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黄花梨的“红木身份”与身价.doc_第1页
大叶黄花梨的“红木身份”与身价.doc_第2页
大叶黄花梨的“红木身份”与身价.doc_第3页
大叶黄花梨的“红木身份”与身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叶黄花梨的“红木身份”与身价“发现大叶黄花梨”系列报道之三8月中旬,记者在去蔚林木业大叶黄花梨研发生产基地前,首先采访了红木业内人士和部分消费者。提起大叶黄花梨,他们都认为材质很美,但有两大关切点:一是该木材现在还不属于红木国标范围,人们还未充分认可它的红木身份;二是大叶黄花梨价格偏高,材料20多万元一吨,家具比大红酸枝(交趾黄檀)还贵,一时难以接受。面对这些反映,记者深入采访了泉州蔚林木业有限公司、红木市场和相关专家学者,希望从有关方面的制作、销售实践,林业科学研究结论中,得出有说服力的答案。经采访记者发现:实际上,有说服力的答案是现成的,就摆在我们面前专家声音:依木材指标论,大叶黄花梨是“红木”在谈论大叶黄花梨是不是“红木”前,不妨细究一下什么是“红木”。“红木”一词最早出现于清代中晚期,当时主要指因紫檀枯竭作为紫檀替代品进入清宫家具用材的红酸枝,颜色深红,顾名思义便叫作红木。后来,“红木家具”成为对明清传统硬木古典家具的一种称呼,被赋予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贵族品质,红木不再专指一种木材,而成为高端名贵硬木的象征。到2000年,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制定了红木国家标准,把当时中国红木市场常见的33种硬木树种列入其中,自那以后,再说起“红木”,指的就是这33种硬木。可见,有人强调的国标33种材“红木”,只是相关条文规定中的“体制身份”。再来看红木国标采用的红木定义:“树种的心材,其密度、结构和材色(以在大气中变深的材色进行红木分类)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必备条件的木材”。这里的“本标准规定的必备条件”是什么呢?国标中对红木的木材结构、密度、材色等作了具体规定:木材结构“平均导管(管孔)弦向直径不大于200um”,木材密度(重量)为含水率12%时的气干密度大于0.76g/cm3。此外,还规定了材色、硬度、干缩率等。记者采访中国林科院木材研究所姜笑梅、殷亚方两位专家,得出的回答是:根据最新检测鉴定结果,大叶黄花梨学名为“鹊肾”, 平均管孔弦向直径远小于200um,气干密度1.15-1.41g/cm,顺纹抗压强度为89.6-91.1MPa,顺纹抗剪强度为18.7-20.5MPa。也就是说,其结构、材色、硬度、干缩率等都符合红木国标内的木材指标。红木国标第一起草人杨家驹先生看了大叶黄花梨家具后评价是:就家具材料来说,一看材质好不好,二看尺寸稳定性如何,三看硬度怎么样,四看密度如何。大叶黄花梨家具的材色和硬度等都不错,横纹收缩非常小,木材的尺寸稳定性也不错。在讨论大叶黄花梨身份的品鉴会上,杨家驹还引用国标中的字句强调:“5属中本标准未列入的其他树种的心材,其密度、结构和材色符合本标准的也可称为红木。”仅仅因为大叶黄花梨出现晚于国标制定,因此没有赶上入国标“户口”,但它的各项指标都符合红木国标的硬性指标,你说它是不是红木?业界专家接受采访时乐观地透露:大叶黄花梨入红木国标,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市场声音:木材自身有“实力”,何必太在乎“户口”8月24日至31日,记者先后到北京小武基红木市场、吕家营古典家具街、高碑店古典家具文化街三个著名市场采访,发现了一些有趣现象。记者第一次去小武基红木市场时,刚从西门进去,就在一个摊位上发现有人叫卖大叶黄花梨工艺品,有手串、镇尺、笔筒等,纹理看起来极像黄花梨,要价则比海黄、越黄都便宜。在吕家营市场内,也有商家在货柜里摆着大叶黄花梨镇尺和首饰盒。在高碑店古典家具文化街,除手串、镇尺和笔筒外,记者还看到了据说是大叶黄花梨制作的椅凳等家具。这一现象说明:市场已开始普遍认可大叶黄花梨这种新材料。第二次去小武基市场时,有人把记者领到一个“定制”大叶黄花梨家具的店内。店家指着一对靠背椅说:“我们前一段拿来几套大叶黄花梨家具,卖得只剩这一对椅子了。如果你想要,可以定制。”我问店主是哪里人,回答说大城人。我又问:“如果有人要全套大叶黄花梨家具,你们什么家具都定制吗?”店家肯定地说:“都能定制,要得多还可以再便宜。”9月1日下午,记者带着采访中拍摄的照片赶到位于北京方庄桥西北角的大叶黄花梨家居体验馆,采访了蔚林木业总经理黄家裕和体验馆的雷馆长。黄先生仔细看完了照片后告诉记者:手串、笔筒、首饰盒都是假冒大叶黄花梨,实际上分别是紫油木和毒漆木;那对椅子是黑毒漆木;只有一对镇尺跟大叶黄花梨色泽、纹理接近,但也不是大叶黄花梨,而是伯利兹黄檀。