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孟子两章中考题集萃姓名 学号 成绩 一、(2006年河南课改区试题)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共10分)(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节选自史记)注: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焦思:焦虑思考。胆:即胆囊,胆汁极苦。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 (2)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2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0.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21.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分) 二、(2006年四川攀枝花非课改区试题)阅读孟子二章,完成8-11小题(15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死于安乐也。8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 背叛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D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苦9下列四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属予作文以记之B环而攻之而不胜 杜少府之任蜀州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曹操比于袁绍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择其善者而从之10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11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文。(9分,每小题3分)(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三、(2006年北京市海淀区试题)阅读文言文,完成2023题。(12分)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20. 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 ;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3分)21. 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3分)22. 选文第段紧承上文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推论,其中从正面推论的是哪句话?(3分) 23. 孟子在选文第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 )和( )这两句。(3分)A.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B.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四、(2006年沈阳市课改区试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015题。(15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死于安乐。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2分)1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2分) (1)举: (2)任 : 12.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舜/发于/畎亩之中 B. 曾益/其所不能C.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 入/则无法家/拂士1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1)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2)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4.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2分) 15.这篇选文对你今后的学习或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3分) 五、(2004年贵阳实验区试题)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1821题。(10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而死于安乐也。18解释语段中加点的词。(2分)故: 是: 19用现代汉语翻译“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个句子。(2分) 20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3分) 21语段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3分)【相关链接材料】“有些错误没机会改正”。日前,48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出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次错误,而他唯一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终生的遗憾!”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交学费”、“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摔到,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错误是致命的,瞬间发生,没有纠正的机会。 六、(2004年四川遂宁市中考试题)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一)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三) , , ,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四)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战必胜矣。”11选文横线上应填的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B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D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包围)B池非不深也 (池:水池)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13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C委而去之(弃城而逃)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14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5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七、(2004年山东泰安市中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甲人恒过,然后能改;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乙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选自郁离子)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郑之鄙人学为盖 鄙: 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 旱斯具舟,热斯具裘。 译: 7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4分)甲文的主要观点: 乙文的主要观点: 共同特点: 八、(2004年山东威海市中考试题)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完成59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曾益其所不能。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而死于安乐也。5.给下边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曾益其所不能( ) 入则无法家拂士( )6.下边对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两组是( )和( )(4分)A.必先苦其心志(痛苦) 何苦而不平(愁)B.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斟酌损益(利益)C.出则无敌国外患(国外) 殚其地之出(出产的东西)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一鼓作气(振作)7.文中缺漏了一处文字,把缺漏的文字补出来。(2分)答: 8.文章第一段写舜、傅说等六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 这一观点。(2分)9.写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意思。(2分)答: 九、(2003年山东淄博市中考试题)阅读下面有关“忧患”的两个文段,做1213题。(6分)(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 ,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12解释加点的字。(3分)衡( )于虑 而后喻( ) 以光( )先帝遗德13(甲)文中空白处的语句是: , 。(甲)文中的“法家拂士”具体是指(乙)文中的 。(乙)文中,作者解决“危机”的办法是 。(3分)十、(2003年湖北咸宁市中考试题)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2024题。(15分)天时不如地利故曰, ,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必胜矣。