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史专业论文)“贞观之治”的当代法理学解读.pdf_第1页
(法律史专业论文)“贞观之治”的当代法理学解读.pdf_第2页
(法律史专业论文)“贞观之治”的当代法理学解读.pdf_第3页
(法律史专业论文)“贞观之治”的当代法理学解读.pdf_第4页
(法律史专业论文)“贞观之治”的当代法理学解读.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贞观之治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治世”中的“治期” ,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 安定、文化发达,其盛世之象令后人赞叹、向往。本文试着从法理学角度对这一盛 世的兴衰过程作一解读,以期从中获得一些可以为当下中国社会和法治建设汲取的 经验与教训。因这一盛世产生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且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比较复 杂,笔者打算在本文中仅通过“人事”和制度两个方面以窥“贞观之治”的形成机 理,以期能够从中获得一些通向美好社会状态的一些粗浅的见解。 文章分三部分对贞观之治进行剖析:第一部分从“人事”角度对贞观之治的形 成进行分析,阐述贞观之治之所以在初唐出现的“人事”原因和表现;第二部分从 初唐一些别具特色的制度出发,对贞观之治形成的制度因素作了简要分析;第三部 分是文章的重点,分三个部分进行阐述。前两个部分分别从人事和制度两个方面出 发,分析贞观之治在短短 23 年后走向衰败的原因。第三部分在分析贞观之治兴衰过 程的基础之上获得一些对当下中国社会和法治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贞观之治;人事;制度;异化 ii abstract as a rule of zhenguan chinese history, zhi shi in the period of rule, politically developed, economic prosperity, social stability, and cultural well-developed, its flourishing as to make future generations of praise, longing. try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jurisprudence of this flourishing of the rise and fall for a reading with a view to derive a number for the building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and the rule of law experience and lessons learned. the golden age more factors influence the selection proces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ous factors more complicated, i intend in this article only through the personnel and the two aspects of the system in order to glimpse zhenguans government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with a view to derive a number of leading to a better state of society some of the superficial view. article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of the rule of zhenguan to analyze: the first part from the personnel perspective of zhenguan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government to explain why zhenguan the rule appears in the tang dynasty personnel reasons and performance; the second part from the tang dynasty are some unique system the starting point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system of rule of zhenguan made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the third part is the focus of the article, described in three parts. the first two parts separately from the point of both personnel and systems, analysis of the governance of zhenguan in just 23 years later into the reasons for the decline. the third part of the rule of zhenguan in the analysis process of rise and fall based on the access to some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and the rule of law inspiration. key words: