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动物疫病的处置规范.ppt_第1页
重大动物疫病的处置规范.ppt_第2页
重大动物疫病的处置规范.ppt_第3页
重大动物疫病的处置规范.ppt_第4页
重大动物疫病的处置规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大动物疫病处置规范,重大动物疫病的处置规范,一、疫情报告,二、隔离,三、封锁,四、染疫动物的处理,内容提要,第一节疫情报告,一、疫情报告制度,二、疫情报告时限,三、疫情报告形式和要求,动物疫病的类型,动物疫病是指如不及时治疗和控制就会造成流行和爆发的某些动物的疾病。据估算,目前中国内地每年因畜禽疫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以上。动物传染病-主要由细菌和病毒两大类病原微生物引起。动物寄生虫病-寄生虫可以暂时或永久地寄生在宿主的体内或体表。,动物疫病的分类,一类疫病:指对人畜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性的预防、控制、扑灭措施的动物疫病。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禽流行性感冒(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鲤春病毒血症、白斑综合症等(17种),动物疫病的分类,二类疫病:指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的动物疫病。多种动物共患病: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炭疽、伪狂犬病、魏氏梭菌病、副结核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77种),动物疫病的分类,三类疫病: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动物疫病。多种动物共患病:黑腿病、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63种),动物疫情是指动物疫病发生、发展的情况。动物疫情报告按照政府规定,兽医和有关人员及时向上级领导机关所作的关于疫病发生、流行情况的报告。重大动物疫情是指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发病率或者死亡率高的动物疫病突然发生,迅速传播,给养殖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危害,以及可能对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情形,包括特别重大动物疫情。,一、疫情报告制度,1.任何单位和个人,一旦发现动物疫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必须立即报告当地动物防疫检疫机构。2.疫情报告的管理(1)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施辖区内动物疫情报告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内的动物疫情报告工作;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动物疫情报告工作,统一公布动物疫情。未经授权,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公布动物疫情。,(2)动物疫情实行逐级报告制度。,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地(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省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国家测报点1,国家测报点2,逐级报告,1.发现发生一类或者疑似一类动物疫病;二类、三类或者其他动物疫病呈暴发性流行;新发现的动物疫情;已经消灭又发生的动物疫病,在24小时内快报至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在12小时内全国畜牧兽医总站报告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农业部)。,二、疫情报告时限,(一)快报,2.重大动物疫情的报告,初步认为属于重大动物疫情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国务院,(二)月报,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地市州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农业部),(二)年报,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地市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农业部),1.形式:报表,需要文字说明的,要同时报送文字材料.2.主要方式:使用动物防疫网络软件通过互联网逐级上报.,三、疫情报告形式和要求,(一)疫情报告形式,1.形式:报表.2.