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奔流的“叶尼塞河”[文档资料]_第1页
未能奔流的“叶尼塞河”[文档资料]_第2页
未能奔流的“叶尼塞河”[文档资料]_第3页
未能奔流的“叶尼塞河”[文档资料]_第4页
未能奔流的“叶尼塞河”[文档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未能奔流的 “ 叶尼塞河 ”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在前苏联武器发展史上,有许多尽管只是昙花一现,但它们所呈现的价值与历史作用却不容忽视。本文所要讲述的 ZSU-37-2“ 叶尼塞河 ” 自行高炮,就在前苏联坦克机械化部队发展历程中就占有独特的地位,用该炮首席设计师G.S 叶菲莫夫( )的话说: “ 未能奔流的 叶尼塞河 却开启了前苏联地面防空武器的新时代。 ” 二战期间席卷大半个欧洲的前苏联坦克部队合成化程度并不高,例如:很少有 搭载伴随坦克作战的步兵的装甲车辆,至于掩护坦克免遭敌方空袭的野战自行高炮就更加罕见了。东、西方冷战开始后,地空导弹技术愈发成熟,已经能够有效地防御中、高空目标,作战飞机开始转入低空突防攻击。寻找一种性能优良、打击有力的现代化自行高炮成为致力于打造 “ 结构合理,配置齐全 ” 的前苏联机械化陆军的夙愿。 1947 年春,前苏联部长会议国防委员会责成中央炮兵设计局研制一种高性能 57 毫米自行高炮,系统代号 ZSU-57-2。它采用 T-54 中型坦克底盘,配备基于 S-60 牵引式 57 毫米单管高炮研制的双联装 57 毫米高炮。该炮于 1955 年 2 月开始列装部队,取代 1939 年列装的 37 毫米 61-K 和 57 毫米 S-60牵引式高射炮。但随着美国和北约突袭兵器的迅速发展,这款刚刚列装的 ZSU-57-2 自行高炮(绰号 “ 第聂伯河 ” )已不能适应战场需要。因为它在目标发现、反应时间和毁伤力度方面都落后于时代发展,而且它所使用的普通碰炸引信炮弹难以打击低空高速目标。 1956 年夏,前苏联国防部炮兵总局、装甲坦克总局与重工业部协商并提出了研究开发新一代小口径自行高炮的可行性。与此同时,前苏联情报机关提供的信息也显示 “ 假想敌 ” (前苏联军方对美国的习惯称呼)已开始测试 现代化的 M42A1 式 40 毫米双联装自行高炮,该炮安装有雷达探测系统和 T-50 跟踪系统,这对前苏联军工系统无疑是个极大的刺激。 1957 年 4 月 7 日,前苏联部长会议下达第 426-211 号命令,要求在对 ZSU-57-2“ 第聂伯河 ” 自行高炮实施深度改进的同时,研制 ZSU-37-2 双联装 37 毫米 “ 叶尼塞河 ” 、ZSU-23-4“ 石勒喀河 ” 四联装 23 毫米自行高炮以及 “ 鄂毕河 ” 厘米波目标指示雷达。它们与现有 “ 第聂伯河 ” 自行高炮的区别在于:引入弹道性能更加优良的火炮与弹药、减少操作人员数量、缩短战斗部署时间、增强机 动性、提高行进过程中的打击命中率、能适应各种战场环境、可在各种天气条件下进行全天候作战。在设计之初, “ 石勒喀河 ” 与 “ 叶尼塞河 ” 之间没有竞争关系 前者为摩托化部队提供防空保障,打击对象是 1500 米以下、射程在 2500 米以内的空中目标;后者则负责掩护坦克、装甲车辆和导弹部队,使它们在机动过程中免受突袭兵器打击。这些突袭兵器的速度在 660米 /秒以下,高度 100 3000 米,最大距离不超过 4500 米。也就是说, “ 叶尼塞河 ” 的毁伤区域与 “ 第聂伯河 ” 高炮大致相同。 