“为什么这么多人在冒用大叶黄花梨的名字?”记者问。“有两个原因,”黄先生说,“首先是大叶黄花梨质量、身价高于这些木材,他们才会拿这些木材冒充。大叶黄花梨大料目前市场价每吨20万以上,其他几种价格每吨只有1万多元。其次是通过业内一些厂家实践、专家认定以及相关宣传,目前人们对大叶黄花梨的认知度大为提高,业内普遍认为它将像当年红酸枝在宫廷家具上成为紫檀替代品一样,大叶黄花梨会成为黄花梨的替代品,对它的认可度自然也远远高于其他材质。以低冒充高,以次充好,这是市场惯有的动作。”雷馆长告诉记者,他最近多次到北京各红木市场调查,也发现了类似情况。记者随后采访了在京开办红木家具厂的樊先生,樊先生厂里既有海黄、越黄、紫檀、老红酸枝等传统材质,也生产大叶紫檀(卢氏黑黄檀)、白酸枝(巴厘黄檀)等新材料家具,他坦承:“我对老料新料都有了解,我觉得一种材料如果确实好,不要看它是新是旧,也不要看它在不在红木国标,大叶黄花梨密度硬度都大于紫檀,还带有金星金丝,这都是很好的优点。尤其难得的是,它有海南黄花梨一样的色泽纹理,文人气质,当年越黄就是因为像海黄,身价从低于紫檀几倍后来涨到高于紫檀十几倍。其实越黄的身份也很尴尬,海黄是降香黄檀,越黄连一个正规的学名都没有,至今还有人怀疑它是一种白酸枝。但它材质本身确实不错,这就是它的实力,不管身份尴尬,它身价高就行。”樊先生还举出“北京户口”例子:“人们都认为,谁有北京户口谁才是北京人。有北京户口的人当中有年薪几十万、上百万的精英,也有一月挣不到两千块的常人。你没北京户口,但是你有实力,有房有车,身家千万,有固定合法住所,按照2011年初人民日报上讲的国家户籍改革将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落户条件,促进人才交流和人口合理有序转移,那你将来就是北京人。红木标准也该这样看,哪个木材有实力合乎标准,哪个就是红木,没入户口也是红木!”目前传统红木资源面临枯竭,谁拥有材料优势,谁就占领了产业高地。樊先生正在考虑经营大叶黄花梨家具,材质优良,价格合适,趁其还处在价值洼地,现在出手相当于抄底,将来可以有不错的回报。大叶黄花梨的发现,是中国红木家具持续发展的希望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家协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宝光撰文表示:中国红木家具产业发展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家具呼唤创新,因为“很多传统家具企业研发能力不足”;二是市场呼唤新材料,因为原有红木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回顾最近十余年来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状况,因为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手段的引进,产能和需求量不断增加,对原材料消耗令人触目惊心,黄花梨目前已经一木难求,好料每市斤达一两万元;紫檀木十年间翻了一百倍,因国际公约限制和出口国控制可用原木已近枯竭;老红酸枝最近几年价格也涨了十倍以上,随着消耗加快,两年后将成为另一个“黄花梨”。而这三种材料,恰好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材质上乘、工艺成熟、一直受国人追捧的红木“老三样”,随着它们的枯竭,中国红木产业的持续发展将成为一个难题。大叶黄花梨于2009年横空出世,是顺应了时代呼唤和产业发展的要求。2011年,蔚林木业解决了生产工艺难题;20122013年,大量精美绝伦的大叶黄花梨家具开始向全国主要红木家具产区铺开。许多消费者尤其收藏界人士看到大叶黄花梨家具,都为之眼前一亮。中国古典家具研究会法人副理事长、中央电视台鉴宝专家张德祥接受采访时指出:“随着红木市场的火热,中国古典家具产业用材也更加丰富,大叶黄花梨作为一种新的特别优秀的家具用材出现了,它有望成为黄花梨的替代品。而黄花梨名称的演变说明了一种文化的发展规律,古典家具也要与时俱进,在各个时代都应该有不同于以往的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就大叶黄花梨家具“价格偏高”问题,记者走访了一些业内人士,有人觉得大叶黄花梨一问世价格起点就较高,市场将有一个接受过程。另有人认为,二十年前大叶紫檀刚进入中国时,因材质曾被认为是紫檀,要的是紫檀的价,它的价钱自然是偏高的,后来被证实不是紫檀而是卢氏黑黄檀,价格相应回落,但仍高于老红酸枝(交趾黄檀)。以此参照,大叶黄花梨一开始定价没并有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