golden years of zhenguan; personnel; system; alienation 烟台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烟台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 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2010 年 3 月 12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烟台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在非保密的论文范围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2010 年 3 月 12 日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任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各种版本的单位和个人,未经本论文作者同 意,不得将本论文转借他人,亦不得随意复制、抄录、拍照或以任何方 式传播。否则,引起有碍作者著作权之问题,将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引言:“贞观”盛世之象 公元 627-649 年是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时期,年号“贞观” 。在贞观 23 年的时间 里,唐代社会从“霜旱为灾,米谷踊贵” ,达至“关中丰熟” 、 “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的“古昔未有” 之盛象,此时王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发达,史 称“贞观之治” 。 贞观之治盛世之象的形成是在继隋末农民起义、唐王朝统一全国后出现的。在 政治上,初唐的统治阶层通过以史为鉴,高度重视政治清明,并在政治制度上作了 合理的设置,保证政策决策的正确性和及时性,通过考课、监察等途径严格治吏。 在经济上,无论是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农业,还是居于次要地位的手工业和商业都获 得了发展,人民在经济上已经比较富足,国家整体经济状况显示出复苏、发达的景 象。在社会秩序方面,国家已经获得了自秦汉统一中国后又一次大一统的局面,社 会井然有序,全国违法犯罪者比以前的朝代少之又少。文化上,在儒学得到统治集 团重视并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宗教文化也取得了空前的繁荣,各自都形成了独 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并且此时对外交流空前频繁,这使得文化更为多样。这一盛世 之象在杜甫的忆昔中是这样描写的“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仓癛俱丰实。九州 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办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 “贞观之治” 的形成是很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笔者打算在本文 中通过“人事”和“制度”两个方面以窥其理,从中获得启示。 (唐)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 ,裴汝诚等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第 19-20 页。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 第一章 贞观之治的“人事”基础 一、 “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这是唐代统治集团民本思想 的集中表述,这一思想是对我国自先秦以来形成的民本思想的发展。早在春秋战国时 期,孔子曾言“养民以惠” ( 论语公孙长 ),主张执政者要重视民众,通过给民众 以惠来养民、安民进而达到社会的稳定、繁荣。孟子在其“仁政”思想中提出“民 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 ( 孟子尽心下 )经过孟子对民本思想的这一阐述, “君 贵民轻”的思想成为了中国传统社会民本思想的内核,不论是在实质意义上还是在 形式意义上均被大多数统治阶层以各种形式宣传着。但是仅有宣传还是不够的,这 种民本的思想的生命力主要来自于实践,只有统治集团将其贯彻于现实的政治实践 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民为本” 。 唐王朝统治集团的政权由于是从战乱中所夺取的,在获得政权的过程中他们亲 眼目睹了民众巨大的历史推动力,因此他们更为重视民众。 贞观政要的开篇记载 了唐太宗对国君与百姓的基本看法,唐太宗说: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 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 在他看来老百姓是君主和国家赖以生 存的基础和前提,如果用损害老百姓的方法满足君王的一己私欲,就好比割自己大 腿上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填饱了,人也就死了。唐太宗认为“舟所以比人君,水 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不畏惧! ”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 覆舟,所宜深慎。 ” “可爱非君,可畏非民。 ”他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假令于身 有益,于百姓有损,则不为。 ” 可见,贞观时期唐太宗统治集团明智地、正确地认 识到民与君的关系,提出了 “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并将这一治国理念贯穿于贞 (唐)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 ,裴汝诚等译注,第 14 页。 (唐)吴兢: 贞观政要君道 ,裴汝诚等译注,第 1 页。 (唐)吴兢: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裴汝诚等译注,第 113 页。 (唐)吴兢: 贞观政要君道 ,裴汝诚等译注,第 7 页。 (唐)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 ,裴汝诚等译注,第 14 页。 (唐)吴兢: 贞观政要征伐 ,裴汝诚等译注,第 257 页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 观时期的各项政策与措施当中,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为了汲取隋亡的历史教训,君臣们多次在多种场合下围绕“以民为本”讨论治 国、安邦之道。贞观二年(公元 628 年) ,太宗对侍臣说: “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 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及可致 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又说“育物济人,必资 于食;家给人足,本籍于农。纵使瓦砾尽作隋珠,沙石皆为和壁,珍宝满目,何解 饥寒?” 这话明确指出,要治国安邦必须“先存百姓” ,使老百姓能够生存下去, 而要使老百姓“家给人足” ,必须贯彻“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重视农业、不夺农 时。贞观二年(公元 628 年) ,太宗还对侍臣说: “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 是时仓库盈盈,豪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 ” 认为隋之 所以二世而亡正在于“不怜百姓” ,没有贯彻“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贞观四年(公 元 630 年) ,房玄龄奏言: “今闻武库甲仗,胜隋日远矣。 ”太宗则认为“饬兵备冠虽 是要事,然朕唯欲卿等存心治道,务尽忠负,使百姓安乐,便是朕之甲仗。隋炀帝 岂为甲仗不足,以至灭亡,正由仁义不修,而群下怨叛故也。 ” 太宗将民众看作自 己的甲仗,足见他对民众重要性的认识。贞观六年(公元 632 年) ,太宗对其侍臣说: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魏征听到后说: “臣 闻古语云: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 贞观六年(公元 632 年)太宗取消封禅一事便是统治者贯彻“民本”理念的一 个例证。贞观六年(公元 632 年) ,群臣请封禅,太宗站在“以民为本”的高度说: “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乂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 伤乎!昔秦始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世岂以文帝之贤不及始皇邪!且事天扫 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巅,封数尺之土,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 ”这时群臣仍然不能 (唐)吴兢: 贞观政要务农 ,裴汝诚等译注,第 231 页。 册府元龟卷 157帝王郡诫励二 ,北京:中华书局,1960 年标点本。 (唐)吴兢: 贞观政要论奢纵 ,裴汝诚等译注,第 203 页 (唐)吴兢: 贞观政要仁义 ,裴汝诚等译注,第 140 页。 (唐)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 ,裴汝诚等译注,第 14 页。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 罢休,再次恳请太宗封禅泰山,太宗欲从之时,魏征谏: “ (唐)承隋末大乱之后, 户口未复,仓廪尚虚,而车驾东巡,千乘万骑,其供顿劳费,未易任也。且陛下封 禅,则万国咸集,远夷君长,皆当扈从;今自伊、洛以东至于海、岱,烟火尚希, 灌莽极目,此乃引戎狄入腹中,示之以虚弱也。况赏赉不赀,未厌远人之望;给复 连年,不偿百姓之劳;崇虚名而受实害,陛下将焉用之! ” 可见魏征首先考虑的是 “户口未复,仓廪尚虚,而车驾东巡,千乘万骑,其供顿劳费。 ”认为这样做有违“以 民为本” ,其次还从国家的安危出发认为这样做会“引戎狄入腹中,示之以虚弱” 。 正是由于他从“以民为本”的立场出发认为封禅一事扰民误国,唐太宗才决定停止 封禅。随后的几次封禅活动中君臣总能站在“以民为本”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认为 封禅之事违农时,扰民众,于是封禅之事推迟。 正是由于贞观时期统治阶层以史为鉴、以隋为鉴,正确地认识到人民在历史发 展中的重要性,深入贯彻“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时时考虑天下人的利益,事事 从民众利益的角度出发,才使得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的贞观之治成为可能。 二、 “合力共治”的君臣关系 贞观元年(公元 627 年) ,唐太宗对侍臣说: “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 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 唐太宗站在了历史的 高度认为“惟君臣相遇”才可实现海内安宁。