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傅玄诗赋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傅玄诗赋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傅玄诗赋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傅玄诗赋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傅玄诗赋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本文试图对傅玄的诗赋作品做一个整体性的研究。在诗歌方 面,今人的研究已有所突破,不少成果具有建设性意义,在这些成 果上本文另辟蹊径,回归到文本,从体制、内容、艺术手法重新审 视其内在的价值。而对于前人研究比较薄弱的辞赋方面多下功夫, 从我国辞赋纵向发展的角度探讨傅玄的辞赋观念,辞赋创作在魏晋 时期的整体风貌,辞赋发展的继承与创新,并且探索造成这种情况 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更好解读傅玄的辞赋创作。 本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考察傅玄的诗歌作品,在傅玄 所有的文学创作中,其诗歌取得的成就最大,也最受评论家的肯定。 这表现为多种多样的诗歌体制尝试;丰富多彩的思想内容:包括应 制而作的郊庙乐府;描写世道环境的诗作;反映妇女不幸命运的诗 作;表达个人情志的诗歌;摇曳多姿的艺术风格:如将诗歌赋颂化、 雅化;乐府叙事诗长于叙事,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其诗歌能巧妙运 用对比、比兴等艺术手法等等。 第二部分则研究傅玄的辞赋作品。首先考察辞赋创作在魏晋时 期的整体风貌,由于文学自觉,魏晋时期辞赋在题材与形式诸方面 都有改变,由两汉时期的堆跺板滞的大赋向抒情咏物小赋发展。这 个时期赋坛呈现以下几个特点:赋之观念的更新;创作辞赋的作家 众多、作品繁浩、题材内容丰富;形式体制灵活,表现手法多样、 情感色彩多姿。再分析魏晋之际辞赋风格变化中的傅玄辞赋作品。 这里既有傅玄关于辞赋的论述( 傅玄的七谟序、连珠序分别 对于“七”体和? 连珠”体做了论述) 又总结了傅玄辞赋作品特点, 分析了其辞赋风格变化原因。在魏晋之际的辞赋变革中,傅玄既继 承了两汉以来辞赋的优良传统,又沿着汉末建安以来发展的体物抒 情小赋开拓的抒情化道路继续前进。其辞赋创作的成就有:辞赋题 材的扩大化,情感的多样化,形式的技巧化。傅玄辞赋可以清晰地 反映魏晋之际的辞赋风格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与影响、辞赋发 展的自身规律、傅玄对于辞赋的美学追求等原因是造成傅玄辞赋风 格改变的主要因素。 在中国诗歌及辞赋的发展史上,傅玄并不是地位卓越、成就非凡 的一流作家。但是因为他处在魏晋文学风格的变革时期,在这个特 殊时期中他的诗歌、辞赋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具有不能忽略的影 响,起着一种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 关键词:傅玄魏晋之际诗辞研究文风变革 a b s t r a c t f u x u a nw a sa ni m p o r t a n tw r i t e ri nw e i j i np e r i o d ,w h oc r e a t e d a c t i v e l ya n dp r o d u c t i v e l ya n dm a d es o m ea c h i e v e m e n tt os o m ee x t e n t i nb o t hp o e t r ya n dc i f u b e c a u s eh eh a dh i 【曲d e g r e e i n p o l i t i c a n da tt h es a m et i m eh el i k e dt op r o m o t et h o s ey o u n g e rw r i t e r s ,h e a c t e da 1 e a d e ra tt h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l i t e r a r yw o r l d b u tf o rs o m ek i n d s o fr e a s o n s ,c r i t i c so fa l lt i m e sh a df e wc o m m e n t so nh i sw o r k s e v e n c o u p l e o f r e v i e w e r s ( s u c ha sl i u x i e ,z h o n g r o n g ) c r i t i c i z e dh i s w r i t i n g sf r o md i f f e r e n ta n g l e ,b u t t h e f t v i e w p o i n t sw e r eb i a s e d , m o r e o v e rt h es u b s e q u e n tc r i t i c sw e r es t i c k l e rf o rl i ua n dz h o n g s v i e w s ,l a c k i n go f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e