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清代山西平定冠山书院研究.pdf_第1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清代山西平定冠山书院研究.pdf_第2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清代山西平定冠山书院研究.pdf_第3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清代山西平定冠山书院研究.pdf_第4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清代山西平定冠山书院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中 文文 摘摘 要要 书院是中国古代社会一种特殊的教育文化组织, 它介于官学与私 学之间,既不像官学受到诸多控制,也不同于私学教学形式单一,自 唐代中后期的初创至清末书院改学堂的千余年, 形成了集读书、 藏书、 刻书、祭祀等文化传播的功能于一身的文化机构。它的发展往往与统 治者的意识和统治政策密切相关, 在元明清历朝历代呈现出不同的特 点,从书院上千年的历程中可以看出,它以自身独特的方式发挥着培 养人才的作用,因此,研究书院可以从另一侧面了解士人、地方社会 与国家三者间的互动关系,对于今天的教育事业也有一定的借鉴作 用。 本文以山西平定的冠山书院为研究对象, 对它的历史沿革进行了 缜密的考证和详细的阐述,这样一个地处内陆较落后地区的小书院, 既不同于著名的传统大书院又有别于官办洋务学堂, 它的发展有着自 身的特点。本文尤其对晚清书院的藏书改革与管理进行了分析,结合 当时时代剧变的特点, 审视这一地方书院对国家政策与时代趋势的回 应,这是全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本文分四部分, 首先介绍了冠山书院初创于元代, 朝廷赐书赐额, 不论规模还是藏书都使冠山书院几乎成为元代山西最大的书院, 元末 明初书院毁于战火,到了明代书院又迎来了几次重建的机遇,但受到 统治者意识与政策的控制,几次重建也成为考验,书院在风雨飘摇中 完成着自身的历史使命。第二部分考察了清前期冠山书院的重建原 因,进而分析出清代这一书院的特点,书院一分为二,官办与私办冠 山书院并存,官办冠山取代官学几乎成为培养科举人才的主要机构, 私办冠山书院的发展则体现了州儒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第三部分考察 了官办与私办冠山书院各自的发展状况,由于性质不同,呈现出各自 的发展特点与方向。 第四部分深度剖析晚清任平定知州的葛士达对冠 山书院的改革,将西书和西学引进书院,试图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 需要和时代发展的新人才,促进了平定州教育文化的近代化历程。 总之,本文本着区域史研究的方法试图清晰、调理地呈现出冠山 书院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这样一个个案研究,考察书院与地方社会 文化的互动关系, 探析时代背景的大趋势下国家意识形态在地域社会 是如何表达的,即如何体现它的地方特色,这是研究冠山书院的价值 所在。 关键词关键词:平定州;冠山书院;历史沿革;地方特色 abstract college is a special kind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ranging between government schools and private schools. it is not like government schools which are under a lot of controls, and not like private schools in which the teaching forms are unitary. through the over 1000 years from its start-up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till it changed into school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t became an institution with the cultural transmission functions of reading books, collecting books, inscribing books, worship and so on. its development is often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awareness and ruling policy of the rulers. it showe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eeing form the thousand years history, college played the role of training personnel in its own unique way. therefore, college researching can be another example of the interaction among scholars, local community and the country, and it also give reference to the education today. taking guanshan academy, which is located in pingding of shanxi, as the researching target, the