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连续梁支架预压方案.doc_第1页
现浇连续梁支架预压方案.doc_第2页
现浇连续梁支架预压方案.doc_第3页
现浇连续梁支架预压方案.doc_第4页
现浇连续梁支架预压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目 录录 一 编制依据 2 二 编制范围 3 三 工程概况 3 四 支架设计情况 3 1 地基处理 3 2 门洞支架结构 3 五 支架预压 5 1 荷载分布 5 2 支架预压方式 6 3 压 卸载过程 7 4 预压工况 7 5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7 6 卸载及支架调整 9 六 安全保证措施 9 1 建立安全施工责任制度 9 2 吊装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10 3 既有线安全保证措施 10 2 连续梁支架预压施工方案连续梁支架预压施工方案 一 编制依据一 编制依据 1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 TB10203 2002 2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5 2003 3 铁路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 2010 4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28 2000 5 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 JGJ T194 2009 6 铁道第四勘测设计院设计的本标段有关设计图纸及定型图 二 编制二 编制范围范围 该梁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 本次编制内容为该连续梁现浇支架的 预压施工 三 三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车站特大桥 2 56m 连续梁位于新建 线 DK25 986 293 DK26 081 397 段 其对应既有线益湛线 双连站 里程 K138 650 800 段 该梁跨越既有双涟车站 2 道 既有铁路与新建 线 车站特大桥交角为 17 度 斜交中点梁底与既有线轨顶高差为 8 548m 跨越净高在施工期间按大于或等于 6 25m 考虑 施工后永久性 结构梁底至既有线轨顶高度大于或等于 6 55m 既有线 道 2 道侧面限 界分别不小于 2 44m 2 15m 进行设计 连续梁主跨 2 56m 跨既有 铁路 与既有 铁路斜交长度为 81 04m 连续梁设计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 梁体幅宽为 13 4m 中墩横 隔梁处加宽到 26 841m 并支立在门式墩墩顶上 底宽 6 4m 顶板厚度 30 45cm 腹板厚度 60 110cm 底板厚度 45 60cm 在端支点 中支点共 3 设 3 个横隔板 隔板设有孔洞 供检查人员通过 端支点处横隔板厚 1 15m 中支座处横隔板 3 3 米 现浇梁体 C50 砼 1425 8 方 四 支架设计情况四 支架设计情况 1 地基处理 施工前先对梁底地基进行处理 承台基坑分层回填夯实 确保连续 箱梁浇注砼时 满足上部钢管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2 门洞支架结构 本桥梁设计以采用简支 T 梁为主 在跨越既有正线时采用 2 56m 连 续梁并设门式墩跨越既有正线 简支梁采用预制架设施工方法 连续梁 梁部采用梁柱式支架现浇施工方法 满堂支架现浇施工时对既有正线采 用工字钢搭设门洞并设防护棚进行处理 见后附图 号区底模采用 2 0cm 厚 横梁采用 10 10 cm 方木 跨径 0 6m 中对中间距 0 3m 纵梁采用 10 10 cm 方木 跨径 0 3m 间 距 0 6m 道 立杆采用 48 3 5mm WDJ 碗扣式多功能钢支架 立杆横 向间距 0 6m 纵向间距 0 3m 横杆步距 1 25m 支架底纵向分配梁为 I22a 工字钢 自重 0 33KN m 间距 0 6m 横向分配梁采用 I56a 工字钢 自重 1 06KN m 采用两根一组 工字钢横跨既有线 间距 1 1m 跨径 5 82m 检算 除 I 道与 2 道之间钢管采用 377 热扎无缝钢管 壁厚 16mm 其余钢管柱采用 630 热扎无缝钢管 壁厚 10mm 间距为 1 1m 地基压实后采用挖孔桩基础 桩径 1m 中间桩孔深 5m 号区底模采用 2 0cm 厚 横梁采用 10 10 cm 方木 跨径 0 6m 中对中间距 0 3m 腹板纵梁采用 10 10 cm 方木 跨径 0 6m 间距 0 45m 道 立杆横向间距 0 45m 纵向间距 0 6m 横杆步距 1 25m 底板纵梁采用 10 10 cm 方木 