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封面式样:.pdf_第1页
论文封面式样:.pdf_第2页
论文封面式样:.pdf_第3页
论文封面式样:.pdf_第4页
论文封面式样:.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密级 NANCHANG UNIVERSITY 学学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THESIS OF BACHELOR 2005 2006 年 题 目 微观角度分析汇率转嫁的理论基础 学 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专 业 国际经济方向 班 级 2002 级 4 班 学 号 02022073 学生姓名 张 敏 指导教师 起讫日期 2006 年 01 月至 2006 年 06 月 从微观角度分析汇率转嫁的理论基础 从微观角度分析汇率转嫁的理论基础 专业 2002 级国际经济与贸易 4 班 学号 02022073 学生姓名 张敏 指导老师 时奇 摘 要 汇率转嫁在最优汇率制度 最优通货区理论以及货币政策的选择方面 都具有重大意义 汇率转嫁是否存在 也是汇率能否发挥自动调节经济恢复均衡的关键因素 如果汇率能够通 过转嫁的方式影响价格 那么价格的波动就会产生需求转移效应 进而调节经济恢复均衡 如果汇率不能够通过转嫁的方式影响价格 那么经济想要自动恢复均衡 就需要通过收入效 应来实现 而这种收入效应的实际效果要比需求转移效应的效果弱很多 并且受到了诸多条 件的制约 1 本文试图使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对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进行分析 进而研究汇率转嫁的微观理论基础 通过分析 文章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 在两国 两种可 贸易产品 一种生产要素的情况下 短期内进口国的进口产品市场上 进口产品的进口国货 币价格与进口国要素报酬 进口国本国产品的价格 汇率 出口国要素报酬 出口国的生产 能力 以及两国消费者对该产品的偏好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长期内 两国产品的供给曲线是 水平直线 汇率转嫁完全 两国只能凭本国的技术实力 劳动力素质等进行公平的竞争 在 这个基本结论的基础上 文章还分析了汇率在影响进口产品价格之后 对进口国福利水平等 方面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微观视角 汇率转嫁 1 Charles Engel 2000 2 Study on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exchange rate pass through in micro perspective Study on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exchange rate pass through in micro perspective Abstract Abstract Exchange rate regime optimality optimum currency area as well as the choice of the monetary policy Depends on the tightness of the link between importing price and exchange rate movement Besides that exchange rate pass through is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effectiveness in automatic stabilizing property of exchange rate if import price changing as exchange rate adjustment the demand shifting effect will leads to a new economic equilibrium after a shock or not income effect is going to do so instead However the later channel is considerable narrow as being constrained by a lot of terms 1 in this lecture I try to find out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exchange rate pass through in a micro perspective a main conclusion is