author conducted a thorough and detailed investigation and description. as a little college in a more backward inland area, it differs from other well-known ones and government-run schools of foreign affairs, its development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volu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lleg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combining with the changes at that time, examining the guanshan academys responses to the countrys policy and the trend. this is the focus of the full text, and is also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this article consists of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d the guanshan academy establishment in the yuan dynasty. the amount of books given by the court made it nearly the largest college in shanxi. in the late yuan dynasty and early ming dynasty, college was destroyed by the war until it was reestablished in the ming dynasty. however, college was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reconstructions had become a test of the college itself. the college completed its historic mission in the precarious times. the second part examines the reason why college was reconstructed in its early stage. then the features of college in the qing dynasty were analyzed.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college wa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at is, government-run ones and private ones. government-run colleges replaced the private ones and became the main institutions for imperial examin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exhibited that the loved their hometown. the third part investiga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overnment-run colleges and the private ones. because of the nature difference, they showed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directions. the fourth part analyzes the collge revolution made by the pindings administrator of zhou-ge shid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he brought western books and western culture into the college, trying to cultivate more talents who adapted for the society and time. it promoted the modernization of pindings education and culture of course. in short, based on the regional-research method, this paper clearly and logically describes the historical track of guanshan college. through the case study, the author examin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llege and society culture, analyzed how the ideology was expressed in that time, namely, how the local features were embodied. this is the core for researching the guanshan college. key words:pingding; guanshan college; history; local characteristic 前言 1 前言前言 一、选题缘起一、选题缘起 冠山书院坐落在山西省平定县,而平定,于宋以前名称多所不一。