能说明清军战败的原因d反映了英军纪律严明【答案】c【解析】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是清政府战败的原因,此外清政府的军备落后、军队纪律松弛、战和不定等也是清政府战败的重要原因。材料中的书信描述基本符合事实,所以选c项。2(2013安徽江南十校)1839年林则徐给当时的英国女王信中写道:“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禀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由此可见,清政府()a.国力强大以世界霸主身份自居b.放弃了闭关锁国实行对外开放c.区别对待鸦片走私与正当贸易d.依法剥夺了洋商在华的贸易权【答案】c【解析】选项a错在国力强大,此时的清王朝综合实力已不如英国;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才被迫开放,排除b项;材料中并不反对中英正当贸易,d项错误。故选c项。3(2013安徽江南十校)道光帝对签订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a.近代国家思想b屈辱外交思想c传统夷夏思想 d.殖民外交思想【答案】c【解析】注意关键词:“暂行赏借”、“该逆既来诉冤”,体现了道光帝的夷夏思想,可见其并没有改变“天朝上国”的理念,排除d项;道光帝的该指示是在南京条约签订过程中,故可排除b项;从“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可以看出,道光帝未能维护清王朝尊严,排除a项。4(2013青岛)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臣,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中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a表明英国政府在中国获得进驻公使的特权b使得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c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近代化d反映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和屈辱性【答案】c【解析】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从材料“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可以看出,打破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观念,是一个外交礼仪上的进步。5(2013南京、盐城)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a国人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b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d清政府已完全失去人民支持【答案】b【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英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普通民众对战争漠不关心。故选b项。6(2013德州)某事件被称作以反满的汉民族主义为主要号召的“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该事件是()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答案】b【解析】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掀起的革命运动,冲击了封建统治,受时代影响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性质。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掀起的意在维护封建统治的改革运动,义和团扶清灭洋,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的改革运动。7(2013厦门)今年三月十九日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160周年纪念日,厦门市某中学历史教师组织了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课堂讨论。下列同学对其两个纲领共同点的评价,正确的是()a体现了农民的诉求 b.否定了封建剥削制度c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d.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答案】b【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是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前者主张平均主义,体现了农民的诉求,后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排除a、c、d三项。8(2013昆明一中)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不恰当的是()a.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c.“帝国主义侵略论”掩盖了中西方文明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d.反帝反封建斗争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概括和分析判断能力。结合材料分析,罗荣渠认为“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多种因素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近代经济的发展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9(2013龙岩)恩格斯在论及清朝同外国列强之间的一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允许列强在中国“建筑铁路和工厂”的条约是马关条约,据此可判断出恩格斯所说的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10(2013安徽江南十校)甲午中日战争之前,李鸿章认为:“两国交涉全论理之曲直、非恃强所能了事。日虽竭力预备战守、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谁先开仗谁先理诎、此万国公例。”这表明()a.甲午战争的爆发按当时的国际法中国有一定责任b.李鸿章对中日两国矛盾解决寄希望于国际势力c.清政府对解决国际争端方式有较为清醒的认识d.清政府对日本侵略中国的预谋已经有所察觉【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日虽竭力预备战守”可知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对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已有了认识,但材料中未涉及如何解决双方矛盾的方式方法,从材料可以看出李鸿章错误地认为谁先开仗谁就理亏,得不出选项a、b、c三项。11(2013吉林市期末检测)有学者这样评述一场侵华战争时期的中国政局:“上端成了一种专制魔王,既愚昧无知,又缺乏自信,下端成了无法管制的暴民。很显然,如此组织结构不能仅凭纸面上的改革即度过新世纪之难关。”这场侵华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列强侵华战争。题干中的“新世纪之难关”是解题关键。12(2013玉溪)朱维铮在重读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a五四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答案】b【解析】洪秀全以宣扬建立理想的大同社会发动农民起义,而建都天京后领导集团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骄奢淫逸,建立了森严的等级秩序,暴露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最终导致太平天国的失败。13(2013龙岩)蒋梦麟在西潮中说:“中国一度非常讨厌西方文化,她惧怕它,诅咒它,甚至踢翻饭桌,懊丧万分地离席而去。结果发现饭桌仍从四面八方向她塞过来。”