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摘要 国际刑事法律的目的和宗旨应该是打击国际罪行和保护人权的统一, 其中又以保护人权作为其首要的目的和宗旨。从现代意义上来讲,人权的 保护有国内保护和国际保护两个方面。国内人权的保护是国际刑事法律保 护的基础,国际人权保护又是国内人权保护的必然延伸。国际刑事法律对 人权的保护是国际人权保护的一种,它是对国际社会上严重侵犯人权的行 为予以惩处。国际刑事法律对人权的保护和人权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有时两者会呈现良性互动,有时也会出现不和谐的局面。但矛盾的主要方 面是两者的良性互动关系。我们要积极制定国际刑事法律规约,从而预防 在国际社会中大规模的侵犯人权事件的发生,从而保护人类的基本人权。 国际刑事法律中现有的一些制度有力的保护和保障了被害人和被告人 的人权。如引渡制度中的政治犯不予引渡、罪名特定原则,死刑犯不予引 渡等,这些都有助于保障被请求引渡人的人权一一以免其遭受请求引渡国 的迫害。国际刑事法院的建立对人权的实体和程序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明确了不得类推解释和不溯及既往原则,尤其从 人格权、人身权以及庭审中的陈述权和参与诉讼权等方面对被害人明确予 以保护。国际社会为了对一些不属于任何主权国家领土上所施加的罪行予 以惩治,规定了普遍管辖原则。它是指不论犯罪地,犯罪人或者犯罪行为 发生于何处以及被害人的国籍如何,对侵害全人类法益的行为世界各国都 可以本国刑事法律予以追究的原则。它制止在世界范围内的、超出一国管 辖范围的违法犯罪的行为。近年来普遍管辖原则的适用范围有扩大的趋势。 在国际刑事司法实践中主要是通过对刑事被害人和刑事被告人的权利 保护来展开的。对刑事被害人保护主要表现在实体法上,如联合国于1 9 8 5 年通过了为罪行和滥用权力行为受害者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则宣言溉为了 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和恐怖主义,经国际社会反复讨论修改,在充分反映 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和意愿的基础上,于2 0 0 0 年1 1 月1 5 日在第5 5 届联合 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 简称巴勒莫公约) 等。在程序上,多数国际人权组织都规定各缔约国将其履行公约情况向有 关机构提交报告,但只有六个人权公约实行法律监督。还有的国际公约针 对某些易受侵害的特殊群体予以保护。 在国际刑事法律中,国际社会缔结的保护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权 利的国际刑事法律公约则相对较少。在世界各国的国内刑事司法程序中, 对于被告人权利的维护各国法律规定又有相当大的差异,导致被告人在不 同国家受审,其享有的诉讼权利差异很大。笔者认为,国际刑事被告人享 有的最低限度的权利和待遇应该从国际刑事法律实体程序和诉讼程序两方 面加以规定。国际刑事实体法中的刑事被告人的人权保障主要有:国民待 遇原则,被告人的人格尊严和价值不受侮辱,罪刑法定原则,明确规定1 8 周岁以下的人免予刑事处罚等;国际刑事程序法中的刑事被告人的人权保 护主要有生命权非经正当程序不得被剥夺,严禁酷刑、虐待被告人在审判 中,给予被告人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刑事审判中,对被告人进行审判要求 被告人到场并有权享受公正审判权;国际刑事执行程序法中的刑事被告人 的人权保护对刑事被告人的刑罚执行要人道,并应在刑罚执行制度中规定 执行变更制度等。 最后,国际刑事法律对人权的保护不是万能的,它不能涵盖所有的人 权保护方面。国际刑法对人权保护的国际犯罪罪名会越来越完善。人权是 发展的,国际刑法对人权的保护也会越来越完善。针对青少年网络色情犯 罪现象的国际性,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国际刑事法律的立法,将此种具有严 重危害国际社会的行为犯罪化。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针对青少年网络色 情犯罪的国际犯罪化的危害性和急迫陛,防治青少年网络色情犯罪的国际 犯罪化所面临的艰巨性。针对青少年网络色情犯罪的国际犯罪化的防范对 策,笔者认为在将来制定的统一国际刑事法律公约中规定它的犯罪构成以 及统一的色情标准问题等,从而能有效预防网络色情犯罪的发生。 对中国刑事法律中人权保护的展望一首先是国际犯罪国内立法化。 鲣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 1 9 6 6 年) 在第二编第2 条第1 款明确规定: 本盟约缔约国承允尽其资源能力所及,各自并借国际协助与合作,特别 在经济与技术方面之协助与合作,采取这种步骤,务期以所有适当方法, 尤其包括通过立法措施,逐渐使本盟约所确认的各种权利完全实现。”我国 为了履行条约所规定的义务,就必须将一些国际犯罪国内立法化。另外, 我国刑法典第十条规定了我国对外国刑事判决采取消极承认的态度。主要 是为了维护我国的国家主权,但在司法实践中,我国针对在外国被判罚过 刑事惩罚的,般都是免于刑事处罚,所以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是脱离的, 而且也给了外国学者认为我国没有很好的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人权 的口实。故笔者认为为了与国际接轨以及不给外国某些人以1 :1 实,对我国 刑法第十条进行修改。