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巴斯显微镜.pdf_第1页
奥林巴斯显微镜.pdf_第2页
奥林巴斯显微镜.pdf_第3页
奥林巴斯显微镜.pdf_第4页
奥林巴斯显微镜.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座神仙居住的山 名为奥林巴斯山 Mt Olympus 奥林巴斯 这个公司名称就是由来于此山岳 它体现着奥林巴斯力求 制作出全世界通用的 产品 这一热切地愿望 奥林巴斯山 希腊政府观光局 早在创业当时 株式会社高千穗制作所 的时代 奥林巴斯 这一商标就开始作为商标被 使用 在日本神话中传说在高千穗的山中有居住着为数八百万名神仙的天界 高天原 我们将其与 同样住有神仙的山 希腊神话中传说的住有十二名神仙的 Olympus 山 相联系 推出了此 商标 此商标中包含着我们希望能象 高天原 的光普照世界一样将以光为本的奥林巴斯光学 器械产品推广到世界的美好愿望 在光学关联产品成为了公司主力产品的1942年 奥林巴斯将公司名称变更为 高千穗光学工 业株式会社 1949年 为了提高企业形象 将公司名称变更为 奥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社 之后 为了使企业品牌更加充满活力 2003年 我们将已在世界上广为人知的品牌名称 奥 林巴斯 与公司名称统一 将公司名称变更为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近年 奥林巴斯将融合了光学和最新的数字技术的 Opto Digital Technology 光学数字技术 作为 Core Competence 其他公司所不能模仿的核心技术 正在为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为最 大限度地创造企业价值而不断地进行着努力 公司名称的变更历史 年月日事项 1919年10月12日 株式会社高千穗制作所 设立 创始人 山下长 Yamashita Takeshi 1942年5月28日改名为 高千穗光学工业株式会社 1949年1月1日 改名为 奥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社 英文名称为 OLYMPUS OPTICAL CO LTD 2003年10月1日 改名为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英文名称为 OLYMPUS CORPORATION 高千穗峰 宫崎县 1919 年 公司最初的品牌名称不是奥林巴斯 而是 TOKIWA TOKIWA 这个名称由来于公司创始人山下长 Yamashita Takeshi 曾经工作过的公司 常盤 TOKIWA 商会 当时 常盤商会向株 式会社高千穗制作所出资 并负责产品的销售工作 标识的中央标有 TOKIWATOKYO 的字样 其上部的设计字样 G 和 M 被认为可能是取自 常盤商会社长松方五郎氏姓名的开头字母 1921 年 1921年2月 奥林巴斯 作为品牌名称开始被使用 此标识原本是使用在显微镜等产品上的标识 之后 在照相机的商 品目录和广告中也使用了此标识 直到现在 OLYMPUS TOKYO 这个商标仍然被继续使用着 此外 上述标识中的 TOKYO 这个字样有一段时期曾被 OIC 所代 替 OIC 是由当时的公司名称 奥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社 中的 光 学工业株式会社 的英文名称 OPTICAL INDUSTRIAL COMPANY 的开头字母组成的 型号为 GT GT 的内窥镜就使用了这种 标识 1970 年 1970 年开始使用的标识经过严密设计 给人以高品质的 精炼的印象 2001 年 标识下部的黄线 光学数字图案 表现出光的形象和 数字 技术 所拥有的无限的可能性 它象征着光学数字技术和奥 林巴斯充满活力的创新体制 这个 交流象征 表现出了奥林巴斯的品牌形象 艰苦奋斗的艰苦奋斗的 13131313 年年 追溯 显微镜 的历史 可知显微镜起源于荷兰的眼镜制作师父子的发明 之后 显微镜在英 国和德国经过不断地改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19世纪后期的日本 显微镜是作为 放大 镜 来制造和销售的 在性能上 它根本无法与欧洲的显微镜相比 因此 当时研究细菌学 的学者们不得不依赖于价格昂贵的进口显微镜 奥林巴斯的创始人 山下长抱着 无论如何都要制造出日本的国产显微镜 这一梦想 于 1919年成立了公司 开始了实现梦想的挑战 与此同时 山下长也走上了 艰苦奋斗的13年 的征途 显微镜的诞生显微镜的诞生 显微镜是在1590年左右由荷兰的眼镜制作师 Zaccharias