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学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电子科学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电子科学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电子科学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电子科学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科学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电子科学学院于2004年由原电子工程系升格而来,经过“十五”期间的发展和建设,实现了跨越性发展,完成了“做大”的目标,教学、学科和专业、师资队伍以及科学研究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绩。目前,拥有“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学等”3个本科专业,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一个硕士学位点。涵盖“物理类”、“电器信息类”和“仪器仪表类”等三个学科。承担着“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等两门全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年均科研经费达200余万元。现有教职员工68人,其中专职教师56人,35岁以下32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4人,硕士、博士及在读硕、博人员17人。一、指导思想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化、开放式、综合性大学”为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优先,质量立校,特色创优”的办学理念。在确保教学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育人质量的同时,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科学研究为切入点,利用5年左右时间,把我院建设成为一个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综合实力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学院,初步实现“做强、做亮”的宏伟目标。二、发展目标1、稳定本科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数量。在“十一五”末期,全日制本科生稳定在1200人左右,研究生招生人数达80人左右。2、完善已有三个本科专业,努力扩增硕士学位点,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在“十一五”期间,争取新增2个硕士学位点,使硕士学位点数量达到3个,同时为申报博士学位点做好必要的准备。3、以“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为重点,以物理学和光电子学科为依据,不断优化和完善学科专业结构。“十一五”期间,在搞好三个本科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建成1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门省级精品课,形成理工结合的学科专业群。4、以“人才立院”为根本,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十一五”期间,争取拥有23名博士生导师。10名左右硕士生导师,争取省级名师1人,校级名师3人。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等有明显改观,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优秀标准。5、构建“院系”两极管理体制,从根本上转变办学机制。“十一五”期间,以“院、系”两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建设为核心,进一步突出重点,理顺关系,明确制度,分清责任。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广泛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和育人质量。三、主要工作和任务1、以人才工程为核心,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采取各种办法和途径,争取各种条件和政策,积极吸引和稳定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同时创造各种优惠条件,积极鼓励现职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和外出进修。今后5年,专职教师队伍计划达到80人左右,副高职以上人员达35,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人数达55。大力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使硕士研究生导师达10人左右,构建34个学科梯队。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形成一支“作风优良,德才兼备、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高素质、高品位的师资队伍。2、以教学为中心,以德育为首位,不断提高教学和育人质量。完成“国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各项工作,并取得理想结果。全力搞好“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两门全校公共基础课的建设工作,争取全部建成省级和院级精品课,同时建设34门校级优质课。通过“开发性实验室”、“电子设计竞赛”和“电子设计创新开发基地”的进一步完善,搞好“三创”教育工作。通过教改研究和讨论,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全面提高教学和育人质量。3、加强科学研究,强化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办学层次。继续贯彻“大科研观”的思想,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大好时机,加强对外联系,积极鼓励全院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争取科研经费稳定在年均200万元左右,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年均35个,论文数量年均达40篇以上,同时积极争取高级别科技进步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争取年均获12项。在建设和完善现有三个本科专业基础上,从实验室设备和条件入手,着力建设好“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硕士学位点,构建稳定的学科梯队,扩大硕士导师队伍和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全力增扩学位点数量。同时,积极申请和建设省级重点专业、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并为博士点的申报做好准备。4、构建“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在学校“校、院两极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本着“优胜劣态和责、权、利明晰”的原则,构建我院“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竞争向上,运转灵活”的高效办学机制。同时,本着“精干和高效”的原则规划好各级干部结构,采取“择优、竞争和素质第一”的方式选拔和任用各级领导干部,制定好各级干部的岗位职责和监督考核机制,使之真正成为具有“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的群众贴心人和带头人。5、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在全院师生员工中,大力弘扬“学以至上”的风气,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使师、生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和提高综合素质中去,从而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有计划的系列活动,通过讲座、学术交流,论文报告和学术研讨等方式,浓厚学术氛围、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奋发向上、和谐发展”的良好的文化底蕴。四、保障措施要出色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保证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就必须搞好“软环境”和“硬条件”的建设,否则就将是纸上谈话、华而不实。1、软环境一流的师资队伍,突出的拔尖人才是开展一切工作、取得突出成绩、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采取引进、培养、教育等各种手段全力为此项任务而奋斗。然而,要出色地完成此任务,作风正派、素质优良的干部队伍是关键,必须建立德育首位,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必须做到党政和协,正副团结、上下一心。从而形成一支能攻善守、团结向上、开拓奋进、政令畅通的干部队伍。为此,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教育工作,使之真正与实际相结合,使我们的干部和教师充分认识到:人才首先是作人,教师首先是师德,干部首先是率先垂范、先干一步,就必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2、硬条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人必须有相应的物,才可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因此,必须搞好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规章制度以及必要的条件和待遇等方面建设工作。五、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1、师资数量严重短缺按照国家本科水平评估的“良好”标准来衡量,尚缺几十位专职教师。由于学科的限制和学校相关政策的制约,此问题很难得到尽快解决。2、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科研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