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产权保护发展与建议: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环境中,作品被以数字化形式传输、下载,复制作品变得非常容易,并且成本变得更加低廉。在网络空问,作者和社会公众(网络用户)之间的关系似乎处于一种对抗状态:作者需要将其作品的著作权延伸到网络空间,以使自己的作品权益在信息社会新的传媒方式下得到保障,社会公众也有权利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利用人类知识和信息的方便,因而也需要在网络空间利用作品。数字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著作权制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变化,它使原有的利益平衡格局被打破,因而惟有通过自身的调整与变革,才能在著作权人和使用者之间重新找到平衡点。作为实现社会公众与权利人之间利益平衡的重要手段,从著作权制度产生至今,著作权保护和合理使用就是著作权法不可或缺的两部分。加强法律约束。在法律责任上,应增加侵犯网络作品著作权的刑事责任等。此外,还应要求国际、国内社会对网络传输的著作权保护予以加倍关注,成立国际、国内相应的网络传输著作权保护的集体管理机构,以加强国际、国内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的集体管理。著作权人对其受著作权保护作品的使用享有专有权,未经授权的使用就构成侵权。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施网络作品的技术保护措施。在立法的基础上,应宣传技术保护的作用,规定ISP等网络服务提供商应采取的基本保护技术及安全措施,并鼓励ISP及权利人对网络作品实施高新技术手段的技术保护。例如,使用加密、数字水印等高新技术,保证数字作品的传输安全,同时有助于发生数字作品侵权时对侵权行为事实的认定。可以考虑设立全国统一的著作权认证中心,由认证中心统一对网络作品进行管理。权利人只要通过了认证中心的认证,就可以凭借认证中心的认证主张自己的权利。这种认证中心最好可由国家主管机构及有关的技术机构设置,并联合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及银行系统,从而解决数字作品的发行,权利认定及报酬的支付等相关问题建立专门的数字作品著作权保护网站,定期发布最新出现的侵权现象及著作权归属的判定依据,并及时公布国家的法规及补充条例,进一步规范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和信息利用。同时介绍最新的数字作品保护技术及应用软件,为个人的数字作品发表提供一个安全的保护措施和技术支持著作权人对其受著作权保护作品的使用享有专有权,未经授权的使用就构成侵权。但是,著作权制度在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时,也具有保护其他著作权人及社会公众利益、促进文化传播的目的。因而,著作权人的这种专有权也有例外,合理使用制度就是一种对著作权人的专有权进行限制的法律制度。所谓著作权合理使用,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必向其支付报酬,基于正当目的而使用他人著作权作品的合法行为。 网络环境下,公共利益必须继续得以维护,而版权法在权利人和使用者之间建立的合理的利益平衡也不应随意破坏。合理使用是再创作品的前提。如果没有合理使用,也就没有创作,创作的生机也就停止了。在借用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应该为网络时代保留包括合理使用、自由使用、许可使用等在内的一定的版权限制领域,以利于社会上有天分的人从中吸取营养,进行更多的再创造。如果取消合理使用,就会导致版权保护范围无限的扩大,版权人可以将公有领域划分为一块块的个人领地,并设置高高的栅栏围护起来。长此以往,借用的每一步都会被指控为侵权,那么再创作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必须以法律形式继续为合理使用留下生存的空间。基于上述理由,就网络环境下我国合理使用制度的完善。包括在总体定位、具体立法、司法实践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议。1、总体定位首先,合理使用作为版权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数字网络环境下应继续存在。从版权法诞生那天起,利益平衡原则就是版权制度的基本原则。合理使用制度承载着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等基本权利、实现促进知识信息自由流动的公共政策目标等多重功能。缺失了合理使用的版权法只能成为信息垄断的工具,并最终损害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进步。