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之韵 书之美.doc_第1页
根之韵 书之美.doc_第2页
根之韵 书之美.doc_第3页
根之韵 书之美.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根之韵 书之美 “中国根艺象形字”/news_info.asp?id=804根之韵书之美记 “中国根艺象形字” 杨兴科, “中国根艺象形字”创始人,新乡县大召营镇文化站站长。河南省根雕艺术协会会员。他涉猎广泛,特别在根艺、奇石、书画、诗歌等艺术领域孜孜不倦的追求着。2007年9月被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授予“欢乐中原”广场文化活动先进个人。今年8月份,河南省根雕艺术协会会长靳佃三亲自为杨兴科书写的根艺象形字题字命名“中国根艺象形字”。 靳佃三说:“杨兴科同志书写的根艺象形字是形神兼备,是文化艺术的创新,更是根雕艺术的升华”。 他,热爱生活,喜欢在生活中汲取营养,他经常说:“古有三闭养生法,乃是闭目、闭耳、闭口。我有八字学习法,静听、细品、研读、爱学。静听,静听可以闭目养神,认真思考;细品,我们应该懂得享受生活,品味每一天的阳光雨露;研读,无论在每个领域工作的人,都要专研学问,做到精益求精;爱学,是每个人的理想,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诸多艺术门类中,他尤其颇爱根艺为甚,每每捡到一根树根,一块枯木,都会认真端详,仔细品味,个中乐趣难以言表。他还喜欢书画,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一青堂”,寓意为丹青妙笔,时时提醒自己笔耕不缀,是动力也是压力。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就在有一天黎明时分,整个书房翰墨飘香,书桌上的根雕影影灼灼,杨兴科灵机一闪,手捏狼毫,一副似根雕、象隶书、有画意的“中国根艺象形字”书法作品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李苦禅老师曾经这样说过:书为心画。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中国根艺象形字”是画出来的,“中国根艺象形字”也是写出来的。这仿佛也是“中国根艺象形字”的真实写照。 俗话说:人有三宝:“精、气、神”。 “中国根艺象形字”贵在自然,贵在趣味,贵在形神兼备。总结起来就是形、神、意。首先是形。取笔要有干湿,大自然中的根千奇百怪,要想写出根之形,根之美,笔中必须带涩,根的美就是一种缺陷美,她是一幅小写意,大胆的同时,还应该注意细节;其次是神。根之神,乃是根之韵味,一幅作品缺少了点睛之笔,整幅作品就索然无味,在中国根艺象形字中,神显得尤为重要;最后是意。意及精神也,把作品赋予她生命,看一幅“中国根艺象形字”作品,就像在看一部书,在听一首妙曲,这就是“中国根艺象形字”的意之所在。 “中国根艺象形字”其形似根,贵天成。每一笔都是神来之笔,意在笔先,意又在笔后,大胆落笔,细心收拾。天下的树根由于生长的环境不同,条件不同,形状各异,神态各异,千奇百怪,万种风情,只有相似,没有具象。 “中国根艺象形字”其书之美主要在于根之韵。读“中国根艺象形字”阅其形看其神思其意耐人寻味。其形似根,有老态龙钟有嫩枝须根姿态各异,她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自然的造化。其神在根,似是而非之间,给人以遐想让人神游。其意是根,根之变化是“中国根艺象形字”的魂,书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