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地球与地球的运动特征.docx_第1页
第3课时地球与地球的运动特征.docx_第2页
第3课时地球与地球的运动特征.docx_第3页
第3课时地球与地球的运动特征.docx_第4页
第3课时地球与地球的运动特征.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时地球与地球的运动特征最新考纲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名师解读思维导图1.掌握经纬线的特点及应用。2.学会利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判断方向、计算球面距离及时差等。3.识记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基本规律。4.识记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5.理解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影响。考点一地球与地球仪知 识 整 合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由图可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为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2地球仪(1)经线与纬线经线纬线图示特点形状半圆圆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点拨】在地球仪上,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根据劣弧进行判断;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点为最北点,南极点为最南点。(2)经度与纬度经度纬度实质某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二面角某地和地心的连线(即该地的地球半径)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图示起始位置本初子午线(0经线)赤道(0纬线)判断从0经线向东、西各划分180,向东为东经,越向东度数越大;向西为西经,越向西度数越大从赤道向南、北各划分90,以北为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以南为南纬,越向南度数越大半球划分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其他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两者东西经度相反,经度和是180。已知一条经线的度数为X,那么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度数Y180X(X、Y所属的东西经度不同)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等于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3)经纬网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量算距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深 度 思 考经纬网的主要应用1定“坐标”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表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常见的有方格状经纬网图和极点经纬网图两种。其中,极点经纬网图的判读方法如下:确定南北纬(见图中a、b、c);确定东西经(见图中d、e)。2.定“方向”在经纬网中,确定两点之间的方位按以下定位流程:具体分析如下:(1)方格状经纬网图此类图中,经线和纬线一般表现为直线形式,两两相交构成方格状网图,对A、B两点的相对方位的判定可依据以下流程:(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此类图中,纬线表现为圆弧线,经线表现为放射状直线,准确判定地球的自转方向是定位的关键。如图所示,对A、C两点的相对方位的判定步骤如下:3量“距离”(1)在经线上,纬度1的实际弧长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右图中。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2)在纬线上,经度1的实际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千米(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右图中。4定“范围”在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纬线组成的网格可大致判断区域面积的大小。在经纬线都是直线的经纬网图上,经纬度间隔相同的网格,其纬度越高,表示的实地范围就越小;纬度越低,表示的实地范围就越大。在纬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区域所跨的经纬度越多,表示的范围就越大;区域所跨的经纬度越少,表示的范围就越小。如下图中,四个阴影地域中实地面积最大的是。5寻“最短航线”(1)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线经过两极点,方向分三种情况:a同在北半球,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如A到E。b同在南半球,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如B到D。c两地位于不同半球,则看劣弧过哪个极点而做讨论,如A到C。(2)同一纬线上但不在同一经线圈上a同在北纬从A到B的最短距离;先向东北,再向正东,然后向东南方向。b同在南纬从A到B的最短距离:先向东南,再向正东,然后向东北方向。6定“球面上的对称点”(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B(40S,20W)。(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A(40N,20W)与C(40N,160E)。(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南北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D(40S,160E)。高 考 探 究1(2014北京文综,4)下图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下题。气旋()A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B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C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D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气旋与世界海陆分布。读图可知,影响地区位于西经度范围,而南亚位于东经度地区,A项错误;自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B项错误;移动方向为逆时针,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C项错误;生成的经纬度位置位于太平洋热带洋面,D项正确。答案D2(2011海南地理,3)读图,完成下题。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A南北 B东西 C东北西南 D西北东南解析首先依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山脉的位置,然后据经纬网确定山脉的走向。答案B3(2010北京文综,3)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下题。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A3 B5 C8 D10解析该图为中国省级行政中心经纬网图。由图判断,位于最南方的城市为海口,其纬度为20N,北京为40N,可推知纬线间距为5。答案B1.以经纬网图为载体,考查某地的位置、范围或对称点、航线等2.以经纬网图为载体结合文字材料,考查某区域两点间的方向、距离或位置等3.以经纬网或变形图为载体,综合考查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考点二地球自转的特征知 识 整 合1方向(1)侧视:自西向东。