根据炮兵总局与装甲坦克总局联合拟订的技术文 件,“ 叶尼塞河 ” 的研制配套关系如下: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国民经济委员会所属的乌拉尔机械车辆厂( UZTM)作为主要完成方,负责自行高炮试验车型的设计与制造工作。列宁格勒第 43 国家联合特别设计局负责研制 KA-372“ 安加拉河 ” 式双联装 37 毫米高射炮炮架,总设计师为 N.I 埃森贝格,高射炮的自动机部分(含炮管冷却系统和装弹机)则由第 16 特别设计局负责,总设计师为 A.Z 努杰里曼。国家无线电委员会所属第 20 科学研究所负责研制可发现并自动跟踪空中目标的 1A11 型 “ 贝加尔 ” 小型雷达 -仪器火控系统,总设计师为 M.M 科西奇金。 整个自行高炮的设计工作由 G.S 叶菲莫夫领导,总设计师为 Y.V 托马绍夫,主管武器的副总设计师为 P.M 卡瓦耶夫,主管电子设备的副总设计师为 Y.P 梅德韦杰夫,总工程试验师为 A.A 格拉比林和 B.A 涅罗诺夫。他们都是前苏联装甲和炮兵武器方面最杰出的技术人员。 根据第 007363 号文件,乌拉尔机车厂所属第 3 特别设计局负责设计 “ 叶尼塞河 ” 系统中的 OB119 型履带式通用底盘( -119),其参考蓝本是该厂之前发展的空降兵用 SU-100PM 自行火炮(代号 “105M 成品 ” )。该炮经过近 10 年的漫长测试与改进后,于 1955 年 2 月 26 日列装部队。根据要求, “ 叶尼塞河 ” 的总体重量可以超过 SU-100PM,但必须加强行走系统和悬挂系统等部位的可靠性,确保炮车总行程可达到一万千米以上。 1957 年, “ 叶尼塞河 ”样车设计完毕,其设计全重为 30 吨,应用 SU-100PM 的支撑与平衡系统,负重轮等其他小部件也都是经过实践检验合格的产品。 1958 年 4 月 21 日, “ 叶尼塞河 ” 样车方案通过部长会议国防技术委员会下属的科技委员会审批,确定图纸并开始制造试验车型,但审批单位要求火炮总重不得超过 25.5吨 。 “ 叶尼塞河 ” 的 OB119 型底盘车长 6.46 米,车高 3.1米,车体全部由轧制装甲钢板焊接而成,正面装甲厚 20 毫米,侧面 13 毫米,顶部 16 毫米,车体包括动力舱、驾驶舱和战斗舱。车体前部安装有带行星齿轮转向器的六速双离合机械变速箱,行星齿轮转向器主要由轻型铸铁轮毂构成,有转向与停止刹车功能。变速箱通过左右两个齿轮离合器与传动装置相连,传动装置由单级低档减速器组成,依靠斜齿轮的啮合实现动力与速度的转换。变速箱上面是 ST-16M 内燃机启动器。变速箱后部、炮车纵向中轴线右侧安装有 12 缸 V-105 式水冷柴油 机,其原型为 V-54 坦克柴油机,发动机每分钟 2000 转时输出的功率为 400 马力,发动机在每分钟 11001200 转时,最大扭力可达 175 千克 /米,单位油耗为 185 克 /马力 小时。在发动机曲轴前端连接一个多盘主摩擦离合器(钢对钢干摩擦),通过齿轮离合器与变速箱相连。 发动机左侧安装了电源双机组发电机,安放发动机的动力舱舱间壁槽内安装有喷油器,右侧则安装有水冷系统组件,包括进气管、板状管式气冷 -水冷散热器、轴式两阶段通风机。冷却系统下面的排气管内安装有散热系统鼓风机的内管,它可使发动机、管线、动力舱、 驾驶系统和排气扇产生的热气迅速排到炮车外部。旁边是发动机喷射式预热器和油水散热器,预热器排气管伸出车体之外,正好位于行走系统第二对负重轮所在区域。发动机后面是冷却系统的膨胀箱、“ 吉马夫 -STZ” 型滤油器、燃油预热器、带预热器的 MV-43型油泵、 30 升油箱和接油箱(接纳油泵渗漏出的燃油)。 