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讲商业及主要经济政策 一 商业1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 先秦 春秋战国 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2 秦汉至隋唐 经商受到时间 的限制 3 隋唐 都市商业 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柜坊 飞钱出现 4 两宋 出现 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5 元朝 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6 明清 棉花 茶叶等成为商品 区域间 贸易 商帮 出现 官府 地点 交子 大都 长途贩运 2 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 市的变迁 宋朝以前 县治以上的城市 市与民居 官府设市令或市长 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 按时开市 闭市 宋朝时期 被打破 草市 更加普遍 不再受限制 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2 城市的发展 原因 丝绸之路的开通 的开凿 经济重心南移等 表现 长安 洛阳等大城市既是政治中心 军事重镇又是 扬州 成都等南方城市空前繁荣 严格分开 坊和市的界限 经营时间 大运河 商业中心 3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 西汉 开通陆 海丝绸之路 2 唐朝 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 政府在此设 3 两宋 同几十个国家贸易 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重要财源 4 元朝 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5 明清 出现 外贸受严格限制 日益萎缩 清代只允许广州 十三行 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市舶使 泉州 朝贡贸易 二 主要经济政策1 土地制度的演变 1 原始社会 土地属于 所有 2 夏商西周 井田制 一切土地属于 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3 封建社会 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井田制遭到破坏 方式 通过改革与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 问题 土地兼并和集中 政府无法根本解决 氏族公社 国家 2 重农抑商 1 目的 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确保 和地租征收 巩固封建统治 2 表现 战国时期 商鞅变法首倡 重农抑商 西汉时期 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 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 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明清时期 实行 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 3 影响 阻碍 的发展 赋役征派 盐铁酒专卖 专卖制度 资本主义萌芽 3 海禁 与 闭关锁国 1 明朝的海禁 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 对外贸易只能在 主持下进行 2 清代闭关锁国 禁止官民私自出海 将沿海居民内迁 妨碍 的开拓 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使中国与世界隔绝 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官方 海外市场 1 促进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政治 结束分裂走向统一 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经济 农业 手工业的高度发展 为商业提供物质基础 政策 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 交通 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金融 纸币的出现和应用的促进 2 怎样理解明清中国已经处于 近代的前夜 又属于 落日的辉煌 提示 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成长 政府实行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政策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3 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的原因 提示 1 耕织结合 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仍居主导地位 2 官府的沉重剥削 导致农民极端贫困 购买力低下 3 清政府 重本抑末 闭关锁国及海禁政策 4 建立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陈旧落后的经济观念 使地主 商人 高利贷者很少投资于手工业 以文释图 总的来看 中国古代商业在重农抑商政策下艰难发展 呈现阶段发展的不平衡性 商业在宋代获得突破 明清时期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封建土地私有制是我国古代最根本的经济制度 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 重农抑商 海禁 和 闭关锁国 一方面维护了封建统治 同时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主题1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的两次突破 史料探究 1 春秋战国时期庶人食力 工商食官 国语 吕不韦者 阳翟大贾人也 往来贩贱卖贵 家累千金 西汉 司马迁 史记 卷八十五 吕不韦列传 探究 据材料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有何突破 提示 突破了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 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2 唐代皇城之南 东西十坊 南北九坊 皇城之东 西各一十二坊 两市居四坊之地 凡一百一十坊 唐六典 其坊正 市令非时开闭坊 市门者 亦同城主之法 唐律疏议 探究 唐代的坊市制度有何特点 提示 1 市坊布局规整 有明确的地理位置 2 坊市有严格的时间管理 3 宋代潘楼东去十字街 谓之土市子 又谓之竹竿市 又东十字大街 曰从行裹角 茶坊每五更点灯 博易买卖衣服 图画 花环 领抹之类 至晓即散 谓之 鬼市子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 卷二 潘楼东街巷 探究 与唐代相比 宋代都城商业有哪些新发展 提示 商业机构和商业活动深入居民区 从而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突破了坊市的界限 封闭型市场演变为开放性的市场 出现夜市 说明营业时间的限制放松 名家评史 观点 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 