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民间艺人”的保护与传承也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十竹斋艺谭论民间艺人的保护与传承也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尹晓华(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江苏南京210001)91Civilhandicraftsmenwerethecarrieroftheprotection粤ndinheritaneeofintangiblecultureher?a.Alllevelsgovernments,culturedepartmentilBeducation.departmentshouldattachimpor-tahoetOtherespectandproteetion0fcivilhandicraftsmenadvehneetOtheirsubsistenceconditlon,promotetheirsociMandeconomicalstatus.4l罩pjp蝴andl8afegu目rdcivilhandicraftsmenSskil1.KeyWordsiCivilHandicraftsmanProtectiOnInheritancelIltangibleCultureHeritage内容提要民间艺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载体,尊重和保护民间艺人,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以及支持和保障民间艺人传承活动的开展,是各级政府,文化单位乃至教育部门应该重视的一项工作.关键词民间艺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图分类法K892.24文献标识码A一缘起全国性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正在全面地,大张旗鼓地开展.人们频频关注的是遗产的调查,分类,申报重点项目,扶持政策,资金分配,以及尝试以产业化的形式来推进部分群众喜爱的项目.但是,从纵向的历史和横向的国内外保护情况来看,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民间艺人的保护与传承.中国的传统技术和艺术的文献记载,除了春秋末年成书的考工记,现存留于世的极为有限.因而,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多是由民间艺人来实现,民问艺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载体.在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他们视民间艺人为国宝,将其供奉为大师,把他们看成是民族智慧的化身,民族精神的象征,民族感情的所在.提起民间艺人,民众心中的民族自尊心油然而生;能得到民收稿日期20060210间艺人的指点,成为人们心仪向往之事;成就为一名传统文化继承者,是年轻人神往的理想.在这种氛围和环境里,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就不成问题.然而我们目前面临的现实是严峻的,民间艺人的生存状态普遍地在社会的底层,保护与传承难以为继,一些依靠口传身授方式加以承传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由于人的原因,目前保存下来的优秀民间艺术的种类已数量很少,且传承的压力很大,得以传承的往往是艺人以家传源学为根本,以无私奉献为代价.在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占国,那些用汗水与智慧雕琢建造了至今令人赞叹的亭台楼阁,金石彝鼎的民间艺人们,那些用精巧的构思,灵动的双手留下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剪纸艺术,绳结艺术,皮影制作与表演艺术,灯彩艺术,绒花艺术还有我们中国特有的灵气培育的许许多多民乐戏曲和杰出艺人,以及对科技领域产生巨大影响的诸如创意九连环,七巧板,华容道,孔明锁等民间游艺竞技者与发扬光大继承者们.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的有生之年是在贫困中度过的.有的人为传承文化付出的代价是终身贫寒,既无经济地位更无社会地位.使感兴趣者,有志者望而生晨和却步.民间艺人的生存状态决定传承与保护的力度,只有提高民问艺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才可能唤起全民的传承与保护意识,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从而产生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二南京民间艺术与民间艺人南京的民问艺术历史悠久,门类众多.根据现有材料,其历史最早可上溯至原始社会晚期.从新石器时期的南京北阴阳营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我们了解到,5000多年前的南京原始居民,已经能将硬度很高的玉石和玛瑙加工成形式多样的装饰品.六朝时期的青瓷艺术和制造工艺,突出了当时人们的聪明才智.