在驾驶舱左部接近动力舱的位置上是机械师兼驾驶员的工作座位,包括座椅、操纵机构、仪表盘、加油柄、排气阀和加油管接头等。驾驶员头上的舱盖系两部分半圆形舱盖组成,这种设计是保证即便炮管正处于驾驶舱正上方时也不影响舱盖正常开 启。舱盖前面是热成像瞄准仪的两个棱镜,如果将左边的棱镜拆卸后,可以换上 TVN-2 夜视仪,舱内人员可以在炮车行进过程中将夜视仪装好。驾驶员后面有一个独立的小隔舱,里面是电池组和发动机空气启动系统的两个钢瓶,舱盖上设有灭火器。 战斗舱位于车体中部,紧挨着动力舱的位置上是 4 个总容积为 500 升的油箱和以多管旋风除尘器为主的空气清新器。车体后部是电源隔舱,包括发电机和燃气涡轮机等,涡轮机空气收集器位于车体右部,排气管位于左部。这种燃气涡轮机可保证不论在什么天气条件下都可以实现 30 秒内正常启动供电系统。 炮车车体外面固定着绞盘、工具箱和挖掘战壕用的工具等,车顶上还有淤泥沉淀板,车前安装有两个带金属防护罩的 FG-10 车灯,左前灯下面有 S-57 电动喇叭,其前部履带下安装有 TVN-2 夜视仪。炮车的前部示廓灯为 GCT-49-3 型绿灯,后部为 GCT-49-K 型红色示廓灯,车尾装甲外面固定有可协助将炮车拖拽出困境的圆木及两条备用履带。 车体每侧履带下有 6 个铸造负重轮,直径 630 毫米,橡胶箍宽 140 毫米,采用扭杆式悬挂装置。平衡系统由 6 根平衡杆组成,除了第 4 根外,其他平衡杆都安装有弹簧限制器,第 1 和第 6 根 还有液压可伸缩式双向弹簧减震器。这是世界上首次将液压减震器技术应用于自行高炮上,极大地增强了该炮在行进中射击的稳定性,并使该车在行进间射击的速度与当时中型坦克的越野速度相当,可为行进中的装甲部队提供伴随防空。车体前部主动轮为生铁铸造,外面带有轮齿,直径(含轮齿)为 600 毫米。主动轮上方车体上焊接有履带隔板和刮板,以清除车辆行进过程中带起的污泥。履带里边的车体还有三组托带轮,直径为 250 毫米,橡胶箍宽 70毫米,中间一组为双轮,边缘两组为单轮。炮车的导向轮(又称惰轮)也采用生铁铸造,分布在最后部,直径 540 毫米 ,带有曲柄螺旋装置与履带相连。每条履带由 103 块履带板组成,履带板上有中央梳状结构的橡胶金属合页,履带扣宽 510 毫米,间隔 130 毫米。每条履带至少可以行驶 3000 千米。 “ 叶尼塞河 ” 车体中部的战斗舱上安装有直径为 2100毫米的旋转炮塔,塔壁为 6 8 毫米厚的装甲。炮塔前部和侧面按照当时要求,必须能够抵挡 7.62 毫米穿甲燃烧步枪弹的攻击。炮塔内分为前部火炮舱和后部战斗舱,前部火炮舱内安装有 KA-372“ 安加拉河 ” 双联装高射炮,火炮自重 2.9吨。该炮其实是二战时期瑞典博福斯公司推出的 40 毫米高射炮的翻版 ,系炮管短后坐式自动炮,采用立楔式炮闩、液压制退机、弹簧式复进机、带瞄准功能的传动伺服系统、链式供弹系统和液体冷却系统。该炮可发射 3 种弹药,即 OR-167、 OR-167N 曳光高爆榴弹和 BR-167 曳光穿甲弹。它具有独特的弹道曲线,使用 740 克重的 OR-167 曳光高爆榴弹时的炮口初速为 1000 米 /秒,射速为 450 600 发 /分,每根炮管的射击寿命为 1500 发。火炮采用电动液压传动伺服系统,可保证火炮在瞄准期间迅速旋转或升降炮管,旋转速度为 0.260/ 秒,升降速度为 0.15 40/ 秒,垂直方向可在 -1 至+85 范围内升降,水平方向可 360 旋转。当炮车行进时,炮管隐藏在伪装盖下面,当炮管升起或炮塔旋转时,会有铰链自动将盖子拉起。火炮还有气压装弹系统,空弹壳沿着导向槽甩向前方。