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探索”课题实施方案继上一学期,我校英语教研组的课题“帮助学生形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方法研究”这一区级课题完满结题后,我组的新课题题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探索又获得了省的立项,为保证试验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实施计划。准备阶段一、成立课题试验小组,明确分工。自本课题获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立项以来,我校英语教研组立刻组织力量,召开课题试验小组成员会议,再次明确分工。具体分工如下:组长:莫凤仪,负责课题的全面试验工作。组员:李结青、蒙娜、何燕玲。分别主要负责高、中、低年级的课题试验工作。二、选定子课题,成立课题试验对比班级,明确试验方法、思路。根据本课题的预期设想,我们确定第一阶段的试验主要围绕“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这一目的进行;第二阶段的试验主要围绕“内化跨文化意识进行语言交际的优越性”来进行;第三阶段围绕“跨文化意识形成后对小学英语学习的反作用”来进行试验。本课题研究采用实验对比法进行试验,所以成立课题试验小组后应立刻确定对比班级。在这一课题的实验中,我们把全校的22个教学班分为两个部分:一至六年级的1班和2班两个班为试验班,其它的年级的3班或3、4班为非试验班。三、更新试验班级教师的教育观念,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为试验工作作准备。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更新实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是根本。所以,我组早在上一个学期就围绕这一课题内容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学习,了解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及现状、具体的研究方法等内容。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等教育科研论著,为下一阶段的课题实验工作做好理论铺垫。小学生跨文化的内容涉及哪些方面的具体内容?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中心内容。所以,在本课题研究开展之初,我组就组组织教师对小学阶段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具体内容进行收集和整理,并根据这些内容的特点而把它们分到每一个年级的学习中去,让教师们在研究过程中更得心应手。这一切使课题研究组的教师在实验进行前有了充分的思想和理论的准备,在课题研究的进行中时刻都有理论的指导来开展课题的试验工作。同时,组织教师随时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掌握教育教学新动态,充实实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为更好地开展试验工作做好一切准备。实验阶段本课题试验分三个阶段进行。1、 第一个阶段:“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试验阶段分三个部分开展研究工作:A、课堂教学途径;B、环境渲染途径;C、课外拓展途径。具体做法:A、要求实验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全英教学,创设无母语课堂,给学生一个纯英语的语言环境,用这一环境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潜意识,让学生逐渐产生一种身处其境的感觉。这是一种潜意识作用法,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虚拟的语言环境;并要求实验教师在试验班的教学中除把教材内的跨文化内容进行渗透外,还要把试验前所归纳的各个年级要求掌握的跨文化内容也进行渗透,让学生在外语学习和外国文化的学习中同步提高。要求实验教师上好这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汇报课及研讨课,经过集体备课等环节初步小结出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对试验班及非试验班进行对比,收集有关的资料及数据,形成理论。B、环境可以育人。所以在本课题的研究当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环境这一因素来进行跨文化内容的渗透。我们要求试验班内通过图片张贴等方式,在校园内进行广播、板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等方式进行气氛和环境的渲染,让学生在耳闻目染之中了解跨文化的具体内容,从而逐渐融入,在无意中把这些东西掌握并内化。C、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主张学生开展各种“发现之旅”活动,即鼓励学生进行多种渠道的阅读及资料查阅,让其发现更多的外国文化,丰富其跨文化学习的内容,并采取课外发现,课堂体现的手段,让学生把所发现的知识进行“资源共享”。(这一阶段的内容将贯穿整个试验过程。) 2、第二个阶段:“内化跨文化意识,体现语言交际的优越性”这一阶段的试验分四个部分进行研究:A、继续进行跨文化知识的渗透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工作;B、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有跨文化内容的铺垫下进行大方得体的交际活动;C、为学生的语言交际创设学生舞台;D、数据收集及分析。具体做法:A、继续按第一阶段的做法进行跨文化内容的渗透;B、改革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试验班的教学中运用“情景导入情景呈现情景理解情景运用”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情景中融入对话,在情景中理解对话,在情景中运用对话,并在运用中体现学生对对话理解的水平。通过这一个教学的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大方得体的交际活动;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上好每一节试验课,收集教案,进行评估,找出更好的教学方法法,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寻找更容易使学生敢于大胆交流,适当表达的教学和活动的形式。B、为了全面了解实验班与非实验班在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及运用情况,在这一阶段我们将为学习者创设大量的表演机会:要求教师在每一节课上设立“I CAN”擂台,让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机会进行交际活动;此外,还将组织全校进行课本剧表演比赛,答辨比赛等竞赛活动。C、收集各项活动及竞赛的资料,进行数据的对比与分析,开展调查问卷活动,寻找内化跨文化意识进行语言交际的优越性的具体内容及成因。3、第三个阶段:“形成跨文化意识,反作用于小学英语学习”这一阶段的试验工作分三个部分进行。A、继续进行跨文化知识的渗透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工作;B、开展跨文化内容的相关测试或竞赛活动,了解学生对跨文化内容掌握的程度;C、开展调查问卷活动,收集试验班及非试验班的各项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跨文化意识的形成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具体内容及原因。具体做法:A、继续按第一阶段的做法进行跨文化内容的渗透;B、继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运用情景四步教学法进行教学,要求实验班教师每节课设置一个“Free Show”时间,让学生分组自已设计、表演课本剧及课外“发现之旅”表演的环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字的组织能力,结合所掌握的跨文化内容进行大量的得体的交流、交际活动。