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常规水稻低产原因分析及对策[权威资料]_第1页
高海拔地区常规水稻低产原因分析及对策[权威资料]_第2页
高海拔地区常规水稻低产原因分析及对策[权威资料]_第3页
高海拔地区常规水稻低产原因分析及对策[权威资料]_第4页
高海拔地区常规水稻低产原因分析及对策[权威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海拔地区常规水稻低产原因分析及对策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 要】水稻是我乡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乡共有稻田五千多亩,占全乡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近年来,由于多方面原因,例如: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水源不足,致使部分秧田种不上。鸡场坪乡属于高海拔稻区,种植水稻的田块海拔在 1700-1800 米左右,目前只能种植常规水稻,不能种植杂交水稻。在水稻生产上,多年来只是农民之间串换本地良种,病害较为严重,致使水稻单产逐年下降,最高产量的年景 单产在 350 公斤左右,病害严重的年景水稻几乎颗粒无收。 1998 年、 2007 年、 2010 年全乡大面积发生严重稻瘟病,穗颈瘟,谷粒瘟,导致近百亩稻田绝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粮食价格偏低,经济收益提不高,农户在种植管理上简单粗放,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而水稻的种植技术要求高,大部分农民的粗放管理,致使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得不到精心管理,加之种子退化混杂,同时又受到多种病虫杂草的危害,最终导致水稻低产。为了改变高海拔地区水稻低产的现状,现将水稻低产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找出今后是主攻方向,以便在今后的 工作中改进实施。 【关键词】水稻;海拔地区;低产原因;对策 ISSN1006656X ( 2014) 05-0341-02 一、品种退化混杂 种子是最重要的具有生命活力的生产资料,不同的纬度、海拔、土壤、气候,对种子的要求也就不同。多年来,由于群众思想守旧,几十年前种植的老品种依旧保留种植。目前,农民播种的本地常规水稻品种有:霞红粘、大白粘、大红糯、矮脚糯、柏果糯等,这些品种种植年代久远,品种老化,感染病虫害的稻株逐年增加。不仅发生严重混杂,原有的很多优良特性往往发生改 变,也有可能是自然杂交引起的种子特性改变,水稻虽是自花授粉作物,但当开花时内外颖张开的时候,邻近稻田同时有不同品种的稻株开花,可能借风力进行授粉。良种中夹杂着这种杂交种子,第二年以后开始出现分离,致使种子不纯而改变种性。种子混杂的因素很多,最普遍的是机械混杂,因每家都种植两个以上品种,在播种、插秧、收割等生产过程中造成混杂,在晒场、脱粒、装运过程中也容易造成混杂。 农民思想意识和生产技术较落后,历年来都是重治轻防,导致较好的优良品种也维持不住原有的特性。 2000 年度农技站从云南曲靖种子公司引进合靖 6 号、合靖 7 号等常规水稻种子,在辖区内推广种植。当年收获时进行测产,亩产都在 400 公斤以上,比当地常规品种亩产净增 100 公斤以上。这两个品种持速种植近 10 年,因受到本地染病种子的感染,在 2010 年使全乡稻瘟病大面积发生。农技人员于 7 月 20日组织农户进行防治,亲自下田为农户配制农药,用 75%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和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施,隔七天后又进行第二次喷施,挽回了大部分损失。收割时在白龙洞村农户吴小克、管云昌等农户田块内进行测产,亩产为 320 公斤,与上年相比每亩减产 80 公斤左右。由此看来,退化混杂的 种子不更换,将会把病源传到其他优良品种上,使整个地区的水稻产量受到影响,所以要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二、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的制约 (一)、水资源缺乏 多年来,由于农业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加上人为因素对植被的严重破坏,原有的山塘水库也遭到破坏。河堤、引水沟渠等基础设施得不到修复,迫使原来靠山塘水、水库灌溉的田块延误移栽的适宜时节。加之春季雨水来得晚,大多 “ 望天田 ” 推迟移栽期,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导致生长期延长。 (二)土壤质地差 因辖区内田地大部分属黄粘土壤, 土壤质地粘重,耕性不良。干时板结龟裂,湿时泥泞粘韧,耕作费劲。俗话说: “ 天晴一把刀,下雨烂糟糟 ” ,这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移栽时若浑水栽插,返青慢,苗期长势差。责任制到户以前,大部分田块冬闲,水稻收割后都不进行秋耕。土地承包到户以后,因人口逐年增长,人均耕地逐年减少,田块不冬闲,农户不种绿肥、蚕豆、豌豆等养地作物,而是种植需肥量大的小麦。春季土壤养分大量流失,使水稻苗期土壤养分不足,导致水稻发育不良而影响产量。 (三)光照与温度的影响 本地区常规水稻的生长期一般在 175 天左右,农户为避免水 稻遭受低温灾害,往往会推迟播种期,一般在 4 月 20前后播种。随着播种与移栽的推迟,往往使水稻到成熟期时受到低温灾害。光照不足是影响水稻生长的另一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水稻幼穗发育时期,长遇阴雨绵绵的天气对水稻幼穗的发育十分不利,加上低温灾害,使水稻扬花期温度不够,致使水稻空谷率增高。 二、育秧技术落后,肥水管理差 (一)育秧技术落后 多年来,农户仍坚持水育秧方法,在育秧技术上没有改进创新。育秧方式简单,从来不进行种子的消毒处理,甚至最基本的晒种步骤都不进行。由于春季干旱严重和 “ 倒春寒 ” 等原因,农民采取推迟播种的方法来避免水稻烂秧,一般在 “ 谷雨 ” 前后播种。推迟播种,晚插晚栽,导致水稻抽穗扬花期也延迟,后期秋风秋雨低温,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发育,致使水稻减产。 (二)肥水管理差 在秋田耕耘时,田块不平整,有机肥不足。不平整的秧田不利于排水晒田和灌溉,排水不干处秧苗不定根,长势差,易倒伏,遇到低温灾害容易烂秧。在大田移栽期有机底肥不足,供水量不合理,多数农户还是水满灌田,无水干旱。施肥不合理,没有根据水稻的需肥规律配方施肥。水稻的全生育期,需要吸收的养分很多,但人为供给的主要 以氮、磷、钾三要素为主,其他十多种微量元素需求量小,可直接从土壤中获得。在所需肥料中,氮肥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氮肥以硫铵的利用率最高,氮素供给适量,可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扩大茎叶面积。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磷能促进根的生长及分蘖增加,使水稻抽穗成熟提早,谷粒饱满。钾能促使水稻早生快发,根系发达,茎秆粗壮,穗大、粒多、饱满,增强抗病能力并减轻早衰现象。 根据水稻对肥料的不同需求,水稻氮、磷、钾的需求量比例为 2: 1: 2。但是我乡大部分农户不按照比例施肥,存在的突出问题可概括为: “ 重氮轻磷不施钾 ” ,这种 不平衡的施肥方式不但不能提高产量,反而会引起稻株营养元素失调,容易产生病害及早衰。 三、病虫杂草危害 影响我乡水稻产量的主要病害是水稻稻瘟病,其危害较严重的有节瘟、穗颈瘟、谷粒瘟等。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民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和土壤消毒处理,其次是风雨传播引起重复侵染,加上在水稻分蘖拔节期间,又遇连绵的梅雨天气,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侵入。加之农民不在发病前期喷施农药预防,反而重施过量氮肥,使水稻植株贪青徒长,抗病能力降低,导致发病严重。 虫害主要以稻飞虱、二化螟、负泥虫、稻蝗等害虫为主 ,由于常年进行虫害防治,虫害不太严重。 稻田杂草主要有眼子菜、其次有牛毛毡、稗子草等。眼子菜是无性繁殖的植物,以鸡爪芽越冬,五月上旬发芽出苗。牛毛毡以种子和根茎繁殖,一般四月开始发芽,纤细如牛毛,密生成毡。 四、根据水稻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水稻单产,特拟定以下主攻方向及对策,具体措施和方法如下: (一)选用抗病丰产的优良品种 引进与本区海拔相近、纬度相同地区的优良品种,这是最经济实惠的措施。可引种曲靖种子公司的楚粳 24、楚粳26、粘粳 7 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本 地当家品种提纯复壮,具体方法可采取片选或穗选,在同一田块内精选籽粒饱满抗病力强的无病植株,当作下年的种子。为预防种子混杂,在收割脱粒时注意避免混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扶贫资金,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恢复原有的山塘水库,兴修引水沟渠,抓好河滩造田工程,恢复水冲沙压田块,逐步解决能够人为改善的自然条件。 (二)改进育秧技术 (下转第 325 页上接第 341 页) 在种子处理方面,改变原有不晒种不消毒的错误方式,在播种催芽前严格采取种子消毒灭菌处理。具体方法是:首先浸种烫种 ,将种子浸泡 24 小时后,用温度 45-57 摄氏度之间的温水将种子再浸泡 5 分钟,冷却后再用 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20 克加 50%巴丹可湿性粉剂 33 克,加入 10 公斤水,浸种 6 公斤,浸泡 60 小时后,取出用清水洗净催芽。 改普通育秧为薄膜保温育秧,利用覆膜保温,可适时早播,防止烂秋,提高成秧率。俗话说 “ 秧好一半谷 ” ,没有健壮的秧苗就没有好的收成。首先必须认真细致搞好水稻育秧工作,健壮的秧苗移栽到大田里,返青快分蘖早,抽穗整齐,成熟早,是高产的基础。要培育出健壮的秧苗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选择避风向阳,地势 平坦,土壤质地好,排灌方便的田块做秧田,并进行秋耕、秋灌、秋施有机肥。其次,精选种子,播种前进行晒种、种子消毒、催芽,催芽时间不宜过长,播种时要均匀,不宜过密。再次,要搞好苗期田间管理,掌握秧苗的需肥需水规律,做到合理排灌,以水调肥。最后,要认真观察苗期病虫害发生情况,若有病虫害发生,应及时治理。 (三)做到合理施肥 在保证施足有机肥做底肥的基础上,改变 “ 重氮、轻磷、不施钾 ” 的错误观念。根据水稻不同生长期的需肥规律,因地制宜地增施各类肥料。按照水稻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量,以 2: 1: 2 的比例配施。对于酸性土壤应适量施用石灰,中和土壤的酸碱度,避免后期氮肥过多,提高水稻的抗病性。 (四)预防水稻稻瘟病 应选用丰产抗病品种,不用带菌种子,从根源上杜绝病菌,加强栽培管理,控制发病率。在苗期应做好预防工作,可用 75%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和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施。若发病严重可将多菌灵和三环唑配比喷施,每隔 7天施药一次,连续三次用药后可达到最佳效果。 (五)防治杂草 防治水田鸭拓草,可在秧苗移栽 22 天后每亩用 50%扑草灵可湿性粉剂 30 克拌细土撒田,结合 人工清除。防治水田牛毛毡,每亩用 25%除草醚可湿性粉剂 500 克拌细土移栽前撒田。防治稗子草,首先应精选稻种,苗期结合中耕除草,在水稻秧田期稗子草一叶一心时,及秧苗立针时,每亩用 20%敌稗乳油 750-1000 毫升,加水 30-40 公斤喷施,喷药前将稻田中水排出,施药后 2 天不灌水,使稗苗全株受药,晒田后灌水淹没稗心两昼夜,可提高药物效果。 (六)虫害防治 对于二化螟、稻飞虱的防治应注意保护天敌,以虫治虫,天敌与害虫各一半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施药。若需要施药,要根据各类害虫的防治指标,超过防治指 标的才需要防治。稻蝗可用 80%的敌敌畏乳油 1000-2000 倍液喷,负泥虫可用 90%晶体敌百虫 1000 倍液或 50%杀螟松乳油 800 倍液,每亩用 60 公斤药液喷雾。 综上所述,提高水稻单产,种子是关键,病虫害防治和土壤肥料管理是重要保障,水资源是动力。一是引进海拔相当的地区抗病耐寒的常规水稻品种;二是将本地常规种进行提纯复壮;三是主要品种一般推广一到二个,不宜过多,防止混杂;四是冬季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大田期氮、磷、钾三要素按照比例追施;五是对土壤酸性过重,以石灰加以改良,中和土壤酸碱性,为水稻的生 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六是要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做到从根本上杜绝病源;七是要改进育秧技术,健壮的秧苗是成熟水稻的必备条件;八实施水稻宽窄行拉绳插秧;九是要保证充足的水资源,合理的灌溉方式,以科学的方式种植水稻,必定能达到水稻增产高产的目标。 文档资料:高海拔地区常规水稻低产原因分析及对策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 :灵活国际结算方式 硅钙钡铝铁合金成分系统研究方法 公共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交通拥堵对贵阳市城市品牌建设的影响 试论水样采集在环境 监测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 气相色谱使用注意事项 ISO15189 在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唐代离婚制度、观念的更新及其原因分析 高校党建促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