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 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 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 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 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 的新道路 赵宝珠 解读 本段材料主要描述了宋史专家赵宝珠对中国宋代商业发展的评论 1 作者认为乡村集市是新事物 是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 2 乡村集市的发展 一方面扩大了城市规模 另一方面在集市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城市 主题2影响封建经济质变的因素 史料探究 1 观念 资金因素 乾隆时人说 近日富商巨贾 挟其重资 多买田地 或数十顷 或数百顷 李文治编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第一辑 探究 材料反映的清代资本投资方向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 买田置地 大量资本投向土地 影响了资本扩大再生产 2 政策 市场因素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 大有增加 计共设户关26个 工关5个 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 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 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 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 没收财货 彭雨新主编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顺治四年 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 佛朗西国人寓居濠镜澳 以其携来番货与粤商互市 盖已有年 后深入省会 至于激变 遂行禁止 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 然前事可鉴 应请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 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 清史稿 选举志 探究 材料反映了清代什么经济政策 有何影响 提示 政策 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 影响 两种政策严重影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限制了海内外市场的开拓 3 市场 劳动力因素有财不行商 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 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 朱陈村 探究 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特点 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提示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影响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顽固性影响到国内市场的开拓 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 造成自由劳动力不足 名家评史 观点 近代社会最重要的特点 引用法国一位学者的话说 在于它以追求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作为经济活动的终极目的 经济增长成为价值观体系和物质活动的基点 但是 明清社会虽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经济繁荣 却并未形成一个经济居社会生活主位的 经济社会 由此也就不能提供出一个可以推动技术进步与发展的土壤环境 赵津 从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看技术革命发生的可能性 李约瑟之谜再探 解读 作者认为中国明清社会虽然经济繁荣 但并不具备向近代 经济社会 过渡的条件 因为从追求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角度看 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与政策是阻碍资本主义成长的 一 古代城市发展规律1 从城市功能上看 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 唐代以后 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2 从城市的商业活动来看 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 3 从城市数量和规模看 唐代开始 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 规模不断扩大 至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市镇 4 从城市分布上看 随着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 城市的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 明清时期 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都分布在江南地区 典题例证1 2014 吉林摸底 自大街及诸坊巷 大小铺席 连门俱是 即无虚空之屋 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 万物所聚 诸行百市 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 无一家不买卖者 材料反映的是 a 唐都长安商业繁盛的景象b 北宋都城东京的商品交换的情形c 南宋都城杭州突破坊 市的限制d 杭州是宋代商品交易的主要场所 解析 选c 从材料 自大街及诸坊巷 大小铺席 连门俱是 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 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 无一家不买卖者 获得信息 杭城应该指杭州 故a b可以排除 材料强调的是商业突破空间限制 故c正确 史料链接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演变自春秋战国至唐代 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 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 以墙垣为主并与民居分开 设有市师 肆师 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 唐六典 记载 凡市 以日午击鼓三百声 而众以会 日入前七刻 击钲三百声 而众以散 韩国磐 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解读 