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沉积微相约束下的测井解释模型研究孟祥梅 1 , 2 , 杨少春 1(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 山东 东营257061;2. 胜利油田地质录井公司 , 山东 东营257064 )摘 要 : 葡北油田葡萄花油层储层物性在平面上的变化 ,主要是受沉积微相控制 。常见的分层位以及不分沉积微相建立的解释模型都不理想 ,针对该特点在关键井“四性 ”关系研究的基础 上 ,建立了不同沉积微相约束下的孔隙度 、渗透率解释模型 。应用解释模型对研究区的 267 口井 进行了二次解释 ,结果表明 ,分沉积微相建立的解释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 ,为地质建模和剩余油 挖潜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储层参数 。关键词 : 沉积微相 ;测井解释模型 ;孔隙度 ;渗透率 ;含油饱和度中图分类号 : TE 12212 + 3文献标识码 : A( 2 )主体河道 。( 3 )废弃河道 。( 4 )薄层砂 。( 5 )非主体席状砂 。 各沉积微相在平面上分布稳定 ,在垂向上变化快 ,因此选择分区块建立解释模型 ,并不适合研究 区的特点 。分流动单元建立解释模型 ,岩心分析数 据点少 ,甚至极少 ,所建模型的精度低以至没有意义 。同一沉积单元有时包括多种沉积微相 ,微相内 部的各小层之间储层物性差异小 ,因此分层建立解 释模型也不合适 。根据沉积微相的物性统计 可以 看出 (见 下页表 1 ) ,不同沉积微相之间的储层物性变化大 ,尤其 是主体河道 、席状砂与薄层砂 、非主体席状砂之间 , 物性差别显著 。综合分析认为 ,同一沉积微相或岩 相具有相近的岩石物性 ,在相同的微相内建立岩石 物性分布 参数 模型 , 会 较 大地 提高 预测 精 度 。因 此 ,建立不同沉积微相控制下的测井解释模型最为 合适 ,更具有实际意义 2、3 。0 前言葡北油田于 1979 年 7 月正式投入开发 ,其含油面 积 为 5513 km2 , 地 质 储 量 为 4 113 104 t。1985年该区基本实现了全面转抽 。 1987 年开始井 网一次加密调整 , 1997 年井网非均匀二次加密调 整 。目前 ,油田的开发已经进入高含水期 ,产量预 测存在明显误差 ,需要精确的储层参数进行地质建 模以及油藏数值模拟 ,为油藏描述 、剩余油的挖潜 提供直接 、有效的依据 。测井精细解释是在获得目的层段岩心分析资 料和试油资料后 ,针对目的层段开展的测井解释方 法研究 ,最终建立可靠的参数计算公式和油水层评 价标准 。通过开展葡萄花油层测井二次解释模型 研究 ,提高解释精度 ,对进一步明确剩余油挖潜方 向 ,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测井解释模型 的研究 ,主要从细分层位或者统计回归参数等角度 提高解释模型精 度 , 很少 将 地质 条件 应 用到 模型 中 。为了提高葡萄花油层储层参数的计算精度 ,把 葡萄花油层划分为五种沉积微相类型 1 :( 1 )主体席状砂 。1 基础数据的整理对基础数据的整理 ,是测井资料精细解释的首收稿日期 : 2009 - 11 - 19改回日期 : 2010 - 03 - 31表 1 不同沉积微相物性分析对比Tab. 1 Comp a rison of re se rvo ir p hysica l p rop e rtie s of d iffe ren t sed im en ta ry m ic rofac ie s要工作 ,也是实现由单井到多井解释的关键 。为了提高和保证储层参数计算的精度 ,在进行储层参数 研究时 ,一定要考虑测井 、岩心及地质资料的质量 。 对一系列的基础数据进行的整理 ,包括标准化 、岩 心深度归位等 。1. 1 测井资料标准化葡 油层顶界泥岩全区沉积厚度稳定 ,测井特 征响应明显 。在该段内 ,泥岩电阻率曲线低平 ,声波时差曲线阶梯状变化明显 ,油田上普遍采用该段泥岩作为区域地层对比标志 ,用来确定葡萄花油层 顶界 ,是全区较为理想的标准层 。因此 ,可选择葡 萄花油层顶界泥岩作为标志层 ,对深浅侧向 、声波 时差 ,以及微电极测井曲线等进行统计分析 。声波 时 差 主 要 集 中 在 400s /m , R045 主 要 集 中 在2175m ,以此为依据对测井数值进行校正 46 。1. 2 岩心深度归位在钻井取心过程中 ,由于钻时 、钻速和岩心收 获率的影响 ,钻井取心深度与测井深度存在一定的偏差 。利用岩心分析孔隙度与孔隙度 (密度 或声波 )测井曲线作对比 ,找出二者的深度误差 。将研 究区对应较差的井的岩心深度进行归位校正 。( 1 )主体河道 :POR = 19. 55312 + 4. 70136 3 SP / SPMAX01003812 3 AC; R = 0186 ( 2 )废弃河道 :POR = - 3. 4702 + 0. 0761 3 AC; R = 0181 ( 3 )主体席状砂 :POR = 21. 50223 + 4. 65976 3 SP / SPMAX01005739 3 AC; R = 0193 ( 4 )非主体席状砂 :POR = - 8. 9735 + 3. 88629 3 SP / SPMAX01085923 3 AC; R = 0181 ( 5 )薄层砂 :POR = - 22. 097 + 0. 2389 3 AC; R = 01832. 2 渗透率 ( PERM )解释模型+渗透率是测井解释模型中最主要的参数 ,通过对十二口井 336个样品的物性统计分析表明 ,研究 区渗透率与孔隙度参数有较好的相关性 (见图 1 下页图 5 ) 。