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殡葬改革说起. 桐乡市第二轮殡葬改革的调查和思考姓名:毛国良 班级:C03旅游 学号:1004030125 电话:661901【内容摘要:】本文以桐乡市的第二轮殡葬改革为切入点,总体分析殡葬改革之路,从殡葬改革与环境保护、殡葬改革与殡葬文化、殡葬改革与生态建设、殡葬改革与传统风俗、殡葬改革与和谐社会等几方面来综合论述这一改革的问题解决途径及其意义各作用,引出更深层思考。【关键词:】殡葬改革、殡葬文化、生态环境、环保、和谐社会、丧葬传统、公墓文化。前言殡葬,一个人们十分忌讳的话题,因为它意味着人生的终结。殡葬,也是一个人们不容回避的话题,因为任何人都必须面对死亡。殡葬改革,一场充满困难与挑战的社会风俗革命,它面对的是传承了几千年根深蒂固的丧葬风俗。正因如此,殡葬改革困难重重,步步艰难.但是殡葬改革工作却是一项涉及群众思想观念的实事,难事,又是涉及到每一个人的大事,所以我们再艰难我们都要去面对我们都要去克服,桐乡市的殡葬改革也正是这样在风雨中向着文明和进步迈进.正文一有关桐乡桐乡地处长江三角洲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的美誉。东距上海131公里,北上苏州74公里,西邻杭州65公里,居沪、杭、苏金三角之中。320国道、沪杭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贯穿市境,境内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气候四季分明,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全市总面积723平方公里,人口65.82万人,辖3个街道、9个镇和1个乡。二关注改革1 改革进行时2004年6月初桐乡市召开全市殡葬改革动员大会,制定出台了办法,意见等各项政策性文件,明确目标,任务和相关措施,桐乡市殡葬改革正式开始。2004年12月20日上午,桐乡市召开第二轮殡葬改革现场会,实地参观濮院镇生态墓地各安息堂的建设情况市民政局通报了12月3日以来我市生态墓地及安息堂建设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据了解,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从2005年1月1日志,全市新死亡居民骨灰一律进生态墓地或骨灰安息堂。自此,桐乡市第二次殡葬改革全面启动。2殡葬改革目的保护青山绿水,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死者提供人生终极关怀,为丧属提供经济、便捷的服务。3改革成果我们在市殡葬管理办徐主任那了解到以下情况:到目前为此全市的30个生态墓地,42个骨灰安息堂均已全部建成,共占地1000余亩,总投资3500多万元。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二轮殡葬改革的各项任务。现如今这些生态墓地和安息堂均已投入使用,如果根据桐乡市历年死亡率来计算,这些生态墓地和安息堂可以使用60年以上大部分生态墓地和安息堂建造得经济实惠,环境幽雅,生态初现,达到预期目的。同时,为了使土地不抛荒,各生态墓地建设单位对沿未作墓区的土地采取出租或自用的方式,均种了树苗和草坪,既美化了环境,又为后期墓区建设奠定了基础,得到了干部群众的广泛支持,可谓成绩喜人。4改革问题在调查与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桐乡市的殡葬改革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总结如下:选址阻力大,在选址的过程中经常会遭到群众的反对,工作人员被赶来赶去,有的甚至遭谩骂,围攻,更厉害的是把已经建成的墓扒掉。“风水仙生”的妖言惑众:风水先生因断了财路,以墓地风水水好等言论妖言惑众。群众对于骨灰进生态墓地和安息堂有抵触情绪。墓地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有的墓地排水方面有严重问题,一到下大雨坟墓就淹在水中,这是群众最不能接受的一个现象。长效管理不到位:部分墓地树木,草皮枯死,墓区卫生没有人员打扫,杂草没有人清除。这样的墓地清明节上坟给人们的感觉又怎么会好呢?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必将削弱生态墓地的建设成果,影响新死亡居民的迁入。5改革未来2004年10月1日之后,搬迁性坟墓必须进入生态墓地或安息堂,今后,存在野外的无规划墓地及零星坟头都必须进生态墓地和安息堂,这只是个时间问题。