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于连形象浅析摘要:长期以来,法国作家司汤达及其代表作红与黑一直受到我国读者与文学界的高度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是小说主人公于连这一人物的命运牵动了无数读者的心。故分析其形象、探析其性格奥秘的专著论文是五花八门、不可计数。但这些文章大多是从时代、环境等外部因素来探讨这一人物形象,而很少深入人物的主体世界来解读于连的悲剧。本文试从精神的分裂与冲突的角度来展现于连丰富的内心世界,探析作者的写作目的。司汤达高超的心理分析与心理描写给我们的这种尝试提供了可能。一、性格的形成及其分裂现代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性格的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在他的童年。因而我们探析于连性格的形成,也应把目光投注到于连生活的早期,即他的家庭生活(红与黑1-5章)。虽然作者对这段生活的描述较为简单、概括,但我们仍可以从其叙述中看到于连在其以后生活中显现出来的性格的全部。于连出生平民,是个瘦小的年轻人。他体质羸弱,相貌英俊,因使斧子的本领比不上他的父亲和两个哥哥,所以受到他们的蔑视,还经常挨打。他有幸得到一位老外科军医的赏识,并从他那里受到了教育,能够读书写字。卢梭的忏悔录和拿破仑的圣赫勒拿岛回忆录是他最喜爱的书。于连身属被压迫的阶层,且深受十八世纪启蒙思想的浸染和那位老外科军医无私的爱的熏陶,这形成了他性格中的真诚、善良、渴求真爱等美好的一面。然而于连面对的环境是恶劣的,他在家庭中是以一个异类的身份出现并受到他们的歧视。家里人谁都鄙视他他总是挨打,他像一个弱者那样受到人们的鄙视。在这样一个以体力论强弱的家庭里,他是没有出路的。这一切都将使自卑如影随形地缠住他,使他溺于自卑之中而无法自拔。自卑成了他性格的核心。但也正是这自卑产生了日后驱动他孤身奋战于上流社会的动力,促使他那巨大的野心的形成。因为没有人能长期忍受自卑感,人类正是通过思维而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由于自卑总是造成紧张,所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的动作必然出现。于连为解除自卑心理给他带来的紧张,必须争取优越感作为补偿。这时,拿破仑这个用剑使自己成为世界主人的强者形象给非常不幸的他带来安慰,同时也点燃了他勃勃的野心之火宁可死上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不可动摇的决心。另外,自卑也衍生出了诸如胆怯、妥协和反抗、勇敢等性格元素。在性格结构中,性格元素首先形成表象,而在众多的性格元素中又总是有一种性格元素发展成为代表性的性格元素,这种性格元素便形成性格的核心,并表现出性格的基本特征。性格的组合过程,就是性格的各种元素围绕着性格基本特征所进行的一种模糊集合过程,各种性格元素与性格核心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方式,这就是中介,使杂多的性格元素与比较单纯的性格核心联系起来,构成有机统一体。至此,我们可以对于连的性格做出描述:自卑构成了于连性格的核心,围绕着这一核心,各种性格元素诸如真诚与虚伪、坚强与胆怯、反抗与妥协等通过某种中介联系起来,进行了模糊地集合过程,形成了于连的主体世界。正如于连自己所说:如果生在拿破仑时代,我可以在三十岁当上将军。但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生存的时代,命运把他抛向王政复辟时期的法国,那是一个倒退的时代。封建贵族势力在垂死挣扎,大资产阶级向保王党频频发动进攻。同时又和复辟王朝沆瀣一气,一同构成对下层社会的压迫。