最后,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刑事被告人的人权,笔 者认为应引进大陆法系的相关理论一一期待可能性,它在我国刑法理论中 有其独立的存在价值,它可以从深层次解释我国刑法中的一些法律规定。 但引进后在司法实践中,仍应遵循主客卿相统一的定罪量刑原则,判断的 第一层含义即基本的主观是否有罪过,客观上行为人是否做出了违法犯罪 的行为,如主客观都具备,则可推定为有罪,判断的第二层含义即看客观 上是否存在非正常的附随情状,再进一步判断行为人是否因这些情状影响 了他的意志自由以及影响的程度,如果足以使行为人的意志自由丧失,则 行为人阻却犯罪。如仅使选择的意志自由减少,则减轻刑责( 仍有罪) 如 果没有异常的客观附随情状,则不用考虑。 关键词:国际荆法人权保护被告人引渡普遍管辖 a b s t r a c t h u n d r e dy e a r s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h u m a nr i g h t s ,t h o u g ht h en o t i o n o fh u m a nr i g h t sh a sc o n t i n u o u s l ya c c e p t e do rh a si n t e m a l i z e da sh u m a n b e i n g s l i f e s t y l e i t sn o td i m c u l tf o ru st od i s c o v e rt h a tt h es t a t eq u o o f h u m a nf i g h t si sf a rb e l o wt h ei d e a lc o n d i t i o n w h a t sm o r e t h ef o r mo f t r a m p l i n go fh u m a nr i g h t se m e g e s i na ne n d l e s ss t r e a m b e s i d e sn a t i o n s , o t h e rm a i nb o d i e so fv i o l a t i n gh u m a nr i g h t sa p p e a r s oa f t e rt h es e c o n d w b r l dw a r , t h ep r o t e c t i o n so fh u m a nr i g h t sh a v eb e e nm o r ea n dm o r e w o r l d w i d ec o n c e m e db yi n t e m a t i o n a ls o c i e t y , w h i c hh a v eb e c o m ea r t i m p o r t a n tp r o b l e mo ft h er e s e a r c ho ft h em o d e mi n t e m a t i o n a lc r i m i n a l l a w f r o mt h e no n , t h ei s s u eo fh u m a nr i g h t sh a s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 e n t e r e di n t ot h ef i e l do fi n t e m a t i o n a lc r i m i n a ll a wa n dd e c l a r e dt h e a r r i v a lo fo n em i l e s t o n eo f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h i s t o r yo fh u m a nr i 曲t si nt h e w o r l d t h eo b j e c ta n dp u r p o s eo fi n t e m a t i o n a lc r i m i n a ll a ws h o u l db e u n i f i e di nf i g h t i n g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r i m ea n dp r o t e c t i o no fh u m a nr i g h t s f u r t h e r m o r e ,t h ep r o t e c t i o no fh u m a nr i g h t ss h o u l da c t a si t sp r i m a r y o b j e c ta n dp u r p o s e i nm o d e mt e r m s ,t h ep r o t e c t i o no fh u m a nr i g h t s p r o t e c t i o ni n v o l v e sb o t hd o m e s t i ca n d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p r o t e c t i o n s o m eo f t h ee x i s t i n gs y s t e mo f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r i m i n a ll a wh a v ep r o t e c t e da n d s a f e g u a r d e dh u m a nr i g h t so fv i c t i m sa n dt h ea c c u s e d f r o mt w oa s p e c t s o f b o t hs u b s t a n t i v ea n dp r o c e d u r a lp r o v i s i o n s ,t h ei n t e