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摘要摘要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迄今为止面临的规 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挑战之一。气候变化使得我们赖以生存 的地球潜伏着重大危机。为了扭转全球变暖的趋势,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世界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遏制全球变暖。在 众多措施中,建立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最为重要。 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碳排放交易越来越活跃,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 家, 先后建立了环境交易所,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市场等进行全球性的碳排放 交易。到 2012 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到 1500 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 成为第一大市场。 中国要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有所成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 济发展模式,找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通过对众多低碳 经济理论的探讨,结合具体的实践经验,我个人认为,从我国国情出发,建 立一个全方位、多层次、与国际接轨的碳交易市场是必然选择。 本文将分别分析国际碳交易的现状和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情况, 探讨建 立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必要性,研究我国碳交易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尝试分阶 段完善我国碳交易市场,同时探索绿色金融工具的使用,建立统一的碳排放 期货交易市场。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交易 碳排放期货 2 abstract climate change has emerged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hallenges in human history, as well as an underlying crisis to our mother earth. to reverse the global warming and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are taking steps to cut th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among various actions, it is of the most importance to establish a global carbon trading market. with the coming of the low-carbon age, the carbon trading grows active, and environmental exchanges, through which the carbon trading goes global, have been built up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represented by the us and the eu members. by 2012, the global carbon market will reach 15 billion dollars, surpassing the oil market in predictable future to become the largest market in the world. to make any accomplishment in this green age, china should find its own pathway 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 by adjusting its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volving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the author believes, based on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it is only natural to establish an omnibearing, multi-level carbon market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he article will investigate the imperative to establish a carbon trading market in china 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arbon trading. then it will further explore the future and the model of chinas carbon trading, with the progressive attempt to perfect the carbon trading market. in the end, it proceeds to discuss how to build up a unified carbon emission futures market, with green financial instruments. keywords: low-carbon economy, carbon trading, carbon emission futures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 外,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 果。 