Janssen 发明的 1655年 英国的 Robert Hooke 制造出了由物镜和目镜构成 的 复式显微镜 1665年 他发表了使用该显微镜观察到 的各种生物的观察记录 显微镜图谱 Micrographia 在此记录中 Robert Hooke 将被细胞壁分隔开的无数个小 屋子 命名为 细胞 细胞的发现 使显微镜的研究得到 了飞跃的发展 17世纪中期 荷兰的 AntoniVanLeeuvenhoek 使用单透镜 制造出了 单式显微镜 并在1673年使用该显微镜发现了 红血球 之后 他还相继发现了细菌和精子 从18世纪到19世纪 显微镜主要以英国为中心得到了发 展 德国的 Leitz 公司和 Zeiss 公司所生产的显微镜 是从 19世纪后期开始受到人们青睐的 旭号旭号 1920 1920 1920 1920 奥林巴斯所生产的最早的显微镜是 旭号 显微镜 于1920 年3月开始销售 开始销售时 旭号 显微镜的价格为125日元 大约相当 于现在的125万日元 表明了该显微镜在当时作为工业产 品所拥有的价值 另外 旭号 显微镜使用了制造大炮炮 身的金属 炮金 铜和锡的合金 为青铜的一种 是奥林巴斯产品中唯一使用了这种材料的产品 旭号 显 微镜开始销售时的品牌名称并不是 奥林巴斯 而是 TOKIWA TOKIWA 这个名称由来 于公司创始人山下长曾经工作过的公司 常盤 TOKIWA 商会 当时 常盤商会向奥林巴 斯的前身 株式会社高千穗制作所出资 并负责产品的销售工作 而奥林巴斯是在 旭号 显微镜发表后的第二年 将品牌名称改为 奥林巴斯 的 1924年 新旭号 问世 新旭号 是在 旭号 显微镜的基础上 将其改良成为使用物镜转换器 切换2个不同物镜的形式制造而成的显微镜 誉号誉号 1920 1920 1920 1920 誉号 显微镜也是从1920年开始销售的 相对于 旭号 显微镜的 炮金机身 该显微镜采用 黄铜 铜和锌的合金 制造机身 此 后 黄铜材料的显微镜成为了主流 旭号 和 誉号 显微镜的支柱上端都具有一个伞状部分 该部分 被称为 伞状微调 因当时的显微镜没有配备 粗调机构 为了 对准焦点 机械式的大幅度移动镜筒的构造 所以 在调焦时需 要依序完成以下两个步骤来对准焦点 1 直接上下移动镜筒 大 致对准焦点 2 使用伞状微调正确对准焦点 富士号富士号 1920 1920 1920 1920 装有粗调机构的 富士号 显微镜也是从1920年开始销售的 因该 显微镜同时配备了粗调机构和微调机构 使得对焦变得更加容易 此外 该显微镜的照明光学系统中还配备了阿贝氏聚光镜 Abbe condenser 奥林巴斯的工厂正式开始运作的1920年 显微镜的产品阵容有以 下7种 旭号 医学 养蚕用 誉号 养蚕用 中小学用 大和 A 号 医学 养蚕用 大和 B 号 医学 养蚕用 富士号 医 学专用 平和号 医学专用 胜利号 医学专用 当时 在日本的基础产业 纤维业 为了检查 研究蚕的微粒 子病等疾病 高品质的显微镜事必不可少的 瑞穗号瑞穗号 GHAGHAGHAGHA 1925 1925 1925 1925 1920年开始销售的 胜利号 是一款具有便于随身携带的镜臂结构的 显微镜 1925年开始销售的 瑞穗号 GHA 显微镜也同样具有镜臂结 构 其载物台为方形 四边形 多用于细菌检查等 是一款普及型 显微镜 1929年10月 纽约股市暴跌 全世界陷入了经济危机 在看不见出 路的经济萧条中 奥林巴斯接到了大阪高等齿科医学专门学校的600 台大额订单 这不仅给公司的经营带来了光明 还极大地推动了显 微镜技术的发展 昭和号昭和号 GKGKGKGK 1927 1927 1927 1927 1927年 昭和号 GK 生物显微镜开始销售 20年代 奥林巴斯生产了具有1000倍以上倍率 的油浸液式 是指通过在标本与物镜之间装满油液 来观察标本的透镜种类 生物显微镜 但遗憾的是 该生物显微镜与德国等国外的产品相比 在性能 上还具有一定差距 另一方面 外国产品虽然质量好 但价格 昂贵 对一般的研究者或医师来说购买这些外国产品并不是一 件容易的事情 希望奥林巴斯能制造出不但实用 而且价格便宜的高质量油浸 液式显微镜 提出这项要求的是岩崎显微镜公司 现在的 Iwaken Co Ltd 首任社长岩崎清吉先生 为满足这项要求 奥 林巴斯在岩崎显微镜公司的协助下开发出了 昭和号 显微镜 因当时的日本新年号为 昭和 我们把在销售者和制造者的满 腔热情以及岩崎显微镜公司的全力协助下诞生的该款显微镜命 名为 昭和号 昭和号 GK 不仅达到了当时日本国产显微镜的最高峰 还成为 支撑奥林巴斯显微镜事业的代表产品之一 精华号精华号 GEGEGEGE 1927 1927 1927 1927 被誉为技术结晶的 精华号 GE 的生产是从1927年开始的 总 倍率为1400倍的 精华号GE 是当时最高级的研究用显微镜 它的100倍物镜采用了油浸液系统 从这个时候起 人们开始在显微镜上配备 前后左右移动式机 械载物台 精华号 GE 的旋转载物台的直径为115 mm 