主要方式:通过互联网逐级上报.,三、疫情报告形式和要求,(一)疫情报告形式,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染疫、疑似染疫动物种类和数量、同群动物数量、免疫情况、死亡数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情况;流行病学和疫源追踪情况;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疫情报告的单位、负责人、报告人及联系方式。,3.重大动物疫情报告包括的内容:,(1)填表单位、填表人、负责人、联系人、联系电话、填表日期,按实际情况填写。(2)文字材料的填写该次疫情的发生情况,现存栏的易感动物的种类,数量等有关内容,将文字材料录入计算机时,不能超过50字。(3)病名:应填写该病的正规名称,不得填写俗语,所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病名。若是临床诊断,要有详细的诊断报告,诊断报告要有负责人签字,并存档,以便查阅。,(二)疫情报告的总体要求,1.疫情快报表填写及录入要求,(4)畜种:即发生疫情的动物种类,一页填写一种.有几种动物同时发生该病就填写几页。(5)疫点:填写具体的发病疫点,填报到乡镇村组。(6)养殖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达到以下标准的为养殖规模养殖场(户):禽年饲养量10000只以上,猪年饲养量500头以上,羊年饲养量1000只以上,牛年饲养量100头以上,达不到以上标准即为散养。(7)诊断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可直接单击录入框右侧的下拉按扭进行选择,若下拉按钮中无所选择的诊断方法,在可直接手工录入。,(8)诊断单位:对疫病进行诊断并出具诊断报告的单位名称。(9)诊断液提供单位:提供诊断液的单位名称。(10)控制措施:选择代码进行填写。(11)存栏数:发生疫情时的规模场或散养户饲养的易感动物数。(12)发病数:发生疫病的动物数。(13)死亡数:该种动物因染疫导致的死亡数。(14)扑杀数:根据实际扑杀情况填写,不包括因病死亡数.(15)疫病发现时间:发现疫病的时间。(16)确诊时间:该病被确诊的时间。(17)备注:对需要说明的几项进行补充说明.,(二)疫情报告的总体要求,1.疫情快报表填写及录入要求,2.疫情月报填写及录入要求,3.无疫情月报表录入要求,第二节隔离,一、隔离的意义,二、隔离的对象和方法,隔离是指将疫病感染动物、疑似感染动物和病原携带动物,与健康动物在空间上隔开,并采取必要措施切断传染途径,以杜绝疫病的扩散的一种手段。,便于管理消毒,中断流行过程,防止健康畜群继续受到传染,以便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就地扑灭。,一、隔离的意义,二、隔离的对象和方法,1.病畜:有典型症状或类似症状,或其他特殊检查呈阳性的畜禽.在患病动物较多时,集中隔离在原来栏舍内.在患病动物较少时,将患病动物移出.严密消毒、加强卫生和护理工作、专人看管和及时进行治疗。无治疗价值的淘汰并作无害化处理。,2.对可疑感染家畜:未发现任何症状,但与病畜及其污染的环境有过明显的接触的畜禽.根据该传染病的潜伏期长短决定隔离观察时间长短.限制其活动,详细观察,必要时采取紧急预防接种或用药物预防。3.对假定健康家畜(周边还没有出现任何症状的)加强防疫消毒、紧急免疫接种或药物预防。,第三节封锁,三、封锁实施,四、解除封锁,二、封锁区的划分,一、封锁的对象、原则,内容提要,一类疫病或当地新发现的疫病或二类、三类疫病暴发流行时。,是指某一疫病爆发后,为切断传染途径,禁止人、动物或其他可能携带病原体动物在疫区与其周围区之间出入。,一、封锁的对象、原则,1.封锁,2.封锁的对象:,3.封锁程序,县级(含)以上人民政府发布和解除封锁令。跨行政区域发生疫情的,由共同上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县级范围内的,报请县级人民政府发布封锁令.涉及两个县以上的,由地级人民政府发布封锁令.涉及两个地市以上的,由省级人民政府发布封锁令.涉及两个省以上的,由农业部发布封锁令。,4.封锁的执行,掌握“早、快、严、小”的封锁原则。早是指发现疫情时报告和执行封锁要早。快是指行动要果断快速。严是指执行措施要严。小是指封锁范围要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1.疫点:发病畜禽所在地点.2.疫区:以疫点为中心,半径3公里内的区域.3.受威胁区:距疫区周边3-5公里内的区域.4.非疫区:是指经动物防疫部门实行严格的疫病监测,有定期的疫情报告,确认在3-5公里半径内,至少21天未发生国家规定的重大动物疫病,该区域可认定为非疫区。,二、封锁区的划分,1.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对疫区实施封锁。2.疫点内严禁人员的进出,对与病畜密切接触过的人员实行隔离观察.3.在疫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在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指派专人,配备消毒设备,建立临时性检疫消毒站,禁止易感性畜产品运出,对出入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消毒。4.对疫区、受威胁区内的易感动物实施紧急免疫接种,密切观察疫情动态,实施疫情监测;疫点、疫区实行严格消毒。,三、封锁的实施和组织,重大动物疫病封锁示意图,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处理工作流程图,重大动物疫情责任追究路线图,在最后一头患病动物消失(含痊愈或处理)后,经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后(一般定为21天),再无新病例发生时,经过全面的终末消毒后,可以由宣布封锁的人民政府宣布解除封锁。