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IWAVE 在单板在单板 PI 设计中设计中 的应用的应用 目目 录录 目目 录录 2 第一章概 述 3 第二章 电源完整性设计流程 20 第三章 电源阻抗设计 22 第四章 文件格式转换 23 第五章 仿真前预处理 25 第六章谐振模式仿真 31 第七章 频率扫描 AC SWEEP 40 第八章 SYZ 参数仿真 44 第九章 SPICE 参数提取 49 第一章第一章概概 述述 1 1 概述 在电路设计中 一般我们只关心信号的质量问题 加上仿真分析软件的局限性 往往 局限在信号线上进行 SI 仿真研究 而把电源和地当成理想的也就是一个完整的参考平面来 进行仿真计算的 在速度不高的情况下这样简化分析的误差可能不是很大 但在高速设计 中 这种严重脱离了 PCB 的实际情况的简化分析 会使仿真出来的数据与实际相差甚远 PI 即电源完整性的提出 正是源于当不考虑电源的影响下基于布线和器件模型而进行 SI 分 析时所带来的巨大误差 随着信号传输速度的增加以及设计的愈加复杂性 多种电源和多 种地需要同时使用 再加上各种过孔和插件元器件的影响 使完整的地电层没有可能存在 使得地电平面被分割而成为有缺陷的平面 由此可能会产生感应噪声 当这种噪声大到一 定程度时 会影响集成电路的功能和性能 这种噪声是指 Delta I 地弹或瞬态开关噪声 大量器件同时开关所需要的瞬时电流会引起电源和地平面上的电压波动 我们称之为 SSN 或者 Delta I 噪声或者电源 地弹 Ground bounce 由于电源 地系统提供的非理想 回流路径 SSN 将减慢信号传输速度 电源完整性同样直接影响最终 PCB 板的信号完整性 电源 地平面在供电的同时也给 信号线提供参考回路 直接决定回流路径 从而影响信号的完整性 电源完整性和信号完 整性二者是密切关联的 而且很多情况下 影响信号畸变的主要原因是电源系统 例如 地反弹噪声太大 去耦电容的设计不合适 回路影响很严重 多电源 地平面的分割不好 地层设计不合理 电流不均匀等等 良好的地电平面设计正是电源完整性设计所涉及的内 容 通常通过设计合适的电源目标阻抗来实现 将芯片工作电源 地作为一个端口 如果 该电源目标阻抗越小 则从噪声源耦合到电源分配系统的噪声也就越小 所以通过调整 PCB 叠层 电源 地的合理分割 去耦电容容量的选取以及位置的摆放等等措施来调整目 标阻抗 使电源的波动在正常的工作范围内 从而达到电源完整性的要求 低的电源 地噪声也直接影响到对 EMI 的控制 根据 FCC 标准 在 1GHz 的频段范 围内 要求整机的辐射发射和传导发射不得超过标准值 EMI 在很大程度上和电源 地设 计有关 因为电源完整性问题就其根本原理而言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电路与电磁场相互影 响的问题 通过电源完整性设计来降低电源及电地平面引起的 EMI 辐射 也是降低整板 EMI 辐射的一个手段 1 2 电源地平面的谐振特性 在高频时 由于分布电感 ESL 的影响 电源 地平面相当于一个谐振腔 具有谐振特 性 图 1 1 是一块完整的 PCB 板模型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电源平面其实可以看成是 由很多电感和电容构成的网络 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共振腔 在一定频率下 这些电容和电 感会发生谐振现象 从而影响电源层的阻抗 随着频率的增加 电源阻抗是不断变化的 尤其是在并联谐振效应显著的时候 电源阻抗也随之明显增加 造成电源不稳定的根源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器件高速开关状态下 瞬态的交变电 流 过大 二是电流回路上存在的电感 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又可以分为三类 