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卫星电视的接收_第1页
11卫星电视的接收_第2页
11卫星电视的接收_第3页
11卫星电视的接收_第4页
11卫星电视的接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星电视的接收 卫星电视广播是由设置在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卫星,先接收 地面电视 台通过卫星地面站发射的电视信号,然后再把它转发到地球上指定的区域,由地面上的设备接收供电视机收看。采用这种方式实现的电视广播就叫卫星电视广播。 卫星电视广播的特点 卫星电视广播的特点 各国的同步轨道位置和使用频段分配都由国际电信联盟卫星组织决定和批准。我国现有四个广播卫星轨位,即 62E、 92 2E、122E和 134 E。 其中 92 2E为我国专用轨位。 续 卫星电视广播频段及容量 1979年国际电信联盟将卫星广播的频段进行了分配。国际电信联盟将全世界划分为三个区域, 1区包括欧洲、非洲和亚洲西部(俄罗斯、蒙古等国家); 2区包括南美洲、北美洲;3区包括亚洲的大部分国家和大洋洲。 我国属于第 3区域。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组成 1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组成 由天线、高频头,馈线,功率分配器,卫星电视接收机等设备和部件组成。 2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各部分作用 ( 1)高频头 高频头作用:对来自馈源的微弱信号进行低噪声宽带放大,下变频到第一中频,第一中频信号经中频放大后输出给卫星电视接收机。 ( 2)功率分配器(简称功分器) 作用:将一路卫星电视第一中频输入的信号分成 n 路信号输出。使一副地面卫星接收天线能同时带多台卫星电视接收机。 ( 3)天线放大器(是低噪声放大器) 作用:用于放大天线上接收到的微弱信号 卫星接收天线结构与分类 卫星接收天线的结构 抛物面反射器 高频馈源 高频头 卫星电视广播系统 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示意图如图所示。 卫星接收天线的分类 1根据结构分为 : 板状和网状。 2根据馈源的安装位置分为:前馈式抛物面天线、后馈式抛物面天线和偏馈式天线。 卫星接收天线的结构 1前馈式抛物面天线(一次反射型天线)如 2后馈式抛物面天线(卡塞格伦天线) 3偏馈式 天线(一次反射型天线) 天线口径和增益的选择 选择天线口径和增益时,要根据所接收卫星电视信号的波段、等效全向辐射功率( EIRP)及信噪比要求等因素来确定。 由于 C波段卫星电视转发器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 EIRP)较小,有线电视系统接收时通常要求天线口径较大, 3米左右接收效果较好。 Ku波段转发功率较强,天线口径可以小一些。 相同口径的天线,如果效率不同,那么接收效果也不同。实际应用中,在保证增益满足要求的条件下,口径应尽量小,以减小天线的体积。 续 家庭个人接收,尽量选用增益高、安装、调试方便、口径较小的天线。 集体、单位接收则要求信噪比高、性能稳定可靠的天线,一般选用大于 4 5米的天线。 卫星接收天线的选择 天线类别的选择 1.板状结构天线优点是增益较高,应用广泛。缺点是价格较贵。 2.网状天线优点是抗风能力强,价格低廉。缺点是增益比板状天线低,容易变形,适合于风力较大的地区。 3.前馈式抛物面天线优点是价格便宜缺点是效率较低;后馈式抛物面天线优点是效率较高、结构结实,缺点是价格较贵 安装天线注意事项 1. 注意合理选择安装地点 ; 2. 注意安装精度 ; 3. 考虑维修保养方便 ; 4. 尽量避开风口和多雷雨地区 . 卫星电视节目的处理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基本组成 抛物面天线把来自空中的卫星信号能量会聚成一点。 馈源是在焦点设置的一个接受卫星信号的喇叭形装置。 高频头( LNB亦称降频器)将馈源送来的卫星信号进行降频和放大后传送至卫星接收机。 卫星接收机将高频头输送来的卫星信号进行解调,输出卫星电视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 1.北京卫视和湖南卫视由亚洲 2号卫星传送,浙江卫视和四川卫视由亚太 1A号卫星传送,凤凰卫视中文台由亚洲 1号卫星传送。因此需要三副卫星接收天线,每副天线要对准相应卫星的方位。 2.每套卫星电视节目都需要单独一套设备,因此利用功分器将信号分成多路,送至相应的处理设备。接收的节目越多,所需的设备就越多。 卫星广播的主要技术指标 项 目 技 术 指 标 规 定 备 考 卫星轨道间隔 6 中国东经 92 日本东经 110 定点位置保持精度 东 、 南 、 西 、 北方向都为 0.1 天线指向精度 0.1( 但波束轴旋转的误差 0.2) 极化波 圆极化波 中国右旋圆极化 日本左旋圆极化 最小仰角 20 山区 20 所需频带宽度 27MHz 由图像信号引起 的最大频偏 地面功率 通量密度 个体接收 103dB(W)/m2( 覆盖面积边缘 ) 集体接收 111dB(W)/m2 接收天线 用于干扰评价的个体接收用天线 0.9 波束半功率点宽度 2 G/T ( 品质因素) 个体接收 6dB/K 集体接收 14dB/K C/N( 载波噪声比 ) 14dB( 最坏月份的时间率 90%) 上行线引起的 C/N恶 化 0.5dB(时间率99%) 地上固定无线电防护的功率通量密度 125dB(W)/m2/4kHz 能量扩散 22dB( 600kHzP-P频偏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