本材料描述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具体解读如下 1 由史料信息 看出唐代之前市有划定的区域 与居民区隔开 并且有专人管理 2 由史料信息 看出唐代市受到时间限制 二 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发展的四大特点1 发展过程艰难曲折 各个时期发展不平衡 一方面受到自然经济的制约 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 另一方面受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 商业经济在宋朝发展到顶峰后 随着封建统治的衰落而逐渐衰落 2 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秦汉时期 政府对商业交易活动有明确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到唐宋时期 政府控制减弱 时空限制逐渐被打破 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3 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 最初主要在城市中进行 后来农村集市贸易逐渐发展 唐朝时加快 明清时突出 出现了专业性的市集 逐渐形成了新兴的市镇 4 交易内容的变化 商业开始时主要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 以后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市场商品种类的增多 行业分工细致 为一般人民所需要的主要农副产品成为主要交易内容 典题例证2 2013 广东文综 t13 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 重本抑末 此所以抑并兼 长廉耻也 今富商大贾 多放钱货 收税与封君比入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 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 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 中央集权削弱c 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 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 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解析 选c 今富商大贾 多放钱货 收税与封君比入 说的是富商大贾的实力与封君一样 比 是差不多的意思 因而选c a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是在明朝中叶 材料没有说与封君勾结 排除b d过于绝对 史料链接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材料一 洪武 十四年 公元1381年 令农衣 纱 绢 布 商贾止衣绢 布 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 亦不得衣 纱 二十二年 公元1389年 令农夫戴斗笠 蒲笠出入市井不禁 不亲农业者不许 正德元年 公元1506年 禁商贩 仆役 倡优 下贱不许服用貂裘 清 张廷玉等 明史 卷六十七 舆服志三 材料二 毫无疑问 17世纪末竞相与中国通商 有力地助长了满洲人 的改革 可是更主要的原因是 这个新的王朝害怕外国人会支持一大部分中国人在中国被鞑靼人征服以后大约最初半个世纪里所怀抱的不满情绪 出于此种考虑 它那时禁止外国人同中国人有任何来往 马克思 解读 两段史料叙述了明清时代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的政策 第一段材料介绍了重农抑商的表现 第二段材料介绍了闭关锁国的原因 二者都是统治者从维护统治的需要出发而实行的政策 具体解读如下 1 由史料信息 可知明代对商人穿戴有严格限制 表面看是对商人的歧视 实质是重农抑商的表现 2 由史料信息 可知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是害怕反清力量与外国人勾结 因此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出发的 高频点1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1 2013 海南单科 t5 唐初征收赋税时 钱币与绢布 粮食并收 财政收入以贯 匹 石等为单位计算 到南宋时 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 以 贯 为单位计算 这表明南宋 a 商品经济快速发展b 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c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 经济控制逐步加强 解题提示 解答本题注意题干中赋税形式的变化所反映的经济实质 解析 选a 唐朝到宋代赋税形式发生变化 从实物赋税到货币赋税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故选a 材料没有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排除b 中国古代一直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赋税形式的变化无法体现政策的改变 排除c 材料没有体现经济控制内容 排除d 2 2013 新课标全国文综 t26 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 盖北货过南者 悉皆金帛轻细之物 南货过北者 悉皆盐铁粗重之类 过南者月无百驮 过北者日有数千 这表明当时 a 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 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 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 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解题提示 解答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北货过南者 悉皆金帛轻细之物 南货过北者 悉皆盐铁粗重之类 解析 选d 材料反映的是广东大庾岭以北的丝销往广东 而广东一带的盐铁销往广东大庾岭以北 这反映了当时大规模远距离的商品贩运 由此可知d正确 材料未体现a b c的内容 3 2013 重庆文综 t4 宋代文献记载 真宗时 诏商旅自京 携 便钱至诸州者 所在即给付 无得稽滞 按 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 机构 许民入钱左藏 国库 给以券 于诸州便换 文中 便钱 是 a 自由流通的支票b 中国最早的纸币c 国家发行的债券d 兑换货币的凭证 解析 选d a只是在一定的区域和一定的时期流通 b在北宋中期四川地区出现 而材料中宋太祖时期就出现了 c不是债券而是兑换货币的书面依据 4 2012 江苏单科 t3 以下关于 市 的材料中 最符合右图场景的是 a 立九市 其六市在道西 三市在道东 b 凡江淮草市 尽近水际 c 千竹夜市喧 蛮声喧夜市 d 大街两边民户铺席 约十余里 解析 选d 大街两边民户铺席 反映市坊界限打破 符合图中北宋情形 a b c和图片反映的商业信息不相符 5 2012 安徽文综 t14 北宋东京 今开封 通晓不绝 的夜市和 终日居此 不觉抵暮 的瓦子 文娱场所 里 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 这一生活景象表明 a 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 