复辟的贵族从拿破仑身上获得教训,堵死了想步拿破仑后尘的平民青年的晋身之道,平民青年空有一腔热血,却无从实现自己的理想。于连正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满腔热忱但却没有出路的平民青年。但于连出人头地的欲恋终难遏止,他决意要凭借一己之勇,在险恶的社会中杀出一条血路来。少年时代的他就看到一个正直年老的治安法官却被一个年轻的神甫所击败,于是他决定抛弃将军的红色军服,转向身穿黑色教服,年薪十万的大主教的宝座攀缘。他决定当教士,但当一名教士又与心灵的愿望相冲突,因为他是个狂热的拿破仑崇拜者,根本就不相信宗教。这样他的理想就与他的内心的需求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一矛盾最终导致了他精神上的分裂。这种分裂来自于外部异己力量的压制。因为人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还受到外部社会力量的压制,在外部异己力量的压制下,在人性异化的社会中,人不得不扭曲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与自己在社会中的外部表现相矛盾。这样人的内心世界就发生了分裂,产生的二级力量互相碰击,互相制约。为了实现他那巨大的野心,他的言行必须要听从于理智的指使,心灵必须服从于头脑。而心灵的需求则是自我真实的表达。理智与情感因社会异己力量的压制而产生深刻的矛盾。这样,于连的内心世界分裂成为对立的两部分,理智的那部分是其实现理想所必须,包括勇敢、虚伪、高傲等性格元素,这是他人格中头脑里的自我;而自卑、胆怯、真诚等又是他心灵的真实表达,这是心灵里的自我。即于连的精神分裂成为心灵的自我和头脑的自我两部分。于连在其后的生活中的心理流程,就是这两种自我的力量互相冲突、互相制约过程的形象展示。二、两种自我的对立与冲撞左拉说:司汤达首先是个心理学家,泰纳说:司汤达是这个时代和任何时代里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作为这样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司汤达在红与黑中真实地展现了个人奋斗者于连的心理演变历史。于连从当家庭教师到被送上断头台这短暂的生活历程,实际上是他人格中两种自我的力量不断的相互压制与抗争的过程。初出茅庐的于连胆怯、敏感、腼腆,但却怀着宁可死上一千次,也要出人头地的雄心,他不能忍受自己有任何懦弱的表现。为了确立一个理想的自我,演好他自我设计的角色,即想象中自我的实现,他调动一切心理力量对心灵中流露出来的胆怯、真诚、自卑等进行战斗、压制。而心灵真实的需求(即心灵的自我)又不屈不挠与之抗争。这两种心理力量的冲突在他的内心世界掀起了狂风暴雨,使他经常的心力憔悴、精疲力竭。如乡间一夜中,于连为了履行自己所谓的职责、考验自己的勇气,决心要抓住德雷纳尔夫人的手臂。这时发自心灵的胆怯阻碍着他的行动,他不得不调动理智的力量来压制。职责在和胆怯进行的这场可怕的斗争太痛苦在十点的钟声敲响的时刻,我要做我在整个白天一向自己保证在今晚上做的事。否则,我就上楼回到自己屋里去开枪自杀。于连最终用头脑的自我战胜了心灵的自我,抓住了德雷纳尔夫人的手臂。可是,当他回到屋里后,于连睡得很熟,胆怯和自尊心在他心里斗争了整整一天,已经把他折磨得疲惫不堪。在瓦尔诺先生的家宴里,于连用虚伪与卖弄才华大出风头,受到众人的赞扬。他在离开前,有四、五个人对他发出邀请,可以说,头脑里的自我又获得巨大的胜利。但瓦尔诺禁止那些被收容者唱歌的行为却引起了于连强烈的情绪反应,这句话对于连来说太过分了,他已经有了适应他的职业的风度,却还没有适应他的职业的心肠。尽管他的伪善态度经常不断得到锻炼,他还是感到一颗很大的泪珠沿着他的脸颊滚下来。这颗泪珠正是心灵自我的挣扎与抗议的表现,是发自心灵的真诚、正直与来自头脑里的虚伪产生的冲突,这种冲突使得于连在巨大的社会成功面前毫无幸福可言。巴黎,这个被作者称之为阴谋和伪善的中心的地方,同时又是奢华的。