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PPT课件.ppt_第1页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PPT课件.ppt_第2页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PPT课件.ppt_第3页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PPT课件.ppt_第4页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第一节药物,一.内治法二.外治法,一内治法,(一)骨伤内治法1.损伤三期辨证治法(1)初期治法攻下逐瘀法行气消瘀法清热凉血法开窍活血法(2)中期治法:和营止痛法接骨续筋法舒筋活络法(3)后期治法:补气养血法补益肝肾法补养脾胃法舒筋活络法2.损伤部位辨证治法(1)按部位辨证用药法(2)主方加部位引经药,(二)骨病内治法,1.清热解毒法,4.祛邪通络法,3.祛痰散结法,2.温阳驱寒法,二外治法,敷贴药,热熨药,搽擦药,熏洗湿敷药,(一)敷贴药,一药膏1药膏的配置2药膏的种类消瘀退肿止痛类舒筋活血类接骨续筋类温经通络类清热解毒类生肌拔毒长肉类3药膏临床应用注意事项,二膏药膏药古称薄帖,是祖国医学外用药中一种特有剂型。1膏药的配置熬膏药肉摊膏药掺药法2膏药的种类治损伤与寒湿类提腐拔毒生肌类3膏药临床应用注意事项,三药散分类:,止血收口类,祛腐拔毒类,生肌长肉类,温经散寒类,散血止痛类,取嚏通经类,(二)搽擦药,搽擦药可分为,酒剂,油膏和油剂,(三)熏洗湿敷药,热敷熏洗湿敷熏洗,(四)热熨药,坎离砂,其他,熨药,第二节手法,一正骨手法注意事项,1明确诊断2密切注意全身情况变化3掌握复位标准4抓住整复时机5选择适当麻醉6作好整复前准备7参加人员精力要集中8切忌使用暴力9尽可能一次复位成功10避免X线损伤,二正骨手法操作要领,拔伸要领:先顺势牵引,再沿肢体纵轴牵引,力量轻重适宜,持续稳妥,避免过牵。,旋转和屈伸矫正断端的旋转及成角畸形要领:旋转时在牵引下沿肢体纵轴向左或向右旋转。屈伸时一手固定关节近段,另一手握住远段沿关节的冠轴摆动肢体。,提按和端挤要领:前后侧移位用提按手法,医者两手拇指按突出的一端向下,两手四指向医者方向用力谓之端,用拇指反相用力谓之挤。,摇摆和触碰用于横断、锯齿型骨折。要领:术者两手固定骨折部,由助手在维持牵引下轻轻地左右或前后方向摆动骨折远段。,分骨用于矫正两骨并列部位的骨折。要领:两手拇指挤食、中、无名指三指由骨折部的掌背侧对相夹挤两骨间隙。,折顶和回旋用于横断或锯齿型骨折。要领:在牵引下,两拇指用力向下挤压突出的骨折端,加大成角,而后骤然反折。,蹬顶足蹬法用于整复肩关节脱位,操作时用足跟蹬于患者腋下,足蹬手拉,同时使患肢内收、外旋,足跟用力向外支撑肱骨头使之复位。膝顶法用于肘关节脱位。,杠杆用杠杆作为支撑点,使陈旧性关节脱位复位。,第三节固定,固定概述,一外固定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牵引固定金属外固定器固定,二内固定不锈钢丝内固定螺丝钉内固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髓内钉内固定,一外固定外固定是指肢体损伤后用于体外的一种固定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牵引固定金属外固定器固定,(一)夹板固定,1夹板固定的作用机理(1)扎带、夹板、压垫的外部作用(2)肌肉收缩的内在动力(3)伤肢置于与移位倾向相反的位置,2夹板固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1)四肢闭合性骨折。(包括关节内及近关节内经手法整复成功者)(2)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处理闭合伤口者)(3)四肢陈旧性骨折。