同步开关噪声 SSN 地弹 Ground bounce 现象也可归于此类 图 1 a 非理想电源阻抗影响 图 1 b 谐振及边缘效应 图 1 c 归根到底 都是由于电源地平面的谐振阻抗特性所造成 的 图 1 1 PCB 等效模型 1 3 电源分配系统 电源完整性设计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 但是如何控制电源系统 电源和地平面 之 间阻抗是设计的关键 理论上讲 电源系统间的阻抗越低越好 阻抗越低 噪声幅度越小 电压损耗越小 实际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规定最大的电压和电源变化范围来确定我们希望 达到的目标阻抗 然后 通过调整电路中的相关因素使电源系统各部分的阻抗 与频率有 关 去逼近目标阻抗 也就是通过去耦电容 平板电容 叠层等手段调整阻抗 图 1 2 电容 平面滤波的频率特性 1 4 滤波电容特性 在频率很高时 电容不能再被当作一个理想的电容看 而应该充分考虑到它的寄生参 数效应 通常电容的寄生参数为 ESR ESL 其等效电路如图 1 3 串联的 RLC 电路在 f 处谐振 其曲线如图 1 4 图中 f 为串联谐振频率 SRF 在 f 之前为容性 而在 f 之后 则为感性 相当一个电感 所以在选择滤波电容时 必须使电容器工作在谐振频率之前 图 1 3 电容等效电路 由串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计算公式可知 自谐振频率 CL SRF 2 1 1 4 1 去耦 滤波电容的选择 在电源完整性设计中 我们要解决的主要是高频噪声 要求去耦电容具有良好的高频 滤波特性和非常小的等效电感 等效电阻 电解电容器 纸介电容器和塑料薄膜电容器不 适合用于高频去耦 这些电容器基本上是由多层塑料或纸介质把两张金属箔隔开然后卷成 一个卷筒制成的 这种结构的电容具有相当大的自感 而且当频率只要超过几兆赫时主要 起电感的作用 铝电解电容主要用在电源模块部分 它的容值可以作的很大 固体钽电容 的低频特性非常好 容量大 而且 ESR 也很小 但由于压电效应 容量随偏置电压变化较 大 对于高频去耦更合适的选择应该是单片陶瓷电容器 因为它们具有很低的等效串联电 感 单片陶瓷电容器是由多层夹层金属 薄膜 和陶瓷薄膜构成的 而且这些多层薄膜是按 照母线平行方式排布的 而不是按照串行方式卷绕的 陶瓷电容高频特性非常好 性能稳 定 ESR 很小 最常用的陶瓷电容类型是 NPO X7R X5R Y5V 其中 NPO 为一类陶瓷 电容 ESR 最小 电压特性与温度特性最好 但通常容量较小 最大容量到数百 pF 价格 图 1 4 电容器阻抗特性 最贵 X7R 为二类陶瓷电容 电压特性与温度特性较好 容量通常在几 nF 几 uF 在 PI 设计中 用的最多的就是这两种 1 4 2 分布参数对电容阻抗频率特性的影响 ESL ESR 一定 电容量变化的电容阻抗频率特性 图 1 5 电容值 ESR 一定 ESL 变化的电容阻抗频率特性 图 1 6 电容 ESL 一定 ESR 变化的电容阻抗频率特性 图 1 7 相同电容组合的阻抗频率特性 由图 1 8 相同电容并联组合 一方面电容量增大 但同时 ESL 减小 所以 SRF 不变 由于 ESR 减小 从而容抗和感抗都会降低 Less ESR 图 1 8 不相同电容组合的阻抗频率特性 由图 1 9 不相同电容并联组合 使相应频段内的阻抗都能得到控制 图 1 9 各种电容的阻抗频率特性 图 1 10 1 4 3 去耦电容放置方式产生的寄生电感 去耦电容最好要与电源地平面靠近 离电源地平面越近过孔产生的寄生电感越小 电 源地回流过孔越靠近 回路面积越小 耦合效果越好 1 5 电源 地耦合平面的电容特性 通常电容器在 500MHz 以上 由于分布参数的影响 高频陶瓷去耦电容的去耦效果就 大打折扣 利用电源地平面的平板电容器特性来进行高频滤波 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由于其 