x p l a n a t i o n i n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 ,ia t t e m p tt om a k ea na l l - r o u n dr e s e a r c ho n f u x i a n sw r i t i n g s t oh i sp o e m s ,t h er e s e a r c h e r si np r e s e n ta g eh a v e m a d es o m eb r e a k t h r o u g h ,a n di nt h e i ra r t i c l e s ,t o t so fa c h i e v e m e n t s h a v ec o n s t r u c t i v em e a n i n g s b a s e do nt h e s e a c c o m p l i s h m e n t s ,i r e t u r n e dt ot h eo r i g i n a lt e x t st oe x a m i n et h e i ri n t e r n a lv a l u e sf r o mt h e l a yo ff o r m ,c o n t e n ta n da r t ss k i l l t of u x u a n sc i f uw h i c hh a sf e w r e v i e w , is p a r en oe f f o r t st oa n a l y z ef u x u a n so p i n i o n so ni ta n de x p o s e o v e r a l ls t y l ea n df e a t u r e so fi ti nw e i - j i np e r i o d ,t h ei n h e r i t a n c ea n d c r e a t i o no fi t st r a d i t i o na n d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c o m p l i c a t e dr e a s o n st ot h i s c i r c u m s t a n c e t h ep a p e ri sd i v i d e di n t ot w om a i np a r t s t h ef i r s to n ei sr e s e a r c ho l lp o e m so ff u x u a n i na l lo fh i sw r i t i n g s , h i sp o e m sa c h i e v e dt h em o s ts p l e n d i ds u c c e s s ,w h i c hi n c l u d ep l e n t i f u l f o r m s ,r i c hc o n t e n t s ,a n df u l l - g r o w na r t ss k i l l s t h es e c o n dp a r ti s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nc i f ui nw h i c hi sd i v i d e di n t o f o u rf r a c t i o n s : 1 :t h ec i f uw o r k s e n t i r ef e a t u r e si nw e i j i np e r i o d 2 :f u x u a n sv i e w p o i n t so nc i f u :i n t e r p r e tc i f uw o r k so ff u x u a n w h i c he x i s t e di nt h ec h a n g ee n v i r o n m e n to fl i t e r a t u r e 3 :t h t n s u et h er e a s o n sf o rf u x u a n sc i f us t y l ev a r i a n c e i ns h o r t ,i nt h ec h i n e s eh i s t o r yo fp o e t r y , f u x u a nd i d n th e l da o u t s t a n d i n gr o l e ,b u ti nw e i j i np e r i o d ,w h e nt h es t y l eo fp o e t r yw a s c h a n g i n g ,h ea c h i e v e dg r e a ts u c c e s si nl i t e r a r yc r e a t i o na n dh a db i g i n f l u e n c ew h i c hc o u l d n tb ei g n o r e d ,a n dh i sw o r k sa c t e dar o l e o f b r i d g ew h i c hc o u l d n tb er e p l a c e d k e yw o r d s :f u x u a n w e i - j i np e r i o dr e s e a r c ho np o e t r ya n d c i f uv a r i a n c ei ns t y l eo fl i t e r a t u r e 1 v 引 言 傅玄是魏晋之际重要的作家,他创作旺盛,作品数量众多,无 论是诗歌还是辞赋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加上他进入西晋后政治地 位崇高,又能奖掖后进,所以在西晋初期的文坛担纲领袖。