这一思想可以说是贞观前期君臣治国 安邦一项共识性原则,他们认为“君臣同气,义均一体” 才能使国家安定有序、繁 荣富强。贞观初期君臣合力,励精图治,高高在上的唐太宗具有一般帝王所没有的 胸怀和气魄,他礼贤下士、虚怀若谷、从容纳谏;在下的臣子如魏征、房玄龄、杜 如晦、王珪、李靖、虞世南、马周等能尽心尽力,认识到家国荣辱与共。 作为贞观时期的君主唐太宗深知纳谏的重要性。贞观二年(公元 628 年)他问 魏征何谓明君,暗君?魏征说: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 资治通鉴卷 194唐太宗贞观六年 ,北京:中华书局,1956 标点本。 (唐)吴兢: 贞观政要求谏 ,裴汝诚等译注,第 37 页。 (唐)吴兢: 贞观政要直谏 ,裴汝诚等译注,第 58 页。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5 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以通上也。 ” 对此他深表赞同。贞观四年(公元 630 年) ,他 对萧瑀说: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岂能以一日万机,独 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 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可见,他深知一个人的耳目有限、思虑难固,认 为必须从谏如流、集思广益才能求得天下大治。 唐太宗在“贞观之初,恐人不言,导之使谏。 ” 玄武门之变后,他刚被立为太 子处理军国庶事时,就“令百官上封事” 陈述治理国家的意见与建议。正式即位后 又号令百官“上封事” ,并且对这些上书他非常重视, “皆粘之屋壁,得出入省览。 ” 他对大臣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 欲不危败, 其可得乎?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 必须极言规谏” 为了导之使谏, 不仅晓之以利害,而且给以物质奖赏以激励自己的臣子诤谏, “赐征绢五百匹” “赐 (张)玄素彩二百匹” 等记载频见史册,由于他的积极主动的倡导,使得在贞观初 年形成了一大批不畏龙颜极力直谏的谏臣,使得魏征、房玄龄、王珪等人成了贞观 之治的标志性代名词,进而形成了贞观时期一道特别亮丽的风景线。 唐太宗屈已纳谏,从谏如流,对确属自己的过失或不能做的事,常能采纳臣下 的意见。如武德九年(公元 626 年)十二月,遣使点兵,下令中男年形壮大者亦点。 魏征反对,不肯签署敕令。太宗怒责其固执,魏征说: “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 无鱼;焚而畋,非不获兽,明年无兽。 ”唐太宗悦服说: “我不寻思,过已深矣。行 事往往如此错失,若为致理?” 遂撤销了点中男入军的敕令。此外,他还对一些他 认为必须做的事有时也因臣下的极言直谏而暂缓执行。如贞观四年(公元 630 年) , 他下令修洛阳宫,认为洛阳地理位置适中,转运财物比较便利,此举实属必要。然 张玄素上书规谏说: “且以陛下今日功力,何如隋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 亿万之功,袭百王之弊,以此言之,恐其于炀帝远矣。 ”唐太宗说: “卿以我不如炀 (唐)吴兢: 贞观政要君道 ,裴汝诚等译注,第 2 页。 (唐)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 ,裴汝诚等译注,第 13 页。 (唐)吴兢: 贞观政要纳谏 ,裴汝诚等译注,第 46 页。 旧唐书卷 1太宗本纪 ,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标点本,第 29 页。 资治通鉴卷 192唐高祖武德九年 ,北京:中华书局,1956 标点本。 (唐)吴兢: 贞观政要求谏 ,裴汝诚等译注,第 37 页。 资治通鉴卷 192唐太宗贞观元年 ,北京:中华书局,1956 标点本。 资治通鉴卷 193唐太宗贞观四年 ,北京:中华书局,1956 标点本。 (唐)吴兢: 贞观政要纳谏 ,裴汝诚等译注,第 46 页。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6 帝,何如桀、纣?”张玄素说: “若此殿卒兴,所谓同归于乱。 ” 太宗遂停止此役。 贞观五年(公元 631 年) ,又要修洛阳宫,因戴胄规谏而止,许久以后才命将作大匠 窦琎修建洛阳宫。 唐太宗的从谏如流,对当时的政治实践起了很好的作用。首先,避免了许多重 大决策的失误,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及居帝位,每商量处置,或时有乖疏,得 人谏诤,方始觉悟。若无忠谏者为说,何由行得好事?” ;其次,避免了上下阻隔, 使下情能够上达,国家政策的制定符合客观实际和老百姓的利益,同时也减少了政 策在现实生活中执行的阻力;最后,这种开明作风形成了贞观初期比较融洽的君臣 关系。如贞观十年(公元 636 年) ,长孙皇后卒,葬于昭陵,唐太宗思念不已,在御 苑筑层观以望昭陵。曾引魏征同登一起观望,魏征说他老眼昏花看不见,太宗“指 示之,征曰: 臣以为陛下望献陵(唐高祖于太穆皇后陵) ,若昭陵则臣固见上矣。 上泣,为之毁观。 ” 这种纯属家庭生活个人感情的私事,魏征竟亦直言无隐,君臣 关系可见一斑。又如太宗对功臣深怀厚爱,杜如晦去世后, “上每得佳物,辄思如晦, 遣使赐其家。久之,语及如晦,必留流涕。 ” 足见贞观时期君臣关系之融洽与和谐。 可见,贞观前期统治集团不仅认识到家国荣辱与共而且将其贯彻于政治的实践 中。在上的君主宽容纳谏、从善如流;在下臣子忠心敬上,尽力辅佐,君明臣贤、 合力共治,创造了一代令人神往的盛世贞观之治。 三、选贤任能,唯才是举 唐太宗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他在贞观之初非常重视选贤任能、唯才是举。在帝 范求贤篇中他说: “任使得人,天下自治。 ”贞观十三年(公元 639 年) ,他对侍 臣说: “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 ” 他把“官不得其才”比作“画地作饼,不可 食也。 ” 据全唐文记载,贞观之初,唐太宗所下的求贤举人的诏书达到了五次 之多。贞观二年(公元 628 年) ,太宗对房玄龄、杜如晦说: “公为仆射,当助聪忧 (唐)吴兢: 贞观政要纳谏 ,裴汝诚等译注,第 47 页。 (唐)吴兢: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裴汝诚等译注,第 112 页。 资治通鉴卷 194唐太宗贞观十年 ,北京:中华书局,1956 标点本。 资治通鉴卷 193唐太宗贞观四年 ,北京:中华书局,1956 标点本。 (唐)吴兢: 贞观政要择官 ,裴汝诚等译注,第 81 页。 (唐)吴兢: 贞观政要择官 ,裴汝诚等译注,第 76 页。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7 劳,广开耳目,求访贤哲,比闻公等所受辞讼,日有数百,此则读符牒不暇,安能 助朕求贤哉?” 又对封德彝说: “比来命卿举贤未尝有所推荐卿既不言,朕将 安寄?”封德彝回答说: “未见有奇才异能。 ”太宗说: “前代明王使人如器,皆取士 于当时,不借才于异代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 太宗除了督促大臣求访 贤哲外,自己也处处留心,多方物色。如贞观三年(公元 629 年) ,太宗命百官上书 指陈朝政得失。常何乃一介武夫,不通文墨,家客马周代草奏事二十余条,事事皆 合太宗意。太宗怪而问之,常何以实对, “太宗即日召之(指马周) ,未至间,凡四 度遣使催促,及谒见,与语甚悦,令直门下省,授监察御史历迁中书令。 ” 又 如褚亮原为薛仁果父子的太常博士,太宗(当时还未执政)平薛仁果后,因素闻其 名, “乃于众中访之,深加礼接” ,并说“寡人受委专征,喜于敌得俊。 ” 可见网罗 贤俊早在即位之前已经在进行。更为重要的是,他选拔人才时不分士庶,不分官民, 不分故旧、新近“昔仇” ,不分汉族夷族, “用人但问堪否” , “惟有才行是任” , “才 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 他在获得皇权后健全了科举制度,这不仅为选拔录 用人才开拓了一条重要的途径,而且使得当时全社会的人才处于一种流动状态,改 变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庶人”的累世累卿的社会现状。 唐太宗明于知人在于他懂得人各有优劣长短。贞观十八年(公元 644 年) ,唐太 宗当着朝廷文武百官的面指出了长孙无忌、高士廉等八位大臣的优点和缺点,他说, 长孙无忌“善长避嫌疑,应对敏捷,求之古人,亦无比;而总兵作战,非所长也。 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聪悟,临难既不改节,为官亦无朋党;所少者,骨鲠规谏耳。 ” 他对唐俭、杨师道、岑文本、刘洎、马周、褚遂良等也逐一作了品评,没有不全面、 不中肯的。太宗的善于用人,还在于他用人能舍短取长。他深知金无足赤,人无完 人, “人之行能,不能兼备。 ”用人必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 长。 ” 对房玄龄、杜如晦的任用可为范例。房玄龄、杜如晦多谋善断,有王佐之才, 但不善于理狱及处理杂物烦事,太宗任之为左右仆射,并“敕尚书省,细碎务皆付 (唐)吴兢: 贞观政要择官 ,裴汝诚等译注,第 77 页。 (唐)吴兢: 贞观政要择官 ,裴汝诚等译注,第 78 页。 (唐)吴兢: 贞观政要任贤 ,裴汝诚等译注,第 35 页。 册府元龟卷 97帝王部礼贤 ,北京:中华书局,1960 年标点本。 (唐)吴兢: 贞观政要公平 ,裴汝诚等译注,第 154 页。 资治通鉴卷 192唐太宗贞观元年 ,北京:中华书局,1956 标点本。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8 左右丞,惟怨滞大事,合闻奏者,关于仆射。 ” 于是房玄龄“不以求备取人,不以 已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疏贱。论者称良相焉。 ” 杜如晦则“军国多事,剖断如 流。与房玄龄共掌朝政。至于台阁规模,典章文物,皆二人所定,甚获当时之益, 时称房杜焉。 ” 贞观六年(公元 632 年) ,太宗对魏征说: “为官择人,不可造次。 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 ”魏征对答: “天下未定,则专 取其才,不考行;丧乱既年,则非才行兼备不可取也。 ” 太宗用人坚持“才行兼备” 这一标准。许敬宗才高八斗、文字宏奥,马周、刘洎都不能与他相比,但是马周、 刘洎被任用为宰相,而许敬宗终贞观一代未被重用。官吏选授之后,太宗很重视对 他们的考核。不仅制定考核制度由吏部或遣专使执行,而且有时他也亲自参与到官 吏的考核当中,对他们的从不同方面加以监督。他曾说: “朕每夜恒思百姓间事,或 至夜半不寐。惟恐都督、刺史堪养百姓以否。故于屏风上录其姓名,坐卧恒看,在 官如有善事,亦具列于名下。 ” “由是官吏多清谨”。正是由于唐太宗“知人善 任” ,并推行选贤任能、唯才是举的政策,贞观初期才拥有了一大批“士大夫”式的 人才,其中有“孜孜奉国,知无不为”的房玄龄;有“每以诤谏为心,耻君不如尧 舜”的魏征;有“才兼文武,出将入相”的李靖;有“敷奏详明,出纳推允” 的文 彦博。一大批贤相能臣为李唐王朝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无疑与贞观之治 盛世的形成有着莫大的关系。 (唐)吴兢: 贞观政要择官 ,裴汝诚等译注,第 77 页。 (唐)吴兢: 贞观政要任贤 ,裴汝诚等译注,第 22 页。 (唐)吴兢: 贞观政要任贤 ,裴汝诚等译注,第 23 页。 资治通鉴卷 194唐太宗贞观六年 ,北京:中华书局,1956 标点本。 (唐)吴兢: 贞观政要择官 ,裴汝诚等译注,第 77 页。 (唐)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 ,裴汝诚等译注,第 19 页。 (唐)吴兢: 贞观政要任贤 ,裴汝诚等译注,第 27 页。