ESR ESL 都很小 在 100MHz 以上直至 GHz 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去耦滤波特性 所以设计一个良好的电源 地平面 无疑就能够起到对 RF 能量的有效抑制 电源 地平面的电容粗略计算为 00884 0 0 pF d S d S C rr 其中 平面之间介质的介电常数 FR 4材料 平面的面积 r 5 4 r S 平板间距 mm 2 mm d 由上式可知 10mil厚度 FR 4基材的电源 地平面将有的电容 2 100inpF 在3G平台项目MNIC单板中 就多次采用这种人工制作电容方式来处理 48V入口处 CPU等处的去耦问题 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也就是在PCB板走线层和平面层分别加上接电源 地的大块铜皮 GND VCC 1 6 电磁辐射 1 6 1 差模远场辐射 差模辐射由环路电流产生 差模辐射的模型通常基于磁偶极子 磁偶极子指回路的长 度远远小于信号的波长 波长 c F c 为光速 F 为频率 如图 1 12 当 L 2 a 2 时属于远场 当距离 r 2 时属于近场 对于差模远场辐射差模远场辐射 以上等式 10 1a 和 10 1b 可以简化为 上述公式中 如果环路的长度大于 2 时 即 L 2 L 应按 L 2 计算 输入公式中的环路的面积 A 应该调整至长度最大为 2 时的面积 例如 如果圆形环路周 长大于 2 填入公式中的正确的环路面积 A 应该为周长是 2 的面积 即 A r L 2 4 环路面积 A 为 的倍数 如果 L 2 取实际的环路面积 这种 天线萎缩 的物理解析是 如果天线相对频率足够长时 天线上存在波峰和波 谷 波峰和波谷间会相互抵消一些辐射 1 6 1 1 差模远场辐射与频率的关系 对于远场 式 10 4a 辐射与频率的平方成正比 即以 40dB Dec 上升 当频率足够 高时 环路长度大于 2 时 有效的环路面积为 的倍数 当 式 10 4a 中面积中的 与 抵消 也就是说 随频率的增加 在 F c 2L 时 c 为光速 L 为回路长度 辐射场而成恒定 图 1 13 显示了对于给定回路的辐射与频率的关系 图 1 13 远场与频率的关系 对于数字信号系统 可以用付立叶变换观察信号的频谱 图 1 14 是时钟信号的 Fourier 频谱及包络线 图 1 14 数字信号频谱的包络线 图 1 14 中 Fourier 频谱的包络线 在频率 f 1 Tr 之前 幅频特性以 20dB Dec 下降 与频率成反比 此后则以 40dB Dec 下降 与频率的平方成反比 当数字信号的频谱 辐射源 与图 10 13 的远端辐射的频率特性结合 我们得到图 1 15 的数字信号的差模辐射特性 图 1 15 差模辐射远场与频谱的关系 由于辐射场与电流环路面积成正比 环路面积越小辐射越小 设计时 应该最小化环 路面积 1 6 2 共模远场辐射 共模电流是指在回路中电流流向一致的电流 作为空间中孤立的导线 当 L 2 时属于远场 当距离 r 2 时属于近场 对于共模远场辐射共模远场辐射 式 10 6b 和 10 6c 可以简化为 上述公式中 如果 L 2 L 应按 L 2 计算 环路的面积 A 作适当的调整 如果 L 2 取实际的环路面积 1 6 2 1 共模远场辐射与频率的关系 式 10 9a 共模辐射电场与频率 F 成正比 与频率 F 成 20dB Dec 增加 当数字信号的频谱 辐射源 与共模远端辐射的频率特性结合 我们得到图 1 17 的 数字信号的共模辐射特性 图 1 17 远场共模辐射与频谱的关系 从上面的频谱可以看到 只要将时钟上升沿Tr加大 就可使远场辐射更快地进入 40dB Dec下降 对于无论是差模辐射还是共模辐射 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在3G平台项目MNIC单板中 在通过SI分析计算后将总线读写之类的时序设计的余量 加大 然后就可以将时钟进行一些处理使得时钟变得缓慢上升和下降 