that in a two countries two tradable goods produced with one factor model the percentage change of local importing price is in some special relationship to the local currency price of local factor and goods manufactured in importing country to exchange rate and factor price of exporting country in a short term In a long term exchange rate movement has no effect on the optimum production in all countries All countries will compete fairly without any tricks Technology strength quality of labor and so on is the top rule Keywords Micro perspective exchange rate pass through 1 Charles Engel 2000 3 目 录目 录 摘 要 2 AbstractAbstract 3 1 引言 5 1 1 汇率转嫁的定义 5 1 2 汇率转嫁对经济自动调节机制的意义 5 1 3 本文的分析思路 6 2 文献回顾 8 3 模型假设 10 4 模型分析 11 5 结论与展望 16 5 1 模型得出的基本结论 16 5 2 模型的不足和展望 19 参考文献 21 4 1 引言 1 1 汇率转嫁的定义 税收的一个很重要特性 就是转嫁性 税收转嫁被定义为 纳税人将其应缴纳的税款 通过某种途径转给他人负担的过程 在微观经济学分析中 税收导致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移 动 形成新的均衡价格 并且造成消费者支出与生产者收益之间的差额 该差额即为税收收 入 可见 税收提高了商品的均衡价格 并且税收负担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进行了重新的 分配 当新的均衡价格与原均衡价格的差等于税收量时 税收负担则完全转嫁给了消费者 当新的均衡价格与原均衡价格相等时 税收负担完全由生产者承担 在开放条件下 我们同样能观测到 关税在不同国家经济主体之间造成了税赋分担 虽 然汇率不是税收 但汇率的波动 也能引起贸易商品价格的变动 使得汇率波动造成的成本 在两国经济主体之间进行分担 本文讨论的就是汇率波动对进口方价格的影响机制以及进口 价格对汇率的反应幅度 汇率转嫁可以被定义为 由于 1 的进口国和出口国之间的汇率变动引起的 用本币表 示的进口产品价格的百分比变动率 2 用数学公式表达为 ee pp E e 我们可以称这 个结果为商品进口价格的汇率弹性 简称价格的汇率弹性 1 2 汇率转嫁对经济自动调节机制的意义 根据国际金融理论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 任何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都可以通过名义汇率 的改变而得到自动的调整 例如 A 国和 B 国之间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度 以 B 国货币为外币 的直接标价法 在 A 国际收支赤字的情况下 汇率 E 增大 使得 A 国产品相对价格下降 B 国产品相对价格上升 价格的改变产生了需求转移效应 A 国的一部分需求从 B 国产品转向 了 A 国产品 而 B 国的一部分需求从 B 国产品转向了 A 国产品 最终导致 A 国出口增加 进 口减少 国际收支赤字的情况得到改善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 A 国际收支盈余会引起 A 国货币供给的上升 从而引起 A 国价格水 2 Goldberg and Knetter 1997 5 平的上升 最终通过需求转移效应减少出口 增加进口 从而减少国际收支盈余 A 国政府 也可以通过法定升值的办法 达到改变 A B 两国产品相对价格 进而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 如果不存在汇率转嫁 也就是汇率波动不影响价格 那么在浮动汇率制度下 那种通过 价格变化产生的需求转移效应就无法发挥作用 尽管价格不变 名义汇率的改变却对经济有 实际的效应 当A国货币升值 而A国产品的B国货币价格不变的时候 用A国货币计算的A国 公司在B国的销售收入却是要下降的 相反的地 B国公司在A国的销售收入 用B国货币计算 却要上升 这就为通过A国公司和B国公司的利润变化而改变总需求结构 进而改变两国的国 际收支状况提供了一个渠道 3 其实 在这个经济自动调节的过程中 隐含着这样两个假定 1 两国之间所有商品都 满足一价定律 2 