数字网络环境虽然给合理使用制度带来了挑战,但并不能动摇其存在的基础,合理使用制度应作为与版权保护相对应的部分继续存在。其次,数字环境下版权法应为权利人提供足够的保护,版权保护在版权法中主导的地位不应改变。从总体上讲,传统版权规则可以适用于数字网络环境,问题在于如何适当调整权利保护和权利限制的范围,无论最终权利限制如何界定,版权法都应对创作者的网上利益进行保护,维系创作的激励。理想的结果是版权法在维护使用者可在某些明确规定的条件下不经权利人同意有限使用作品的同时,对创造者提供足够的版权保护。再次,在数字网络环境下对合理使用范围的调整应根据数字信息技术对原有利益平衡的影响进行,“三步检验法”及“四要素说”仍应作为判断的一般标准。“三步检验法”:在国际版权公约中,判定“合理使用”有一个三步法:第一,必须限于某些特殊情况;第二,不得与受保护的作品或客体的正常使用相抵触;第三,无论如何不得损害作者的合法权益。该判定标准最早见于伯尔尼公约,并且根据该公约此标准仅适用于复制权;在TRIPs(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中,将合理使用的“三步法”扩大到了整个著作权及邻接权中。在wcT(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wPFrr(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中,又进一步将其引进到数字化和网络环境中。“四要素说”: 使用的目的和性质。传统的判断标准是看复制行为是否具有营利性来划分的。不具有营利性,则可能属于合理使用。而在数字技术下,并非所有非营利性使用都属于合理使用。被使用作品的性质。如果有著作权作品先前还没有出版,则将其在网络上数字化,不能构成合理使用,而是对其网络传播权的侵犯。另外,作品的创作程度的高低也相应地应有权利保护水平的高低之分。作品的商业性质对作品的保护要求也有影响,如网络环境中,大量作品以多媒体形式存在,制作人投入了大量成本和人力,那么对这种高成本、高投入的作品在合理使用上应有严格限制。使用作品的数量和程度。一般地,复制作品的内容越多则越不可能被认为是合理复制;而有时即使复制数量不多,如果复制内容对原版权作品构成实质性侵害,也不构成合理使用。通常情况下。如果所复制的有著作权作品的部分没有对被使用作品的潜在市场价值造成明显影响,会被认为是合理使用,反之,则不构成合理使用。对于传统合理使用制度原则上可以延伸到数字环境,但并不一定对每种情况都适用。在确定之前应考虑这种限制对权利人在数字环境下可能产生的影响,即原有的平衡是否因数字技术而被打破。例如,对于为保护公民的基本自由而设置的合理使用只要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应予以保留;为实现国家促进信息自由流动的公共政策而设置的图书馆、档案馆、教育研究等机构的合理使用,则可能需要某些调整。同时,针对新的作品使用形式及版权人新的专有权,在一定条件下增设新的合理使用也应在考虑之中。2、具体立法(1)从立法程序上看,在法律制定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方面。首先,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修改、完善过程应该为著作权人、传播者、使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表达机会。从利益平衡的角度上说,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功能在于通过对利益的调整来控制和协调各种不同的利益关系,以求在各种利益之间实现平衡。而相关利益主体对立法过程的充分参与则是实现平衡的前提。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听取群众意见,让人民直接参与立法过程,是我国立法工作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和做法。为此,在立法的准备阶段,立法者应该广泛听取有关单位和群众的意见,总结经验,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拟定草案初稿需多方征求意见,以形成比较成熟的草稿。听取意见的具体方式有书面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和论证会等方式。在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修改、完善过程中,以上方式应得到充分、适当的运用。此外,还应当重视“创制制度”,即由相关利益主体直接提出完善意见,交立法机关讨论。其次,著作权人、传播者和使用者应当主要依靠各自群体利益的代表集团来表达利益主张。在著作权领域中,应当提倡建立和强化著作权人、传播者、使用者的利益代表社团,例如,作家协会、图书馆协会等,并且允许和鼓励这些社团积极主动地向立法机关提出完善制度的建议。