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线网络规划和设计流程 无线设计院 无线网络规划及设计相关内容 规划准备无线初规划站址选取网络详细规划编写规划 设计文本 网络规划流程 规划准备 规划准备分为网络发展规划和相关数据收集两部分 是无线网络规划的前提 即调研阶段 网络发展规划数据 1 移动通信市场发展预测了解移动通信市场现状 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包括用户数和业务发展 以及提出建设单位的市场发展目标 2 覆盖目标不同地区 环境的覆盖目标 做好覆盖 容量 质量和经济成本之间的平衡 明确网络的覆盖深度要求 覆盖面积 覆盖地区 覆盖用户 有效覆盖率 3 容量目标 质量目标 成本目标 4 市场定位 5 建网思路及原则 相关数据 1 运营商现有的可用资源包括机房 铁塔 传输 电源 配套 人力等资源 2 竞争对手移动网络现状其它运营商网络的覆盖 容量和质量 其它运营商的用户数 用户增长情况 用户使用业务情况 用户资费水平 最稳定的用户群 不稳定的用户群等信息 进行市场需求分析 3 地区 人口 经济地区的面积 人口的分布 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干线 旅游景点 宾馆酒店 购物娱乐场所 特殊建筑物 4 与容量相关数据各区域业务类型 业务密度 话务分布情况等 5 与覆盖相关数据覆盖地区 区域类型 传播条件等信息 6 话务模型 7 厂家设备及系统参数 8 准备勘察测试工具 9 编制调研表 基站勘察表 基站选址要求 10 确定实施步骤 估算工作量 确定人员及分工 工作进度安排 初规划 初始布局 详细规划 仿真 无线环境的分析 站址选择链路预算 覆盖设计规模容量的配置微蜂窝 直放站的应用天线的选择干扰的协调和分析复用方式的规划系统参数的设置 详细规划流程 对于移动通信系统 蜂窝网络的规划是通过一套流程来实现的 地理环境进行分类 密集市区 一般市区 郊区 农村 高速公路等2 根据要实现的覆盖来确定链路预算选择传播模型定义无线链路参数定义依赖于环境的参数计算上下行链路允许的最大路径损耗3 对于每种地理区域 确定小区半径 从而估计小区数目4 分析用户话务量的需求 然后规划所有小区及全网的容量 最后得到同时满足覆盖和容量需求的小区数目 CDMA GSM网络规划特点 CDMA系统使用统一的频率 不需要进行精心的频率规划 因此基站设置 扇区指向可以相对灵活一些 GSM由于使用不同的频率 对上述要求相对比较高 CDMA系统需要进行PN码偏移量的规划 用于对基站的识别 而GSM系统使用不同的频点对基站进行识别 CDMA是一个干扰受限的系统 具有软容量的特性 GSM系统是频带受限系统 系统的容量收频点数量的限制 CDMA系统上行链路覆盖范围的限制 最大允许链路损耗MAPL 受限于移动台的发射功率和用户负荷 干扰强度 GSM受限于基站和移动台的发射功率 CDMA下行链路需要考虑避免过大的软切换交叠覆盖以及导频干扰 GSM下行链路需要考虑避免过大的交叠覆盖造成同频干扰 CDMA系统对于上下行链路进行独立的分析是因为它们不同的链路特性 CDMA系统存在的小区呼吸现象要求进行交互式的设计 1 无线环境的分析 无线频谱的调查和分析 检查在同频段及附近频段的电磁污染情况 背景噪声电平现场勘察及测量地形 地物 地貌利用设备进行必要的测试 校正电波传播模型现有系统的覆盖情况分析链路预算分析 选择合适的站址 得到最优的覆盖和容量 对于网络长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覆盖和容量的共同考虑 最后确定基站的位置有时 地域条件的限制无法实现最优的基站选址 因此需要对设计进行折中处理在备选基站确定后 如有时间 需要进行路测来优化覆盖模型 2 站址选择 基站选点流程 站址选取 基站的选址是无线网规划设计的关键 相对于其它移动通信系统 基站设置的合理性对于WCDMA系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它关系到无线网络运营的实际效果 设备利用率及投产后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选址获取信息 1 初步确定基站相关信息初步确定站点具体地理位置 站点坐标 天线类型 天线方位角 天线下倾角 天线高度 机房所在楼层 机房面积 是否共站 天面安装天线条件 