并且名义汇率的变化导致两国的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化 满足了这两个条 件才能使得相对价格的变动会产生需求转移效应 影响国际收支 汇率才能成为调节经济运 行状况的工具 1 3 本文的分析思路 本文倾向于这样一个事实 任何产品的均衡价格都是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 价格 的变化要在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中找原因 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要在微观主体的最优化决策中找 原因 本文在国际贸易理论出口供给曲线和进口需求曲线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化 试图说明价 格随汇率变化的机制和变化幅度 并论证 由于各国消费者对不同消费品的消费偏好的强弱 不同 生产产品的技术条件不同 各国的劳动力市场的状况不同 从而导致了不同的进口产 品价格的汇率弹性 汇率转嫁是微观经济主体最优化过程的结果 并非我们所假设的那样完 全弹性或者完全刚性 本文主要利用了消费者均衡理论和生产者均衡理论 讨论了两个国家 生产两种近似替 代的产品 进行贸易时汇率对贸易品价格的影响 消费者均衡理论表明 对于一个拥有固定收入和固定偏好的消费者来说 面对两种不同 的商品 他的最优消费组合就在无差异曲线和消费预算线的切点上 价格的变动会导致预算 约束线的移动 从而导致最优消费点的变动 如果我们将最优消费点连起来 会形成一条个 人的需求曲线 将所有需求曲线加总就得到了市场需求曲线 而生产者均衡理论表明 对于一个拥有固定规模和稳定技术的生产者来说 面对两种不 3 Charles Engel 2000 6 同的生产要素 他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点就在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的切点上 要素价格的变 动也会导致等成本线的变动 从而使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相应的发生变 动 这样 我们能够得到厂商的供给曲线 将供给曲线加总形成了市场供给曲线 消费者和生产者一个是需求 一个是供给 共同构成了一个市场均衡 并能确定均衡价 格和产量 消费量 汇率的波动 能影响两国两种产品的名义价格 价格的改变 一方面 使得两国消费者对商品的最优消费均衡点发生改变 也就是需求曲线发生移动 另一方面 使得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发生变化 会影响到供给曲线的位置 最终导致了产品的新的市场均 衡价格和产量 这样 我们就能确定汇率与进口产品价格的关系 本文还综合了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出口供给曲线的知识 认为 一国的进口产品的供给 曲线 是该产品的原产国的出口供给曲线考虑了汇率成本之后的变形形式 而进口产品需求 曲线则直接由进口国的消费者均衡得到 最后 形成了进口国内的进口产品市场均衡 通过 对进口产品均衡价格求对数并求全微分得到了价格变动率的表达式 借助于这个式子进行分 析 为了简化分析 文章中采用了有代表性的单个生产者和单个消费者 7 2 文献回顾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关于价格的研究侧重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假定价格完全弹性 任何的 冲击都能立即在价格中得到反映 古典经济学的观点认为 市场经济是最有效率的 价格能 够迅速调整 使得所有的商品达到供需平衡 在考虑开放经济中汇率对价格的影响这个问题 时 首先就要提到购买力平价理论 按照这一理论 汇率变动会直接影响不同国家进出口商 品的价格 进而对进出口商品量的变化产生影响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 如果不考虑运输成本 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 以同一货币表示的某种商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价格必然相等 epp 其中表示本国产品价格 表示直接标价法下的外汇价格 即汇率 表示外国同 种产品价格 假定不变 当发生变动时 本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将随e的变动而同幅度 变动 也就是汇率变动 100 传递到本国产品的价格上去 pe p pe 国外学者对这个问题的分析都侧重于实证检验 把具体的汇率转嫁的数量关系式通过计 量经济学的方法计算出来 Jose Manuel Campa and Goldberg 2002 认为 最优汇率制度的选择和货币政策的有效 性 