通过对该区取心井的物性分析数据进 行数理统计 ,建立了不同沉积微相的渗透率解释模 型 。( 1 )主体河道 :PERM = 0. 0001 3 EXP ( 0. 5632 3 POR ) ;R = 0188( 2 )废弃河道 :PERM = 0. 0003 3 EXP ( 0. 3989 3 POR ) ;2 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测井解释的最终目的 ,是应用测井资料准确计算储层参数并对油水层进行评价 。针对研究区的 特点 ,利用“岩心刻度测井 ”方法 , 在对现有测井资料进行标准化和重新解释的基础上 ,对该区储层岩性 、物性 、电性 、含油性及其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建立了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 711 。2. 1 孔隙度 ( POR )解释模型选取有代表性的岩心资料 ,进行岩心归位 ,标 定测井曲线 。根据“四性 (岩性 、物性 、电性 、含油性 ) ”关系研究结果 , 研究区取心井的岩心分析孔 隙度参数与声波时差 ,以及自然电位参数有较好的相关性 。根据不同的沉积微相建立的孔隙度计算 模型为 :图 1 主体河道孔渗关系图F ig. 1 The po ro sity and p e rm eab ility c ro ss - p lo t of m a in rive r channe l岩性粉砂岩粉砂岩粉砂岩 、泥质粉砂岩沉积微相主体河道 、席状砂废弃河道薄层砂 、非主体席状砂孔隙度 ( % )20. 129. 719. 525. 217. 322. 6渗透率 ( 10 - 3 m2 )118. 61167. 959. 0688. 525. 9526. 7R = 0191( 3 )主体席状砂 :PERM = 0. 1901 3 EXP ( 0. 2672 3 POR ) ;R = 0185( 4 )非主体席状砂 :PERM = 0. 0002 3 EXP ( 0. 5319 3 POR ) ;R = 0183( 5 )薄层砂 :PERM = 0. 00006 3 EXP ( 0. 5737 3 POR ) ;R = 0187图 4 主体席状砂孔渗关系图The po ro sity and p e rm eab ility c ro ss - p lo t of m a in sand shee tF ig. 4图 2 废弃河道孔渗关系图The po ro sity and p e rm eab ility c ro ss - p lo t of abandoned channe lsF ig. 2图 5 薄层砂孔渗关系图The po ro sity and p e rm eab ility c ro ss - p lo t of th in bed sandF ig. 5在上式中的自然伽玛曲线 ,也可用自然电位代替 。对于不同的井以及不同的层段 ,二种测井曲线 的质量存在差异 ,可根据实际情况择优选择 。2. 4 含油饱和度 ( SO )解释模型电阻率是反映储层含油性最为重要的测井资 料 ,一般含油性越好 ,地层的电阻率越大 。测井资 料计算含油气饱和度 ,是建立在阿尔奇公式计算含 水饱和度 ( Sw )基础上的 ,其计算模型为 :n图 3 非主体席状砂孔渗关系图The po ro sity and p e rm eab ility c ro ss - p lo t of m ino r sand shee tF ig. 3 a bRw S0 = 1 - Sw ; Sw = m Rt式中Rw 为地层水电阻率 ,取 012 015; R t 为深2. 3 泥质含量 (V sh ) 解释模型储层泥质含量是指示储层物性好坏的重要参 数 ,岩性与电性特征关系研究表明 ,自然伽玛 、自然电位结合其它测井曲线 ,可以进行砂岩与泥岩的划 分 。泥质含量与自然伽玛 ,以及自然电位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采用泥质含量的计算公式为 :探测电阻率 , 取 RLLD 或者 RL3D; a、b 为 岩 性系数 ,分别为 1105、1103; 为孔隙度 ; m 为岩石的 胶结系数 , 取 2; n 为饱和度指数 ,取 1161。在上式中 ,包含的多个待确定的解释参数 ,对 于不同地区 ,应选用不同的岩性系数 、胶结指数和 1214 饱和度指数等参数来提高解释精度。主要是2GCU R 3 GRGR - GR- 1m in; GR =Vsh=通过岩电实验数据进行地层因素和饱和度指数分析 ,建立储层的岩电关系 ,进而分析得出适合本区2GCU R1GR - GR-m axm inGCU R 取 317 , 为经验系 数 ;GR 为自 然伽式中 15 的解释参数。玛相对值 。表 2 不同孔隙度解释模型误差对比表Tab. 2 Comp a rison of e rro r from d iffe ren t po ro sity in te rp re ta tion mode ls 3 杨少春 ,任怀强 ,周建林 . 油田开发阶段储层参 数精细评价 J . 高校地质学报 , 2001, 7 ( 2 ) : 203.谭茂金 ,范宜仁 ,张晋言 . 测井数据标准化方法 研究 及软件设 计 J . 物 探 化 探 计 算 技 术 , 2006 , 28 ( 3 ) :219.孟恩 ,徐刚 ,沈财余 ,等 . 约束地震反演中测井数据的 标准化及储层的精细标定 J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 ( 2) : 226.