宋代设为 平定县, 金代升为平定州, 此后历代沿用, 其地处山西省中部东侧, 太行山西麓, 是陇冀沟通的重要通道之一,有晋东雄镇之称,地理位置优越,州历来重视文化 教育,州学、书院、义学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历代科考中屡有佳绩,人才辈出, 清代山西科考中尤以平定州为显耀,而冠山书院在州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宋元初创到清末书院改制,历朝历代均有沿革,它在平定州乃至整个山西的社 会文化发展历程中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以冠山书院为个案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 以区域社会史的视角,去探究冠山书院的发展脉络,及其在平定社会文化中的地 位和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书院与地方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与书院的地域性特 征。 将山西平定的冠山书院置于中国书院的发展史中进行审视,既有共性,也 存在许多差异。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文化中,书院是一种带有民间性质, “集教 学、科研、文化积累、评论时政于一体的文化机构。 ” 1自唐代中后期的初创至清 末书院改学堂的千余年,书院介于官学与私学之间,虽不如官学正统,也正因为 如此,有了自由的发展空间,书院读书、藏书、祭祀等文化传播的功能为官学所 不及,对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有重要的影响。伴随着书院改学堂后,有关教育的 诸多问题的困境,因此,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学术界开始关注书院的研究。到 目前为止,纵观书院的研究成果(包括论文、资料、专著等)相当可观,不同时 期研究的视角与侧重点不同,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整体到局部,并不 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引入新视野的过程。 对于书院区域性的研究, 刘伯骥的 广 东书院制度沿革 ,是这一研究方向的最早成果,此后的书院研究中,多集中于 长江流域以南的书院,以北则侧重于山东、河南和北京等地区的书院研究,对山 西书院的个案研究相对较少,而不同地区的书院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地方特色, 这种地域性特色正是区域研究的价值所在,冠山书院自宋元至清,它的各种文化 功能体现殆尽,在山西众多的书院中有一定的代表性,该书院历史悠久,有丰富 的文献、碑刻资料可以考证,在平定各书院中地位也最显著,经历了清代书院的 大变革后,与当时大多数的书院命运相同,最终走上了书院变学堂的历史轨道, 1 王志超.山西书院文化的历史流变.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7, 110。 清代山西平定冠山书院研究 2 然而这样一个地处内陆较、 落后地区的小书院, 既不同于当时著名的传统大书院, 又不同于官办洋务学堂,它的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尤其体现在晚清书院的藏书 与管理方面,以及书院山长、士人和地方官吏三者间的互动,对书院的推动这一 地方特色上。故本文在借鉴前人书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平定冠山书院的 历史沿革进行缜密的考证和详细的阐述,经过几次重建、修复后,在国家一系列 书院政策的控制下,冠山书院究竟是如何变化的,与东部发达地区的书院比较, 在西学东渐,引进西方新知的潮流下,冠山书院又有何回应,是否有其自身的发 展特点,从而更深入地认识书院近代化历程中区域性的特征。 二、学术史回顾二、学术史回顾 有关书院的研究, 从民国时期就已经开始, 前人的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富, 在此毋庸赘述。就区域性书院研究而言,越来越多的学者注重从新的角度去探索 地方书院的发展,这一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每个时期又有各自的研究 问题: 民国时期,胡适首先发表了两篇文章, 书院的历史与精神和书院制史 略 ,文章号召学者们关注和研究书院,紧接着,柳诒征的江苏书院志初稿 ( 江苏国学图书馆年刊第4期,1931年) ,陈东原的庐山白鹿洞书院沿革考 ( 民铎杂志 ,1926年12期)等,开始对书院进行单独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了 书院如何进行讲学,书院的藏书范围和制度,书院中士人的读书情况、山长的教 学方式,和书院内教学风气等各个方面。刘伯骥的广东书院制度沿革 (1939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是各类区域性书院研究的首创,该书分析了广东书院的起源 和历史沿革,书院在各朝各代的规模和发展特点,书院的经费运营情况,以及书 院在广东社会中的地位,总体来看,这部书是广东书院的通史性著作,但该书也 有不足之处,对书院的学术贡献阐述较少,对书院中师生与地方文化的关系没有 进行深入地研究。 此外, 还有王兰荫 河北省书院志初稿 和容肇祖 学海堂考 , 与广东书院的研究相比,有一定的进步,是地方书院研究的宝贵专著。 