都依赖于进口价格和汇率运动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 他通过对 25 个 OECD 国家的统计数 据进行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是不同国家 不同时期序列情况下的 汇率转嫁幅度是不同的 数据表明 在研究种的 25 个 OECD 国家中 短期 一个季度时间 内 价格的汇率弹性的非加权平均数约为 60 长期将达到 70 二是进一步深入探讨了 导致各个国家价格的汇率弹性大小不一致的原因以及同一个国家不同时期价格的汇率弹性 的改变 影响一国价格的汇率弹性大小的因素 是一个国家的微观经济结构和各种进口产品 的组成 三是在数学统计上发现 高通货膨胀率和汇率的拨动与较高的价格的汇率弹性并无 很强的联系 Peter Rowland 2002 通过对哥伦比亚的数据进行计量经济学研究后发现 进口价格对 汇率波动的反应迅速 在 12 个月内有 80 的汇率波动传递到进口价格上 而相应的生产者 价格和消费者价格却只有 28 和不到 15 的波动 汇率波动对消费者价格膨胀率几乎没有影 响 Peter Rowland 2002 的文章主要是在动态转嫁的方面进行研究的 Charles Engel 2000 在自己的文章中说道 许多关于汇率转嫁的论文一致认为 购买 力平价并不成立 特别是在短期内 中长期内 汇率的转嫁程度较低 并且价格会较持久地 8 偏离一价定律 这些偏离都被认为是源自于当地货币标价法策略和销售服务的价格的波动 我国关于汇率转嫁的研究较少 原小能 2003 在研究汇率对进口产品的价格的影响的时 候 则侧重考虑到了市场的微观结构 9 3 模型假设 以下假设世界上有 A 国和 B 国 两国之间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B 国采用以 A 国货币为 外汇的直接标价法 汇率为 e 符号中的上标 下标 中出现的 A B 表示以某国货币计价或该变量属于某国 出现的 数字 1 2 表示某种产品 A 生产 1 x B 生产 2 x 1 x和 2 x是近似替代品 各国都以本国货币对在本国境内的商品进行计价 生产者同时是消费者 并将所有收入消费掉 A 国 1 产品的生产函数为 11 xL 总成本为 11 TCL w1 其中参数 反应了 A 国 生产 1 产品的技术水平 B 国 2 产品的生产函数为 22 xL 总成本为 22 TCL w2 同样 反应了 B 国生产 2 产品的技术水平 L 表示劳动供给 w 表示名义工资水平 两个变量在两国都是外生的 A 国的消费者效用函数为 1 1212 aa AAAA U xxxx B 国效用函数类似为 1 1212 bb BBBB U xxxx 不考虑资本金融账户对汇率的影响 只考察贸易账户 所有贸易商品都由生产商直接销售给消费者 不经过任何中间商或者贸易代表 销售过 程中不考虑任何成本 作此约定 是因为在存在有中间商和其他服务存在的情况下 文章中 就不能直接通过分析厂商的生产成本曲线来获得供给曲线 10 4 模型分析 本模型通过 B 国国内 1 x市场上修改后的 1 x供给曲线和 1 x需求曲线形成的局部均衡 描 述了汇率的一次性变化对e 1 x的 B 国货币均衡价格的影响 1 B p 命题一 A 国厂商的 1 x供给曲线数学形式是 1 1 1 1 A p S w 其中 1 1 A pw 1 证明 A 国 1 产品的生产函数为 11 xL 得到 1 11 L xx A 国厂商的生产成本为 11 TCL w1 于是 1 111 TCw x 所以 1 1 11 w SMCx 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厂商作为价格的接受者 厂商的短期 供给曲线就是边际成本曲线 SMC 中的部分 对 SMC 曲线符合限 制条件的部分求反函数 单调的可以求得反函数 我们得到 1 式 1 SMCAVCw 命题二 A 国消费者的 1 x需求曲线的数学形式是 11 1 1 A A aL w x p 2 证明 A 国厂商生产的 1 x供给两个国家 A 国的消费量为 1 A x B 国的消费量为 1 B x 我们在前面假定厂商同时是消费者 并将所有收入都消费掉 于是 A 国厂商的收入可以表示为 111 ML w A 国消费者即厂商的消费预算约束线就是 1111122 AAAA ML wx px p 11 A 国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1 1212 aa AAAA U xxxx 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 112 121 AA A Uxp Uxp A 所以当 1 x的价格发生变化而 2 x的价格不变的 时候 我们能推导出 A 国消费者对 1 x的需求曲线为 11 1 1 A A aL w x p 命题三 A 国 1 x的短期出口供给曲线的数学形式是 11 1 1 11 A Export A 1 paL w S wp 其中 11 0 ExportA Sp 3 证明 A国厂商出口产品获得的B国货币收入要兑换成A国货币 于是当在某一个价格 1 A p下 企业愿意出口的量就等于供给量减去国内需求量 利用 1 式和 2 式 得到 A 