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历史的研究》俞晓秋.doc_第1页
读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历史的研究》俞晓秋.doc_第2页
读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历史的研究》俞晓秋.doc_第3页
读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历史的研究》俞晓秋.doc_第4页
读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历史的研究》俞晓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历史的研究俞晓秋“现代化”是我们时代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的一个“兴奋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教授西里尔布莱克的现代化的动力是一本关于现代化问题的力作。布莱克重视现代化的起始条件和过程因素,因而他从比较近代史入手,把民族国家和政治现代化作为研究的基本单元和中心课题,通过比较求得对人类整体发展进程的一般看法。他运用比较方法的一个主要立论是:“在今天这个时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等结构的任何微小变化都影响到全人类,人无法不面对并接受由比较而得来的鲜矛论。”布莱克这项研究的一大特点是从人类整体的角度来着待人类历史与社会发展的问题,这是他与其他史学家在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上极为不同的地方,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现代化”理论。“现代化”指的是什么?布莱克认为,“现代化”一词的含义,是指科学草命以来,人类知识不断增进,传统社会制度逐渐演化,以适应现代功能,并加强对环境控制的一种变迁的过程。布莱克把人类的活动大致分为知识、政治、经济、社会和心理五大类,以便说明“现代”与“传统”之不同。他认为,在知识方而,理性化的科学方法是现代化最主要的方面,这种态度使得对知识的追求成为现代化过程的重心,它的日标即是用科学来改菩人类的物质和生活环境,而科学化的态度影响和改变着人类长期形成的一些宗教伦理价值观念。在政治方面,法治代替人治是政治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民主趁典型的政治方式。在现代化过程中,中央政府权力扩大,公共机构不断增加,传播工具口益发达,国家税收占国民总产值的比重急剧上升,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在国际上,国际法、外交法和国际性机构的制定与确立,使国家间矛后冲突得到某种程度的缓解。在经济方面,较为明显的特点是,储蓄与投资大大增加,生产专业化加强,产业部门扩大,国内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科技革命,国民总产值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社会方面,农业人l马的比例下隆州而城市人口逐渐增加,大家庭为核心家庭所取代,社会流动性加强,国家观念增强,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一般人的收入逐渐接近,社会保障得到提倡;识字率提高,受教育和发展的机会不断增加。与传统社会不同,现代社会耍求的不是一律平等,而是给予每一个人相等的发展机会,才能、机会取代血统、继承决定着人们社会地位的升降。在心理方面,人们的个性得到表现,过去那种孤陋寡闻、易怀偏见、循规蹈矩、安于现状的情况大为改变。现代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更新的社会,一个人成功的条件是良好的适应能力、创造能力和敏锐的移情能力。那么传统社会怎样才能逐渐走向一个现代化社会呢?布莱克通过比较研究认为,一个社会要实现现代化必然要碰到下列四个方面的问题,那些问题表明,实现现代化必须经历相应的四个阶段:(1)现代化的挑战问题。在这个阶段,传统社会开始接触和认识现代化,在反对与赞成的论辩中,逐渐倾向拥护现代化。此时,领导集团一般采取的对策是,在不越出传统的范围,进行一些“保护性”的改革。如何应付现代化的挑战,各国都有所不同。在欧洲,挑战主要源自社会内部,而在不发达地区,挑战主要来自外部世界。(2)现代化领导集团权力的巩固问题。这第二个阶段是整个政治现代化过礼月“最危险、往往要经过长期痴苦的斗争或革命,才能使传统领导集团的权力转移到现代化领导集团手中的阶段。这种权力转移的过程与方式在各国也有所不同。就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而言,独立建国、政治革新则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3)经济与社会的转变问题。