前部火炮舱还装有随时备用的炮弹,舱顶有 3个舱盖,每个舱盖上都有一个排气扇。 至于炮塔后部战斗舱的空间,则几乎被 “ 贝加尔 ” 雷达 -仪器火控系统、计算机和乘员座位占满。挨着右舱壁的是车长,他的工作台位上安装有 TPK-1 双筒望远镜,在夜间作战条件下可替换为带 OU-3 探照灯的 TKN-2 单筒夜视瞄准镜,车长左前方还安装有光学机械瞄准环。 车长左后部的位置是属于距离瞄准手的,他和车长共用一个舱盖。左舱壁旁边坐的是角度瞄准手,他的头顶上有一个带观察仪的舱盖。乘员组人员使用 R-113 无线电台与外部进行通信,内部通信则通过 TPU-47 对讲系统进行。炮塔后部战斗舱舱壁上设置多个弹药架,车顶下方的舱壁上留出一条狭窄瞭望孔隙。车顶外面架设了带稳定装置的 3 厘米波段雷达天线,天线外面安装有防护罩。天线左侧是电视 -光学瞄准仪,右侧是硅 -2M 敌我识别机。需要指出的是, “ 叶尼塞河 ” 炮车在行驶状态下,雷达天线整个向后旋转倒下并盖上金属防护罩。炮塔后部侧壁上设有一个大 的开口,用于天线维修。另外还为冷却系统留出两个开口,每个开口的盖子都可通过车内按钮实现自动开关。 说到 “ 贝加尔 ” 雷达 -仪器火控系统,可算得上当时全球最完善的高炮火控系统。它可以在 15 80 方位角和 15高低角范围内实现自动搜索目标,探测到 500 米 20 千米内的固定翼飞机、直升机、空降兵以及航空照明弹等目标。发现目标后,系统内的硅 -2M 敌我识别机可以通知车内操作员进行自动跟踪,并实时处理目标坐标数据。当目标高度低于4500 米时,目标跟踪系统会及时提醒操作员开火。为防止目标利用机动方式规避打击, “ 贝 加尔 ” 系统内置有扫描频段转换模块,可预先为一个目标设计出多种可能的机动路线,然后利用多发炮弹将其击落。同时,该火控系统还具备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可抵抗主动干扰、被动干扰、噪音干扰和应答式干扰等。若再考虑到 “ 叶尼塞河 ” 自行高炮连还配备有 1辆 “ 鄂毕河 ” 机动搜索 /目标指示雷达车和 1 辆 “ 涅瓦河 ” 指挥车,进而形成同时控制 6 8 门高炮作战的完整防空体系,其防御的范围即将蔚为可观。而 “ 贝加尔 ” 系统一旦遭遇断电等停工情况时,炮车乘员组也能利用光学机械瞄准具进行瞄准射击。在对坦克和步兵人群等地面目标展开打击时,炮车既可使用光学 机械瞄准具,也可以使用 “ 贝加尔 ” 系统中所包含的电视 -光学瞄准仪。后者可以保障瞄准曲线与弹道曲线的一致性,从而实现对移动目标的打击。 试验 根据部长会议第 426-211 号命令的要求,相关单位开始制造 2 辆履带式 “ 叶尼塞河 ” 自行高炮,分别是工厂型和试验型。两者区别在于后者进行某些细微改动,如排气孔被罩上筛网、增设抛壳导向槽、补充伪装盖、炮塔左侧面围上一块圆形格栅(以便根据需要在上面挂载各种工具)。按照计划,暂时不安装 “ 贝加尔 ” 雷达系统、高射炮武器和机械瞄准具的工厂型炮车(形同 “ 简装阳春版 ” )本应于 1958 年第 4 季度完工,随后展开工厂试验阶段。可是乌拉尔机车厂直到 1959 年 3 月才完成生产,且负责提供发动机的第 627 科研所迟到两个多月交货,还因质量不过关被系统总成方面抛弃。至于采用了 “ 贝加尔 ” 火控系统成品的试验型 “ 叶尼塞河 ” 炮车也好不到哪去,由于工程配套企业均不给力,试验型炮车的完工日期一推再推。无可奈何的前苏联部长会议只好在 1960 年 5 月 30 日发布第 2160 号命令,将试验型 “ 叶尼塞河 ” 的国家试验时间推迟到 1960 年第 4 季度。 