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第八届年会参评材料参评组别:小学组 初中组 高中组参评项目:教学论文 教学设计 课例 教学资源题 目:认识和预防计算机病毒 作者姓名:陈 萍 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区二中应元学校 联系电话电子邮件: 认识和预防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广州市越秀区二中应元学校 陈 萍一、教学内容分析:本专题内容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一章第六节的部分内容。教材中的内容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病毒防治软件Norton Antivirus清除病毒的方法。鉴于初中学生对计算机病毒已有耳闻,而且如今家庭电脑已是日益普及,计算机病毒更是让人防不胜防,在初一年级就有意识地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常识(如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危害等)和杀毒软件的使用,对于乐此不疲的中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课,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在使用电脑过程中时刻关注计算机安全,学会防治病毒。二、教学对象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的广泛普及,在学生中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节内容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学生都有相当一段时间的网龄,对网络和计算机安全有一定的认识,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但是还比较模糊,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人为制作的程序。(2)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一般特征、传播方式。(3) 了解病毒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危害。(4) 知道防治病毒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感受大量的事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重要性。通过模拟使用瑞星杀毒软件,让学生懂得常用杀毒软件的使用,并学会下载、安装、升级杀毒软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帮助学生树立防范病毒意识,负责任、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2)促进学生信息文化、道德修养与健康人格的育成。四、教学重点及难点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其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危害。五、教学策略情境创设法,头脑风暴法、模拟试验法六、教学媒体选择教材、powerpoint课件、flash动画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情 景创 设 相信很多同学和我一样,曾经收到这样类似的信息:由于跟这位朋友很熟,因此我就随手点了那个链接,可我并没有看到什么,紧接着,我的电脑就开始变得异常缓慢,不断弹出对话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的电脑怎么了?(学生回答:电脑中病毒了)小调查:我们班有多少同学有过电脑中病毒的经历呢?提问:电脑中毒后有什么异常的现象呢?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电脑中毒经历。学生倾听老师的经历,唤醒记忆中相似的情形;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积极举手,参与调查 创设一个计算机中毒过程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共鸣,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调查使学生意识到:计算机感染病毒的比率很高。计算机病毒( 一 ) 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症状 提问: 你们怎样知道电脑中病毒了呢? 其实电脑中毒跟人生病一样,总会有一些明显的症状表现出来。例如:机器运行变缓慢,计算机屏幕上出现异常显示,无缘无故的死机,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异常减少,系统中的文件长度发生明显变化,杀毒软件打不开, 浏览器配置被修改,数据受损或丢失, 文件无法正确读取、复制或打开,密码被盗等等都是中毒的症状。(二)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与特征:问:大家知道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如果同学反映不强烈,就讲一个和病毒有关的故事,否则,就不用讲。由教师引导式提问,解答:引导完毕,用放课件的形式归纳计算机病毒的定义。提问:计算机病毒有什么特征呢?(以下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1. 如果一张有病毒程序的盘拿到计算机上使用,会不会给这台计算机也带来病毒?传染性。2. 病毒程序在计算机内怎么藏身呢?寄生性、隐蔽性3. 计算机被感染病毒后立即发作吗?潜伏性4. CIH病毒在几号发作?时间不是26日发作吗?可触发性5. 计算机被病毒感染后会对计算机怎么样?破坏性以下内容,为归纳结果: 计算机病毒是隐藏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程序,它通过自我复制或者修改其它程序扰乱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破坏。寄生性,隐蔽性,传染性,破坏性,潜伏性,可触发性。(三)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计算机病毒给个人(文件丢失、系统损坏、甚至是硬件受损)和社会(假冒银行网站,电子邮件欺诈,网上交易陷阱,官方、企业网站被黑)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个案分析:(1) 蠕虫计算机病毒事件:1998年11月2日美国发生了“蠕虫计算机病毒”事件,给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罩上了一层阴影。“蠕虫”在Internet上大肆传染,使得数千台联网的计算机停止运行,并造成巨额损失(计算机系统直接经济损失达9600万美元 )。 它的设计者罗伯特-莫里斯 也因此被判3年缓刑,罚款1万美元,还被命令进行400小时的新区服务,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因为制造计算机病毒受到法律惩罚的人,从而揭开了世界上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计算机病毒问题的新一页。(2) 冲击波病毒:2003年夏爆发了冲击波病毒,数十万台计算机被感染。该病毒运行时会不停地利用IP扫描技术寻找网络上系统为Win2K或XP的计算机,找到后就利用DCOM RPC缓冲区漏洞攻击该系统,一旦攻击成功,病毒体将会被传送到对方计算机中进行感染,使系统操作异常、不停重启、甚至导致系统崩溃。另外,该病毒还会对微软的一个升级网站进行拒绝服务攻击,导致该网站堵塞,使用户无法通过该网站升级系统。