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9 第二章 贞观之治的制度保障 一、 “为民制产”的经济制度 (一)均田制 均田制始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北齐、北周沿袭采用,其后隋将其推广至江南地 区,经历各朝的发展变化,集中表现于唐朝。唐建立之初,承隋末大乱之后,土地 荒芜,人口锐减,灾荒遍地,农业凋残。贞观六年(公元 632 年) ,魏征谏阻太宗东 封泰山时说: “承隋末大乱之后,户口未复,仓癝尚虚且陛下封禅,则万国 咸集,远夷君长,皆当扈从;今自伊、洛以东至于海岱,烟火尚稀,灌莽极目,此 乃引戎狄入腹中,亦之以虚弱也。 ” 可见,在贞观初年隋末经济凋敝的状况还没有 彻底改变。为了改变隋末战乱留下的经济社会困窘的局面,重新把农民束缚在土地 上,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以巩固其统治,武德七年(公元 624 年)四月在沿袭魏、 齐、周、隋的均田制并对其加以修改的基础上颁布了均田令。 从武德令 的规定可以看出其对授田对象、年龄,授田的种类以及授田过程中遇 到的特殊情形都作了详尽的规定。该法令在初唐无论是对处于社会底层人们的安居 乐业还是对整个社会的安定有序,经济的繁荣发展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效用。首先, 该均田令使耕者有其田,让老百姓重新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因为在隋末 农民战争中很多地主或者死亡或者逃散,他们遗留的田地一部分转入农民的手中, 一部分成为国家控制的荒田。唐代均田令承认农民占有这些田地的合法性。无地和 少地的农民可以依令向国家请授荒田,开垦耕种,均田令中包含了鼓励垦荒的内容, 这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其次,它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发 展社会经济。它不仅针对不同的情况规定了不同的授田数,而且所授之田有永业和 口分之分。一方面,它既使老百姓掌握了一定土地的所有权,同时又限定了所有权 (唐)吴兢: 贞观政要直谏. ,裴汝诚等译注,第 59 页。 朱伯康 施正康: 中国经济史 (上卷)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488-489 页。有关武德令具体 内容的阐述参见该书。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0 的份额,不会因所有权太大而引发的大规模土地买卖与兼并。在中国历史上,常常 因土地买卖、兼并导致社会阶层的分化,最后导致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特 别是统治阶级内部因财富(在古代社会生产力不是很发达的情形下,社会的财富主 要是土地。 )的不均衡而使他们之间的矛盾激化,最终演变成了王朝灭亡的加速器。 另一方面,它有助于活跃初唐的经济,因为它规定“永业之田须栽种榆、桑及所宜 之木。 ” “凡庶人徙乡及贫无以葬者,得卖世业田。自狭乡而徙宽乡者,得并卖口 分田。已卖者不复授,死者收之,以授无田者。 ” 这样既照顾到社会的安定有序, 又有利于人口的流动,而人口的流动有利于唐代其他行业如手工业、商业等的繁荣 和发展。 但是这里的均田令的实施以及后文涉及到的租庸调制都有其生存的基础和依 据,这基础和依据就是帐籍制度。唐代的帐籍制度是非常完备的,自小孩出生、成 丁,以至老死都有完备的登记制度。它是“每一岁一造账,三年一造籍,县以籍成 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 ”造户籍时,里正责成户主呈送“手实”以报告本 户人口、年龄和土地目数,并且保证没有任何隐瞒(如有隐瞒则要承担一定的法律 责任) ,记账是在手实的基础上记入来年的课役,并向尚书省报告州县户口及来年要 征的课役;征税数目皆需“书于县门、村坊,与众知之。 ” 根据手实和记账三年造 一次而形成的户籍是实施均田令的依据。在初唐,统治集团自上而下能够励精图治, 此时的科举制度的功能异化还未显现出来,官僚集团拥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能 够耐心并严格推行“三年一造籍”的帐籍制度,这样以帐籍制度为基础的均田制在 唐朝的前期得到了有效的实施。 此外,初唐以法律制度作为推行均田制的后盾,唐律从保护土地所有权和使用 权的角度出发,对分田、卖田、占田、盗耕田和侵夺田等犯罪行为都作了明确规定。 唐律疏议户婚 “给授田课农桑违法” 条规定,里正应依令“授人田” ,如有违 反, “应受而不授”的要被“笞四十” 。 “卖口分田” 条规定,农民对口分田只有使 用权,没有所有权,故不可买卖,否则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卖口分田者,一亩笞十, 朱伯康 施正康: 中国经济史 (上卷) ,第 489 页。 白钢: 中国政治制度史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年,第 368 页。 刘俊文: 唐律疏议笺解 ,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993 页。 刘俊文: 唐律疏议笺解 ,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963 页。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1 二十亩加一等,罪止杖一百。 ”这些规定使农民保有土地成为可能,使他们有了生活 和生产的依靠,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生产的积极性。 初唐的统治者正是通过均田制,一方面使耕者有其田,解决了社会大部分人的 生存问题,有助于社会的安定有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巩固 了政权的统治。此外,它还活跃了社会的经济,使得社会除农业以外的其它各业得 到了长足的发展。