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 人承担。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 外,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 果。 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 人承担。 特此声明特此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年 月月 日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 保存、 使用学位 论文的规定, 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 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 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 学 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 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 保存、 使用学位 论文的规定, 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 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 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 学 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 学校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使用学位论文, 或将学位 论文的内容编入相关数据库供检索;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 守此规定。 学校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使用学位论文, 或将学位 论文的内容编入相关数据库供检索;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 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年 月月 日日 导师签名:导师签名: 年年 月月 日日 1 第第 1 章章 引言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 近年来,以全球变暖为基本特征的气候变化越来越明显。自工业革命以来,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 25%,远远超出科学家勘测出来的过去 16 万年的 全部历史记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 气候变化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已成为全球共识,国际社会要求对气候变化进 行研究并制定相应政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这种状况下,联合国第 45 届大会 根据 1990 年 12 月 21 日号的第 45/212 号决议,建立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经过 艰难的谈判,于 1992 年 5 月 9 日在纽约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同 年里约环境发展大会期间,各国就其进行讨论,并最终签署该公约。各缔约方最 终目的为 “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约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水 平上” 。即这一水平能够满足三个要求:促使生态系统自然发展、粮食生产免受 损害、经济可持续发展。1997 年第三次缔约方会议在日本京都进行。这次会议 最终完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简称京都议定书)的制定。 京都议定 书对框架公约附件一的国家规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量化减排指标,同时 规定了三种协助发达国家履行温室气体排放的灵活交易机制。2009 年 12 月 7 日 至 18 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15 次缔约方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 哥本哈根举行,会议进一步促使世界向低碳经济迈进。随着全球气温变暖加剧和 恶劣天气频繁发生,更多的国家将被施加减排义务,全球进入“低碳经济时代” 。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体系 本文主要是以建立我国碳交易市场为主要研究内容,从介绍碳交易的模式、 原理开始, 通过对全球和我国现阶段碳交易现状的分析, 探索不同发展阶段的 “碳 交易排放”市场,最终以市场交易的模式来完成我国向低碳经济时代的转型。具 体结构框架如下: 引言部分主要论述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给出了论文的主要内容与框架体 系。 第一章从碳交易市场的定义开始, 主要介绍碳交易市场的原理科斯定理, 并介绍碳交易的运行机制,以及对碳交易的展望,从而为下面章节的展开奠定理 论基础。第二章以欧盟、美国为代表,介绍全球碳交易的现状,并就欧盟和美国 进行对比。第三章分别从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环境交易所、以及金融 体系等几个方面阐述我国碳交易的现状。 第四章系统的阐述了我国建立碳交易市 场的必要性。 第五章分三个阶段, 探讨应该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碳交易市场。 