,禁忌症(1)较严重的开放性骨折。(2)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3)难以固定的骨折。(4)肿胀严重伴有水泡者。(5)伤肢远端末稍血运较差,或伴有动静脉损伤者。,3夹板材料的性能要求(1)可塑性(2)韧性(3)弹性(4)吸附性和通透性(5)质地轻(6)能被X线穿透,有利于及时检查,夹板的基本构造,4固定垫固定垫又称压垫,一般安放在夹板与皮肤之间。利用固定垫所产生的压力或杠杆力,作用于骨折部,以维持骨折断端复位的良好位置。并能纠正部分残留移位。,(1)固定垫的种类,A平垫适用于肢体平坦部位,多用于骨干骨折,B塔形垫适用于肢体关节凹陷处。如肘、踝关节。,C梯形垫适用于肢体有斜坡处。如肘后、踝关节,D高低垫适用于锁骨骨折,或尺桡骨骨折。,E抱骨垫适用于髌骨及尺骨鹰嘴骨折。,F葫芦垫适用于桡骨头骨折,G横垫适用于桡骨下端骨折,H合骨垫适用于下桡尺关节分离。,I分骨垫适应于尺桡骨、掌骨、趾骨骨折,J大头垫适用于肱骨外科颈骨折。,(2)固定垫的使用方法,一垫固定法:多用于压迫骨折部位;二垫固定法:用于有侧方移位的骨折;三垫固定法:用于有成角畸形的骨折。,5扎带(1)常用12cm布带、或绷带做扎带。(2)作用:扎带的约束力是夹板外固定力的来源。(3)捆扎要求:依次捆扎中间、远端、近端。松紧适度。,6夹板固定的操作步骤(1)选择合适夹板,备好外固定所需器材。(2)整复复位后,维持对抗牵引;(3)外敷中药;(4)放置压垫,并用胶布固定;(5)放置棉衬垫;(6)放置夹板;(7)捆绑扎带;(8)悬吊伤肢,或配合牵引。,7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1)抬高伤肢,以利消肿止痛。(2)密切观察伤肢末稍血运、运动及感觉。(3)注意经常调节扎带松紧度,及夹板位置。(4)防止骨突部位发生压疮。(5)定期X线拍片复查,防止骨折再移位。(6)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8解除夹板固定的日期夹板固定时间的长短,应根据骨折临床愈合的具体情况而定。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即可解除夹板固定。,常用规格的夹板,科雷氏夹板,股骨夹板,小腿夹板,(二)石膏固定,石膏的特性1、使用石膏做为外固定材料固定骨折,也是骨折的治疗方法之一。2、所选用的医用石膏,为脱水硫酸钙。3、它的制作过程:天然结晶石膏-经煅烧-脱水-脱水硫酸钙使用时:脱水硫酸钙-加水-结晶石膏-凝固-固定,可塑性使用时:脱水硫酸钙-加水-结晶石膏-凝固石膏的变化过程:石膏由粉末状-糊状-面团状-坚固1.在这一过程中,石膏可任意变形,即塑形2.这一过程所需时间1020分钟,石膏绷带的制作使用石膏固定时,先是将石膏粉与绷带在一起做成石膏绷带,然后再使用。现在大多都使用成品石膏绷带。石膏绷带的常用规格有:1.8cm500cm2.10cm500cm3.15cm500cm注:现在临床上常用第三种石膏绷带。,石膏制作箱,制作石膏绷带,1石膏绷带的用法(1)在3040的温水中浸泡(2)水中浸泡不宜过久(3)取出后放置时间不宜过长。,2石膏绷带内的衬垫石膏绷带内的衬垫是为了保护骨突部位不被石膏绷带压伤,因此在骨突部位应多加石膏棉。,需要放衬垫的骨突部位,3石膏绷带的操作过程,包扎前的准备1人员准备:小型石膏12人,大型石膏不少于3人2患者准备:清洗患肢,伤口换药3石膏及工具准备:选择好适当的绷带卷数及相应的工具,操作步骤1体位:肢体功能位2保护骨突部位:垫以棉花,或石膏棉3制作石膏条:制作需要的石膏宽度及长度4浸泡石膏托5包扎石膏托6塑形,操作方法一,操作方法二,操作方法三,4石膏固定的注意事项(1)石膏定型后,烘干石膏;(2)石膏烘干前搬动病人时,注意勿使石膏折断或变形;(3)抬高患肢,注意患肢有无受压,以及血循情况;(4)手术后及有伤口的患者,应该开窗以利换药;(5)注意保暖防暑。(6)注意保持石膏清洁。