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这种态度的典型表现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答案】c【解析】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猛烈抨击西方文化,其他三者都曾主动学习西方文化,故选c项。14(2013云南师大附中)下表是有关“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的表述。据此可知()时期领导阶级斗争纲领或指导思想重大斗争19世纪中期农民阶级平均主义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末资产阶级兴民权、君主立宪维新变法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民阶级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20世纪初资产阶级三民主义辛亥革命a.民主自由思想贯穿始终b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一致c经历了由反封建到求民主的转变d始终体现了各阶级救亡图存的要求【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各阶级探索救国道路的理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史实,a项农民阶级革命运动没有体现“民主自由思想贯穿始终”;b项太平天国运动的斗争目标侧重于反封建,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目标侧重于反帝,戊戌变法的斗争目标是反帝,辛亥革命的主要斗争目标是反封建;c项不符合史实。它们都担负起了反侵略的任务,故选d项。15(2013德州)一个叫鲍布的美国人在给母亲的家书中写道:“叛乱者在事件发生期间行为公正,他们签署宣言,任何恐吓外国人的人将被处死,任何做有利于保护外国人及教堂的人将得到奖赏。他们做尽其职责范围内的事以获得外国人的支持。清政府亦保护外国人。”信中的事件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太平天国是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外国人是斗争对象,义和团“灭洋”,所以外国人得不到充分的保护。辛亥革命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列强抱有幻想,“他们签署宣言”,保护外国人在华利益,只反满洲贵族清政府。16(2013西安)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奉旨回籍帮办团练的焦佑瀛、张之万等人在奏折中写道:“抚议一起,人心懈怠,不但兵无斗志,亦复民无固心。”这一材料从侧面表明()a清政府极力提高军队战斗力b政府态度会影响战争结果c军队战斗力低下d人民没有斗志【答案】b【解析】“人心懈怠,兵无斗志”起于清政府的“抚议”,据此分析可确定b项正确。17(2013广东联考)一名学者针对其研究收集了以下资料:北洋舰队的有关文献记载;明治维新后日本内政外交的档案;李鸿章所著的李文忠公全集。由此推断,该学者研究的对象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答案】c【解析】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李鸿章领导的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故题干所指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18(2013绵阳)英国伦敦的“punch”杂志上曾经刊登了一幅新闻漫画一长得其丑无比的黄柠檬脸小童不自量力地惹火了来自日本的蝴蝶蜂(杂种的意思)。解析右图,说法正确的是()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反映了西方列强对中国战败的蔑视表明西方仍不愿给予日本平等的地位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a bc d【答案】a【解析】据漫画中的长辫子和日本等信息可确定;把中国比喻成“不自量力地的黄柠檬脸小童”,这体现了;称日本为“杂种”,这体现了;不能从图中直接体现。19(2013安徽联考)近代俄国陆军中将苏罗捷科夫曾说:“中国现在已经表明,它能够为种族斗争提供多么巨大的兵力、金钱和精力,所缺乏的只是组织和组织者,过早爆发的义和拳没有给暴力在上述方面以成熟的时间。”他意在强调()a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抵抗斗争失败b中国缺乏组织反侵略斗争的物质基础c中国缺乏有效的组织削弱了应有的抵抗力量d义和拳运动彻底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它能够为种族斗争提供多么巨大的兵力、金钱和精力”,说明中国具备反侵略斗争的物质基础,只是没有有效组织起来,由此可以排除b项;a、d两项不是材料表达的重心。材料后半部分强调“过早爆发的义和拳没有给暴力在上述方面以成熟的时间”,实际上指出义和拳即义和团运动过早爆发使其自身在组织领导等方面没能成熟起来,从而削弱了抵抗列强侵略的力量,故选c项。20(2013合肥质检)一位近代法国作家在一封信中写道:“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汇集了一个民族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为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亚洲文明的倩影这个奇迹现已消失。”造成“这个奇迹现已消失”的原因是()a经济建设的需要 b侵略战争的破坏c生态环境的恶化 d自然灾害的影响【答案】b【解析】材料描述的“奇迹”是指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导致“这个奇迹现已消失”。故选b项。21(2013合肥质检)20世纪前期,一位美国游客在给家人的信中说:“您不用担心我,我们受到的保护很好,叛乱者肯定会胜利,大家都这样认为,因为所有的士兵都正在变成叛乱者。我很幸运能目睹一场真正的战争。”信中“真正的战争”是指()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c北伐战争 d秋收起义【答案】b【解析】根据时间“20世纪前期”排除a项;武昌起义符合材料中“所有的士兵都正在变成叛乱者”的条件,因为武昌起义的参加者为湖北新军,故b项正确;而黄花岗起义的参加者主要是革命党人,秋收起义的参加者主要为农民,国共合作领导并发动了北伐战争,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22(2013诸城)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杨天石在评价辛亥革命时说:“中国的辛亥革命其实就是两百年前法国大革命的翻版,革命本身是流血是破坏,但辛亥革命最后走向了和平解决,这里面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由此可见()a.作者不认同因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致辛亥革命失败b.作者主张革命就一定要和反动势力鱼死网破c.作者在思考中国革命,与世界背景的问题无关d.作者不是从人民本位的立场去回看这一段历史【答案】a【解析】材料认为辛亥革命后期走向和平解决“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而不是传统的由于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导致。23(2013汕头一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实行总统制;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颁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这种做法()a引发政体频繁变更社会动荡b.权力分散降低行政效率c有利于防止专制维护共和d因人设法违背法律精神【答案】d【解析】本题容易错选c项。总统制共和制与议会制共和制都可以防止专制,因此可以排除c项;第二,给学生一个崭新的历史角度,即临时约法违背了契约精神,主观性的临时改变结果导致后来的社会动荡,体现出孙中山的局限性。24(2013日照)纽约时报赴一家以报道重大事件为主、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报纸。该报在近代某一时段共5个月的时间内,对中国某一事件的报道文章达500余篇;以事件相关城市为标题检索,武汉三镇、北京、南京的报道数量分别为38、50和25篇。判断该事件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亥革命【答案】d【解析】从材料“以事件相关城市为标题检索,武汉三镇、北京、南京的报道数量分别为38、50和25篇”可以看出,这三个城市在这次事件当中有着重要的关系,故选d项。