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探索[权威资料]_第1页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探索[权威资料]_第2页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探索[权威资料]_第3页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探索[权威资料]_第4页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探索[权威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探索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内涵的阐述、现状的介绍,分析总结了我国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和探索适合新形式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机制 探索 教育部长袁贵仁在 2012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深度构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合作机制。以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为目标,推动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 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 201112 号)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围绕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服务中国创造战略规划。 校企合作的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其发展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而这一目标,仅仅靠高职院校自身是难以实现的,必须要企业将人才培养作为长远发展的 战略目标积极主动的参与。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良好的人力资源支撑平台,能打造大批具备高素质的技术人员,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开展校企合作来实现。校企合作特别是工科类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研究对企业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部2002 年以来提出:建立 “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 的办学指导方针和 “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 的人才培养模式。2005 年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将这种模式提升到国务院决定 的高度,明确提出: “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 。温总理对此也有专门的指示,他 2007年 11 月在大连视察职业学校时指出:把教学、求知和做事结合在一起,做中学、做中教,做中学才是真学,做中教才是真教。 “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 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的重要切入点。“ 校企合作 ” 不仅是办学层面上的概念,也是一种办学模式; “ 工学结合 ” 不仅是人才培养层面上的概念,更是一种育人模式。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是 “ 工学结合 ” 的基础;工学结合是实施校企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目前我国校企合作的现状 1、学校层面 ( 1)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不明显。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决定工学结合的程度和质量。同时,作为一种与社会经济关系最为密切和直接的高等教育类型,高职教育要实现人才培 养、终身教育、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等功能,必须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目前对 “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 办学理念认识不足,专业设置和与社会需求仍有脱节。高职院校的实训设备设施、实训场地不够,无法满足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严重不足,相关调研显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占 77%,但其中很多是仅参加了一次培训、考取了一个职业资格证书就能成为 “ 双师 ” 的,真正具备有较高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能独立指导学生完成实训的双师素质教师严重不足,能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更是少之 又少。 ( 2)高职院校负担压力过重。当前高职院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既是 “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 的发起者,同时也是组织者、策划者和实施者,在出现问题和困难时,又是主要的解决者、协调者。在实施校企合作之前,学校要找市场、找资源,找与专业对接的合作企业,不仅要了解、掌握行业动态、发展趋势和前景,还要处理协调、企业和行业部门的关系。校企合作意向确立之后,学校不仅要考虑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要考虑如何建立相关机构和组织,包括运行体制机制,甚至要与企业商讨学生顶岗实习的工时和实习待遇等等,这种单纯依靠学校的 “ 校企 结合 ” ,只会导致学校、企业的关系不稳固、不牢靠、不持续。 ( 3)传统的教学管理过程无法满足现代职业教育需要。由于教师们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对下企业、进车间指导实习实训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在教学质量监控上,由于学生分散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地点实习,实习成绩的考核很难统一标准,而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质量监控仍停留在末端检验阶段,缺乏过程管理和实时动态监控,使工学结合的效果大打折扣。 2、企业层面 大多数企业认为人才培养是高校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导致 “ 校企合作 ” 只停留在单纯选择 人才的层面,企业被动地进行捐资助学,基本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的培养。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往往追求片面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只对能立即带来眼前利益的成熟技术感兴趣,没有把职业教育中的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不会主动承担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任务。还有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无力或不愿意与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 另外,由于彼此缺乏信任和感情基础,绝大多数企业不愿意让实习生接触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机密。甚至部分企业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让学生去跑推销、做业务,置学 生的人身财产安全于不顾。 3、政府层面 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并没有从法律层面上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对校企合作中的学校和企业双方应该承担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尤其是对企业的利益力度保护不够。例如,对捐资助学、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并支付报酬的企业,虽说可以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优惠,但具体按什么规定、享受什么优惠政策,没有明确的实施准则和详细说明。 