如前所述,均田制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帐籍制度。在初唐,统治集 团自上而下能够励精图治,耐心并严格推行“三年一造籍”的帐籍制度,使均田制 的有效实施有了坚实的基础性制度保障,并且均田制的实施在贞观时期已有了法律 的保障,违反者要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初唐全国人口数不断持续增长,唐王朝的 综合国力日益壮大,与均田制的切实推行不无关系。 (二)租庸调制 唐代租庸调制是从均田制实施后租调力役制度发展完善而来,它是建立在均田 制基础上,与均田制相适应的赋役制度。武德二年(公元 619 年)初定租庸调法, 武德七年(公元 624 年) ,随均田令的颁行再度申明租庸调制。 “授田者丁岁输栗二 石,谓之租 (此古代粟米之征,相当于汉之租) ;丁随乡所出,岁输绫、绢、絁 各兼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谓之“调” (此古代布帛之征,相当于古之“赋” ) ;用 人之力岁二十日,润加五日,不役者为绢三尺,谓之“庸” 。有事加役二十五日者, 免调。加役三十日者, “租调”皆免,通正役不过五十日。 (此古为力役征,相当于 汉之役) 。 该制度既有助于使耕者有其田,同时又有利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将人民的 利益与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于是国家在制定其他政策或修改相关的政策时不得 不兼顾国家和人民双方的利益,有助于安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繁荣社会经 济。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该制度体现了国家“为民制产”的精神。因 为在制度下,拥有土地是承担租庸调的前提,有田始有租,有身始有庸,有家始有 调,它将田、身、家三者连为一体。在这种制度下国家为了扩大其赋税收入必定会 极力保障耕者有其田,而为了保障耕者有其田国家也必定会全身心的推行和执行帐 钱穆: 国史大纲 (上) ,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 年,第 407 页。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2 籍制度。正是“为民制产”精神将唐代主要的社会经济制度连结在一起,形成了一 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锁链式制度体系。在这一制度体系中只要有一项的执行或 推行的环节发生了问题,其他制度领域也会发生或快或慢的连锁效应。其次,该制 度与唐以前的税收制度相比,已经算得上是轻徭薄赋了。因为在战国时期,孟子认 为十一之税已经可以称为王者之政了。在汉代国家法令明文规定的是十五税一,但 在现实操作中由于统治集团为体现其体恤百姓以及“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常常只 收半租,所以实际上是三十而税一。而到了唐代可以说是四十而税一 ,这一轻徭薄 赋的赋税制度足以使老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安心发展生产。第三,它的税目分明, 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和减少国家有关部门的横征暴敛、任意增加税目等加重老 百姓负担的行为。在中国历史上因税目不明导致不法官吏任意增加税目剥削老百姓 的事例频见史册,因此这一税目分明的税收制度有助于缓和社会上层和下层之间的 矛盾,安定社会秩序并进而使得政权得以巩固。 此外,唐代也以刑事法律作为租庸调制实施的保障。 唐律疏议户婚 “输课 税物违期” 条规定,凡违反期限不交国家规定应交课税之物的“以十分论,一分笞 四十,一分加一等。 ” “差课赋役违法” 条规定,地方官吏应依法收赋派役,违者“杖 六十” 。 唐律疏议擅兴 “丁夫稽留”条规定,被役者都要按期赴役,不赴者“一 日笞三十,三日加一等,罪止杖一百。 ” 这些规定都有利于国家税、赋和徭役制度 的贯彻与执行,从而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租庸调制将徭役征调的布局转向实物征收,避免了劳动力与土地脱离,对农业 劳动力的相对稳定,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在客观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由于租 庸调制有为民制产的精神内涵,并且该制度的实施有刑事法律作保障下,其实施力 度明显增强,其在贞观前期被遵守的程度也就可以想见。可见租庸调制从制度上保 证了初唐贞观时期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并且它与均田制以及下文提及的府兵制密切 相关,它们共同为贞观之治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钱穆: 国史大纲 (上) ,第 407-411 页。有关唐代赋税制度与前代相比算是轻徭薄赋的论述参见该书。 刘俊文: 唐律疏议笺解 ,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006 页。 刘俊文: 唐律疏议笺解 ,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001 页。 刘俊文: 唐律疏议笺解 ,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226 页。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3 二、 “整肃吏治”的官制官规 (一)分官设职 初唐的行政体制,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具有分官设职的特点。由于篇幅所限 和唐代官制制度的复杂性,这里只对具有代表性的唐代中央行政体制作出分析。 