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19:住宅建筑设计防火规定对照汇总表新.doc_第1页
07-06-19:住宅建筑设计防火规定对照汇总表新.doc_第2页
07-06-19:住宅建筑设计防火规定对照汇总表新.doc_第3页
07-06-19:住宅建筑设计防火规定对照汇总表新.doc_第4页
07-06-19:住宅建筑设计防火规定对照汇总表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宅建筑设计防火规定对照汇总表前 言一、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简称住建规)自2006年3月实施以来,其中有关防火与疏散的规定,由于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简称建规)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简称高规)存在多处差异,使设计和审图人员无所适从,以致影响设计质量和安全。为此,本文以住建规第9章的防火与疏散条文为序,仅就建筑专业防火设计的内容,列表对照汇总建规与高规的相关条文,并提示及阐述异同,其目的主要是便于设计和审图人员对条文规定的理解和执行。二、住建规是我国首部以“一种建筑类型(住宅)为对象,涉及建造全过程和各项领域的性能或指标要求,全文强制的技术规范”。因此,住建规不能解决住宅防火设计的所有问题,尚应与相关防火规范中的强制性与一般性条文配合使用,互为补充。三、住建规针对住宅分隔与火灾的特点,提出一些新的防火理念,并在规定中有所体现,例如:1、“明确了在住宅建筑中不考虑防火分区的问题”。2、“在安全疏散设计中不再具体界定建筑类型,并明确用层建筑面积和疏散距离决定安全出口的数量”。3、“首次统一用层数作为各项要求的基准,并规范了楼层的折算方法”。但问题是:上述理念并未获得建规和高规的全部和明确的认同,故三个规范之间的差异在所难免。例如:1、尽管高规也着力于单元式住宅单元之间和各户之间的防火分隔,但并未允许塔式或通廊式住宅若楼层面积1000时,可以不划分防火分区。2、作为住宅安全疏散的主体楼梯间形式与数量的确定,建规和高规均仍按住宅类型区别对待,未与住建规同步。既便是住建规本身,在第9.5.3条中也肯定了疏散楼梯间的形式与住宅的“建筑形式”有关。四、住建规“首次将性能化要求和具体指标融合在一本标准中”,但有些性能化要求的条文,在三个规范中找不到链接的相关指标规定,以致执行困惑。例如:户间防火分隔和与非住宅部分防火分隔的具体措施等。五、综上所述,规范编制单位、时间、理念的不同,以及缺乏必要的协调统一,是导致三个规范对住宅防火设计规定出现矛盾的根本原因。例如:建规的修编在住建规之后,并多处已修改一致,故二者的矛盾较少;住建规的编制则在高规之后,但因多处“局部突破”,故二者的矛盾相对较多。六、在住宅建筑规范实施指南中明确指出:“本规范的规定为对住宅的强制性要求,当与法律、行政法规抵触时,应按法律、行政法规执行。当有关标准与本规范的规定抵触时,应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若未直接违反本规范的规定,但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时,亦不能免除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因此,对住建规的地位和执行时的责任应有清醒的认知。七、本文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的内部资料,仅供参考,执行时应以当地消防审查部门的意见为准。编写人为:教锦章(执笔)、刘绍周、李建广。欢迎探讨指正及补充修改。目 录表1至表6 安全疏散(楼梯间形式、数量及位置的确定)表7 建筑层数折算表8和表9 防火分隔措施表10 耐火等级及其构件的耐火极限表11 防火间距表12 防火构造表13 消防救援参考文献1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 住宅建筑规范实施指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 住宅建筑规范详解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329层(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楼梯间的形式及数量 表1 类 型层 数楼梯间的形式楼梯间的数量建规第5.3.11条(楼梯间宜通至屋面)住建规第9.5.3条建规第5.3.11条住建规第9.5.1条第1款非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单元式和塔式住宅2-6层任一层的建筑面积500,或任一层的建筑面积500,但户门或通向走道、楼梯间的门窗为乙级防火门窗任一层的建筑面积500,或楼梯间与电梯井相邻且户门不是乙级防火门楼梯间的形式应根据建筑的形式、建筑的层数、建筑面积以及套型户门的耐火等级等因素确定(性能化要求)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650或任一户门距楼梯间15m时,楼梯间应2个同左7-9层户门或通向走道、楼梯间的门窗为乙级防火门窗应为封闭楼梯间通廊式住宅2层应为非封闭楼梯间楼梯间与电梯井相邻且户门不是乙级防火门3-9层户门为乙级防火门应为封闭楼梯间17提示:1表一至表6为住建规第9.1.4条“住宅建筑的耐火性能、疏散条件和消防设施的设置应满足防火安全要求”的链接表达。