20世纪中叶的书院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国外,对韩国书院的研究中,金相 根的韩国书院制度之研究 ,闵丙河的朝鲜书院的经济构造 、丁淳睦的韩 国书院教育制度研究 ,既从通史的角度介绍韩国书院的发展概况,也从经济、 文化的角度探究书院对社会的影响。在日本书院的研究中,一些带有独特观点的 学者不断涌现,如林友春、大久保英子、渡部学等,与韩国学者不同,日本学者 前言 3 并非注重本国书院的研究,相比之下,更关注中国的书院,林友春的清朝的书 院教育和关于中国书院的推移都是这一时期研究中国书院的典型著作,还 有大久保英子的明清时代书院之研究 (东京图书刊行会,1976年)及其论文 清代的书院与社会 ,采用了新的视角,尤其在讨论书院与商人关系时,系统 地分节考述山西、安徽、江西与湖广、江苏与浙江、福建与广东等地商人与书院 的关系,很有新意 2,这种将地域教育文化与地方商人的关系作为审视的视角, 是同时代书院研究成果的闪光点,也为后代学者所借鉴。此外王镇华的台湾的 书院建筑(上、中、下) (台湾建筑师 ,1975年第6、7、8期)是台湾区域性 书院研究的继续与发展,对中国学者研究书院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改革开放后书院研究兴盛,白鹿洞书院创立1010周年和岳麓书院创立1020 周年的庆典时期,举行的学术讨论会颇多,并成立了专门研究书院的机构,即研 究会, 使书院的研究更加完善, 纵观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 主要向纵深领域发展, 将书院与时代结合,尤其是晚清书院,社会剧变、西方新知的引入、清政府自救 的措施与方式,这些与书院教育都有一定的关系,结合讨论,产生了一些新的观 点,如丁平一的试论湖南书院对西学的融合与吸收 ( 求索 ,1990年第3期) 、 徐启丹近代吴地书院的新学化趋向 ( 苏州大学学报 ,1996年第4期) 、熊月 之格致书院与西学传播 ( 史林 ,1993年第2期) 、武占江、赵建强味经书 院与陕西的近代化 ( 中国书院第三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等。 本世纪初新的视野与方法引入书院研究,蒋建国的消费文化视野下的清 代广州祠堂与书院 ( 中国书院第六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则引入消 费经济的理论,认为书院、祠堂祭祀是一种宗教和仪式消费,人们通过消费的多 少来显示其社会身份的等级秩序,从而带来潜在的利益和社会声望 3。这种观点 与体现书院的传统伦理观念截然不同,是一种新的观点,此外,肖永明还引入社 会学理论,讨论商人、地方官员、家族力量在书院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历代地 方官员支持书院发展的动机探析 ( 中州学刊 ,2006年第3期)就结合不同历史 时期的各个地方的一些典型个案进行分析,归结为儒生本色、情感趋向、经世追 求、救世情怀、职责意识的心理,试图通过这种分析更深入地理解书院与社会、 书院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随后他又发表了士人对书院事业的推动及其动机 探析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 ,分析书院之外的士人对书院事业 的推动和促进,还有商人对书院发展的推动及其动机探析 ( 大学教育科学 , 2 徐雁平.清代书院研究的价值、现状及问题.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3,10。 3 邓洪波、周月娥.八十三年来的中国书院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5,40。 清代山西平定冠山书院研究 4 2005年第1期)分析商人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通过出钱出力的方式,干预书院 的各种运行,凸显了他们在地方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形成一种特殊群体对 书院和社会的控制状况,这种思考方式和角度,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朱汉 民、邓洪波长江流域的书院则以“长江文化”的视野来考察书院与学术、文 化、家族、社会的关系,颇具特色。此外杨佑茂的李鸿章与莲池书院 ( 衡水 学院学报 ,2008年6月) 、蔡志荣的从经心书院到存古学堂:张之洞的书院观 之嬗变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1月)等从个别人物与书院的密切关系入 手,剖析书院的发展,以上种种新的角度对区域性书院研究都有指导意义。 综合上述研究成果,从书院的通史类研究到专题研究、个案研究,多集中 在书院教学、书院学术流派、书院藏书、书院志、地方书院史等方面,研究的视 角和方法也不断向纵深发展, 然而对书院组织管理、 祭祀、 书院与地方社会变迁、 书院与科举的关系重视不够,这方面的成果较少,就山西地区书院研究来看,王 志超山西书院文化的历史流变 ( 山西师大学报,2000年第3期 )清晰地介绍 了山西书院的历史发展脉络,成文浩、孙文学的清代山西书院空间分布的统计 分析 ( 晋阳学刊 ,2000年第4期)总结了清代山西书院空间分布的特点,王俊 斌、赵华的清代山西学田考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分析了清 代山西学田的特点和意义,王金平的山西省书院建筑初探从历史发展状况、 选址和空间布局等方面介绍了山西书院建筑的特点, 并阐述了山西书院中官办书 院和家族书院的异同。