在我国历史上,秦汉时期的丞相权力无所不包,他拥有着极大的权力, “掌丞天 子助理万机” ,但同时又因其权力太大,皇帝感觉不易控制,因此引起了秦汉时期 宰相制度的变化,其主要方式是以内朝压制外朝,以近臣代替大臣:首先是以尚书 省代替宰相,后来是以中书省制衡尚书省,最后更籍门下以分中书省之权 。最终形 成了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度。但是自西汉至隋的一切变化只是事实上,而没有制 度上的创新,三个机构之间并无权责方面的配合。到了唐代,宰相制度较之前有了 大的变革:一是使过去三个互不相连的机构结连在了一起;二是使三个机关相互监 督,以收制衡之效。按唐制,中书、门下、尚书三个中央行政机关的职掌为“中书 主出命,门下主封驳,尚书主奉行。 ”在现今唐太宗明陵博物馆库房里存留的一块石 碑的碑文记载了唐中央权力机构运行的过程。此碑文记载了贞观十五年(公元 641 年)正月给临川公主爵号的诏书内容,落款是这样的:中书省于正月十五日拟立, 门下省在第二天通过,尚书省在同一天向有关部门下达 。可见,唐代的中央行政体 制革除了以往历代中央职权不明、权责不分的弊端,代之而起的是三个机构的人员 组成、职权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并且更具创新和富有深意的是,将三个部门置于 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关系当中。在三个部门中一个部门作出的决策或决议需得到 下一部门审核同意之后才能流转到第三个部门,这一制度的设计与西方启蒙思想家 三权分立学说有许多相似之处。 这种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衡的制度在唐代的政治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 体的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立了政策法令的监督审核制度。该制度在很大 汉书卷 19百官公卿表 ,北京:中华书局,1962 年标点本,第 742 页。 曾繁康中国政治制度史 ,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3 年,第 145 页。 王立民: 唐律新探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 85 页。有关唐太宗明陵博物馆碑文的论述参见该 书。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4 的程度上既保证了唐王朝的诏敕法令能够正确及时的被指定出来,同时又确保了其 在社会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执行力。如在贞观定本,后经完善成为中国古代封建法典 集大成者的唐律疏议的颁行 以及中国第一部完备的行政组织法唐六典的出 现与这一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政策法令的监督审核制度有着很大的关系。可以说 正是由于这一政策法令的监督审核制度的存在才使中国古代的立法技术上升到了一 个更高的层次上,进而产生了这些完备的法律。这些历经多个部门反复调研后通过的 法令在唐初的社会现实中都发挥了其预期的效用,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的作用。其次,该制度在发挥唐统治集团集体智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一道 敕令的颁行须首先是皇帝个人将其意旨传达给中书省,其后中书省将草拟好的敕令 交给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审核后的结果有两种,如果通过则交给尚书省执行,如果 发现敕令存在不便则交回中书省重拟。可见在这种过程中并不是某个人或某几个人 的意志就可以将一道法令颁行,它们的颁行是唐统治集团集体智慧的结晶,反映着 唐王朝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正因为如此,这些法令在社会现实中获得了更大的生 命力,它兼顾了法令的质量和效率,减少了现实生活中的执行阻力。 正是由于初唐拥有着这样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中央行政体制,使得贞观初期 的每一项政策法令都经过各个部门的讨论、制定、再讨论的循环往复论证后才付诸 实施,发挥着唐统治集团的集体智慧,从而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和实用性,保证了 在贞观初年各项决策都能做到“以民为本” ,为经济的恢复、政治的清明、社会的安 定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二)科举选官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才选拔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分别等第,大权掌握在 担任中正的门阀手中,吏部基本上按州郡大小中正所选拔和评定的等第任用。九品 中正制在其后期成了支撑门阀政权的一大杠杆,弊端丛生。至隋时这一制度经过了 三百多年的发展已变成了门阀士族施展特权的工具。隋炀帝时为革除该制度的弊端, 建立了进士科,用策试取士。学界一般把隋炀帝创制进士科作为科举制度正式产生 旧唐书卷 50刑法志 ,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标点本,第 2141 页。该书中记载了永徽四年(公元 653 年)颁行的唐律疏议在拟完后,经门下省审核的情形: “条疏义奏闻,仍使中书门下监定。 ”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5 的标志 。这一制度至唐时已发展的较为完备,它为唐朝选拔人才提供了客观的、合 理的制度,而在贞观前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