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池非不深也( ) 委而去之( ) 故君子有不战( )2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得道者多助 策之不以其道 惨无人道B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 去留两便C寡助之至 比至陈 无微不至D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始龀,跳往助之2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原文句子。(2分) 2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译: 24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4分) 十一、(2003年重庆中考试题)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5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而死于安乐也。11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于声,而后喻B国恒亡 人恒过,然后能改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大计亦死D入则无法家拂士 行拂乱其所为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3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 ,行为上要 。(用原文回答)(2分)14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20个字)(4分) 十二、(2004年天津中考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20题。(14分)天时不如地利,战必胜矣。16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池非不深也 园林池沼宽畅 B兵革非不坚利也 可汗大点兵C然而不胜者 不以木为之者 D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17用“/”标出下边句子朗读时应停顿的地方。(2分)夫 环 而 攻 之,必 有 得 天 时 者 矣18各写出两个含有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成语。(4分)(如每词能写三个以上,另加1分)多助之至: 失道者寡助: 19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文章接着以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文章利用打仗作例子,充分论证了“人和”对夺取一切战争胜利的极端重要性,目的在于启发君主们应如何打好仗,取得战争的胜利。文章在论证了“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A. B. C. D.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十三、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而死于安乐也。1孟子是 家的经典之一。你还知道该学派的哪些经典?请再举三部: 2第一段“曾益其所不能”中的“曾”的意思是什么? 3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 4论语中孔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结合本文,谈谈颜回的故事能说明什么道理。 5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警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能引起你什么样的共鸣? 十四、(2005年苏州中考模拟练习)阅读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必胜矣。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 2“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说的( )A正确的道理 B作战的规律 C施行“仁政” D统治的方法3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B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C第四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D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4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 )和(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B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岳阳楼记)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E多助之至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5“得道者”的意思是 ;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6用文中语句填空。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7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孟子两章中考题集萃参考答案答案:一、18.(1)奋起,指有所作为 (1分) (2)经常(1分)(共2分)19.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写出句子大意 1分,“苦”字解释正确1分。共2分)20.(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 (一点1分。共2分)21.(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自己的话解说也可)(一点1分。共2分)(答出是否有现实意义,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2分)(共4分)二、8A 9D 10C 11(1)施行仁政的国君,帮助他的人很多;不施行仁政的国君,帮助他的人很少。(或:施行仁政的国君,有很多人帮助他;不施行仁政的国君,很少有人帮助他。) (2)用天下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父母兄弟都要背叛的国君。所以施行仁政的国君不打仗则已,如果打仗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3)(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大臣和能够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在的忧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关键词语译漏译错一处扣1分)三、20. 治理国家(1分,意思对即可);忧患可以使人和国家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和国家萎靡灭亡。(2分,意思对即可) 21. 这段文字以“先必”二字领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使全段句式富于变化,读起来节奏感很强。(3分,意思对即可)22.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分)23. A D(共3分,每项1.5分)!四、10.孟子告子下或孟子 11.(1)被选拔 (2)责任,使命 12.D 13.(1)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2)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意译亦可) 14. (举例)论述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磨炼的观点。 15.从磨炼意志;知错能改;做事要有原则;要提出好的建议等方面回答。五、18所以 这种(每个1分) 19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20略(所举事例要实事求是,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每点1分) 21略(不论考生就一点来谈或两点结合起来谈,不论考生持什么观点,只要所言有积极意义,符合情理即可)六、11C 12B 13B 14C 15D七、5同“弼”,辅佐 边境 6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天热的时候就准备皮袄。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防患于未然 卒章显志八、5.zng b 6.A B 7.人恒过,然后能改。 8.生于忧患 9.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九、12通“横”,梗塞,不顺;明白,了解;发扬光大。 1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侍卫之臣 忠志之士 开张圣听(或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禽类产品品质提升与市场竞争策略考核试卷
- 管道工程产业发展趋势预测考核试卷
- 照明市场季节性变化分析考核试卷
- 种子批发商财务分析与投资决策考核试卷
- 脑梗塞的风险评估和护理
- 稀土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考核试卷
- 票务云计算平台考核试卷
- 四年级数学上册 六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
- 米粉生产工艺培训
- 青年文明号培训班
- 2025年福建泉州交发集团(第一批)校园招聘7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JGJT46-2024知识培训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完整版)
- (正式版)JBT 7248-2024 阀门用低温钢铸件技术规范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
-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140页)
- 2017-12-31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统计报表
- 辞退公务员审批表辞退国家公务员审批表
- 缠论缠中说禅秋叶正红三级联立分析报告操作系统
- 钢筋材料进场送检台账
- westfalia分油机中文说明书(共194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