这是由乡村为主的农业社会转变到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业社会、促进经济迅速成长与社会变化的阶段,是走向现代化的第三阶段。(4)社会的整合问题。这是促使现代化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在此期间,社会结构因经济与社会之剧变而发生基本改变,原来的村、镇、家庭、行业及其他团体构成的社会结构迅速瓦解,形成以个人、城市、企业、公司和其他社会组织为基础的社会结构。这里,布莱克所说的“整合”,指个人与地方或区域性结构的维系减弱,而相对的,与城市及工业组织的关系增加。对于现代化发展的这样四个段的划分,布莱克提醒道,这“并不意味真的有这么四个阶段。其实,上面的四个问题存在于现代化过程的始终”。在论及“现代化之比较”问题时,布莱克认为,比较现代化社会时应注意区别社会内部转变的过程与先进社会在此过程中所占的地位,“因为在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应被视为传统结构逐渐适应现代功能的独立体,另一方面也应被看作是受许多外力影响的社会体。除了最先现代化的社会之外,力图现代化的领导者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取法于其他的社会。然而他们所面对的问题是内部的,且没有前例可援的。因此,比较时必须同时考虑到这样两个问题:传统结构适应现代功能的方法,和比较其效法的对象。”关于现代化的比较标准,布莱克认为,每个国家现代化的方式都不一样,因为没有两个国家具有相同的资源与人力、相同的传统制度或能一起发展到相同的阶段、以及相同的领导集团与政策,故“那种比较分析的角度取决于比较的标准和预定讨论的间题之间的关系”。他综合了各国所具有的共同性与特殊性,提出了这样几个比较点:(1)一国新旧政权转移之时间,是早于还是晚于其他国家,(2)现代化的挑战来自国内还是国外,(3)该国现代化后是仍然保持原有之国土与人口,或是经过一番变动彻底地改变了版图与人口,(4)该国在近代是一个独立国家或曾是一个殖民地国家;(5)该国在踏入近代时是具有了可以适应现代功能的进步的制度,或仍然是落后的制度,必须输入外国制度来替代。上述的比较划分以政治现代化是一国现代化之关键的论点为依据的。为之,布莱克将政治现代化的程度与方式高低划分为七种类型。英法属于第一类型。它们的现代化挑战来白内部,经济与社会的重大变革经历了很长的时期。在此过程中,传统制度逐渐适应并具有了现代功能。美、加、澳、新属于第二类型。它们的特点是,摒弃母国的传统政治,以一种非固定形态社会的姿态面对现代化,社会结构没有凝固、较易改变。欧洲其他国家属于第三类型。其特点是现代政治领导权的巩固深受他国范例的影响,领土变动较大。二十二个独立的位美国家属于第四类型,其大多数人口是外来的、受欧洲母国的传统政治与殖民影响较深,到了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形成力图现代化的领导集团。第五类型的国家是那些政治现代化没有受到外力的直接千涉,但受到先进国家的影响,如俄国、中国、口本、伊朗、土耳其等。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有一个历史悠久的中央政府,都能抵杭直接与全面的外来统治。不同于欧洲,不存在从外来统治的不同领土上创立新的国家的问题。这一类型的国家所而临的近代化挑战,基本上是来自外部的,尤其是从外口获得有关近代化的知识,形成了对社会内部的挑战。因此,上述国家的政府一般称为“局部性或防御性的”近代化措施,以保存旧政府,并阻止进行国内外拥护近代化人士所提出的更为剧烈的或彻底的改革。如彼得大帝与尼古拉一世的俄国之改革,日本的德川幕府和明治维折,中国晚清的政治家以及土耳其的穆罕默德二世与阿布杜尔一马杰德一世的改革。这些改革的一个特点,不是改革传统制度,而是加强传统政府的力量,以抵御外来的压力,因而这些国家推进近代化的过程缓慢曲折,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向心力与认同感使这些国家在近代化外来压力下保持团结。第六和第七类型的是其他亚洲、非洲、大洋洲和一些拉美国家。以上介绍了现代化的动机这本书的基本内容。通阅全书,我觉得,布莱克教授的这样儿个方面的思路和观点值得我们重视。首先,他认为,要想了解近代化、现代化的成长与普及,从政治方面来研究是最容易的一个方法,因为政治是国家结构的基础,是行动计划的观念化及实行,它最为集中地反映了一个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方向,政治也最能展示近代化和现代化过程之复杂性。更为重要的一是,他指:出,在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国家现代化的领导者的巨大作用。“没有一个把改革社会经济政治作为首要任务的现代化领袖,一个民族国家的经济与社会是不会有很大改变的。”历史的转变深受领导人物的影响,他们决定着现代化方式的选择现代化之性质、实施的方法、以及传统制度以何种方式去适应现代的功能。现代化的政策直接受制于领导者对诸如此类问题的认识与理解.进行现代化需要改变哪些制度,哪些却不必改变?应当如何看待传统文化?怎样吸收外国的经验?等等。