巴黎人,特别是德拉莫尔侯爵府里的人都是那么的高傲,他们用一种彬彬有礼的高傲来藐视于连,这无疑加重了这个敏感、不幸的年轻人的自卑心理。他有时甚至抛弃了他对上流贵族的仇视,对诺贝尔男爵和拉莫尔小姐流露出了倾慕之情。但如前所述,自卑感越强,就越要追求优越感来作为补偿。这种补偿除了表现在他的野心进一步膨胀外,还表现在他那高傲的姿态上。因为高傲正是他对内心自卑的一种反抗,是维护自尊、确立自我的外在表现,是用头脑里想象的高傲姿态来压制发自心灵的自卑。他用征服德拉莫尔小姐来实现他的野心,用头脑里的坚强、虚伪来压制发自内心的软弱与真诚。最终,他用头脑赢得了爱情,在社会上取得重大的成功。正当于连踌躇满志、青云直上之时,一封来自德雷纳尔夫人的信毁了他辉煌的前程,怒不可遏的于连朝着这个女人开了两枪。对此,英国作家毛姆认为于连的行动完全背离了他的性格因为于连性格的力量恰恰在于他有极强的自我克制能力。而且对于连这一行为的动机,司汤达没做任何解释。 毛姆因此认为司汤达犯了个错误,一个大大的错误。但是或许于连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做出这一恶行。这就透露出此时的于连在精神上已经有了某种病态的征象。即在他的主体世界中,因头脑的自我和心灵的自我长期分裂、冲突,最终导致了他病态的人格,产生了精神病征象的二重人格。二重人格是一种心理病态,一种丧失自我调节、自我综合能力的意识分裂。具体地说:人的意识所感受的经验原来是一盘散沙,因为自我把他们综合起来,他们才连贯成一个完整的人格,而“二冲人格者”却丧失了这种自我调节能力和综合能力。调节作用和综合作用需要心力去维持,如果心力亏弱或者在后天因情感撼动而疲竭,综合作用便会削弱或丧失,意识便会呈现出分裂现象,原来的整一性的精神有机体就变成病态的断裂体。于连在情感与理智、心灵与头脑的长期激烈地冲突中,已精疲力竭、心力憔悴,自我的调节和综合作用已经严重削弱,意识出现分裂。于连对一切阻碍他野心得以实现的事物都加以仇视,这种仇视已经深入到了他的潜意识之中。当德雷纳尔夫人的信毁了他前程的时候,他立刻给以报复,朝德雷纳尔夫人开了两枪。于连是在无意识状态下作出这一恶行的。因为从心理学上看,这两个自我或两重人格均属潜意识活动,受潜意识支配,是意识完全丧失的状态正是因为如此,司汤达才在那一关键的时刻,一反常态,完全抛弃了他惯用的心理描写和心理分析,对于连的行为只作客观的描述。从这个意义上看,司汤达正是用这个大大的错误来显示他作为伟大心理学家的伟大。他把笔深入到人的潜意识中,这表明司汤达的现实主义巨著红与黑已头出了现代主义的些许微光。于连的行为并没有背离他的性格,而是精神的分裂与冲突造成的结果。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于连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是人的复杂的心理机制在异化的环境中造成的。两声枪响,唤回了于连真实的自我,我将死去这句伟大的话大概已经把那些生自野心的希望一个个从他的心中拔去了。在死牢里,由于直面死亡,于连看清了自己的一生的不幸,也看清了自己的灵魂。他对英雄主义已感到厌倦。正是在他头脑的自我的力量开始消解,变得脆弱的时候,德雷纳尔夫人发自心灵的真挚的爱情完全唤醒了他心灵的自我。于连对自己的软弱坦然面对。对爱的渴求,并让这一切毫不掩饰地袒露出来。心灵的自我完全战胜了头脑的自我,那两种自我的激烈冲突带来的痛苦也随之烟消云散。此时的于连享受到了平静的幸福。三、冲突显现出的意义为了便于透过复杂多绪的生活表象去发现于连这一人物形象的本质和意义,我们不妨先向后站,同作品拉开一点距离来看于连在其生活的四个主要场景中的感受。在德雷纳尔市长家,两种自我的冲突掀起的情感风暴使得于连痛苦不堪。但他也有感到幸福的时刻,那是他忘记了他的野心,他的职责,与德雷纳尔夫人相处的时光。德雷纳尔夫人天使般的性情、真挚的爱情唤起了他心灵自我的力量,使他不时的感到幸福。在神学院,于连的正直与虚伪的环境发生激烈地冲突,他的生活毫无幸福可言。