王文明 . 测井参数定量化技术在榆树林油田葡 萄花 储层物 性 解 释 中 的 应 用 J . 石 油 与 天 然 气 地 质 ,2009, 30 ( 2) : 230.高博禹 ,彭仕宓 ,刘红歧 . 蒙古林砾岩油藏储层测井 精细解释模型 J . 测井技术 , 2005 , 29 ( 1 ) : 55. 雍世和 ,张超谟 . 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 M . 东 营 :石油大学出版社 , 1996.江春明 ,胡兴中 ,张晓武 ,等 . 冷家油田低阻储层测井 二次解释模型研究 J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 2006 ,13 ( 2) : 59.3 应用效果分析 4 利用上述数理统计等分析建立的解释模型和经验 公 式 , 编 制 了 相 应 的 测 井 解 释 程 序 , 处 理 了267口井的实际资料 。将解释结果结合构造特征 进行油水关系对比 ,将不同相带建立的测井解释模型处理的结果 ,与岩心分析结果 、动态生产数据作 对比 ,分别对孔隙度 、渗透率等参数进行了误差对 比 。以孔隙度为例 ,分相带回归模型的误差明显减小 (见表 2 ) 。解释模型的建立 ,进一步划清了油水 边界 ,统一了油层解释参数 ,更精确地计算了地质储量 ,经复算 ,总储量为 4 315119 104 t,相比原计 5 6 7 8 算储量 4 113 104 t,增加了 202119 104储量计算的精度 。t,提高了 9 4 结论 10 罗水亮 ,林承焰 ,袁学强 ,等 . 滨南油田砂砾岩储层测井精细解释模型及其应用 J . 物探 化探计算技术 ,2009, 31 ( 2) : 130. 11 杨少春 ,黄建廷 ,刘金华 ,等 . 吐哈盆地红台地区凝析 气藏测井解 释 与 储 层 参 数 评 价 J . 天 然 气 地 球 科 学 , 2008, 19 ( 1) : 29. 12 王淑玲 ,管秀强 ,赵长勋 ,等 . 单 10 断块测井解释含 油饱和度模型研究 J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 2000 , 7( 2 ) : 55. 13 张丽艳 ,才巨宏 ,陈钢花 . 砂砾岩储集层含油性解释 方法 J . 测井技术 , 2002 , 26 ( 2 ) : 134. 14 张建荣 . 复杂砂岩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J . 石油 天然气学报 , 2006, 28 ( 6) : 91. 15 胡杨 ,谭世君 ,刘绪钢 ,等 . 大牛地气田测井解释模型 建立与 气 层 识 别 标 准 研 究 J . 石 油 地 质 与 工 程 ,2008, 22 ( 2) : 37.应用测井二次解释方法进行精细解释研究 ,必须在测井资料标准化及岩心归位的基础上 ,根据研 究区实际特点建立合理的解释模型 。根据葡北油 田储层的具体特点 ,对孔隙度 、渗透率分沉积相带 建立解释模型 ,并在处理时根据不同的沉积相带 , 选择相应的解释评价模型 ,能够提高解释精度 。在 葡北油田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为油田的开发决 策及调整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 1 朱建伟 ,刘招君 ,董清水 ,等 . 升平油田升 132 井区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J . 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 ,2004 , 34 ( 1 ) : 67. 2 王端平 ,杨耀忠 ,龚蔚青 ,等 . 沉积微相约束条件下的 随机地质建模方法及应用研究 J . 科技通报 , 2004 ,20 ( 2) : 121.作者简介 : 孟 祥 梅 ( 1972 - ) , 女 , 高 级 工 程 师 , 博士 ,研究方向为油气资源勘探理论 、方法和技术 。模型误差 相带类型不分相带回归模型威利经验公式分相带回归模型绝对误差 ( % )相对误差 ( % )绝对误差 ( % )相对误差 ( % )绝对误差 ( % )相对误差 ( % )非主体席状砂1. 975. 23211. 295. 8主体河道1. 214. 65. 77180. 913. 8主体席状砂1. 413. 75. 64170. 512. 0薄层砂1. 485. 14. 97160. 934. 0废弃河道1. 526. 25. 83201. 064. 6B e ijing 100083 , Ch ina; 3. The B e ijing Key L abo ra to2ry of D eve lopm en t and R e sea rch fo r L and R e sou rce su sing da ta d ic tiona ry and standa rd s, and the checkedre su lts have been group ed. The modu le ha s m ade a good founda tion fo r en tire da ta standa rd s, un ified o r2 gan iza tion and un ified stra tegy in the N a tiona l po ten2 tia l m ine ra l re sou rce a sse ssm en t.Info