因此,政治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的关键。而笔者以为,政治体制改革则是政治现代化的最基本的前提。政治体制如同社会一样,也是一个有机的西,深受历代政治和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完全地创新或彻底地摒弃是十分困难的,因而唯一的途径只能是进行改革。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向外开放、社会结构变动以及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的变化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改革一般应主要解决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政治参与问题。这是社会变迁的客观结果和必然要求,是政治民主化的最基本问题。二、决策权力分层问题。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国内地区发展的差异,自然要求将一部分决策权力向地方和部门下放,同时决策过程也要求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三、财富分配问题。经济的增长、财富的增加,一方面加强了政府在财政方面的权力,另一方面也促使社会各个集团和阶层通过政治活动的途径来影响政府的财富分配政策。四、社会冲突和管理问题。财富的增多、社会流动的加快、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以及传统规范的某些方面的失效,使社会各集团阶层团体之间产生冲突的可能性增高,而且也加剧了个人与群体以及社会之问的冲突,这就必然要求政府和社会集团阶层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法升幼jI以解决。这四个方面问题解决得如何,主要取决于政治体制结构的调整、领导人的观念更新以及领导能力的运用。进行政治改革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主动的改革,即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对政治体制结构进行必要的革新;二是被动的改革,即被迫采取一些让步或权宜之计的措施,来缓解矛盾与冲突,实则仍是意在“保护”旧体制结构。两种不同的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前者能够适应社会的不断变迁,使改革获得成功、推进政治现代化。后者则最终可能导致政治体制的危机与社会动乱。要使政治改革取得成功,不仅应采取主动的精神态度,而且必须注重实施政治改革的艺术。一,改革应与安定并重。改革是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手段,但改革必须是有秩序的变迁。二、权威与自由平衡。改革意味着是对人们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变革。一些涉及大规模的、基本的和长期的改革措施必然要触及一些人和某些阶层集团的利益,而遇到阻力。如果缺乏一定的权威,改革就无法成功。同时,要使政治改革充满生机活力,则必执有一个相对扩大的自由环境,才可能焕发人们的积极性与创新精神。三、改革应将阻力减少到最小。美国政治学家SP亨廷顿认为,改革策略应采取“费边主义”的渐进方式,一个方案一个方案分别推行,甚至不要把全盘计划的意图加以声张,以免那些与此相关的不同集团结成反对阵营、加大阻力。他认为土耳其基马尔的改革能够成功,正是采取了这种策略。四、改革必须是长期的、持久的。因为改革是对1日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更新,而过去的观念与行为已经成习,并且亦已内化为少、格的一部分,一下子发生转变乃是不可能的。因此,有效的改革必须先从沟通思想、培植新的价值观念、增强大众传播的作用开始,然后采取一系列的具体措施使人们的行为发生逐渐地改变,故改革必须是循序渐进的。英国哲学家卡尔R波普尔认为,如果要使改革获得成效且又使代价不至于过大,就必须采取渐进的策略。他的理由是,人们的知识是有限度的,因而政策的推行过程中难免会发生错误。要避免过大的失误,改革的幅度就不宜太大。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错误所在,以为今后决策时作参考。其次,人并非是一个恒定的因素。社会改革处处涉及到人的因素,而人的行为并不完全且时时合乎理性的,很有可能产生意料之外的结呆,因此,审慎而又逐步的改革乃是必要的。此外,传统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现实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对传统有着某些方面的依赖,现存的政治体制结构亦是如此,人们不能无视现实迸行改革。