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力学复习要点习题选解(2012级).pdf_第1页
电动力学复习要点习题选解(2012级).pdf_第2页
电动力学复习要点习题选解(2012级).pdf_第3页
电动力学复习要点习题选解(2012级).pdf_第4页
电动力学复习要点习题选解(2012级).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玉林师院物本玉林师院物本 2012 级级 电动力学电动力学复习要点复习要点 习题选解习题选解 第一章第一章 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 7. 有一内外半径分别为 1 r和 2 r的空心介质球,介质的电容率为,使介质球内均匀带静止 自由电荷 f ,求 (1)空间各点的电场; (2)极化体电荷和极化面电荷分布。 解:解: (1)设场点到球心距离为r。以球心为中心,以r为半径作一球面作为高斯面。 由对称性可知,电场沿径向分布,且相同r处场强大小相同。 当 1 rr 时,0 1= D, 0 1= E。 当 21 rrr时, f rrDr)( 3 4 4 3 1 3 23 2 = 2 3 1 3 2 3 3 )( r rr D f = 2 0 3 1 3 2 3 3 )( r rr E f = 向量式为 rE 3 0 3 1 3 2 3 3 )( r rr f = (2)当 21 rrr时, )()( 2 0 2202 DDEDP = p f )1 ()1 ( 0 2 0 =D 当 1 rr =时, 0)1 ()()( 1 2 0 2 0 212 = =rr p DDDnPPn 当 2 rr =时, f rr p r rr 2 2 3 1 3 20 2 0 2 3 )1 ()1 ( 2 = = DPn 8. 内外半径分别为 1 r和 2 r的无穷长中空导体圆柱,沿轴向流有恒定均匀自由电流 f J,导 2 / 12 体的磁导率为,求磁感应强度和磁化电流。 解: (解: (1)以圆柱轴线上任一点为圆心,在垂直于轴线平面内作一圆形闭合回路,设其半径 为r。由对称性可知,磁场在垂直于轴线的平面内,且与圆周相切。 当 1 rr 时,由安培环路定理得:0,0 11 =BH 当 21 rrr 时,)(2 2 1 2 23 rrJrH f = 所以 r rrJ H f 2 )( 2 1 2 2 3 = , f J r rr B 2 )( 2 1 2 20 3 = 向量式为 rJeB = = ff r rr J r rr 2 2 1 2 20 2 1 2 20 3 2 )( 2 )( (2)当 21 rrr+ = )( )(/cos/ )(cos 00 0 23 0000000 RR RRRRERRRE (2)设球体待定电势为 0 ,同理可得 + = )( )(/cos/ )(cos 00 0 23 0000000 RR RRRRERRRE 当 0 RR 时,由题意,金属球带电量Q ddsin)cos2cos(d 2 00 0 00 000 0 RE R ES n Q RR + += = = )(4 0000 =R 所以 0000 4/)(RQ= + + = )(4/ )(cos)/(4/cos 000 0 23 00000 RRRQ RRRRERQRE 9. 接地的空心导体球的内外半径为 1 R和 2 R,在球内离球心为 a 处(a 1 R)置一点电荷Q。 用电象法求电势。 导体球上的感应电荷有多少?分 布在内表面还是外表面? 解:假设可以用球外一个假想电荷Q代替球内表 面上感应电荷对空间电场的作用, 空心导体球接 地,球外表面电量为零,由对称性,Q应在球 心与Q的连线上。 考虑球内表面上任一点 P,边界条件要求: 0/ /=+RQRQ (1) 式 R 为 Q 到 P 的距离,R为Q到 P 的距离,因此,对球面上任一点,应有 =QQRR/ / 常数 (2) 只要选择Q的位置,使OPQPOQ,则 =aRRR/ 1 常数 (3) 设Q距球心为 b,则aRRb/ 11 =,即aRb/ 2 1 = (4) 由(2) (3)两式得: aQRQ/ 1 = /cos2/ / cos2 4 1 2 1 24 1 2 1 22 0aRRaRR aQR RaaR Q + + = O QQ 1 R R R P 5 / 12 导体内电场为零,由高斯定理可知球面上的感应电荷为Q,分布于内表面。 由于外表面没有电荷,且电势为零,所以从球表面到无穷远没有电场,0= 外 。 10. 