照 明光学系统则配置了阿贝氏聚光镜 不仅如此 还采用了齿 轮齿条式上下对准机构 产品推出的第二年 精华号 GE 在 大礼纪念国产振兴东京 博览会 上展出 荣获 优良国产奖 并且被敬献给昭和天皇 照片上所展示的显微镜是昭和天皇爱用的 精华号 GE 它是 在1951年 天皇购买了新的显微镜后 由天皇赠还给奥林巴 斯的 供览显微镜供览显微镜 1929 1929 1929 1929 1929年开始销售的 供览显微镜 在当时主要用于大学医学部和理科 学部学生的实习 当时 学生们共同使用一台显微镜 依次观察标 本 因为该显微镜没有配备反光镜 所以在观察时需将显微镜自身 朝着有光亮的地方进行使用 便携式显微镜便携式显微镜 KAKAKAKA 1934 1934 1934 1934 1934年开始销售的 便携式显微镜 KA 是便于随身携带的简易显微 镜 该显微镜可以将载物台和底座等部分折叠起来放入皮箱里随身携 带 从单筒显微镜到双目显微镜从单筒显微镜到双目显微镜 20世纪20年代后期 奥林巴斯显微镜产品的阵容已基本形成 从1930年开始 奥林巴斯以提 高用户操作性和产品的高性能化为目标 统一了显微镜的外观设计并提高了以下功能 易于调节观察位置的 前后左右移动式机械载物台 可以双眼观察 观察更为舒适 的双目镜筒 Bi Ocular 开发复消色差透镜 提高光学性能 改进聚光镜 集光器 的性能 提高照片拍摄的简便性 统一镜臂 镜柱 的形状 富士号富士号 OCEOCEOCEOCE 1931 1931 1931 1931 富士号 和 誉号 显微镜自公司创立伊始便一直沿用自己的产 品名称 富士号 OCE 显微镜于1931年开始销售 该显微镜配备了阿贝 消球差聚光镜 NA 1 4 并且 作为可安装暗视场照明 偏振 光装置等的大型高级基座 用于最尖端的学术研究 国华号国华号 OCDOCDOCDOCD 1931 1931 1931 1931 国华号 OCD 是一款普及型显微镜 1931年与 富士号 OCE 同时 上市 富士号OCE 和 国华号OCD 显微镜在1932年的第4届发明博览会 上 同时获得了 大奖 瑞穗号瑞穗号 LCELCELCELCE 1935 1935 1935 1935 奥林巴斯在推出 瑞穗号 显微镜10年之后 于1935年推出了首台大型双目生物显微镜 瑞穗号 LCE 完成了从单目显微镜到双目显微镜的巨大 转变 瑞穗号 LCE 显微镜采用了分辨率高 颜色偏差少的 复消色差 物镜 配置了可以切换4个物镜的物镜转换器 其最高倍率为 2000倍 该显微镜的载物台采用了超高精度的前后左右移动式 机械载物台 大幅度地提高了操作性能 此外 采用了 复消色差物镜 的 大和号 LCD 显微镜 也是双 目镜筒显微镜产品之一 在使用这些型号的显微镜拍摄照片时 需要更换单目镜筒 誉号誉号 UCEUCEUCEUCE 1935 誉号 UCE 是与 瑞穗号 LCE 同时期开始销售的高级显微镜 誉 号 UCE 为单目镜筒结构 却有着与 瑞穗号 LCE 几乎同等的光学 性能 该显微镜坚固耐用 适用于显微镜标本的投影或照片的拍摄 二 战结束后 该显微镜重新开始生产 一直销售到1959年 装有照相装置的万能显微镜装有照相装置的万能显微镜 SuperSuperSuperSuper PhotoPhotoPhotoPhoto 1938 如何将显微镜的观察结果如实地记录下来 这对研究者 来说 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当时 人们使用 描绘 装置 以手工描绘的方式来记录观察结果 描绘棱镜装置 阿贝描绘装置的销售是从1934年左右开始的 与此同时 为了达到 以照片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这一目 的 奥林巴斯在1925年左右相继推出了大型显微镜用照相装 置 显微镜照相器械 卧式 PMA PMB 以及名片大 小的小型显微镜照相装置 Olympus Microphoto 56 mm 93 mm 这些产品中使用的技术 在之后推出的照片拍摄装置 PM PM PM 等 中也得到了延续 1938年开始销售的装有照相装置的万能显微镜 Super Photo 是二战前最高级的显微镜 该显 微镜既可用于生物研究 又可用于工业生产 不仅如此 奥林巴斯在销售 Super Photo 的同 时 还推出了能进行明视场 暗视场 Neopak 投影等观察的 Super 二战后的名品二战后的名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为了避免战祸 奥林巴斯的显微镜和照相机工厂搬迁到了 山清水秀 的长野县 这次的搬迁并不是临时的疏散 而是基于更加深远的 在地方建设永久性的新 工厂 这一设想才付诸实施的 在战后的混乱时期 许多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尤其 在幡谷的总公司及工厂受到战祸波 及的情况下 