电缆大致长度等信息 2 机房 铁塔 施工的可行性 3 基站周围人口及建筑分布情况 4 视距范围内其它基站距离 包括本建设单位基站和其它基站 5 建站的传输 电源等配套可行性情况 提供良好的覆盖 保证为服务区域提供统一的 连续的覆盖通常的约定是 对覆盖的可靠性要求满足以下条件 90 的时间内保证90 以上区域的覆盖利用最少的花费 实现覆盖目标必须考虑到将来的网络发展 小区分裂的可能性尽量减少对其他基站或手机的干扰 同时减少可能由其他基站或手机来的干扰 4 2站址选择 站点选择的原则 被覆盖区域的话务密度基站尽可能设置在话务热点地区话务稀少区域作为切换区地形的变化 树木或水域街道的布局 建筑物 以及其他障碍物尽可能利用现有的资源 如现有站点机房 接入网机房等 以节省投资 加快工程进度 站点选择需考虑的关键因素 站址选择需注意事项 必须要按照规范实施避免站点呈环行分布避免呈线形分布基站站距设置要考虑后期工程的发展 选择天线安装位置时 应特别注意避免系统之间可能的干扰和互调CDMA系统采用GPS同步 因此需要选择GPS天线的安装位置在天线安装限制的地方 如风景区 考虑使用外型美观的天线 或者将天线伪装起来所有备选基站需要基于射频环境 物业和花费进行分级 综合分析 最终选定基站站址 4 3链路预算 链路预算用来计算覆盖区域 基站和移动台的性能 包括用来计算路径损耗和系统参数及一些其他损耗 链路预算的必要性 要确定最大的小区范围 必须计算最大路径损耗 从而能够在小区边缘提供充足的信号强度 3 链路预算和覆盖规划 链路预算的作用 Lp K1 K2lgd K3 hm K4lg hm K5lg Heff K6lg Heff K6lg Heff lgd K7diffn Kclutter K1 与频率有关的常数K2 与距离有关的常数K3 K4 移动台天线高度修正系数K5 K6 基站天线高度修正系数K7 绕射修正系数Kclutter 地物衰减修正系数d 基站和移动台之间的距离hm heff 移动台天线和基站天线有效高度 链路预算公式格式 链路预算 覆盖预测 链路预算主要参数设定 穿透损耗 见列表干扰储备 3dB衰落储备 5 4dBEb No值 7dB话音激活因子 40 4 3链路预算 15dBi 基站覆盖预测 无线网络非常复杂 实际网络覆盖情况和理论计算有时会有很大的差距 4 3链路预算 基站覆盖半径 根据以上理论覆盖半径 结合实际勘察选点的情况 完成覆盖规划 4 4容量规划 根据无线环境分析 链路预算 在满足覆盖的最大基站半径的前提下进行规模容量的配置 3 容量规划 规模容量的配置应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频谱资源 服务质量 用户预测 话务模型的预测 话务密度分布的预测根据频谱资源可以确定基站最大载频的配置 联通CDMA网络共有10MHz频谱资源 最多可用7个载频 设GSM网共6M带宽 最多可用30个载频 移动GSM网共19M带宽 最多可用95个载频 话务密度分布可以根据需要划分几个等级 如高话务密度区 中话务密度区 低话务密度区 利用Erlang B话务模型 估计处理呼叫所需的无线资源 严格的资源需求是保证高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 根据话务量的大小确定基站的站间距 每个基站的载频配置 信道板配置 对于一个要部署网络的区域 初始所需的基站数往往大于基于用户数所进行的估计 因为有些小区用来实现覆盖 空中接口的容量应该与话务容量相匹配一般情况下 为了尽可能利用无线资源 CDMA系统的信道板是满配的 一块信道板往往含有多个物理信道 GSM系统的载频根据容量需求配置 在计算基站容量时 对CDMA系统 应考虑到它的信道单元是一个资源池 各扇区之间可以共享 GSM在同一扇区内的可以共享 如果话务容量 网络容量 则需要部署额外的载频或进行小区分裂 提供容量的小区 基站的资源配置中需要预留处理软切换 CDMA 的额外开销 基于基站信道单元容量的硬拥塞 所有系统都可能存在 基于干扰影响的软拥塞 这种恶化的话音质量情况由以下条件确定 前向链路无法为呼叫提供足够的功率噪声的升高影响呼叫质量软拥塞主要在CDMA系统中出现 软拥塞状态产生原因和影响与反向链路相关的服务质量原因 当反向噪声影响话音质量时 系统的容量受到限制系统噪声升高 噪声增大或负荷过高 相对于背景噪声密度的归一化总干扰强度超过设定的软拥塞门限硬拥塞需要增加无线资源 软拥塞需要优化无线网络 拥塞 系统由于资源的限制造成呼叫无法完成 4基站天线选择 