但是由 于种种原因,历来的文学评论家对傅玄的诗赋创作却很少有所评 价,即使有个别( 如刘勰、钟嵘) 从不同的角度对他进行了评论, 但也是比较偏颇,而后来的研究者又拘泥于刘、钟的说法,很少对 他的文学创作有全面的解读,更不要说把他的创作放到当时的具体 环境中进行价值评判了。 傅玄( 2 1 7 2 7 8 ) ,字休奕,北地泥阳人,魏晋之际著名的文学家,政 治家,思想家。晋书卷四十七有传,本传称他博学善属文,解音律。 他一生著述不废,有傅子一书,分内、外、中篇,凡有四部六录。 合百四十篇,数十万言,另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辞赋、铭文 等文学性作品。现今留存的诗歌大约1 3 0 余首。辞赋、铭文等近百 篇。他是魏晋时期诗赋创作数量最多的作家之一,但是历来的文学 评论家似乎对于他的创作成就评价并不充分。往往拘泥于刘勰、钟 嵘的成说,没有对其文学创作做全面深刻的批评。在诗歌研究方面, 现代的评论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如赵以武试论傅玄的乐府诗, ( 社会科学1984 年第三期) 、陈作林论傅玄诗的思想与艺 术,( 北方论丛l984 年第四期) 、刘淑丽傅玄妇女诗及其 对妇女命运的思索( 求索20 02 年第2 期) 、朱家亮、吴玉 兰论傅玄的文体观和乐府诗创作( 求是学刊1999 年第六 期) 等。而在辞赋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却不大,只有魏明安、赵以 武傅玄评传中的有关章节有相关论述。这些文章在一定范围内 总结了傅玄诗赋的特点,有相当的借鉴性。 本文详细评论傅玄的诗赋作品,尤其把他置于魏晋之际的文学 发展过程中来加以考察,以求得在当时的文坛中傅玄诗赋的价值与 影响及其应有的地位。 傅玄诗歌作品研究 在傅玄所有的文学创作作品中,其诗歌取得的成就最大,这 不仅表现在诗歌的形式的多样化方面上,而且也表现在诗歌内容的 丰富多彩以及艺术手法的摇曳多姿上。因此他在西晋的诗坛卓然成 家,占有重要地位。历来的诗歌评论家对他的作品都有所评论,但只 是粗略浅尝,没有深入完整地论述,因而缺乏系统,缺乏深刻。本文 收集傅玄流传至今的一百多首诗歌,加以整理,试从形式、内容、风 格三个方面来研究探索,以期较为系统完整地把握其作品。 ( 一) 多种多样的体制尝试 现今流传的傅玄诗作,按照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和近代丁 福保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以及近代逯钦立编辑的先秦汉魏 晋南北朝诗中列出的傅玄之作,统计其较完整的只有1 0 9 首,还有 一些残篇佚句共计4 1 段( 旬) “1 。 这些诗歌若按粗略的分类方法,大体可以归为乐府诗歌和古体 诗歌。若按褚斌杰先生的中国古代文休概论分类方法,则可以 分为乐府诗歌、古体诗歌以及其它体类的诗歌。其中的古体诗体相 对于唐代“近体诗”而言,是“近代诗”产生以前的诗歌。古体诗 的范围和分类有广义和狭义的不同,广义分类包括四言诗、乐府诗、 楚辞体、五古、七古、杂言古等,狭义的则仅指五言古诗和七言古 诗。我们在此按狭义的分类标准,而把傅玄除乐府诗外的三言诗、 四言诗、六言诗、杂言诗合并为其它体类,这样的分类较好操作。 那么整个分类如列表如下: 表1 - i 乐府诗歌古体诗 其它体类 郊庙乐府一般乐府 五言古体七言古体骚体诗四言诗六言涛杂言诗 关于这个表格,有几点要作说明: 第一:为了表格的美观对称,此表格的分类标准没有统一。在乐 府诗歌一栏是按照内容来分类,考察到郊庙乐府与音乐的关系更紧 密,其l 体制必然与一般乐府不同,其程式化程度更高,所以单独列为 一类,而古体诗和其它体类的诗是按诗歌字数来分类的。另外,一 般乐府中又分五言、六言、七言、骚体、杂言,这里没有列出了。 第二:这个表格可以清晰地说明傅玄对于当时的各种诗体都有 所涉及,尝试用不同的诗体进行创作表达思想感情。这也是诗歌发 展的必然规律。西汉以来,乐府诗歌蓬勃发展,给中国诗坛带来了新 的气象,诗经四言一统诗坛的格局被打破了,五言作品层出不穷, 六言、七言、杂言也有少量产生,到魏晋时期,文人主要创作五言、 七言诗,但对于其它诗体的创作也没有停止,于是就出现了诗歌“众 体兼备”的局面。尤其在西晋初期,文坛兴起一股拟古潮流,文人们 纷纷复归雅体,大量创作了四言诗,故魏晋时期对于诗歌体制形式 的摸索颇为繁荣。傅玄正是处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他“众体兼备” 创作已明显具有形式主义的倾向,就是在籍晋时期的诗人之中这也 还是不多见的。( 比傅玄稍早的“建安七子”创作多集中在四言、 五言、六言,其中的刘桢、徐干等人现只存五言诗歌;j 曹氏父子以 五言创作为主,尤其是曹植的诗体尝试很多,四言、直言、六言、 杂言、骚体都有作品流传,但“三曹”现存诗歌都没材三言诗。阮 籍、嵇康都没有三言和杂言作品流传,傅玄以后的太康诗人多集中 在四言、五言、六言等诗歌创作,如张华只有四言、五言作品;陆 机只有四言、五言、六言、杂言作品;潘岳只有四言、面言、杂言) 这种倾向诗歌形式的注意与摸索,前人往往只是从文蘸方面加以考 察,而忽略了体制上的创新气象,所以狩批评意见的评论家较多。 第三:傅玄虽然“众体皆备”,但是饿最善长的还是制作乐府诗, 根据目前的资料来看傅玄是魏晋时期创作乐府诗歌最雾、范围最广 的一位诗人,在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歌辞、相稚歌辞、舞曲 歌辞、杂曲歌辞、杂歌歌辞都有作品流传,尤其是郊唐乐府诗的创 制给他带来了荣誉与恩宠。