国 1 x 的短期出口供给曲线 命题四 A 国 1 x的短期出口供给曲线的变形形式是 11 1 1 11 B Export B 1 paeL w S ewp 其中为参数 e 11 0 ExportB Sp 4 证明 这是一个简单的函数变换 因为当 1 x在 B 国出售的价格为 1 B p时 A 的厂商必须要 获得 1 1 B A p pp e 的 A 国货币价格才会愿意出口 否则不如在国内销售 所以我 们可以用 1 1 B A p p e 代换掉中的自变量 获得以 1 Export S 1 B p为自变量的方程 以符合 B 国消费者的计量习惯 并与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一起作用形成均衡价格 得到我们 分析问题的基本框架 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 当 1 x在 B 国的价格为 1 B p时 对应的供给量为 1 1 11 A A 11 paL w wp 其中的 1 1 B A p p e 12 命题五 B 国 1 x的进口需求曲线的数学形式是 22 1 1 B B bL w x p 5 证明 B 国产品也供给两国消费者消费 同时 B 国消费者的收入可以表示为 222 ML w B 国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是 1 1212 bb BBBB U x xxx 这样再次运用消费者均衡条件 得到 5 式 命题六 局部均衡情况下的均衡价格的表达式为 122 1 B pbL wa ew 11 eL w 6 证明 求解过程很简单 只要将 4 式和 5 式联立消去表示消费量的变量 就能得到关 于均衡价格的计算式 命题七 进口价格的汇率弹性为 1 22 11 11 1 1 B B dpe bL w de pw aeL w 7 关于 6 表达的意思 我们可以用下图表达出来 从图我们可以看到 汇率的波动对供给曲线的影响 和从量税的形式对供给曲线造成的 影响有点不一样 在从量税的情况里 我们对每一单位的商品都征收固定税金为 T 那么整 1 Q t p2 11 B Dp 1 1 Q 2 1 Q 2 1 p 1 1 p 13 条供给曲线就会向上平移 T 个单位价格 汇率的波动类似于从价税 当我们以固定税率对每 单位价格征税的时候 供给曲线实际是在转动的 于是就形成了如图所表示的情况 我们可以考虑一下 如果 B 国人为地操纵汇率 让 B 国货币贬值以刺激出口 是否给 B 国带 面约定中已经表明消费者的偏好是柯布 道格拉斯形式 所以我们能很快 的分析中 不仅没有好处 反而会有坏处 贬值 使得 产品价格的上升 会将 国产 品的 品 会带来很复杂的影响 如果原有汇率下 财富分配倾向于消 费者 那么通过贬值是可以使分配公平一些 但如果原有汇率下 财富分配倾向于生产者 益团 来了好处 由于我们在前 得出结论 消费者将会把收入的固定比例用于某种产品上 也就是说 在我们假设的那种很 特别的情况下 消费者会将自己的收入分成两份 一份用于购买本国产品 一份用于购买外 国产品 那么这样看来 首先可以肯定 在局部均衡中 贬值是无法给某国整体带来好处的 除非汇率的改变能改变消费者的偏好 仔细分析 我们会发现 在局部均衡 国外产品价格升高 局部分析中不考虑本国产品的价格变化 那么外国产品相对于本国 产品的相对价格会上升 导致贸易条件恶化 该国整体福利水平恶化 进一步分析 由于本国产品和外国产品之间是近似替代的关系 外国 需求从外国产品转向本国产品 那本国产品需求曲线会上移 也带动本国产品价格的上 涨 价格水平的上升必然导致本国消费者货币购买力下降 福利水平恶化 在这个过程中 B 国生产者本币收入没有受到影响 外币收入却下降了 收入的实际购买力也下降 从 A 国的角度看 汇率上升使 B 国产品的 A 国货币价格下降 从而导致 A 国对本 需求曲线会下移 带动本国产品价格下降 从而整体价格水平下降 同理 本国消费者 得到了实惠 福利水平上升 而生产者本币收入不变 外币收入下降 实际购买力上升 如果保持两国贸易平衡 也就是说 A 国出口获得的 B 国货币收入全部用于购买 B 国产 那么 B 国消费者同样用一半的收入购买的 A 国产品就要更少 A 国消费者同样用一半收 入购买的 B 国产品就要更多 然后这部分货币又分别回流到各国生产者的手中 无形之中进 行了财富的转移和再分配 这样一来 汇率的贬值就 那么贬值无疑就是加剧了不平等 实际上 更具体地说 汇率贬值就是在用国内销售商的钱 来补贴出口商低价出口的损失 用消费者的钱补贴生产者的口袋 存在这样的补贴 那么出 口商可以在汇率贬值的时候不改变价格 甚至牺牲一部分利润就不会令人觉得稀奇了 其实 这种分析有很大的局限性和错误 就是没有仔细考虑到两国四个市场 四个利 体的相互联动产生的效果 都是孤立地 静止地来看待 最好的方法是进行一般均衡的 14 分析 不仅考虑汇率对进口产品价格的影响 还考虑其对本国产品需求曲线的影响 更考虑 在产量变动的时候 导致的生产要素使用量 生产要素价格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由于国与国之间存在的反馈效应 我们还要考虑一国的贸易收支平衡问题 才能对整个问题 有更明确的认识 