跨径 0 6m 间距 0 9m 道 立杆横向间距 0 9m 纵向间距 0 6m 横杆步距 1 25m 翼板纵梁采用 4 10 10 cm 方木 跨径 0 6m 间距 1 2m 道 立杆横向间距 1 2m 纵 向间距 0 6m 横杆步距 1 25m 号区支架底采用纵向分配梁为 I22a 工字钢 自重 0 33KN m 腹板 下为间距 0 45m 底板下为间距 0 9m 翼板下为间距 1 2m 跨度为 3 2m 横向分配梁采用 I56a 工字钢 自重 1 06KN m 采用两根一组 工字钢 横跨既有线 间距 3 2m 跨径 7 5m 除 I 道与 2 道之间钢管采用 377 热扎无缝钢管 壁厚 16mm 其余钢管柱采用 630 热扎无缝钢管 壁厚 10mm 间距为 3 2m 号区支架底纵梁为 I22a 工字钢 自重 0 33KN m 腹板下为间距 0 45m 底板下为间距 0 9m 翼板下为间距 1 2m 跨度为 2 4m I56a 工字 钢 自重 1 06KN m 采用两根一组 工字钢横跨既有线 间距 2 4m 跨 径 5 82m 除 I 道与 2 道之间钢管采用 377 热扎无缝钢管 壁厚 16mm 其余钢管采用 630 热扎无缝钢管 壁厚 10mm 间距为 3 2m 号 号地基压实后采用挖孔桩基础 桩径 1m 底板处桩孔深 5m 腹 板 翼板处孔深 3m 其余处 1m 1m 条形基础 五 支架预压五 支架预压 为检验支架的弹性变量及检验地基的承载力 消除因支架竖向非弹 性变形对标高的影响 应在底模铺装后 对支架进行预压 预压材料采 用沙土 吨袋 及钢材 预压荷载为箱梁自重的 110 采用编织砂袋及钢筋按体积比重加载 的方法进行支架预压 计算时砂的比重取 15KN m3 钢筋的比重取 78 5KN m3 为准确模拟砼施工时荷载 采取等效预压方式 支架等效 预压荷载分布图如下图所示 A 区及 C 区重量采用编织砂袋等效预压 B 区重量采用钢筋等效预压 先加载 A 区重量 再加载 B 区重量 最后加 载 C 区重量 根据各部分等效荷载换算后的堆载高度 分级加载 严格 5 控制预压重量 施工期间 应做好雨天砂袋覆盖的准备工作及泄水措施 1 荷载分布 A区 A区 C 区C 区 B区B区 支架预压等效荷载分布图 A 区部分 qA 26 3 075 3 7 21 6 KN m2 施工预压堆载高度 h 21 6 1 1 15 1 58m B 区部分 qB 26 2 913 1 35 56 1KN m2 施工预压堆载高度 h 56 1 1 1 78 5 0 79m C 区部分 qC 26 1 241 3 5 9 2KN m2 施工预压堆载高度 h 9 2 1 1 15 0 67m 2 支架预压方式 底模安装前先安装好临时支座 底模 侧模安装后开始支架预压 但预压前采用胶合板和彩条布铺在模板上 保护模板不被受损和污染 预压采用塔吊进行吊装加载以及卸载 该连续梁预压采用分段预压 即是先预压 11 12 墩支架 再预压 12 13 墩支架 分别采用沙袋按各段设计荷载 110 进行预压 空心箱体部分采用沙 袋预压 腹板部分采用预制砼块预压或整捆钢筋预压 预压荷载值的计 算如下 6 1 堆载范围沿线路方向分段进行堆载 压载梁体平均截面积按照全桥的尺寸计算 约 746m 钢筋混凝土容 重取 2 6t m3 压载总重量取压载梁体重量的 110 总重量为 1425 8 2 6 1 1 4069 2t 即是分段堆载 11 12 墩 12 13 墩需分别 堆载 2034 6t 2 顶板 底板及翼缘板沙袋 沙袋每袋重 1t 共需沙袋 2035 个 3 压 卸载过程 先施工 11 12 墩 0 1112t 压载至 60 持荷 2 小时 1850t 压 载至 100 持荷 2 小时 2034 6t 压载至 110 持荷 24 小时 后施工 12 13 墩预压 4 预压工况 根据分级加载的要求 现将预压分为设计荷载的 60 100 110 以 下三种状态 支架搭设时预压前 顶部预留抛高要计算地基相对沉降量 支架弹 性和非弹性值等 注意问题 采用沙袋法预压 沙袋逐袋称量 设专人称量 专人记录 称量 好的沙袋一旦到位就采用防水措施 准备好防雨布 每捆钢绞线也要全 部覆盖 派专人观察支架变化情况 一旦发生异常 立即进行补救 要分级加载 加载的顺序接近浇筑顺序 不能随意堆放 卸载也 分级并测量记录 通过第一施工段预压并沉降后 将实测沉降量 地基沉降量 支 架变形量 作为一个参数值直接运用 预压过程中在现场增设两名专职安全员进行安全防护 其他防护 7 人员按照既有线施工要求进行防护 5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为了掌握加载后地基和支架的变形情况 需要在预压前布置好沉降 观测网 沉降观测网布设在两层面上 一层在支架基础上 一层在箱梁 底模板上 上下两层测点一一对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测点沿纵桥向在箱 梁的跨中 1 4 跨 支点附近五个断面分别布设 横向则在跨中和两个 腹板处布设 从而形成一个立体观测网 变形观测点横向布置如下图所 示 现 浇 梁 体 变形观测点 观测网横断面布置图 预压时观测的数据有 支架底座沉降 地基沉降 卸载后顶板恢复 