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海事大学学位Logistic回归模型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第1章 绪论1.1 选题背景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金融中介机构,自有资本占有率低,主要利用客户的存款和其他借入资金进行运营,具有典型的高负债型经营特点。银行在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各种结构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作为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或客户代理进行各种金融产品交易。因此风险存在于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也就是承担和控制风险的过程。商业银行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因素发生变化而对银行的现金流产生负面影响,导致银行的金融资产或收益发生损失并最终引起银行价值下降的可能性。这种客观可能性需要银行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进行风险管理。尽管银行的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非常重要,但银行的核心技能在于为得到报酬进行风险管理的能力。所谓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指为改变银行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状况而采取地一系列管理行为,包括风险识别、风险测量、风险控制,目的在于调整和改变银行的风险/回报均衡情况。其中风险测量是基础和关键(Jorion1997)。银行作为经营信用的企业,客户和社会公众对银行的信心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银行的可信度下降往往会导致金融恐慌,引发金融系统危机。而提升银行公众信心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增加银行自有股本资本以吸纳风险损失;二是通过风险管理增强其经营稳定性。但由于银行经营的高负债性,增加股本比例的方法会导致银行资本成本的提高和银行股东价值的减少。因此有效地银行风险管理是提升银行公众信心的最为重要的手段。由于金融资产的特殊性质和金融机构的特殊经营方式,银行危机往往会引发扩散的负外部效应,使社会出现动荡,由此产生的后果客观上要求金融监管当局的外部约束,采取各种措施促使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整个银行的资源配置效率。近年来,随着金融全球化、电子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与自由化的稳步推进;金融与各行各业的联系日益紧密,对经济的影响日益深入;金融风险的影响日益广泛,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面对如此的经济金融环境,我们必须深入研究金融风险管理的问题。我国银行业已全面开放,其风险管理体制、技术和水平都面临了严峻的挑战。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仍然以银行为主导,信贷业务作为银行核心业务成为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的同时,信贷风险也成为其面临的首要风险。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在2006年12月11日正式实施,中国将向外资银行开放对中国境内公民的人民币业务,并取消开展业务的地域限制以及其他非审慎性限制,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时关于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的承诺。中国的商业银行将进入一个新的竞争时代,真正融入到全球化的金融市场竞争之中。面对竞争,我们当然也有自己的优势,但是,中国的商业银行在规模、技术、创新、产品、风险管理等诸多方面与世界一流的商业银行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扎扎实实地实现文化转型、提高管理技术和创新能力,才能保持优势,缩小差距。而且2004年新巴赛尔协议的出台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要提高竞争力必须完善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建立高级的内部评级法。在这样的背景和形势下,我们加强信用风险的研究和管理就显得迫在眉睫。1.2 信贷风险管理对银行的重要性银行体系作为市场经济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就是经营风险。并通过提供管理金融风险的服务获得收益。但与其它金融机构管理风险所使用的标准化金融工具将风险分散或转移不同。银行主要是通过运用非标准化工具贷款、贷款承诺等,将风险内部化,从而获得收益的。因此,信贷风险管理理所当然成为银行所从事全部业务和管理活动中一项最核心的内容和最基本的活动。可以这么说,一部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史,就是一部商业银行的发展史。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坚持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者之间协调统一,但这三者之间又存在着矛盾:盈利性越强,流动性和安全性则越弱,而流动性、安全性的提高,必然会导致盈利能力的降低。因此,处理好三者之问的关系如何有效降低商业银行风险,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安全性,就成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践和理论发展的永恒主题。长期以来,贷款的信用风险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在我国,信贷资产占银行资产的70%以上,在有些基层银行收益性资产几乎全部是信贷资产。截至2009年一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为5495.4亿元 数据来源: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占全部贷款比例的2.04%.可见对于信贷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仍然是商业银行工作的重中之重 。 