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测量技术总结.doc_第1页
变形测量技术总结.doc_第2页
变形测量技术总结.doc_第3页
变形测量技术总结.doc_第4页
变形测量技术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变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第一部分、测量项目概述一、 任务来源为了保证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物安全,小组接到了对10、11宿舍楼建筑物垂直度监测的任务。 该几栋楼建筑地基为中密卵石土,属中压缩土,地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物变形测量的级别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第3.0.4条的规定为二级,沉降观测精度指标为“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为0.5mm”。测区概况河南省开封市东京大道西段(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4)测区内地势平坦,地形并不复杂,但杂草较多。(5)黄河水院内设有小卖部食堂开水房洗浴中心理发店住宿区,基本符合一般城市生活标准。测量现有2011年生产的1:500数字化地形图,其坐标北京坐标系,高程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经现场踏勘,该地形图内测区现有地形基本没改变,可作高程基准点点位设计用。二、测量项目内容按照委托方要求,测量项目内容为:10#、11#楼施工期、使用期头三年的建筑物沉降测量:沉降测量周期为两天,每两天观测一次,工期为一周共测量测量2次。三、测量项目所执行的技术标准建筑物沉降测量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执行;建筑物垂直度测量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8.3.11相关内容执行。第二部分 设计方案一、 高程基准点的布设与测量设计1、高程基准点应距建筑物施工场地有一定距离,又能保证用较短的水准路线连测到高程工作基点,更重要的是要稳固和安全。根据现场踏勘,建筑物施工场地东面为宿舍区,人员较复杂,很难保证点位稳固和安全,水准路线增长,宿舍区内人员较复杂,点位安全难以保障,因此,我们将高程基准点选择在西面的 环路边,且满足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高程基准点点位与邻近建筑物基础最大宽度的2倍”的要求。2、高程控制网测量方案及点位埋设要求闭合的水准路线组成高程控制网,为什么我们要布似乎多于的宿舍楼高程基准点呢?一是宿舍楼东面无可靠的布点位置,二是多一组高程基准点能使基准点更安全,不致于发生被破坏后无法实施沉降观测的情况,三是便于对基准点的稳定性进行检验。因此,高程控制网测量时,环路高程基准点为起点,先设站测量两个基点的高差后,再以该站测向工作基点, 高程控制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起算数据从施工控制网引测。高程基准点的布设及高程控制网测量路线见工程平面位置图及基准点分布图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4.4.1第2、3条的规定,高程控制网水准支线应进行往返测,水准测量作业的基本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相应规定。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4.4.1第1条的规定,二级沉降测量的水准测量仪器应使用DZS05型和DS1型,根据我院测量设备情况,应优先考虑使用DZS05型,标尺应使用因瓦尺。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以及水准观测的限差,应严格执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第4.4.2的规定。每测段往返测应测站数应为偶数,当测站数为奇数时,内业计算时应加一对标尺零点差改正。 水准观测记录采用手簿记录,一切外业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均应在现场直接记录,记事项目应包括仪器型号、观测记录人员、时间和天气信息。手簿一律用铅笔填写,对原始记录中有错误的数字与文字,应仔细核对后以单线划去,在其上方填写更正的数字与文字。原始记录中不得连环涂改,改动观测数据的“毫米”。基于以上测量方案,高程基准点在埋点时,应考虑点位与设站的关系,点位的选择应通过测量手段确定,必须避免设站位置与点位间有固定障碍物影响观测,特别要避免一组两个基点不能用一站观测的情况,工作基点的埋点要注意进行沉降观测时,点位与设站之间视线被宾馆栅栏栏杆完全遮挡。二、沉降测量点的布设方案设计1、沉降测量点的布设方案设计思路沉降测量点的布设要考虑以下因素:应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应符合建筑变形测量规范要求应考虑点位不被固定障碍物遮档点位上部应有足够的立水准尺的空间沉降测量点不易被施工过程破坏隐蔽螺栓式沉降观测点标志母体应与使用期建筑物衔接良好建筑物完工后能有效的进行观测考虑以上因素,应首要顾及应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所以,沉降测量点的布设会在原测量方案的基础上增设较多的沉降测量点,(具体方案在与施工单位充分沟通后确定)。沉降测量点的标志的形式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附录规定。三、 沉降观测设计a) 沉降观测的水准路线从工作基点出发,首次观测应采用往返测,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3.0.9的要求,首期观测应连续进行两次独立观测,并取观测结果的中数作为变形测量初始值。