,四、解除封锁,解除封锁的条件:传染源已经被消灭(治愈或死亡);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所有易感动物都通过一个该传染病最长潜伏期,而无新病例发生。,第四节染疫动物的处理,染疫动物的扑杀,尸体的无害化处理,内容提要,扑杀计划,实施扑杀的人员要求,扑杀顺序,扑杀方法的选择,扑杀方法,扑杀方法,扑杀地点,扑杀顺序,扑杀需要的人力,设施、器具。,一、染疫动物的扑杀,将疫病感染的动物(有时包括可疑感染动物)全部杀死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彻底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染途径。,扑杀,1.扑杀计划,扑杀计划的内容,饲养场的布局、设施、器具被扑杀动物的数量、种类、和具体位置。扑杀使用的方法。扑杀开始和结束时间扑杀现场需要清理的物质扑杀场地远离易感动物,制定扑杀计划的内容:扑杀方法,扑杀地点,扑杀顺序,扑杀需要的人力,设施、器具。,一、染疫动物的扑杀,1.扑杀计划,制定扑杀计划时应注意的因素,扑杀现场距离尸体处理场地要近,以免污二次染。禁止群众围观。扑杀的设施、方法和工作条件符合人身安全。采用人道的方法扑杀,确保动物死亡后才处理尸体。避免造成畜主的财产损失。扑杀现场的消毒。器械、场地、运输工具等,2.实施扑杀的人员要求,有经验的动物防疫专业技术人员;熟练掌握扑杀技术;清楚扑杀会给有关人员带来影响;能帮助个别畜主及其家人解决因扑杀而产生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问题。,3.扑杀顺序,扑杀染疫动物,扑杀同群动物,扑杀其他易感动物,4.扑杀方法,轻武器击毙法(枪击,09年东西湖奶牛A型口蹄疫疫情)棍棒击毙法(适合猫狗等小型家畜)断髓处死法(适合牛,因易出血,不推荐)颈部脱位(扭断)法(省应急演练推荐,适合禽类)电击法(可用于大型牲畜)放血法(不推荐)二氧化碳法(可作为扑杀大量禽类和实验动物的方法)气体吸入麻醉法注射法毒药灌服法,5.扑杀方法的选择原则,根据动物的种类不同和疫病诊断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扑杀方法。,扑杀方法的选择不当会影响染疫动物处理的速度。活体染疫动物因未及时扑杀会继续产生和散播病原,从而增加疫病传播的机会。,扑杀方法的选择不当,在动物未完全死亡时处理,不符合国际动物福利要求,会引起动物保护人士的不满和抗议。,例如:对于患狂犬病或疑似狂犬病以及疑似患海状脑病(疯牛病)或痒病的动物应当采用枪击心脏的方法扑杀,以保护大脑的完整,便于后续进行病理诊断。,二、尸体的无害化处理,什么叫做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处理带有或疑似带有病原体的动物尸体、动物产品或其他物品,达到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破坏毒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一)销毁,销毁是指将动物尸体及其产品或附属物进行焚烧、化制等无害化处理,以彻底消灭它们所携带的病原体。,1.焚化、焚烧:是把整个尸体或割下来病变部分和内脏投入焚化炉中烧毁炭化。焚化疫区附近有大型焚尸炉的,可采用焚化的方法。处理的尸体和污染物量小的,可以挖1.5米深的坑,浇油焚烧。,二、尸体的无害化处理,(一)销毁,2.湿性化制:是利用湿化机,将整个尸体投入化制(熬制工业用油)。,(二)化制1.干法化制2.湿性化制,利用干化机,将整个尸体或肉尸和内脏,分类,分别投入化制。,利用湿化机,将整个尸体投入化制(熬制工业用油)。,(三)高温处理,1.高压蒸煮法:把肉尸切成重不超过2kg,厚不超过8cm的肉块,放在密闭的高压锅内,在112kpa(千帕)压力下蒸煮1.5-2小时。2.一般煮沸法:将肉尸切成上述规定的大小的肉块,放在普通锅内煮沸2-2.5小时(从水沸腾时算起)。,(四)深埋(我国现行常用),深埋处理在以前的动物防疫法律法规没有明确条款规定,但2004年2月和6月出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处置技术规范和牲畜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的法规性文件中,对扑杀的动物采用深埋无害化处理作了有关规定。,(四)深埋,1.动物尸体的运送,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运送动物尸体前,应穿戴工作服、口罩、风镜、胶鞋及手套。对车辆的要求:使用特制的运尸车。对动物尸体的要求:装车前应将尸体各天然孔用蘸有消毒液的湿纱布、棉花严密填塞,小动物和禽类可用运尸袋盛装,以免流出粪便、分泌物、血液等污染周围环境。消毒要求:运送过尸体的用具、车辆应严加消毒,工作人员用过的手套、衣物及胶鞋等亦应进行消毒。,(四)深埋,1.尸体的运送,2.选址,掩埋地应选择远离学校、公共场所、居民住宅区、动物饲养和屠宰场所、村庄、饮用水源地、河流等。避开公共视线。,3.坑的深度,应保证动物尸体、产品、饲料、污染物等被掩埋物的上层距地表1.5米以上。坑的位置和类型应有利于防洪。,4.焚烧处理,焚烧掩埋前,要对需掩埋的动物尸体、产品、饲料、污染物等实施焚烧处理。,5.坑的消毒处理,坑底铺2cm厚生石灰;焚烧后的动物尸体、产品、饲料、污染物等表面,以及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