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的核算(2).ppt_第1页
国民收入的核算(2).ppt_第2页
国民收入的核算(2).ppt_第3页
国民收入的核算(2).ppt_第4页
国民收入的核算(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次内容 国民收入的核算 2 方法 一 总产出核算对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意义 1 总产出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变量 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如消费 储蓄 投资 税收 财政支出 进出口等等都是由它派生出来的 意义 2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比如就业水平 物价水平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等等只有通过总产出水平的变化才能得到最终说明 意义 3 总产出 总收入 总指出 的衡等式是建立宏观经济模型的基本依据 国民收入核算的已有知识 增值法 VALUEADDED 计算一国GDP的大小 可把各生产环节的价值增值额加总 即把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生产所产生的附加值加总 也就是各个厂商的增加值加总 这称为附加值法或增值法 二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复习 生产函数 投入与产出 企业 投入 产出 生产函数 投入要素与产出的关系式Q f x1 x2 x3 xn 自然资源 资本 劳动 企业家才能 信息 产量Q 投入要素 常用的方法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 产量被区分为两种形式 一方面 生产 以工资 利息及股息形式支付给劳动与资本的所有者 另一方面 需求 产量被消费掉支出法 expenditureapproach 收入法 incomeapproach 生产法简介 productionapproach 一 在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支出法 expenditureapproach 又称最终产品法 finalproductapproach 1 基本思路 GDP就是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与劳务的总支出 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 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 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 基本公式 GDP C I G X M 总支出通常由四个部分构成 家庭的消费支出 C 企业与家庭的投资支出 I 政府购买支出 G 净出口 NX 3 基本内容 1 消费C consumption 即居民 家庭 的消费支出 它是总支出中最大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般占到GDP一半甚至2 3以上 占GDP的比例美国 中国 消费C包括 1 耐用消费品支出 2 非耐用消费品支出 3 劳务支出 不包括建造住宅 2 企业与家庭de投资I investment 投资支出 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的支出 经济分析中的投资 仅指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新厂房 新设备 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 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它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不包括有价证券购买等金融投资 资本品 凡是用于投资的物品均称为资本品所有的资本品均具有一个特性 即它在使用过程中慢慢地被损耗 设备 厂房 住宅均是如此 由此发生的价值减少称为折旧 折旧既包括物质损耗也包括精神损耗 贬值 由于折旧是用来补偿原有资本损耗的 即用于重置资本设备的 所以又称重置投资 固定投资 fixedinvestment 分为居民住房投资和企业固定投资 固定的含义是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 存货投资 inventoryinvestment 它不代表产品和劳务实际支出 而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的变化 即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货积累 投资可分为总投资 净投资和重置投资 一定时期内的投资总额称为总投资 一个社会中原有的资本存量在使用中一定会发生损耗即折旧 为了保证资本的完好率 或者说保证资本寿命终结时能够重置 则新增投资总额中必然有一部分用来补偿旧的资本的损耗 则净增的投资额就会小于总投资 即净投资 总投资 折旧对宏观经济学来说 严格区分投资和净投资的意义不大 因为不论是净投资还是折旧 重置投资 都是当年的投资支出 都构成对当年资本品市场的社会需求 因此 宏观经济学在分析总共给和总需求的时候 为了使问题简单化 往往假定折旧为零 如果折旧为零 那么投资和净投资就是同一个量 以后的论述中 凡是提到投资的地方 除非作出特别的说明 否则我们总是假定折旧为零 即把投资和净投资看作同一个概念 自己了解 3 政府购买G governmentpurchase 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 既包括消费品的购买 如军队食品的购买 也包括资本品的购买 如计算机和军队营房的购买 称政府投资 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主要是政府日常运转 提供国防 建设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开支 政府购买G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 公债利息等 因为转移支付仅仅把收入转移 没有交换的产生 这部分支出将成为居民或企业的收入 从而在个人消费和私人投资支出中得到体现 4万亿 你如何看待4万亿 什么是 铁公基 4 净出口 netexports X M 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 export import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务消费的净支出 表示本国最终产品和服务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了它们的市场价值 出口收入流入国内 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外国支出 进口使收入流入国外 净出口才能反映本国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值 它可以是正值 也可以是负值 中国按支出法计算的GDP 单位 亿元人民币 总结 按支出法计算的GDP GDP C I G X M 总支出通常由四个部分构成 家庭的消费支出 C 企业与家庭的投资支出 I 政府购买支出 G 净出口 NX 二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收入法 incomeapproach 收入又称要素支付法 factorpaymentapproach 产品最终价值 除了要素的收入以外 还有折旧 间接税 公司未分配利润等 复习 生产函数 投入与产出 企业 投入 产出 生产函数 投入要素与产出的关系式Q f x1 x2 x3 xn 黑箱 自然资源 资本 劳动 企业家才能 信息 产量Q 投入要素 1 基本思路 产品和劳务的生产 将劳动与资本等投入转变为产出的过程 宏观 Y f L K 其中 Y代表产出 