2对于29层住宅无论何种类型,住建规与建规关于楼梯间形式与数量的规定是一致的。并可明确以下几点: 1)29层住宅不应考虑设置防烟楼梯间。 2)楼梯间宜通至屋面,但并非强制性要求。 3)由于79层单元式和塔式住宅,以及39层通廊式住宅均应设封闭楼梯间,或者是户门为乙级防火门的非封闭楼梯间,故已满足与电梯井相邻进楼梯间的形式要求。而对于一般多不设电梯的26层单元式和塔式住宅,以及2层的通廊式住宅,该项规定执行的几率也较少。4)楼梯间的形式与住宅类型有关。10层及10层以上(高层)单元式住宅楼梯间的形式及数量 表2层 数楼梯间的形式楼梯间的数量高规第6.2.3条(楼梯间应通至屋面)住建规第9.5.3条高规第6.1.1.2条住建规第9.5.1条第2、3款非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10层和11层户门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靠外墙并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应设封闭楼梯间楼梯间的形式应根据建筑的形式、建筑的层数、建筑面积以及套型户门的耐火等级等因素确定(性能化要求)每个单元设有1座通向屋面的疏散楼梯,并通过屋顶相连通,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3,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1.2m且为不燃体墙时4,可设一个安全出口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650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距楼梯间10m时,楼梯间应2个12-18层19层应设防烟楼梯间18层的每层做法同上;19层的每层相邻单元楼梯通过阳台或凹廊连通(屋顶可以不连通);每个单元设有1座通向屋面的疏散楼梯时,可设1个安全出口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的楼梯间应2个提示:1鉴于住建规第9.5.3条系性能化要求,故楼梯间形式的确定应执行高规的相关条文。并可明确以下几点: (1)楼梯间均应通至屋面。(2)10-18层单元式住宅一般应为封闭楼梯间,只有当10和11层并符合规定条件时可为非封闭楼梯间。(3)19层的单元住宅均应为防烟楼梯间。2至于楼梯间数量的确定,住建规与高规的规定相差较大:(1)对于1018层住宅楼梯间的数量,两个规范的界定条件不同,执行何者或均需满足,应依照消防审查部门的意见。(2)对于19层的层的单元式住宅,住建规要求必须设2个以上的楼梯间,而高规尚给出了可设1个楼梯间的条件。3一般情况时,住宅单元之间仅为耐火极限2.0h的不燃性隔墙即可4该宽度和高度要求系针对此条设定的情况,而非普遍要求。是否仅限 于单元或户间隔墙两侧者,尚不明确。10层及10层以上(高层)塔式住宅楼梯间的形式及数量 表3层 数楼梯间的形式楼梯间的数量高规第6.2.1条住建规第9.5.3条高规第6.1.1.1条住建规第9.5.1条第2、3款非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10和11层应设防烟楼梯间(根据高规第6.2.7条规定:除第6.1.1.1条的情况外,通向屋面的楼梯间不宜少于2座)楼梯间的形式应根据建筑的形式、建筑的层数、建筑面积以及套房户门的耐火等级因素确定(性能化要求)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650,且设有1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时,可设1个楼梯间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650或任一套房户门至楼梯的距离10m时,楼梯间应2个12-18层19层楼梯间应2个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的楼梯间应2个提示:对于高层塔式住宅楼梯间的形式与数量的确定,住建规与高规规定的差异仅为设置1座楼梯间的条件有所不同。并可明确几点:1塔式高层住宅均应设置防烟楼梯间。2对于1018层塔式住宅设置1座楼梯间的条件,住建规与高规规定的不同在于:增加了“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应10m”,以及取消了“设置消防电梯的要求”。其实高规第6.1.1.1条中“且设有消防电梯”的条件是多余的,因为该规范第6.3.1条已规定高层塔式住宅均应设置消防电梯(住建规则要求12层时设置)。3对于19层的塔式住宅均应设置2座楼梯间。10层及10层以上(高层)通廊式住宅楼梯间的形式及数量 表4层 数楼梯间的形式楼梯间的数量高规第6.2.4条和第6.2.7条住建规第9.5.3条高规第6.1.1条住建规第9.5.1条第2、3款非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10和11层应设封闭楼梯间(通向屋面的楼梯间不宜少于2座)住宅建筑楼梯间的形式应根据建筑的形式、建筑的层数、建筑面积以及套房户门的耐火等级因素确定(性能化要求)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2个任一层的建筑面积650或任一套房户门至楼梯间的距离10m时,楼梯间应2个12-18层应设防烟楼梯间(通向屋面的楼梯间不宜少于2座)19层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的楼梯间应2个提示:1通廊式高层住宅楼梯间的形式:10层和11层时应为封闭楼梯间;12层时应为防烟楼梯间。 