m a t i o n a lc r i m i n a l l a wh a ss t i p u l a t e dp r o v i s i o n st op r o t e c tt h es u s p e c t e da n dd e f e n d a n t s t h ei n t e m a t i o n a lc r i m i n a ll a wf o rt h ep r o t e c t i o no fh u m a nr i g h t si sn o t ap a n a c e a ,i tc o u l dn o tc o v e ra l la s p e c t so ft h ep r o t e c t i o no fh u m a n r i g h t s s o i ni n t e m a t i o n a lc r i m i n a ll a w , c r i m ep r o v i s i o no ft h e p r o t e c t i o no fh u m a nr i g h t sw i l lb e c o m ei n c r e a s i n g l ys o u n d f r o mn o w o n ,p r o t e c t i o no fh u m a nr i g h t sa d v a n c e sn e wt a s kf o ru s ,e s p e c i a l l yi n t h ec o n d i t i o nt h a tc h i n e s eg o v e r n m e n tr a i s e st h ef o r mo f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b a s e do nh u m a nb e i n g sa n dt h ea i mo fc o n s t r u c t i n gah u m o r o u ss o c i e t y , w h i c hi san e w o p p o r t u n i t yf o rt h ei m p r o v e m e n to fc h i n a sr e g i m eo f p r o t e c t i o n o fh u m a nr i g h t s t h e s t a r t i n gp o i n to f h u m a n - o r i e n t e d h u m o r o u ss o c i e t yi st h er e s p e c tf o rh u m a nr i g h t s o n l ya f t e rt h eh u m a n r i g h t sh a sb e e np r o t e c t e d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 , c a nr e f l e c tt h ei d e a ls t a t u so f h u m a n o r i e n t e da n dh u m o r o u ss o c i e t y t a k i n gc h i n a sr e a l i t yi n t o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c h i n ah a ss t e p p e di n t ot h ee p o c ho fh u m a nr i g h t s ,y e ta p e r f e c tp r o t e c t i o nr e g i m e n o te s t a b l i s h e di nt h i sp r i m a r ys t a g e o f c o u r s e 。w h a tt h ea u t h o ra i m st od oi sn o tt h e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o fas y s t e m o f t h ep r o t e c t i o nr e g i m e o f h u m a nr i g h t si nc h i n a , b u tt r i e st om a k ec l e a r h o wd i dt h er e l a t e dp r o t e c t i o nr e g i m eo fh u m a nr i g h t si nt h ew o r l d e s t a b l i s ha n dw o r k 。m a i n l yt h ei n t e m a t i o n a lo n e sa n dr e g i o n a lo n e s g o v e m m e n t a lo n e sa n dn o n g o v e r n m e n t a lo n e s i n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a u t h o rm a i n l ya n a l y s e st h en a t u r eo f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r e g i m eo fh u m a nf i g h t sp r o t e c t i o n w bs h o u l d l u c i d l y u n d e r s t a n di ta n ds t i c k st oo u rs t a n d p o i n ti nt h ei n t e m a t i o n a ld i a l o g u e s a b o u th u m a nr i g h t s k e yw o r d s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r i m i n a ll a w ;p r o t e c t i o no fh u m a nr i g h t s ; e x t r a d i t i o n ;a c c u s e dp e r s o n ;u n i v e r s a lj u r i s d i c t i o n 引言 人权在不同文化、不同国度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就是在西方国家, 其对人权的解读也很不一致,如英国的人权更倾向于自由,而法国则醉心 于民主。