rm a tion, B e ijing 100083 , Ch ina ) .TECHN IQU ESFO RGEO PH YS ICALCOM PU T IN G ANDGEO 2CH EM ICAL EX PLO RA T ION , 2010 , 32 ( 3 ) : 0332The fac to r ana lysis is an effec tive m e thod to stud2 y the sym b io tic com b ina tion of e lem en ts, and each of the se fac to rs ind ica ted tha t a re la tion sh ip of com b ina2 tion among e lem en ts. So, when p eop le study the m in2 e ra liza tion o r the m e ta llogen ic p red ic tion, they canKey word s:standa rd izing qua lita tivecheck; da ta d ic tiona ryda ta;da taTHE COM PREHENS IVE USE O F STRUC TUREA ND THE AL TERA T IO N INFO RM A T IO N IN PRO SPEC T ING A ND FO RECA ST ING M INER2AL RESO URC ESge t som e c lue s fromthe au tho r co llec tedthe re la tion sh ip.In th is p ap e r,the geochem ica l da ta of zh iduo2LON G X iao2jun1 , H E Zheng2we i1 , 2 ,X IA Fu2ru i1 ,zaduo region in sou the rn Q ingha i p rovince, and se2lec ted 17 e lem en ts to do R 2fac to r ana lysis. Then, the au tho r ge t 5 d iffe ren t fac to rs ind ica ting the com b ina2 tion fea tu re s of seve ra l e lem en ts, and d raw ing the con tou r m ap s ba sed of fac to rs sco re s. The next impo r2 tan t th ing is the ana lysis of fac to rs w ith the ac tua l geo2 logica l background of favo rab le o re2fo rm ing. Mo reo2 ve r, the au tho r hop e tha t th is re su lts of the ana lysis can p rovide c lue s and ba sis fo r m e ta llogen ic p red ic2 tion.Key word s: R 2fac to r ana lysis; m e ta llogen ic p red ic2tion; zh iduo2zaduo regione ta l. ( 1. Sta te Key L abo ra to ry of Geohaza rd P reven tionand Geoenvironm en t P ro tec tion, Chengdu U n ive rsity of Techno logy, Chengdu 610059 , Ch ina; 2. Co llege of Info rm a tion Enginee ring, Chengdu U n ive rsity of Techno logy, Chengdu 610059 , Ch ina) . COM PU T IN G TECHN IQU ES FO R GEO PH YS ICAL AND GEO 2CH EM ICAL EX PLO RA T ION , 2010 , 32 ( 3 ) : 0325The extrac tion of a lte ra tion info rm a tion in the im 2 age is a impo rtan t a sp ec t of remo te sen sing geo logica l p ro sp ec ting. The geo logica l struc tu re info rm a tion a s one k ind of in struc tion info rm a tion ha s a lso the ve ry vita l sign ificance to p ro sp ec ting. Th is a rtic le show s the re su lts of e lim ina ting d istu rbance info rm a tion such a s the wh ite p u tty land, wa te r body, shadow and vege ta2 tion th rough m a sk ing w ip ing off techn ique and the i2 ron and the p e liza tion a lte ra tion info rm a tion extrac tion in the a rea of som ewhe re in we st Tibe t ba