(7)如因肿胀消退或肌肉萎缩致使石膏松动,应立即更换石膏。(8)患者未下床前,须助其翻身,并指导患者作石膏内肌肉收缩活动,情况允许,鼓励下床。(9)注意畸形矫正。,石膏的开窗,拆石膏的工具,石膏剖开,1、针对性石膏剖开2、急诊石膏剖开3、楔形剖开4、拆除石膏,石膏剖开,(三)牵引疗法,牵引疗法是通过牵引装置,利用悬垂之重量为牵引力,身体重量为反牵引力,达到缓解肌肉紧张和强直收缩,整复骨折、脱位,预防和矫正软组织挛缩,以及对某些疾病术前组织松解和术后制动的一种治疗方法。,牵引疗法概述,牵引用具,布托牵引,骨牵引,皮肤牵引,牵引用具,骨科常用的牵引用具,不宜过于复杂,要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常用的牵引用具有以下几种:1牵引床架:分为木、铁制两种2牵引支架:常用的有勃朗毕洛支架、托马架等等3牵引附件,木制牵引床架,铁制牵引床架,牵引支架勃朗毕洛支架,托马架,皮肤牵引,凡牵引力通过对皮肤的牵引而使作用力最终的达到患处,并使其复位、固定与休息的技术,称之为皮肤牵引。,皮肤牵引的适应症,(1)需要持续牵引,但不需要强力牵引的病例(2)不适应骨牵引、或布带牵引的病例如:小儿股骨干骨折,老年转子间骨折,小儿轻度关节挛缩症等等。,皮肤牵引的禁忌症,(1)对胶布有过敏史(2)皮肤有损伤或炎症者(3)肢体有循环障碍者(4)骨折严重错位需要有较大牵引力者,皮肤牵引方法,(1)按肢体粗细和长度,将胶布剪成相应宽度。(2)将扩张板粘于胶布中央,并于中央处将胶布钻孔,穿过牵引绳。(3)将胶布两端按三等分或两等分撕成叉状。(4)将胶布较长的一端贴于大腿或小腿的外侧,另一端贴于内侧。(5)用绷带缠绕,将胶布平整得固定于肢体上。(6)将肢体置于牵引架上。(7)腘窝及跟腱处应垫棉垫,切勿悬空。(8)牵引重量根据骨折类型、移位程度及肌肉发达情况而定。,骨牵引,骨牵引又称为直接牵引,系利用钢针或牵引钳穿过骨质,使牵引力直接通过骨骼而抵达损伤部位,并起到复位、固定与休息的作用。,骨牵引适应症,1、成人肌力较强部位的骨折;2、不稳定性骨折、开放性骨折;3、骨盆、髋臼骨折;4、颈椎骨折脱位;5、关节挛缩畸形等。,骨牵引禁忌症,1、牵引处有炎症或开放创伤污染严重者;2、牵引局部骨骼有病变及严重骨质疏松者;3、牵引局部需切开复位者。,肢体各部位骨骼牵引,1、颅骨牵引2、尺骨鹰嘴牵引3、拇指及其他四指牵引4、股骨下端牵引5、胫骨结节牵引6、跟骨牵引7、肋骨牵引,颅骨牵引,适应症颈椎骨折脱位,尺骨鹰嘴牵引,适应症:1、难以复位或肿胀严重的肱骨髁上骨折和髁间骨折,2、粉碎性肱骨下端骨折,3、移位严重的肱骨干大斜形骨折或开放型骨折。,拇指及其他四指牵引,适应症拇指掌骨及其他掌骨或近节指骨不稳定性骨折。,股骨下端牵引,适应症:1、股骨干骨折2、粗隆间骨折3、髋关节脱位4、骶髂关节脱位5、骨盆骨折向上移位6、髋关节术前松解粘连,胫骨结节牵引,适应症:1、股骨干骨折2、伸直型股骨髁上骨折,跟骨牵引,适应症:1、胫骨髁部骨折2、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3、踝部粉碎性骨折4、跟骨骨折向后上方移位5、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肋骨牵引,适应症:多根多段肋骨骨折造成浮动胸壁出现反张呼吸时,布托牵引,系利用厚布或皮革按局部体形制成各种兜托,托住患部,再用牵引绳通过滑轮连接兜托和重量进行牵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颌枕带牵引2、骨盆悬吊牵引3、骨盆牵引带牵引,颌枕带牵引,适应症:1、无截瘫的颈椎骨折脱位2、颈椎间盘突出症3、颈椎病,颌枕带,骨盆悬吊牵引,适应症:1、耻骨联合分离2、骨盆环骨折分离3、髂骨翼骨折向外移位4、骶髂关节分离,骨盆牵引带牵引,适应症:1、腰椎间盘突出症2、神经根受压3、腰椎小关节紊乱症,外固定器固定,应用骨圆针或螺纹针穿入骨折远近两端骨干上,外用固定器使骨折复位并固定。