(2)俯视2周期时间旋转角度意义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36059昼夜交替周期3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约为15/h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深 度 思 考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及影响总结(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3)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4)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的线速度。(5)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因素影响关系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负相关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6)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高 考 探 究(2013天津文综,8)右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完成12题。 1据右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 2.右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解析第1题,考查北极星的仰角与当地纬度的关系。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从图中看北极星的仰角较小,因此是在低纬地区拍摄的。第2题,通过恒星视运动考查地球自转周期。恒星视运动实质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地球每小时自转15,故需要连续拍摄3个多小时。答案1.A2.B1.以图片材料为载体考查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和速度2.结合地球运动图表材料考查不同区域的地球自转速度与周期考点三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知 识 整 合1公转规律(1)定义:绕太阳的运动。(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叫做一个恒星年。(4)轨道与速度【温馨提示】从时间上看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从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上看,近日点比冬至日靠东,远日点比夏至日靠东。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示意图(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温馨提示】(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2)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做回归年,应注意其与恒星年的区别。深 度 思 考1对黄赤交角的内涵的深度挖掘(1)“一轴两面三角度”“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2)“三个基本不变”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约保持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2黄赤交角的数据关系(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3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决定着回归线与极圈的度数。4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具体影响影响的方面黄赤交角变大(小)太阳直射范围扩大(缩小)极昼和极夜现象范围扩大(缩小)五带的范围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缩小)温带的范围缩小(扩大)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赤道与寒带除外)季节的变化变化明显(不明显)高 考 探 究(2014江苏地理,34)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完成12题。1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 B乙 C丙 D丁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解析第1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应该是在春分点和夏至点之间,并靠近夏至点。分析图2不难看出,丁点符合上述特点,故选项D正确。第2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从图2看出,甲、乙两点相对于冬至点对称,说明太阳处于这两个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同一纬线,而日出方位是由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决定的,故选项D正确。由于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1月初)时最大,甲、乙两点并不在近日点两侧对称,公转速度不可能相同,选项A错误。甲、乙两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甲点向北移动,乙点向南移动),因此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也相反,选项B错误。由于甲、乙两点不在近日点两侧对称,因此日地距离不可能相同,选项C错误。答案1.D2.D3(2012上海地理,43,6分)阅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回答问题。下图中长虚线表示北回归线,点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移动轨迹。太阳直射点从某一经线位置出发,再次通过同一经线的时间间隔表示一个太阳日。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_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_小时。期间,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_,角速度逐渐_,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_,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_。(6分)解析太阳沿移动轨迹运动时会逐渐偏离北回归线向南移动,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因此太阳直射点沿移动轨迹向西南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2天,即48小时。期间,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由夏至日(6月22日)开始向远日点(7月初)靠近,日地距离逐渐增大,角速度减小,太阳直射点纬度逐渐靠近B点所在纬线(度),所以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答案西略偏南48增大减小缩小增大1.根据地球公转运动图考查地球公转的特征2.结合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轨迹变化考查地球公转的特征3.结合图文材料考查地球公转的特征课后作业提升模拟演练(2015山东实验中学月考)读我国南极考察站示意图,完成13题。1我国南极中山站(69S,76E)和南极最高点的昆仑站(80S,77E)直线距离约为()A820千米 B1 020千米C1 220千米 D1 420千米2在中山站10千米高空看69S纬线的形状近似呈()A正圆 B椭圆 C直线段 D曲线段3我国泰山站(7351S,7658E)位于中国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据图可知长城站应位于泰山站的()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解析第1题,两考察站经度差异不大,纬度相差11,从而可估算两地的距离约为1 220千米。第2题,在中山站10千米高空不能俯视整个69S纬线圈,因而见到的是曲线段。