在时序上仍然能够 满足读写的需要 系统能稳定工作的同时 降低EMI辐射 在MNIC单板中的主要时钟输出端口加10pf的小电容 就起到了使时钟变得缓慢上升和 下降的作用 Vcc 10PF CLKout POWER GND 第二章第二章 电源完整性设计流程电源完整性设计流程 2 1 电源完整性设计基本流程 导入关键信号 电源 地网络 IC 器件是否处 在谐振位置 电源 地平面 谐振仿真 谐振 Q 值满足 要求 没有较大 的谐振点 加入激励电流源 在热点位置放置 电容并仿真 Z 阻抗是否在 目标阻抗以下 电压频率响应 和平面电压分布 是否满足要求 分析 SYZ 参数 电源 地平面谐 振是否满足要求 导入检查 出现异常 开始 结束 NO YES YES NO NO YES NO YES NO YES YES NO YES NO IC 器件布局 输出全波 SPICE 模型 SPICE 仿真 叠层结构 是否最佳 使用ansoft公司的SIwave 完成典型的PI 分析的典型流程如上图所示 它主要分为四 大步 包括 1 谐振模式 Resonant Mode 1 预布局 PDS 的地电平面的结构 包括叠层 板材 以及地电分割等 使 PCB 光板在我们所关注的频率范围或更高的范围内不发生谐振 2 观察 PCB 的谐振模式下的电压分布 尽量避免将大电流 IC 放置在谐振位置或 其附近位置 2 频率扫描 Frequency Sweep 1 电压探测 Probe Voltage 在放置 IC 位置附近 用一个电流源模拟 IC 的工作 将一个电压探针放置在我 们关心的位置 观察改位置的电压频率响应 根据峰值 从而可以知道哪些谐振频率得到 激励 2 平面电压分布 Surface Voltage 基于峰值电压频率 我们可以得到在该频率的 PCB 平面电压分布 从而确定在 哪些峰值 波峰或谷底 位置放置合适的去耦电容 3 S Y Z 参数 1 计算一个端口 IC 位置 的 Z 参数 从 Z 频率响应曲线 我们可以得 到所需的总的电容 寄生电感 寄生电阻 这决定了选用的去耦电容的物理尺寸 2 用内置的全波 SPICE 模型分析去耦电容的寄生参数 3 从 AC 扫描中选择合适的去耦电容 它满足我们 R L C 的要求 4 将去耦电容放置在不同的位置 比较回路的寄生电感效应 5 使用多端口网络 可以得到转移 Z 参数 6 通过 S 参数可以分析信号的传输与耦合特性 4 输出全波 SPICE 模型以及进行 SPICE 仿真 用 SPICE 模型在时域进行电源波动 开关噪声等仿真 第三章第三章 电源阻抗设计电源阻抗设计 3 1 电源阻抗设计 电源噪声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非理想的电源分配系统 简称 PDS 即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所谓电源分配系统 其作用就是给系统内的所有器件提供足够的电源 这些器件不但需要足够的功率消耗 同时对电源的平稳性也有一定的要求 大部分数字电 路器件对电源波动的要求在正常电压的 5 范围之内 电源之所以波动 就是因为实际的 电源平面总是存在着阻抗 这样 在瞬间电流通过的时候 就会产生一定的电压降和电压 摆动 为了保证每个器件始终都能得到正常的电源供应 就需要对电源的阻抗进行控制 也就是 尽可能降低其阻抗 比如 一个 5 伏的电源 允许的电压噪声为 5 最大瞬间电流为 1 安培 那么设计的最大电源阻抗为 从上面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 随着电源电压不断减小 瞬间电流不断增大 所允许的 最大电源阻抗也大大降低 3 2 单板MNIC的阻抗设计 根据单板上主要时钟芯片的工作电压范围和IO电流情况计算出这些芯片的目标阻抗 器件电压电压纹波工作频率I O 电流目标阻抗 D403 3V 10 330mV33MHz4X0 0275 0 11A3 D413 3V 10 330mV33MHz4X0 0275 0 11A3 D423 3V 10 330mV100MHz8X0 