市已遍布城内各处c 文娱活动多由官府经营d 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解析 选a 具体见下面的思维导图 6 2012 天津文综 t1 马可 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 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 乃至此刺桐港者 则有船舶百余 刺桐 是指 a 泉州b 广州c 扬州d 庆元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元朝对外交往状况的理解能力 福建泉州港古代被称为刺桐城 温陵 是我国对外贸易重要港口 是古代 海上丝绸之路 的起点 元朝时期泉州港被誉为 东方第一大港 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 高考揭秘 巧闯关 通过分析近三年各地高考试题 可以看出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的考查角度有 商业发展的表现 市场界限的打破 赋税征收形式的变化 外贸 货币 地区交流 例t1 2 3 4 5 6 总之 中国古代商业起源很早 以农业 手工业的发展为基础 长期受 重农抑商 政策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制约 发展艰难而曲折 商人经济实力与社会地位不对等 商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要农商并重 高频点2 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 7 2013 江苏单科 t4 清前期 望江南百调 唱道 扬州好 侨寓半官场 购买园亭宾亦主 经营盐 典仕而商 富贵不归乡 材料反映了 a 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b 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c 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d 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解题提示 提取材料中关键信息 侨寓半官场 购买园亭宾亦主 经营盐 典仕而商 富贵不归乡 理解其基本意思 并结合古代商业发展的内容 逐一分析备选项 解析 选b a 仕商身份界限模糊 但没有完全打破 错误 b 侨寓半官场 购买园亭宾亦主 经营盐 典仕而商 富贵不归乡 说明商业发展使仕商身份界限模糊 归乡 意识淡薄 正确 c 地方商业官员经营和民间经营共存 错误 d 清政府仍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错误 8 2013 山东文综 t10 汉书 食货志 记载 贾人有市籍 及家属 皆无得名田 以便农 敢犯令 没入田货 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 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 增加赋税收入c 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 保护小农经济 解析 选d 中国古代封建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 商品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 但统治者从维护统治的需要出发还是希望保证小农经济的稳定 因此才有重农抑商的政策规定 a c是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 b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 但与d比较 d应是主要目的 9 2013 浙江文综 t16 唐文宗太和六年 832年 宰相王涯上奏 商人乘马 前代所禁 近日得以恣其乘骑 雕鞍银镫 装饰焕烂 从以童骑 骋以康庄 此最为僭越 伏请切令禁断 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 错误的是 a 经济地位优越b 政治地位低下c 遭受全社会的鄙视d 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解析 选c 从当时商人的乘马 雕鞍银镫 装饰焕烂 可见其经济地位优越 a表述正确 但是商人的这种行为在宰相王涯看来是一种 僭越 且为 前代所禁 可见商人的政治地位低下 没有取得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b d表述正确 c的表述过于绝对 唐代商运发达 商人群体在社会上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虽然社会主流观点对商人是鄙视的 但遭受 全社会 的鄙视显然与史实不符 10 2012 北京文综 t12 秦汉至明代 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 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a 不事生产b 不尊儒术c 不敬宗族d 不纳租税 解析 选a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基本政策 因为商人主要从事商品的贩运和买卖 所以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大都认为商人不从事工农业生产 不创造产品 对社会的发展没有贡献 从而贬低商人地位 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 故判断a正确 b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 商人也有被称为 儒商 的 故b不正确 c d与史实不符 11 2011 江苏单科 t1 明朝张瀚称 善为国者 令有无相济 农末适均 则百工之事 皆足为农资 而不为农病 顾低昂轻重之权 在人主操之尔 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 农业仅赖百工b 百工亦为本业c 农工比重适当d 农工任其消长 解析 选c 据材料可知作者认为农业是百工的基础 故a有误 农业是古代的本业 故b有误 d观点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 可以排除 而 农末适均 则百工之事 皆足为农资 而不为农病 表明农工比重适当 可以促进百工的发展 故答案为c 12 2011 福建文综 t15 汉书 食货志 记载 今法律贱商人 商人已富贵矣 尊农夫 农夫已贫贱矣 故俗之所贵 主之所贱也 吏之所卑 法之所尊也 这表明 a 朝廷重农 百姓抑商b 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c 百姓皆重商轻农d 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解析 选d 题干意思是 当今虽然法律轻视商人 而商人实际上已经富贵了 法律尊重农民 而农民事实上却已贫贱了 所以一般俗人所看重的 正是君主所轻贱的 一般官吏所鄙视的 正是法律所尊重的 这清楚地表明 政府的抑商政策没有收到效果 实际上反而使本来打算防止的局势更加恶化 故选d a朝廷重农对应的是材料中的 尊农夫 但百姓并不抑商 从材料 俗之所贵 得之 b百姓重农抑商同样与材料意思不符 c百姓皆重商轻农说法太绝对 材料只是反映比较普遍的现象 只有d才符合材料的意思 2012 海南单科 t26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初年 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 方国珍之余部 入海为盗 且 每诱岛倭入掠 皇明祖训 记朱元璋认为 日本 安南 今越南 暹罗 