但是这类作品的文学韵味亦足,没有什 么“滋味”。他最富文学价值的诗作应题乐府杂言诗,邋些诗歌要么 叙事性强,要么抒写性情,都比较成功,商四言、五言、 七言的成就 不如杂言诗那么高。 ( 二) 韦富多彩的诗歌内容 傅玄诗歌包含的内容相当的丰富,既有众多的歌功颂德、吟咏 祖宗的郊庙乐府诗,对于统治者进行规劝的政治抒情讽喻诗;又有 描写世道环境、人民生活、所映社会现实的诗歌;还有抒写个人 情志与追求的诗歌。总之,傅玄诗中有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本文 试图较完整地复现这个世界。 1 、 应制而作的歌功颂德、吟咏祖宗的郊庙乐府 现今保存下来的傅玄诗作,绝大多数是这类作品。据本文统计, 多达6 1 首,占其乐府诗总量的三分之二,这在西晋参与制作这类 辞章的诗人当中,数量也是最多的。此类作品纯粹属于应制之作, 多阿谀溢美之辞,且有固定模式,所以很难有佳作产生,文学价值也 就不高。它们只能使作者显名当世,后世很少有学者注意它们。但 是我们也不能因此一概否定它们存在的意义。无论如何,这些歌颂 祖宗的篇什管经成为后来朝代制作郊庙雅歌的典范,可见也有高出 同类作品豹地方。毕竟;傅玄“博学善属文,解钟律”,瞳1 才能胜任 这“创制雅歌,以咏祖宗”b 1 的工作。他一方面继承了诗经 的雅、颂传统:一方面融入自己对于国家社稷的深厚感情,同时还加 入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与主张,所以他的一些郊庙乐府就有了独特的 地方。并不最后人模仿之作的一味歌颂、纯然典正的谀辞相同。这 类佳作的代羲应首推晋鼙舞歌五首。在这五首舞曲歌辞中,傅玄 回顾了司马麽建基立业、代魏而治的全过程。他模仿诗经中周 王朝史诗,其摄后一首明翥篇尤其能突出此类作品的佳处,兹 录如下: 明君御四海,听鉴尽物情。顾望有谴罚,竭忠曳必荣。兰苣出荒野,万里开 紫庭。茨草秽堂阶,扫截不得生。能否莫相蒙,百官正其名。恭己慎有为,有为 无不成。暗君奄自信,群下执异端。正直罹浸润,奸臣夺其权。虽欲尽忠诚, 结舌不敢言。绺舌亦何惮,尽忠为身患。清流岂不洁,飞尘浊其源。歧路令人 迷,未远胜不还 。忠臣立君朝,正色不顾身。邪正不并存,譬若胡与秦。秦胡有 合时,邪正各异摔。忠臣遇明君,乾乾惟日新。群目统在纲众星拱北辰。设令 遭暗主,斥退为 凡民。虽薄供时阁,自茅犹可珍。冻霜昼夜结,兰桂摧为薪。邪 臣多端变,用心 何委曲。便僻顺情指,动随君所欲。偷安乐日前,不问清与浊。 积伪罔时主,养交以持禄。言行恒相违,难餍甚溪谷。昧死射乾没,觉露则灭族。 (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卷一0 ) 这篇诗歌虽然名为明君篇,且是歌颂祖宗的一组郊庙雅歌 的最后一首,但是通篇并没有歌颂某位贤明的君主,而是对忠奸之 理、正邪之情大书特书。我们读这篇诗作,只觉得通篇充满了一股 浩然的正气,一个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的老者豁然出现在脑海之中。 诗中对明君忠臣掌握的朝政局面与暗君奸臣控制的朝政局面作了 对比,热情地赞颂了明君忠臣所掌握的朝政清明繁荣的景象,如 “兰苣出荒野,万里升紫庭”,“百官正其名,乾乾惟日新从中 我们可以看出傅玄所向往的理想的政治模式,这也代表了中国一般 封建士子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境界。诗中谈的更多的是与“明君忠臣” 理想模式相对应的“暗君奸臣”型政治状况,可见作为政治家的傅 玄对于政治时局的洞察力。这组诗写在晋朝建立初期,应该说当时 晋王朝正处在万象更新、欣欣向荣之际,可是傅玄却对当时的政治 局面没有盲目乐观,反而充满了担忧之情,以致于在吟咏祖宗的郊 庙乐曲中都不忘间接地对统治者进行规劝,其用意显然是要求人主 总结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防患于未然,以利于国家建设。无怪乎刘 勰会说:“傅玄篇章,义多规镜”“1 ,这与傅玄“天性峻急,不能 容人之短”聆3 的性格也是一致的,也只有是在傅玄的郊庙诗歌中才 可以看到这种刚正不屈、正义凛然的作品。另外如穷武篇安台 行乱第四,其诗曰: 穷武者丧,何但败北。柔弱之战,国家亦废。秦始、徐偃,既已作戒前 世。先壬鉴其机,修文整武艺。文武足相济。然后得光大。乱曰;高则亢, 满则盈,亢必危,盈必倾。去危倾,守以平,冲则久,浊能清,混文武,顺 天经。 这首诗的语言如口号箴铭,不如前面一首富有文采。但是诗人 对于穷兵黩武的批判却使它具有了思想内容上的闪光点。作为儒家 思想的信奉者,傅玄主张以仁义治国,反对穷兵黩武,这些思想在 傅予当中体现得较充分,我们在此不作特别论述。 2 、描写世道环境,人民生活,反映社会生活的诗作 傅玄是魏晋之际的诗人,他的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由魏入晋 前( 尤其是这类诗歌的写作) 。他出生寒素,年少孤贫,很小就失去 了父亲;家道中落。青年时又避难河内,生活境祝韵窘迫可想而知, 但这也使得他有机会接触社会生活中的黑暗残酷的现实境况。他的 很多诗作就反映了魏晋之际真实而悲惨的现实生活。如放歌行: 灵龟有枯甲,神龙有腐鳞。人无干岁寿,存质空相因。朝露尚移景,促 哉水上尘。丘冢如履綦,不识故与新。高树来悲风,松柏垂威神。旷野何萧 条,顾望无生人。但见狐狸迹,虎豹白成群。孤雏攀树鸣,离鸟何缤纷。愁 子多衰心,窘耳不忍露。长啸褥雨下,太息气成云。 这酋诗与曹操的蓠里行,王粲的七囊诗及陈琳的饮 马长城窟行一样,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社会的悲惨状况。