天线系统在无线网络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直接影响着无线网络的质量 在无线网络规划中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在未来的蜂窝移动与个人通信网中 采用各种新技术的天线系统的设计有可能为提高容量作出最大的贡献 对常用的三扇区基站 天线系统通常包括3个方向性发天线和6个方向性收天线 扇区增益如果三扇区小区使用理想的120度的天线 可以使干扰减少2 3 导致容量可相应增加三倍 由于实际的天线不是理想的 扇化增益取值一般在2 5左右 如果天线选择及安装不恰当 会导致扇化增益减少 天线类型 扇区天线 全向天线 机械天线 电调天线天线方向图 包括波瓣分布 主瓣宽度 旁瓣电平等 实际应用中方向图会因地形等因素发生畸变 频带 用于蜂窝系统的天线必须能工作在全频段上 增益 取值依赖于具体环境 如乡村高速公路可以使用较高的天线增益 例如19dBi 以使能沿公路覆盖 市内站点使用较低增益天线 例如15dBi 以减少干扰 极化 根据移动通信的特点 垂直极化的应用多于水平极化方式 分集 接收机采用分集技术可获得分集增益 小半径小区中极化分集较空间分集更适用 馈线 取值依赖于馈线的长度 常用的有1 2 7 8 1又1 4 天线选择的考虑因素 在建设初期可以订购多种型号的天线 以便运行维护 网络优化之用 天线参数的确定 天线高度同一基站不同小区的天线允许有不同的高度 这可能是受限于某个方向上的安装空间 也可能是小区规划的需要 在市区中 天线挂高应大致一致 一般城市 平均挂高35米 大城市 平均挂高40 45米 且天线高度落差应小于12 15米 对于郊县基站 天线高度可适当提高 以获得最大覆盖 天线高度过高会降低天线附近的覆盖电平 俗称 塔下黑 特别是全向天线该现象更为明显 天线高度过高容易造成严重的越区覆盖 同 邻频干扰等问题 影响网络质量 天线选型市区基站天线选择通常选用水平半功率角60 65 的定向天线 一般选择15dBi左右的中等增益天线 最好选择带有一定电下倾角 3 6 的天线 建议选择双极化天线 郊区基站天线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水平半功率角65 或90 的定向天线 一般选择15 18dBi的中 高增益天线 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预置下倾角 双极化和垂直极化天线均可选用 天线选型农村基站天线选择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90 120 定向天线或全向天线 所选的定向天线增益一般比较高 16 18dBi 一般不选预置下倾天线 高站可优先选择零点填充天线 建议选择垂直极化天线 公路基站天线选择一般选择窄波束 高增益的定向天线 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8字型天线 全向或变形全向天线 公路基站对覆盖距离要求高 因此一般不选预置下倾角天线 建议选择垂直极化天线 所选定向天线的前后比不宜太高 天线方向角天线方位角的设计应从整个网络的角度考虑 在满足覆盖的基础上 尽可能保证市区各基站的三扇区方位角一致 局部微调 城郊结合部 交通干道 郊区孤站等可根据重点覆盖目标对天线方位角进行调整 天线的主瓣方向指向高话务密度区 可以加强该地区信号强度 提高通话质量 天线方位角指向区域应无近距离 80米内 阻挡物 天线的主瓣方向偏离同频小区 可以有效地控制干扰 市区相邻扇区天线交叉覆盖深度不宜超过10 郊区 乡镇等地相邻小区之间的交叉覆盖深度不能太深 同基站相邻扇区天线方向夹角不宜小于90 为防止越区覆盖 密集市区应避免天线主瓣正对较直的街道 天线下倾角天线的波束倾斜是提高频率复用能力的基本技术 运用天线下倾技术可有效控制覆盖范围 减小系统内干扰 天线下倾角度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达到既能够减少同频小区之间的干扰 又能够保证满足覆盖要求的目的 下倾角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基站发射功率 天线高度 小区覆盖范围 无线传播环境等因素 天线波束倾斜可以采用电气和机械两种方式 电气下倾的角度与选择的天线型号相关 一般是固定的 机械下倾角度可调 