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序列化之思考.doc_第1页
作文训练序列化之思考.doc_第2页
作文训练序列化之思考.doc_第3页
作文训练序列化之思考.doc_第4页
作文训练序列化之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文训练序列化之思考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之一。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存在。但我想,作文既是一种技能,它显然是须经过不断的训练才能形成的,而这种训练应该是有其序列性,应该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训练。下面就从此观点出发谈自己一点粗浅的想法。一、提供多样练习,形成丰厚积累 作文是通过遣词造句正确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技能。这就涉及到语言的积累和情感的积累。如何形成积累?仅仅靠口头指导说“要注意观察生活”、“要体验生活”、“要重视阅读”。学生做起来恐怕就茫然不知从何下手了,也就谈不上兴趣。所以,必要的有趣的练习是不可少的,这种练习首先要破除“作文必须成篇”的观念,要把作文的各种要素分解落实到多样的练习中。其一、鼓励学生写随笔日记。这是观察生活的练习,是学生形成情感的沉淀、积累时代往息的方法。刚开始时,学生往往不知从何写起。那么就该告诉学生,这是自己同自己的对话,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思想上的片刻闪光、都可以付诸文字;对某一现象、某一事件的看法,也可通过三言两语作记录。高中学生毕竟是情感丰富的,他们的思想也还处于急剧丰富的阶段。他们其实是有很多话要说的,而这里又没有什么限制,想说就说。一旦养成写随笔的习惯,他们心灵流淌出来的是源源不断的活水。经过一阶段的练习,学生的作文逐渐成篇,时时可见新鲜的语言、精彩的议论、真挚的情感。这里面的文章比起先前的命题作文真有天壤之别,学生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心,找到了倾诉情感的地方,体会到了写的乐趣。同时要“写”势必要反思,这就使学生对情感进行纯化和沉淀,强化了情感体验;而生活中的人与事又时时触发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去关注、去思考,这使他们的文章很有时代感,有着丰富的时代信息。其二、促进遣词造句的积累。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也有很多“作文”的机会。对老师的提问回答是一种口头作文;对课后题的书面加答,也是一种作文;如果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仿写、去缩写、去续写,那更是很好的作文练习。如有位老师在教学绿时让学生模仿“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写两个比喻句;还有些老师以优美的无联系的词语,让学生想象连词成文,这就很好地训练了学生遣词造句的积累。有位老在教了群英会蒋干中计后布置500字的缩写练习,这些已不仅是一种遣词造句的积累,更是一种思维的锻炼,一种想象的锻炼。其三、形成创新思维的积累。要想避免作文中千人一面的现象,这需要学生一定的思维深度,更要有一种敢于突破的精神,这就是创新。如何让创新意识深入学生心灵深处?我觉得大而空的指点不如小而实的练习。我想“释字释词”应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里的释字不是按照字典来解释,而是要求发挥想象力,自己独立地根据字形来解释一个字的含义,这种解释不一定是准确的,但要求一定要有新意有创造性,可以曲解,也可以直解,也可以完全凭借想象作全新的解释。这样做让学生体会了用语言进行创造的乐趣。有人把“画”释成“把大地的美景都镶嵌在一个框里”,这是诗意的解释;有人把“浊”释成“一杯水里有虫子就脏了”,这是哲理的体现。“释字”练习一阶段后,接着进行“释词”的练习。有位同学对“夕阳”是这样解释的:“夕阳是大自然所赐的绝妙之景。它是美好的,因为它的绚丽和红艳;它也是凄冷的,因为它会很快逝去。然而,夕阳给我的感觉,不仅仅是它的美,更多的是它带给人们的欣慰与遐想。辛苦了一天的人们,看见夕阳,就会有一种回家的渴望浮上心头,似乎这血一般的夕阳更是这一天辛劳的回报,这泛着橙光的天空不也象征着一种收获吗?在我的眼里,家的感觉也像这夕阳的颜色温馨。”这样的练习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与创造性,达到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提供美文典范,指导写作技巧 经过以上第一阶段的训练,学生的阅读写作情况应大为改观,原来的一些知识势必满足不了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这时教师需提供他们典范性的文章,作精剖细析的讲解,指导他们掌握写作技巧。1、记事的技巧。写人在于通过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把人写“活”(写出神韵),记事重在突出曲折和紧凑。教材中小说部分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范例,祥林嫂的外貌、葛朗台的动作、周瑜的环环相扣的计策按排等写法,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要深入剖析其技法,让学生明白写人重在显示其个性,表现其神韵;记事重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并以这些为范文进行模仿创作。当然以上是分项的指导与练习。除此这外,还要给学生提供整体的范例。如鸿门宴,教师除了分析小说通过曲折的故事对人物进行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和反面对比等技法外,更需讲透的是作者如何从背面透露人物言行,从而表现人物性格和思想感情的特殊笔法。 