2通廊式高层住宅楼梯间的数量:住建规与高规对此的规定差异较大。由于住建规基于不考虑住宅类型的理念,对通廊式住宅同样给出了设置1座楼梯间的条件。但高规将通廊式高层住宅每层至少视为1个防火区,故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未见可设置1个楼梯间的规定。 住宅楼梯间的位置(表1至表4中的相关规定不再列入) 表5住建规建规高规条文号内容要点条文号内容要点条文号内容要点第9.5.1条第4款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应5m第5.3.1条同住建规第9.5.1条第9.1.5条同住建规第9.5.1条第9.5.2条每层有2个及2个以上安全出口的住宅单元,套房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应根据建筑的耐火等级、楼梯间形式和疏散方式确定(性能化要求)第5.3.13条第1、2款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表5.3.13的限值(含表注2、3,该表从略)第6.1.5条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表6.1.5的规定值(该表从略)表5.3.13注4跃廊式住宅户内楼梯的距离,可按其梯段总长度的水平投影尺寸计算第6.1.6条跃廊式住宅的安全疏散距离,应从户门算起,小楼梯的一段按其1.5倍水平投影计算第9.5.3条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直通对外的出口,或距对外出口15m第5.3.13条第3款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直接对外出口或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2。当建筑4层时,可距对外出口15m第6.2.6条疏散楼梯间在首层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第7.4.2条第2款第7.4.3条第6款封闭和防烟楼梯间可在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或扩大防烟前室,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相连通的走道和房间隔开2第6.2.2.3条封闭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封闭楼梯间,但应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提示:1从本表可以看出:住建规、建规和高规三者关于楼梯间位置的相关规定基本是一致的。2建规第7.2.3条第4款规定: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门厅隔墙应为耐火极限2.0h的不燃烧体,其上的门窗应为乙级防火门窗。此时的门厅已实为扩大封闭楼梯间或扩大防烟前室。有关住宅安全疏散的其他规定 表6住建规建规高规条文号内容要点条文号内容要点条文号内容要点第9.5.1条第5款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住宅直通室外的门应能从内徒手开启第7.4.2条第5款除同条第4款规定者外,其他建筑的封闭楼梯间可采用双向弹簧门1无无第7.4.12条第1、2、4款疏散用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但人数60人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30人时,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疏散门应为平开门,不应为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对外防护门的疏散门,应设火灾时能徒手开启的装置,并应有显明标识和使用提示第6.1.16条公共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不应为侧拉门、吊门和转门。对外防护的疏散门,应设火灾时能徒手开启的装置第6.2.1.3条和第6.2.2.2条楼梯间和前室的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第9.5.4条楼梯间的顶棚、墙面、地面均应为不燃性材料(性能化要求)无无第3.0.9条室内装修应执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2提示:1本条条文说明又称:通向封闭楼梯间的门,正常情况下应采用防火门(乙级)。当有困难时,通向居住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才考虑选择双向弹簧门。 