但是受安装配件和无线信号传播特性限制 一般不超过15 一般在城区内尽量选用电子下倾天线电下倾和机械下倾方法 产生不同的表面辐射 下倾角度较小时 区别不大 但随着下倾角度的加大 区别较为明显 电下倾和机械下倾的比较 天线安装环境安装环境分为天线附近环境和基站附近环境 对于天线附近环境主要考虑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和天线受铁塔 楼面等的影响 对于基站附近环境则主要考虑500米以内高层建筑物对无线信号传播的影响 基站天线在安装时还应该注意其在覆盖区是否会产生较大的阴影 安装时应尽量避开阻挡物 如 安装在楼顶的天线须注意楼顶天面对无线信号的阻挡 应尽量靠近边沿安装 由于部署上限制 有时希望将不同通信系统的射频站点放在一起 系统间的互干扰必然存在 主要有 接收机灵敏度降低 出现互调干扰 接收机过载 由于干扰将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必须小心避免出现互干扰或使互干扰影响减至最小 5干扰分析与协调 发单元 发放大器 发滤波器 收单元 收滤波器 接收机 干扰站 被干扰站 J4 J4 放大器输出端的发载波和干扰电平 发天线终端的发载波电平 收天线终端的干扰电平 接收机输入端接收到的干扰电平 天线隔离 互干扰计算的数学模型 4 8干扰分析与协调 空间分置的天线隔离分为水平 垂直和倾斜方式 水平隔离度 垂直隔离度 倾斜隔离度 天线水平 垂直 间距 天线增益 垂直隔离的效果比水平隔离好 当不同系统基站共站址建设时 通常优先考虑采用垂直隔离 两天线在垂直面内的夹角 如因安装条件限制隔离度不够时需加装高性能滤波器 解决互干扰的方法是天线隔离 可能产生的干扰源 目前国内在运行的无线系统有 联通的GSM909 915954 960DCS1745 17551840 1850CDMA825 835870 880移动的GSM890 909 935 954DCS1710 1785 1805 1815集群系统微波系统 其它电子设备 基站选址勘察流程 勘察前的准备工作 1 用户咨询市场需求 了解当地人口 经济的情况 市场 用户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等通信分布特点 热点分布区域性特征了解本期工程的规模等情况2 竞争对手网络现状分析及数据分析数据收集 应尽量收集竞争对手的数据 如竞争对手站址 话务量分布 网络质量等方面的内容作为基站选址的参考数据分析 业务分析话务热点根据容量预测 话务分布 覆盖要求等条件 估算所需基站数量 3 了解勘察区域的地形地势的特点4 覆盖模型校正采用集中系数方法 用选择传播模型的系数 确定覆盖区域的传播模型 CW测试 取得各地各种无线传播环境下的传播模型参数 对规划软件进行传播模型调校 提高计算机仿真的准确度 电测结合链路预算 得到基站站间距的参考范围 直接指导规划 5 了解本期工程的设备情况包括基站设备 传输设备和电源设备等的尺寸 工作环境数据 使基站选址有更好的目的性 6 落实勘察行程时间 人员 最好为对当地地形 人口分布状况 经济水平较为了解的工程人员协助勘查路线 合理安排勘查路线 尽量安排当天所勘查基站在一条路线上 少走重复路 回头路7 准备勘察资料和工具用户咨询报告网络现状及话务分析结果文档勘察信息填注表当地地图 市区图 行政区域图或军用地图 现场调查 1 待覆盖区域的人口 经济状况及其分布2 话务热点分布情况3 周边基站的分布 覆盖现状 其它运营商的网络 4 干扰情况调查 扫频 对可能对系统信号产生干扰的信号源定位 了解干扰源性质 确认隔离距离5 基站环境调查基站所在地周围开阔程度 平坦程度 地形地貌情况 主要话务区 话务区与天线之间的落差 尤其对基站周围方圆1公里 乡村5公里 内的阻挡物 高大建筑或山体等 需描述 如平均楼层层数 高楼密集程度 山高 山体延伸方向等 对于视力范围内可见的阻挡物必须估测大致距离和方向 与正北方向的夹角 6 建设条件调查土质场地环保电源引入传输方式 7 租赁或购置机房调查建筑物结构建筑承重可用通信场地可用建筑施工范围 8 天线安装条件调查 天线挂高 扇区方向 倾角 隔离 防雷接地 分集要求 9 干扰情况调查 寻呼台 雷达站 其他通信系统站 10 社会环境及环保调查 学校 居民小区等 11 工程协调意见配合厂家 土建单位铁塔厂租赁或购置机房所属产权人 选择依据前期咨询 分析报告现场调查结果参照执行相关规范 站址选择 按无线传播环境分类 密集市区 一般市区 