在巴黎,因人与人之间普遍的敌视与虚伪,于连的两种自我冲突更加激烈。此时的于连只能感受到野心得以满足后的狂喜,而真正的幸福的感觉则离他越来越远了。他的不幸达到了顶点,最终出现了病态的人格。但监狱里的于连却获得了幸福,那是心灵的自我击败了头脑的自我后,心灵世界真实的袒露。从上述宏观粗放的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到司汤达写作红与黑的真正目的,那就是要告诉人们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和怎样才能得到它。在红与黑的总目录下,司汤达用英文写了一句题词:献给少数幸福者。这可以理解为这本书是为少数幸福者而写。那么谁是这少数幸福者呢?至少,狱中的于连是其中一个。司汤达所谓的幸福是什么?郭宏安先生在红与黑 序(译林出版社)中说:人还是要在社会关系中求得幸福,那就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反求诸己,追求精神价值;一是承认并享受平常的幸福。于是就有贺拉斯平凡的幸福、就有司汤达的生活在巴黎,年金一百路易,读书、写字。由此可见,司汤达是个追求平凡幸福的人。他把这种幸福观投射到于连入狱后的体验中去。监狱里,于连空前的平静,他睡得着觉,还有心欣赏监狱里建筑的优美和令人心醉的轻盈,注意到很深的院子的一边从两堵墙之间的狭窄的空隙出去有一片美丽无比的景致。这与他以前紧张、痛苦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他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他不再有野心,往日的奋斗、成功以及为自己设计的各种角色统统失去了迷人地光彩。他认识到两三千法郎的年金收入,平平静静地生活在一个像维尔吉那样的山区里是幸福的。他希望让蜉蝣延长五个钟头的生命,让它看见并理解什么是夜,希望自己再获得五年的生命,让他和德雷纳尔夫人生活在一起。他看清了这个社会,看清了自己不幸的根源。死亡让他卸去一切伪装和面具,露出一个真实、美好的自己。因为迎合了自己心灵的需求,于连获得了平静,同时享受到了真正的幸福。可是为什么幸福者是少数?是什么阻碍了大多数的人们获得幸福呢?司汤达用于连的悲剧深刻地指出:阻碍人们获得真正的幸福的罪魁祸首乃是对名誉、金钱、地位的贪欲。为了得到这些外在所谓的成功,人们不惜掷内在心灵的真实呼唤于不顾,不择手段地去获取,而结果只会使人们远离幸福,甚至造成人生的悲剧。众所周知,司汤达非常痛恨对金钱、荣誉、头衔、权力等的贪欲。在他看来,这种贪欲是令人消沉的偶像,大多数的男人把他们束缚在利益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舞蹈节目合同协议
- 疫情影响合同协议
- 装修分保合同协议
- 权证变更合同协议
- 挖机租金合同协议
- 药物供应合同协议
- 物业门面合同协议
- 转让药店合同协议
- 森林砍伐合同协议
- 游学代理合同协议
- 第十二讲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工商管理实习周记十篇
- 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评价表
- 2023年通管局安全员考试-培训及考试题库(导出版)
- GB/T 4857.22-1998包装运输包装件单元货物稳定性试验方法
- GB/T 25074-2010太阳能级多晶硅
- GB/T 23842-2009无机化工产品中硅含量测定通用方法还原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 GA/T 1217-2015光纤振动入侵探测器技术要求
- 特种陶瓷介绍课件
- 有机物污染(环境化学)课件
- 安全生产培训合格证书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