20世纪最后20年国际银行业突飞猛进地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这一时期也是经济金融环境迅速剧烈变化的时期,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也不断加大,风险管理也逐渐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成为全球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首要问题。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经营风险将进一步放大,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因此,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迫在眉睫。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Logistic 回归模型从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应用到信贷风险分析中。较早采用Logistic模型对违约率进行分析的文献包括Martin(1977),Ohlson(1980)和Zavgren(1985)。其中Ohlson(1980)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他建立了一个9变量的多元Logistic违约率模型。他采用的破产样本是从1970年到1976年间破产企业中选取的,而且在破产之前至少在证券交易所上市3年;配对样本是2058家非破产的企业。Olhson估计了3个模型,第一个模型预测1年内破产的企业,第二个模型预测了第1年末破产而在第2年内破产的企业,第三个模型预测1年到2年内破产的企业。Ohlson(1980)特别分析了样本公司在破产概率区间上的分布以及两类判别错误和分界点的关系。他发现至少有4类显著影响公司破产概率的变量:公司规模、资本结构、业绩和当前资产的变现能力。Martin(1997)应用Logistic方法和判别分析法对1975-1976年期间破产的23家银行进行了预测分析,两种方法得出了相似的破产/非破产分类结果。Huffman&Ward(1996)运用Logit模型对1977-1991年间违约的171家企业的高收益债券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企业资产增长率,营运资本及其增长率,可供抵押的资产/企业总市场价值和营业利润等指标是影响高收益债券违约的主要因素,并通过与Altman(1968)模型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指出投资者在构建高风险债券组合时应该使用基于Logit方法的违约率预测模型,而非判别方法的破产分类模型。Laitinen(2000)探索了泰勒级数展开在Logistic回归方法预测企业违约破产分析中的应用,发现现金比率,现金流比率和股东权益比率是影响违约风险高低的最重要的指标。特别需要提出的是,Ohlson(1980)提出了为避免“模型预测能力高估”的问题,应该采用违约前2年的数据建立模型。Zavgren(1985)的研究特别注意了样本配比问题,他采用了违约企业与非违约企业1:2的配比方法,并指出1:2的配比效果要比1:1的配比好。但文献并没有就样本配比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在我国,由于违约企业的财务数据很难搜索,而且时序信用数据相当匮乏,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企业违约风险的理论和实证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证券市场上逐步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时序信用数据。1998年中国证监会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对企业经营出现异常状况的上市公司股票实行特别处理(Special Treatment)以来,近10年来出现了300多家“ST”公司,这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可以替代度量企业的违约风险。国内的学者对企业违约率模型的研究不少。至今已有想当多的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至今为此,国内对企业经营失败的预测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多集中在判别分析。如陈静(1999)主要运用判别分析对1998年被特别处理的27家上市公司进行了经营失败预测研究。陈瑜(2000)运用一元和多元分析对截至1999年底的67家“ST”公司和58家非“ST”公司进行了预测研究。分别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上市公司被“ST”前3年预测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3.1%、89.66%和79.31%。施锡铨(2001)等人采用典型判别分析法对1999年至2000年9月间的128家上市公司进行了经营失败预测研究,总判别准确率达到了93.09%。张爱民(2001)等人运用主成分法对对截至2000年的40家“ST”公司和40家非“ST”公司的经营失败进行预测,并给出了由净资产收益率等8个变量组成的主成分预测模型,企业经营石材前3年的预测准确率分别达到92.5%、87.50%和77.50%。梁琪 (2004)运用主成分的判别分析法,选取了30个财务比率,对2000-2002年间的71家“ST”公司和71家非“ST”公司进行了研究,模型总体预测准确率为87.9%,对测试样本的预测准确率为79.1%。梁琪(2005)在logistic回归中引入主成分分析对2000-2002年间的71家“ST” 公司和71家非“ST”公司进行了研究,最初选取了24个采取比率,并根据Scree检验,在24个财务比率中抽取了6个,模型财务公司前3年的数据来预测3年后的情况。结果显示模型的总体预测准确率为81.42%。石晓军、肖远文、任若恩等(2005)采用logistic回归对200-2003年的39家“ST”公司,分别采用1:1、1:2、1:3、1:5的样本配比比例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的分界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3的配比比例,以0.647为分界点的总体预测准确率最优,为88.5%。宋素荣、于丽萍(2006)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以沪、深两市20022003年被ST的74家公司及对照的74家非ST公司为估计样本,模型在公司被ST前一年的准确率为81.33在公司被ST前两年的准确率为7734,在公司被ST前3年的准确率为68。国内的研究有几个基本的特点:第一,由于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破产数据难以获得,以及实证研究的可复制性等考虑,国内通常以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基础进行建模,以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别处理(ST)作为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或违约的标志。