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五下《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音乐教案设计].doc_第1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下《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音乐教案设计].doc_第2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下《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音乐教案设计].doc_第3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下《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音乐教案设计].doc_第4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下《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音乐教案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音乐第二单元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新港小学杨航1 教案背景1. 面向学生:5年级 2.学科:音乐 3课时:2课时4. 课前准备:钢琴,电脑课件,木鱼 ,碰铃若干2 教学课题1、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感受歌曲活泼的情绪。引导学生创造动作,培养创造力。2、 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们充分感受到民族音乐风格的特点。3、 学会运用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旋律。有感情的演唱歌曲。3 教材分析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选自人教版音乐下学期第二单元。羌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这首歌表现了羌族人民在欢乐的节日里能够载歌载舞的情景,羌笛是羌族的民间乐器,锅庄是藏族的民间舞蹈,流行于西藏,四川,云南,等地。羌族因居住在四川西部。故锅庄也成为他们喜爱的民间舞蹈的一种。歌曲为五徵调式,但最后三小节突然交替到宫调式,旋律进行以四度上扬为特色。节奏前密后疏,形成一定对比。4 教学方法:音乐之于人类,使人们认知过程的再现,所以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我大多采用听唱法 视听结合法 对比法等。加强学生对于我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并在音乐活动中,大胆的投入唱奏舞等群体活动中,热情奔放的表现音乐的内涵。5 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1导入师:同学们咱们国家有所少个民族啊?(图片展示56个民族分布图)生:56个民族师:同学说的真好,咱们国家共有56个民族,但是除了汉族以外我们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很多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其中音乐,舞蹈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学习了解并热爱它。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本课一开始就从教师的问题入手,既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师:杨老师今天就要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一手羌族的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那么再学习这首作品之前呢咱们通过几张图片来一起了解一下羌族。师:播放/view/4926.htm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这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因此各个民族的文化也就相互影响。歌中唱的“羌笛”是羌族的民间乐器,但跳的“锅庄舞”却是藏族的民间歌舞,从中也可以看出各个民族文化的融合。羌族也用汉字,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他们是时代的从事农业生产。同学们再看看羌族人民的服饰,还有羌笛的图片。羌笛的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了,唐代诗人王之焕就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著名诗句。现在的羌笛都是双管,可以吹出7个不同的音,羌笛在羌族人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每到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羌寨里就到处能够听到羌笛的声音。下面看到的这幅图片呢就是藏族人民跳锅庄的情景,羌族人们也常常跳锅庄,在羌寨里只要听到哪里跳锅庄,无论男女老少都会高兴的参与进来,可见羌族人民对锅庄舞的热爱。锅庄舞的主要动作有弓腰,甩袖,边唱边舞。一会儿我们也会学几个锅庄舞的舞蹈动作请同学也要高高兴兴的参与进来。设计意图:通过看、听、读、等各种手段来让学生感受羌族音乐与文化,学习羌族锅庄舞蹈的形式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初步熟悉歌曲的部分歌词和旋律,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铺垫。2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1) 欣赏/programs/view/dh5hoynbfs8/请同学们说说听后的感受。师:歌曲为什么会欢快活泼呢?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这些十六分音符节奏,它在歌中起什么作用呢?生:十六分音符节奏使乐曲欢快(2) 集体朗诵歌词(3) 随录音机轻声哼唱歌词部分(4) 学唱前16小节歌谱,引导学生“发现”后8小节与前8小节基本相同。 要求:跟师跟琴同步轻唱2段旋律,找一找附点四分音符并唱一唱。 找一找八度大跳的旋律,并加上手势唱一唱(指导轻声唱高音)。 找出重音记号并加上拍手跺脚的声势动作唱一唱。(5)逐步熟悉歌曲风格和节奏特点。(6)背唱第一段歌词,并随教师琴声放声歌唱。通过演出老师要对个别地方的节奏和音准加以矫正。(7)要求学生完整演唱歌曲一遍。3.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1)由学生讨论选用四种课堂打击乐器伴奏,声音相似的可选择三种。例如:三角铁,碰铃,舞板,木鱼。(2)前16小节的基本节奏是“ | |”后8小节的基本节奏是“ | | | |”最后三小姐可与旋律节奏相同。(3)由部分学生约(15人左右)演奏,其余学生随琴演唱,再依次换部分学生演奏。4学习“锅庄舞”的动作(1)观看视频/u17/v_njy0njm4ntq.html跟老师学几个锅庄舞的舞蹈动作。(2)随歌曲录音做动作。(3)男女同学各站一排,随歌声起舞,男女动作可以不同。(4)部分学生拿起乐器为舞蹈伴奏,其余同学围成大圆圈,随歌声欢快的跳起锅庄舞。设计意图:运用听辨、模唱、对比、节奏练习、总结等各种手段来层层深入地进行歌唱教学,既不让学生感到枯燥,又提高了学生识读乐谱、分析乐谱的能力5.课堂小结师:同学们通过好听的歌曲和富有激情的舞蹈,我们感受到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和特点,老师也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多多收集有关于各个民族的资料相互交流 共同进步。设计资源:羌族:自称尔玛,是中国西南的一个古老民族。现在中国官方认定的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部、绵阳市的北川县、平武县等地。现有人口约30.6万人(2000年)。羌族地区至今仍保留原始宗教,盛行万物有灵,多种信仰的灵物崇拜。羌族歌舞羌族生活在中国的四川省岷江流域,有古老的文化传统 。羌族舞蹈在民风习俗和群众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每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种植、收割、放牧、狩猎、盖房、治病等活动,羌族人民都要跳舞。从流传至今的羌族舞蹈艺术中,还反映出羌族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汉族、藏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传统的渊源关系。羌族民间舞蹈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以巫表演为主的祭祀舞巫舞和“锅庄”(羌语称锅庄为“洒朗”)。巫舞约有以下几种形式:1跳皮鼓或称羊皮鼓2猫舞3跳叶隆4跳麻龙5跳盔甲6羌族祭祀舞锅庄大多在室内锅庄旁进行,是一种具有浓厚游牧生活特色的舞蹈。它与流行在四川、藏北地区的藏族锅庄舞(即“果卓”,见藏族舞蹈)在形式上有相似的特点。舞时众人拉手而跳,载歌载舞。通常由慢速、快速两段组成,浑然成一个整体,其节奏皆以歌声协调,无其他伴奏。在羌族锅庄舞中又分为喜事锅庄和忧事锅庄两种。附:教案格式模板所在单位 所属教研室 课 程 名 称 授 课 教 师 *教案(宋体二号,标题加粗)一、课 程 性 质: (注:填公共基础必修课、公共基础选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核心必修课、师范技能必修课、师范技能选修课)二、总学时学分:三、课程类型:理论课( ) 实践(含实验)课( )四、学时分配:理论课( )学时 实践(含实验)课( )学时五、授课专业、层次:六、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七、本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八、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