肩负着奥林巴斯经营和生产的重要职责的长野县伊那工厂 在 产品研制 上遇 到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 奥林巴斯人以天生的 忍耐力 和 艰苦奋斗精神 克服了这些困难 在伊那工厂 陆续生产出 二战前的各种型号的显微镜产品 可以说 现代显微镜事业的昌盛正是由于继承了这种坚强 的意志才得以实现的 GKGKGKGK 1946 1946 1946 1946 G 系列产品被称为二战后的名品 改装后的 昭和号 GK 于二战 结束后的第二年 1946年 开始销售 该显微镜的镜筒为单式固定镜筒 聚光镜的上下移动机构采用 了简易的螺旋式上下移动方式 而载物台则是旋转式载物台 Eriko 和 Hima 的故事 流传至今 它真实地记载了奥林巴斯 人当时的窘迫情形 当时 在技术开发人员和伊那工厂的技术人 员面前堆满了各种各样的难题 例如 如和解决在战争中遗失的 珍贵的图纸和制造工具等问题 如果 昭和号 GK 不能及时地投 入生产和销售 那么公司极有可能面临倒闭的危险 为了度过这 一难关 甚至曾计划在伊那工厂广阔的场地里种植 Hima 可作为蚕饲料的植物 养殖 Eriko 野生的蚕 希望以此谋求一些副业的现金收入 实际上 虽然种植了 Hima 但 幸运的是并没有走到养殖 Eriko 那一步 GCGCGCGC 1947 1947 1947 1947 以 GK 的基座为模型研制出的 GC 显微镜于1947年开始销 售 该显微镜的总倍率为50倍 1 500倍 作为一般医学和生 物学用显微镜 广泛应用于以大学和医院的研究室为主的各 个领域 GC 显微镜配备了与 GK 相同的旋转式载物台 并且可以与双目镜筒进行组合 GBGBGBGB 1949 GB 显微镜于1949年开始销售 GB 也是以 GK 的基座为模型 研制出来的 GB 采用了方形载物台 可以与双目镜筒进行组 合 生物显微镜生物显微镜 DFDFDFDF 1957 生物显微镜 DF 作为当时最高级别的 誉号 UCE 的换代型显微镜 于1957年开始销售 与以 前的显微镜相比 生物显微镜 DF 有以下特长 首台将光源安装在外部的显微镜 将原有的利用镜子获取光线的方式 改为在显微镜外部安装光 源 以此来获取光线的方式 这种改变 确保了高倍率观察时 能够获得充足的光线 机械载物台上下移动的显微镜 上下移动镜筒进行对焦的传统的显微镜结构 无法在镜筒上安 装照相机等较重的显微镜附件 而新开发出来的上下移动载物 台进行对焦的显微镜结构 则解决了这个难题 这种结构的另 外一个好处在于 不需要用户改变观察标本时的眼睛的位置 具有倾斜镜筒的显微镜 因镜筒倾斜 可以使用户用更加自然的姿势来观察标本 另外 还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使用单目和双目镜筒 之后 奥林巴斯又研制出在双目镜筒中组合了拍摄直筒的三目镜筒显微镜 在直筒部分安装 照相机后 使用双目镜筒观察标本 决定拍摄目标后 用照相机一侧的对焦透镜对焦并进行 拍摄 倾斜镜筒分为单目 双目和三目镜筒3种 可以按照用途和目的选择需要的镜筒 E E E E 基座基座 1958 1958年 E 基座 基座是指显微镜基础的机体部分 作为战后 的名品 G 系列显微镜 GK GB GC 基座的换代产品粉 墨登场 E 基座不仅配有可以组合各种部件的镜筒 机械载物台和照明 装置 还可以自由更换目镜和物镜 E 基座适用于不同的研究 用途 是一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显微镜 E 基座的高机械精度 和优异的光学性能实现了各种部件的自由互换 来自用户的 性能优异 操作简便 等赞美之音 使 E 基座登 上了奥林巴斯显微镜的王者之位 E 基座的单元性 系统性的 构思被之后的 BH 系列产品所继承 F F F F 基座基座 1960 1960年 奥林巴斯推出了 F 基座 F 基座是在 E 基座的基础上 将对焦机构的微调灵敏度提高到了 0 0005 mm 使高倍率观察时的对焦变得更加容易 1963年 E 基座和 F 基座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 将之前安置在前方和 侧方的光源内置于镜体内部 这样 首台光源内置显微镜诞生了 最高级万能显微镜最高级万能显微镜 PhotomaxPhotomaxPhotomaxPhotomax LBLBLBLB 1966 二战后 奥林巴斯最具有代表性的显微镜 最高级万能显微镜 Photomax LB 于1966 年开始销售 该显微镜搭载了全自动照相装置 彩色照片色温调节 功能及理想的 Koehler 照明装置 Photomax LB 在主体上装备了 标准部件 用户可以根据自 己的需要从 生物显微镜 金相显微镜 偏光显微镜 三个类型的 显微镜中选择最合适的显微镜 不仅如此 使用该显微镜附属的萤 光检测镜 暗视场检测镜 