郊区 乡镇 农村 覆盖区域划分 按地形地貌特征分类 站址选择 明确覆盖区的覆盖目的市区 考虑网络覆盖的同时还要考虑容量的需求郊区 县城 发达乡镇 选择合理的设站位置 做到以最少基站解决覆盖和容量的需要农村 广覆盖区域 话务量相对较低 以解决覆盖为主目的 选择合理的站型公路 国道 铁路等交通干线 站址选择 站址选择 站址选择的一般步骤1 首先 前期应该针对上述地形地貌进行必要的传播模型校正 确定几类传播模型和典型数据2 结合当地经济 人口情况判断是否具备建站条件 确定是否需要新增基站3 依据现场调查结果对当地地形地貌进行分析 确认可以适用的传播模型 提取相关参考数据 站址选择 站址选择的一般步骤4 依据网络覆盖现状分析是否可以通过网优方式解决问题 可以则取消建站计划5 对待建站点 参照典型数据 结合现场地形地物分布 估计能否达到覆盖效果 确定该站址是否满足通信需求6 根据现场调查工程施工因素判断该站址是否满足工程施工条件 站址选择 站址选择的一般步骤7 是否符合通信工艺规范要求8 确认站址 站址选择 站址选择原则基站选址对整个无线网络的质量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站址布局是整个无线网络质量的基础 因此在选址时应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 宏蜂窝基站站址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1 业务量和业务分布要求 基站分布与业务分布应基本一致 优先考虑热点地区 2 覆盖要求 按密集市区 市区 郊区 农村的优先级考虑覆盖 此外对重要旅游区也应优先考虑 站址选择 站址选择原则 3 网络结构要求 基站站间距根据规划结果确定 基站实际站点分布应尽可能和规划站点分布相一致 一般要求基站站址分布与规划站点的偏差小于站间距的1 4 否则需要对原先的规划方案进行调整 站址选择 站址选择原则 4 无线传播环境要求 候选站址高度符合覆盖要求 天线主瓣方向100米范围内无明显阻挡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建议的候选站建筑物高度 天线挂高要求如下表所示 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站址选择 站址选择原则 5 基站设备安装要求 考虑到大部分基站设备的体积 重量和供电要求 建议基站设备机房条件如下表所示 站址选择 站址选择原则 6 有效利用已有物业 在满足网络结构和其他建站条件的情况下 应尽量利用运营商现有物业 包括机楼 微波站等 但对于明显不符建站条件的已有物业 不应选用 7 站址的选取要与市政规划相结合 选站过程中 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 如和环保 市政规划等相关部门做好协调 避免由于对市政规划不了解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工程调整 站址选择 站址选择原则 8 必要时可以考虑和其他移动运营商进行站址共享 共用天面和塔桅 9 站址安全性要求 站址应尽量选在交通方便 市电可用 环境安全的地点 避免设在雷击区以及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 雷达站或其他强干扰源附近 不宜选址在易燃 易爆建筑物场以及生产过程中散发有毒气体 多烟雾 粉尘 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附近 站址选择 站址选择原则在站址选择存在困难的情况下 可以根据周边的电波传播环境灵活地 有所创新地选择合适的站址 站型 各种特殊站型 例如微蜂窝基站 射频拉远 一体化基站 直放站等的站址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取 全国风景区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需要根据景区的情况灵活制定覆盖方案 同时还要考虑设站对风景点整体感观的影响 海岸线覆盖应利用大功率基站进行超远覆盖 尽量选择合适的站址 保证足够的天线高度 选用高增益天线 达到大范围覆盖的目的 在乡镇和郊区可以采用功分站型 增加功率或配置塔放等来扩大单站的覆盖范围 站址选择 基站选择原则 