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从众现象.doc_第1页
浅谈社会从众现象.doc_第2页
浅谈社会从众现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社会从众现象 陆静静 (南京晓庄学院 小学教育 11本文一班 学号:11150118)【摘要】: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现代社会从众现象越来越严重,这让我不得不深思: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们社会越来越严重的从众行为?生活中有哪些从众类型呢?【关键词】从众;群体;个人;行为 在老师给我们看的几段视频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这样一段:一男子在做电梯,他脸朝门外站着,但随后进来的人都面朝里站着,他站了会儿便也转过去。之后,电梯里其他的人一起向左转,他也跟着向左转。电梯门开了,所有人把帽子摘了,他便也摘下了自己的帽子。电梯关上了门,所有人齐刷刷戴上了帽子,他也便乖乖地带上了帽子。从这段视频里,我看到了很明显的从众现象。从众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跟随大众。实际的群体压力可以导致从众,可以在人们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是人们通过理性抉择选择从众行为,也可以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人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的行动。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一条新闻,标题是“四川双流传言21日起连黑三天,市民抢购蜡烛”。“2012年12月21日,地球将会有连续三天的黑夜。”近日,这个流言在四川双流不断发酵。一些听信留言的市民疯狂抢购白烛跟火柴,造成白蜡烛脱销。天文专家称有点科学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不可能出现连续三天昏天黑地。2012世界末日的玛雅传说使得人心惶惶。这个新闻明显体现出我们社会中存在的从众现象。还有去年日本地震核泄漏时大家疯狂购盐等等,这些事情就是从众现象的最好体现。很多情况下,大家都会通过盲目地从众来摆脱自己内心的恐慌,那么,从众就只有坏的一方面吗?显然不是!这里,我会从从众的原因 、影响从众的因素和从众的利与弊这三个角度出发,阐述我对如今社会存在的从众现象的理解。一、 从众原因(一) 行为参照定向需要在许多情境中,人们由于缺乏有关适当行为的知识,又不愿再判断或行为上出现错误,就需要从其他途径来获得行为指导。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在情境不定的时候,其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照价值。而从众所指向的是多数人的行为,自然就成了最可靠的参照系统。 这个原因应该也是最普遍的一个原因。在做数学题目时我们几个同学老爱对答案,因为怕错了会被老师批评。当四个人中有三个人答案一样,只有我一个人不同时,这时我一定会把答案改掉。我也不能确定自己做的对不对,既然他们都是一样的,那肯定就是我做的题目是错误的,这样修改了我不被老师批评的几率才会大一些。在常识上,跟随多数人的行为从而获得较大收益的可能性,要远大于跟随少数人。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不明确情境时,会去人多的多的地方吃饭,到人多的地方购物。 (二) 对偏离的恐惧 在一些情境中,人们从众是为了避免被拒绝和被人喜欢。对于同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喜欢、接受和优待,对于偏离者,群体则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 电梯中的男子应该也是因此而从众的,他不想在这个群体中显得“独树一帜”,所以别人一齐做某件事的时候,他便也跟从,使得自己与其他人保持一致。他害怕当他跟其他所有人都不一样时,别人会投来异样的目光,他会产生焦虑和不安全感。所以,为了不被群体其他成员排斥和厌恶,为了更好地融入进这个群体,人们便选择了从众。(三) 与群体融合的需要 个人认为,第三点原因是第二点的升华,对偏离群体的一个恐惧也正是想与群体融合的表现。有些人为了融进一个大集体,他会可以模仿群体成员的表情、口头禅、姿势等等。有一段时间,我们宿舍六个人都会经常说一个口头禅“晦气”。最初是我开始说的,之后在宿舍说着说着,大家都不自觉地说起了这个口头禅。曾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妈妈这样写道:“女儿五岁生日了,她在班级要过一个集体生日,要求我那天给班里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份礼物。我问为什么。她说之前某某过生日,她妈妈就送的,现在我过生日你不送的话,他们会讨厌我的。”这个五岁的小女孩也早已有了从众的思想,目的就是为了与群体融合,避免偏离群体。(四) 群体的凝聚力 群体的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群体凝聚力越高,从众倾向的压力就越大,这也是大部分人比较愿意接受朋友或偶像的影响,而不愿易接受陌生人影响的原因。二、 影响从众的因素(一) 群体的一致性 群体自身的一致性是构成群体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一系列的研究都说明,对群体一致性的任何破坏,都会导致从众率的显著下降。例如我们上次的秋游 ,当大部分人都决定去天目湖时,有一部分人又提出去扬州,之后全班权衡了二者的旅途时间和花费时,大家又决定去扬州。本来是决定好的事,却因为少数人的建议影响了全班的从众,最后全班一致决定去扬州。这个例子就说明群体的一致性十分影响从众水平。(二) 群体的规模大量实证研究证明,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是随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上身的。这个很好理解,就拿穿衣潮流举例。少数人穿一种风格的样式不会引起全社会的跟风,当很多人这样穿时便会掀起全社会是追逐的风潮。但这也并不是绝对的,比如社会的一些知名人士,他们个人的魅力便会掀起社会众多人的追捧。美国有一个期刊专门介绍社会名流人士的穿着打扮。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第一次选举时,他的妻子米歇尔穿了一双黑色优雅的高跟鞋,媒体拍到了这张照片,并找到了生产这类鞋子的原产地,正是中国的温州。当杂志一发表后,全球许许多多的女性都向温州的厂商提出了订单,使这类的鞋子一售而空。(三) 肯定程度与个性特征 判断涉及的事物客观标准越明确,人们对自我判断的肯定程度也越高,相应的行为从众率也越低。而随着问题的模糊性增加,人们会由于自身的判断失去明确的参照而倾向于从众。所以人对事情越有把握,对自己约有信心,果断性越强的人从众率越低。(四) 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 一种意见一旦被表达出来,对于个人自己,人们会更加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已经选择了某种态度。如果由于群体压力,迫使人们做出与多数人相同,而与原来选择不同的态度,人们也会明确知道自己屈服于群体压力而使态度发生改变。随着自我卷入水平的增加,人们保持自己最后行为与原先判断相一致的倾向也越来越强烈,因而从众的比率也越来越小。(五) 文化差异许多研究都表明,从众率明显存在着民族差异。三、 从众的利与弊利:从众的行为对于个人的社会适应意义非常明显。任何一个社会,无论社会功能的执行,还是社会文化的延续,多数人在观念与行为上保持一致都是必要的。一个社会需要的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也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的才能顺利进行交往,社会才能正常运转。从个人角度来说,个人只有在更多的方面与社会的主导倾向取得一致,他才能够适应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否则他将困难重重。此外,任何一个人,无论他怎样聪明,他的知识都是有限的,都不可能多到足够应对他所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弊:有的时候,会使人失去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和个体的独立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家没有足够的创新意识。总之,从众的出现是一种必然,这是每个人和社会的一种天性,它的存在有利有弊,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