2 在最后一部分中精练、完整、准确的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及其在该学术领域 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第第 2 章章 碳排放权交易的概述碳排放权交易的概述 2.1 碳排放权交易的定义 碳排放权交易(简称碳交易)是指各国政府根据其实现对京都议定书的 减排承诺,对本国企业实行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控制的同时允许其进行交易。 作为国际碳交易市场(简称碳市场)最重要的强制性规则之一, 京都议定 书 (简称议定书 )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二 氧化碳为代表的 6 种温室气体的减排问题,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 简称碳交易。 它包括: 清洁发展机制 (cdm) 、 联合履行 (ji) 、 国际排放交易 (ets) 三种形式。其中 cdm 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碳交易的最主要形式。而 ets 和 ji 是指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交易。 议定书规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fccc,简称公约 ) 附件一国家(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量化减排指标,要求在 2008-2012 年 间其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 1990 年的水平上平均削减 5.2%。 碳市场中,存在着供给方、需求方以及金融机构。他们在碳市场中扮演的角 色各不相同。比如,在碳市场的供给方中,有项目的运营和开发企业,有成本控 制较低的排放实体,以及国际金融组织、基金,以及各个银行等规模较大的金融 机构、咨询团体、以及技术开发转让的企业。而需求方中,主要是相对减排成本 比较高的排放企业、自愿买家中,有碳交易的企业、政府、个人等。而发挥重要 作用的金融机构,则包括经纪商、交易所、保险公司、基金等相关中介机构。 2.2 碳排放权交易的原理 从经济学的观点看, 促使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和形成稀缺资源有两条基本途 径:一是政府干预市场,即通过政府制定和实施有关政策、法规和其他管理措施 来解决外部不经济性问题,从而使某种资源成为稀缺资源。二是明确环境资源的 所有权或财产权,即通过明确所有权或环境资源权、资源物权来解决外部不经济 性的问题,从而使某种资源成为稀缺资源。前者称为管理学派,这种理论强调通 过政府行为或公共行为来解决外部不经济性问题。后者称为所有权学派,其主要 理论是以科斯定理为核心的产权经济学。 本文中所研究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是以产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理沦 基础。科斯等人认为:所有权、财产权失灵是市场失灵的个根源,资源配置的 3 外部性是资源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称所导致, 市场失灵是由产权界定不明确所 致。只要明确界定所有权,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活动就可以有效解决外部不经济 问题,即通过明确界定产权可以将外部成本内部化。 科斯定理包括二方面内容:在产权界定明确且可以自由交易的前提下,如果 交易费用为零, 那么, 无论法律如何判决最初产权属于谁都不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资源配置将达到最优。此为科斯第一定理。在存在交易费用即交易费用为正的情 况下,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此为科斯第二定理。这种理 论将外部不经济性与所有权联系起来, 强调通过私人行为来解决外部不经济性问 题。 根据科斯定理,只要明确产权和依法保障产权,可以在无须政府行政交涉的 情况下,通过产权方、侵权方或围绕产权的有关各方的讨价还价,实现没有社会 成本的环境优化管理。 碳排放权作为排污权当中的一种,具有排污权的特性,即不具有明显的产权 界限,不具有使用的专有性和可分离性,每个人都可以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从 而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近年来日益严重的气温 上升现象。然而,通过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具体的 交易方式是由国家环境管理部门确定全国的碳排放权总量, 并分配给各个企业使 用。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转让和进入市场交易等操作。 这样做有利于明确各个企业排放权的产权界限, 使碳排放空间这一公共物品私有 化,从而使市场在其中可以发挥作用,达到控制污染和实现经济效率的目标。 2.3 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机制 目前,碳市场的运行机制有如下两种形式1: 一类是基于配额的交易。这类交易的特点是,在机构的约束和控制中,有些 国家是相对有减排指标的。这些国家同时运行在市场中。管理者在一定比例的总 量管制中和配额交易的制度下,向这些参与的国家制定和分配相关的排放配额, 这些配额在市场交易中,把环境的绩效和灵活性相结合,使参与的国家尽力去降 低成本从而达到相关的技术和配额要求。 另一类是基于项目的交易。这类交易的特点主要是项目相互间的合作。合作 方中,买方需要向卖方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从而获得温室气体的减排。在发达 国家中,要在本国进行减排工作是成本较高的,主要是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而 在发展中国家,这些成本相对较低。因此由发达的国家利用自身资金的优势、技 术优势和设备优势帮助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和那些转型国家, 然后再把产生的 1 百度百科, 年 6 月 10 日 4 减排额度卖给发达国家或者进行市场出售。 2.4 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前景 目前碳市场交易规则还在制定、完善中,尚未形成统一的全球市场,各国、 各地区都在发展自己的区域性的碳市场。