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声现象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声音的产生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固体 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如敲锣时 用手摸一下锣面会感到它在振动 振动停止 发声也跟着停止 注 振动停止 发声也停止 不能表述为 振动停止 声音也消失 这是因为振动停止 只是物体不再发出声音 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向周围传播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没有振动的物体一定不会发声 2 常见声音的来源 2 声音的传播 1 声音的传播需要 声音可以在气体 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2 不能传声 真空罩里面放闹铃的实验 登月的宇航员无法直接交谈的现象都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3 声音在介质中以的形式传播 介质 真空 声波 3 声音的速度 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 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在1个标准大气压 15 时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m s 大于 小于 340 4 声音的接收 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在气体 液体和固体中以的形式传播 声波引起耳中的振动 然后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 我们便听到了声音 声波 鼓膜 1 归纳法 发声的声带在振动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发声的琴弦在振动 经过归纳总结得出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 转换法 不易观察的现象通过易观察的现象体现出来 发声的音叉看不到振动 可以通过细线悬挂的乒乓球的跳动来体现 也可以通过水花四溅来体现 这是一种转换法的思想 乒乓球或水花在实验中起到将微小振动放大的作用 3 对发声与振动的关系的理解 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但振动不一定被人们看到 不论科技多么发达 都没有任何一种不振动就能发声的物体 敲音叉或敲桌面发声时的振动看不到 需要通过转换法来体现 2 一切振动的物体都发声 但声不一定被人们听到 振动发声有的是超声或次声 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 故听不到 有的声音响度很小 故听不到 4 判断传声介质的种类 例如 隔墙有耳 土电话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电子捕鱼 说话声吓跑鱼说明液体可以传声 人平时交谈说明气体可以传声 5 声速340m s的条件是15 的空气中 温度和介质不同时其数值也不同 6 光速比声速快 所以先看到闪电 后听到雷声 百米赛跑时听枪声计时比看枪烟计时晚0 294s 7 固体传声速度大 能量损失少 所以通过固体传声能及早地听到 并且更加清楚 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 例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只要物体振动 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 没有听到发出声音 物体一定没振动 d 物体的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a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所有生物都靠声带振动发声 c 振动停止 发声停止 d 敲击课桌发声 是由于课桌振动发声 b 2 如图2 1 1所示 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而不直接观察音叉是否振动的原因是 当小华用手捂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后 小华 选填 能 或 不能 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这是因为 音叉振动幅度小 不能 振动停 止 发声就停止 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 例2如图2 1 2所示的实验中 佩铃用手指甲轻轻地在木板桌面滑动 附近的其他同学听不到声音 但绍洋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却听到了声音 这个实验肯定能说明 a 空气能传播声音 b 台面上的笔能传播声音 c 台面上的书本能传播声音 d 木板桌面能传播声音 d 3 如图2 1 3所示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 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 听到声音逐渐变小 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 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 这个现象说明 a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 空气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d 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a 4 小明晚上在睡觉时 将机械手表放在枕头下 他的耳朵贴在枕头上听到手表秒针走动时发出的 嘀嗒 声比在空气中更清晰 这一现象说明 a 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能力比空气中强 c 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d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速度比空气中快 b 知识点3声速 例3子弹在离人34m处以750m s的速度离开枪口 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 s 问 当人听到枪声时 子弹已前进了多少米 5 在100m赛跑时 终点的计时员如果是在听到发令枪响才开始按表计时的 则记录下的时间比运动员所用的实际时间 a 偏大b 相同 c 偏小d 都有可能 c 6 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海底某处的深度 向海底竖直发射超声波 经10s收到回波信号 该处海水深m v海水 1500m s 这种方法 选填 能 或 不能 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7500 不能 1 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盆上跳动 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 风吹树叶哗哗响 树叶在振动 这些现象说明了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c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 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a 2 2017苏州模拟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源处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b 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 声音不能通过头骨传播 d 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a 3 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 有的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 大钟仍 余音未绝 大钟余音不止原因是 a 大钟的回声 b 大钟在继续振动 c 人的听觉发生 暂留 的缘故 d 大钟虽停止振动 但空气仍在振动 b 4 如图2 1 4所示 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 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 声音消失 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 此现象表明声音 a 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c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 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a 5 能说明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的事例是 a 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 嗒嗒 声 b 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 唧唧 声 c 人在小溪边听到 哗哗 的流水声 d 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 6 古代打仗的士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情况 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入人耳 b 马蹄踏在地面时 会使地面振动 c 马蹄声可以向四面传播 d 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a 7 2016阜新 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产生的 它是通过传入我们耳中的 振动 空气 8 小提琴声是通过琴弓与琴弦的摩擦使琴弦振动 如图2 1 5所示 琴弦将振动传递给木质的琴码和琴箱 再使琴箱内的空气振动 最终传递到听者耳中的 这一振动的传递过程说明和都能传声 固体 气体 9 如图2 1 6所示 在空气是否传声的实验中 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 再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 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 选填 变大 或 变小 然后把空气 会发现声音将逐渐 选填 变大 或 变小 变小 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 变大 10 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 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 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声器放入瓶中 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 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a 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 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c 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d 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b 11 拍手发声时 鱼儿被吓得惊慌 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1 鱼的惊慌可能是由声音引起的 猜想2 鱼的惊慌可能是由拍手的动作引起的 随后 他在鱼缸中放入一条鱼 用黑布挡在鱼缸和手之间 如图2 1 7所示 然后拍手 发现静止状态的鱼开始游动 由此他 a 只能验证猜想1 b 只能验证猜想2 c 既能验证猜想1 又能验证猜想2 d 既不能验证猜想1 又不能验证猜想2 a 12 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 双翅没有振动 仍嗡嗡地叫个不停 她对 十万个为什么 中 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 这一结论产生怀疑 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 蜜蜂仍然发声 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 蜜蜂仍然发声 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 黑点 蜜蜂发声时 黑点上下鼓动 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 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 聂利同学在实验时 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 2 从实验 和 可得出的结论是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蜜蜂发声不是 由双翅振动产生的 3 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 基于的假设是 蜜蜂可能是靠小黑点振动发声的 13 声呐就是利用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 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 声呐不仅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 还可以探测过往的鱼群 当然 如果需要 它还可以探测冰山或暗礁的存在 1 如果声呐向暗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