量以及支架的侧位移量和垂直度 按测得的沉降量及设计标高 重新调 整模板标高 测量时 采用苏光 DSZ2 型水准仪配合双面塔尺 按四等水准测量 要求进行观测 并用悬线重锤测支架水平位移量 8 沉降稳定卸载后算出地面沉降 支架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具体数值 为多少 并在卸载后全面测得各测点的回弹量 根据各点对应的弹性 非弹性变形数值及设计梁体绕度来调整模板高程 通过支架顶部微调装 置进行调整加固 6 卸载及支架调整 卸载后记录地基及支架 木材变形的反弹量 当弹性变形恢复后结 束观测 绘出观测曲线 最终计算出每个施工段支架体系的沉降量及弹 性变形量 并根据此沉降量及弹性变形量调整相应竖向标高 预压过程 中必须随时观测地基 支架变形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以保证安全 六 安全保证措施六 安全保证措施 1 建立安全施工责任制度 建立各级安全施工责任制 各级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方 面的政策 法令和规章制度 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 逐级签订安全生产 责任状 明确分工 责任到人 1 安全技术措施交底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计划时 必须同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主管施工生产的领导和施工负责人员在布置施工任务时 必须同时布置 安全工作 根据工程和施工特点编制安全交底 班组在班组长的领导下 和专职安全人员的指导下 负责本班组的安全施工 督促工人遵守操作 规程和各项安全施工制度 并组织班前班后的安全监查 2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1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强化公路行车安全和施 工安全意识 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遵守规章制度和岗位标准化 作业的教育 文明施工的教育 同时开展创安全标准工地活动 进行安 9 全检查评比 激发全员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在施工现场周围配备 架立 并维护一切必要而合适的警告 危险 禁止等标志牌 2 特种作业人员做到持证上岗 施工操作人员进入现场时必须佩戴 安全帽 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3 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电器设备 机具设备及电缆电力线路 保证 正常使用安全 定期或根据施工需要发放和检查施工所用的各种机具设 备安全和劳动保护用品 4 驻地 施工现场和关键部位按规定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检 查 保证器材处于完好状态 定期开展安全防火检查 进行防火知识宣 传教育 遵守消防法规 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防火意识 防止火灾事故 的发生 木工加工棚及有明火的地段 应作为防火的重点 严加管理 5 现场统一布设电力线路 不准私拉乱接电线 开关箱设置及漏电 保护设置齐全有效 2 吊装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塔吊的安装的场地 塔吊的安装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 在整个安装 过程中 必须有专人指挥 严禁无指挥操作 更不允许不服从指挥 擅 自操作 严禁酒后作业 吊装作业区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 所有人员均不得在起吊和运行的 吊物下站立 吊装作业应注意吊点的选择 根据吊装部件选用长度适当 质量可行的吊具 塔机在施工现场的安装位置 必须保证塔机的最大旋转部分与周围 建筑物的距离不小于 1 5m 塔机任何部位与架空电线的安全距离应符合 规范要求 吊装设备损坏 控制失灵 自然条件恶劣 大雨或 6 级以上大风时 操作人员不全 影响工作进行 应停止吊运安装作业 10 3 既有线安全保证措施 1 严格按照广铁集团批准的封锁计划和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坚决 杜绝无计划进行既有线施工 严格按与各设备管理单位签定的安全协议 和划定的界限施工 严禁私自扩大施工范围 安全监督体系成员随时跟 踪检查 督促 2 严格执行广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