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检测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1湖南四市九校第一次联考1题)据周朝礼制规定,天子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而诸侯六排,大夫四排。后来鲁国大夫用六十四人奏乐舞蹈。孔子对此非常愤怒:“是可忍也,孰不可如忍也?”这反映了( )a西周贵族的家庭文化生活 b西周社会的生活礼仪c孔子对贵族生活的关注 d周朝生活礼仪的政治色彩【解析】考查西周的礼乐制度。由材料可知反映的是通过礼乐的规定来显示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即生活礼仪具有政治色彩。【答案】d2.(2011北京顺义区高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1题)以下关于东周前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肆分封诸侯导致王室衰微 b周天子已经失去天下共主的名分c诸侯国凭实力改变领土格局 d县郡行政区基本取代了贵族食邑【解析】本题考查了西周分封制。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武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解答时注意“东周前期”的前提,西周结束进入东周时期,a项说法本身错误,导致王室衰微的是兼并战争,诸侯势力日益壮大;b项说法错误,周天子地位下降,但仍是天下共主;d项错误,秦朝建立后实行郡县制。本题选c项。【答案】c3.(2011襄阳四校高一期中1题)现在的山东有“齐鲁大地”之称,湖北被称为“荆楚大地”,江浙则被称为“吴越之地”。这些名称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上溯到( )a.大禹治水 b.商朝的宗法制 c.西周分封d.汉朝设郡县【解析】考查分封制。据材料信息中的“齐鲁、荆楚、吴越”等信息,可以判断出这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答案】c4.(2011襄阳四校高一期中3题)观察右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a b c d【解析】考查嫡长子继承制。有资格继承王位的应该是嫡子中的长子,而并非长子。【答案】c5.(2011河南许昌四校联考24题)左传桓公二年记载晋国大夫师服说:“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少,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该记载反映了( )王位可以继承 分封等级秩序 宗法制的最大特点 西周在宗法制基础上完善分封制a b c d【解析】考查分封制。从材料信息不能看出王位可以继承这个信息,排除带的选项;也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排除带的选项;从“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可以看出该记载强调的是分封等级秩序,故正确答案为b。【答案】b6(2011河北高三质监1题)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可能是( )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解析】考查西周对后世的影响。古代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而周代则是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acd说法错误。【答案】b7(2011山西太原学段测评1题)唐代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认为:“封建非圣人之意也,势也。”对于文中“势”的理解正确 的是( )a西周初年的复杂局面 b强大的贵族势力c日益强化的皇权 d唐朝强盛的国力【解析】考查分封制知识点。题干中的“封建”是封邦建国,即分封制.【答案】a8.(2011福建四地六校联考1题)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王国维这段话的主要说明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 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解析】材料主要说殷周时期王位如何世袭,一是立嫡一是立贤,立贤优于立嫡,但殷周还是立嫡,原因是立贤“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相反就是立嫡具有优越性。【答案】d9.(2011北京西城区期中检测1题)与“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 b商朝的内外服制度c西周的分封制 d秦汉的郡县制【解析】“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选自左丘明国语,大意是:姓相同德行就相同,德行相同心就相同(后一句:心相同志向就相同)。材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天子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本题选c项。【答案】c10(2011辽宁辽南五校协作体期中1题)三字经中所说“周辙东,王纲堕。”透视出的深层政治信息是( )a统治中心实现转移 解 b宗法分封制度走向解体 c君主权威发生动摇 d社会伦理道德面临崩溃【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周辙东”是指东周,说明时间阶段是东周,这一时期由于血缘关系的疏远,宗法制走向解体,分封制遭到破坏面临统治危机。【答案】b11(2011内蒙古赤峰优质高中一模24题)(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明史职官志载,自景泰后“六部承奉旨意,靡所不领。阁权益重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六部由原来的政府最高职能部门,而沦为内阁属曹。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 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民报发刊词(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央机构发生的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康有为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政治设想产生的主要原因。(8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材料二,比较孙中山与康有为思想主张的不同之处。(8分)【解析】第(1)问考查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趋势的理解。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阁权益重”和所学史实第一问变化指的是明初,在废丞相,权分六部的基础上,设内阁,内阁的地位日渐上升。第二问趋势结合明清废丞相反映的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第(2)问考查对对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原因及主张的理解。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原因可以从经济发展、政治民族危机加深、思想启蒙加以归纳;第二问结合材料二政治主张可以从政体:君主立宪制;国家权力分配原则:三权分立加以概括。第(3)问考查对孙中山民主革命实践和与维新派思想主张的比较的理解。根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主要观点可以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等方面加以概括;第二问可以结合政体和方式上加以归纳即可。【答案】(1)变化:废丞相,设内阁;内阁地位日渐上升。(4分)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2分)(2)设想:康有为提出建立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2分)原因:民族资本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5年公司、项目部、各个班组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夺分金卷)
- 四年级下册《生命与生态的安全防线》教学计划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学期家长沟通计划
- 新兴行业青年教师职业规划计划
- 2025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编写计划
- 2024-2025学年台州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 公司业务人员财税知识培训
- 计划保全培训班
- 江西省鹰潭一中2025年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 教育行业信息技术教学改革计划
- 大专机电一体化实践报告(3篇)
- 农田水利小型泵站设计
- 泸州汇成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液压油缸液压设备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爬山虎的脚》说课稿
- 一夜长大【主持人尼格买提个人随笔集】
- 《护理礼仪》知识考试题库(带答案)
- 工程欠款起诉书范本标准版
- 国开开放大学本科非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英语统一考试2021春季学位英语真题
- 【一等奖劳动教育案例】《小艾团,大爱心》劳动教育活动案例
- 初中物理人教版教学课件-【希沃白板培训结营大作业】
- e-fim otnm2000传输网子网级网管系统操作指南中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