所以当我们扩展到长期分析的时候 我们试图采用一般均衡的方法 命题八 长期一般均衡情况下 名义汇率变动对经济没有影响 中 A 国厂商一定能够按 照采 我们不经过严密的数学计算就能推断 在长期完全竞争的市场 用的技术所能达到的最低成本供给任意数量的产品 A 也就是说 长期的供给曲线一定 是一条水平线 平行于横轴 A 国消费者的 1 x需求曲线不 1 x会变动 于是 A 国长期的出口供给曲线应当也是一条水 平直 国消费者只按本国货币计价和衡量收入 在汇率变化的时候 虽然他们面对的 A 国产品的本国价格会浮动 也仅仅是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而不是需求曲线的波动 汇率转嫁完全 线 由于 B 从下面的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 当供给曲线为水平直线的时候 Q 11 B Dp 1 1 Q 2 1 Q 1 B p 1 B p 15 5 结论与展望 5 1 模型得出的基本结论 结论一 在两国 两种可贸易商品 一种生产要素的情况下 短期内进口国的进口产品市场上 进口产品的进口国货币价格与进口国要素报酬 进口国本国产品的价格 汇率 出口国要素 报酬 出口国生产能力 以及两国消费者对该产品的偏好存在一定的关系 也就是 6 式 所要表达的意思 122 1 B 11 pbL waeL w ew 我们再来明确一下 6 式中的各个变量的意义 1 是 A 国生产函数中 L 的指数 这个指数表示的是 A 国的生产技术水平 同时 它 还可以体现 A 国生产的规模报酬的不同阶段 根据 A 国厂商的生产函数 11 xL 令 1 L 1 L 得到 1111 xLL x 根据 的不同 有规模报酬不变 规模报酬递增 递减三种情况 当01 的时候 表示的是规模报酬递减 这也是我们通常能遇到的情况 当企业处于1 这种阶段的时候 表示的是企业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 而在长期内 当我们接近与长期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的时候 近似于这种阶段 1 的时候 A 国厂商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 毫无疑 问 这个时候厂商会继续扩大生产 的数值不同 会很直接地影响到均衡价格水平的走势 在确定 所表示的厂商规模 报酬的特征的前提下 讨论其他变量的作用才有针对性 2 a b 分别表示的是 A 国和 B 国对 1 x产品的偏好程度 或者理解为依赖程度 两国对 A 国的 1 x产品偏好与均衡价格成正比例关系 根据我们前面对消费者效用函数的假设 如果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依赖程度较大 那么他就会把更多的收入用于该产品 3 劳动 工资在我们的假设中被假定为外生的 其实 如果我们对劳动力市场进行细 致讨论 将劳动和工资在劳动力市场上联系起来 可以进一步精简模型中的外生变量的数量 16 4 汇率 e 和价格的关系也是一个正比例的关系 结论二 企业生产的规模效应的不同 会影响到汇率弹性的大小 规模报酬不变的企业 1 其产品的价格的汇率弹性也是固定的为进口产品生产国的工资的倒数 规模报酬递减的企业 01 其产品的价格的汇率弹性与出口国消费者对本国产品偏好 名义汇率大小成 正比 与进口国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的偏好成反比 规模报酬递增的企业1 其产品的 价格的汇率弹性正好与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况相反 下面从式子来分析上面结论的逻辑 1 先看1 的情况 考虑 7 式中的 表示的是 A 国生产 1 x时的生产能力 同时 它还能表达企业所处的生产阶段和规模效应的情况 当 A 国的生产规模报酬体现为1 也即规模报酬不变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将 7 式化简为 1 11 1 B B dpe de pw 这个时候 我们还能够看到 偏好 进口国工资水平都对这个价格的汇率弹性没有影响 了 关键是因为无论 B 国需求如何波动 A 国生产者都能按照本国技术水平所确定的不变成 本不断扩大生产 以满足需求 并且 这个技术水平就体现为边际成本 即 A 国要素的报酬 2 再看当01 的时候 表示的是规模报酬递减 这也是我们通常能遇到的情况 此时的 7 式中 后一项数值为正值 这个时候偏好 以及 B 国的劳动力市场的其他特征 会影响到价格的汇率弹性 如 7 式 1 22 11 11 1 1 B B dpe bL w de pw aeL w 所示 此时 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 a 越大 这个价格的汇率弹性就越大 这可以理解为 当 A 国消费者都很偏好本国产品的时候 为了让他们本国将有限的生产能力所提供的 1 x产 品出口给 B 国消费者 必须给予更大的价格上的补偿 也就是要让价格更大幅度地调整 但 