此外有关冠山书院的研究主要进行了宏观介绍,如秀容 书院 、 崇古冠山书院 、 冠山书院略记主要是书院景观、建筑和少量的历史 流变的介绍,但缺乏进一步深入的研究,2009年李晋宏的平定县冠山儒家文化 研究 ,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探视冠山书院的儒家文化,及书院对平定乃至山西的 旅游文化的意义,侧重于冠山书院培养出许许多多历史名人,突出体现书院的历 史文化价值,与过去对冠山书院的研究成果相比,这种角度是一种进步,故在借 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尤其是肖永明的各层人士地对书院发展的推动之观 点, 以及李兵讨论书院与科举关系的观点, 将书院与科举通过士绅密切联系起来, 笔者试图通过平定的冠山书院这样一个个案研究, 考察书院与地方社会文化的互 动关系,探析不同时代背景下国家意识形态在地域社会是如何表达的,即如何体 现它的地方特色。 第一章 从精舍到书院:元明时期山西平定冠山书院的创建于发展 5 第一章 从精舍到书院:元明时期 山西平定冠山书院的创建与发展 第一章 从精舍到书院:元明时期 山西平定冠山书院的创建与发展 1.1 山西平定州的人文传统与冠山精舍的创建山西平定州的人文传统与冠山精舍的创建 平定州, 坐落在山西省中部东侧, 太行山西麓, 是陇冀沟通的重要通道之一, 其地位“以一省言为山西东偏,固关自昔称为天险,一省之形势也。以一州言, 南连上当,北亘恒山,西达汾晋,其险不灭,固关一州之形势也” 4,被誉为晋 东雄镇。平定州历来重视文化教育, “自昔号为义学之邦,有谓其人喜读书,急 功名风尚使然意惟将相若儒奇伟非常之人,始足当之” 5,良好的文化氛围 造就了这一地区文化的兴盛, 文化兴盛既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平定州人才辈出, 进而州文化教育不断深入,为了满足不同阶层读书人的需求,书院便应运而生, 它的特点是,士人创造的文化教育组织机构,它与传统的儒学不同,以讲学的方 式进行授课,师生关系灵活、自由,书院功能较多,随着自身的发展,辅儒学所 不及,同儒学、义学等共同为平定州的文化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冠山书院是平 定地区最早设立的书院。 中国的书院兴起于唐代, 有官办和民间私办两种形式, 介于官学和私学之间, 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它的兴衰往往与统治者的意识和统治政策密切相关,虽 然国家政策引导着书院的发展方向,但因时因地因人不同,书院之间呈现出不同 的特征。就山西而言,唐宋时期建立的书院屈指可数,唐代山西书院主要有永济 县的费君书院,宋代山西书院有应州的龙首书院、长治县的雄山书院、平定州的 冠山书院(初名为“冠山精舍” ) ,以平定州冠山书院为典型代表,不仅建立时间 较早,且在元明清历朝历代都有沿革,它的发展脉络体现了平定州教育文化的兴 衰,对整个山西的教育文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冠山书院位于平定州西南的冠山之上(见前冠山书院图) ,创建年代最早可 以追溯到北宋末年,为吕氏家族的读书处,吕宗礼(金代进士)在冠山上搭建几 间茅屋,环境清幽,为其家族后辈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并将读书处命名为“冠 山精舍” , “精舍”意为讲学的处所,后家族中人才辈出,吕宗智、吕时敏、吕仲 4 清 赖昌期, 张彬.平定州志.葛士达.平定州志补.中国地方志集成 山西府县志 21, 影印本, 卷二, 舆第 沿 革,凤凰出版社,2005,37-38。 5 清金明源.平定州志.乾隆 55 年刻本,志七之选举志,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藏,1。 清代山西平定冠山书院研究 6 堪均成为金代进士,冠山精舍也因吕氏家族而显耀一时,但精舍仅局限于吕氏家 族的读书处,真正将这样一个家族性质的书院变为地方性书院的人是吕思诚(吕 宗礼六世孙) 。 吕思诚字仲实,平定州人,传说他是母亲冯氏梦见文昌星,然后出生,自幼 聪慧过人,家族重视文化教育,随其父辈读书于冠山中,早期的文化熏陶为其日 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宋元学案记载了他的治学之道和为官经历,任 国遼州知州,监察御史大夫等,他一生为官清廉,体察民情,兢兢业业,好善乐 施,深得百姓爱戴;出身书香门第,擅长读书,总有成就,著有文集若干。吕思 诚的文化修养与为官经历使其更加重视文化教育,身为平定州人,心系家乡,尤 其是培养他及家族的读书处,冠山精舍,以上种种原因使他十分关注家乡教育, 故在任中书左丞时奏请朝廷赐额, 滋溪文集 中记载, “以宰相言赐额建燕居殿, 设宣圣像以颜會二子配有會经堂、德本、行源二斋,藏书万卷,置山长一人,学 士虞集记” 6,原先的精舍已经被扩建到相当的规模,拥有丰富的藏书,此后精 舍正式更名为“冠山书院” 。 有碑刻记载“昔汉父翁设教成都而学校星布于天下,然犹未有书院之名 也,迨元世祖设山长又设学直以掌钱谷,人才辈出焉而太原惟冠山书院 显于当时,志载左丞吕公奉请赐额又赐书万卷,冠山独未遭撤毁” 7,可以看出, 书院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时的民间书院,但各地情况不一,书院出现的时间 先后有所不同,冠山书院的名称见于元代,时间较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著名 的大书院晚,但已成为当时较为突出的书院,显赫一时。 元史也有记载,吕 思诚请赐冠山书院,并命陈好谦为书院第一任山长,书院规格及藏书皆受朝廷控 制,吕思诚松峰书院记中这样说道: “昔者思诚立书院于冠山,奎章阁学士 院奉中书礼部移文宣慰司下冀宁路指挥平定州,储书万余卷,谋欲置田一二顷” 8,书院得到了朝廷的支持,此外明代冠山名贤书院的碑文中也记载了吕思 诚创建冠山书院的过程。 