sed on the ETM + sa te llite p han tom da ta and PC I softwa re. A nd the refe rence sp ec trum is e stab lished acco rd ing to ob2 viou s e llip se a rea, the fa lse abno rm a l info rm a tion is e2 lim ina ted by u se of sp ec trum angle m e thod. A nd a m e ta llogen ic p rogno sis and the se lec tion of the p ro s2 p ec ting p ro sp ec t a rea in the study a rea is m ade by the cha rac te ristic s of linea r ring struc tu re info rm a tion of the study a rea. Th is m e thod is obviou sly effec tive and flexib le and p rovide s one refe rab le and effec tive way to sp eed ing up the geo logica l p ro sp ec ting wo rk.Key word s: p rinc ip a l componen ts ana lysis; th re sho ld segm en ta tion; iron a lte ra tion; hyd roxide rad ica l a lte r2 a tion; m ine ra liza tion struc tu re; sp ec trum angleSTUDYO F LO GG INGINTERPRETA T IO NM OD EL S W ITH SED IM ENTA RY M IC RO FA 2C IESM EN G X iang2m e i1 , 2 , YAN G Shao2chun1 ( 1. Co llege of Geo2re sou rce s and Info rm a tion, Ch ina U n ive rsity of Pe tro leum ( Ea st Ch ina ) , Dongying Shandong257061 , Ch ina; 2. Geo logging Comp any, Shengli O ilfie ld, Dongying Shandong257064 , Ch ina ) . COM PU T IN G TECHN IQU ES FO R GEO PH YS ICAL AND GEO CH EM ICAL EX PLO RA T ION ,2010 ,32 ( 3 ) : 0337In PU TAOHUA fo rm a tion o il se t a t Pube i o il fie ld, the change of re se rvo ir p hysica l p rop e rty on p lane wa s con tro lled by sed im en ta ry m ic rofac ie s. The effec t of common laye ring and log in te rp re ta tion mode l w ithou t c la ssifying sed im en ta ry m ic rofac ie s wa s no t i2 dea l . In vie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力线路知识
- 衡水隔声屏障施工方案
- 文明行为规范养成
- 民房混凝土现浇施工方案
- 阜阳公共排烟道施工方案
- 开封大学《大学英语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学基础与前沿问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吊装桁架施工方案设计
- 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针灸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医科大学《内科学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撤资退股合同协议
- 上海市嘉定区联考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 (人教PEP版2025新教材)英语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2024年河南高职单招职测模拟题库及答案解析(共100道试题)
- 数字化时代企业成本管控
- 2024诗词大会100题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浙江省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GB/T 17554.1-2006识别卡测试方法第1部分:一般特性测试
-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完整版)
- 9米空气悬架大客车后悬架设计毕业设计
- 电磁场的相对论变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