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上好每一节实验课,并在课堂上有体现学生自学这一环节。组织一次校际英语小品比赛,内容自定,要求评委在观看表演的同时,看学生的口语语言组织、表达速度及表达是否得当,应变能力等,对实验班和非实验班进行对比。C、对试验班及非试验班进行调查问卷活动,主要了解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及在学习中的心得或遇到的困难等内容,并对试验班及非试验班的各项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总结阶段分类整理实验数据和资料,对实验进行检测,对课题进行自我评估,撰写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实验研究论文和实验报告,整理优秀课例,搞好成果汇编。预期效果经过本次实验要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阶段:学生对跨文化内容有所了解,对跨文化内容的学习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初步总结出课堂教学中跨文化内容渗透的方法,总结出环境对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作用及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拓展的方法。第二阶段:学生对跨文化内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积累,对跨文化学习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教师总结出课堂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和途径,总结出跨文化意识的形成对优化交际活动的作用。第三阶段:学生对跨文化内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积累,对跨文化学习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及自我拓展习惯和方式,把英语语言学习及外国文化的学习融合贯通,掌握两者相互作用的规律,并用之指导于日常的学习和交际;教师总结出小学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和途径,总结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对英语学习的作用及原因。教师撰写论文及实验研究报告,形成理论,指导今后的教学和教研工作。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探索第一阶段低年级组课题实施方案鼎湖逸夫小学 蒙娜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为更好地达到国际间的相互了解和信息的交流奠定扎实的基础。本校英语组于本学期开始了对课题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探索的研究。本人结合本人所负责年级的课题活动的开展,制定了第一阶段的课题计划如下: 1、有计划、有步骤地与去其他研究人员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实验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动态,收集学生学习资料,对之作出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予以解决,调指出最符合学生口味的学习大餐。 2、对实验班学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以使实验者了解学生发展的情况,为本课题的研究创造条件。3、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一)营造英语氛围,培养英语思维能力非英语语言国家的儿童学习英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学生难以形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阻碍了英语学习。因此,营造一个浓郁的英语氛围,对于学习英语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环境里,逼得每个人都要用英语去交流信息,这样的“环境气候”对于帮助学生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是不可缺少的。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来营造英语氛围:在课堂上,教师教学用语尽可能说英语,模拟仿真英语环境;创造模拟英语情景的练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交际训练的机会;善用现代音像手段和网络资源,给学生呈现一个多姿多彩的英语世界;在墙上张贴一些配以中英文介绍的著名世界风光图,适时介绍给学生,或是贴上生活中常用的英语问候语,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利用校园广播指导学生进行英语午读。有了这些浓厚的英语环境,学生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英语的无处不在,学生在这种英语环境中听英语、说英语、看英语或亲身体验英语,直接、自然地学习英语,有利于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使他们逐步获得用英语进行思维和日常交流的能力。(二)激活教材内容,比较文化差异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可以帮助学生避免语用失误。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涉及面非常广,如日常见面时的问候、告别、称赞、致谢、道歉以及体态语等,现行的教材中有许多地方都出现了能够体现这种文化差异的话题,教师应该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帮助学生领会文化异同现象。比如,教学Weather这个单元时,教师可以借这个话题告诉学生:西方人认为,在日常交往中,直接打听别人的经济收入、年龄、宗教和政治信仰、婚姻状况等是一种侵犯,因为那是属于与提问者无关的内容。而用谈论天气的办法来打开与西方人谈话的话题是非常明智的。例如,中国人和西方人面对“赞赏”表达的方式不同,中国人受到别人的赞赏时习惯“谦虚”地说“没什么”以示礼貌,而西方人则比较直率,常常会高兴地道上一句“Thank you very much”所以,在教学这一句型时,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西方人认为对方的赞美是诚心诚意的,所赞扬的事是值得的,理所当然应当接受。而在中国文化看来则是一种谦虚的美德。再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这一说法。尤其在中国,红色代表着幸运、财富和喜事,但英语中的“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因此,在教颜色“red”时,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有关“red”的趣事。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可以使学生学到生动的文化知识。(三)巧借节日文化,介绍背景知识节日文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应该巧借这个话题,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如在教Christmas Day时,教师事先用圣诞树、长筒袜、礼品盒等来装饰教室,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浓烈的圣诞节氛围。在浓厚的节日气氛中,教师通过网络资源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传说、圣诞图片、圣诞歌曲等等。同时,教师可以将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作比较,鼓励学生找出他们的相同之处:都是家庭团聚的日子,都是庆贺新的一年开始,都有宴会大餐,都要互赠礼物等等。