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办的主任也跟我们这么说:也许十年或都二十年后除了生公墓外桐乡全市将看不到一个无规划的坟墓。这是我们今后的工作,也可以说这是第三次殡葬改革将会做的事情,在这之后还会更完善我们桐乡市的殡葬改革。三深层思考在殡葬改革过程中通常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存在着关系,正确处理好这一些关系就能够更好地推行殡葬改革。而殡葬改革的顺利进行对这一些方面也起到了十分很重要的作用。这些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去深思。1殡葬改革与环境保护环保,一个并不陌生的名词,是一个人们共同遵守的原则,因为它关系到大家生活的环境。环保,同时也是人们必须面对的话题,因为环境污染很大程度都是人为造成的。殡葬改革面对的是日益恶化的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众所周知,环境是殡葬的基础,殡葬离不开环境。无论采取何种殡葬形式,都要在相应的环境中进行。在殡葬改革的道路中时时贯穿着环境保护这个问题,无论是从土葬到火葬的改革还是今天的生态墓地建设,每一环节都与环保问题紧紧相连,环保问题也始终制约着殡葬改革事业的发展,如何妥善处理、解决环保问题是殡葬改革的关键所在。1956年4月27日,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签名倡导火葬,掀开了新中国殡葬改革史上崭新的一页。这个时期,殡葬改革的主要工作是宣传和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共产党员应简办丧事,带头实行火葬的报告,节约土地资源,移风易俗。那时候很多老百姓都不理解,有很强的抵触,在这次的调查中也了解到了那时候的情况。有一位退休教师跟我说,八几年的时候桐乡市搞第一次殡葬改革,从传统土葬向火葬过渡,目的就是为了节约土地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但是那时候很多人都不愿意去火葬,而是仍旧采用传统的土葬。那时候也像这次桐乡市第二次殡改革一样有着很大的阻力,甚至比这一次的还大。2殡葬改革与生态建设去年,桐乡市提出创建全国生态市,桐乡市的第二轮殡葬改革也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桐乡市生态市的创建也给了桐乡市殡葬改革一个机遇。所谓生态市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地市级行政区域。其中有一项指标是农村人居环境要求加强村级生态墓区建设,对沿公路,河道,铁路和耕地区,开发区,住宅区,保护区,风景区的已建坟墓进行搬迁和清理,也就是说凡涉及桐乡市三沿五区(“国道,省道”沿线,通航河道两侧及河流堤坝附近,铁路沿线和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开发区,住宅区)500米视线范围内的坟墓做好清理。建设生态公墓正是从这方面考虑的,所谓生态公墓,就是既能体现群众“入土为安”的传统意愿,又不破坏当地的生态资源、人居环境的一种殡葬方式。生态公墓对骨灰或遗骸的处理采取深埋、植树、不留坟头,只在树边立块小碑,上面除了人行道外全部植树种草,使墓区四季泛青绿,墓地像公园。这之前,通常人死后都是随处乱葬,以至出现了许多的乱坟岗,一块农田中出现一两个看似小房子的坟墓随处都可以看到,甚至有的坟墓就在住房边上,严重破坏了生活环境。问题并不仅仅如此,来看这么一组数据:据统计,全国每年死亡人数约800万人,若悉数土葬,以每穴墓地占地45平方米计算,占用土地资源就逾3600万平方米。而我国虽然有144亿亩土地,居世界第三位,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土地面积111亩左右,不足世界人均土地的三分之一。特别是东南沿海省份,人均耕地只有06亩。因此,现在我国是在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1的人口,土地资源十分匮乏。而事实是我国每年乱葬乱理所浪费的土地面积约118万平方米,相当于桐乡市总面积的1/7。桐乡市的状况也不容乐观,桐乡市乱葬乱理的现象形势非常严峻,坟墓越造越大,占用的土地越来越多,趋向于恶化,这时实行第二次殡葬改革,推行农村生态公墓显得相当及时。3殡葬改革与殡葬文化任何事物都有着它特定的文化,殡葬也是如此,在整个殡葬过程中形成了殡葬文化,它是人类文化的一个分支,所谓殡葬就是人类的丧葬文化。“殡”者待死者如宾也,“葬”者草藏也。(“葬”是早期人类的丧葬方式,而“埋”或“墓”更体现后期人类(农业文明时代)的土葬方式。这里所指的“殡葬”就是泛指人类处理尸体的方式。)