诗句中“丘 坶如履綦,不识放与新”与曹操的“白骨露于劈,千里无鸡鸣”及 王粲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一样使人触目惊心。这是当时 战乱频繁丽造成的萧条荒凉景象的再现,具有深刻的现实批判性。 同时字里行间也包含了诗人对于深处惨境的老百姓的深切同情,一 种悲天慨人的仁煮情怀浸透垒诲。 除了战乱之外,自然灾害也给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傅玄的一 些诗歌也羲殃这方面的情冼。姗苦雨、雨谶就描写了水灾给 百姓带来的者难,而炎旱孵再现了旱灾给人民造成的祸患。苦 雨一诗曰: 徂署末一旬,垂碉翳朝霞。厥初月离华,积月遂滂沱。屯云结不解,长 溜周四阿。霖雨如倒井,黄潦起洪波。湍深激墙隅,门庭苦决河。炊爨不复 举,灶中生蛙虾。 这首诗从正面描写了水灾,把水灾造成的破坏恶果也表现了出 来,“湍深激墙隅,门庭若决河。”洪水巨大的破坏能力逼真地呈现 在读者眼前,它在瞬间就吞噬了城墙、房屋,使人民无家可归,在 水灾过后,“炊爨不复举,灶中生蛙虾”,人民不能够正常地生活了, 粮食、财产都被洪水吞没了,接下去的惨况就可想而知了。炎旱 一诗则为西晋时期的干旱情况留下了一个剪影写照,其诗日: 炎旱历三时,天运失其道。河中飞尘起。野田无生草。一浚重丘山,哀 哀以终老。君无半粒储,形影不相保。 春、夏、秋三季都没有下雨连续干旱,不仅没有雨还猛刮旱风, 在炎热与旱风的侵袭之下,河水枯竭,连河里的沙泥都化为灰尘被 旱风刮飞了。野外连小草都不能生存。这样恶劣的自然灾害产生了 严重的社会问题:“一液重丘出,哀哀以终老。君无半粒储,形影 不相保。一餐重丘山”把灾后米价昂贵而造成吃饭困难的事实生 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人民没有一点储备粮食,再加上这样的天灾, 只能是家破人亡了。诗人不仅描写了百姓在天灾后的山穷水尽、走 投无路的境况,而且情不白禁地对百姓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反映这种水旱灾害的诗作在与傅玄同时期的诗人作品中很少 见,而傅玄却以独到的眼光忠实地记录了灾害中的真实画面,这是 因为他亲身经历了这些灾难,而且对于灾难造成的后果也很清楚, 所以能够以诗歌艺术地再现生活。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作为一个深 受儒家思想文化熏陶的文人,一个以国家社稷为重的良臣,一个刚 劲亮直的士子,傅玄敢于表现这些历史真实画面。更难能可贵的是 傅玄不单看到了灾害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的现象,还洞察了造成 这种灾难的真正原因。晋书本传里称泰始四年傅玄担任御史中 丞的时候,水旱灾害频繁,他因此上书水旱便宜五事疏。疏中 一开头就说:“臣闻圣帝明王,受命天时,未必无灾,是以尧有九 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惟能济之以人事身。故洪水滔天,而免沉 溺,野无生草,而不困匮。”哺1 这就说明如果君明政通,既使是遇 到天灾也可以化灾为夷,安居灾年的:反之,如果君昏政恶,天灾 加上人祸,那自然是后患无穷,人民遭殃。所以他建议人主行圣明 之政,无灾时加强防灾,有灾时进行抗灾,然后注意生产,安抚民 心。傅玄还有专门讨论怎样安民富民的文章订1 ,如收录在傅子 里的安民,其中谈到一些具体的安民策略,有定的可行性。 3 、同情妇女,反映妇女不幸命运的诗作 妇女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个重要方面。表现妇女的生活与命 运,塑造具有多元审美价值的妇女形象一直是中国诗歌的优良传 统。自诗经起,我国诗坛就不乏优秀的妇女题材诗歌。这其中 既有民间创作和流行的民歌,也有文人创造加工整理的诗作。丰富 的妇女题材诗歌不仅折射了时代的风貌,而且体现了作者的品格。 傅玄对于妇女生活命运特别关注,这在他众多的此类题材中清晰可 见。一方面他继承了汉魏以来文人同情妇女的传统抒写方法,把女 子放在动荡之社会环境下,将妇女形象进行悲剧化处理,对妇女心 理进行细腻的刻画:另一方面他又有所创新,生动塑造前人不曾涉 及的妇女形象,有的诗作直接以女子的口吻抒写,以增强其真实可 感性,其艺术感染力也就更加强大。 傅玄此类题材的诗歌在他的作品中所占份量很大,除了应制所 作的郊庙乐府外,就是妇女题材的诗歌数量最多,而且这些诗歌的 文学价值较高,所以前人评价傅玄“善言儿女”哺1 ( 明张傅汉魏 六朝百三名家集) ,不无道理。我们粗略统计,留传至今的完整的 此类题材有1 7 首;秋胡行、短歌行、艳歌行、豫章行苦相 篇、饮马长城窟行、和秋胡行、艳歌行有女篇、怨歌行朝 时篇、明月篇、秋兰篇、吴楚歌、董逃行历九秋篇、秦 女休行、西长安行、车遥遥篇、杂言诗。这些诗按照内容 又可以分为三个小类。 反映了妇女悲惨的命运 这种悲惨命运既有妇女社会地位的低下和婚姻生活的不幸,又 有丈夫宦游或征战在外魄思妇、怨妇的不幸。豫章行苦相篇 就反映了妇女社会低下的闷题。其诗如下: 苦相生为女,卑陋难再陈男儿当门户,堕地自生;雄心志四海,万里 望风尘。女育无敢爱,不为家所珍。长大逃深室,藏头羞见人;垂泪适他乡, 忽如雨绝云。低头和颜色索齿结朱唇;跪拜无夏数,婢妄如严宾:情合同 云汉,葵藿仰阳春。心乖甚水火,百恶集其身。玉颜随年变,丈夫多好新; 营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胡秦时相见,一绝逾参辰。 这首诗具有极强的概括性,几乎写完了身为女人的种种苦处。 女子从出生到衰老的悲苦命运浓缩到了这一百多个字中:女子从一 出生便是卑贱的,因而也得不到父母的喜欢,不被珍惜,长大后也 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只能藏身闺阁,不能抛头露面。