上题的导体球壳不接地,而是带总电荷 0 Q,或使具有确定电势 0 ,试求这两种情况的 电势。又问 0 与 0 Q是何种关系时,两情况的解是相等的? 解:由上题可知,导体球壳不接地时,球内电荷Q和球的内表面感应电荷Q的总效果是 使球壳电势为零。 为使球壳总电量为 0 Q, 只需满足球外表面电量为 0 Q+Q即可。 因此, 导体球不接地而使球带总电荷 0 Q时,可将空间电势看作两部分的迭加,一是Q与内表 面的Q产生的电势 1 ,二是外表面 0 Q+Q产生的电势 2 。 /cos2/ / cos2 4 1 2 1 24 1 2 1 22 0 1 aRRaRR aQR RaaR Q + + = 内 ,)( 1 RR + + + zy bzayxxbzayxx 第第三三章章 静磁场静磁场 7. 半径为 a 的无限长圆柱导体上有恒定电流J均匀分布于截面上, 试解矢势A的微分方程。 设导体的磁导率为 0 ,导体外的磁导率为。 解:矢势所满足的方程为: = = = )(,0 )(,0 02 2 01 2 RR RR m m (1) 自然边界条件: 0 1 =R m 为有限;cos 02 RH R m = = 。 衔接条件:在0=R处满足 21mm = 及 RR mm =/ 201 由自然边界条件可确定方程组(1)的解为: = = 0 1 )(cos n n n nm PRa; = + += 0 )1( 02 )(coscos n n n nm PRdRH 由两个衔接条件,有: = + = += 0 )1( 0 0 )(coscos)(cos n n n n n n n n PRdRHPRa = + = += 0 )2( 000 0 1 )(cos) 1(cos)(cos n n n n n n n n PRdnHPnRa 比较)(cos n P的系数,解得:)2/(3 0001 +=Ha; )2/()( 0 3 0001 +=RHd; 0= nn da,) 1( n 即:)2/(cos3 0001 +=RH m ,( 0 RR ) )2/(3 00011 +=HH m )( 3 2 )( 3 0 5 03 0 0 0 022 RR R m HRRH HH + += + += =Hz103 . 3 10 1c 当m=1,n=0时, =Hz101 . 2 10 2c 当m=0,n=1时, =Hz105 . 2 10 3c 所以此波可以以 TE10 和 TE01 两种波模在其中传播。 第第五五章章 电磁波的辐射电磁波的辐射 1. 若把麦克斯韦方程租的所有矢量都分解为无旋的(纵场)和无散的(横场)两部分,写 出E和B的这两部分在真空中所满足的方程式,并证明电场的无旋部分对应于库仑场。 解:真空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为 t =/BE, (1) 0 /= E, (2) 9 / 12 t +=/ 000 EJB, (3) 0= B (4) 如果把方程组中所有矢量都分解为无旋的纵场和无散的横场, 并分别用角标L和 T表示, 则:由于0= B,所以B本身就是无散场,没有纵场分量,即 0= L B, T BB =; TL EEE+=,0= L E,0= T E; TL JJJ+=,0= L J,0= T J; 由(1)得:t TTTL =+/)(BEEE (5) 由(2)得: 0 /)(=+ LTL EEE (6) 由(3)得:t LLTLT +=/ )()( 000 EEJJB )/()/( 000000 tt TTLL +=EJEJ (7) 由电荷守恒定律t =/J得:)/(/ 0 tt LL =EJ 又因为 )/(0 0 t LL =EJ,所以 t LL =/ 0 EJ,即 0/ 0 =+t LL EJ (8) (7)式简化为t TTT +=/ 000 EJB (9) 所以麦克斯韦方程租的新表示方法为: =+ = = += = 0/ 0 / / / 0 0 000 t t t LL L L TTT TT EJ B E EJB BE (10) 由0= L E引入标势,= L E,代入 0 /= L E得, 0 2 /= 上式的解就是静止电荷在真空中产生的电势分布,所以 L E对应静止电荷产生的库仑场。 5. 设A和是满足洛伦兹规范的矢势和标势。 (1)引入一矢量函数),(txZ(赫兹矢量) ,若令Z=,证明 tc = Z A 2 1 。 (2)若令P=,证明),(txZ满足方程P Z Z 0 2 2 2 2 2 1 c tc = ,写出在真 空中的推迟解。 (3)证明E和B可通过 Z 用下列公式表出: PZE 0 2 )(c=,ZB = tc2 1 。 (1)证明:A和是满足洛伦兹规范的矢势和标势,所以有 (1) 将Z=代入(1)得: 0 1 2 = +)(ZA tc (2) 0 1 2 = + tc A 10 / 12 即:)( tc = Z A 2 1 ,所以, tc = Z A 2 1 (3) (2)证明:因为标势在洛伦兹规范下有方程: 0 2 2 2 2 1 = tc 将Z=代入,得: 0 2 2 2 2 )( 1 )( = tc Z Z (4) 令P=,则上式化为 P Z Z= 0 2 2 2 2 1 )( 1 )( tc ,即 PP Z Z 0 2 0 2 2 2 2 11 c tc = (5) 与方程J A A 0 2 2 2 2 1 = tc 的推迟解 =d )/, ( 4 ),( 0 V r crt t xJ xA 类比, 得方程(5)在真空中的推迟解为 =d )/, ( 4 ),( 0 2 V r crtc t xP xZ (6) (3)将Z=, tc = Z A 2 1 代入t =/AE及AB=,得: PZE 0 2 )(c=, ZB = tc2 1 第第六六章章 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 2. 设有两根互相平行的尺,在各自静止的参考系中的长度均为,它们以相同速率 v 相对于某 一参考系运动,但运动方向相反,且平行于尺子。求站在一根尺上测量另一根尺的长度。 解:根据相对论速度交换公式可得系相对于 1 的速度大小是 )/1/(2 22 cvvv+= (1) 在系中测量 2 系中静长为0 l的尺子的长度为 22 0 /1cvll= (2) 将(1)代入(2)即得: )/1/()/1 ( 2222 0 cvcvll+= (3) 此即是在 1 系中观测到的相对于 2 静止的尺子的长度。 3. 静止长度为 l0的车厢,以速度 v 相对于地面 S 运行,车厢的后壁以速度 u0向前推出一个 小球,求地面观察者看到小球从后壁到前壁的运动时间。 解:根据题意取地面为参考系S,车厢为参考系S,于是相对于地面参考系S,车长为 22 0 /1cvll=, (1) 2 1 11 / 12 车速为v,球速为 )/1/()( 2 00 cvuvuu+= (2) 所以在地面参考系S中观察小球由车后壁到车前壁 ltvtu+= 所以 )/(vult= (3) 将(1)(2)代入(3)得: 22 0 2 00 /1 )/1 ( cvu cvul t + = (4) 6. 在坐标系中,有两个物体都以速度 u 沿 x 轴运动,在系看来,它们一直保持距离 l 不变,今有一观察者以速度 v 沿 x 轴运动,他看到这两个物体的距离是多少? 解: 根据题意, 取固着于观察者上的参考系为系,又取固着于A B两物体的参考系为系. 在中,A B以速度 u 沿 x 轴运动,相距为l;在系中,A B静止相距为l 0,有: 22 0 /1cull= 22 0 /1cu l l = 又系相对于以速度v 沿 x 轴运动,系相对于系以速度u沿x轴运动, 由速度合成公式系相对于系以速度 2 /1 cuv vu v = 沿轴运动,所以,在系中看到两物体相距 17. 静止质量为 0 m的粒子衰变为两个粒子 1 m和 2 m,求粒子 1 m的动量和能量. 解:设衰变后的两个粒子的动量为 12 pp 和,则两粒子的能量分别为 22242224 111222 , W Wp cm cp cm c=+=+ 由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得 22224 0122 12 0 m cWp cm c pp =+ =+ 解得 () 2 222 1012 0 2 c Wmmm m =+ 2222 1012012 0 ()() 2 c pmmmmmm m =+ 18. 已知某一粒子 m 衰变成质量为 m1和 m2,动量为 p1和 p2(两者方向间夹角为) ,求该 粒子的质量 m. 解:由动量守恒 12 ppp=+ 得 x 2 22 22 0 /1 /1 /1 cuv cvl cvll = 12 / 12 222 1212 2cospppp p=+ (1) 由能量守恒: 222422242224 1122 p cm cp cm cp cm c+=+ (2) 将(1)代入(2) ,整理得: ()() 222222222 12112212 2 2 cosmmmpm cpm cp p c =+ 21电荷量为 e、静止质量为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