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碳市场成交额的增长速度惊人, 自 2004 年起,全球 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标的的交易总额, 从最初的不到 10 亿美元增长到 2007 年的 640 亿美元,四年时间增长了 64 倍,交易量也由 1000 万吨迅速攀升至 30 亿吨。 2008 年成交总额为 1263.45 亿美元,预计 2012 年将达到 1500 亿美元,有望超过 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结合清洁发展机制( cdm )和联合履行( ji )已签约的国际项目数量, 2008 年至 2012 年的市场需求预期如下图: 图 2.1 cdm 和 ji 市场需求预期 正因为世界碳交易市场如此巨大,英国、欧盟、美国先后进入碳交易市场。 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等,也在积极寻求发展碳交易市场的道路。 第第 3 章章 世界碳交易的发展现状世界碳交易的发展现状 3.1 全球碳交易市场的现状 从 2005 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形 成了一个配额交易市场与自愿交易市场相结合的市场架构,见图 3.1。 2 世界银行:世界碳市场发展状况与趋势分析,2010 年 潜在需求分配数量单位剩余需求 百万吨co2当量 未调整的百万吨co2当量 绩效调整的百万吨co2当量百万吨co2当量百万吨co2当量 政府57024212186366 私营1065179289610159 小计16352034101793525 已签约的清洁发展机制和联合履行机制 项目 5 图 3.1 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架构 2008 年,即使面临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碳交易市场依旧保持高增长的态 势,具体情况见表 3.1: 表 3.1 2007 年至 2008 年全球碳交易部分交易类型的交易情况 2007 2008 交易量 交易额 交易量 交易额 项目 百万吨二氧 化碳当量 百万美元 百万吨二氧 化碳当量 百万美 元 一级清洁发展机制 552 7433 389 6519 联合履行发展机制 41 499 20 294 其他遵约额自愿交易 43 263 54 397 小计 636 8195 463 7210 基于项目的交易 二级清洁发展机制 240 5451 1072 26277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2060 49065 3093 91910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 23 72 69 309 基于配额的 小计 2083 49137 3162 92219 总计 2959 62783 4697 125706 6 尽管 2009 年的哥本哈根会议最终并未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潜在 的积极因素仍然会刺激全球统一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据世界银行预测 3,2008 年 到 2012 年每年的碳交易需求将达到 7 亿至 13 亿吨,每年的市场规模至少达 600 亿美元,2012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500 亿美元。据统计 4,国际上的碳基金已经达 58 只,规模达 118 亿美元。具体情况见表 3.2。碳交易比较完善的地区主要是欧 盟,占全球碳市场总规模的 85%以上,欧洲碳排放市场日交易量达到 480 万吨。 表 3.2 全球碳基金发展情况 购买商/基金 数量 期限 项目 价格范围 (tco2) 德国 kfw-碳基金 5000 + 1000 万欧元 2005/03/31 提交意向书, 无最后期限 不包括:核能 厂、林业/土 地使用、大型 水电项目 10 美元, 取决于项目和风险 (可讨论) 日本温室气体减 排基金 14000 万美元 澳大利亚 ji/cdm 计划 2004年为2400 万欧元; 20062012 年 的年均值为 3600 万欧元 2006 年 1 月 可讨论 雏形碳基金 (世界银行) 18000 万美元 各种技术;目前为可再生能源和垃圾转能源项目 社区发展碳基金 (世界银行) 12860 万美元 小型项目和垃圾转能源项目 荷兰 cdm 基金 (世界银行) 18000 万美元 项目范围不限定 icf 荷兰碳基金 (世界银行) 4400 万欧元 re/ee、垃圾、甲烷收集、气体 3 世界银行:世界碳市场发展状况与趋势分析,2010 年 4 关于清洁发展机制 cdm 和碳基金进展情况报告 7 3.2 欧盟碳交易的发展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碳市场主要是欧盟排放交易市场,主要是 29 个成 员国(包括敦士登以及挪威) 。并且有大约 1.2 万个工业温室气体企业。主要交 易活动在 8 个交易中心,他们是:北欧电力交易所(nordpool) 、意大利电力交 易所(ipex) 、荷兰 climex 交易所、奥地利能源交易所(exaa) 、欧洲气候交易 所(ecx) 、伦敦能源经纪协会(leba) 、欧洲能源交易所(eex) 、巴黎 bluenext 碳交易市场。 而世界上最为活跃的碳市场交易也是在欧盟间产生。2002 年荷兰和世界银 行首先开始碳交易, 并且排放权的价格为 5 欧元每吨, 2004 年为 6 欧元, 到 2006 年,已经快速涨到了 31 欧元。而当年的交易额达到 280 亿美元。比 2005 年增长 了近 1 倍,交易的二氧化碳达到 13 亿吨。其中完成交易量最多的是阿姆斯特丹 的欧洲气候交易所(ecx),交易量达到 4.5 亿吨。 欧盟的战略主要是降低成本,而主要手段是运用市场机制。为了达到目标, 也为了能在 2008 年启动全球温室贸易中占据有利位置,2003 年 10 月欧洲议会 和理事会就共同设立了一个从 2005 年开始实施的温室气体排放许可交易制度, 即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该体系是主要帮助欧盟完成目标的关键措施,并可以在今 后发挥更大的作用。欧盟体系是以: “上限-贸易”为基础,其包含了主要排放二 氧化碳的工业实体,并占整个欧盟的排放总量的一半。 欧盟排放贸易机制分两期进行。第一承诺期从 2005 年到 2007 年,在这个阶 段主要是实验阶段;第二承诺期从 2008 年到 2012 年,这同议定书的第一个 承诺期时间相同。在欧盟排放贸易机制中,相关规定的配额在欧盟成员国之间是 可以进行自由贸易的,1 个配额(e u a)等于 1 吨二氧化碳。其中大部分配额 是无偿分配的,预测排放、历史排放、部门排放标准为主要考虑的因素。