第二,国内的研究对那些指标具有区别违约与非违约公司的显著能力给与了特别的关注。陈静(1999)在单变量分析中,发现在负债比率,流动比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4个指标中,流动比率和负债比率误判率最低;在多元判别分析中,由负债比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营运资本/总资产,总资产周转率6个指标构建的模型,在ST发生的前3年都能较好地预测ST。陈晓,陈治鸿(2000)通过试验1260种变量组合,发现负债权益比、应收帐款周转率、主营利润率/总资产和预留收益/总资产对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有着显著的预示效应。吴世龙,卢贤义(2001)首先应用剖面分析和单变量判定分析,研究财务困境出现前5年内这两类公司21个财务指标个年的差异,最后确定了6个预测指标。第三,国内的研究在样本配比时大都采用了违约公司和非违约公司1:1的结构。陈静(1999)以1998年的27家ST公司和27家非ST公司,使用了1995-1997年的财务报表数据构建样本。吴世农,卢贤义(2001)选取了70家ST公司和70家财务正常的公司构建样本。李华中(2001)选取了1997年全部ST公司作为失败类组,选取一小部分1999年为ST,选取1997,1998年非ST类个股样本作为预测之用,在按照配对原则对原则从同行业,相近资产规模的企业中选出同样数量的非ST公司作为非失败类组。最近的研究如管七海等(2004),姜天等(2004),粱琪(2005)宋素荣、于丽萍(2006),等采用的也是1:1的配比结构。于立勇等(2004)采用的是35:97,马九杰(2004)采用的是32:43的配比结构。石晓军等(2005)采用了1:1,1:2,1:3,1:5等样本比例,分别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2002年前上市的公司并比较了各种比例下的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得出1:3的样本配比结构比较适合我国的情况。 总的来说,国际上关于logistic违约率模型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可借鉴的结果,但对于Logistic模型的应用还主要停留在一般的模型,虽然有些学者在这方面有些探索,但对于Logistic模型的改进和样本比例的选择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1.4 论文的思路和方法 论文主要研究如何预测企业的违约率的问题。预测企业违约率的统计方法主要有判别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logistic回归分析法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判别分析法。这种方法不仅本身灵活简便,而且它的许多前提假设比较符合经济现实和金融数据的分布规律,譬如它不要求模型变量间具有线性的相关关系,不要求变量服从协方差矩阵相等和残差项服从正态分布等,这使得模型的分析结果比较客观。同时,具体公司数据带入模型之后得到的是一个概率值,在实际使用中简单方便。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现状,前提假设及对数据的要求相对符合经济现实的logistic模型更加适合我国企业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研究。 论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企业的违约率问题,通过数量分析和实证研究来寻找logistic回归模型应该选用的最优样本比例。数据来源于2004年以前上市的公司的财务数据,选取的公司涉及交通运输、生物制药、食品加工、汽车制造、环保、能源等二十多个行业,尽量保留数据的全面性。本文用spss11.5进行数据处理。论文分析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在运用主成分Logistic回归模型时考虑了不同样本配比比例对分析结果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样本的配比分析进一步了解样本配比的选择对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的影响,并从中找到适合我国的样本配比比例。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选题背景、信用风险对银行的最要性、文献综述及介绍论文的结构和创新;第二部分是信用风险理论,主要是介绍什么是信用风险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第三部分分析新巴赛尔协议和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第四部分介绍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及分析在我国的适用性;第五部分是logistic回归模型在我国信用风险中的实证分析。最后是结论。第2章 信用风险理论由于本文研究的需要,首先需对信用风险的含义进行界定,以作为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的概念框架。同时对信用风险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为我国管理信用风险,发展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2.1 信用风险的含义关于信用风险的定义,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传统的观点认为,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象无力履约的风险,也即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务造成违约而给经济主体经营带来的风险1 资料来源: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1997。近年来,随着风险管理理论的不断进步,逐渐形成了信用风险的第二种定义,这种观点认为,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的损失的可能性,更为一般地,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借款人的信用评级的变动和履约能力的变化导致其债务的市场价值变动而引起的损失的可能性 资料来源: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6。信用风险的传统定义认为,只有在债务到期,违约实际发生后才会产生损失。但是由于风险环境的变化和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现代信用风险及其管理的范畴已经超出了传统的信用风险定义。