民族国家中提出的民族自决权等等都使得人权充满了种种矛盾和 变数,但人权是对立统一和不断发展的。目前在国内、国际刑法中探讨人 权的学者为数不多,而且多侧重于人权与主权的争论,忽视了人权与人权 之争则令人不无遗憾。 人权法与国际刑法作为两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 而对国际刑法中的人权保护研究则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陆续有学者研 究。主要从国际人权法的历史发展,国际刑法的形成和发展,人权的国际 保护与国际刑法的关系等来进行研究,提出要从交换情报、引渡和司法协 助来加强国际刑事合作,促进人权的国际保护。还论述了国际人权法与中 国刑法在效力上的关系。中国学者普遍认为人权法的产生是近代的事,但 人权法的思想却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人权法诞生的早期,传统的人权 仅指个人的公民政治权利,但二战后随着人权保护浪潮的加强,国际公约 中的人权内容不断丰富,种类愈来愈多,并形成了所谓三代人权的划分( 但 三代人权却有着不同的划分标准) ,国外有学者甚至提出将发展的权利称为 第四代权利。 人权国际刑法保护的理论依据是:对任何个人的人权的蔑视不再仅仅 是针对这个个人,而是意味着对所有个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践踏。人权国际 刑法保护的主要内容或者国际刑法领域的人权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有生命 权,自由权、平等权、发展权、特殊主体的人权和生命权、自由权,平等 权、获得人道主义待遇权、公正审判权之分。) 还有学者针对严重危害人类 共同利益的犯罪,主张对诸如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和侵略罪 等,为了保护受害人的人权等不适用时效规定。美军虐囚( 侵害战俘的人 权行为) 也应适用国际法,其应承担违反国际刑法的法律后果。保护人权 应由各国自行决定,后靠国际刑法来调整,根据人权保护的对象是国际人 权还是国内人权,将人权保护分为人权的直接保护和人权的间接国际保护 内容。 国际刑法的目的和宗旨 目前有不少学者为国际刑法学科划分之争时,国际刑法正渐渐演变为 - i - j 独立的学科,这是不争的事实对国际刑法下定义的有若干人,每个 人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都有合理的一面。这也使得国际刑法在当代成为 最具争议的学科之一。笔者赞同传统的狭义观点:即认为国际刑法是国际 公约中规定的严重侵害人类利益的国际罪行、刑罚制度及执行的刑事法律 制度。由于各国的刑罚制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有的国家存在死刑,有的 国家不存在,而国际刑法又主要是针对严重危害人类共同利益而制定出来 的,故各国对此较难达成一致的认识,比如一般仅在国际公约中规定某行 为为国际罪行,但具体规定的刑罚则有待各国自行制定。所以国际刑法公 约较少有完整的罪刑规范,但这并没有妨碍国际刑法的成长。笔者仅从狭 义角度来阐释国际刑法,这是本文的研究前提,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狭义国际刑法的特征主要有:1 、法律性。国际罪行必须在国际刑事 法律公约中明文规定。( 历史上曾有 - - j 惯国际刑法,但在当代罪刑法定是国 际刑事法律现代化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应是国际条约明文规定为限。) 如何 界定“国际”则又有一定的难度,是两国三国还是包括地区在内。依笔者 之见,“国际”至少应达到一定数量且不是以本地区或者本区域为目的而制 定的对象。如某个公约规定至少1 0 个国家签署并提交批准书后则成立或者 生效。2 、国际刑法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随着人类科技发展和人类共 同利益的关注,犯罪也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和国际化。为了适应打击国 际犯罪的需要,国际社会也在不断的扩大犯罪圈,借以保护各国人民。是 故,国际刑法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3 、国际刑法以国际罪行为调整对象, 国际罪行不同于国际上的不法行为,它是严重侵害人类共同利益的行为。4 , 国际刑法运用直接调整方法。因为国际刑事法律公约给出了明确的国际罪 刑规范,如行为违反了人道罪,世界各国都有普遍管辖权,都可以在世界 范围内进行追捕,也不受犯罪地国惩罚为必要限制。典型的是“艾希曼案 1 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国际刑法是国际法的分支,以马呈元为代表,详见马呈元著;国际犯锥与 责任,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2 3 页。