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外事缘起及发展.ppt_第1页
外交外事缘起及发展.ppt_第2页
外交外事缘起及发展.ppt_第3页
外交外事缘起及发展.ppt_第4页
外交外事缘起及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i howarethingsgoing Hadfun 第二讲 外交外事的缘起及发展 古代外交四千多年前 古埃及王国的法老因同亚洲国家建立联系 便在宫廷中设立了专门作为急使奉派出使亚洲国家的人员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外交代表 不过 这类人员只传送法老的信件 当时称之为信使 古代印度 泰姬陵 古代希腊 古希腊时 城邦间联系日益频繁 便出现了使节 这种使节从 50岁以上的德高望重者中选出 因而 当时称使节为普列斯维斯 希腊语 长老之意 使节不常驻他国 只负责解决专门事务 外交准则国际会议联盟公元前492年 490年和480年 发生了三次希波战争 为了抵抗外来势力的入侵 斯巴达和雅典最大的两个城邦联合起来 共同对付波斯 最终打败了波斯 于公元前449年签订了 阿里亚斯条约 一说为 卡里亚斯和约 温泉关之战中英勇就义的300名壮士 公元前431年 前404年 伯罗奔尼撒战争 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各方势力图 古代罗马 A 罗马共和国的崛起B 罗马共和国的行政管理元老院掌管行政 立法 外交 军事 财政 司法大权 交战 媾和缔结条约 派遣使节或接见外国使节都由元老院全权处理 祭司法 C 古代罗马的使节制度D 对外问题主要是其境内的外国人问题 万民法 E 对于战争与和平 罗马人也有一套法律制度 古代中国 1 夏商周时期外交是 国家 产生以后逐渐发展起来以实现其对外政策的一种手段 国家具有两大特征 一定区域内的居民 公共权力的设立 国家具有对内对外两种职能 所以从理论上讲 中国的外交应该肇始于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的夏代所建立的奴隶制国家 历经商和西周两代 中国古代夏商周时期不仅有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往来 也有诸侯之间的交往 禹 会诸侯于涂山 执玉帛者万国 诸侯间的交往就具备了当今外交的一些特点 商代减至三千余国 已有一定的外交建制 同周围的部落国家已有使者往还 黎虎 殷代外交制度初探 历史研究 1988年第5期 西周 设立典礼官 名曰宗伯 使帅其属而掌邦礼 以辅佐国王与诸侯邦国往来 西周形成了外交礼仪 设立大宗伯 小宗伯 司市 司门等官吏 宗伯掌管国家的外事往来的礼仪 西周甚至还设立了相胥 即翻译一职 2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外交实际上始自春秋时期 诸侯国实际上已经和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性质相同 春秋战国时期是举世公认的外交活动非常活跃的时期 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交往已经具备了当代国际关系的一些的基本特点 1 礼仪与共同遵守的法则 周礼计有五礼三十六种 包括吉礼十二种 凶礼五种 宾礼 朝 宗 觐 遇 会 同 问 视 八种 军礼五种 嘉礼 吉庆活动 六种 2 形成了礼 信 敬 义等外交规则 3 外交惯例外交豁免权 外交位次 同姓居前 异姓为后 同姓者多 则以班爵为序 大夫集会的位次 则规定 次国之上卿 当大国之中 中当其下 下当其上大夫 小国之上卿 当大国之下卿 中当其上大夫 下当其下大夫 4 道德观念作用巨大 德与礼并重 君子不重伤 不禽二毛 不以阻隘 不鼓不成列 5 多边会议与盟约 国际条约 会盟缔约 有事而会 不协而盟 春秋 记盟105起 记会156例 左传 记盟160多起 属于国际条约者124起 记会98例 葵丘之会齐桓公毫之盟晋悼公12国参加平丘之盟 14国参加晋楚西门盟约 7 外交思想与外交策略政治联姻 春秋时有不下60起 8 外交语言与文书春秋的外交语言战国的外交语言 9 外交人员 奉君命无私 谋国家不贰 3 古典外交制度的形成 汉唐时期 外交决策制度汉代决策制度唐代决策制度外交管理制度外交机构 鸿胪和主客曹专职机构关涉机构 4 宋朝时期的外交制度 外交管理机构呈现独立化趋势外交馆驿管理的制度化使节派遣的制度化贸易管理的务实性 汉唐以来外交外事管理特征 等级性的东亚国际体系 朝贡制度或称华夷秩序在体制上最根本的保证 是中华帝国与诸邦国之间 形成并建立了一套朝贡制度 何芳川 华夷秩序论 第30 45页 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图 中国 内亚区 边陲区 汉化区 外亚区 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外交 文艺复兴时期 Theperiodoftherevival roughlythe14ththroughthe16thcentury markingthetransitionfrommedievaltomoderntimes 1 TheemergenceoftheResidentAmbassador 常驻使节出现Themostimportanttransitionwastheexportationoftheresidentambassador From1494whentheFrenchinvadednorthernItaly itwasnolongerpossible evenwithalltheaccumulatedskillsandexperienceofItaliandiplomatsand rulers forthesmallstateslyingbetweenRomeandtheAlpstoremainfreefromexternalinterference