等到了出嫁 的年龄,婚姻不能自主,嫁到他乡吉凶难卜,不知会得到什么样的 对待。嫁到夫家后要受到各种礼教的约束。新婚之初也许可以得到 丈夫的欢喜关爱,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得忍受丈夫喜新厌旧的煎 熬,最后还难免被抛弃。在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下,女子一生只有 痛苦没有温暖,傅玄用几十行诗句便道尽了女人一生的命运,这种 高度概括技巧在前人的作品中很少见。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傅玄作 为一个身处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子,能够为妇女这一弱势群体的命运 鸣不平,这本身就说明其思想品格要把同时代的人高。所以萧涤非 在汉魏文朝乐府文学史称赞此诗说;“傅玄此作,实为仅见。 时至今日,犹觉读之有余悲也。”阳3 可见作品的感染力量非同寻常, 最重要的原因是作者融入了真情实感,将感情与叙事完美地结合在 了一起。 苦相篇反映了妇女社会地位低下,而董逃行历九秋篇 和明月篇则反映了妇女婚姻生活的不幸。董逃行历九秋篇 日: 历九秋兮三春,遣贵客兮远宾,顾多君心所亲。乃命妙伎才人,炳若日 月星辰。 序金晷兮玉觞,宾主递起雁行,杯若飞电绝光。交觞接卮结裳,慷慨从 乐万方。 奏新诗兮夫君,烂然虎变龙文,浑如天地未分。齐讴楚舞纷纷,歌声上 激青云。 穷八音兮异伦,奇声靡靡每新,微披素齿丹唇。逸响飞薄梁尘,精爽眇 眇入神。 坐成解兮沾欢,引樽促席临轩,进爵献寿翻翻。千秋要君一言,愿爱不 移若山! 君恩爱兮不竭,譬若朝日夕月,此景万年不绝。长保初蘸结发,何忧坐 成胡越l 携弱手兮金环,上游飞阁云问,穆若鸳风双鸾。还幸兰房自安,娱心极 意难原。 乐既极兮多怀,盛时忍逝若颓,寒暑革御景回。春荣随风飘摧,盛物动 心增裒。 妾受命兮孤虚。男儿堕地称珠,女弱虽有若无。骨肉至亲更疏,奉事他 人托躯。 君如影兮随形,贱妾如水浮萍,明月不能常盈,谁能无根保荣,良时冉 冉代征。 顾绣领兮含辉,皎日回光则微,朱华忽尔渐衰。影欲舍形高飞,谁言往 思可追l 荠与麦兮夏零,兰桂践霜逾馨,禄命悬天难明,妄心结意丹青,何忧君 心中倾! 这首诗全部用六言写成,共十二章,写出了夫妻之问由恩爱幸 福到盛时不再的变迁。前六章从新婚女子的亲身感受出发,描绘了 新婚的幸福美满:结婚时热闹的场面,夫妻问感情的融洽。后六章 则写夫妻别离,“盛时忽逝”的凄凉悲哀之景。在分离之后,独守 空房的孤寂,“朱华渐逝”的无奈,往思难追的痛苦,以及最后决 心“结意丹青”的自勉,这种种的复杂心情都表达出来。前后两相 对照,更显得女子的境况凄凉。这种忧愁忧思和别离之苦正从侧面 反映了婚姻生活的不幸。此诗在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上的独到之 处,古人已有阐述:唐代吴兢乐府古诗题解卷上称此诗“具叙 夫妇别离之思”,n 叫明代张淳傅鹑觚集题辞称此诗为“诚诗家 六言之祖”,3 这些都是至评。 叙婚姻中忧愁之思的还有明月篇:“皎皎明月光,灼灼朝日晖。 昔为春蚕丝,今为秋女衣。丹唇列素齿,翠彩发蛾眉。娇子多好言,欢合易 为姿。玉颜盛有时,秀色随年衰。常恐新旧问,变故兴细微。浮萍本无根, 非水将何依? 忧喜更相接,乐极还自悲! ”这首诗描写的是新婚女子在结 婚时的心理。她面对眼前的欢乐景象,联想到自己年老色衰之后的 情景,心中不兔有担忧之情。这种乐景生悲情的联想,今天的读者 不易理解。可在当时社会状况下,男尊女卑的社会格局注定女子的 依附地位,这种附庸地位使她们极端不自信,即使处在欢乐的环境 也有阴影笼罩心头,产生乐极生悲的担忧之情。 以女子口吻呤咏男女恋情的爱情诗 明代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评傅鹑觚集时曾说: “休奕天性峻急,正色白简,台阁生风,独为诗篇辛婉温丽,善言 儿女。”傅玄“善言儿女”之诗歌应该主要集中在这类诗作中。有 的作品塑造了一些怨妇、思妇的形象,如饮马长城窟行、怨歌 行朝时篇。但傅玄诗歌中的怨妇、思妇性格都比较刚烈,这与其 他诗人笔下的思妇、怨妇不同。有的作品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女子的 心理。如杂诗“雷隐隐,感妾心,倾耳清听,非车音。”这首小 诗只十几个字就把一个相思心切的女子如痴如醉的心理状态显露 无遗。诗中的思妇听到雷声就担忧起自己的丈夫,便以为自己日夜 思念的人乘车回来了,于是侧着耳朵仔细聆听,却原来是自己产生 了幻觉,于是从满心盼望到极度失望,心情一跌千丈。清代沈德潜 在古诗源中认为此诗是从司马相如的长门赋中化用而来, 所以更加觉得它敏妙可喜u ”: 傅玄还有几首自己创造的乐府题目的诗歌也是描写女子恋爱 心情与感悟的,即车遥遥篇、秋兰篇和燕人美篇,清代 牟愿相小潞堂杂论诗称赞此三篇诗歌“颇有丰流媚趣”,可见 写得清新可嘉,透出聪颖的情思。车遥遥篇被沈德潜评为“乐 府中极聪明语,开张、王一派。然出张、王手,语极恬熟”n “。此 首诗极富民歌风味,把恋爱中女子那种“如影随君形”的依恋胶着 心思描摹得纤毫必现。秋兰篇则突出恋人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 心愿。燕人美篇也是情诗格调,但是旬式上受到楚辞的影响, 表达上追求巧思,给人以新鲜而扑朔的感觉。尤其是“云为车兮风 为马,玉在山兮兰在野”一句写得迷离难解。“云为车兮风为马” 还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理想爱情的追求,但“玉在山兮兰在野”却 不知如何解说,这种思美人的拟楚辞之作应该有其寄托之意,也许 诗人富于了深刻的含义,不单单只是描写缠绵绯侧的男女之情。