在 2 年多的运行中,成效是明显的。在第一年中,企业执行情况是很乐观的,其中最 为突出的是英国,有 99%的企业完成履约。在这两年中,整个欧盟温室气体排放 量下降非常明显。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成功,使得在京都机制下的投资也迅速增加,比如清洁 发展机制的相关项目。另外,在控制温室气体的认识方面,企业管理层也有很大 程度的提高。值得说明的是,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和议定书是有所不同的。前 者是一个依据欧盟法令和国家立法,建立在企业层次上的机制上的,其主要是管 理工业设施的排放,而议定书是在各个不同的政府间谈判达成的,所以两者 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由于欧盟在初期已经取得了上述比较成功的经验,为了进一 步降低与其相关的履约成本,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积极推进与其他排放贸易制度的 连接。目前主要是和京都议定书附件 b 国家进行排放贸易连接,如果想和更 8 多的政府进行连接,则需要通过双边认可,例如美国州一级的排放贸易制度。 3.3 美国碳交易的发展 在欧盟积极拟定集体策略的同时,美国也进行了温室气体排放的计划。一个 美国自愿性的团体正在准备建立一个先导性的交易计划,即芝加哥气候交易所 (ccx),其希望借以建立机构并增加技能。这是个具有前瞻性的决定,因为美国 联邦政府后来退出了“议定书”的谈判,多家北美公司、市政府与金融机构也退 出董事会,但六类温室气体终于在 2003 年 12 月开始交易。目前芝加哥气候交易 所在欧洲已经与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合资创立了欧洲气候交易所, 在加拿大则与 蒙特利尔交易所合资建立了蒙特利尔交易所,并计划在日本、俄罗斯和纽约设立 办公室。 下图为2006年和2007年欧盟和美国芝加哥交易所的碳交易的成交量和成交 额情况。 表 3. 3 2006 年、2007 年欧盟和美国碳交易的情况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欧盟和美国碳交易市场都不是完全意义上 的国际碳排放交易体系。欧盟排放贸易体制是指欧盟之间内部的低碳交易,cdm 是可以在欧盟排放贸易体系中进行市场交易, 也允许政府和企业把用不完的的排 放量在该体系下进行买卖;这种贸易体制基本上能够满足京都议定书的要求,今 后也十分容易与国际排放贸易接轨,这也是为何欧盟能够积极推动“议定书”的 原因。而美国由于交易相对显的自由,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既能够对 cdm 项目进行 贸易,也可以对民间的项目所产生的减排量进行交易。交易所的主要基础是建立 在自愿的基础上的,但是唯一不足的是并未得到京都议定书的确认。因此,芝加 哥交易所的价格往往比欧盟温室气体减排交易价格略低。 时 间 2006 年 2007 年 项目 成交量 (mt) 成交 (mus) 成交量 (mt) 成交额 (mus) 欧盟排放贸易体系 1104 24436 2061 50097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 10 38 23 72 总计 1014 24474 2084 50169 9 第第 4 章章 我国碳交易的发展现状我国碳交易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被京都议定书纳入强制减排计划中,但是我国 却一直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参与碳市场的活动,各地也相继建立起环境交 易所,与碳交易相配套的绿色金融体系也在逐步的建设当中。以下是我国碳市场 的具体介绍。 4.1 我国碳交易的基本形式 4.1.1 cdm 简介 京都议定书中引入了三个灵活的履约机制,我国使用较多的是清洁发展 机制,简称 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 的核心,是允许发达国 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级的减排量抵销额的转让与获得。 cdm 最大的特点是“双赢”机制:由于全球变暖是一个全球范围上的,这使 得虽然各个国家所处的发展环境和阶段不同,但是因为全球范围的共同结果,使 得发达国家在面临如何更经济的减排问题上,不得不帮助发展中国家。这主要是 因为发达国际在技术上的优势以及在成本过高上的劣势所决定。按照 cdm 的机 制,发达国家通过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相关环保项目,使得项目减少排放量,而 这是“议定书”中的一部分义务。对发达国家来说,主要是可以使其利用发展中 国家成本较低的优势来减少自己排放配额。 而对于迫切需要资金和技术的发展中 国家而言,有了发达国家的帮助,可以使自己的国家快速发展,从而提供更多的 发展机会。因此 cdm 是双赢的机制。 原始 cdm 市场的卖方主要是中国、印度尼西亚、巴西、智利、墨西哥等国, 买方主要是英国、日本、卢森堡、德国等国。中国是最大供给国,占据 83%的市 场份额,远远超过其他发展中国家。 4.1.2 我国 cdm 项目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在 cdm 项目及核证减排量供应量方面已领先全球。2007 年中国 cdm 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cers)的成交量占世界总成交量的约 73%,2008 年 占到 84%。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 中国从政府到民间已经充分认识 到 cdm 将是一个可以长期发展的机会。由于交易额巨大,随之也给中国带来了很 大的融资机会, 出售核证减排量不但可以有利于环境的改善, 还能加速结构调整, 使得我国改变以往一直希望但又举步维艰的结构转型。在国外的资金帮助下,我 们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截至2009年5月, 中国共有544个项目成功注册, 占全部注册项目的33.64%, 10 累积核证减排量为 12,6872,554 吨二氧化碳当量,占东道国 cdm 项目签发总量 的 44.37%。具体情况如图 4.1 和图 4.1: cdm项目注册比例 18.61% 2.78% 7.05% 9.77% 26.16% 33.64% 1.98% 中国印度巴西 墨西哥马来西亚智力 其他 图 4.1 cdm 项目注册比例 核证减排量 5.17% 13.30% 2.04% 10.50% 23.05% 44.37% 1.57% 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 韩国越南其他 图 4.2 核证减排量 4.1.3 我国现阶段 cdm 的问题 首先是价格过低。