2议论的技巧。首先是提炼观点的技巧。面对一件事、一则材料,如何使你的议论不同一般、见解深刻?以效颦这则材料为例,一开始学生往往只停留在批判“丑人”的角度出发,提炼出“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要一味模仿,而应取长补短”,“适合自己的才是最美的”等观点。这是一种方法。学生从丑人模仿西施为什么会更丑这一点思考开来,提炼出上述观点,可说是“由果溯因法”。但这种方法提炼出来的观点往往是浅层的,易类同的。要想提炼出新颖的观点,就需要掌握“逆向思维法”,丑人模仿难道就没有一点值得肯定的地方?当然有,敢于模仿,就说明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虚心好学;敢于模仿,就说明她具有勇气,不畏人言。再联系事实,任何一种创新最初不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吗?这样思考,思路就打开了,观点也就新颖深刻了。上述材料还可以得出其他一些观点。其里之富人与穷人对待东施的态度该如何评价?有的学生肯定他们的做法,因为他们对丑恶的事物不苟从。有的学生否定他们的做法,因为他们对模仿者只是一味地逃避、打击,而未认识到模仿者可嘉的勇气,文体新没有为模仿者创造改进模仿的条件。这又可说是一种提炼观点的方法,可归纳为“肯定否定法”。进行适当的提炼观点的技巧指导,可使学生的观点新颖、深刻、不至于人云亦云。这是给材料作文最关键的一步。其次是论证的技巧。议论文进行论证方法之一是例证,但学生在举例后往往不知如何进行分析,其实教材中这样的范例比比皆是,试举几例:(1)、因果式分析。如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为证明“不打落水狗是误人子弟”的,概述了这样的事:”革命党也一派新气说是咸与维新了,我们是不打医治水狗的,听凭它们爬上来罢。于是它们爬上来了,伏到民国二年下半年,二次革命的时候,就突出来帮着袁世凯咬死了许多革命人,中国又一天天沉入黑暗里,一直到现在,遗老不必说,连遗少也还是那么多。”对该例,作者至此并未搁笔,他先从这一结论性的情况,追溯起因:“这就因为先烈的好心,对于鬼蜮的慈悲使它们繁起来”,接着又由眼前这个情况,想到它对未来的消极影响之大:“而此后的明白青年,为反抗黑暗计,也就要花更多更多的气力和生命。”这样,就使事例的说服力完全释放出来,有力地支撑起论点。(2)、假想式分析。如周先慎简笔与繁笔一文,为证明“文学创作有时又需不避其繁”这一分论点,以水浒传作者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的一段用笔为例。对此例简单评判后,作者随即假想剖析:“若是单从字面上求简,这三拳只须说:打得鲜血迸流,乌球迸出,两耳轰鸣,便足够了。然而简则简矣,却走了神韵,失掉了原文强烈地感染读者的鲁智深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那痛快淋漓劲儿。”经这样的分析,前述论点就令人完全信服了。其余还有大家所熟知的辩证分析、比较分析等。这里就不再赘述了。3、表达的技巧。要想自己的文章出奇制胜,就要在新字上做文章。包括文体新、标题新、选材新、结构新、语言新。文体新是指在平时给材料作文时不要被议论文一种体裁所局限,而要多做一些记叙文及其它散文类的作品。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记叙文比议论文写,更容易出文采。标题新可采取以下方法 :a、以数字作标题。如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b、以设问作标题。如爱是怎样炼成的显而易见是模仿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c、用名言作标题,同样也可收到吸引人的目的。如梅花香自苦寒来等。选材新。要求在议论过程中选取新颖、高雅的材料来作为事实论证。新颖,即不用或少用80年代常用的材料,注重选择新近出现的人和事,选择新近看到的社会热点、科技信息,在时间上出新。当然,对于陈年旧事,如果能在角度上出新,换一个人们未曾注意的角度,发现其中的内涵,老事例也能出新意。语言新。是指在论证时,运用一些排比句、比拟句、反问句以及诗化的语言,增强了文章气势,增加了文章美感。三、优化组合模式,全面提高能力经过以上的训练,学生的作文应该是上了一个层次,但要想真正达到全面提高的程度还需老师的不懈努力。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题目的确定。有人曾对中美作文教学进行比较,其中一条是:“中国的作文题其涉及的内容或小而实,或大而虚,隐性限制较多”这就提醒我们在选题上要注意放松束缚,要选择一些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以充分的空间和自由,张扬其个性。使他们觉得作文不再是一种苦差,而是一种快乐的创造。其次是改变评价体系和批改模式。教师要具备编辑的“眼光”和“慈母”的“爱心”,不求全责备,而应呵护亮点,及时表扬作文中出现的优点,让学生扬长避短。我们知道编辑选择稿件的标准是稿件的价值,这个价值体现在创新中,而不仅仅停留在行文如何完美、结构如何合理这些方面上。对于学生的作文不能单以分数高低来下结论,应批注出文章“好”在哪里,“新”在和处。评价作文时要以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为其出发点,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对存在的问题宜个别交流,且宜用商榷的方式,教师应以慈母般的关怀去增强他们对作文的信心。第三、要加强调配外阅读的指导,达到全面提高的要求。鲁迅曾说过他的创作是靠自己的阅读摸索出来的,南怀瑾也曾在回答为什么能达到这么高的国学水平时说是得益于小时候的古诗文背诵,当然这是老生常谈了,但又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读与写是密不可分的,互相促进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