明清两朝是南京文化艺术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许多今天还见到的民间工艺门类,品种在明清就已经产生.明代初年,官府将江苏,浙江一带45000多人口移居南京,其中包括许多民间手工业户,并将他们按行业编入坊厢户籍,从事各种手工业生产.如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所在地的南捕厅历史街区仍保留有绫庄巷,绒庄街,扇骨营,皮市街,七家湾等地名.绒庄街的绒花在明代已名闻遐迩,到了清康熙,乾隆年间发展到了极盛.据史书记载,南三山街至长乐路一带称为花市大街,各种绒花店铺集中于此,外埠商人云集此地采购绒花.至20tO:纪3040年代,绒花作坊就有40多户,产品行销全国各地.在南京民间工艺中绒花最受人喜爱,上至皇宫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人见人爱.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绒花的描写就多达数处.1949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党和国家所重视.绒花着名高手吴长祖先世六代均从事绒花业,其传人周家凤老艺人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龙凤呈祥和龙凤喜烛绒花(现藏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被工笔画家,工艺美术家陈之佛教授鉴定为具有典型明代绒花的艺术风格.民间艺人常常回忆起1963年78月间在北京举办展览的盛况,南京22种门类的民间艺术应邀参展,前来参观的有中央领导朱德,李先念,薄一波,论民间艺人的保护与传承邓颖超,郭沫若等和32个国家的外宾及归国华侨,他们激动不已,深深地为南京传统艺术所折服,赞美留言达47条之多.其中郭沫若先生欣然写下诗句:凯风吹至石头城,北海波光照眼明.坐看百花齐放蕊,满国硕果意欣荣.然而,殊荣之下的民间艺人的生存状况却令人担忧.他们大多是没有工作单位的自由职业者.有的被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小集体,往往经不起挫折,一有波折便遭解散.有的年老体衰,既无退休金,又无医疗保险,生活无保障,连他们的子孙都不愿继承.就在人们为他们的生计担忧同情时,你不会想到作为民间艺人,他们最担忧的又是什么?不是身怀绝技出不了名,也不是人们怜悯的老无所养.他们最担忧的是祖宗传下来的绝活后继乏人,这是对列祖列宗最大的不孝不忠.有这样坚定守望的老艺人,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可克服,还有什么理由可躲避为他们的服务呢?三保护与传承是民俗博物馆的职能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以清代着名文人,方志学家甘熙故居为址,整个建筑占地面积逾10000平方米,多进穿堂式古民居,俗称九十九间半.宅屋以木结构抬梁穿斗构架承重,以砖石墙围护和隔间.故居建筑严格按照宗法观念及家族辈份设计,讲究子孙满堂,数代同堂,各类用房的位置,面积,造型,装修都有一定的等级规定.建筑布局严谨对称,主次分明,前低后高,循序渐进.甘氏家族索以戏曲音乐世家着称,其二十五世甘贡三先生在民乐创作上的成就名满海内外,他曾和皇亲国戚切磋技艺,爱新觉罗浦侗就流连于甘家,冠其红豆馆主自居;他还与梅兰芳,奚啸伯等名人名票,文人墨客同台演出.为弘扬民族戏曲与音乐,他热心扶持全国各地的小剧种,在家中设京昆研习所,俗称甘家票社.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在注重保护民俗文物,展示民间传统技艺的同时,尤为注重传承民间技艺和绝活.多年来探索出一条保护民间艺人与传承民间艺术相结合的道路,并取得了很大收获.一是在陈列展览流线上,注重口头艺术的保护与展示.着名黄梅戏演员严凤英,解放前夕因不堪凌辱逃至南京卖艺,甘贡之子甘律之与严凤英相识恋爱,律之向父亲提出婚事,贡三先生发现严凤英有很高艺术天赋,于是顶住社会舆论和家族内的压力,果断同意二人婚事,并对他俩说:黄梅小调很淳朴,很有发展前途,但是过于单调.要求儿子与他共同切磋,建议严在大院中向族人学东南文Jd2006年第3期总第191期习京剧,昆曲,话剧,并将这些剧种的唱腔,身段,正字揉合到黄梅戏中.1954年在全国戏曲汇演中严凤英主演的天仙配,让世人了解和喜爱了黄梅戏,并令人感叹黄梅戏原来只是一个乡间小调,为何严风英从南京回皖后使黄梅戏有了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安徽省原文化厅厅长蓝天先生语).二是在专题陈列上突出民间艺人的绝活作品.如紫eJ,-馆展示着全国着名紫砂收藏家沙志明先生182件名壶,为了收藏这些紫砂精品,他历尽艰辛,呕心沥血.沙老已年逾古稀,但仍主动配合我馆工作,无条件将作品交给民俗博物馆,让观众品味,识读其中浓郁的传统文化信息.他的珍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海内外不少紫砂爱好者为之惊叹不已,纷纷赞之为人间工艺的绝技.三是将民间艺术成果和工艺制作过程同时展示,把保护民间艺术和保护民间艺人有机地结合起来.笔者在设计民俗馆展览前做了大量调查,首先抢救一些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艺术,抱着想民间艺人所想,急民间艺人所急的感情,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改善民间艺人的生活状况,竭尽全力保护民间艺人,传承民间艺术.