其他各次可采用单程观测。b) 虽然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允许有限制的使用间视法进行观测,但应尽量避免使用间视法进行观测,以避免人为因素使测量成果出现粗差。c) 每周期观测,都应对工作基点进行检测。d) 沉降观测水准测量技术要求与高程控制网水准测量相同。四、 建筑物垂直度测量(监测)方案设计垂直度观测不属于建筑变形测量的范畴,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施工测量章,“施工的垂直度测量精度,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施工的精度要求,现场观测条件和垂直度观测设备等综合分析确定,但不应低于轴线竖向投测的精度要求”。工程测量规范对轴线竖向投测的精度要求为:每层允许偏差3mm,建筑物总高H30m允许偏差5mm ,30mH60m允许偏差10mm、60mH90m允许偏差15mm,精度要求较高。考虑垂直度测量(监测)的目的和测量的可行性,建筑物垂直度测量(监测)方案设计为:1、 对施工单位的轴线竖向投测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轴线竖向投测施工的质量对施工单位测量人员的从业资格、技术水平、测量设备和测量手段和方案进行适量的监督。适量的监督以轴线竖向投测初期为主。2、 采用垂直度测量对轴线竖向投测精度进行检测 根据现场观测条件和观测设备条件,参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6.2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的方法, 现场观测条件可行时采用投点法,也可采用极坐标法测量。极坐标法测量使用我单位GPT-7001全站仪,仪器的标称精度为;测距中误差(2mm+2ppmD),角度测量一测回水平方向标准偏差1。仪器的检定精度为测距中误差(0.80mm+0.21ppmD),角度测量一测回水平方向标准偏差0.62。极坐标法测量的方法利用相邻建筑物建立临时平面控制网后,测量施工轴线,水平角观测2测回,距离测量往测2测回。距离测量应考虑仪器加常数改正。观测记录采用手簿记录,一切外业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均应在现场直接记录,记事项目应包括仪器型号、观测记录人员、时间和天气信息。手簿一律用铅笔填写,对原始记录中有错误的数字与文字,应仔细核对后以单线划去,在其上方填写更正的数字与文字。原始记录中不得连环涂改,改动观测数据的“秒”。五、 数据处理要求1、 水准测量平差按照高程控制网的形式采用单一水准路线平差法,计算取位0.01mm。平差计算除给出变形参数值外,还应评定变形参数值的精度。 每周期期沉降测量内业计算还应作出:a) 变形观测水准测量路线图b) 变形观测点位分布图c) 沉降观测成果表d) 时间-荷载-沉降量曲线图e) 等沉降曲线图f) 建筑物变形观测值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物地基变形允许值”相关指标对比后对建筑物安全性的分析意见g) 周期变形测量技术工作总结报告2、 垂直度测量应进行测量轴线与施工轴线的对比,其较差值不大于规范允许偏差值的2倍,就说明施工轴线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垂直度测量周期为建筑物总高H30m 、30mH60m、60mH90m时,观测次数根据各栋楼的高度分别为23次。 每周期垂直度(监测)测量应提交a) 垂直度监测情况汇报b) 垂直度实测监测成果六、 建筑物安全性的分析及预警值的设限1、 建筑物安全性的分析要求 建筑物安全性的分析首先要作高程基准点稳定性分析,在基准点稳定的基础上,分析评定变形观测点的变形值是否出现异常变化。变形观测点的变形是否出现异常可通过对比相邻变形观测点的变形值和建筑物地基的整体变形值对比分析来判断,还应对比各周期变形量及地基勘察报告和地基变形计算值来分析变形量或变形速率是否出现异常变化。 建筑物安全性的分析应尽量采用先进、可行和有效的方法。2、变形预警值的设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物地基变形允许值为200mm,在建筑完工时中压缩性土地基的沉降已完成2050, 即建筑完工时变形允许值为40100mm。变形预警值的设限为100mm加载层数/总层数 第三部分 测量质量保证其他要求 一、安全要求生产过程中要遵守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在施工区测量,每一个参测人员要有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要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帽,在建筑区测量,测量仪器设备要有保护措施,仪器迁站必须装箱。水准测量尺垫必须安置稳固,立尺员不得离开尺垫以防尺垫被碰动。测量记录应成册,不得用分散的纸张记录。原始观测记录在每期观测结束时,要按照单位测量成果资料管理制度及时归档保存,不得遗失。计算资料应妥为备份,重要的计算资料应异处备份存放。二、 仪器的检验 使用的测量仪器应每年送国家法定的计量检定站检定,要保证所使用的仪器在项目期间内都在仪器检定有效区内,每周期测量前,应进行水准仪i角的检测,i角不得大于15。三、 成果检查与验收 项目组在测量生产过程中,应按照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对成果质量的要求,对每一项质量元素,不得出现A类错漏,应加强生产过程检查,及时发现B类及以下类错漏并加以纠正,以保证测量成果质量水平。四、 每周期测量应向委托单位提交的成果资料1、 工程平面位置图及基准点分布图2、 变形测量水准测量路线图3、 变形观测点位分布图4、 沉降观测成果表5、 时间-荷载-沉降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