给全球造成20亿-100亿美元损失。 (3)木马程序播放视频:警惕“木马”病毒。 “ 熊猫烧香”病毒 2006年11月,一种病毒在网上迅速传遍。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数百万电脑用户被卷将进去,那只憨态可掬、颔首敬香的“熊猫”除而不尽。反病毒工程师们将它命名为“尼姆亚”。它还有一个更通俗的名字“熊猫烧香”。主告李俊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影响了众多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应负刑事责任。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规定: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 ,将追究其刑事责任。同学们如果将来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不要故意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制毒、传毒给人类造成巨大的危害。学生分享自己中毒经历以及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的症状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出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与特征观看计算机病毒大事记,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观看视频通过分享“电脑中毒后的异常现象”引出下一个部分的教学内容“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症状。由学生自己归纳出病毒的特征,印象会更为深刻。数据对比,让学生对于计算机病毒的危害认识更加深入。个案分析:蠕虫、冲击波、“熊猫烧香”这几个病毒非常典型,学生很多都耳熟能详,以这几个计算机病毒事件为例,学生一方面对于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有了强烈认识,另一方面也认识到制作和传播计算机病毒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视频中网银被盗的案例让学生对于木马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培养学生负责任、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我国计算机安全情况 (四)2007年中国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技术分析报告截至2007年6月,我国互联网用户已经从2001年的2650万激增到目前的1.62亿,仅次于美国2.11亿的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截至2008年2月份,我国网民数达221亿人,超过美国,居全球首位。直至目前为止,每分钟还在增加近百网民。我国计算机病毒感染率在连续两年呈下降趋势后,今年又出现较大反弹达到91.47%。从病毒造成破坏的情况来看,浏览器配置被修改、数据受损或丢失、系统使用受限、网络无法使用、密码被盗是病毒的主要破坏方式。近年来病毒功能越来越强大,不仅拥有蠕虫病毒传播速度和破坏能力,而且还具有木马的控制计算机和盗窃重要信息的功能。自2000年以来,由于病毒制作者本着一切向“钱”看的原则,为了获得经济利益纷纷开始制作各类木马,一时间网上木马横行,几乎每一款网络游戏、每一家网上银行都有专门的木马相对应。木马数量明显上升。(五)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观看2007年中国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技术分析报告了解宏观信息读图,了解我国计算机安全状况宏观资料,触目惊心!通过数据说明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情况,让学生通过他们的思考,得出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并采取一定的安全防范措施的结论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病毒如此肆略,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教师示范如何安装病毒防治软件。(以瑞星为例)很多人认为自己的机器里头装了杀毒软件就万事大吉。其实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没有一家杀毒软件生产商敢承诺可以查杀所有病毒,这就意味着即便你装了杀毒软件,绝非从此就高枕无忧。教师示范如何升级杀毒软件,如何查杀病毒。(以瑞星为例)总结归纳:杀毒软件要及时升级,定期杀毒。课堂练习:学生模拟安装、升级杀毒软件,并查杀病毒。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课堂小结先让学生们来谈谈本节课的收获,然后根据学生的体会回顾本堂课的知识点,最后还巧设悬念画龙点睛:“计算机病毒日新月异,今天我们只在课堂上了解了他的冰山一角,如果下次遇到了其他的病毒,我们怎么来处理呢?”学生们都是很自信的回答:可以上网查找解决方法。谈本节课的收获,小结本课知识点诱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我们不仅小结了本节课的知识点,也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作了一个小结。八、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内容理论性比较强,基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可能讲得很深,要学生掌握这部分的内容,就要用形象生动、贴近生活的案例来引导他们。同时,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郑州亚欧交通职业学院《文化地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应用文体翻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至2031年中国摆动导缆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至2031年中国女装棉拉架低腰内裤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冷拉模具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06【初中】【带班育人方略】依托Z型发展模式育“三感”攀登者
- 2025至2030年中国钩型拉紧把手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照明配电改造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纸机托辊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1000m3液化石油气球罐设计课程设计
- GB/T 9061-2006金属切削机床通用技术条件
- GB/T 7554-1987电报用五单位数字保护码
- GB/T 32788.5-2016预浸料性能试验方法第5部分:树脂含量的测定
- GB/T 19447-2013热交换器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翅片管
- 医院患者压力性损伤情况登记表
- GA/T 959-2011机动车区间测速技术规范
- 圆锥曲线中非对称问题的处理课件
- 《中国少先队歌》歌词带拼音
- 垃圾分类科普课件
- 精益六西格玛绿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