howeversomeofthemsupposedthattheirsuperiorskillswouldprotectthemfromtheconsequencesofinvitingtheinterventionofoverwhelminglylargerstates Italybecamethecockpitinwhichgreaterpowers specificallytheHabsburgsinAustriaandSpain andtheFrenchrulingfamily theValois foughtforsupremacy Intheearlyphasesofthisstruggle itwasmorenecessaryfortheItalianstatestoberepresentedoutsidetheirownpeninsulathanitwasforthenewpowerstoreciprocate LudovicoSforzaofMilansentaresidenttoGenoain1455 whichwasthe firstonerecorded Ittooktimeforthehostrulerstoreciprocate In1492and1493respectivelyMilaneseresidentsappearedatboththeHabsburgcourtandatParis Spaniardsrespondedfirst ThedeterminationofFerdinandofAragontoejecttheFrenchfromItalyledtothecreationoftheMostHolyLeagueatVenicein1495 Inpursuitofthisarrangementandinitssubsequent unsuccessful maintenance anetworkofSpanish largelyCastilian residentambassadorsemerged Londonbecameapermanentembassyafter1495 MaximilianofAustriabegantoappointresidentsattwodistinctpointsduringhisreign aftertheFrenchinvasionofItaly Noneofhisarrangementslasted however ThestrugglewithHabsburgsmadetheFrenchvaluealliesandanetworkofFrenchresidentsspread EnglishwerebeginningtooperatemorewidelyinthediplomaticfieldunderHenryVII Bythe1550s itwasclearthatinsomepartsofwesternandnorthernEurope theexpansionofwhathadbeenabasicallynorthItaliandiplomaticsystemwaswellunderway Forhighlyceremonialembassieswithinthemoredevelopeddiplomaticsystems sizeremainedsignificant Theeasternpartoftheperipherywasreluctanttosenditsresidentstotheouterworld suchasOttomanEmpire theChineseEmpire Thefirstdutyofanambassadorisexactlythesameasthatofanyotherservantofagovernment thatis todo say adviseandthinkwhatevermaybestservethepreservationandaggrandizementofhisownstate SeeKeithHamiltonandRichardLanghorne ThePracticeofDiplomacy itsEvolution TheoryandAdministration p 29 2 豁免权的出现 TheemergenceofDiplomaticImmunity ThesourcesofdiplomaticimmunitiesinthelaterMiddleAgesandtheearlymodernworldwerethreefold religious legalandpractical Somereligiousjustificationhadbeenknownsincethemostancienttimes Thelarge scalediplomaticactivitiesofthemedievalchurchandthefrequentuseofclericsasenvoysreinforcedit theideathatenvoysservedalargerpurposethanmerelytransmittingmessageornegotiatingfortheirimmediateprincipalsseemslessna ve thejuristswereallagreedthatanambassadorisapublic whichmeansthesocietyofChristianEuropeasawhole official LegalsanctionfordiplomaticimmunitywasclearinRomanlaw aswastheproperpunishmentforthosewhotransgressed usuallydeemedtobethattheguiltypartyshouldbehandedovertothelegate sprincipal Canonlawextendedtherangeofimmunitytoresidences Durandus 杜兰德 madethepointthattheenvoysofenemiesweredeemedtobesacred