然后比较出两者的不同,并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之处。谈及赠送礼物时,给学生讲解接受礼物的方式,西方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截然相反: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西方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并当面打开礼物并加以称赞,所以,在使用“present”这一单词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告诉学生这一跨文化差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愚人节、感恩节、复活节等重要节日,给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背景知识,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让学生身临其境。 (四)设计英语活动,体验异国文化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因此,教师应该设计恰当的英语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多向交流的基础上,对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等有一个广泛的了解,同时,在学生主动参与、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锻炼他们的策划、组织、管理和交流等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加对世界文化多元性的了解,为他们将来参与世界竞争与合作奠定基础,例如,学校可以有计划地定期举行外国文化节活动,每一次活动确定一个文化主题,如:澳大利亚嘉年华、英国文化节、神奇的世界文化遗产,等等。在活动期间,教师可以通过英语课堂,让学生了解异国的历史文化、物产民俗、自然风光等,学生在实践体验中,通过上网收集关于该国的文化资料,观看图片展,竞选涉外小导游,办英语小报,与外国朋友交流,自编自演英语课本剧等,实实在在地体验异国文化。这种文化周活动为学生学习英语、积累跨文化底蕴编织了一个立体多维的情境世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本人在教学中尽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结合本校及本人的课题计划,通过开展各种活动,逐步扩展跨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构建最佳教学模式。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探索第一阶段中年级组课题实施方案肇庆市鼎湖逸夫小学省英语课题研究小组 李结青前言 继我校英语教研组的区级课题“帮助学生形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方法研究”完满结题后,新课题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探索又获得了省的立项,根据本课题总实施方案的要求,为保证试验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实施计划。准备阶段一、学习新课题总实施方案,明确自身任务。每周二参加本校英语组的教研活动,了解了新课题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探索总的实施方案,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本学年进行“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试验工作。明确了自己主要负责低年级的课题试验工作。二、资料收集,选好课题试验对比班级。通过上课和与低年级教师们的交流,知道了一、二年级学生正处在爱动、好玩、好胜阶段,对新鲜事物特别好奇等特点。通过调查问卷,检查低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及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程变,整理好资料为今后开展工作作后盾。根据新课题要求,结合一、二年级学生特点,我们把一、二年级的1班和2班为试验班,其它的3班或3、4班为非试验班,方便以后评价课题实施的效果。本阶段分三个部分开展研究工作一、课堂教学途径1、寓文化于教学内容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章节中,学习英语就是包括了学习和了解与语言有关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和生活特点。以饮食为例:中国人的主食为米饭类,因此习惯用筷子、碗和汤勺;而英美国家的人们爱吃牛肉、鸡肉、鸭肉、羊肉等,通常用盘子、叉子和刀。于是我在教学内容中注意渗透语言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如在齐齐学英语教材2B中Unit 5 What would you like? 中,教学内容为食品类单词(rice、fish、beef、noodles、vegetable、juice、bread、milk、chicken、hot dog、 hamburger)和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dinner? 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一下中西方在用餐食品方面的不同之处,再出示两个分别代表中西方国家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猜测他们晚餐分别吃什么。最后,由教师进行小结:Im Chinese. Id like some rice, some fish, some vegetables and some soup. Im English. Id like some hamburgers, some chicken and juice .After dinner, Id like some dessert(甜品). 这时学生会问:What is the dessert? 教师回答:Its something sweet, like pudding, fruit or ice-cream.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将C部分的语言文化内容融入了词汇、句型教学中,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过程中了解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 在教学该单元B部分的单词:plate, knife, fork, spoon, chopsticks时,我先让学生说说摆放西方餐具的方法,边摆放边用英语描述如:The knife is on the right. The fork is on the left. The spoon is beside the knife. The plate is in the middle. 然后,再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用餐时使用餐具的不同:Wu Yifan is from China. He can use chopsticks. Mike is from America. He can use fork and knife. 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单词和句型,又能使学生在教学中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体验,从而将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2、寓文化于情感教育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学生只有对自己的祖国、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的成绩。