首先,传统的信用风险的主要来源是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所以银行一般是按历史成本来衡量贷款资产的价值,只有当交易对象违约后才在其资产负债表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在交易对象违约前,银行资产的价值与交易对象的信用状况及其变动并无太大关系。从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观点来看,信用资产组合的价值不仅会因为交易对象(包括贷款借款人、债券发行人等)的直接违约而发生损失,而且交易对象违约可能性的变动也会给组合带来风险。一方面,由于交易对象信用状况事件的发生,如信用等级降低、盈利能力的变化等也会造成所发行的债券价格的变化,从而给银行带来不确定性。另外,在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易市场使贷款等流动性差的资产价值能得到的更恰当的价格是随着交易对象的还款能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这样,银行资产的价值也会随着交易对象信用状况的变动而改变,这不仅仅发生在直接违约的时刻。现代意义上的信用风险不仅包括交易对象直接违约带来损失的风险还包括交易对象违约可能性的变化而给投资组合带来损失的风险。因此,在本文中采用第二种信用风险的定义。信贷风险是指在信贷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贷款,造成银行贷款本金及利息损失的可能性。信贷风险包含于信用风险之中,就商业银行而言,信贷风险与信用风险具有一致的主体,都是由于债务人信用状况发生变动给银行经营带来的风险。二者的区别在于其所包括的金融资产的范围,信用风险不仅包括贷款风险,还包括存在于其他表内、表外业务,如贷款承诺、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工具中的风险。由于贷款业务仍然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所以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对象,但由金融衍生工具、资产组合等产生出来的信用风险也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内容。2.2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理论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商业银行已有300多年历史,这一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为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效的制度安排。从亚当斯密的资产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的负债风险管理理论、70年代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到80年代的资产负债表外管理、风险资产管理理论,以及金融工程学的产生并飞速发展,巴塞尔体系的形成并不断完善,可以说,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已经成为一个较为系统的科学体系。 1、资产管理理论 自银行业的产生起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侧重点一直放在资产管理上。商业银行资产被划分为现金、贷款、证券资产和固定资产等四种类型。通常所说的资产管理主要是对前三种资产的管理;即流动性管理、贷款管理与投资管理,其目的是在把经营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的前提下以获取最大的利益。在流动性管理上,围绕构造“风险收益”的最佳资产组合,即如何争取在最低风险的同时获得最大的收益,形成了许多理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包括准备金理论、商业贷款理论、预期收入理论、超货币供给理论和资产转化理论。 第一,准备金理论。即指银行为了应付流动性风险,必须保持一定水平的现金资产或者部分短期有价证券,这是商业银行保持流动性的传统做法。银行的现金资产通常被称为一级准备,一般包括库存现金、同业存款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这些资产具有高度的流动性。但通常是无收益的。如果银行维持的现金资产水平过高,在流动性风险弱化的同时资产收益率也相应要受到损害。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根据自己防范流动性风险的需要和经验,在准备金比例的提取上做出最佳选择,以及对准各金的构成即库存现金、在央行的存款与同业存款、短期证券资产的搭配上做出最优决策。 第二,商业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论(Real Bill Theory)。该理论源自于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该理论认为:由于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是与商业流通有关的闲散资金,都是临时性的存款;同对,存款人在提取存款的时间要求上又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为了应付存款人难以预料的兑现风险,银行在资金的运用上必须保持资产的高度流动性所以,贷款必须是短期的、具有自偿性的。该理论强调贷款必须与商品周期相互联系,以真实交易为基础,并有真实商业票据做保证,一旦企业不能偿还贷款,银行即可根据所抵押的票据,处理有关商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真实票据理论占据着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的支配地位,对自由竞争条件下银行经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理论的缺陷也越来越明显:首先,它没有考虑到短期存款的沉淀部分和长期存款比重的上升,忽略了银行资金来源的潜力;其次,它对贷款多元化的否定是不利于经济增长的;第三,自偿性贷款也未必能保证贷款一定能收回,有时长期贷款更可靠;第四,自偿性贷款随商业周期而波动,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 第三,资产可转换性理论(The Shiftibility Theory)。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美国学者莫尔顿(Moulton)于1919年首次提出并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得到快速发展资产可转换性理论是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即具备较发达证券交易市场的产物。它是对商业贷款理论的重大突破。该理论认为:银行只要能使资产具有足够的变现能力,就不会陷入流动性危机,即为了应付存款提取所需要的流动性,可以把一部分资金投入到可以转让的证券上,这些盈利资产既可以随时出售转换成现金,也可以获得比短期商业性贷款利率更高的收益率从而,资金的运用不必只局限在短期商业性贷款方面。