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的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doc_第1页
心悸的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doc_第2页
心悸的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doc_第3页
心悸的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悸的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一、心悸的辩证施护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悸动、心慌不宁,甚至不能自主或脉跳三五不齐的病证。西医学中的各种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心律失常,以及甲状腺机能讥进、贫血等病中以心悸心慌为主症时,属本病辨证范畴。中医认为心悸总属虚多实少,其护治原则以补虚为主;实者分别采取化痰清热,化痰涤饮,活血化瘀等。临床常见辨证分型及治则如下:(1)心虚胆怯型:证见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苔薄白或如常,脉象动数或虚玄。治护当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居室宜安静,适当的锻炼身体,调节脏腑阴阳,顺护心神。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保持心情愉悦,惊者平之。饮食可选用含钾高的食物,如油菜,菠菜、柑橘等。(2)心血不足型:证见心悸,头晕,面色不华,倦怠乏力,舌质淡红,脉象细弱。治护当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汤药宜温服,且服药时间与用餐时间分开。饮食调护应给予营养丰富,补益心脾之品,如山药、红枣等。(3)阴虚火旺型:证见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腰酸耳鸣,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象细数。治护宜滋阴清火,养心安神。汤药宜温服。保持心情宁静,以护心止悸。饮食宜清淡、富营养为原则。生活有节,慎房事。(4)心阳不足:证见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象虚弱或沉细而数。治护宜温补心阳,安神定悸。心悸发作严重时,应卧床休息;呼吸困难伴有痰声、咯血及下肢水肿者,可采取半卧位。饮食宜益气温阳之品。水肿者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5)水饮凌心者:证见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小;或下肢水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玄滑。治护当振奋心阳,化气行水。汤药宜浓煎温服,少量多次分服,严格按时间和剂量给药。若心悸喘咳,不得平卧,应采取半卧位;呼吸困难者及时吸氧。饮食宜少食多餐,易消化,以益气温阳,化饮利水为原则。(6)心血瘀阻型;证见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见唇甲青紫,舌质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治护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反应。若见胸闷心痛,或脉搏紊乱,乍疏乍疾时,可予冠心苏合丸、速效救心丸或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必要时与急救中心联系。心悸心痛者,应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饮食宜清淡,忌食肥甘厚味。 二、情志护理(1)心悸发作时有恐惧感者,应有人在旁陪伴,并给予心理安慰。(2)平时多向患者讲解紧张、恐惧、激动、思虑对病情的不良影响。(3)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自慰法、转移法、音乐疗法、谈心释放法等。三、中医特色治疗:极泉穴按摩法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取穴法:曲肘,手掌按于后枕,在腋窝中部有动脉搏动处取穴。 极泉穴的按摩方法:按摩时,用一只手的中指指尖按压另一侧腋窝正中的陷凹处,有特别酸痛的感觉;再用同样的方法按压另一侧的穴位;先左后右,每日早晚各按一次,每次揉13分钟。 四、出院指导1、用药:遵医嘱服药,不随意增减或停药。2、饮食:选择低脂、易消化、清淡、富营养饮食,少食多餐。控制食盐摄入量,少饮浓茶、咖啡。 3、运动:选择适宜的锻炼方法,注意增进体质的保健锻炼,要适量、适度。 4、生活起居:起居有常,避免过劳。保持大便通畅,切忌排便时因用力过度而发生意外。5、情志:保持心气平和,多与人交流,可通过听音乐、练书法陶冶情操。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