另一种认为国际刑法足独立的分支,详见张智 辉著:国际刑法通论( 增补本)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1 3 2 l 贞。 2 件”2 。5 、国际刑法的最后性。即国际刑法只调整那些严重危及国际社会利 益的行为。只有当其他法律不能或者不会处罚时,才有适用国际刑法的问 题。 ( 一) 国际刑法存在的本源性思考? 国际刑法为什么得以存在并不断发 展壮大? 在1 7 世纪以前,作为部门法意义上的国际刑法尚不存在,那时经济科 技不甚发达,一国之国民还是把视线更多的投入到本国国内。后来随着近 代航海技术的出现,人们可以通过海洋深入到其他国家,这时海盗行为也 变得猖獗,为了惩治这种类型的国际罪行, - - j 惯国际法认为海盗是逐出 法外之人,一种违反人类的罪行者。按照国际法,海盗行为使海盗丧失 了其本国的保护,因而丧失其国家属性;而且他的船舶或飞机虽然过去可 能具有悬挂某一国旗帜的权利,也丧失了这种权利。国际法上的海盗行为 是一种国际罪行;海盗被认为是切国家的敌人,他可以被落入其管辖 权的任何国家加以法办。”3 在国内,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刑事法律来保护人民利益。由于国际社会 没有一个超越各国法律之上的立法机构来制定。一国范围之内,国家统治 者可以依据全民或者统治阶级的意志将严重危害国家利益以及人民安全和 平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予以刑罚惩罚,以期来达到预防严重危害社会行为 的发生。而当经济全球化之后,一国便不能以国内法为规定对之予以惩处, 或者说虽在一国国内主权范围之内实施其行为,但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利益, 如种族隔离行为,则别国不好凭借本国力量予以干涉,这样为了避免自己 2 阿道夫艾希曼于1 9 0 6 年在德国 h 生,8 岁时随父母迁居到奥地利。成年后,艾希曼碌碌无为,曾当 过吸尘器的推销员。1 9 3 2 年,艾希曼加入r 纳粹党,并开始发迹,成为党j j - r 车的一员。1 9 3 4 年,他被任 命为纳粹达豪集中营的头头。不久,他加入r 盖世太保司令部的犹太人事务都。1 9 3 6 年,又被任命为犹 太人事务部的头头。为r 掌握对付犹太人的手段和伎俩,艾希曼小遗余力地向众位纳粹头目“学习”, 甚争还去巴勒斯坦收集情报。1 9 3 8 年,艾希曼又被派往奥地利,其后又被派到捷克斯洛伐克,专门负责 对付犹太人。然后,他获委派负责驱逐犹太人的t 作。不久,他又被调到东欧的纳粹占领区。1 9 4 2 年, 他又去r 波兰。此时,他已拥有r 直接驱逐犹太人、屠杀犹太人的大权。二战结束后,艾希曼被捕入狱。 但后来,他设法从狱中逃走,到r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化名克莱门特与妻子和3 个儿了:一起生活。 1 9 6 0 年5 月1 1 日晚,以色列特t 以非凡的胆略和周密的计划绑架r 艾希曼,并且将他虫伞地劫持到以色 列。1 9 6 1 年4 月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受审。1 9 6 1 年1 2 月1 5 日,艾希曼以腊杀2 0 0 万犹太人的罪行,被 定为反人类雅、反犹太椎,以及参加犯罪组织罪而判处绞刑。1 9 6 2 年5 月3 1 日,艾希曼伏法受刑。详 见:底线伦理和罪甚职责评审判阿道丈艾希曼,h t t p :l _ z y j y z c o m f x 2 0 0 6 1 2 2 5 7 9 8 h t m l 更 新时间:2 0 0 6 - 1 2 2 7 3 i 英1 詹宁斯、瓦斯修订, :铁崔等译:奥本海国际法( 第l 卷,第2 分册)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 出版杜,1 9 9 8 年版,第1 7 4 贞。 3 成为国际罪行的受害者,各主权国家便在平等基础上通过磋商对严重侵犯 人权的国际犯罪行为予以立法,也即让渡出自己民族独立国家主权的部 分( 通说国家主权有四种:独立权,平等权,自保权,管辖权。如本属于 一国管辖的罪行,经过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制定了国际刑事法律规约。则将 此种罪行变成了各国都可以行使管辖权,而且根据“一罪不二审”原则, 当别国优先行使管辖权后,本国则没有权利再行使管辖权,从这个意义上 来说,这个主权国家是在让渡自己对某些严重危害国际社会的国际罪行行 使管辖权等) ,或者相互承认对方国家的司法主权。 构成国际犯罪主体是国家,国际组织还是个人呢? 按照罗马公约所规 定的4 种罪( 战争罪,侵略罪等) 观点来看,国家和个人都可以成为国际 犯罪的主体。但国家一般积承担赔偿损失责任。而且由于国家的过错举证 责任比较难,故在当代一般倾向于国家承担无过错责任。 综上,国际刑法制定的宗旨是为了通过惩罚国际犯罪来维护全世界人 类的共同利益。( 维护人类最基本的人权) 。国际刑事法律规范的正当性何 在? 它是世界经济、社会和人际交流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产生的。之所 以1 7 世纪以前时代没有诞生国际刑法,是因为世界各国大多闭关锁国,产 生国际性犯罪的现象不多,故没有产生国际刑法的土壤环境。后来随着经 济、社会的发展,各国交往频繁,在当代主要是经济交往中,出现了国际 经济犯罪,随着各国经济政治实力的增强,不满足于旧有的势力范围,于 是便通过武力战争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其它众多的不发达的e p l j , 国家为 了遏制这一现象,迫切需要一门强有力的法律来遏制这一现象,以保护本 国国民的人权。国际刑法便通过对国际战争罪犯予以规定。