吕思诚通过自身的地位和努力使冠山书院得到了朝廷的 认可,既体现了他对家族长辈的崇敬与报恩的心理,又与大多数早期书院选址山 中的行径相同,为州内读书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6 清金明源.平定州志.乾隆 55 年刻本,志七之选举志,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藏,21。 7 重修崇古冠山书院碑.清代嘉庆二十一年所立,王世珍撰文,现存于冠山书院崇古洞。 8 元吕思诚.仲实集.清光绪十四年重印,线装,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藏。 第一章 从精舍到书院:元明时期山西平定冠山书院的创建于发展 7 从精舍到书院的发展,功劳最大者,非吕思诚莫属,同时也体现了冠山书院 的地位,它顺应了元朝统治者的书院思想和政策,元代意图把书院官学化,进而 纳入其统治范围之中,至元二十八年下令“先儒过化之地,名贤经行之所,与好 事之家出钱粟赡学者,并立为书院” 9,又分两种情况,直接受命于朝廷的,朝 廷设教授管理书院, 受礼部管辖的, 设山长、 学正等管理之, 冠山书院属于后者, 陈好谦任山长,负责书院各项事宜,书院享有朝廷赐额赐书,又置学田一二顷, 用来维持书院的日常开支,这就意味着冠山书院的性质官办。朝廷的认可强 化了冠山书院在平定州的地位和作用,正如三百多年前,后唐皇帝李嗣源为匡山 书院赐额,并发布敕书表彰书院,这一做法使匡山书院得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由皇帝颁发的表彰书院的文告,这样的殊荣使匡山书院显耀于当时,而元代冠山 书院,是平定地区第一个享有朝廷赐书赐额的书院,规模虽不及匡山书院,性质 却相同,有异曲同工之效。傅山先生在霜红龛集中高度评价了吕思诚及其创 建的冠山书院, “吕思诚三为祭酒,而以许衡为法衡世,所谓大有德于程朱,而 以道为几任者也,即许衡可知思诚为蓨时,即知刻先生圣像,今彼屋事之者 也” 10,吕思诚借冠山书院实现自身对文化的尊崇与重视的理想,既为平定 州教育文化事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与元代推行的书院政策相吻合, “据统计, 元代官办书院占书院总数的 52.49%,超过了半数以上,其中有 7.8%的书院是由 朝廷直接主办的,民办书院只占总数的 47.51%” 11,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书院 的官学化倾向,实际上,对于民办的书院,朝廷也试图控制,可以这样说,在元 代,书院官学化既是一种,也是一种发展趋势,吕思诚创建的冠山书院,不论规 模还是朝廷重视的程度,都为当时山西大部分书院所不及,冠山书院有如此显耀 的地位,与吕思诚个人的努力固然分不开,但是也体现了元代的书院政策,多重 因素作用下的冠山书院,为平定州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1.2 明弘治年间冠山名贤书院的重建明弘治年间冠山名贤书院的重建 元末明初,元代盛极一时的冠山书院在王朝鼎革的社会动乱中遭到严重破 坏,万卷藏书皆被烧毁,昔日的燕居殿、会经堂、行源斋、德本斋荡然无存,只 9 明宋濂等撰.元史.第七册,第 81 卷,中华书局,1976,2032-2033。 10 明傅山.霜红龛集.据清宣统三年丁氏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 1395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81。 11 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商务印书馆,1998,140。 清代山西平定冠山书院研究 8 剩几间残破的房屋而已, “惟余名卿士大夫游寓山中访旧址辄诗歌以吊若题吟残 碣犹存者” 12。随着明朝建立的政权不断稳固后,州人不忍冠山书院就此荒废, 故将书院的修复提上日程,在明初书院百年沉寂的状态下得到如此殊荣,可见书 院地位和影响并非一般。但是,这次修复不是在书院的遗址处重建,而是修复了 冠山资福寺(简称“冠山寺” ,与书院位置见下图 1.2) 。冠山寺始建于元代,是 佛教讲学与活动的场所,明代人白镒资福寺重修后殿记的碑文中记载了明初 寺庙被重修的状况,这也体现了明代冠山之上书院与寺庙的密切关系,二者都是 州人精神寄托之所,在明代平定州的文化教育中,寺庙也若隐若现地扮演了培养 人才的角色,在冠山书院荒废的时期,冠山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补充,如乔 宇,成化年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年少时曾读书于此地,平定民间流传着一段 他的传说故事13,故事讲述的是他在冠山书院读书的时候,与狐仙相恋,故事本 身虽不可信,故事背后隐含的意义却值得深思,说明乔宇在这里读书的时候,已 经不是一名普通的士子,大家关注它的言行,考取功名显达之后,更是平定州的 荣耀,州人以他为荣,而乔宇本身对家乡和培养他的故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 雪中访左丞吕公书院旧址写道: “峻岭崇罔冒雪来,冠山遥在白云隈。松盘 厚地蜿蜒出,花散诸天缥缈开。傍险欲寻归隐洞,凌高还上读书台。平生仰止乡 贤意,莫遗遗踪闷草莱” ,透露出情系家乡的意境, 八蜡庙记是基于对平定州 风土人情的了解, 纪念平定州一方文化, 正因为他与平定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一传说故事才一直流传下去。除此之外,冠山寺的特殊作用在明后期和清前期 均有所体现。 12 崇古冠山书院记并铭碑.清代嘉庆十二年八月立,碑高一三三公尺,宽六七公尺,行十八,四十三 字,正楷。 13 传说乔宇在冠山读书时刻苦诵读,夜夜点灯苦读,他的才气与努力感动了山间的一位狐仙,狐仙便化作 人形陪伴乔宇读书,后其师发现,设计杀死了狐仙,乔宇念及狐仙对他的恩情,故在考取功名后再次回 到冠山,在冠山资福寺后的狐仙墓前树了一块墓碑,写有“乔宇原配狐氏之墓” 。 