在展线上我们专辟了一组动态民间艺术展区,采用现场表演或观众参与互动的模式,把展览搞得有声有色.现场表演者有南京民间魔术家王祯卿先生,有金陵葫芦王美称的葫芦彩绘艺术家张苗先生,剪纸艺术家马连喜先生,京剧脸谱艺术家程少岩先生,还有王长生皮影展和姚其德老师的弟子我馆讲解员的现场表演,耄耋老人时光正襟危坐展示书法功力,国画大师沈泉洪先生的泼墨挥毫,甘氏后人组织的民乐和京昆票友研习社的表演,美食家王毅先生制作的地道小吃,王高飞先生的烙画,余肠先生的指画,四世同堂的斗嗡表演等等.这些民间艺人坚持以弘扬传统文化为第一要务,每一专题活动的场所由我馆提供,并按博物馆陈列的要求进行场景布置,如以古民居背景配置的工作台,桌椅及其他用品.活动中销售作品,传授民艺技巧的收入,一律归艺人所有.我馆不收房租,摊位费,全力支持和保护民间艺人的传承活动,保障他们的生活经济来源.我们还要求员工尊重艺人,不准向艺人索要任何作品,并视为纪律来遵守.每逢过年过节,馆里总要组织民间艺人座谈,表演,从领导到员工都称他们为老师.艺人们深深地感受到心情愉快,找到了自身价值,并积极主动地配合我馆各项工作,他们还代表民俗馆深入到部队,院校讲课,在省市重要洽谈会中做表演,引起社会各方的热烈反响.沙志明先生还被南京农业大学聘为兼职教授.一些国外机构或个人纷纷表示要邀请他们去国外进行文化交流.在我馆食俗厅的意见板上贴满,国内外观众赞扬的留言.四保护与传承的核心问题在全球化与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西方现代艺术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冲击,民间艺人的逐渐老化,将会又有一些民间艺术相继消失.如何强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力度,笔者认为,核心问题是政府部门要承担起保护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的责任.民问艺人的原生态作品表达了本地域,本民族的纯真感情,这些反映和美化自己生活的作品,经过历代相传,集中了无数劳动者的智慧和创造,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于民间许多绝活,绝技都靠上辈的口传身授,而大多数民间艺人又都年事已高,这些艺术一旦抢救不及时,就只能成为美好的回忆而无法复活.因此,保护民间艺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抢救优秀的民间艺人.其次,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要坚持町持续发展观,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性,政府部门要创造一切条件,让民间的传承人象艺术家一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不仅有社会知名度,还要有较好的经济收益.这其问,政府的宏观调控责无旁贷.第三,民俗18物馆要为保护与传承主动找个家,展览要从过去的以实物为主,向非物质形态的技艺为主的转变.特别是那些与现代生活不易融合的,生存空间狭窄的,民俗馆有责任将其详细地立体地记录下来,以传后世.第四,帅传徒是传承的最好方法.江苏拟立法保护传承人,并经评审后授予称号,评审的意义在于保护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合法资质.第五,定期组织民间艺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冬至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例文
- 2025年度学校教学工作方案
- 汽车使用与维护 课件 项目四 冷却系统的维护
- 汽车使用与维护 课件 1.2.3 汽车后视镜按键识别与使用
- 高三上学期《无奋斗不青春》主题班会课件
- 20253月份桉树皮药用成分提取技术保密协议
- 2025年瓶盖滴塑注胶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玻纤铝箔保温风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特浓牛油香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爬坡输送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浙江大学网站介绍》课件
- 口腔癌预防科普
- GST200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安装使用介绍说明手册
- 亚硝酸盐中毒的护理查房
- 游戏情感化设计研究-洞察分析
- 《食疗与慢性病》课件
- 【MOOC】理解马克思-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XRD基本原理》课件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2024年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度(4篇)
- 【MOOC】大学公共体育-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