今泰国 等15国 限山隔水 僻在一隅 得其地不足以供给 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朝廷 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 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实行海禁 滨海人民被 断其生路 于是所在连结为乱 溃裂以出 嘉靖年间 1522 1566年 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 海商集团 走私贸易兴盛 海禁愈严 贼伙愈盛 有识之士认识到 市通则寇转而为商 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 1567 1572年 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 明廷 准贩东西二洋 福建漳州月港兴起 农贾杂半 走洋如适市 闽人以其地近 且饶富 商贩或移居于吕宋 今菲律宾 者甚众 学者估计 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 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摘编自晁中辰 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 2 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 解析 第 1 题首先概括材料中背景 对材料 入海为盗 不足以供给 等提炼 结合所学可知是自然经济 具有封闭性 第 2 题原因从材料中概括如 断其生路 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影响一方面从原因找 另一方面从增加国家税收等角度分析 答案 1 背景 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续对抗 倭寇侵扰 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 自然经济 统治者 朱元璋 对海外诸国的轻视 2 原因 敌对势力消亡 海禁政策影响沿海百姓生计 严禁政策已不合时宜 影响 开禁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 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 海外移民 加速白银内流 促成制度变革 高考揭秘 巧闯关 通过分析近三年各地高考试题 可以看出 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 的考查角度有 1 重农抑商的原因 目的 表现 例t8 9 10 2 商业对重农抑商的突破 例t7 11 12 总之 中国封建社会采取的 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 政策 是由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从根本上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使中国生产力发展受阻 落后于世界潮流 事实证明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离不开走出去 广泛交流 在开放中发展 1 2014 大庆质检 春秋中期以后 出现 百工居肆 以成其事 和范蠡弃官经商 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 等现象 这说明当时 a 官营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b 私营工商业迅速兴起和发展c 私营工商业已超过官营规模d 官营和私营工商业地位平等 解析 选b 百工居肆反映了私人手工业的发展 范蠡经商致富反映了古代商业的发展 综合二者 即反映了私营工商业的兴起发展 故b正确 材料未涉及官营 故排除a c d 2 2013 宿迁模拟 下图是西汉长安城的城市布局复原图 对此图所反映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有 商业活动在城市边缘进行 城市商业功能有待增强 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的空间限制 政府设置专职机构管理城市的商业活动 城市皇家宫室占地面积较多 城市政治功能突出a b c d 解析 选c 从图左上角的东西市 可知 正确 从图中带 宫 字的建筑区域可知 正确 图中文字并没有反映出专职机构管理城市的商业活动 故 错误 加固训练 2013 东北师大附中模拟 江浙地区一直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心 唐宋时期 东南之田 所种惟稻 到了明朝中后期 乡民以种稻收薄 故为他种以图利 甚至出现 郊原四望 遍地皆棉 还有一些地方因 为稻利薄 庶 甘蔗 利厚 往往有改稻田种庶者 这种状况的出现造成的深远影响是 a 重农抑商政策越来越松动b 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c 促进了民众衣食结构的改变d 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 解析 选b 由材料可知 种稻利薄 便改种棉花和甘蔗等经济作物 客观上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推动农村商业的发展 故b为深远影响 a与事实不符 c d与题意不符 3 2014 徐州高三期中 宋代高承 事物纪原 称 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 则为镇 或以官监之 这一记载表明 a 草市发展为镇级行政区b 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c 城市经济重心发生转移d 经济区域化趋势凸显 解析 选a 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 则为镇 说明a正确 镇 不是城市 排除b c d与题意无关 4 2013 泰州模拟 陈锋 张建民主编的 中国经济史纲要 认为 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 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 第二次是明清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培训机构退费回收合同5篇
- 灭鼠杀虫承包合同书10篇
- 大学小学共建信息实验班合同10篇
- 2025年旅游业员工劳动合同10篇
- 资产收购财务代理合同范本6篇
- 厨房家政服务合同协议书
- 爱情结婚合同协议书
-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一单元 第5课《画美丽的早晨》教学设计2 冀教版
- 加班审批表(完整)
- 会议(培训)记录(完整版)
-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课后习题第二版刘强
- 口腔专科护理知识考核试题与答案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1年版) 4-14-01-04 社群健康助理员
- 课件-一般过去时
-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工程验收记
- 铁路货车制动管系法兰用E形密封圈技术条件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霓虹灯PLC控制与监控组态设计
- 螺旋式连续榨汁机的毕业设计【带图纸】
- 美国散粮稳性计算
- 教师问责制度
- 音响技术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