第一章 从精舍到书院:元明时期山西平定冠山书院的创建于发展 9 图 1.2 冠山图 明初冠山寺的重建为冠山带来了新的文化生机, 在此期间有两位明代名人耿 九畴及其父耿纲,与冠山有一定的历史渊源。耿九畴是元代吕思诚的重外孙,祖 籍为山西平定州,他的父耿纲也曾读书于冠山,后于洪武间担任河南省卢氏县教 谕,遂从平定州迁往卢氏县,明人李贤所作尚书耿公神道碑铭这样说道, “公 讳九畴字禹范别号恒菴,初母妊公时,忽梦神告曰吾自冠山来当大汝门,觉而公 生,自幼颖敏,读书必究义理,弱冠为邑庠生,登永乐甲辰进士第” 14,虽然梦 神而生子的故事神话色彩浓重,不可信,但为何提到冠山?对于一些神话故事、 传说是否真实,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它仅是一种表面现象,重要的是这 些传奇、神话故事中提及的一些内容,这些内容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内容的背后 又有怎样的历史意义,由此可见,梦神从冠山来,而后耿九畴出生,他与冠山应 当有一定的关系。又有史料记载, “公先世束鹿人,有讳昉者任金为平定军指挥 使,因家平定州,有讳守直者,务儒业,举进士,任总帅府教授,高祖復仕元为 大都路知事,曾祖文大宁路推官,祖承祖,太常太祝,考纲通经学,洪武中为河 南卢氏县学教谕,子孙遂为卢氏人” 15,这段简略的耿氏家族历史记载,阐述了 14 明名臣琬琰録续録.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453 册,台湾商务印书馆,303。 15 明名臣琬琰録续録.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453 册,台湾商务印书馆,305。 清代山西平定冠山书院研究 10 耿家祖籍平定州, 为何子孙是卢氏人的原因, 以及他们与平定州的亲疏远近关系, 在冠山书院经历了时代更替之后,与书院初创者吕思诚有着如此密切关系的人, 却是不得不提。 遗憾的是,明初冠山寺的重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州文化教育的一种补 充,但它更多的是提供读书的场所,与书院的实际功能相去甚远。但是,明朝前 期冠山书院一直没有得到重建的机会,主要原因是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引导。明代 只重视官学,而抑制其他方式的教育组织,洪武元年(1368 年)把书院山长改 为训导,训导最初是山长的助手,并且山长有任命训导的权利,这种做法将书院 的最高负责人降级,随后,洪武五年(1372 年)又下令“革罢训导,弟子员归 于邑学,书院因以不治,而祀亦废” 16,虽然没有明确的指令废除书院,这种禁 锢书院的做法早已将书院排斥在国家教育组织的大门之外了。 冠山书院沉寂的同 时平定州儒学得以兴盛,洪武到弘治的一百多年间不断地被修复, “平定州儒学 旧在州治东南隅,宋元丰六年建,元至正间兵燬,明洪武二年知州程宗道徙置下 城东北, 十六年知州赵景先重修, 天顺间知州叶昌, 成化间知州陈志、 吴鼎继修, 弘治九年知州吴贤拓而新之” 17,几乎历任平定知州都对州儒学进行了修复,明 前期州儒学异常兴盛,相比之下,书院、义学沉默了。 明初的一百多年间,不仅仅是冠山书院这一地方性的小书院遭受抑制,全 国著名的大书院,如岳麓、白鹿洞等书院,也难以脱离这种困境,为什么明初的 统治者对书院采取抑制的政策呢?原因大致有三:第一,统治集团内部承袭的思 想, 重视正统教育方式, 从朱元璋到弘治间的几代统治者都重视官学, 广建学校; 第二,明朝与元朝不同,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许多读书人不愿为元统治 者服务,很多有才能的人隐归山林,但是他们又不甘心让自己的思想就此荒废, 所以他们选择在民间授徒讲学,传授自己的思想,思想文化较自由,但明朝,推 翻了蒙古的统治,重新建立汉人的王朝,有一种自尊、自豪感在其中,因此吸引 了许多读书人入仕,许多有识之士愿意为明朝统治者效力,他们不需要在山间隐 匿,而书院注重学术自由的性质与僻处山中的地理位置都不利于朝廷的统治,明 朝统治者认为设学校教育足以确保读书人的需求;第三,明代重视科举,多次下 令“科举必由学校” ,读书人若想入仕,只有进学校才能考科举,学校与科举相 连,直接或间接的原因都导致了书院沉寂,这种兴官学而抑其它的局面一直持续 16 雍正宁波府志卷九,转载于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东方出版中心,2006,294。 17 清储大文等编纂,觉罗石麟等监修.山西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543 册,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238。 第一章 从精舍到书院:元明时期山西平定冠山书院的创建于发展 11 到弘治年间。 弘治十一年(1498 年) ,时任平定州知州的吴贤对冠山书院进行了重修,重 建后的冠山书院更改了名称,由于吴贤对书院有功劳,因此称作“名贤书院” , 此次重建是在书院遗址的石洞前构建正堂,东西两侧作翼室,弘治时期山西布政 司左参政汪藻冠山名贤书院的诗文为为此作了佐证, “冠山山势碧崚嶒,驻 节来游吊左丞。十里红尘飞不到,百年青史价先增。林皋松老荒书屋,洞口桃花 羡武陵。酒出行厨归兴晚,笙簧遥送水云僧。 ”此时的冠山名贤书院承接了元代 冠山书院的文化功能,辅州儒学所不及,州儒学并不能满足各层读书人的需要, “平定养依首善士习涵濡既深,故人文科第之盛甲于山右,谓非学校之力而能然 乎,若夫书院义学皆所以辅学校而陶冶人才者也” 18,书院、义学的复兴成为一 种趋势,作为州儒学的有益补充,促进了平定州教育文化的发展。 