相位差检测镜等特殊部件 可以观察不 同类型的标本 在 Photomax LB 上可配置自动卷片135照相机 大型4 5胶片 装置 Polaroid Land 装置 Mamiya 胶卷装置 干板装置等多种照 相装置 使用该显微镜的照相装置时 用户只需用双眼观察并调节 好焦点就可以拍摄照片 无需进行繁琐的底片修剪工作 不仅如此 用户还可以通过显示摄影范围的目镜进行观察 并利用照相装置所具有的 可根据不同的胶 片大小自动调节摄影范围的机能 简单地拍摄出各种照片 全自动曝光 色温的补正 调节 也自由简便 使用它 可以实现不同用途的照片拍摄 平台平台 AHAHAHAH BHBHBHBH CHCHCHCH 随着科学和工学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显微镜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 奥林巴斯将显微镜按其功 能划分成不同的组合单元 以适应用户多种多样的需求 按照产品的用途 可以将显微镜平 台的主体基座分为 AH BH 和 CH 系列 组合单元 制造符合用户使用目的的显微镜 时 代已经到来 AHAHAHAH 系列产品系列产品 1972 1972年 万能显微镜 VANOX AH 问世 该显微镜是1966年 开始销售的最高级万能显微镜 Photomax LB 的换代产品 AH 作为显微镜平台化的先锋 被定位为奥林巴斯显微镜的 旗舰产品 不久 继 AH 系列之后 奥林巴斯又陆续推出了 BH CH 系列产品 在物镜方面 AH 在销售初期采用了 Plan 系列物镜 其后搭载了 PlanApo 系列和 LB 系列物镜的产品 也陆续开始销售 BHBHBHBH 系列产品系列产品 1974 BH 系列产品于1974年问世 根据需要 该系列产品可以组合变身 成各种规格的显微镜 如 偏振光显微镜 相位差显微镜 透射 微分干涉显微镜 简易透射荧光显微镜等等 传统的 E 基座 F 基座系列产品和 POS POM 等产品 是局限于 规格和用途的专用型显微镜 而 BH 系列产品则是在共同使用一台 基座的基础上 只需交换镜筒和镜头等部件就能进行各种观察的 万能型 显微镜 不仅如此 奥林巴斯还在该系列产品中首次搭载 了易于对准上下左右位置的 载物台共轴左下手柄 BH 系列产品正式销售的有用于研究和检查的 BHA BHB 显微镜 以及用于检查和实习的 BHC 显微镜 在此之后 BH 系列升级为 BH2 BX CHCHCHCH 系列产品系列产品 1976 1976年 CH 系列产品取代 KHS KHC HSB 和 HSC 等显微镜 作为实习用系统型生物显微镜正式问世 CH 系列产品所拥有的高性能和系统化构造使它的产品自身具 有了多样性 该系列产品有 CHA 卤素光源 6 V 10 W CHB 钨光源 20 W CHC 镜面 CH MM 或简易照明装置 CH LSK 20 W 3种型号 其外层涂饰为暖灰色 只需交换相应的部件 CH 系列产品便可以作为简易偏振光显微 镜 描绘显微镜和反射显微镜 金相显微镜 使用 不仅如此 它的一些部件还可以与 BH 系列产品共同使用 至 CH2问世为止 CH 系列产品畅销了长达10年之久 BH2BH2BH2BH2系列产品系列产品 1980 BH2系列产品于1980年问世 属于销售台数较多的显微镜系列 先于 AH2开发出来的该系 列产品 其强化重点在于减小了与进口产品之间的光学性能的差 距 扩大了系统组合的自由度 物镜 被称为显微镜的心脏 当时的显微镜主要使用焦点距离为 36 65 mm 机械镜筒长为160 mm 的短颈物镜 在此基础上 奥 林巴斯开发出了焦点距离为45 mm 机械镜筒长为160 mm 并可 以对应从通常的明视场观察到偏振光 荧光 相位差等多种观察 的长颈物镜 LB Long Barrel 系列产品 1倍 100倍 油浸 液式 这些技术使 BH2系列产品获得了世界顶级的市场占有率 BH2进一步稳固了其作为奥林巴斯显微镜的支柱产品的地位 1981年 奥林巴斯开发出使用了长颈物镜的工业用 IC 系列产品 以及通用照明投光灯管 UMA 顺应了工业市场的需求 后来 BH2作为配置了 UIS 物镜的 BX CX 系列产品 发展成为更加 具有竞争力的强势产品 AH2AH2AH2AH2系列产品系列产品 1983 万能显微镜 VANOX AH 的换代产品 New VANOX AH2 经历了千辛万苦 终于在1983年问世 AH2 是在奥林巴斯探 索 最高级的显微镜 过程中诞生的 该系列产品中的 AHBS 上搭载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机构和功能 其中之一 就是世界首创的 显微镜自动调焦功能 这项技术 后来被应用于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自动调焦功能当中 可以说 奥林巴斯的自动调焦技术便根源于此 AH2 配合物镜的特性 