在当代,国际 刑法规范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国际刑事法律公约,而它又主要包含在国际公 约中,这使得国际刑法很容易被人认为是国际法之一部门。 ( 二) 国际刑法的目的和宗旨 上面论述了国际刑法的诞生及原因,下面我们来谈谈国际社会为什么要 制定国际刑法或者说国际刑法制定的目的和宗旨是什么。( 要知道,众多主 权国家- y - , 心静气坐下来,讨论公约的制定本身并不是件容易的事j 隋。) 在 这里,首先要搞清楚一些基本概念。按照现代汉语大词典,“宗旨”是 主要的目的和意图。价值”是指用途或者重要性。机能”本意指生物体 器官的作用;呀0 益”是指好处,跟“害”,“弊”相反。而“需要”则指人 的本j 性。人的需要”即指人的本性。它是价值存在的前提。没有人或人的 需要就根本没有价值关系。所以国际刑法的目的和宗旨就是国际社会制定 国际刑法的主要目的和意图。 传统国际刑法认为国际刑法固有的宗旨是惩罚国际犯罪0 笔者认为不 完全对,惩罚国际犯罪应该是国际刑法的机能也即是功能。因为人类在国 际交往中,会产生种种不安全,于是就有了维护自身及国家安全的需要, 就有了自己的目的和意图即通过制定国际刑法,来维护自己的基本利益( 基 本人权) ,而实现维护人权的手段就是通过国际刑法的功能的发挥一一打击 国际犯罪来实现的。所以惩罚国际犯罪仅仅是手段,保护世界人民的利益 才是宗旨所在。如果没有保护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指导。惩罚国际犯罪 就会失去方向,就会为惩罚犯罪而惩罚。依笔者之见,制定国际刑法的目 的和宗旨主要就是为了维护和实现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最低限度的维护。联 合国刑事司法准则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实现司法公正,保障基本人权; 控制犯罪增长,维护法律秩序。国际公认的原则是不得以牺牲司法公正或 威胁基本人权为代价来控制犯罪或建立秩序。5 如果说仅仅光喊保护人权口号,而不去惩治国际犯罪,则世界人民的根 本利益永远保护不了。另一方面,如果仅仅预防和惩治国际犯罪,而忘了 隐藏在背后的保护人权,则会失去方向走向另一个极端。所以人权保护是 国际刑法的统领、核心和灵魂。 ( 三) 结论:现代意义上,人权的保护有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 国内 保护主要有一国国内法予以保护,这里不再赘述) 1 根据对人权保护的法律规范是由国际刑事法律规范直接规定还是由 本国法律规范的规定,可以将人权的国际保护分为两个方面: 人权的国际保护 直接的国际 行的惩处) 厂国际公约要求世界各国增进 间接的国际保护 国内立法,司法、执法等来促j 趱| 人 l 权的发展 4 张旭主编:人权与国际刑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4 5 页。 5 马长生主编:国际公约与刑法若十问题研究,北京:北京人学 n 版社,2 0 0 4 年版,第1 8 页。 5 2 国际人权法和国际刑法虽然都是对人权进行国际保护,但两者所起 作用不一样。 首先国际人权法对人权的保护起最基本的、直接的,基本的,全方位 的保护,它不仅包括禁止严重侵犯人权,还包括基本的,从某种意义上可 以这么说,国际人权法是国际刑法的保护方向,国际刑法是国际人权法的 最后、补充保障作用,对严重侵犯人权的国际罪行予以惩处,来维持世界 和平与安全。 3 国际刑法与人权保护首先呈现出良性互动关系。国际刑法对国际上 严重侵犯人类基本人权的国际罪行等予以打击和严厉惩治。人权借助国际 刑法的保护与发展得到更深入、更全面、更实际的支撑。国际刑法预i 别曼 犯人权事件的发生,从而保护了人类的基本人权。而人类的基本人权诸如 自由秩序公正等得以有效维护和发展时,则又会有效的推动国际间加强合 作以打击国际上严重侵犯大规模人权事件的发生,从而推动了国际刑法的 发展;但另一方面,国际关系本身的复杂性使得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更困 难。国际刑法与人权保护有时又呈现出恶性循环的关系。如国际刑法中的 引渡制度,犯罪嫌疑人的认定及如引渡的基本原则如“政治犯不引渡”或 死刑犯不引渡等,为了保障其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人权,有时会使引渡很 难进行下去,会导致国际刑法很难深) 、发展下去。两者虽有矛盾,但问题 的主要方面是良性互动的,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都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国际刑法和人权保护中,良性互动是 矛盾的主要方面,而恶性循环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二、对国际刑事法律制度中若干人权保护问题的恩考 ( 一) 引渡制度与人权保护 通说认为“引渡”是指一国应他国的请求,将当时在其境内而被外国 指控犯有某种罪行或已被判刑的人移交给该外国以便起诉或者执行刑罚的 活动,被定义为法律手续”或者是一种“司法让与”。引渡制度是主权国 家或者国际组织之间相互合作和惩治犯罪的必然结果。当某人在某国或国 际空域上犯下某种国际罪行后逃匿至另一国,受害国以及其他国家都可以 向国际罪犯隐匿国提出此种要求。( 为惩治罪犯,引渡便随之产生) 。而国 6 张智辉著:国际刑法通论( 增补本)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3 2 6 页。 6 际刑事法院作为超国家的司法机构对国际刑事犯罪行使追诉权,尚为一些 国家所不能接受,加之其管辖范围的狭窄,事实上难于对所有国际罪行进 行惩处。