andBaldus 巴尔德 declaredthatthemurderofanambassadorwaslaesamajestas 叛逆罪 andthatambassadorswerenotsubjecttothelawofreprisals Thepracticalconsequencesofnothavingasystemofimmunitiesforambassadorswereparticularlyclear Thelengthandphysicaldangersofmedievalandearlymodernjourneys theconsequentiallypoorandslowcommunications meantthatreciprocityinrespectofthesafetyofenvoyswhiletravellingandtheirfriendlyreceptiononarrivalwasquitesimplyessential Thiswasclearlyputwhen in1339 theVenetiansacceptedaforeignambassador scaseforreceivingimmunityfromjudicialproceedingsonthegroundsthatVenetian ambassadors whogocontinuallythroughouttheworld couldcontinuallyencounterobstaclesinthiscase ifanobstaclebeplacedinthewayofothersbyus KeithHamiltonandRichardLanghorne ThePracticeofDiplomacy itsEvolution TheoryandAdministration p 41 3 外交术的提倡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弗利 Machiavelli 1469 1527 于1513年撰写 君主论 一书 明确提倡外交术 目的说明手段正当 政治权术不受任何道德准则的束缚 在遵守信用就要违反自己的利益的时候 或者当约束他的理由不再存在的时候 就不应该遵守信用 谁要取得伟大的业绩 谁就应当钻研欺骗的艺术 加强王权外交 君主应当经超保护弱小邻邦 但是不要增加它们的力量 君主应当专心于战争以巩固自己的权势 要不惜一切手段加强国家实力 应当抑制大的邻国 任何时候都不要容忍一个强大的邻国得势 为维护国家利益 应当抛弃道德观念 运用权术 外交是玩弄手段的 术 君主应当同时扮演狮子和狐狸两种角色 善于采取暴力和欺骗相结合的方法 他的外交权术思想对中世纪末期乃至近代资本主义各国的外交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徐大同 西方政治思想史 第101页 时代背景 主权 概念 主权的处所 即主权属于谁 主权的性质 博丹的 主权 具有以下性质 1 绝对性 absolute 2 永久性 perpetual 3 不可撤回性imprescriptible 4 主权观念的产生 TheEmergenceofNotionofSovereignty 最早明确提出 主权 概念的是法国政治思想家让 布丹 JeanBodin 1530 1596 他在1577年的 论共和国 一书中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国家主权的思想 以对抗教皇的神权 让 博丹 JeanBodin 1530 1596 荷兰政治思想家格劳秀斯 HugoGrotius1583 1645 于1625年出版 战争与和平法 一书 从国际法的角度和国家与国家间的关系的角度阐述了主权思想 HugoGrotius 主权不仅是国家的最高统治权 还具有对外独立的意义 所谓主权 就是说它的行为不受另外一个权力的限制 所以它的行为不是其他任何人类意志可以视为无效的 国家主权者是国家本身 它的具体体现是社会全体 但同时又主要由君主或少数人 反对人民主权 带有时代的烙印 具有保守性 国际关系应当以国际法为基础 国际法的准则应当是正义和公理 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 是国际活动的主体 1625年 格劳秀斯的 战争与和平法 出版 成为当时国际关系中的法律依据 逐渐为各国接受 对于外交的理性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三 近代外交 1 外交理论的进展 TheEvolutionofDiplomaticTheory A 主权学说的发展 一些思想家批判了君主秘密外交 发展了主权学说 反对君权神授 用人的眼光观察国家 国家的主权和权力包括为国家的和平和安全制定法律 征收赋税 对外宣战媾和等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 社会契约不得随意解除和转移 国际社会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一种自然状态 ThomasHobbes Montesquieu 主张各民族之间建立和平关系 反对为争夺王位 扩大王朝领土而进行无休止的王朝战争 Voltaire 为了一个国君在判断时发生错误而使两个民族毁灭 这是愚蠢和野蛮的 提出了人民主权思想 即国家的最高权力应当属于人民 主权不可转让 主权不可分割 人民主权至高无上 神圣不可侵犯 主权不可代表 Rousseau 1776 独立宣言 人民主权和民族独立问题相结合 宣言宣告美国享有内政外交的独立主权 这是反对殖民压迫 主张民族自决与民族独立的进步思想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 先进思想在法国外交实践中的应用 1789年 人权宣言 在权利上人们生来自由平等 1791年 君主立宪会议通过宪法 主权是统一的 不可剥夺的和不可转移的 提出 普遍和平与正义原则 不干涉原则 