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把情感教育与文化意识培养结合起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英美传统、文化习俗进行讲述,或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语言文化方面的背景资料相互交流,都可以让学生对英美文化以至于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从一个侧面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在教学一些独特的节日如Halloween、Christmas、Easter 时,教师事先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有关节日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资料。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先介绍一下与节日有关的背景知识,如节日的来历、节日的吉祥物以及与节日有关的一些活动等。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补充。学生在找寻、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有关的文化内容,并且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如在教学圣诞节一课时,教师可以模拟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切身体验一下西方人欢度圣诞节的一些风俗和习惯。具体做法是,教师首先让学生自行收集资料,了解圣诞节的有关风俗习惯,并布置教室,还在上课时带来一棵圣诞树和一些小礼物,教师装扮成圣诞老人,边用英语与学生交流,边将小礼物分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将自制的圣诞卡片送给其他同学,同时播放歌曲,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这堂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参与精神空前高涨,如能积极与“圣诞老人”对话,与同学交换礼物和圣诞卡片等。这样,从收集资料到课堂情景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用真实的情感体验了西方的节日文化,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学习延伸到了课堂教学之外。3、寓文化于语言素材的挖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交际练习与活动中,言语表达及行为要符合文化规范,这也是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一个目标。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一些句子和特定词汇的教学方面,语言更有明显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语言素材中有关文化意识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因势利导,加强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如当别人问是否要吃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但按照英美国家的习惯,则更倾向于直接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Thank you.若不想要,只要说No, thanks.就行了。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美国家人们直率的不同文化。 又如学生们都知道teacher一词翻译为中文是老师的意思,于是想当然地把顾老师称为“Teacher Gu”。其实,在英语中teacher只是指一种职业,但在中国有尊师的传统,老师一词已不仅仅指一种职业,更是对人的一种尊称。正是由于存在这些文化上的差异,造成了学生片面的理解:顾老师=Teacher Gu。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的称呼“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Tang”、“Nurse Zh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一般用Mr、Miss、Mrs等。因此教师从第一节课起就要让学生逐渐改变中文式的思维方式,逐步学会用英语的思维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二、环境渲染途径文化意识的培养不应只限于课内,课堂外的文化渗透、熏染也是一个很好的延续和补充,它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体方法为:1、英语黑板报 黑板报是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班级的眼睛”,所以,利用黑板报创设班级的英语氛围是重要的一种方法。2、制作手抄报 围绕某个主题,鼓励学生精心制作英语手抄报并开展评比展示活动,是培养学生获取、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扩大他们文化视野的好方法。我校从前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了三次手抄报比赛。手抄报涵盖了各类主题,如We love English、Enjoy English等。这项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同时也增进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3、举行小品表演活动 小品表演在文化教学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深受同学们的青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课本剧为依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力争能以目标语文化成员的身份来参与表演。4、建设校园英语文化氛围 走进我校校园,迎面而来的是小黑板上精心书写、美化的“每周两句”;走进教室,风格迥异的英语板报欢迎着注视的目光;走向楼梯,一块块中英文结合的标语牌向来客示意;走进英语展示区,一块块文化展板让我们领略异国风土人情;课间,欢快、轻松的英语歌曲翩然而至三、课外拓展途径1、创办英语角 创办以文化为主题的英语角,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选拔,再推至年段,进行年段评比,定期开展一些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竞赛和游戏活动等。2、举办 “英语节” 以校园为平台,为学生营造浓郁的英语文化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英语活动中来,是我们努力“构建和谐环境下的英语特色教学”的着力点。通过英语书签设计、英语歌曲演唱、小品表演、看图讲故事、英语红领巾广播等活动引领学生“Enjoy English”,进而进行文化方面的潜意识渗入。 预期效果学生对跨文化内容有所了解,对跨文化内容的学习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初步总结出课堂教学中跨文化内容渗透的方法,总结出环境对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作用及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拓展的方法。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探索第一阶段高年级组课题计划肇庆市鼎湖逸夫小学省英语课题研究小组 李结青我校在区教研室的领导下,在英语教研组长的组织下,开展了关于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探索的课题研究,本人主要负责高年级组的研究工作。为了顺利地展开这一课题研究,制定了有关的实施计划。一、认真备课,把握教材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教学中要逐步渗透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文化意识渗透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起促进作用。