,1外固定器的类型,(1)单边架(2)双边架(3)三角形架(4)半圆形架(5)环形架(6)梯形架(7)平衡固定牵引架,2外固定器的适应症,(1)肢体严重的开放性骨折伴广泛的软组织损伤,需进行血管、神经修复者;(2)各种不稳定性新鲜骨折(3)软组织损伤、肿胀严重的骨折(4)多发性骨折以及骨折后需要多次搬动者(5)长管状骨骨折畸形愈合、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术后即可使用。(6)关节融合术、畸形矫正术(7)下肢短缩需要延长者。,3操作方法,(1)平衡固定牵引架(2)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环形架,单边架,二内固定,1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适应症2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缺点3内固定物的材料要求4手术切开内固定的准备5内固定方式、种类及操作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适应症,1手法复位与外固定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而影响肢体功能者;2骨折端有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3某些血液供应较差的骨折,而闭合手法不能稳定和维持复位后的位置;4有移位的关节内骨折,手法不能达到满意复位,估计以后必将影响关节功能者;5撕脱性骨折,6血管神经复合损伤;7开放骨折,在68h内需要清创;8多发骨折,多段骨折,为了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和便于病人早期活动;9畸形愈合和骨不连造成功能障碍者;10骨折伴有关节脱位,经闭合复位未能成功的11肌腱韧带完全断裂者,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缺点,1剥离骨膜,容易造成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2手术中可能造成血管神经损伤,或术后肌腱粘连;3术后感染的可能4可能发生无菌性炎症5内固定材料的要求较高6手术创伤和出血,可能发生以外。,内固定物的材料要求,1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即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满足内固定的坚固、不易折断。2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即不发生氧化锈蚀及电解反应。无毒性。3有良好的生物组织相容性:即不易发生排异反应。,内固定的器材和种类(1),内固定的器材和种类(2),内固定的器材和种类(3),内固定的器材和种类(4),内固定的器材和种类(5),第四节练功,练功疗法又称功能锻炼,古称导引,是我国人民通过肢体运动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一种有效方法,数千年来一直为历代医家所应用。,一练功疗法的分类(一)按照锻炼的部位分类,局部锻炼,全身锻炼,(二)按有无辅助器械分类,1有器械锻炼采用器械进行锻炼的目的,主要是加强伤肢力量,弥补徒手不足,或利用其杠杆作用,或用健侧带动患侧。2无器械锻炼不应用任何器械,依靠自身肌体作练功活动,这种方法锻炼方便,随时可用,简单有效,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二练功疗法的作用,1活血化淤,消肿定痛2濡养患肢关节筋络3促进骨折迅速愈合4防治筋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