其次,布莱克教授认为,现代化过程中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如何使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知识所产生的新的生活方式,亦即现代化的过程乃是“传统系统”适应“现代”环境变化的过程。通过考察人类古代儿个文明社会的延续问题,他指出,有的古代文明社会之所以未能延续下去,其主要原因在于“领导者不能在社会传统的维系和新知识的冲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他还认为,比较正在现代化的社会,其现代化之程度和作为并非完全取决于领导者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传统遗产的作用。他说,“许多一般认为是现代的产物,其实是那个社会文化的特性”。譬如代议制,它只不过是封建制度时期代表议政方式适应“现代”要求的结果。由于各国的“传统”系统不同,因而近代化与现代化的进程和特点在各国也就有所不同。“欧美现行的制度结构是由鼓励个人主义及地方独创性的封建制度演变而来的,它并不适于移植到传统以及资源不同的其他社会里。”由此布莱克得出结论,一方面,正在进行现代化的国家必须对传统的制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予以充分的估计,另一方面,“传统”与“现代”是两个相对的名词,不是完全对立的东西。“现代化实际上是由古代到无限的将来这一无穷延续中的一部分。”这些看法,大概是布莱克有关“现代化”理论的核心部分之一。笔者以为,“传统”和“现代”之争实际上是一个涉及到如何评价传统文化的利弊问题。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是可能产生一些变种或变形的东西的。尤其在政治与文化合一的情况下,那些变冲或变形的东西很可能就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性因素。“传统”与“现代”的争论实质上反映的是,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两大文化系统碰撞所弓起的一系列间题。它波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使得“传统”与“现代”之争论变得更加复杂了。但毕竞“传统”是社会存在的根基,关键在于如何吸纳“现代”的东西,适应“现代”的变革,使“传统”具有“现代”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今天东西方文化又一次新碰撞大交会的背景下,提出“传统”与“现代”的相对性以及在此基础上“传统”与“现代”相容的可能性,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的。布莱克教授也看到了现代化的双重性。最主要的问题是,一、人的本性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问题并未因现代化而有所改变,只是变换了一个生活环境而已。经济增长和对生活享受的追求,常常造成对传统价值的忽视。二、对旧的生活方式的破坏使现代社会缺乏传统社会的稳定。现代化是以痛苦、死亡等代价来换得新的机会与期望的过程。现代化的一些产物既具有创造性又具有毁灭性。三、一个不可避免的矛盾是,一方面一国范围内中央集权的趋向加强,另一方面,国际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它乃是现代国际危机之核心问题之一。四、对人格的稳定与自我认同产生了巨大的压力,造成了孤独感、不安、焦虑以及异化,导致传统价值观念的崩淡。对此“绝对无法避免现代化所导致的间题”,如何解决取决于人类对白身的认识与探索。(现代化的动力,美c.E.布莱克著,段小光译,走向未来丛书,四川人民出版仕一九八八年三月版,1.82元。)帕=开拓现代化研究的新领域谈现代化的动力 罗荣渠中国的现代化需要新的理论思维。现代化作为社会发展的新理论在战后西方学术界已论争几十年,我国社会科学界在最近几年中已将现代化理论问题、发展理论问题,提上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日程表,这是改革开放给学术界带来的重大变化之一。布莱克教授的现代化的动力一书是一项开拓现代化新领域的研究之作,在西方学术界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在本书中译本出版之际,谈谈这本书在理论探索方面的一些新特色,时不熟悉西方现代化理论界情况的我国读者或许会有些帮助。现代化理论研究兴起于战后五六十年代,主要学术阵地在美国、西德、日本等国。研究的对象是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即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研究的任务是探索这些新国字的新的发展道路、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等等。关于现代化与发展问题的研究,粗略言之,不外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两种方式。