n 4 1 陈沅在诗比兴笺中就说过:“昔人称休奕刚正疾恶而善言儿女 之情。岂知求有娥之侠女,托鸩鸟以媒劳,言文声哀,情长语短, 剑去已久,而刻舟是求,不亦远夫? ”认为傅玄的“善言儿女”之 作如屈原离骚一样运用象征比兴而有所寄托之意。n 朝傅玄擅长 模拟,对于诗骚也作过评论( 如桔赋序) ,以此推断其诗作深受 屈骚传统影响包含寄寓之情也不无道理。 另外,傅玄的西长安行模仿汉乐府有所思,也是刻画 女子的恋爱心理的,葛晓音先生认为其表现方法上受到吴歌的影响 有一定道理u “。 塑造烈女节妇的形象的诗歌 此类诗作品包括两首秋胡行、秦女休行,以及拟艳歌 行。这类作品由于塑造了比较特殊的女性形象,因而单独列为一 类。拟艳歌行中的秦罗敷是封建说教的形象,而秦女休行 完整地叙述了女子复仇的故事,其诗日: “庞氏有烈妇。义声驰雍凉。父母家有重怨,仇人暴且强。虽有男兄弟, 志弱不能当。烈女念此痛,丹心为寸伤。外若无意者,内潜思无方。白e t 入 都市,怨家如平常。匿剑藏白刃,一奋寻身僵。身首为之异处,伏尸列肆旁。 肉与士合成泥,酒血溉飞梁。猛气上千云霓,仇党央守为披攘。一市称烈义, 观者收泪并慷慨。百男何当益,不如一女良! 烈女直造县门,云父不幸遭祸殃, 今仇身以裂,虽死情益扬;杀人当伏法,义不苟活装旧章。县令解印绶,令 我伤心不忍听。刑部垂头塞耳,令我吏举不能成。烈著希代之绩,义立无穷 之名。夫家同受其祚,子子孙孙咸享其荣。今我作歌咏高风,激扬壮发悲且 清! ” 与这首诗题材相似的有左延年的秦女休行以及曹植的精 微篇。但傅玄的秦女休行与左延年的秦女休行所咏之事 并不相同,这一点已有学眷( 如赵开泉、葛晓音等) 作过研究探讨l ”3 。 而且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六一有这首诗的“解题”,认为傅涛 “与古辞义同而事异”,可见应是有根据的。傅玄所咏之事应与皇 甫谧列女传庞娥亲传的记载有关。而左诗则另有所据。 这酋诗塑造的庞氏是个智勇双全、有胆有识、不畏强暴为父报 仇雪恨的烈女子形象。庞氏家的仇人横暴无忌,而她的兄弟又生性 柔弱,不敢和仇人作殊死决斗。于是她挺身而出决定自己为父报仇。 她先暗中查访对方的动静,发现仇家如平常般没有防范的迹象,然 后身生藏着刀剑出现在仇人面前,来个突然袭击。一举把仇人杀死。 庞氏版仇举动受到了市民的称赞,而庞氏杀死人后就去官府投案 自首,县令听了庞氏的故事产生了同情之心,于是解印,刑部听说 此事后决定彰扬庞氏。傅玄将整个的故事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完整地 作了交代,并且高度赞扬了庞氏的英雄气概与伸张正义的举措。胡 应膦在诗薮中称此诗“辞义高古”,可见有汉魏遗风。n 8 1 傅玄有两首秋胡行,都是写的西京杂记中秋胡戏妻的 故事,四言一首,五言一首,都极力表彰了秋胡妻的节烈高行。四 言一首写得简洁,抒情成分多而且有简短评论,但因为纯粹是封建 说教,因而显得陈腐无生气。五言一首加强了叙事性,并且反映了 一些生活实感,因此写得较为生动。这首五言诗叙述了秋胡娶妻三 天后离乡宦游,多年后秋胡归来,路遇采桑妇人,因见其长得美丽, 便用黄金引诱,遭到妇人的严辞拒绝,回家之后才知采桑妇人就是 自己阔别已久的妻子,于是羞愧难当。而秋胡妻得知真相后悲愤交 加,后投河而死,全诗故事完整,结构紧凑,富有悲剧气息。在人 物的塑造上较成功,一方面体现了秋胡性格上的复杂一面,另一方 面则从外貌、心理、行动上刻画秋胡妻,而最后的议论将秋胡与其 妻两相对照,更加突_ 出了秋胡的龌龊无行,彰显了秋胡妻的贞洁自 守,“清浊必异源,凫风不并翔”,加强了性格对比的鲜明性,也显 示了作者的褒贬倾向。但作者对于秋胡妻赴死之举并没有理解,从 而没有真正认识秋胡妻的美好品格。“彼夫既不淑,此妇亦太刚”, 这样的结尾把秋胡与其妻都谴责批评了一通,显示出作者思想的落 后性,而且这样的批判与作品的叙事产生了一定的矛盾而削弱了作 品的悲剧意义和思想深度。 4 、表达个人意志的诗作 傅玄此类诗作既有表达他政治思想抱负的抒情诗作,如长歌 行及一首咏史诗惟汉行,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之作,如杂 诗、白杨行及一首游仙诗云中自子高行:既有对于个人性 格的抒写,如何当行、飞尘篇,又有对于人生短暂的感悟, 如挽歌。先看他的长歌行:“利害同根源,赏下有甘钩。义门近 横塘,兽口出通候。抚剑安所趋,蛮方未顺流。蜀贼阻石城,吴寇冯龙舟。 二军多壮士,闻贼如见仇。投身效知已,徒生心所羞。鹰隼厉爪翼,耻与燕 雀游。成败在纵者,无令鸷鸟忧! ” 从这首诗的内容看,可判断其写作时间应该在曹魏之时,诗 中有“蜀贼”“吴寇”,可见为三国鼎立时期。这时魏、蜀、吴三 国征战不休,此诗正是对这段历史的刻画。诗中塑造了一个志在 统一天下的英雄形象,他昂扬向上、勇往直前,决心在战乱时代 完成英雄事业,而不愿意苟且偷生,与燕雀同巢。诗中的这一英 雄形象可以说寄托了作者的满腔热忱,是诗人渴望在乱世建功立 业的心愿的体现。 咏史诗惟汉行则从另一角度抒发了对于英雄人物的仰慕之 情。诗中“健儿实可慕,腐儒安足叹”点明了乱世出豪杰的主题。 对于自身不得志而苦闷的抒写,是傅玄诗作中最显真情、最有文采 的,也就最值得注意。如杂诗一篇:“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摄衣步前庭,仰观南雁翔。玄景随形运,流响旧空房。清风何飘摇,微月出 西方。繁星依青天,列宿自成行。蝉鸣高树间,野鸟号东厢。纤云时仿佛, 渥露沾我裳。良时无停景,北斗忽低昂。常恐寒节至,凝气洁为霜。落叶随 风摧,一绝如流光。”这是傅玄唯一一首被文选收录的诗歌。清 人沈德潜的古诗源选录此诗时说:“清俊是选体,胡昭明独收 此篇。”n 钉可见这首诗的风格较独特。它写得含蓄而隐晦,表面上 是一首感物伤时之作,描写了周围景物的变化,读者很难从其中把 握其所咏之事。