中国人传统殡葬观念中有着人死之后入土为安的思想,死后入土是人的必然归宿,土葬符合这一传统观念,第一次殡葬改革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生态公墓体现了群众“入土为安”的传统意愿。桐乡市第二轮殡葬改革着一种公墓文化,它是殡葬文化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是殡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墓的一个景点与墓统一起来,墓就是景,景就是墓。将墓与景有机结合起来,配以基础设施及其相应的管理文化形成公墓文化。公墓文化在农村的运用就体现在生态墓地建设,然而在我们的调查中也看到了这样的问题:生态墓地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管理文化没有形成,这就阻碍了桐乡市殡葬改革的进展,在我们的殡葬改革中如果很好地运用起这一种殡葬文化。了解殡葬文化,了解群众观念的话。殡葬改革就会变得成功。4殡葬改革与传统风俗 中国人信风水,而且信得相当厉害,更主要的体现在了殡葬方面,对于人死之后的墓地相当考究,古代帝王坟墓都建在群山峻崚之中。因为那里风水比较好。现在人也是如此,在人死后要下葬时会请风水先生来看风水然后选择一个风水较好的地方埋葬自己的亲人,这样可以给后人带来福分,在农村,有的人家家里有人生病就会叫人算命,然后得出的结论是谁谁的坟墓风水不行,然后就是搬坟,足以见得风水在中国人中是根深蒂固的,这也正给殡葬改革带来了困难,生态墓地的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墓穴的安放按照墓区的规定顺序存放,不得自作主张或任意选号,跳号。更不用说是搬迁了。这就导致了许多村民不愿意搬进生态墓葬地。而风水仙生更是因此断了财路。他们就抓住村民这一心理以墓地风水不好妖言惑众,阻挠殡葬改革,反以正确处理殡葬改革与传统风俗之间的矛盾对于更好地实行殡葬改革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个关系处理得当,改革之路就会平坦得多。5殡葬改革与和谐社会从和谐社会这一高度来说,农村殡葬改革的目的就在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桐乡市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的社会和谐程度远远及不了桐乡市区,而乱葬乱理现在这是这一系列不和谐因素中的重要一环,如何从和谐社会的高度来更好地实施农村殡葬改革,就是关键要处理好农民与农田生态的关系,桐乡市委市政府花大力气抓好第二轮殡葬改革这项工作,并从建设生态桐乡,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统一全市的思想。殡葬改革应为和谐社会服务。在今日全国上下构建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苗木先进技术采购合同
- 2025年秋季托班家长沟通计划
- 施工派遣劳务合同范本
- 环保装修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 幼儿园应急安全预案职责
- 六年级上册社会实践课程计划
- 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及计划
- 统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题研究计划
-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课堂管理计划
- 钢筋规范入门讲解
- 欢迎上级领导莅临检查指导
- 信用修复申请书
- PKPM砖混结构抗震及其他计算全攻略
- “十四五”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
- “育鲲”轮转叶式舵机工作原理和电气控制以及故障分析
- 智力七巧板校本课程开发教案
- 陕旅版四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案及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 最新.尔雅批判与创意思考--冯林答案
- 施工单轨吊起吊锚杆安装单轨吊梁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 二年级下册数学半期检测题
- PROFORMAINVOICE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