国际刑法学者巴塞奥尼所归纳的2 6 种国际犯罪以及国际刑事法院 所管辖的罪名要能够顺利实现其管辖权,引渡制度是必不可少的,除非犯 罪嫌疑人在这些受害国被抓捕,在这里牵涉到被请求引渡人的人权保护问 题。因为引渡制度往往涉及被请求引渡人的自由和基本权利。很多西方学 者认为,引渡请求国应尊重被引渡者的基本人权是被引渡请求国接受引渡 请求的前提条件7 。 1 国际上的引渡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必须要有条约前置原则。即 国家主体之间进行引渡必须要有引渡条约( 包括国家之间或某地区之间 等) ,通过条约明确规定请求国与被请求国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且也明确 规定引渡的程序和对被请求引渡 权具有保障作用。缺陷是在没有签订 引渡条约的国家则不能实行有效的引渡,从而不利于打击国际犯罪,维护 受害人的人树。第二种则是不需要条约就可以进行引渡,优点是灵活便利, 便于及时顺利打击国际犯罪,缺点是有时不利于保障被请求引渡人人权。 笔者认为有效的方式应签署引渡公约,国际上也有诸如( ( 联合国犯罪人引 渡示范条约,1 9 5 7 年( ( 欧洲引渡公约,1 9 6 9 年犯罪人引渡法,明确 了引渡主体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以及被请求引渡人的权利保障等相关内 容。各国可以在此基础上或加入或与另一国重新签订来增加打击国际犯罪 的合作与决j 心。在欧美发达国家中,存在一个国家与1 0 0 个国家之间缔结 引渡条约的情掰。笔者认为,这就为该国与多国( 国际社会) 惩治国际犯 罪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政治犯不引渡:政治犯分类有绝对的( 纯粹的) 政治犯、相对的政 治犯、混合的政治犯以及与政治有关的犯罪或者相关联的犯罪。还有我国 学者张旭分为:( 1 ) 基于政治动机或者带有政治目的的犯罪( 如为达到某 种政治目的绑架人质、劫持航空器) ;( 2 ) 纯粹的政治犯罪( 如背叛国家罪) ; ( 3 ) 因种族、宗教、国籍、政治见解等而认定的犯罪。笔者认为张旭教授 的分类较为妥当。对基于政治动机的犯罪,因为一方面是出于政治目的, 但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危害到了特定或者不特定人的犯罪,侵犯了他们 7 s e e c o m m i t l e e o i l e x t r a d i t i o na n d h u m a n r i g h t s , “s e c o n d r e p o r t ”,m a y l 9 9 6 , p i ,转戮自张旭主编;人 权国际刑法,北京:法律| f j 版社,2 0 0 4 年版,第2 3 2 负。 。【仁1 1 森下忠著;国际刑法入门,阮齐林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1 3 9 页。 9 【l j l 森下忠著:国际刑法入门,阮齐林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人学: 版社2 0 0 4 年版,第1 4 0 贞。 7 的人权和利益,不能单纯为了片面强调追求保障被告人的利益而忽视对受 害人的利益维护,故在当代第( 1 ) 类通常不包括在政治犯罪之中,最典型 的是行刺条款”的出现,比利时于1 8 5 6 年3 月2 2 日法案对1 8 3 3 年的犯 罪人引渡法第6 条( 政治犯罪) 增加了第二款:对外国的国家元首及其 亲属的人身进行侵害,构成了故意杀人罪、谋杀罪,或者毒杀罪的,不认为 是政治犯罪或者与政治关联的犯罪。这个规定就被成为比利时条款或行刺 条款,随后此条款被各国条约所采纳,这就表明“政治犯罪”概念有缩小 的趋势。”对于第二种纯粹政治目的犯罪,笔者认为应划归到不引渡中。第 三款张旭教授认为可按“双重犯罪”原则不予引渡,笔者认为这种因种族、 政治见解不同也应以不引渡”,因为这才是真正的“政治犯不引渡”。 其外,在引渡中往往有人权条款差别条款( d i s c r i m i n a t i o n c l a u s e ) 。 一般是当被请求国认为被请求引渡人因为宗教、政治见解或者种族等原因 如被请求引渡回国后可能遭遇非人对待以及可能遭受加重处罚时,拒绝予 以引渡。人权条款是赋予被请求国的自由裁量权,对请求国以前遵守条约 的承诺是否兑现等自由做出的。人权条款的建立也有助于保障被请求引渡 人的人权,以免其遭受本国统治阶级的迫害。 3 罪名特定原则与上述原则一样对被请求引渡人的人权保障起着相同 的旨趣。含义是当被请求引渡人被引渡回国后,请求国只能依所引渡之罪 对其进行起诉并予以惩罚,而不能另立罪名起诉。当被请求人因诸如请求 国予以刑事司法协助( 如回国履行作证义务等) ,在回国期间及其履行义务 后特定期限内,不受请求国逮捕等权利,这也是为了有效保障其人权。 4 死刑犯不引渡 废除死刑是国际人权运动蓬勃发展的产物。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已废 除死刑。当被请求国保留有死刑时,请求国对于被请求人被引渡后有可能 判处死刑则可能为保障被请求人人权拒绝予以引渡。因为被请求人即使犯 了严重的国际重罪,根据国际罪行的普遍管辖原则,请求国适用有选择的 或引渡或起诉”,如果请求国因某种原因拒绝引渡,则应自己予以审判, 即使犯重罪,也不会判处死刑,这就会导致被请求人在请求国或被请求国 受审命运遭遇不公平,故被请求国通常以“死刑犯不予引渡”,如;联合国 大会1 9 9 0 年1 2 月1 4 日第4 5 1 1 6 号决议通过的( 引渡示范公约第4 条 “拒绝引渡之任择性事由”之( 4 ) 规定:“按请求国法律一作为请求引渡 ”f 】森下忠著:国际刑法入门,阮齐林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1 5 3 页。 