0275 0 22A 1 5 D553 3V 10 330mV25MHz5X0 0275 0 1375A 2 4 第四章第四章 文件格式转换文件格式转换 通过 int Allegro exe 转换器把Cadence Allegro的PCB BRD 文件转换成Ansoft SIwave 的siw 文件格式 4 1 安装转换器 在Siwave安装路径下运行int Allegro exe 可将转换器安装在Allegro的菜单中 运 行Allegro后 在Allegro的菜单中会增加Ansoft一项 4 2 转换文件格式 运行Allegro 调入需要转换的 BRD文件 运行Ansoft Write Neutral File 命令 将当前 文件转换成 ANF 文件 运行Ansoft Write Siwave Component File 命令 输出元器件定义文件 CMP 打开 siwave exe 运行 File Import ANF 命令 导入转换的文件 ANF 运行 File Import Component File 命令 导入元器件定义文件 CMP 运行File Save As 命令 将文件存成 SIW 至此 Cadence Allegro的PCB BRD 文件已经转换成Ansoft SIwave 的siw 文件格 式 转换完成以后 首要要做的是校验转换的完整性 例如 检查过孔热焊盘是否正 确 平面层是否有裂纹 检查走线属性等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 需要进行检查重新转换 可以根据需要修改结构 添加或者删除一些对象 简化平面等以提高仿真效率 注1 由于siwave软件bug问题 平面层负片转换的文件在 siw中丢失热焊盘 因此必须将 brd文件中的负片更改成正片后再转换成 siw文件 注2 由于siwave2 0在导入CMP文件时会发生死机现象 必须用siwave1 1导入 anf和 cmp 文件 生成 siw文件 然后用siwave2 0打开 注3 转换完成后 将低频滤波的电解电容以及其它的极性电容删除 因为主要仿真高频特 性 这些电容对实际结果没有影响 而且在高频仿真中siwave软件会出现处理问题 第五章第五章 仿真前预处理仿真前预处理 5 1 打开文件 将转换后的 siw文件用 SIwave 打开 5 2 设置网格 用于软件计算的基本单元决定了计算机仿真精度的高低和运算速度的快慢 网格的设 置要足够小 否则无法保证精度 但过小会使计算时间太长 运行Edit Grid Spacing 命令 出现网格管理窗口 推荐使用自适应网格Adaptive 缺省值 5 3 设置PCB叠层材料参数 对导电层的电导率和介质层的相应的相对介电常数 损耗角等进行设置 运行Edit Materials 命令 出现材料特性管理窗口 将需要的导电层和介质层材料添 加进去 并对相应的电导率 相对介电常数 损耗角等进行设置 5 4 设置叠层结构 PCB 板的叠层结构有三种基本元素 信号层 平面层 电源 地 层和介质层 运行Edit Layer Stack 命令 出现叠层管理窗口 5 4 1 设置信号层特性参数 选中一个信号层 按下 Edit Layer Properties 按钮 或 者双击一个信号层 选择 METAL 类型 对层的材料和厚度等进行设置 5 4 2 设置介质层特性参数 选中一个介质层 按下 Edit Layer Properties 按钮 或者 双击一个介质层 选择 DIELECTRIC 类型 对介质层的材料和厚度等进行设置 5 5 网络选择 网络管理提供了对所有网络的管理 同时也用来选择需要仿真的网络 点击左侧网络 管理窗口中所要选择的网络 该网络在窗口中高亮显示 5 6 去耦电容的参数设置 由于我们实际使用的电容并不是理想电容 为了得到比较真实的仿真结果 就必须将电 容的寄生参数 ESR ESL 考虑进去 运行Edit Circuit Element Parameters 命令 出现电路器件管理窗口 点击 Capacitor 页面 选择去耦电容 然后点击下方的ModifyProperties按钮 