站址选择 降低造价 节省投资 其上行覆盖和三扇区相同 下行容量小 OTSR站型简称功分站 站址选择 射频拉远设置原则优点降低选址难度和配套成本逻辑上与普通基站完全相同主要应用作为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解决室内覆盖问题在密集市区 市区业务热点地区解决站址选址困难在话务量低 覆盖范围广 建网效益低的偏远地区利用沿途的光纤资源设置射频拉远解决一些主要交通公路 铁路等狭长地形的覆盖 站址选择 直放站设置原则密集市区和市区不建议大量使用直放站郊区 农村和交通干线 根据需要使用直放站必须注意的问题合理设置直放站的增益注意施主天线和覆盖天线的隔离相应调整无线参数设置 站址选择 射频拉远 直放站 微蜂窝比较射频拉远和直放站 微蜂窝在应用方面较为类似 很多情况下上述3种技术手段均可使用 实际工程中应充分发挥各种技术的优点 规避其缺点 在业务量稀疏 缺少光纤资源的农村和交通干道 建议使用无线直放站解决覆盖问题 由于射频拉远普遍不配电池或电池放电时间很短 因此在市区内不宜作大面积连续覆盖 以避免停电情况下造成大面积网络瘫痪 对于会展中心等业务热点区域的室内覆盖 应优选微蜂窝作为信号源 室外站 射频拉远 市区选址原则 根据上述基站站址选取原则 市区选站应注意以下几点 根据移动电话用户分布情况 基站将主要设在用户集中 人口稠密的地区 为了给某些重要的区域或用户提供移动电话业务 站址的选择应重点保证政府机关所在地 机场火车站 新闻中心 移动通信企业及员工宿舍所在地 主要酒店 主要商业区 新技术开发区和大型厂矿 企业等区域的良好通话 避免对该类区域的重叠覆盖 基站位置应首先根据用户分布来考虑它的有效覆盖范围及基站间的干扰 以免影响全网的容量 站址的选择应尽量以满足合理的小区结构为目标 在选取基站的过程中要求有备用站址 在实际情况下 有可能要求就所选站点跟业主协商 我们将选取的基站限制在可允许的范围供挑选 一般站址应尽量选在规则网孔中的理想位置 其偏差不应大于基站半径的四分之一 市区选址原则 在不影响基站布局的情况下 尽量选择现有的电信楼 邮电局或微波站作为站址 亦可利用电力 广电及公路系统已有机房 铁塔等设施 市区一般利用已有建筑物 在远郊地区一般以征地 立塔 建房为主 城市市区或郊区的海拔很高的山峰 与市区海拔高度相差200 300米以上 一般不考虑作为站址 一是为防止出现远处的同频干扰以及基站附近覆盖的盲区 二也是为了减少工程建设的难度 方便维护 新建基站应建在交通方便 市电可用 环境安全及少占良田的地方 避免在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 雷达站或其他干扰源附近 干扰场强不应超过基站设备对无用辐射的屏蔽指标 在山区 岸比较陡或密集的湖泊区 丘陵城市及有高层金属建筑的环境中选址时要注意信号反射及时间色散的影响 新建基站应设在远离树林处以避开接收信号的快速衰落 峡谷型山区 如是狭长的峡谷 宽度小于1公里 建议在峡谷的中心部选址建站 推荐采用2个小区的定向基站 配以高增益天线 使功率有效地分布到整个峡谷 基站 丘陵地区覆盖选址原则 盆地型山区 在盆地中心选址建站 如果盆地范围不大 推荐采用全向站型 能满足盆地内的覆盖 如果盆地范围较大 或需要兼顾到某条出入盆地的交通要道 推荐采用S1 1 1或O S的站型 基站 丘陵地区覆盖选址原则 高山上建站 如果覆盖的目标区域就在山脚下附近 推荐采用全向站型 此时需配以带电子下倾角的全向天线 使信号波形向下 避免出现 塔下黑 的现象 如果覆盖目标离山较远 或是纯粹超广覆盖没有具体区域 推荐采用S1 1 1站型 配以高增益天线 工程实施时略带下倾角 丘陵地区覆盖选址原则 半山腰建站 在半山腰建站 基站天线的挂高低于山顶 山的背面无法覆盖 因此只需用定向小区 用半功率角较大的天线 覆盖山的正面 村庄 基站 山 丘陵地区覆盖选址原则 丘陵地区覆盖选址原则 山区县城 针对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小县城或发达乡镇 一般推荐先在小城中心地带建一个三小区的定向站用来覆盖小城 解决几乎小城里所有的话务量和覆盖 然后在小城旁的山上建一个定向站用来覆盖小城通往各个方向的公路 山上的基站可分担城里的部分话务 站型根据具体人口 经济情况定 山区乡村 针对山区和丘陵地带不发达的乡镇或村庄 此时乡村往往就在某条省道或国道附近 需结合覆盖附近的公路 推荐在乡村和公路的结合部或村镇口建站 采用两扇区站型 