可转换性理论为银行金融资产的多元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它片面强调证券的转手,而忽略证券和贷款资产的真正质量,忽略了物质保障,为信用膨胀创造了条件;同时,它没有重视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未考虑到在危机期间证券的大量抛售和价格暴跌而引发银行资产巨额损失的可能性。 第四,预期收入理论(The Anticipated Theory)。预期收入理论是银行风险管理理论演进的重要转折点。1949年,美国学者普鲁克诺(Prochow)发表“贷款流动性的预期收益理论”一文,标志着预期收入理论的诞生。该理论认为:不论是短期周期贷款,还是可转让资产,贷款偿还都应该以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或者未来的现金流量而制订的还款计划为基础,因此,满足银行流动性的根本保证在于银行资产的预期收入;只要借款人将来有收入保证,而且预期收入超过该项资产的投资,那么银行的流动性就会有保证。这种理论并没有否定上述两种理论,但强调的既不是放款的用途(指自偿性),也不是担保品(指可转换性),而是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根据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安排放款的到期日,或采用分期偿还的方式,银行就能够保持规律性的现金流入,维持高度的流动性,可以用来应付存款的提取,或发放新的放款。根据这种理论,商业银行的放款种类增加了,中期商业放款、消费者分期付款的放款和房屋抵押放款都开始经营,使银行的放款构成起了很大变化,不过预期理论也有缺陷:首先,它把资产经营完全建立在银行预测的基础上,缺乏足够的可靠性;其次,在资产期限很长的情况下,不确定性增加,债务人收入状况可能会发生恶化,未来的偿付能力可能比预期的要低下。 第五,超货币供给理论。随着货币形式的多样化和银行信贷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银行再也不能就事论事地提供货币了。于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超额货币供给理论。该理论认为:银行信贷提供货币只是它达到经营目标的手段之一,除此之外,它不仅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手段,而且有广泛的可以同时兼达的目标。因此,银行资产管理应该超越货币的狭隘边界,提供更多的服务,如银行可以积极开展投资咨询、项目评估、市场调查、信息分析、管理顾问、电脑服务、委托代理等多方面配套业务,从而使银行资产管理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提高银行的竞争力。该理论实际上就是提倡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理论,不过业务范围的扩展也加大了经营风险。 第六,资产结构理论。这一理论是在上述四种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按照流动性的高低对资产类型的划分以及资产结构制约因素(主要是负债结构)的论述,提出资产结构优化的思想。该理论认为:资产结构除受负债结构制约外,同时还受经济体制与金融体制和经济政策变化、分配政策等因素制约;资产结构优化是以资金运用的“三性”协调统一为客观标准,以特定经济体制与金融体制为背景,而实现资产结构优化和防范风险的内在统一,目标是多元化的资产结构。 2、负债管理理论 传统的经营管理理论都着眼于银行如何把资产管理好并维持其流动性,主要是因为当时的银行家们认为,在资金运用方面,如放款时间长短、放款对象、投资于何种债券等问题,银行都可以是主动决定的;而在资金来源方面,客户有多少钱、存多久,却是被动的,主动权完全操纵在客户手里。在客户提取存款或需要新的放款时,银行只能通过采取减少资产的方法,如收回放款或出售投资来应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西方各国经济的稳定增长,金融体系迅速发展,形形色色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茁壮成长,证券市场迅速成熟。银行的资金来源,无论是在渠道上还是在数量上都遭到越来越大的竞争威胁,尤其是自20世纪60年代,通货膨胀开始成为困扰各国经济的难题,普遍受到政府利率管制的商业银行都深感吸收资金能力的衰弱,寻求资金、扩大负债,已经成为当时银行的迫切需要。因此,负债管理理论应运而生。负债管理理论认为,银行可以主动管理负债,通过积极的竞争去争取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以及向欧洲美元市场、联邦资金借款来扩大资金来源。其核心思想在于:负债不是既定的,而是可以由银行加以扩张的:对资金来源银行是可以控制的。这样银行的经营重点从资产方面转向负债方面,千方百计提高负债的能力,以主动的、积极的负债风险管理作为实现资产流动性、赢利性均衡的主要工具。负债管理一般有两大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以短期借入款项来弥补提取的存款,这样在负债方一增一减,正好轧平;第二种类型是以借入款来应付增加的借款要求,于是负债和资产都增加,这样通过扩大负债来扩大生利资产,从而增加了获取利润的可能性。负债管理理论是为适应工业化国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早期的经济繁荣、金融市场长足发展、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通过竞争抢夺金融市场份额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给银行传统的流动性管理带来了创新与活力,是对银行传统信贷管理理论的突破,标志着银行在流动性管理上更富有进取性。但该理论同样也存在着缺陷:首先,增加了银行融资的成本,因为靠借款来发展业务,所付出的利息一般都高于吸收存款的利息;其次,增大了银行经营的风险,因为融进资金的成本高,在融出资金时就不得不考虑把资产业务集中于高收益的贷款与投资上,而收益高的资产业务则有较高的风险;再次,在经济周期的一定阶段上如通货紧缩时期,资金普遍紧张,银行难以靠借贷来筹措资金,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因此,负债管理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逐渐被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所替代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方面,西方国家经济由二战后的长期繁荣转向滞胀,加上石油危机导致了世界性经济危机,使银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恶化;另一方面,金融管制的放松使得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创新与利率的频繁变化使得金融风险更加难以预测,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营风险。