倍率和亮度 采用了电动机构自动设 置 视场光圈 亮度光圈 和 聚光选择 不仅如此 对观察 光路和拍摄光路的切换也实现了电动化 在 AH2 上 奥林巴 斯毫不吝惜地搭载了大量的先进电子技术 完成了这款 操作简 单 易于集中精神进行观察的显微镜 UISUISUISUIS 光学系统光学系统 物镜决定显微镜的光学性能 自创业以来 奥林巴斯为了提高物镜的性能 坚持不懈地磨练 加工和装配调整技术 不仅如此 还为了满足不同领域的多种需求 以显微镜本身的设计理 念为重点不断地开发新产品 奥林巴斯在其积累的物镜技术和先进的设计理念中 融入了被称为 UIS 的新光学系统概念 推出了全新的 Y Shape 设计 显微镜 并成功地向世人展示了自己世界顶级的技术实力 UISUISUISUIS 物镜物镜 1993 二战后 奥林巴斯在物镜领域开发出了 Plan 系列 Mplan 系列和长颈 物镜的 LB 系列产品 另外 面向工业用途 推出了可以将机械镜筒 长无限远化 IC Infinity Corrected 的物镜 丰富了产品阵容 1988年 奥林巴斯作出了 显微镜全面更换使用 UIS 新光学系统 的重 大决定 被命名为 UIS Universal Infinity System 的新光学系统 其产品概念是 制造能够满足多种需求的 理想的显微镜 它具 备以下特长 在所有的观察方法中 都实现了世界最高水准的分辨率和对比度 为了统一生物学系列产品和工业系列产品的设计理念 采用无限远 光学系统 确保了高度的系统扩展性 将 只需使用一个物镜 就能对应多种观察方法的 通用规格物镜加 入了产品阵容 将标准观察视场数 视场数是表示视场宽度的单位 扩大为22 另 外 扩大物镜的可动范围 提高了物镜的操作性 全新的设计 更为适用的硝石材料的开发 薄膜外层 多重外层 的开发 产品质量的稳定 化 为降低成本而开发的透镜自动加工法等等 开发部门和制造部门团结一致 打造出了 优异的物镜产品 1993年 奥林巴斯推出了 UIS 物镜系列产品 UIS 物镜分为 AX BX CX 和 IX 系列 为 提高物镜产品的商品竞争力做出了贡献 BXBXBXBX 系列产品系列产品 1993 配备了新型基座 Y Shape 设计 的显微镜 BX 系列产品 BX40 BX50 BX60 诞生于1993年 该系列产品不仅具有优 异的操作性 高度的刚性和最高水准的光学性能 还配有可以扩 展观察范围的 丰富的附件 为多种观察提供了最佳的观察环境 为了进一步提高原有的 AH2 BH2 CH2系列产品的性能 并且 为了实现世界第一的目标 奥林巴斯在开发 UIS 物镜的同时 还 开发了 Y Shape 设计的基座 从构思产品概念的阶段开始 众多 的相关人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正是这些开发 制造部门相关人 员的智慧与不分昼夜的努力最终孕育出了 BX 系列产品 并且为 该产品提出了 YES is the answer 的口号 YES 是 Y shape ergonomy Excellent optics System versatility 的缩写 BX 系列产品的推出震撼了同行业的其它公司 同时获得了用户 的高度评价 AXAXAXAX 系列产品系列产品 1994 1994年 即 BX 系列产品开始销售的第二年 被昵称为 PROVIS 的 AX 系列产品 AX70 AX80 问世 AX 系列产品实现了观察和摄影的自动化 AX80配置了自动调焦机构 以高清晰的画质满足了 专业观察者 的要求 CXCXCXCX 系列产品系列产品 1997 1997年 继 BX AX 系列产品之后 CX 系列产品也粉墨登场 此后 UIS 光学系统物镜升级为 UIS2 进一步提高了显微镜的性能 倒置显微镜倒置显微镜 显微镜可分为直立式和倒置式两大类 倒置显微镜是从标本的下方开始观察标本的 早在二 战前 为了分析和研究钢铁等金属材料 倒置显微镜就被开发出来并投入使用 二战后 随 着生物学研究的高度发展 倒置显微镜开始被应用到 活细胞 的观察当中 倒置式金相显微镜倒置式金相显微镜 1954 现在的倒置式金相显微镜的样式源于1954年开始销售的 PMF 显微镜 虽 然 二战前已经有了 PMC PMD PME 等金相显微镜产品 但是这些显 微镜都是横向形式的 而且在照片拍摄的感光材料上使用了大尺寸的干 版 因此并不易于操作 PMF 显微镜具有以下特长 只要将样品 抛光金属表面 放置在载物台上 就能进行水平校准 易于观察 是倒置式的 照片拍摄装置位置较低 照相机的震动小 所有的操作手柄或旋钮都设置在便于使用的位置上 操作姿势自然而 舒适 使用相位板和偏振光片 可以很容易的组合成相位差检测镜和偏振光 检测镜 内置光源 形体小 操作简便 其后 倒置式金相显微镜被用于各种金属材料表面的观察和结构的研究 以及陶瓷 塑料等新材料的研究中 该显微镜继承了 PMF 的特长并不断 地完善 发展 1956年 普及型倒置显微镜 ME 问世 1964年 