中国的实体经济企业为碳市场创造了众多减排额,但一个 极为重要的问题是中国处在整个碳交易产业链的最底端, 中国创造的核证减排量 被发达国家以低廉的价格购买后,通过它们的金融机构的包装、开发成为价格更 高级的金融产品、衍生产品及担保产品进行交易。发达国家还正在全力吸引中国 11 的金融机构参与到他们所建立的碳金融市场中,进而赚取中国资本的利润。如 2009 年 6 月,中国卖给欧洲买家的核证减排量的现货价格为 11 欧元/吨左右, 而同样代表一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在欧洲市场交易的欧盟配额的期货(2014 年 12 月到期)价格却高达 19 欧元/吨。 其次是风险较大。由于 cdm 是一个新兴体制。国际上在 cdm 的申请上的标准 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对我们中国来说,由于申请环节复杂,我们需要先通过国家 发改委的程序,再通过第三方以及联合国 cdm 执行委员会的严格把关和审核。由 于参加申请的国家众多,因此项目的合规性很严格。正是这种国内国外的两套程 序,使得申请 cdm 方需要投入很多前期费用。一般从申请到落实,需要 10 万美 金的投入。 而程序的不断完善和进化, 也使得中国很多企业感到 cdm 的门槛很高, 从而望而止步。 另一方面,由于 cdm 的市场性,从而使得竞争也十分激烈。由于 cdm 当前主 要还是买方市场,这样谈判中的主导方多为发达国家。作为中方而言,由于我们 没有相应的自己交易市场,以及信息的不对称,使得我们的议价能力很低,基本 上是买方说了算。更重要的是,由于目前国内没有自己的交易市场,因此国内的 企业总是觉得低价总比没有价格好,因此只要能找到买方,基本上都能成交。正 是由于我国这种不完善的交易情况,使得交易十分混乱。大部分的利润全都是由 买方赚走。随着我国国内市场的不断完善,今后交易会更加规范,但是随之而来 的也是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而这种竞争也同样会使利润相对减少。 最后,由于 2012 年后我国的减排义务尚未确定,企业现在签订购买协议蕴 含诸多不确定因素,由此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不容忽视的。 4.2 我国环境交易所的建立 面对前景可期的中国碳交易市场, 近年来, 中国开始构建自己的碳市场。 2008 年初,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及管理中心在北京正式启动,此外,北京环境交易 所、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于 2008 年相继建立。 由于国家对于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省市节能减排的压力都很 大,上述因素导致环境交易所纷纷涌现,希望在潜力巨大的市场中抢滩市场,拔 得头筹。本文将选取北京环境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4.2.1 北京环境交易所 6 月 18 日,北京环境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京环交所)与全球最大的碳交易 所欧洲 bluenext 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悉,在北京环境交易所挂牌 的 cdm 项目将同时在 bluenext 的渠道上发布。这是中国的碳交易卖家首次直接 面向全球公开。 北京交易所目前正在尝试一种渐进式的改革方式。在北京环交所看来,中国 12 目前的政策环境离真正意义上的交易差得还很远, 尚不适合立即采取限额交易这 一被其称为“激进式改革”的模式。相反,根据中国过往的经验,总经理梅德文 认为, “渐进式改革”也许更适用于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因此,北京 环交所决定从自愿减排交易(ver)开始做起。 北京环交所董事长熊焰解释, 这个自愿减排就是没有强制减排责任的国家和 企业,基于企业社会责任,或者社会的长远发展,自愿减排产生的减排量。 2009 年 8 月 5 日, 北京环交所宣布达成 “国内自愿碳减排第一单交易” 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 27.7 万元购买奥运期间北京绿色出行活动产生的 8026 吨碳减排指标,用于抵消该公司自成立起至 2008 年底全公司运营过程中产 生的碳排放。 不过,在 2009 年 10 月熊焰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第一单具有偶然性。目前, 北京环交所一直在研究,试图制定出一个自己的碳自愿减排标准,并将目标暂时 锁定在广义的农业项目,而非大型工业项目上。 4.4.2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tcx)(以下简称天交所)是国内首家综合性排放权交易 机构。和北京、上海两家交易所不同的是,天交所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它的股 东包括中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之一中石油(cnpc)下属的中油资产管理有限 公司、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 。其中中油资产管理有限公 司持有总股份的 53%,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持有 22%、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持有 25%。 天交所借鉴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自愿限额交易模式, 建立 “总量限制与交易” 平台,这是国际碳交易市场的主流模式。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总量限制与交易”平台结合了政府监管和市场力量。 由主管部门为交易体系所涵盖的排放部门(如化工、 水泥等)制定一个二氧化碳排 放上限,通过无偿或者有偿(拍卖)的方式将碳排放额度分配给排放源企业。排 放量低于上限的企业,可将剩余额度出售图利,而超额排放的企业,则须从其他 有结余指标的企业购买额度,以抵消其超额排放。 这种模式优点明显。