1.3 明后期书院的曲折变化明后期书院的曲折变化 冠山书院在整个明代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受明朝统治政策的影响时兴时 废,但它在平定州的文化教育史上始终扮演着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角色,即吴 贤重建冠山书院后,汪藻(明嘉靖时山西布政司左参)在冠山名贤书院的基础上 进一步扩建,据崇古冠山书院记并铭记载, “岁丁卯孙公裕来言,其家太守 杰庠时肄业冠山志新吕左丞书院,会江汪君藻督州重修,遂相南琢夫子洞以寄 志” 19,这段碑文虽然没有详细地介绍汪藻对冠山书院修葺的过程和景观,但可 以较为准确地推断出这次重修的时间, 碑文中所指的孙杰太守新修的书院叫高岭 书院,位置在冠山书院南边的夫子洞,与书院距离不远,兴建年代大约为嘉靖九 年(公元 1530 年) ,本打算修葺冠山书院,欲报答冠山书院的栽培之恩,恰逢汪 藻重修冠山书院, 所以明参政汪藻修葺冠山书院的时间与高岭书院修建的时间应 当相近,大约应是嘉靖九年或稍前。 不论是前弘治时期对冠山书院的重建,还是嘉靖年间的扩建,均是地方官 组织,体现了冠山书院的地位,这与明代书院的发展趋势相吻合,经历了百年沉 寂的明代书院从成化弘治年间开始恢复,逐渐摆脱了被禁锢的困境,其间,皇帝 赐额,或者下令地方官修复书院的事件频频发生,书院不断地被修复或重建,一 18 清 赖昌期, 张彬.平定州志.葛士达.平定州志补.中国地方志集成 山西府县志 21, 影印本, 卷四, 建置 学 校,凤凰出版社,2005,97。 19 城关镇冠山.崇古冠山书院记并铭.清代嘉庆十二年立,碑高一三三公尺,宽六七公尺,行十八,满 四十三字,正楷。 清代山西平定冠山书院研究 12 些著名的学者也走访各大书院进行讲学,书院的发展呈上升趋势。冠山书院经过 几次修葺后恢复了往日讲学读书的气氛,再次成为士人读书的佳境,优秀人才不 断涌现,如孙杰,乾隆间进士,任临洮太守,曾肄业于冠山书院,十分关心州教 育文化,晚年在冠山书院附近修建高岭书院,一为答谢冠山书院的栽培之恩,一 为弘扬州教育。 综上,冠山书院的复兴给平定州的教育文化带来了新的生机,平定州诸生 读书孜孜不倦,学习气氛浓厚,科考屡有佳绩,参见下表 1.3 : 表 1.3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朝代 人物 洪武 阎察 景泰 耿裕 白侃 成化 白思明 和鹏 郝天成 弘治 孙杰 白思诚 李琳 郗夔 曹雷 正德 郗元洪 嘉靖 郭纮 唐宽 甄成德 甄敬 朱方 白镒 李念 李愈 苗敏学 万历 王儒 张枢 天启 张三谟 崇祯 白士麟 葛凝香 (据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之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编辑) 弘治、嘉靖时期进士人数较多,可见冠山书院与州教育的兴盛息息相关,书院不 仅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还传递着一种求知的精神,激励着州中后进之士。 明后期,冠山书院与冠山寺的关系再次凸显,州人延论“年十八擢茂才, 读书冠山寺,淹通六经,旁及诸子,登万历丙戌进士” 20,延论在冠山寺读过书, 科考成名后,曾任会宁知事、睢州判官、江西佥事等,他一生清正自律,体恤民 情,擅长著述,在知州宋沛主持下撰写平定州志 ,详细记载了平定州的政治、 经济、军事、文化、地理沿革等各方面情况,还对一些考古资料深入挖掘,对稀 有的文献资料记述详备,以为后人参阅,因此,延论的个人努力为平定文化的传 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万历之后,冠山书院的遗迹无从可考,魏忠贤在天启五年 20 清金明源.平定州志.乾隆 55 年刻本,志八人物(志上)官绩,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藏,50。 第一章 从精舍到书院:元明时期山西平定冠山书院的创建于发展 13 (1625 年)发动的禁毁书院运动规模较大,几乎摧毁了当时各大小书院,笔者 推测,冠山书院可能毁于当时,书院虽毁,但是它传递的求知精神依旧影响着州 中的读书人。 明末,除了冠山书院传承下来的求知精神,一位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突出贡 献的人物走访于平定州,为州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他便是傅山。 傅山,山西阳曲人,出身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读书过目成诵,博古通今, 学识渊博,在学术、医术、书法绘画等方面均有造诣,这样一位奇人与平定州有 着很深的渊源。傅山在太原三立书院读书时结实了平定州的白孕彩,二人关系甚 密,傅山在平定州游历时常住在白孕彩家中,白孕彩是平定州有名的才俊,精通 经史,治学严谨,但厌恶科举功名,遂隐于山中,教授生徒,他与傅山常常探讨 学问,商讨国家大事,傅山常“遨游平定祁汾之间,不则坐深山阅释典,户外事 弗问也” 21, 当白孕彩归隐在七亘教书时, 傅山来到平定州, “初先生赴督师之聘, 元夜至平定州,寓张氏东池别墅,有东池元夜,东池得家信诗及太原破,先生时 在嘉山,奉母卜避地筮得屯之初,自是转徙无定居于平定主白氏七亘别业” 22, 这里所说的东池是州人张三谟的别墅,张三谟在明天启二年进士,官至御史,德 才兼备,为平定人的骄傲,傅山为了躲避李自成大军暂避到平定州,先后寄寓在 张三谟家和白孕彩家,虽然他一心为挽救明朝而奔走,寄寓在平定实属无奈,但 是对于平定州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 他的治学精神和思想或多或少地影响着 平定州许许多多的读书人。 书院已毁,明代亡矣,但是书院传递的求知精神和平定州重视文化的传统 风气尚在,这是明代的冠山书院为平定州文化所做的最大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