在这种形势下,银行家们意识到,在竞争日趋激烈且利率波动越来越大的环境下,单纯注重资产管理或负债管理都是不明智的,因为资产管理理论过于偏重流动性和安全性,牺牲了盈利性,不利于鼓励进取精神,而负债管理理论虽然能够较好地解决流动性和收益性之间的矛盾,有利于鼓励银行家的进取精神,但是却更多地依赖外部经营条件,往往会加大商业银行经营的风险。因此,如果要靠管理获得最大收益,就必须重视资产负债的双边管理。从而把资产负债管理推向了新的阶段。美国经济学家贝克(Baeke)于1977年提出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该理论强调对银行的资产风险和负债风险进行全面管理,并且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协调各种不同资产和负债在利率、期限、风险和流动性等方面的搭配,做出最优化的资产负债组合,以满足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要求。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强调利率风险管理并非资产负债管理的最终目标,它只是实现最终目标的手段之一。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是在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设定的限制条件下实现利差的最大化。同时,资产负债管理不仅要管理利差、非利息支出和营业外收入,而且还要管理流动性和贷款质量。资产负债管理不仅要实现在既定风险限制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目标,而且还要谋求银行长期的稳健发展。 伴随着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多种银行资产负债的管理方法。如资金汇集方法、资金分配方法、线性规划法、缺口管理法等。每种管理方法都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无论哪一种资产负债管理思想和方法都反映了银行在不同发展阶段保持资产流动性的理念和方法。 4、中间业务管理理论 在20世纪80年代放松管制的背景下,银行业的竞争空前激化,而同时货币政策相对偏紧,通货膨胀率下降,这些因素都抑制了银行利率的提高和银行经营规模的扩大,尤其是在这种紧迫时刻,工商企业也开始大规模地介入金融业的竞争,更是雪上加霜,迫使商业银行寻找新的管理思想以摆脱困境。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兴起了中间业务管理理论,又叫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理论。 中间业务管理理论提倡从传统的银行负债和资产业务以外的范围去寻找新的经营领域,开辟新的盈利源泉。这种理论认为,银行是生产金融产品,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同时也从事提供信息服务的经营活动。一切同信息服务有关的领域,银行都应该介入。例如,以信息处理为核心的服务,可以成为银行在资产负债以外发展业务的广阔空间。同时,这种理论也提出将原本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转化为表外业务,如把贷款转售给第三者,将存款转售给急需资金的单位在这种转售中银行虽然要负责首笔贷款的资信调查、本息的收付和监督最终债务人,但负责转售的银行可以赚取最终债务人付给的较高利息和银行付给贷款买进者的相对较低的利息之间一笔利差,这种做法也可使银行逃避审计税务检查。中间业务管理理论方兴未艾,其主要轮廓尚不明朗,管理方法还未定型成熟,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探索。 5、风险资产管理理论 20世纪80年代,在储蓄和借贷机构主要因信贷风险而大量倒闭的促动下,银行开始进一步关注对风险尤其是信贷风险的防范与管理,其结果是1988年7月巴塞尔协议(Basle Accord)颁布实施。该协议主要是针对信贷风险管理的。其核心内容是给出了资本的定义,统一了对资本构成的认识,引进了风险资产比率的概念,根据资产负债表上不同种类资产以及表外业务项目确定了不同的风险权数,并提出了最低资本充足比率的要求,使银行的信用膨胀得到了约束,加强了银行对信贷资产质量的重视。巴塞尔协议的实施,使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转向风险资产的管理,标志着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的完善和统一。随着金融全球化、一体化的浪潮全面铺开,金融领域的竞争尤其是国际跨国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银行的业务也越来越复杂化和多样化。针对国际金融领域的变化,巴塞尔委员会于1998年制定了国际银行关于统一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1999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对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又进行修订,并于2001年提出了新巴塞尔协议(New Basel Accord)(草案),在全球范围内几度征询修改意见,在2007年开始正式实施。新协议吸收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提出的银行风险监管的最低资本金要求、外部监管、市场约束等三个支柱的原则,提出了衡量资本充足比率的新的思路和方法,全面认可了对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资本要求计算的“两层法”,即在要求大多数的金融机构服从协议规定的简单的“标准法”同时,允许一些大的具备高级研究能力的国际性的商业银行使用其自身开发的“内部模型法”。尽管巴塞尔委员会对于信用风险的资本要求在目前阶段仍坚持应该侧重于“标准法”和“基本或高级内部评级法但可考虑组合因素的内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法已经成为国际银行业管理的发展方向。第3章 巴赛尔协议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巴塞尔委员会在1999年6月提出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修订框架,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征求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的意见。经过长达五年的修订后,于2004年6月推出了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简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2006年底进入了实施阶段。 巴赛尔协议给出了银行管理的目标,在如今巴赛尔协议的“统治时代”,所有的银行都面临如何节约资本,又能达到稳健经营且合乎最低监管标准的要求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都必须依照新巴赛尔协议的目标来进行。