横向研究着重在剖析非西方国家和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的经济、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各种变量、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政策选择与模式设计,等等。纵向研究着重在探索非西方国家从传统社会即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具体过程,也就是现代化如何“化”法的问题。也有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布莱克的现代化的动力就是运用比较历丈研究方法对政治现代化过程进行综合研137究的开路之作。本书的一大特色是,作者把现代化的社会现象归结为世界历史范略,高屋建锐,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进程,提出人类社会共经历三次大的革命性转变:第一次是人类的出现;第二次是人类从原始社会转向文明社会;第三次是从16世纪科学革命导致的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大转变,这第三次的转变过程就是现代化过程。本书对这三大转变过程中的前两次的论述语焉不详,也未提出什么新见解。对第三次大转变,则是作为世界历史的统一进程,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作者认为,伴随科学革命而来的是人类知识空前增长,人类控制自然环境的各种功能迅速变化,历史上形成的各种传统制度适应于急剧变化的功能就是现代化。从社会学岛观点来说,现代化可以被解释为“传统制度适应现代功能的过程”。作者把科学革命看成是现代化的动力,表明作者的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大不相同的。把现代化解释为一种功能适应过程,显然这是受西方杜会学功能学派的影响。但作者不同意社会功能论强调社会“均衡”而忽视社会中的变迁因素。他把现代化看成是一个复杂而不断变化的过程,一个革命性大转变的过程,并提醒人们:“现代”的最大特点是超乎过去历史时代的迅猛变化,而社会各种制度与结构要适应知识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心理的等各方面的变化,就必须进行根本性调整。各种现代功能对传统制度的冲击,这就是现代化进程的中心论题。现代化的动力主要是从政治发展的层面来分析现代化进程的,这是本书不同于以前的社会学家或经济学家们的研究的另一特色。政治现代化构成全书的中心篇章。既然政治现代化是一个持续发展过程,它的每个发展阶段都充满了斗争。这一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现代性的挑战;二、现代化领导权力的巩固;三、经济与社会的转变;四、社会的整合。这一四段式的发展框架是循序渐进的,因此实际上是包含政治、经济、社会与138.著译者谈.科学技术诸层面的一个综合分析框架,而不仅限于政治发辰,只是本书着重探讨的是政治层面的问题。本书的另一特色是采用比较史学方法时现代化进程做了全球性的历史透视。过去的历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是以单个国家或社会作为研究对象,即使有时进行相互比较,大多是用“类比”这种不可靠的方法。比较研究法的采用,才开始了时不同国家历史发辰进行整体时比研究的新途径。在本书中,布莱克第一次进行了大胆尝试,把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按其现代化领导层权力的巩固程度、经济社会转变的程度、社会整合的程度三个方面,归纳为七种政治现代化模式,对每种模式的现代化提出五项政治标准来进行分析比较。最先现代化的国家是英国和法国(第一种模式)。其次是他们在新大陆的支系即美国、加拿大等国(第二种模式)。然后依次排列,最后进的一些亚非落后地区和国家归入第七种模式。中国、日本、俄国、伊朗、土耳其等被归入第五种模式。正知作者所指出,以上分类是从比较历史学的角度对各国政治现代化进行分类,如果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就会建客起别的分类标准的模式。本书所提供的这个宏观历史框架,不论时探讨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共同规律性,还是重新认识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进程,都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大凡学术上的创街,在开始时都难免有些粗糙。本书所建立的政治现代化模式大棍也是垢病较多之处。作者虽然认为现代化不等于“西化”或“欧化”,但他所建立的理论模式实质上仍是“西化”的现代化模式,即以西欧作为现代化的理想范式。社会经济的转变与现代化领导之巩固两者截然分开,政治先于经济的公式化顺序,也是较牵强的。在具体分类中,把祀欧与西欧某些国家,特别是把西班牙、葡萄牙等硬塞进同一类型(第三种模式),显然欠安。把俄国与伊期、土耳其、阿富汗等排在一关,色很难令人接觉。