从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的运作实践来看,2007 年 ccx 交易量为 0.23 亿吨,交易额只有 0.72 亿美元,但比 2006 年几乎增长 2 倍。 虽然规模不大,但交易额却在持续增长。到 2008 年,虽遭遇金融危机,但其交 易额增长幅度高达 329。 2009 年 9 月,天交所发起“企业自愿减排联合行动” ,得到了包括中石油、 华电、中国铝业在内的 30 多家企业的积极响应。按照计划, “企业自愿减排联合 行动”首批将选择 20 家国内排放企业,这些企业涵盖不同行业,拥有较大的排 放规模。 13 随着“企业自愿减排联合行动”等各种项目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 始有了碳交易需求,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很多企业从碳的盘查、记录到减排目标 的设定,再到自愿减排,已逐步形成体系。 4.4.3 我国环境交易所的不足之处 继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以及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后,2009 年,武汉、杭州、昆明等地也相继成立环境交易所。2010 年初,河北环境能源 交易所也已成立。从表面上看,我国碳交易市场已初具规模,然而其中却隐含了 诸多问题。 首先在碳排放交易方面,我国目前没有建立国内的碳交易市场体系,国内一 些交易机构正处于跑马圈地占地盘阶段,观望等待情绪较重。 其次由于配套的政策法规未到位等原因, 在国际上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 的碳交易市场,在国内却一直未能真正启动。法律的缺失使得国内碳交易监管困 难,出现问题后很难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目前国内交易所的主要业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碳排放量交易。 北京、 上海、 天津三地的环境交易所现在主要的业务是节能环保技术交易、 二氧化硫排放权交 易和排污权交易。不仅如此,国内目前出现的碳交易,虽然也有一些国内自发的 交易,但是主要是针对欧洲碳市场制定的规则而进行的一些“倒买倒卖”行为, 真正的国内碳市场还未出现。 4.3 我国绿色金融的现状 4.3.1 绿色金融的定义 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 在投融资决策中考虑 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融合进银行的 日常业务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 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金融有两层含义: 一是金融业如何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另一个是指金融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前者指出“绿色金融”的作用主要是 引导资金流向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 引导企业生产注重绿色环 保,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理念;后者则明确金融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避免 注重短期利益的过度投机行为。 本文中所论述的绿色金融主要是指金融业如何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 4.3.2 绿色金融的作用 “绿色金融”之所以越来越受到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各类企业和民间金融 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的重视,是由于无论在减少企业环境污染方面,还是在促进 14 环保产业发展方面, “绿色金融”都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和发展潜力。 首先,环境污染问题多由微观企业所产生,因此属于微观问题;但是,环境 污染问题的解决则必须从宏观层面着眼, 从整个经济层面乃至社会层面来加以防 治。而金融手段,既具有宏观协调的功能,又能够从微观机制入手加以防范和治 理,兼具宏观协调和微观防治之功效。 其次,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而导致“市场失灵” 。 为了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就需要政府的介入。而政府的介入往往以事后处罚 为主,并且会因官僚主义作风、办事效率低下等原因而导致“政府失灵” 。 “绿色 金融”的出现,则是将环境风险组合到金融风险里面,充分利用金融风险管理技 术,借助市场机制、政府管制以及社会监督(新闻媒体、非政府组织)等多种力 量,变事后处罚为事前预防,既解决“市场失灵” ,又回避“政府失灵” 。 再次,在环保问题上,当国民作为消费者对企业进行制约时,不仅呈弱势状 态, 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因为消费者往往会为追求价廉物美的产品 而不得不放松对生产企业在环保方面的约束;但是,当国民作为投资者对企业进 行制约时就变成了强势一方, 并且由于将环境风险因素纳入了投资回报率的考量 当中,因此投资者往往更加关心所投项目或企业在环保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效, 以规避因环境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最后,环境污染问题成因各异,形式多样,企业往往会想尽各种办法规避监 管,逃避惩罚。政府的监管往往因为工作量大、覆盖面广而顾及不全,社会的监 督又往往因为缺乏惩治手段而望洋兴叹。但由于金融手段多种多样,并且直接切 中污染企业的融资命脉,因此,绿色金融的发展能够对污染企业起到综合治理之 功效。 4.3.3 我国绿色金融的现状 目前我国银行已经陆续开展了碳交易领域的业务,但是收效甚微。我国碳交 易市场没有成熟完善,各个银行目前仅是开展 cdm 的项目,由于 cdm 本身存在诸 多问题,使得各个银行的碳交易业务并没有真正开展起来。更为严重的是,因为 很多卖家、买家对通过市场化机制来促进节能减排不是很了解,而企业对节能减 排、发展绿色经济重视不够,商业银行在没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不敢贸然介入其 中。