因此,我们谈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必须先研究巴赛尔资本协议。3.1 巴赛尔新协议的主要内容新巴赛尔协议的主体框架是所谓的“三大支柱”,即“最低资本要求”(minimum capital requirements)、监督审查过程(supervisory review process)及市场规则(market discipline)。这三大支柱相辅相成。表3-1概述了这三大支柱的主要内容。表3-1 新巴赛尔协议的三大支柱框架内容定义风险分类计算方法附注支柱一最低资本要求适足资本及其对银行风险性资产最低比率的原则信用风险 标准化信用风险递减技术资产证券化 内部评级(基础法) 内部评级 (高级法)市场风险标准法内部模型法操作风险基本指标法标准法高级法支柱二监管审查(四项核心准则)要求监管部门对银行资本计提及资本配置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进行实证与定量评估,并做必要的早期干预支柱三市场规则(信息披露的核心原则及补充原则)规定信息公开披露的要求资料来源:李三荣 内建评级法下之特殊放款 信用资讯(2004)在巴赛尔新资本协议所提出的二种处理信用风险方法中,标准法最简单。它将银行资产的风险权重与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挂钩,区分为银行对国家及中央银行的债权、对银行及证券公司的债权和对企业的债权。新资本议的核心内容就是允许银行使用内部评级法确定资本充足率。IRB法能更加准确地反映资本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内在关系。对银行、企业和国家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有两种具体形式,一是标准法,二是高级法。在内部评级法的标准法下,违约概率由银行自己测算,特定违约损失率、违约敞口、期限由监管当局设定,高级法下所有的风险量化指标都由商业银行自己确定。3.2 巴赛尔新协议中管理信用风险的方法 1、标准法标准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外部评级机构对银行资产的评级结果,不同级别资产对应不同的监管风险权重,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由风险资产和监管规定的风险权重相乘来计算。标准法下,债权的性质包括:对主权国家和中央银行的债权、对非中央政府公共部门的实体和多边开发银行的债权、对银行和证券公司的债权、对公司的债权、对零售资产的债权、由居民房地产抵押和商用房地产抵押的债权、逾期贷款、表外项目等。风险权重就是基于这些不同性质的债权划分的。 2、内部评级法 内部评级法是与传统的外部评级相对应的概念,其基本思想是银行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利用其自身内部评级体系对借款人和债项进行评估,并计算出资本充足率水平,以保证银行经营的稳健。巴塞尔委员会将各种风险管理问题归结为六项重要的风险指标。即借款人违约概率(Probability of Default).违约损失率(Loss given default)、违约风险暴露(Exposure At Default)、有效期限(Effective Maturity)、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非预期损失(Unexpected Loss)。违约率即借款人在一定时间内违约的概率。违约损失率即一旦发生违约,违约部分的贷款余额的损失比率。与违约损失率相对应的概念是挽回率,指违约部分的贷款能收回的比例,违约率与挽回率之和为1。违约风险暴露即发生违约时的贷款余额。内部评级法就是要求银行建立起对这六项重要风险指标进行数据收集、模型度量和校验的体系。内部评级法分为基础法和高级法。基础法需要银行利用内部模型估计违约概率(PD),而其他参数由监管当局指定,采用固定比率的方法。高级法则需要银行利用内部模型估计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暴露(EAD)及有效期限(M)。新巴赛尔协议在信用风险资本配置的内部评级法中还增加了信用风险抵减,也就是允许对合格的信用风险保障手段进行适当的资本要求抵减。主要有两大类抵减:第一类是通过担保品、保证、抵消协定(netting)购买避险的金融工具(如信用衍生工具)等有效降低信用风险,可以适当抵减;第二类是对资产证券化进行单独的处理,对通过资产证券化等结构化工具手段将信用风险转移给第三方的情况,可适当抵减资本要求。新协议规定,当银行采用适当而有效的风险减少工具时,可以采用较低的风险权重。内部评级法与标准法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其风险敏感性极强,在具体实施时依赖银行本身的内部模型与本国监管当局的认可,有很大的灵活性。从技术上来说,它不仅考虑了PD、LGD这两个基本维度,同时还考虑了期限及颗粒(集中度)的调整,也就是说它不仅对信用风险系数很敏感,同时还对资产组合的构成很敏感。最终,利用内部评级法计算的资本要求通常比标准法低。内部评级法的主要问题在于它的建设成本与实施成本及监管审核成本比较高。表3-2比较了标准法及内部评级法的优势。表3-2 标准法及内部评级法的比较比较标准法内部评级法(基础法)内部评级法(高级法)优点1 实施成本底2 监管标准一致,易实行3 事实难度小1 只需估计PD,较易实施2 使用内部评级3 监管难度不高4 计算的资本要求要比标准法低,大约为0.16%-0.23%1 计算的资本要求最低2 风险敏感度高3 实施弹性大4 考虑了期限及粒度的影响5 使用内部评级缺点1 计算的资本要求高于基础法0.16%-0.23%2 风险敏感度低3 实施弹性小,条条框框规定严格4 未考虑期限因素5 要求完全按照外部评级结果,实际上很难做到1 数据库不易建立2 实施成本较高3 与标准法的实际差异不大1 实施难度大2 数据库不易建立3 实施成本大4 实施前两年要求计提资本小于基础法结果的90%5 监管难度大资料来源:陈莲娟.巴赛尔协议下循环零售型曝险额之计量. 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 内部评级法代表风险管理发展的方向。目前国际大银行均在加快制定和完善其内部评级体系。我国商业银行刚刚开始全面实施贷款五级分类,内部评级开展时间短且不规范,客户评级采用以主观判断为主的评级方法,尚未向更深层次的风险量化管理方向发展。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商业银行不具备实施高级法的条件,我国目前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内部评级的基础法。无论是基础法还是高级法,计算监管资本首先要将债项按资产类别进行划分,然后分别计算各个债项的风险要素,接下来以各个风险要素值作为输入变量计算出风险权重,最后用违约风险暴露以及风险权重值计算监管资本。3.3 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信贷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和最重要的金融风险。在我国,银行的信贷资产是最主要的资产。我国银行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净利息收入,商业银行的80%以上的收入都来源于净利息收入。