用一个扇区覆盖乡镇及一边公路 另一个扇区覆盖另一边公路 也可采用O S站型 普通山区 普通地形起伏不大的山区 推荐采用S1 1 1站型 尽量增加信号强度 给信号衰减留下更多的余量 用混合站型满足特殊地形覆盖需求 如为了既覆盖公路又想覆盖公路周围的某几个目标 或覆盖山谷中一个小镇加一条出山的公路 推荐采用全向和定向小区共存的基站 如果几个乡村在公路两边周围 可在公路边建S1 1 O1站 用全向小区覆盖这些村庄 并用两个定向小区来覆盖公路 具体用全向还是用定向小区覆盖 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这种定向和全向小区共存的基站可充分利用基站资源 减少建站数量 灵活配置 比较经济 丘陵地区覆盖选址原则 公路覆盖选址原则 较平直的公路 如高速公路 国道 省道等等 覆盖要求高 推荐在公路旁建站 采用三扇区 或两扇区站型 配以高增益定向天线实现覆盖 蜿蜒起伏的公路 如盘山公路 县级自建的山区公路等等 得结合在公路附近的乡村覆盖 选择一山头 站型灵活配置 需要用到的全向加定向的特殊站型 公路覆盖选址举例 如果是对公路和公路一侧的城镇的覆盖 可以根据情况考虑用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为210 的天线来进行覆盖 建议在进行高速公路的覆盖上优先考虑关于8字型天线和210 天线 公路覆盖选址举例 站址选择举例一 图一 图二 图一中红色基站与蓝色基站由于设置位置不合理 引起覆盖区域相互重叠 自己覆盖的区域信号反而弱 相邻基站的信号反而强 和基站间的频繁切换 图二中由于基站位置设置合理 上述相互干扰情况已完全消失 以上所述只是简单举例 与现实还有差别 扇区方向考虑建筑物座向 站址选择举例二 信号要直接穿透靠前的楼房 才可覆盖到后面的区域 由于信号在穿透过程中衰减很大 信号强度将会很弱 这样的天线方向角可能存在较多阴影区域 改变基站天线方向角 使主波瓣以一定角度覆盖楼宇 信号可以从楼与楼之间的空隙穿过 并借助反射达到很好的覆盖效果 现场勘察注意事项 高压线附近设站时 通信机房应保持20米以上的距离 铁塔离开高压线距离必须在自身塔高以上远离加油站 至少做到油量 12m 50 1000m3间距 15m 1000 2000m3间距 20m 现场勘察注意事项 不宜在大功率无线发射台 大功率电视发射台 大功率雷达站和有电焊设备 X光设备或产生强脉冲干扰的热和机 高频炉的企业或医疗单位附近设站站址不应选择在易燃 易爆的仓库和材料堆积场 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工业 企业附近 基站站址离高速公路需有50m以上的距离当基站需要设置在飞机场附近时 其天线高度应符合机场净空高度要求 现场勘察注意事项 现场勘察注意事项 基站尽可能避免设在雷击区 严禁将基站设置在矿山开采区和易受洪水淹灌 易塌方的地方基站站址不宜设置在生产过程中散发较多粉尘或有腐蚀性排放物的工业企业附近工程地质良好 避开断层 古河道及可能塌方 滑坡的地段 塔桅工艺 塔桅类型 角钢塔单杆塔拉线塔 杆桅杆 抱杆 塔桅工艺 塔桅类型 现场机房格局 塔桅工艺 旧建筑物上加建塔桅需要对原建筑物验算铁塔 结构改造 增设锚固措施铁塔的根开往往不等 塔高也受限制 还要认真修复因施工受到破坏的屋面防水层 设计时应格外慎重简易的屋面铁架方式 梁 墙 处浇筑混凝土墩作为配重 铁架固定于混凝土墩 采用拉线方式固定屋面铁架 但拉线的锚固点一定要慎重处理 常用塔桅图例 机房位于塔里的三平台角钢塔基站 常用塔桅图例 落地角钢塔 楼顶杆塔 常用塔桅图例 楼顶塔和四管塔 楼顶塔 常用塔桅图例 四管塔塔基 角钢塔塔基 常用塔桅图例 租用广电铁塔 山头机房楼顶桅杆 常用塔桅图例 楼顶支架 常用塔桅图例 楼顶桅杆 天线伪装 天线伪装 天线伪装 铁塔伪装 天线负仰角 自建机房设备安装图例 我公司设计流程主要阶段 可行性研究阶段 设计阶段 规划阶段 规划阶段 规划流程确定目标资源调查方案制定 规划阶段主要目的是确定拟建建设项目规模 基本规划流程如下 和客户交流沟通 并对所需要制定的方案进行估计 并确定规划目标 主要任务 注意事项和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了解并关注整个项目的总体要求 对专业整体知识体系需要掌握 并对在实际设计和施工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要对客户的决策流程能识别 