同时由于政策上激励措施不足,特别是金融政策方面的相对滞后,各个金融 机构大多持等待和观望态度。 例如,中国主权基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管理(简称中投)拥有规模庞大的外 汇储备,对内具有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等负责气候变化问题的部委协 调的能力,对外具有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世界各国金融公司进行沟通和学习的 能力。然而具有如此之天时、地利、人强的中投却以碳市场规模太小,规则尚不 15 完善为由,没有为促进中国碳市场的建立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第 5 章章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与完善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与完善 发展碳交易市场已成为这个低碳时代的主流发展趋势。在欧洲和美国,碳排 放权是可以进行市场交易的,并由此衍生出碳排放期货。而在我国,碳交易作为 一种新生事物刚刚进入人们的视野。 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加快发展我国 碳排放权交易,加入全球碳交易行列中,在全球碳市场中争夺话语权,抢占有利 地位。因此建立一个全方位、多层次、与国际接轨的碳交易市场成为当务之急。 5.1 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意义 发展我国碳交易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多名气候经济学家表示,减少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所需的成本,很可能将在 20 年内升至每年 4380 亿美元, 这一数字相当于中国 2030 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估值的 7.5%5。保守估计政府每 年至少需要投入 1 万亿元人民币, 资金主要用于引进技术, 提高最终用户在工业、 建筑和运输方面的能源效率6。如此巨额的投资,单靠政府买单是无以为继的, 且在资金使用效率上无法做到最优。 因此我们要利用市场机制调动各方的参与和 资金,即需要通过碳市场对资本、技术等稀缺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发展我国碳交易市场有利于绿色金融的发展。 如果我国能尽快建立适合我国 国情的碳交易市场,必然可以带动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因为碳交易本质上也是 一种金融活动,与一般的金融活动相比,它更紧密的连接了金融资本与基本的绿 色技术实体经济:一方面金融资本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创造碳资产的项目与企业, 另一方面来自不同项目和企业产生的减排量进入碳金融市场进行交易, 被开发成 标准的金融工具。从整体来看,金融机构将会成为碳交易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 业务范围将会渗透到该市场的各个交易环节。具体包括,在原始的碳排放权的生 产中, 商业银行向项目开发企业提供贷款, 为项目开发企业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 为原始碳排放权的开发提供担保,在二级市场上充当做市商,为碳交易提供必要 的流动性, 开发各种创新金融产品, 为碳排放权的最终使用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 或者为投资者提供新的金融投资工具。由此可见,碳市场具有连接绿色金融的功 能。 发展我国碳交易市场有利于参与制定全球低碳标准。 在低碳标准的决策权方 面,联合国环境变化执行理事会(eb)掌握“裁决权” 。而 eb 的决策权是以行业 5 金融时报,英国,2009 年 9 月 3 日 6 2050 年中国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16 中 10%的企业为标准的。目前这个标准还不成熟,但是由于国外尤其是欧盟碳交 易逐步发展完善,联合国标准很有可能以欧盟的碳市场为指标。我们如果想要参 与世界低碳决策,就必须建立一个发达的国内碳交易市场,拥有自己的标准。我 国碳市场的成熟度和碳交易标准的可行性将决定我国在国际碳交易标准制定中 的话语权。 发展我国碳交易市场有利于争夺全球定价权。就我国而言,尽管我国是未来 低碳产业链上最有潜力的供给方, 却仍不是定价方。 由于没有自己的碳交易体系, 我国无法获得相应的定价权。因此建立碳交易市场的根本意义在于形成价格,并 给相关市场提供明确的信号。比如,如果市场预期能源价格上涨,大家就会积极 开展节能以及相关技术的研发。如果市场真如预期,那么参与各方对能源价格上 涨的承受能力就会显著增加,从而有效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 5.2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准备阶段 通过对现有理论的研究和相关文献的梳理,本人认为要建立一个全方位、多 层次、与国际接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新学期学习计划(汇编15篇)
- 胸痹心痛病查房
- 2024年房产赠与双方协议
- 2024年新修订版:地区物流配送合同
- 2024年房屋租赁合同条款与条件
- 社区糖尿病诊断与干预
- 物业服务心得体会
- 【初中道法】共建美好集体课件-2024-2025学年统(2024)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廉洁教育月心得体会8篇
- 农作物改良答辩报告模板
- GB/T 3903.2-1994鞋类通用检验方法耐磨试验方法
- GB/T 10801.2-2018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
- 12J5-1 平屋面建筑标准设计图
- 中印边境争端
- 《墨梅》课件(省一等奖)
- 招聘与录用期末考试卷及答案AB卷2套
- 三美术上册第16课新颖的电脑课件1新人教版
- 实验室基本技能培训课件
- 如何申报科研项目 课件
- 李子栽培管理技术-课件
- 物理听课记录物理听课记录及评析范文(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