所以信贷风险的管理对我国银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良贷款是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表现,而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其特点主要体现为不良贷款比例高,数额大,而且具有普遍性。中国政府在1995年发行了2700亿特殊国债以补充商业银行的资本金;1999年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近1.4万亿不良资产;随后在2004年初向中国建设银行注资225亿美元。2005年向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共注资150亿美元,以充实其资本金,并连续几年对银行不良贷款进行剥离;同时在2003年成立了银行监督委员会,专门负责对银行业的监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从2000年起基本遏制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快增长的势头,并从2001年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首次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的双下降,以后几年逐年呈下降趋势。截止2009年3月底,我国四大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已经下降至2.30,同期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09%。表3-3 2005-2009年我国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情况1资料来源: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5年末2006年末2007年末2008年末2009年3月末所有商业银行8.61%7.09%6.17%2.42%2.04%国有商业银行10.49%9.22%6.72%2.45%2.02%外资银行1.05%0.78%0.49%0.83%1.09%从表3-3中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呈不断下降趋势。这主要得益于不良贷款的剥离,自1999年以来,我国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剥离。第一次是在1999年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对口接受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的不良贷款13939亿元,按账面金额接受.这次剥离于2000年6月基本结束.第二次是2004年和2005年,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以及中国工商银行在股份制改造及财务重组过程中又再次剥离不良贷款。其中,2004年6月,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整体收购交通银行本金为414亿元的可疑类贷款,接受交通银行本金为227亿元的核销、冲销贷款。同月,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因股份制改革而将2787亿元可疑贷款转让给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2005年5月末,中国工商银行将2460亿元损失类贷款作价剥离给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2005年6月,中国工商银行把4590亿元可疑贷款转让给华融、信达、东方和长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同时我国商业银行这几年也不断加强的自身的风险管理,力争达到巴赛尔新资本协议高级法的要求。自1999年中国银行总行成立风险管理部以来,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都陆续成立了风险管理部门,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国的四大商业银行都已开展了内部评级工程,并计划在2010年达到内部评级高级法的要求。 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中,对计量模型的使用还处于探索阶段,这是由于许多现代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都是以发达国家的外部市场和充足的历史数据为基础的,模型极其复杂。我国还不具备应用一些高级模型的条件。第一,外部市场环境不完善。我国股票市场远未达到有效市场,股票价格难以反映真实资产价值。企业债券市场刚刚起步,目前能够公开发行债券的企业寥寥无几,而且债券的流动性不高,市场化程度低,债券评级的可靠性不强。而上述模型有些要根据债务人的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化,测量债务人的资产价值,以确定其信用风险程度,有些要根据利率水平、汇率等宏观因素来测算,而我国的利率和汇率都处于市场化的初级阶段。因此,上述模型的很多输入变量在我国无法获得,极大地限制了其实施。其次,缺乏历史数据,且现有数据质量较差。国外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济宁学院《Hadoop部署实践》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农田灌溉门式起重机安全应急预案
- 艺术院校德育课程管理制度
- 地下室污染物处理方案
- 企业品牌宣传印刷品制作方案
- 钳工技能课程设计
- 双态解决方案
- 科技产品广告宣传与安装合同
- 五年级语文《太阳》多媒体教学方案
- 门窗知识培训 课程设计
- 书法知识基础理论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中国两轮电动车社区充电行业研究报告 -头豹
- 建筑工地突发事件处理预案
- 医学教程 胆囊癌诊治课件
- 第六单元测试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绿化养护续签合同申请书范文
- 教科(2024秋)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6 我们来做“热气球”教学设计
- 山西省运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试题
- 4.3《课间》 (教案)-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班主任工作】2024-2025学年秋季安全主题班会教育周记录
- 2024-2030年街舞培训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前景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