内置了照片拍摄用曝光 表的名品 PMG 显微镜 1967年 PME 显微镜也相继亮相 GXGXGXGX 系列产品系列产品 2001 从 PMF 显微镜发展而来的 PMG2 PMG3和 PME3融合了先进的 UIS 光学系统 无限远校正 光学系统 逐步进化成 GX 系列产品 2001年 采用 UIS 光学系统 实现了高亮度 高分辨率的 GX71 51显 微镜开始销售 该显微镜可以与数码照相机 银盐照片拍摄装置 大尺 寸或35 mm 胶卷 录像机等多种影像记录设备组合 构筑成符合使用 目的的显微镜系统 这台倒置式金相显微镜在观察成像 数码影像 银 盐照片等各个方面 都实现了优异的光学性能 2004年 GX41显微镜 开始销售 该显微镜不仅具有高亮度 高分辨率 还具备了优越的性价 比 GX41是采用了 UIS 光学系统的小型倒置式金相显微镜 适用于检 查金属材料 电子零部件和汽车零部件等 倒置式生物显微镜倒置式生物显微镜 1958 倒置式生物显微镜是专为观察活细胞 培养细胞 而开发的 由于观察对象的细胞是培养在 烘焙瓶或培养皿中的 所以如果使用一般的直立式显微镜 会出现 物镜浸入培养液中 标 本容器受到限制 相位差对比度调节困难 长时间观察时发生焦点偏移 等问题 为了 解决这些问题 奥林巴斯设计 开发出了倒置式生物显微镜 细胞培养显微镜 在它的基 本光学系统中 应用了已经开发出来的倒置式金相显微镜的技术 继1958年的 PMB 显微镜 问世之后不久 奥林巴斯又在1966年推出了简易型的 CK 显微镜 此后 倒置式生物显微镜 进一步发展成为融合了 UIS 光学系统的 IX 系列产品 并延续至今 PMBCK IXIXIXIX 系列产品系列产品 1994 倒置显微镜的 IX 系列产品 IX50 IX70 和 AX 系列产品一样 是从1994 年开始销售的 紧接着 1995年 MX 系列产品 1997年 CX 系列产品也相 继问世 此后 UIS 光学系统物镜进化为 UIS2 显微镜升级成 PowerBX 和 PowerIX 产品 立体显微镜立体显微镜 人的双眼可以立体地观察事物 在显微镜上实现了这种立体观察的正是 立体显微镜 立体 显微镜能够确认被观察物体的凹凸感和远近感 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厂中精密零部件的检查 和零件组装等方面 立体显微镜的历史十分久远 第一台仪器的诞生甚至可以追溯到1942 年 为了进一步提高立体显微镜的用户操作性和产品自身的性能 奥林巴斯从来不曾间断对 立体显微镜的研究与开发 双目立体显微镜双目立体显微镜 XAXAXAXA 1933 1933年 双目立体显微镜 XA 开始销售 它是奥林巴斯的首款立体显 微镜 采用了格利诺光学系统 在当时 双目立体显微镜 XA 主要用于显微解剖 其载物台两侧装有 扶手 搁置手臂的支架 这种设计十分有利于用户的观察和操作 该显微镜有3个物镜 总倍率最高为48倍 二战前 继双目立体显微 镜 XA 之后 奥林巴斯又推出了 XB XC 型号的显微镜 双目立体显微镜双目立体显微镜 X X X X 1959 二战后不久 战前开发的立体显微镜在伊那工厂重新投入了生产 二战前的立体显微镜是通过改变物镜和目镜的组合来改变倍率 的 而双目立体显微镜 X 则是通过转动显微镜的转筒来切换镜筒 内的透镜 以此快速改变倍率的 此外 该显微镜还采用了倾斜 镜筒 立体显微镜立体显微镜 SZSZSZSZ 1961 1961年开始销售的立体显微镜 SZ 是日本国内首台采用了变焦方式的 奥林巴斯独创的显微镜 使用该显微镜时 只要一边观察一边转动变倍 环 就可以在对准焦点的情况下连续改变视场和倍率 值得一提的是 该机还是第一款荣获了 Good Design 优秀设计 奖 G 标识 的显微 镜 1970年以后 立体显微镜 SZ 被应用到半导体工厂中零件的检查和组装 等方面 外层的涂饰也被换成珍珠色波纹涂层 1989年 它的换代产品 新立体 SZ 系列产品上市 宝石鉴定显微镜宝石鉴定显微镜 JMJMJMJM 1967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 兴起了一股购买珠宝热 但同时假货也充斥了 市场 因此 真假宝石的鉴定需求便应运而生 奥林巴斯在全日本宝 石协会 现在的全日本宝石学协会 的指导下 开发出了宝石鉴定显 微镜 JM 于1967年开始销售 该显微镜采用了立体显微镜 SZ 的镜筒 在照明系统上 除了明暗视场 照明装置以外 还配置了偏斜照明装置 慧眼识别真假宝石 JM 在鉴别天然的红宝石 蓝宝石 绿宝石和 钻石等宝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高级立体显微镜高级立体显微镜 SZHSZHSZHSZH 1984 20世纪60年代 生物学系列显微镜 主要用户为生物学相关研究 所 医科大学 一般高等院校 医生和制药公司 的市场占有率 为70 80 