或者双 击一个去耦电容 编辑窗口打开后 将电容的寄生参数ESR ESL添加进去 电容生产厂商 avx提供了一个寄生参数查询软件SpiCap3 exe 可以用来查询寄生参数作为参考 第六章第六章谐振模式仿真谐振模式仿真 系统的电源部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 甚至可能使得系统逻辑错误 随着 芯片集成度和系统带宽的增加 系统的瞬时驱动电流在急剧增加 而供电电压呈减小的趋 势 使得系统的电源分布系统 PDS 的设计成为系统成败的关键 我们所期望的是一个低阻 抗的电源分布系统 至少在整个系统的工作频段内呈低阻抗 从而具有较小的压降 较强 的鲁棒性 电地系统阻抗是板子电地系统性的的一个关键指标 由于板子上最大开关电流是一定 的 电地系统阻抗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板子整体噪声的水平 同时 阻抗的频率响应也决定 了板子的谐振频率 幅值和电磁兼容指标 谐振模式 Resonant Mode 是对PDS的地电平面的结构进行谐振仿真 使PCB在我们 所关注的频率范围或更高的范围内不发生谐振 以避免高谐振阻抗的出现 6 1 仿真参数设置 运行 Simulation Options 命令 出现仿真参数设置窗口 模式类型 Model Type 分为有损和无损 选择有损Lossy 网格设置 Mesh Refinement 分为自动和固定 一般选择固定 且频率设置为最大 仿真频率 6 2 谐振仿真参数设置 运行 Simulation Compute Resonant Modes 命令 出现谐振仿真参数设置窗口 设置最小仿真频率 设置最大仿真频率 或者根据计算机运行速度 设置谐振仿真点数 设置完成后 点击OK 进行谐振仿真 6 3 单板MNIC谐振仿真结果和相应措施 在 262MHz 单板上方出现的谐振 TOP 层 参考第 2 层平面 在谐振处上下方各加两个去耦电容 1000p 100v x7r 0603 4 个 225MHz 在 338MHz 单板出现的谐振 SIO4 层 参考第 PGP05 层平面 在谐振处上下方各加两个去耦电容 1000p 100v x7r 0603 4 个 225MHz 在 761MHz 单板出现的谐振 SIO4 层 参考第 PGP05 层平面 在谐振的两头各加两个去耦电容 220p 50v x7r 0603 4 个 479MHz 在 192MHz 单板对角出现大面积的谐振 PGP06 层 参考第 PGP05 层平面 在谐振处上中下方各加两个去耦电容 1000p 50v x7r 0603 12 个 225MHz 在 228MHz 单板对角出现大面积的谐振 PGP06 层 参考第 PGP05 层平面 在谐振处上中下方各加两个去耦电容 1000p 50v x7r 0603 12 个 225MHz 在 325MHz 单板出现的谐振 PGP06 层 参考第 PGP05 层平面 在谐振的两头加各加两个电容 330p 50v x7r 0603 4 个 391Mhz 在 684MHz 单板出现大面积的谐振 PGP06 层 参考第 PGP05 层平面 在谐振的中心加两个电容 330p 50v x7r 0603 2 个 391Mhz 在 826MHz 单板出现的谐振 PGP06 层 参考第 PGP05 层平面 在谐振的中心加四个电容 330p 50v x7r 0603 4 个 391Mhz 在 937MHz 单板出现的谐振 PGP06 层 参考第 PGP05 层平面 在谐振的中心加各加两个电容 330p 50v x7r 0603 4 个 391Mhz 在 378MHz 单板出现的谐振 SIO8 层 参考第 PGP09 层平面 在谐振的两头加各加两个电容 330p 50v x7r 0603 4 个 391Mhz 在 565MHz 单板出现的谐振 SIO8 层 参考第 PGP09 层平面 在谐振处多打一下普遍过孔 在 136MHz 单板上方出现的谐振 BOTTOM 层 参考第 PGP09 层平面 在谐振的中心加一个电容 0 1u 100v