但整首诗的景物整体氛围给人以萧瑟之感,由此可 推想知作者的心情是灰暗而沉闷的,必定是因为世事不顺而叉无处 诉说,故而产生这种低迷徘徊之情。这与阮籍的咏怀诗在感情 基调与抒写方式上都很接近。 与杂诗相比,白杨行的感情要外露得多,其诗日: 青云固非青,当云奈白云。鹱从西北驰来,吾何忆l 骥来对我悲鸣,举 头气凌青云。当奈此骥正龙形,豌足蹉跎长坡下,蹇驴慷忾,敢与我争驰。 踯躅盐车之中,流汗两耳尽下垂。虽怀千里之逸志,当时一得施? 自云飘飘, 舍我高翔;青云徘徊,戢我愁啼。上眄增崖,下临清池,日月西移。既来归 君,君不一顾。仰天太息,当用生为青云乎7 飞时悲当奈何耶,青云飞乎! 这是首寓言诗,塑造了一个有千里之志却无法驰骋的千里马的 形象,借以抒发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的悲愤感慨之情。诗中还用龙 骥和蹇驴作了对比,展现了封建社会用人之道的混乱,( 所谓“英 俊沉下僚”正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那些毫无能力的人占据着 高位,而身怀报负的才俊却壮志难酬。这种“千里马难遇伯乐”的 悲哀在封建士子中很容易产生共鸣。游仙诗云中自子高行则表 达了苦闷无处发泄时上下求索的意境。诗歌如屈原的离骚一般 描绘了仙境中瑰丽的景象,但作者因为挂念故乡祖国心中不觉有戚 戚之感,结尾“复何为”的重复闯句更显作者愁苦之心境。 对于个人性格的抒写有短诗何当行、飞尘篇及杂诗。 何当行写道“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外合不由中,虽固终 必离。管鲍不世出,结交安可为! ”飞尘篇则日:“飞尘秽清流, 朝云蔽日光。秋兰岂不芬,鲍肆乱其芳。河决溃金堤,一手不能障。” 这两首诗都表明自己品性高沽,不愿意和时俗小人同流合污的态 度。这也是他“天性峻急,不能客人之短”的真实写照。在玄风盛 行的魏晋时期,傅玄始终坚持儒家之信仰,排斥虚无放诞之论,在 泰始二年他上疏晋武帝,要求晋武帝“敦风节,退虚鄙,惩不恪”, 心 引起了晋武帝的重视。尊儒贵学的傅玄对于自身的人格修养也是 很重视的,诗歌也被他当作明志之路了。 而对于人生短暂的感悟与哀伤,是东汉以来文人诗的主要内 容,古诗十九首确立了一种“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主题基 调,建安文人继承了这一一传统,再加上世事离乱更加深化了这一主 题。傅玄诗歌受建安诗风影响较大,自然免不了这方面题材,但傅 玄抒发的只是对于时光易逝的悲哀,如乐府诗中现有的挽歌零 散段落:“人生鲜能百,哀情数万端。不幸婴茑病,凶侯形素颜。衣衾为谁 施,束带就阖棺。欲悲泪已竭,欲辞不能言。存亡自远近。长夜何漫漫,寿 堂闲且长,祖载归不还。”( 北堂书钞卷九二) 这首诗作将人生的短 暂与生活的愁长作对比,感慨良多。 ( 三) 摇曳多姿的艺术手法 傅玄的诗歌作品除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外。其艺术表现手法 也不拘一格,从而表现出摇曳多姿的风采。本文将粗略总结其诗歌 中常用的几种手法。 1 、将诗歌赋颂化、雅化 傅玄的许多诗歌都存在着这种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 面:第一,他大量创作了四言诗,尤其是四言郊庙乐府诗。第二, 以写赋的方法写诗,从而使诗歌铺陈若肆。当然,郊庙乐府诗歌多 用四言是诗经雅、颂的传统,傅玄只不过是沿袭了这一传统, 但这种沿袭却是一种对于经典创作规范和方法的认同与赞美。他曾 说:“诗之雅、颂,书之典、谟,文质足以相副。玩之若近, 寻之若远,陈之若肆,研之若隐。浩浩乎其文章之渊府也。”乜他 认为雅、颂、典、谟的文采和内容结合完美,是后世文章的源泉, 它们蕴含着深奥作文之道的玄机值得后人用心学习。至于将赋的铺 陈运用到诗歌创作之中,则在傅玄的诗歌中随处可见。典型的是他 不满于张衡的四愁诗,认为它“体小而俗”,从而自己创作了拟 四愁诗。张衡的四愁诗共四章,每章七句,傅玄的拟细愁 诗也是四章,但是每章扩展到了十二句,其铺排之势强劲不可阻 挡,另外如历九秋篇共十二章,每章五句,反复抒写咏叹了夫 妇从结合别离产生的种种感情。 2 、乐府叙事诗中长于叙事。菩于塑造人物形象 傅玄的叙事乐府大多能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同时在叙述故事 过程中塑造人物形象。这在他的妇女题材的乐府中体现得最为充 分。如豫章行苦相篇叙述了女子从出生到衰老的悲惨命运。 其中的苦相女为整个封建妇女的代表。而秦女休行叙说庞氏女 为父报仇的整个故事,诗中的庞氏智勇双全,有胆有识,不畏强暴 的个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五言诗秋胡行则叙说了秋胡 戏妻的故事,诗中的秋胡妻贞洁自守的形象也很高大。另外如艳 歌行的秦罗敷也是洁妇的形象。而惟汉行则描写了“鸿门宴” 紧张气氛,凸显了樊哙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 3 、其诗歌中能巧妙运用对比、比兴等艺术手法 傅玄的诗歌中常用对比手法,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昔思君 中几种排比对照,把情人间相恋与分手后的情形作对比,其哀伤绝 望的心情一露无遗。而董逃行历九秋篇则将夫妻结婚与分离 作对比,将初婚的欢乐与分离的凄凉作对比,更显分离的悲哀。而 秦女休行则将庞氏与其兄弟作比较,突出。庞”氏的勇敢和不畏强 暴,惟汉行将樊哙与张良、赳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