等到 2 辆 “ 叶尼塞河 ” 自行高炮进入工厂试验阶段(在乌拉尔机车厂进行) 后,工厂型炮车虽然完成了 3014 千米的行走试验,但期间暴露出冷却系统与减速装置的一些缺陷。 “ 叶尼塞河 ” 试验型则在工厂试验阶段跑完 700 千米的行程,在检查试验期间又在位于奥伦堡州栋古兹镇的防空武器科学试验靶场进行了 1160 千米的测试。工厂试验期间,“ 叶尼塞河 ” 对子系统部分都进行了检测,其中对 “ 安加拉河 ” 双联装 37 毫米炮的检测内容包括静止状态下(固定在试验台上)俯仰部分的牢固性,火炮供电系统可靠性及抛壳能力(发射 967 发炮弹),行进状态下的火炮供电、抛壳及射击系统的稳定性(行驶 1011 千米,发射 1327 发炮弹) ,双联装火炮的生存能力与可靠性(发射 2000 发炮弹)。 1961 年7 月 26 日, “ 叶尼塞河 ” 系统进入下一轮国家试验阶段,重点对 “ 贝加尔 ” 雷达 -仪器火控系统展开测试,包括在取消稳定装置的情况下考验雷达工作可靠性和行进状态下的可靠性。 8 月 3 日 “ 贝加尔 ” 顺利通过测试。 “ 叶尼塞河 ” 系统的靶场评估试验于 1960 年 12 月至1961 年 8 月在栋古兹进行,但结果却是差强人意的。前苏联国防部在试验报告中罗列出该炮诸多不足之处:总重量为27.5 吨,超过原计划的 25.5 吨;弹药携行量为 540 发,低于原计划的 600 发;乘员组 没有核防护措施;人员舒适性和部分设备的性能不佳;机械瞄准具的设计与布局在对敌打击时使用起来不方便;排风系统不能完全保障对冷却系统和电子设备的排风效果;手动瞄准时自行高炮的旋转速度为 0.6/转,未达到 1 1.5/ 转的设计指标;抗被动干扰设备未能调整到最佳状态;行进期间计算机内部会出现大量灰尘。 1961 年 8 月 10 日至 10 月 30 日,试验型 “ 叶尼塞河 ”自行高炮继续在栋古兹接受国家试验。现藏于俄国防部中央档案馆的 “ 叶尼塞河 ” 自行高炮国家试验报告记载了整个试验与总结过程: “ 栋古兹靶场的第 一阶段国家试验从 1961 年 8 月 10日至 10 月 14 日(需要强调的是,同年 8 月 26 日至 10 月 24日,与 叶尼塞河 同步发展的 石勒喀河 自行高炮也进行了相同科目的国家验收试验)。按照炮兵总局与陆军防空兵司令部的要求,射击类科目是由第 20 科研所工程师与靶场军官合作完成,其中包括对滑翔机、航空照明炸弹的射击,及使用机械瞄准具的射击等。 ” “ 叶尼塞河 炮车的乘员班组由士兵与士官组成,他们事先学习火炮的基本部件与应用方法。在第一阶段的收尾射击测试中,他们一次性连续发射 166 发炮弹,击落 1 架滑翔机 在对靶机 射击测试过程中,首先由伊尔 -28 轻型轰炸机将靶机拖至空中,并使其速度达到 150 160 米 /秒。 叶尼塞河 炮车利用 贝加尔 雷达 -仪器火控系统发现目标后击中靶机,尽管毁伤效果不太理想,但炮车能在慢速行进状态下击落空中目标值得肯定 不过, 贝加尔 系统里的电视 -光学瞄准仪不太令人满意。起初,第 20 科研所代表把这些归咎于操纵手技术不精,可是经仔细研究发现主要是电视 -光学瞄准仪的布局不合理,并且在半自动瞄准时不能将火炮平稳地调整到预期位置。 8 月 15 日至 9 月 10 日,工作人员还对瞄准稳定系统进行 75 小时静止状态和 100 小时行驶状态下的测试,结果并不理想,故障率为参加国家试验前的5 6 倍,原因之一在于液压泵内进入大量灰尘。此外,按照设计标准,垂直陀螺仪的归零时间为 3 分钟,而该瞄准稳定系统需要 7 分钟。 ” “ 炮车在行进过程中对时速 20 35 千米的靶机和时速8 20 千米的坦克实施打击,尽管失误率是静止状态下的2.5 3 倍,但还是可以让人接受的。