x7r 1206 1 个 20Mhz 在 159MHz 单板上方出现的谐振 BOTTOM 层 参考第 PGP09 层平面 在谐振的中心加一个电容 0 1u 100v x7r 1206 1 个 20Mhz 在谐振热点处添加相应的去耦电容 能有效降低谐振幅度 并同时将谐振频率上移 第七章第七章 频率扫描 频率扫描 AC SWEEP 交流分析 在Siwave中 可以直观的分析敏感电路受到的影响 即可以通过定义激励 源 从而观察该激励源对系统其他部分的耦合 AC分析的关键是准确定义激励源 激励源 可以是电压源 也可以是电流源 通常我们使用电流源模拟IC芯片工作 作为一个激励源 7 1 加激励源 点击工具条上电流源或电压源按钮 将电流源或电压源放置在单板IC芯片处 以模拟IC芯片工作 放置后出现激励源端口层设置窗口 选择正负端口放置层后 点击OK按钮 出现激励源设置窗口 对激励源参数进行设置 激励源幅度根据IC芯片的总I O管脚电流进行设置 7 2 设置电压探头 Probe 对所要观察的重点器件的管脚和走线设置观察点 点击工具条上电压探头按钮 将电压探头放置在单板需要观察处 放置后出现电压探头端口层设置 窗口 7 3 频率扫描仿真参数设置 运行 Simulation Compute Frequence Sweep 命令 出现频率扫描仿真参数设置窗口 设置最小仿真频率 设置最大仿真频率 或者根据计算机运行速度 设置谐振仿真点数 扫描方式选择线性Llnearly 选择需要观察的信号层或平面 以及对应的参考平面层 设置完成后 点击OK 进行扫频仿真 7 4 单板MNIC激励扫频仿真结果 在时钟驱动器 D40 D41 D42 D55 处加电流源和观察口 观察在频率扫描过程 中3 3v 第6层和第5层之间 的整板谐振情况 实际测量结果整板在584MHz谐振最大 谐振幅度小于230mv 满足要求 第八章第八章 SYZ 参数仿真参数仿真 8 1 S 参数简介 S 参数适合描述多个终端节点的网络 可以提供 AC 和 DC 的分析 S 参数表明了网络间 的相互影响 如 S x y 表明了 y 对 x 的干扰 下面是一个两端口的网络 如图 8 1 所示 图 8 1 两端口网络的 S 参数举例 S 参数的物理定义如下 Vinc1 PORT 1 在这点的输入信号 Vinc2 PORT 2 在这点的输入信号 Vref1 PORT 1 在这点的输出信号 Vref2 PORT 2 在这点的输出信号 S11 PORT 1 的输入信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化赋能培训课件
- 市场业务知识培训
-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终极押题01 关于《黑神话:悟空》(押题理由+作文真题++审题立意+高分范文)(全国)
- 文艺汇演活动方案
- 消化道护理教学查房
- 西瓜酿白酒技术与管理
- 秘书培训课件
- 个人对个人借贷合同格式
- 精神科病房巡视护理
- 小学数学五 分数的意义9 分数的大小教案
- 深入浅出Serverless:技术原理与应用实践课件
- 公路施工技术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年产十万吨丙烯腈生产工艺设计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同步课时练习
- 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正文内容
- 年产10吨功能益生菌冻干粉的工厂设计改
- (完整)人教版 高一物理课后习题答案
- GB/Z 26337.1-2010供应链管理第1部分:综述与基本原理
- 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 幼儿园绘本:《超级细菌王国》
- 2023年海南省财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