作为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1793年 法兰西宪法 法国不干涉他国内政 也不许他国干涉法国内政 2 外交准则和国际惯例的确立 Practiceofinternationaltreaties 普遍正义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国际法的运用使节制度 3 外交制度的确立 外交部门的发展 EvolutionofMinistryofForeignAffairs 1 法国外交部的发展 Frenchestablishedthefirstforeignministryintheworldin1626 LouisXIVhadapermanentsecretaryofforeignrelations In1661 therewerefivepeopleintheforeignministry ItisclearthattheFrenchnear hegemonyofthelaterseventeenthcenturybroughtexpansiontotheforeignministrybasedonagenerallycleardivisionofduties Therewasapoliticaldepartment dividedintotwosectionsdealingwithdifferentgroupsofforeignstateswithanapparentlyeffectivesystemforansweringand registeringcorrespondence By1784 theministryhadfourdivisions TheFrencharrangementswerecertainlythemostadvancedinEurope andwerewidelyimitated 2 俄国及其他国家外交部的发展 In1720s acollegeofforeignaffairswasestablished PetertheGreatmadestrenuouseffortstointroduceamodernizedsystematStPetersburg RussiaenquiredFrenchoftheorganizationoftheFrenchforeignministryin1784 InSpain amorepoliticalandlesspurelyadministrativeapproachgrewfromthecreationofasecretariatofstateforforeignaffairsin1714 KeithHamiltonandRichardLanghorne ThePracticeofDiplomacy itsEvolution TheoryandAdministration pp 73 75 B 驻外使节制度威斯特伐利亚国际会议首次用条约形式将常驻外交使节制度确立下来 形成了近代以来的大使馆制度 外交官开始职业化 1815年 维也纳会议通过 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章程 规定的外交代表的等级和位次 1818年 亚琛会议规定了驻办公使的等级 大使 公使 驻办公使跟代办的区别Bytheearlyeighteenthcentury mostofthemachineryofmoderndiplomacywasinplace Keith Richare p55 四 新外交 NewDiplomacy DefinitionTheterm newdiplomacy wasneithernovelinitsapplication norpreciseinitsdefinition Fastercommunications thepressanddemocraticindiscretionhadoverthrownthe olddiplomacy thenewdiplomacyseems indeed tohavebeenapeculiarlyundiplomaticexpression Theproblemisthatitwasusedbythosewhowishedtoendtheprevailing internationalanarchy todescribeamultitudeofvirtues Someofthese suchasthenotionofmakingtheworldsafefordemocracy weremoreconcernedwiththeobjectivesofforeignpolicythanwiththeactivitiesofambassadorsandotherdiplomaticagents Twothemescanbediscerned Thesewere first thedemandthatdiplomacyshouldbemoreopentopublicscrutinyand second theprojectedestablishmentofan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whichwouldactbothasaforumforthepeacefulsettlementofdisputesandasadeterrenttothewagingofaggressivewar Opendiplomacy itwasassumed wouldintroducegreaterhonestyintointernationalpolitics andnewlegalconstraints backedby worldpublicopinion andthethreatofcollectivesanctions wouldimpedetherecklessuseofforce 2 威尔逊的新外交 WoodrowWilson sNewDiplomacy 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