社团的意见往往能够集中反映其所代表的利益群体的要求,有助于立法机关及时、客观地掌握利益关系随社会发展的变化情况,以便作出相应调整,维护利益的平衡状态。(2)从立法技术上看,对合理使用的范围要改变现行的列举式规定。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了12项合理使用的情况。从理论上讲,概括式的立法和列举式的立法各有其优缺点。概括式的立法比较全面,但缺点就是太抽象,对其作出的解释不一,不利于司法操作。虽然列举式的方法能够解决规范抽象不易操作的弊端,但往往由于其太具体不能包括所有情况,有挂一漏万之嫌。我国在立法仅采用列举的方式规定合理使用的范围,不仅在外延上而且在具体规定上也存在着适用模糊的缺陷。笔者主张对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范围的界定应结合采用概括和列举的方式。首先,要对合理使用的范围有一个抽象的规定,可以参考美国的“四要素”和国际公约中的“三步检验法”。对我国而言,要强调使用的营利性和对作品潜在市场所产生的影响,以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在调整人们行为中的作用。其次,要对合理使用的范围有具体的规定,以保证法的可操作性,因而就需要借鉴英国、德国等列举式国家的法律规定,以完善我国目前合理使用的各项规定。3、司法实践著作权法修改之前,我国各级法院已经审理了一大批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纠纷案件。在法律无明确规定的条件下。依据现行民法、著作权法的原则和原理,迎合新技术的发展,对其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提出了意见和解决方案。通过一系列的判例,法院对数字技术所引发的一些著作权问题作了法理性的确认。第一,确认以数字编码形式表现的作品符合作品的构成要件,应受著作权法保护。第二,确认将传统作品进行数字化转换属于复制。第三,确认数字化作品在因特网上传输是一种独立的对作品的使用行为,在著作权人的权利范围之内。第四,确认直接提供信息的网络内容服务商对其向公众提供的信息是否侵犯他人著作权负有注意义务。第五,确认仅提供主机服务、提供信息搜索工具的服务商本身并不侵害他人的著作权,但在知道网络用户实施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后仍不采取相应措施的构成侵权。虽然新修改的著作权法、有关司法解释及我国参加的相关国际公约为司法实践提供了相当重要的指导。但是,法律和条约本身所提供的只是简单的、明确的条文,无法完全替代纷繁复杂的司法实务,如何将简单明确的法律规定运用到具体案件中去往往会涉及到复杂的法律原理、原则和社会关系。更重要的是,科学技术仍在迅猛发展,我们根本无法预测会有什么新的技术出现,又会对著作权制度带来哪些影响。面对这种形势,著作权审判该如何应付呢?笔者认为,只有扎实领会法律原理、原则,深刻了解技术发展趋势,仔细考虑社会各方利益诉求,才能以不变应万变:(1)应充分了解数字网络技术及其对著作权制度的影响,为审判这类案件做好理论上与技术上的准备。为此,有必要对从事著作权审判工作的法官拟定一个长期的培训计划,并使其能与知识产权局等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各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有一个良性互动,以了解领域内的最新发展动态。(2) 坚持以民法和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为指导,调整著作权关系;(3)牢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耕地租赁合同
- 广告设备购销合同2024年
- 合伙企业协议格式
- 房地产代理销售协议书2024年
- 服装制造商合作合同
- 2024年二手房屋买卖合同范例
- 担保合作协议填写指南
- 合伙餐馆协议书样本专业
- 装修预算合同范本2024年
- 2024设备搬迁运输合同
- 英语演讲技巧与实训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 中国民族民俗:白族三道茶
- 燃气锅炉房安全风险分级清单
-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2023版自行检测规则
- 牙体牙髓学课件 五年制牙髓病
- 教师个人成长档案电子模板
- 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动力方案及选型原则
- TD-T 1044-2014 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
-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心得600字左右5篇
- Unit 1 Art 单词默写 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