25(2013山东实验中学)时政漫画常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某一时期复杂的政治形势。右图标题为贪食小犬死不足惜,根据漫画中信息,判断该漫画创作于哪一历史事件前后()a九一八事变b甲午战争c五四运动d七七事交【答案】c【解析】考查近代中国的抗争与探索五四运动。图片“青岛”“贪食小犬”等信息指日本获得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占我青岛。所以该漫画最可能创作于五四运动时期。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2分,27题14分,28题12分,29题12分,共计50分)26(12分)(2013聊城)礼仪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一定的政治制度及其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康有为拟免跪拜诏艺祖(宋太祖)继位之一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材料二材料三1912年初的一天,有位80多岁的萧姓盐商,从扬州来南京求见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孙笑着起立和他握手。老先生却放下手杖,欲行三跪九叩大礼。孙连忙将他拉住,请他坐下说:“现在已是民国,不再行这一套了。”并亲切地和他交谈:“总统是国民的公仆,是为全体国民服务的。”老先生问:“总统若是离职呢?”孙说:“总统离职后,就和百姓无异了。”临走时,老先生高兴地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摘编自吴剑杰中国近代思潮及其演进(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唐宋、明清三个时期君权相权的变化,并概括其总趋势。(6分)(3)指出材料三中“见到民主了”反映了什么?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社会巨变的历史意义。(4分)【答案】(1)本质:君主专制强化,专制主义政治走向极端。(2分,有相近意思均可给分)(2)变化:秦汉:秦始皇集大权于一身,设丞相,协助处理朝政;汉代设中朝等,意在改变相权过重的传统。唐宋:设三省六部、参知政事等,分散相权。明清: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等,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4分)趋势:君权日渐强化,相权日渐削弱。(2分)(3)反映了政治制度的变革,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2分)意义: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里程碑。(2分)27(14分)(2013德州)法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穰);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并据此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法律的本质特征。(4分)材料二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中央)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中央)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中央)政府控制自己。“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87年宪法是怎样解决材料二中“最大的困难”的。(4分)材料三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孙中山全集(3)材料三中孙中山法治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分析其法治主张在近代中国难以实现的原因。(6分)【答案】(1)对危害统治的行为给予严惩。(2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或封建统治)。(2分)(2)“控制被统治者”: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行使国家主权,拥有最高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2分)“控制自己”:中央政府的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相互制约与平衡。(2分)(3)表现:推翻清朝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4分)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社会长期动荡不安;传统思想根深蒂固。(2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若答“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制约”也可得分)【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古文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材料中对危害君主统治的行为予以重罚,法律是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所以中国古代法律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第(2)问考查了美国宪法的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第(3)问孙中山的法治思想主要体现在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方面,其主张没实现是由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决定的,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外受列强侵略。28(12分)(2013昆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义和团运动轰然起于民族矛盾的激化之中。它表现了被侵略者对侵略者郁积已久的愤怒;同时又包含着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抵抗,包含着旧式小农和手工业者因自然经济分解而蒙受的痛苦;在近代中国,洋教比商品和大炮更多地输来过“西学”作为一种外来之物,它本身又是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全然相悖的。上帝至尊的教义及其对多神观念和祖先崇拜的排斥,不仅触犯道教和释教,而且直接践踏了儒学真义;形成于西方民俗和历史中的布道、洗礼、忏悔仪式,在具有另一种民俗和历史的中国人眼里却是全无神圣意义的伤风败俗之举。两者之间,横隔着几千年岁月沉积成的不同的文化心理。于是,人民群众的反洋教斗争,汇集成中国北部的义和团运动。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恰当运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近代以来的中西方文化冲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第一维度(10分)第一层次(6分)结合材料对东西方文化的冲突现象进行归纳概括。例:对自然经济和传统文化的冲击、传播西学。第二层次(10分)能根据现象辩证地评析中西方文化冲突。例:文化冲突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现象;文化冲突对文明发展有积极作用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冲突,冲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促进思想解放;推动中国文明发展,推动中国近代化历程;另一方面也有消极作用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冲突,也是西方对中国侵略的重要方式,必然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激烈冲突,导致民族矛盾尖锐。第二维度(2分)能根据评析得出合理结论或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