可以明确的就是 7 式中后面一项的影响有限 因为分号下面大于 1 而上面明显小于 1 要让 A 国消费者放弃自己的最爱不容易 要让 B 国消费者为自己的最爱多掏钱也是不容 易的事 从式子中我们看到 b 越大 价格的汇率弹性越小 或许是有矛盾的 为什么 B 国消 费者为了自己的 最爱 还不愿意承受高的价格呢 问题不在于他是否愿意承受很高的价格 17 价格弹性表示的是价格波动的幅度大小 也就是说 B 国消费者是否能够在已经为自己的最 爱奉献一切的时候 再经受住一次打击 当 B 国消费者很偏好 A 国产品的时候 他们在 A 产品上的支出占自己收入的比例是很大的 显然这个时候的价格弹性也是很大的 这是微观 经济学中最简单的一个推理 所以 当 B 国消费者对 A 国产品偏好较大的时候 他们在 A 国产品上的支出占自己收入 的比重较大 他们在这个时候对价格波动的弹性是很大的 反过来说 汇率波动不能引起价 格大幅度波动 否则会因为价格弹性太大 损失市场份额 进而导致在出口产品单价上升的 情况下 A 国企业出口总量的下降 3 最后看当企业处于1 这种阶段的时候 因为这个时候10 所以 7 式这 后一项是带负号的 于是正好与01 的情况相反了 但是 这个时候 如果只有这一 家企业进行供给的话 我们会发现 市场均衡都是不稳定的 这是因为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时 候 产量越大 成本越低 厂商的供给曲线不再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而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如图所示 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 价格 数量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例如 当价格突然高于均衡价格时 需求量比均衡需求量有所下 降 厂商的供给量跟着需求调整 就要下降 这样一个调整 提高了厂商的成本 于是厂商 又要提价来弥补成本 提价导致需求量进一步下降 如此循环 结果就是越来越偏离初始的 均衡水平 所以 对于1 这种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殊情况 均衡价格不稳定 谈汇率转嫁其实是 没有意义的 或者说 汇率最好别动 不然汇率一旦冲击了市场价格 那市场就无法自动恢 复均衡 其实 上面提到的三种规模效应的情况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在一个企业不断改变生产规 18 模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的现象 并且 我们的市场也不是只有一家厂商 我们在前面的完全竞 争的假设就表明有众多厂商存在 厂商之间规模报酬的不同 也会起到相互弥补或抵消的作 用 结论三 对于规模报酬递减的企业 01 价格的汇率弹性会随着汇率的不断提高而提高 对于规模报酬不变的企业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明过 对于规模报酬递增的企业 均衡是 不稳定的 所以给予更多的关注也没有更大的意义 对于规模报酬递减的企业 01 从 7 式中我们可以看到 后一项的符号为正 当 e 增大 分母会变小 于是后一项变大 这可以理解为 当汇率升高 汇率的数值较大的时候 大家对于汇率波动的不稳定性更具有 风险防范的意识 需要更大幅度的价格提高来补偿 是某种形式上的风险贴水 在本币不断 贬值的时候 资本外逃就是一种防范更大损失出现的行为的体现 结论四 汇率波动对价格的影响 有财富转移效应 当政府人为控制汇率的时候 比如 B 国政府 让汇率贬值 实际上汇率会通过汇率转嫁 引起价格变动 从而起到了补贴 B 国出口部门 同时向 B 国进口部门和消费者征税的作用 结论五 长期来看 两国之间的竞争是公平的 竞争的评判标准就是谁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预期 结果 这依赖于一国技术水平 劳动力素质 天然的资源禀赋等 值得注意的是 结论一是整个文章所要弄清楚的基本问题 其余的关于汇率波动有财富 转移效应 汇率偏离均衡值会使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恶化 以及长期内名义汇率无效的结论 都不是本文的主要目标 只是在汇率转嫁的过程之中 我们能够通过汇率对价格的影响进一 步得出这些结论 而且 很重要的一点是 汇率转嫁幅度的大小 是这些效应产生作用的关 键因素之一 因为市场经济依靠的是价格信号 如果没有汇率转嫁 失去了价格这个信号 一切都无从谈起 5 2 模型的不足和展望 19 第一 存在菜单成本吗 即使人们虽然对价格很敏感 能迅速调整自己的最优决策 但他们是否愿意对汇率的变化做出反映去调整自己的最优决策呢 因为汇率的变动有时候 比国内价格的变动要频繁得多 第二 整个模型只集中在了贸易账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