掌握与客户的沟通技能 包括书面和口头方面 1 确定目标 1 摸清和了解客户思路 尤其需要弄清楚客户方的决策人的意图 一般而言交流的过程都是直接和主要负责人交流 但决策人的意见是最终的意见 与主要负责人接触后 在经过初步的工作后 在合适的时机需要和决策人汇报 关键部分 了解注重客户的真实需求 可以避免在后期返工 由于决策人对最终结果有拍板的权力 所以向决策人汇报是必需的 原因 2 把单个客户的期望和整个项目的总体要求结合 不希望出现单个客户的要求和整体项目目标出现大的偏差的状况 关键部分 个体和整体目标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发生冲突 完全满足个体的目标的后期肯定会造成返工 原因 2 资源调查 主要任务 最好和有经验的人员一起讨论并编写资源调查表 以免遗漏 依赖以前的积累的知识 确定所需要调查的资源 编写资源调查计划和资源调查表 资料收集 包括客户需要提供的资料和自己需要收集的资料 注意事项和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资源调查表条目充分 齐全 设定资料收集的计划 确定期限 关键部分 由于很多资料需要由客户提供 部分是属于他们的额外工作 在配合上不一定会积极主动 所以需要提前把需要调查的资源条目列齐 原因 向客户调查资料清单提供后不一定会及时反馈 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在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得到需要的资料 多次的调查延误项目进度的可能性比较大 根据规划目标和收集到的资料 结合现场勘察的情况 完成方案 包括投资估算 文本编制等 主要任务 注意事项和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在方案的拟定过程中需要先对一些内容进行统一 避免后期浪费时间 在提交单项汇总数据的时候一定要仔细 准确 否则 对进行总体汇总部分的人员而言 需要进行修改的次数成倍增加 对项目进度影响非常大 文本设计所需的资料前期最好能够收集整理好 否则在最终的文本设计的时候 时间紧张 来不及收集和整理 3 方案制定 在方案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力安全法规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宠物饲料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西师大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综合复习真题
- 2025-2030婴幼儿洗衣液市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妇科炎症外用药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
- 2025-2030大蒜素补充剂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保险合同范例
- 2025-2030咖啡豆烘焙机市场产销需求规模及投资可行性研究预测研究报告(-版)
- 2025-2030卫衣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医药保健品市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二次发酵法制作面包论文
-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 高处作业审批表
- 接地网状态评估课件
- 英语口译基础教程--Unit-7-10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网络课形考任务话题讨论答案(第二套)
- 《淮阴师范学院二级学院经费核拨管理办法(试行)》
- 诺基亚LTE FDD设备技术说明(2)
- 清筛车挖掘输送装置
- 实名核验(法人)业务办理表
- 离合齿轮的工艺规程与专用夹具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