三、新形式下校企合作有效途径探索 1、建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内部良性互动机制 ( 1)建立董事会 制度。建立校企间平等互利、责权明晰、双向互动的董事会制度,董事会下可考虑设理事会、人才培养专业委员会等,从制度层面规范校企双方的责权关系。董事会从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基础设施到办学经费投入,都应进行指导和监督,并从办学经费和教学科研经费、教学设备设施等方面给予支持与投入。 ( 2)建立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委员会。合作委员会能促进学校与企业合作,并为企业提供服务,其基本宗旨是研究技术发展的趋势,促进高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通过为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协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发现的技术和管理问题 ,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促进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 ( 3)建立高职产业集团。袁贵仁部长在 2012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 “ 推广建立集团化办学机制。发挥政府、行业的作用和企业、院校的优势,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紧密衔接,成立行业性职教集团近 500个 ” 。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组建或参加有关的职业教育集团,努力在集团化办学中发挥示范引领、骨干支撑和中心辐射作用,大力开展方式多样的合作办学。 2、建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运行机制 ( 1)持久的社会动力机制,倡 导 “ 工学结合 ” 。一是将 “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 作为一种发展职业教育和加强校企之间联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提高合作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二是将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和从事这项事业的领导和专业人员聚集起来,共同支持和促进 “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 ,解决学校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在现代社会如何使受教育者掌握职业技能、学会如何生存与工作的主要问题。三是通过学习与工作相结合,使高校的教育教学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需求,有效地培养具有现代竞争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 2)完善的保障运行机制。一是建立校企双方的 管理协调机构,负责协调处理校企合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二是通过建立校企经费核算机制,为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提供动力来源。三是引导企业必须参与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质量监控上来。课程评价标准必须将教育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统一起来。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要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了解融入企业文化。按照企业实际工作的标准,开展教学、作业批改和工作考核等工作。 ( 3)多种形式推进机制。一是社会主导,企业和学校协助。院系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二是专业为主,工学结合。学校各院系根据企业的需要参与企业的市场 分析、发展规划、产品开发、人员培训、技术攻关等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总结规律并在教学中反应出来。三是中介牵线,培训与学习相互融合。学校各院系通过行业协会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将注册制度、认证制度的标准纳入教学,提高学生创业就业能力。 3、完善职业教育国家制度 当前重点建设的国家制度包括:校企合作制度,现代学校制度,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经费投入保障和学生资助制度,集团化办学制度,招生考试制度,督导评估制度,就业准入制度等。只有将这套制度建立、完善起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才有根本的保障 。 4、建立校企双方利益驱动机制 随着校企合作形式的多元化,校企合作不应当是学校单方面的追求,校企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是否能找到一个利益平衡点。只有正确认识双方的利益,注重构建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才能保证校企合作更为持久和深入。 5、完善校企合作的 “ 激励 ” 机制 校企合作的根本目标是使高等职业学校培养适应社会和企业所需求的高端技能性专门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为此,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或参加各级专业技能赛事、优秀校友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来激励在校学生对高技能型人才的认 识,使他们对校企合作提高技能充满希望与决心。 四、结束语 在当前的背景下,如何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关键。而高职院校也应对社会经济的现实要求作出十分快速的反应,立足自身专业优势和行业特点,潜心钻研、精心实践,这样才能适应产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 让学校跟着社会走 ” ,让 “ 让企业追着学校跑 ”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院和企业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院和企业的良性互动,增强学院办学活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优势和校企“ 双赢 ” 的动力机制,确保高职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春泉、王成云: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思考 J.中国培训, 2011( 1) . 2 胡艳曦、曹立生、刘永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瓶颈及对策研究 J.高教探索, 2009( 1) . 3 庞旭东:加强校企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 J.青海教育, 2009( Z1) . 4 张红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政策研究综述 J.现代企业教育, 2008( 2) . 5 袁贵仁: 2012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12-01-07. (责任编辑:胡婉君 ) 文档资料: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探索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 :对云南核桃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考 城投债务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分析 现代医院财务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降低服装企业高库存风险的对策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模式探讨 浅析绿色消费的发展趋势及营销策略 2008 年金融危机对我国房地产行业股价的影响 浅谈汽车外观设计重要性及专利保护策略 湖北运输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升湖北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