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第3.1.6条规定:“无自然采光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顶棚、墙面和地面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住宅建筑层数的折算 表7住建规建规高规条文号内容要点条文号内容要点条文号内容要点第9.1.6条住宅建筑的防火与疏散要求应根据建筑层数、建筑面积等因素确定(性能化要求)。无无无无住宅建筑规范实施指南第9.1.6条实施与检查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1.5m者,建筑底部设计高度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建筑屋顶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可不计入建筑层数第1.0.2条注2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1.5m者,建筑底部设计高度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以及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可不计入建筑层数内;住宅顶部为2层一套的跃层,可按一层计,其他部位的跃层以及顶部多于2层一套的跃层,应计入层数第2.0.2条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第9.1.6条注1当住宅与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内时,应将住宅部分的层数与其他功能空间的层数叠加计算建筑层数第5.4.6条住宅与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内时,居住部分层数的确定应包括其他功能部分的层数第1.0.3.1条第2.0.17条第3.0.1条住宅(含底部地上设置商业网点者)的防火设计以层数控制;商住楼属公共建筑,其防火设计以高度控制第9.1.6条注2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3m时,应对这些层按其高度的总和除以3m进行层数折算,余数1.5m时,多出部分不计入建筑层数;余数1.5m时,多出部分按1层计算第1.0.2条条文说明住宅建筑中层高超过3m的楼层,其防火设计的层数可按住建规的规定计算确定提示:1高规未明确建筑层数的计算规定,一般均参照建规执行。 2住建规与建规关于住宅层数计算的主要矛盾在于:住建规将顶部户内跃1层的户型,仍按2层计算层数,而建规则明确按1层计算。致使出现(9+1)层、(11+1)层、(18+1)层的住宅或商住楼,是按9层、11层、18层,还是按10层、12层、19层进行防火设计的两难选择。可供参考选用的户间防火分隔措施索引 表8措施名称住建规低规高规条文号内容要点条文号内容要点条文号内容要点分户墙及楼板表9.2.1条对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要求(从略)表5.1.1注5按住建规执行表3.0.2限值同住建规窗槛墙第9.4.1条高度0.8m或设实体挑檐(从略)第7.2.7条通高幕墙内裙墙高度0.8m第6.1.1.2条单元式高层住宅设置1个安全出口时,窗槛墙高度1.2m2第3.0.8.2条通高幕墙内裙墙高度0.8m户间窗间墙无无第7.1.3条防火墙两侧的外门窗净距应2m;内转角处防火墙两侧门窗的水平净距离应4m;但为乙级防火窗时距离不限。第6.1.1.2条单元式高层住宅设置1个安全出口时,窗间墙宽度1.2m2第5.2.1条第5.2.2条同低规第7.1.3条户门无无第5.3.11条按该条规定的情况选用乙级防火门第6.1.1.2条单元式高层住宅设置1个安全出口时,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第6.2.3.1条第6.1.1.2条10和11层单元式住宅设置2个有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非封闭楼梯间时,户门选用乙级防火门第6.1.3条部分开向前室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提示:1住建规第9.1.2条规定:“住宅中相邻套房之间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系性能化要求,其中对户间窗间墙和房门未链接具体规定,只能参见建规和高规的相近条文。2高规关于窗槛墙高度及窗间墙宽度的规定详见表2提示4。同栋内住宅与非住宅部分的防火分隔 表9 住建规建规高规条文号内容要点条文号内容要点条文号内容要点第9.1.3条在同一建筑内,住宅与非住宅部分之间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且住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应独立设置第5.4.6条在同一建筑内,住宅与非住宅部分之间应为无洞口且耐火等级1.5h的不燃烧体的楼板和2.0h的不燃烧体隔墙。