第3题,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自转,从两站的相互位置可以看出长城站应位于泰山站的西北方向。答案1.C2.D3.D4下面四幅图中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解析图内,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该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A在B的西北方;图内,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该图是以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A在B的西北方;图内,根据指向标可以判断A在B的西南方;图内,根据经纬网可直接判断A在B的东北方。答案B(2015苏州市一模)甲、乙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甲、乙两地经度如下图所示,结合下图完成56题。5甲地位于乙地的()A东方 B西方 C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6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是()A20 000千米 B15 000千米C10 000千米 D5 000千米解析第5题,北半球某地的地理纬度等于该地北极星的仰角,因为两地的仰角相同,所以两地纬度相同,故必然是东西方向。东西方向是以劣弧方向为准,所以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第6题,任意纬线上相差一个经度的距离为111千米cos(为纬度),然后乘以两地的劣弧经度差。答案5.A6.D7(2015北京101中学期中)从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甲沿南纬60逆时针方向飞行;从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乙沿北纬60顺时针方向飞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都是自东向西飞行 B都是自西向东飞行C都是向低纬飞行 D都是向高纬飞行解析地球自西向东运动,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故A正确。答案A8(2015杭州一模)2014年的第一场流星雨出现在1月4日,下图为某观测者在我国某地通过长时间曝光(捕捉流星)拍摄的一张照片;右下图为示意图,图中能显示流星和照片曝光的时间分别为()A、30分钟 B、6小时C、2小时 D、一整夜解析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图中呈圆形运动的轨迹表示的是恒星,而运动轨迹不与上述圆形一致的一般为短暂存在的流星,故表示流星;流星是一个短暂的现象,不可能是一整夜。故C正确。答案C读右图,回答910题。9关于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A从图示N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B地所在经线两侧分属东西半球C地位于地的东北方向D地位于地的西南方向10与地相比,地自转的速度()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 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解析第9题,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结合图示信息知,地所在经线为135E,不是东西半球分界线;结合经纬网知地位于地的西北方向,地位于地的西南方向。第10题,地纬度比地高,所以线速度小于地,角速度与地相同。答案9.D10.C(2014四川3月调研)下图是太阳系某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轨道示意图,该行星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为R。依据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读图,完成1112题。11该行星的自转方向是()A自西向东 B逆时针 C自东向西 D顺时针12该行星绕太阳公转一周,太阳可直射的纬度范围是()A南北纬2326之间 B大于南北纬6634C南北纬R之间 D南北纬90R之间解析第11题,注意图中的“N”,该行星自转方向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为自西向东。第12题,结合黄赤交角的知识可知,太阳直射的最南、最北的纬度值与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之和为90,选项D正确。答案11.A12.D(2015安徽七校调考)下面右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1314题。13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察到右图所示昼夜状况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4从a到b的方向是()A向东 B先西南后西北C向西 D先东南后东北解析第13题,根据题干右图可知,这是一幅从极点上空观察的俯视图,可能是从丙或丁处观察到的;再根据此时极圈内发生了极昼现象可知,这必定是从丁处观察的结果。第14题,由于图中的极点为南极点,故从a到b要逆着地球自转方向向西;前一段路程离南极点越来越近,向南,后一段路程离南极点越来越远,向北;即从a到b先向西南后向西北。答案13.D14.B(经典题)读图,完成1517题。15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A020NB020SC20N2326ND20S2326S16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B北温带范围变小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17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A5月23日8时 B6月22日18时C11月23日6时 D12月22日18时解析第15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点位于北半球,其纬度数应为70N。此时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该点位于极昼圈上或极昼圈以内,得出太阳直射的范围是20N2326N。第16题,由图中信息不难得出,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黄赤交角)为20。当黄赤交角变小时,地球上温带的范围将变大,B选项错误;黄赤交角变小时,全球极昼极夜的范围将缩小,所以C选项错误;黄赤交角变小时,北半球冬季昼长变长,南半球夏季昼长变短,位于北半球的福州冬季因太阳照射时间增加且正午太阳高度变大而使均温升高。第17题,因O为北极点,从北极上空俯视时,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E点的时刻比H点、P点的时刻早。由题意“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可知,HP之间的中心点的地方时是0时或12时。若HP之间中心点的地方时是0时,北半球应为昼长夜短,E点的地方时应为6时。若HP之间中心点的地方时为12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点出现极夜,日期可能为12月22日的18时。答案15.C16.A17.D18(2015武汉外语学校月考)读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1)甲在乙的_方向,丙在丁的_方向。(2)丙地位于_(东、西)半球,_(高、低、中)纬度,_(热量带)。(3)沿图中的弧线,由甲到乙飞行,是不是最短航线?为什么?(4)写出丙点对跖点的坐标_,并判断该点到南极点的距离约为_千米。解析第(1)题,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即可判断。第(2)题,20W向东到160E的范围属于东半球,丙在该范围内;纬度3060属于中纬度,丙为45N;丙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第(3)题,在地球上,沿过地心的大圆的劣弧段飞行,距离最短;图中甲、乙之间的弧线为晨昏圈的一部分,晨昏圈为过地心的大圆。第(4)题,对跖的两点(赤道上的点除外),其经度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纬度值相等、南北纬相反。丙点的对跖点与南极点相距45,故距离约为5 000千米。答案(1)东南东北(2)东中北温带(3)是。甲、乙都位于晨昏圈上,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