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18 孟子两章课型 讲读课 编写总 2 课时 第 1 课时课前准备教师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学生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情感目标:4.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教材分析处理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教学难点1.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2.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教学方法 诵读 探究教材延伸技能操练目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 示标。 二自学。1.了解孟子与孟子2.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正音。(2)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3) 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4)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三导学译读课文,把握文意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1)通假字:(2)古今异义词(3)一词多义;(4)词类活用现象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展示收集资料自读课文听读课文齐读课文小组合作翻译课文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诵读文言文语感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文言积累能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四互学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2.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五测标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委而去之(离开。今义:往、到)亲戚畔之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六补标七总结:本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八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题 2. 背诵课文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小组合作探究检测学生谈学习体会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检测学生对本课重点词语掌握程度教学反思课题18 孟子两章课型 讲读课 授课时间年 月 日总 2 课时 第 2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布置预习学生预习课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3.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情感目标:4.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教材分析处理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认识 “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教学方法引导 诵读 探究教材延伸技能操练目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 示标 二自学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注音。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3. 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三导学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3.积累文言知识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痛:形容词用作使动词,使痛苦劳:形容词用作使动词,使劳累饿:动词用作使动词,使饥饿明确学习目标自读课文,注音听读课文齐读课文小组合作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诵读文言文语感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文言积累能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四互学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3.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五测标1.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入则无法家拂士 所以动心忍性2.翻译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六补标七总结:本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人物为例,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事,由此引申,从正反两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混凝土路面热天施工方案
- 梧州职业学院《行草创作(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数字化施工方案
- 江苏师范大学《秘书从业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外国语大学《播音学(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净化彩钢板施工方案
- 脱硫塔平台施工方案范本
-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河北医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无人机租赁合同
- 军事理论(2024年版)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YS-T 5226-2016水质分析规程
- 国开2024年秋《生产与运作管理》形成性考核1-4答案
- 国家病案质控死亡病例自查表
- 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中考英语押题试卷含答案
- DB3305-T 57-2018幸福邻里中心建设与服务管理规范
- AIGC基础与应用全套教学课件
- 9.1.3二项分布(解析版)
- 神经生长因子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
- 国有企业采购管理规范 T/CFLP 0027-202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