如此等等。总之,作者试图建立现代化的类型139学(tyP01ogy)的想法是好的,但在衬于各国现代化缺乏深入研完的情况下,要想建立起一个巨大的宏观理论框架,显然是力不从心的。在本书有关现代借界的展望等章节中,有关现代世界发展的某些新趋势,世界性整合与相互依存加强的前景,等等,也富有启发性。但作者把唯物史观理解为一种历史决定论,显然是偏颇之见。作者有关甘界共产主义的一些评论或言之不确,或已经过时。作者指出现代化引起的“磨难”(止eagonyofm。由r介ization),我认为是本书的精彩之笔。现代化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境界,它一方面带来社会的整合,但另一方面也使社会解体的各种因素(犯罪、离婚、自杀、精神病等)剧增。非人情化弱生活方式将导致人际关系的疏离感,传统的破坏。这就是说,现代化既可稗益于人类的福利,又在很多方面是一个破坏性的过程。这些富有哲理性的尖锐的评论,是值得现代人深刻反思的。我认为,这也是在全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读者应有之警觉。我国从“五四”运动以来就开始比较明确地探索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但很长时期中现代化问题的讨论都围绕所谓中西文化比较的层次上兜圈子。战后早期西方现代化理论也是把传统与“现代化”作为村立的两极来构筑自己的体系的。但从60年代中期以后,布莱克等人从广阔的视角探索了现代化过程的多层面.多阶段发展的复杂性,并提出传统结构如何适应现代功能的新观点,这就突破了“传统现代性”的僵化的公式,而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也不是直线过渡,而是从前现代的政策过渡到转变的政策,再从转变的政策过渡到高度现代化的政策。这甘于我们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打破所谓“体”“用”之说的旧理论框架,建立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历史框架也许是富有启发与借鉴意义的。本书作者布莱克教授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前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他原来研究俄国史和东欧史,是著名的欧洲史专家。从50年代末转向现代化历史研究,以他和列维教授等人为中心,普林斯顿大学一直是美国研究现代化比较史学的重要据点。他现已退休,但仍在写作关于亚洲内陆的现代化史的新著,继续从事新的学术开拓。我在80年代初访问美国时曾两次与他晤谈,并接受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邀请在该校作了题为“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反思:学习外国”的学术讲演。布莱克教授怀着极大的兴趣听完了我的讲演,为此推迟了他本来已有的约会,可见他对中国现代化问题非常关心。他曾几次表示愿意访问中国,可惜未能成行。我希望,在本书中译本出版之时,他能有机会来看看正在为现代化而紧张奋斗的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教搜)中国的情况表明,传统的生活方式牢固地持存在领导者的思想中,因此现代性受到许多现代人的有效抗拒。这种特例表明,那种最老到成熟的传统社会亦是长期以来最难实现现代化的社会。一个社会不能轻易丢弃被以往经验证明是可靠的信念习俗和体制,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安全有赖于它的作用布莱克。我们要看到的是,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过程,其本身也就蕴涵了历史性的特征。同时,我们要注意的是,现代性和现代化与此时此刻的社会生活条件也是不可分割的,尽管我们无法寻找到社会生活条件与现代化、现代性之间的发展逻辑,但如果试图抛开社会条件谈现代化和现代性也一定会捉襟见肘的。当然,我们认为的社会生活条件是一个涵盖面甚广的概念,如果单一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物质决定论的观点对此进行理解势必将其狭义化了。所谓社会生活条件,即包含了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社会总体思维方式、整合方式的概念。布莱克说:“一个社会不能轻易丢弃被以往经验证明是可靠的信念习俗和体制,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安全有赖于它的作用。”我们部分地认同布莱克的这个说法。基于理性选择基础上的个体、组织、社区、社会在追求实现个体的幸福生活的过程中、在寻找使得个体相互联系和互动而形成的结构有效运行的过程中,现代性作为一种结果,一定会被纳入建构的目标中的。之所以说是部分而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