而工业系列显微镜的市场占有率还不到30 进入70 年代之后 半导体工业的昌盛同时也给显微镜市场带来了巨大的 变化 立体显微镜被广泛应用到晶圆的检查和半导体产品的组装 检查 等方面 现在 工业系列显微镜已占据了显微镜市场的大部分比 例 1984年 奥林巴斯首台专业级的高级立体显微镜系统 SZH 开始销售 该显微镜采用了 平行 光路和单物镜 设计 从观察到定量和计测从观察到定量和计测 MMSPMMSPMMSPMMSP 1971 在 细胞内物质定量化 研究开始受到关注的时代 用分光光度 法进行物质定性 受到了研究人员们的青睐 反射物镜 MO Mirror Objective 正是为了该分光光度法而开发出来的 1954 年 配备了 MO 透镜的 显微分光光度计 MSP 开始销售 此外 奥林巴斯又推出了能够在测量的同时校正光学系统波长特性的 双光束显微分光光度计 DMSP 这些光度计都应用于生物学 医学领域的尖端技术的研究之中 此后 奥林巴斯不仅仅局限于制造面向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显微 镜 还推出了能够活跃在工业领域的分光光度法测量技术中的显 微镜 多重测光显微镜 MMSP 于1971年开始销 在医学领 域 MMSP 大多用于细胞内 DNA 的定量 而在工业领域 则 主要用于彩色电视机的梳状滤波器的光谱特性评价等方面 该显 微镜的换代产品 OSP 系列产品是以 BH2 IMT2为基本基座 的系统型显微镜 于1989年开始销售 现在 分光光度计和测光显微镜已经不再销售 但是 奥林巴斯 在开发这些产品的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微弱光检测技术 光谱特 性评价技术 被灵活地运用到最尖端的血液分析仪 液晶玻璃检 查系统 激光显微镜等设备当中 LSMLSMLSMLSM 系列产品系列产品 1990 1992 只要提高扫描显微镜的分辨率和对比度 就可以构筑光学截面图 3 维图像 因此 奥林巴斯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对扫描显微镜的研究 另外 扫描显微镜还有一个特点 就是可以用 光 来刺激样品 70年 代 奥林巴斯发表了用于 观察光激励电流的半导体检查 装置 并致 力于激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停滞之后 奥林巴 斯从1983年左右开始着眼于能构筑3维图像的共焦点显微镜 并多次 尝试激光扫描显微镜的样机试制 1990年 奥林巴斯开发出了面向生物学领域的 直立式 LSM GB 和 倒置式 LSM GI 显微镜 1992年 又推出了具有更高性能的 LSM GB200 显微镜 这些产品都使用了 BHS 基座 顺便值得一提 的是 LSM GB 搭载的图像存储器可容纳2张640 480像素的8 bit 图像 共焦点激光扫描显微镜中融入了许多先进技术 例如 高速光学扫 描技术 微弱光检测 光电转换技术 光子计数 具备高精 度波长选择性能的光学玻璃滤镜 高精度多层薄膜覆盖技术 等 在显微镜领域 该显微镜追求并体现了奥林巴斯价值创造的基础 Opto Digital Technology 现在 激光扫描型显微镜随着计算 机的发展 向着高速化和高分辨率化的方向不断地进化与发展 FV500 300FV500 300FV500 300FV500 300 1998 配置了 UIS 光学系统 无限远校正光学系统 的 AX BX IX 系列产 品上市之后不久 奥林巴斯又推出了激光扫描生物显微镜 FV500 300 于1998年开始销售 FV500 300 显微镜的像素为2048 2048 FV1000FV1000FV1000FV1000 2004 2004年 共焦点激光扫描生物显微镜 FV1000 问世 FV1000 配置了世界上首台双向扫描系统 它不仅能观察活 细胞内的物质的活动经过 同时 还实现了最小波长分辨率 为2 nm 以下的高分辨率 像素数则提高到4096 4096 除了生物学用激光扫描显微镜以外 奥林巴斯还开发并推出 了工业用 LEXT 系列产品 照片拍摄装置照片拍摄装置 由于数码照相机的问世 以照片的形式忠实地记录显微镜影像变得非常简单 在这之前 拍 摄观察影像的照片是一件非常困难和繁琐的工作 选择胶卷 决定曝光时间 拍摄后 冲洗成像 不仅要学会这一系列的操作 拍摄时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为了尽量减少研 究人员在这种繁琐的工序中花费的时间 奥林巴斯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显微镜照片拍摄装置 PMCPMCPMCPMC 早期的照片拍摄装置 早期的照片拍摄装置 20年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