8 原因的罪行应判处死刑,除非该国做出被请求国认为时充分的保证,表示 不会判处死刑,或者即使判处死刑,也不会予以执行。”1 9 5 7 年欧洲引渡 公约第1 1 条也有相关规定。 中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在刑法中仍是重刑结构,保留不少死刑, 尤其在非暴力性犯罪方面,这使得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引渡问题上或多或少 的存在着困难。一方面也会鼓励中国贪官想方设法外逃,给中国逮捕侦查 等带来不便。另一方面,当中国与犯罪对嫌疑人藏匿国承诺引渡后不判处 死刑,虽有刑法典第6 3 条第2 款之规定:根据案件的特殊j 睛况,经最高 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但如果外逃贪官过多,最 高人民法院频繁适用此款也会有损我国刑法典的尊严。同时对外逃贪官在 引渡时承诺保证不适用死刑,而对未逃亡或未来得及逃亡的贪官则可适用 死刑,这就会在我国造成另外一种不平等,即有违“刑法适用面前人人平 等原则”。同样的定罪量刑情节,就因为身在不同国家,就会导致命运截然 不同的现象,这很难说符合正义观念。刑法作为公法,是分配正义,然而 这是针对不同量刑情节而言的。如果其他都相同,仅嫌疑人在国内外相区 别,依据同一部刑法典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则刑法很难说是公平正义的体 现。另一方面,对受害人( 诸如国家等) 也是不公正的,既然刑罚已预定, 仅因嫌疑人逃到国外,就可以减轻处罚等诸如此种,相对于受害人的人权, 则又是保护不力的体现。如何处理这一矛盾则值得研究。对此,我国通常 低调处理:或者尽量说服对方同意不在双边条约中规定这样的限制条件, 或者使用比较笼统的措词以避免直接表述,或者在正文中搁置,在会谈纪 要中附加说明。“但笔者认为这始终不是最终的解决措施,最重要的仍是我 国要符合世界人权的发展趋势,逐渐减少死刑以至彻底废除死刑,到那时 相信就没有这种矛盾出现了。 ( 二) 国际刑事法院的建立对 、权保护的意义 ( 国际刑事法院规约( 以下简称罗马规约) 的通过标志着国际人权 法的一个真正起步,表达了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出: 国际刑事法院的建立是“对未来一代希望之馈赠,并在通向普遍的人权和 法治进程中迈出的巨大一步。” ”参见黄风:中周弓i 渡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 9 9 7 年版,第1 吣一i l l 页;转引自张 旭主编:人权与国际删法,北京:法律 h 版社,2 0 0 4 年版,第2 3 4 - - 2 3 5 页。 忙转引自赵秉志主编;国际区际刑法问题探索,北京:法律:b 版社,2 0 0 3 年版,第5 2 8 页。 9 1 罪刑法定与国际人权保护 国际刑事法院的建立对人权的保护作用是全方位的。从实体到程序都赋 予了全面的保护。“如果你想保护人权,你就必须限制那种凌驾于他人之上 的权力,并且确保这种权力受到持续的监督。”从瑞士学者托马斯弗莱纳 的这句名言可以看出,要想保护人权,必须限制权力的恣意性和干涉性。 而且要明确权力的内容,使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受到法律的明确限制, 这就需要罪刑法定原则。 同样,为了使国民对自己的行为具有预测可能性,这就需要国家国际 社会预先颁布明确的法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预防国民犯罪。而历史 上曾有纽伦堡和东京国际军事法庭,笔者认为这正是基于保护人权或者人 道主义的理由,才给予他们最严厉的制裁。在当代所通过的一些国际刑事 法律公约中,则明确规定了一些不溯及原则不适用于违反文明国家的普遍 罪行。 罗马规约第2 2 条规定,只有当事人的行为在发生时构成本法院管 辖权内的犯罪,该人才根据本公约负刑事责任;犯罪的定义应予严格解释, 不得类推解释,涵义不明时,对定义做出的解释应有利于被调查、被起诉 或者被定罪的人;本条不影响依照该公约以外的国际法将任何行为定性为 犯罪行为。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行为罗马规约也规定了不溯及 既往原则,第2 4 条规定,任何人对规约生效前的行为,不应依照本规约承 担刑事责任;在最后判决之前适用于特定案件的法律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应适用对被调查、被起诉、被宣判的人更为有利的法律。这是罪刑法定原 则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法律施行可以针对其生效之前的行为,则会使得 国民对自己的行为预见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会侵犯人们的权利行使,给人 权保护带上很大的不确定性。没有一个人因为没有遵守一个并不存在的法 律规范而受到惩罚。但如果规约对此生效前的某项行为不规定为犯罪 或者有减轻处罚时,则依据罗马规约,这就是刑法上通说的从轻原则, 表面上好似违反罪刑法定,其实质都是为了更好的维护被告人的人权,与 罪刑法定的趣旨一致。但( ( 罗马规约第2 9 条又规定,本法院管辖范围内 的犯罪不应受任何时效的限制,笔者认为它违反了人权保护,应该予以取 消。 2 国际刑事法院对被害人 枳之权利保护 ( 1 ) 人身权及人格枳。罗马规约第6 8 条第l 款规定:本法院应采 取适当措施,保护被害人和证人的安全,身心健康,尊严和隐私。在采取这 些措施时,本法院应考虑切有关因素,包括年龄、第二条第三款所界定的 性别,健康状况,及犯罪性质,特别是在涉及性暴力或性别暴力或对儿童的 暴力等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