单辆 叶尼塞河 自行高炮打击 1 架高度为 2000 3000 米的伊尔 -28 轰炸机时需要消耗 140 发炮弹, 4 部 S-60 高射炮在同等条件下联合打击时则需 264 发炮弹。当敌机成对或以编 队形式出现在 30004000 米高度时, 1 个装备 3 4 辆 “ 叶尼塞河 ” 的防空连可为1 个摩步营(或坦克营)提供有效保护,并可击中敌方空袭编队中的任何一架战机,命中率为 0.6 0.75 测试过程中,1 辆 叶尼塞河 在机动过程中使用 232 发炮弹才击中 3 辆行进中的坦克,这也暴露出乘员组培训时间短、掌握程度低的问题。 ” 报告还写道, “ 叶尼塞河 ” 在 100 米以内可击穿 50 毫米厚的坦克装甲, 500 米内可击穿 40 毫米厚的坦克装甲,但要求炮弹与装甲表面的倾角必须为 60 90 。该炮静止射击时使用光学机械瞄准具的效果较 好,但在机动过程中必须使用电视 -光学瞄准仪,并且要求视野广阔,较合适的射击距离不能超过 600 700 米。 在第一阶段试验中, “ 叶尼塞河 ” 共行进 1185 千米,其中 400 千米是行驶测试, 365 千米是射击测试。另外 420 千米的行驶测试分两个阶段:前 100 千米在泥泞道路上进行,后 320 千米在干燥的土路上进行,都开启火控系统和加力传动装置;每次行驶结束后都检查一下射击系统是否正常。 第二阶段的国家试验在 1961 年 10 月 20 日至 30 日进行,地点在装甲坦克总局的库宾卡靶场。测试期间共行驶 420千米:在 干燥土路上的时速为 33.3 千米,耗油量为 158 升/100 千米;在泥泞土路上的时速为 27.5 千米,耗油量为 237升 /100 千米;在专门的坦克测试路线(即俗称的 “ 搓板路 ” )上的时速为 15.1 千米,耗油量为 230 升 /100 千米。在燃油充足的条件下, “ 叶尼塞河 ” 的最大行程为 210 千米(泥泞路)和 310 千米(干燥土路),足以满足战场需要。长距离行驶不影响火炮的射击功能,乘员组在 300 千米强行军中没有感到特别不适。 “ 叶尼塞河 ” 可以攀爬和下行的最陡坡度为 28 ,可以穿越直径 4 6 米、深 1.5 米的弹坑。值得一提的是,行进中 的颠簸与冲击没有影响 “ 贝加尔 ” 雷达 -火控系统与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它在 8 小时不间断工作后未出现参数异常,系统内的硅 -2M 敌我识别器经调整后也能正常工作。 “ 在对低空目标进行跟踪时,炮车配备的 贝加尔 雷达性能要强于 S-60 牵引式高射炮所用的 SON-9A雷达,但它在连续工作 375 小时期间共发生 15 次故障,平均每 25 小时一次。故障原因主要在于行驶途中进入大量灰尘,及炮塔内电子元器件安装得过密造成仪器过热受损。与此同时,雷达与电视 -光学瞄准仪的显示器在频繁的数据转换过程中会出现延迟现象。相比之下,安装在空间 较大的独立面板上的火控系统则可在短时间内发现目标,并且维修时间也相对较短。与 贝加尔 雷达火控系统搭配使用的弹道计算机也较 S-60 高射炮的好一些,在 8 小时测试期间表现稳定,而在连续 375 小时的测试中发生 9 次故障。不过,它承受住了灰尘与漏油的干扰 排风扇与空气清洁系统的工作状态不尽人意,由于它们大多与其他设备安装在一起,布局密集,所以维修起来也不方便。冷却系统故障造成的直接后果是电子设备过热,故障率升高。 ” 第二阶段国家试验中, “ 叶尼塞河 ” 发射了 6266 发炮弹,其中 98%是以自动模式打出去的,有 28%的炮弹是在行进过程中发射的。