即GDP L与K 分别代表劳动与资本 生产要素的报酬 一旦产品和劳务被生产出来 就要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 FactorPayments 要素报酬包括劳动的报酬 劳动报酬等于工资率 W 乘以劳动使用量资本的报酬 利率 i 乘以借用的资本量生产的利润 最终产品价格的组成 价格 企业生产成本 企业利润收入法是用企业生产成本来核算GDP 由于GDP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社会的新增价值 所以严格地说 它还包括一些非要素收入 如间接税 折旧 企业转移支付等 各种投入要素的报酬 2 基本公式 GDP 工资 利息 租金 折旧 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 利润 统计误差 全部要素报酬 其余的成本项 3 基本内容 1 生产要素报酬收入 工资 所有对工作的酬金 津贴和福利费 以及工资收入者交纳的所得税和社会保险费 税 利息 给企业提供的货币资金所得利息 如银行存款利息 企业债券利不包括政府公债利息 被认为是一种转移支付 不参与国民收入的创造 租金 出租土地 房屋等租赁收入 专利 版权等收入 折旧 它是总投资的一部分 从当年新价值中提取 补偿旧资本损耗 所以它是补偿社会资本存量所耗费的成本 2 公司税前利润 包括公司所得税 社会保险税 股东红利和未分配利润等 企业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 间接税 货物税 销售税 周转税 通过价格转嫁给消费者企业转移支付 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 两类税收 间接税 指能够转嫁税负即可以通过提高商品和劳务的售价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的税收 这类税收一般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 如增值税 营业税 关税等 直接税 指不能转嫁税负即只能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税负的税收 这类税收一般在收入环节征收 如所得税 3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包括非公司的企业 如业主制企业 合伙制企业 如自办业务的医生 律师 农民和小商贩的收入 类似于中国的个体户收入 利用自己的资金 自我雇佣 工资 利息 利润和租金常混在一起 无法区分 所以单列一项 称为非公司业主收入 总结 收入法的计算公式 GDP 工资 利息 租金 税前利润 折旧 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 三 简介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生产法 productionapproach 又称部门法 sectorapproach 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的各部门产值来计算GDP 从生产角度它反映了GDP的来源 运用增值法统计GDP 即计算每个部门或企业对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值 我国现行统计制度 把国民经济分为农业 采掘业 化学工业 金融保险业等17个部门进行生产或部门法统计 有关事项 1 核算的范围 提供物质产品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提供劳务产品的第三产业 2 核算的标的 各部门增加值 即总产值扣除中间产品价值后的余额 3 政府部门提供的劳务活动以投入的成本计入总产出 生产法计算的中国GDP 四 产出 支出 收入的关系 从广义的角度看 宏观经济中的产出 收入与支出是完全等值的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产出总量就是其收入总量从而也就是其支出总量 即 总产出 总收入 总支出 1 产出 收入 产出等于收入产出等于收入源于记账原则 企业所有的销售所得都支付出去从而形成了各种收入 因此产出与由此而产生的总收入是一致的 任何一个企业的产出总等于收入 一个国家的总产出也必然等于总收入 再次回忆生产函数 某纺纱厂年产出和收入报表 收入 支 产出 收 工资20000生产出成品200000利息15000减去购买棉花150000地租5000利润10000总计收入50000产出 增值 50000 2 产出 支出 最终销售 最终支出 产出等于支出产出等于支出也源于记账原则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 还未卖掉的产品被砍为本企业在存货方面的投资支出 称为存货投资 企业所有的销售所得都支付出去从而形成了各种收入 因此产出与由此而产生的总收入是一致的 任何一个企业的产出总等于收入一个国家的总产出也必然等于总收入 3误差调整 从一个国家来说 总支出与总收入应当是相等的 但由于统计方面的问题 会有一些误差 即用支出法与收入法统计的结果可能不同 在这样的情况下 以支出法为准进行调整 所以 用收入法核算GNP要额外有一个统计误差项 总产出核算对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1 总产出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变量 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如消费 储蓄 投资 税收 财政支出 进出口等等都是由它派生出来的 2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比如就业水平 物价水平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等等只有通过总产出水平的变化才能得到最终说明 3 总产出 总收入 总指出 的衡等式是建立宏观经济模型的基本依据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在两部门经济中 企业和家庭的关系是 家庭向企业提供生产要素 企业向家庭提供要素报酬 两部门经济的构成 企业和家庭 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S 0 产品供给 产品需求 实物流程 货币流程 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循环模型 S 0 储蓄 资本市场 意愿投资 货币流程 实物流程 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 投资恒等式 两部门经济从支出角度看 两部门从收入角度看 由此可以得到恒等式 国民收入 消费 投资GDP C I 国民收入 消费 储蓄GDP C S C I C S I S 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 投资恒等式 只要遵循储蓄和投资的定义 储蓄和投资的统计结果一定相等 而不管经济是否充分就业 是否均衡 在实际经济中 储蓄和投资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 就会引起计划储蓄和计划投资不一致 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 引起经济的扩张和收缩 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循环模型 储蓄S 资本市场 意愿投资I 货币流程 实物流程 政府 G TX TR 企业 家庭和政府政府的经济职能 税收 TX 政府购买支出 G 转移支付 TR 净税收 TXN TXN TX TR 三部门经济的构成 三部门和储蓄 投资恒等式 三部门经济从支出角度看 三部门经济从收入角度看 由此可以得到恒等式 I S T G 国民收入 消费 投资 政府购买GDP C I G 国民收入 消费 储蓄 税收GDP C S T C I G C S T 三部门经济的储蓄 投资恒等式 这里C S T C I G可以转化成I S T G T G 可以看作政府储蓄 表示储蓄 政府和私人储蓄之和 和投资相等 企业 家庭 政府和对外经济关系一国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