2住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应独立设置第6.1.3A条商住楼中住宅的疏散楼梯应独立设置经营、存放和使用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级类物品的商店、作坊和储藏间,严禁附设在住宅建筑中无无无无第9.4.4条楼梯或电梯直通住宅楼层下部的汽车库时,楼梯、电梯在汽车库出入口部位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性能化要求)1、2第5.3.11条及条文说明住宅电梯直通汽车库时,应设候梯厅并采用防火分隔措施。该楼梯间和电梯间应设封闭门斗、防烟前室无无提示:1住宅建筑规范实施指南的相应说明要求:该楼梯间和电梯间应设乙级防火门。2对该处隔墙及楼板的耐火极限要求,尚可参见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第5.1.6条,但其限值与建规第5.4.6条的规定不同。住宅的耐火等级及其构件耐火极限 表10住建规建规高规条文号内容要点条文号内容要点条文号内容要点第9.2.1条住宅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不低于表9.2.1的规定(表从略)第5.1.1条注5住宅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按住宅建筑规范的规定执行第3.0.2条高层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二级,其建筑构件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3.0.2的规定(表从略)该表值与住建规表9.2.1的相应值相同,且增列有吊顶的相关值第9.2.2条四级、三级和二级耐火等级的住宅最多允许层数分别为3层、9层和18层第5.1.7条和第1.0.2条四级、三级和二级耐火等级的居住建筑最多允许层数分别为2层、5层和9层第3.0.1条和第3.0.4条19层的住宅属一类,其耐火等级应为一级;1018层的住宅属二类,其耐火等级应不低于二级第5.1.1条条文说明如采用三级或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同时增加建筑层数时,应符合住建规的有关规定提示:1本表为住建规第9.1.4条“住宅建筑的耐火性能、疏散条件和消防设施的设置应满足防火安全要求”的链接规定。2住建规将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改用“不燃性”和“难燃性”表述(原为“不燃烧体”和“难燃烧体”)。3建规不同耐火等级住宅的最多建造层数虽与住建规有所不同,但允许按住建规执行。4综上所述,三个规范的相关规定是一致的。住宅的防火间距 表11住建规建规高规条文号内容要点条文号内容要点条文号内容要点第9.3.1条住宅建筑与相邻建筑、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根据建筑的耐火等级、外墙的防火构造、灭火救援条件及设施的性质等因素确定(性能化要求)无无无无第9.3.2条住宅建筑与相邻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表9.3.2的要求(表从略)第5.2.1条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1的规定该表值与住建规表9.3.2相同第4.2.1条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他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1的规定(表从略)该表值与住建规表9.3.2相同当建筑相邻外墙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后,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或贴邻(性能化要求)第5.2.1条注14均为相邻外墙采取不同防火措施后,防火间距的调整值(具体条文从略)第4.2.2条第4.2.4条均为相邻外墙采取不同防火措施后,防火间距的调整值(具体条文从略)提示:1住宅防火间距的限值三个规范是一致的。2不同条件下住宅防火间距的调整值见建规和高规的相应条文。住宅的防火构造 表12住建规建规高规条文号内容要点条文号内容要点条文号内容要点第9.4.1条窗槛墙高度应0.8m或设耐火极限1.0h的不燃性实体挑檐,其宽度0.5m,长度开口宽度第7.2.7条建筑幕墙内裙墙的设置高度应0.8m第6.1.1.2条单元式高层住宅设置1个安全出口时,其窗槛墙的高度应1.2m1第3.0.8.2条通高建筑幕墙内裙墙的设置高度应0.8m第9.4.2条楼梯间窗口与套房窗口的净距应1.0m无无无无第9.4.3条电梯井的设置要求(从略)第7.2.9条与住建规第9.4.3条相同第5.3.1条与住建规第9.4.3条相同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的设置要求(从略,不含垃圾道)第7.2.9条与住建规第9.4.3条相同(且含垃圾道)第5.3.2条与住建规第9.4.3条相同电缆井、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封堵第7.2.10条与住建规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