炮弹质量基本正常,只发生两次哑火现象。另外,发射过程中还发生过 4 次卡壳现象,原因是炮弹未能及时补充至炮管,其中 3 次是因为抛壳弹簧损坏。试验期间,炮塔与火炮的液压传动系统表现正常,履带的质量也不错 行驶 1900 千米后, 25%的履带板出现间缝增大 3 4 毫米的现象,原因是橡胶经过拉伸后失去弹性。另外,试验期间还暴露出以下一些问题:有 5 对负重轮不能承载太多的负重;炮塔内乘员座位较为拥挤; R-113 无线电台在 “ 贝加尔 ”火控系统启动状态下通信距离急剧缩短; TKN-2 和 TVN-2 夜视仪布 局不合理。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虽然存在不少细节问题,但“ 叶尼塞河 ” 的基本性能还是值得肯定的,通过持续改进可以达到稳定且令人满意的效果。最终,由军方和科研单位组成的前苏联国家委员会决定将完成测试的 “ 叶尼塞河 ” 与“ 石勒喀河 ” 自行高炮都纳入军队的列装计划,前者列为师级野战伴随防空装备,后者则负责团级防空任务,以便有效掩护地面部队的战役战术机动、提高作战能力。前苏联能在同一时期内研发出两款性能优异的自行高炮,这在当时世界上是极其罕见的。 1962 年,利佩茨克拖拉机厂正式接受国防工业部下达的 “ 叶尼塞河 ” 自行高炮的量产任务,要求其在 1963 至 1965年生产 450 辆。俗话说 “ 一山不容二虎 ” ,在国家不太富裕的年代,前苏联同时投产 “ 叶尼塞河 ” 与 “ 石勒喀河 ” 两种相差不多的自行高炮显得有些奢侈。为此,前苏联政府责成相关专家围绕这两种火炮进行更多的技术分析和比对。最终,前苏联高射武器鉴定委员会对 “ 叶尼塞河 ” 与 “ 石勒喀河 ” 高炮做出如下的性能比较: “ 叶尼塞河 ” 与 “ 石勒喀河 ” 都配备完善的雷达火控系统,能在任何复杂气候条件下昼夜作战; “ 叶尼塞河 ” 超过 20 吨的战斗全重是坦克、机械化步兵和空降 兵部队不可接受的,前苏联野战自行高炮应该尽可能轻量化并考虑空运因素,而仅重 10 余吨的 “ 石勒喀河 ”接近这一需求; 在防御 200 500 米高度突袭的米格 -17 歼击机和伊尔 -28 轻型轰炸机时, “ 石勒喀河 ” 的单位时间射击弹药量和打击效率比 “ 叶尼塞河 ” 高 1.5 2 倍; “ 叶尼塞河 ” 较适于坦克团和装甲师的防空作战,由于苏军坦克部队部署范围较广阔,战斗队形变化频繁,该炮可在各个战斗阶段提供很好的对空防御,在高度 3000 米、斜距 4500 米范围内保护坦克部队不受敌机低空精确轰炸,而“ 石勒喀河 ” 能提供的 防空范围较小; “ 叶尼塞河 ” 配备的高爆榴弹和穿甲弹威力较大,在进行地面作战时可在更有效地打击地面目标; “ 石勒喀河 ” 的射速较高、火力密度大,但弹丸威力较小; 苏军未来自行高炮应考虑通用化、标准化与批量化生产,这一点在 “ 石勒喀河 ” 身上能得到更好的满足,因为它所用的 23 毫米高射炮自动机具有较大优势(当时前苏联陆军准备淘汰所有 37 毫米牵引式高射炮); “ 叶尼塞河 ” 配备的火控系统性能先进、维护性好,但 “ 石勒喀河 ” 的火控系统稳定耐用、易于生产; “ 石勒喀河 ” 采用 PT-76 水陆两栖坦克底盘,重量比较轻,易于实现后勤通用化,而 “ 叶尼塞河 ” 采用全新的OB119 型履带式底盘,可能面临一定技术风险。 前苏联高射武器鉴定委员会据此认定: “ 叶尼塞河 ”的使用价值不如 “ 石勒喀河 ” 。毕竟 “ 叶尼塞河 ” 的重量和体积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