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在他的语言一书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学习语言,只有了解了有关的文化知识,才能达到正确理解和表情达意。 以往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意识到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但忽视社会文化因素的干扰。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课只注重学生的语言形式是否正确,读得是否流畅,培养的只是纯语言能力,较少注意结合语言使用的场合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对文化意识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所听、所读的材料,导致他们所说所写的内容和方式也因此而不够得体、恰当。甚至出现不顾交际场合、对象以及英语国家风俗,并由此引起误解或落下笑柄的现象。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认真备课,把握教材,还要仔细琢磨课文所反映的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等,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真正而完全地获得英语知识和交际英语能力。 所以,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对文化背景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英语使用能力,是能否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前提。因此,在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同步地学习与英语有关的文化及这些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艺术、科技等有形和无形的财富。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呢?文化渗透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人教社PEP教材里面涉及的文化方面的内容很多,这要求我们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进行多方位文化渗透教育,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二、创设文化氛围,引导感受语言文化小学生年纪小,求知欲和好奇心重,喜欢观察身边的事物。在布置校园和教室的时候,适当设计一些英语标语,警示语,名人名言,张贴学生的英语手抄报,体现英语文化氛围,将会吸引学生极大的关注,从而促进英语学习。平时我也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来创设教室环境。他们可以张贴书法作品、英文卡片、英语谚语锦集,也可以展览他们收集的有关英语国家的风景名胜、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资料。当他们对这些丰富多彩、充满浓郁异国色彩的的文化越了解,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就越浓厚,对英语学习也就更加积极。同时,教师要注意结合体态语言,随时用英语与学生沟通。以英语教师的风度和气质给学生以表率,让学生感受英语的语言文化氛围。比如每次与学生相遇时的问候;经常说:Sorry /Thank you . 在英语中thank you 除了用来表示感谢,还可以纯粹地表示礼貌,如学生把作业交给老师时,老师要谢谢学生,在通电话结束时,双方会互相说谢谢。一般说来,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而在英美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是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在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 ,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 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学校里英语文化的氛围,需要每个教师与学生来共同创造。 三、引入文化教学,渗透文化意识、从生活入手,渗透文化意识。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各国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随机介绍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学校开展运动会时,可让学生收集体育活动的单词:Oympic Games(奥运会) ,tennis(网球),football(足球),basketball(蓝球)又如夏天学生喜欢买冷饮、饮料,可让学生知道英语国家中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Pepsicola(百事可乐) ice-cream(冰淇淋),coffee(咖啡),hamburger(汉堡),sandwich(三明治),hot-dog(热狗)再如到了春天放风筝的季节,给学生讲讲新西兰人与朝鲜人放风筝的习俗。学生在很多迪斯尼电影中看到一些可爱的角色,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有关迪斯尼创建资料,向学生简单介绍,有益学生学习相关口语。每年的五月,学生都会在母亲节那天,给妈妈送一束康乃馨,我教他们如何用英语对妈妈说祝福的话,同时也会在课堂上讲讲母亲节的来历,以及国外的人们是怎样庆祝母亲节的。并鼓励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腐乳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菠萝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胃动力药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年英制短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聚醚多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色釉寄花花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网络优化行业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维生素B复合成分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线性刀具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紫外线固化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基坑工程土方开挖支护与降水监理实施细则
- 江苏徐州市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社会招考聘用9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 土方回填施工记录表
- 植物根茎叶课件
- 反生产行为讲稿
-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交底
-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看图写话专项加深练习题含答案
- 焊接工艺评定及焊接工艺技术评定管理标准
- 洗衣房各岗位工作流程
- 基于SWOT分析的义乌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
- 基于自适应滤波对音频信号的处理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