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水浒传》称谓词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水浒传》称谓词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水浒传》称谓词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水浒传》称谓词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水浒传》称谓词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水浒传》称谓词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师范人学硕l j 学位论文 水浒传称谓词研究 中文摘要 称谓词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专书称谓词的研究仍显欠缺。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水浒传中的某些称谓词做过一定的研究,但就笔者所及, 并没有发现对其中称谓词作全面关照的研究著作。本文对这些称谓词进行较为系 统的描写,希望能为汉语词汇的断代研究提供一定的专书资料。 本文统计了水浒传中的5 4 6 个称谓词,对其进行了以静态为主、结合 动态的研究。主要分为六部分,其中第一章至第三章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写作缘由,称谓词研究概况( 包括称谓词的概括研 究、水浒传称谓词的研究等) ,水浒传称谓词的界定及系统分类。 第一章对水浒传中的亲属称谓词作了详尽归纳,并对其中常见的词语 进行具体分析,寻求其初始情况,且与同时代的三国演义、西游记、三言 等相比较,力求发现这些称谓词的特点。通过与唐代、宋代、清代、现代的一些 称谓词相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水浒传中称谓词的时代特色。 第二章主要从感情色彩的角度对水浒传中的社会称谓词进行描写,主 要分为敬称、谦称、贬称、呢称等,并总结了这些称谓词的使用特点。另外,还 从表达色彩和修辞的角度研究了一些绰号称谓词,并对其进行了宏观的分类。 第三章力图将汉语称谓大词典中未收列、但存在于水浒传中的称 谓词补充进来,这是笔者用力较多的部分,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 第四章对水浒传中称谓词的语用特点进行分析,将人物性格进行了细 化,从而可以看出不同称谓词的使用特点。 结语部分结合小说的白话特点及汉语词汇的发展趋势,综合归纳了水浒 传中各类称谓词的特点。 另及,为求得研究的全面、具体,本文不过多涉及职官称谓和其它称谓词, 在文章后以附录的形式呈现。 关键词:水浒传称谓词亲属称谓词社会称谓词语用 分类号:h 1 3 1 山东师范人学硕i :学位论文 s t u d y o f a p p e l l a t i o nw o r d s i n t h e t e r m 口r g i n a b s t r a c t t h ea p i p e l l a t i o nw o r d sa r e 觚i m p o r t a n tp a r to ft h ec h i n e s ev 0 c a b u l a 巧w o r d s a tp r e s e l l t ,t h ed e s c d p t i o no ft h eb o o k s 印p e l l a t i o nw o r d si ss t i l ln o te n o u g h s of 她 m ea c a d e m i ch a v er e s e a r c h e ds o m ec o n t e n tf o r ”砀p 肠招,尬曙m ”s 印p e l l a t i o n w o r d s ,b u tt h e yd i d n ts t u d ym 髓ew o r d sf o rac o m p r e h s i v ed e s 谢p t i o n 1 1 1t m sp 印 l e s ew o r d sa r ed e s c d b e d 自d ma s y s t e m a t i c a lv i e w ,h o p i n gf o rp r o v i d i n gt h ed a t i n gt o t l l ec 1 1 i n e s ev o c a b u l a 叫d o c u m e n t a t i o n 1 1 1 “sp a p t h ea u t h o rs t a t i s t i c s5 4 6a p p e l l a t i o nw o r d so f f i 砌p 肠胞厂尬曙加 ”,i 1 1o r d e rt 0r e s e a r c ht 1 1 e s ew o r d sb yc o m b i n i n gt h e i rs t a t i c 锄dd y l l 锄i cs t u d 妒n g n i sp 印e ri sd i v i d e di n t os i xp a n s t 1 1 ef i r s tc h 印t e rt ot l l et l l i r dc h a p t e ra r em ef b c u s o ft h i sp a p e r p r e f a c ei n 仃d d u “o ni n 乜d d u c 馅t h er e a s o no fw r i t i n gt l l i sa n i c l e ,t 1 1 eo v e i e w o ft h e 印p e l l a t i o nw o r d s ,( i n c l u d i n gt 1 1 es 啪m a 巧o ft i m ef o r l es t u d 如n go ft h e 印p e l l a t i o nw o r d s ;t h eo v e 州e wo ft h e 印p e l l a l i o nw o r d si n ”刀l p 耽胞r 朋a 曙伽”a 1 1 d o m e rw o r d s ) ,a n di n t r o d u c et l l ed e f i n i t i o no ft h ea p p e l l a t i o nw o r d sa n ds y s t e m c l a s s i 6 c a t i o n i i lt h e 丘r s tc h a p t t l l ea u t h o ro v e i e w s ”砌e 肠御胁曙砌”s 硒n s l l i pt e m s , s p e c i f i c 锄a i l y s i s e so n eo ft h ec o m m o nw o r d so ft h ei n i t i a ls i t i l a t i o n ,趾dc o m p a r e s w i mt h r e ec o n t 锄p o r a 巧w o r k so f f r o m 锄c eo ft h et h r e e 鼬n 酣o m s ”,”j o 啪e yt 0 t l l ew e s t ”,”t h r e ew o r d s ”,i n d e rt 0f i n ds o m eo ft h ec h a r a 曲e r i s t i c so ft h ea p p e l l a t i o n w o r d s b yc o m b i i l i i l gt h e s ew o 池w i mm et i t l eo ft 1 1 et 锄gd y n a s 坝s o n gd y i l a s t y q i n gd y i l a s 饥m eu s eo fm o d e mc 0 m p a r a t i v er a t i o ,t l l ef b a t u i 岱o f ”砀e 肠纶, 胁曙加”sa p p e l l a t i o nw o r d sc 锄b ef o 蚰di nm eu s eo ft i m e i nn l es e c o n dc h 叩t t h e 叫t 1 1 0 rd e s c r i p t s 刀l p 耽胞,胁,:多sa p p e l l a t i o n w o r d si ns o c i e t yf b mt h ep o i n to fv i e wo f c o u r t e s y m a i l l l yd i v i d e di n t ok i n gs a i d , a b r a h 锄s a i d ,d 印r e c i a t i o n 锄dn i c l ( n 锄e ,a n ds oo n t bs u mu pm ed e s c i i i p t i o no f l e u s eo fm ec h a r a c t 嘶s t i c so ft h ew o r d s a n dm ea u t h o rc 牡叮o u tp e r s p e c t i v er e s e a r c h 山东师范人学顾f j 学位论义 f r o mt h ee x p r e s s i o no fc o l o ra i l dr h e t o r i cw i t ht h es p e c i f i cw o r d so nt h en i c k n 锄e s b ys t u d 如n gt h e ”d i c t i o n a r yo fc h i n e s en 锄e ”i nm et h i r dc h a p t 盯,t h ea u t h o r t r i e st oa d dt h ew o r d so f 劢p 肠衙 彻恻以”t h a ta r en o ti n c l u d e di nt h ed i c t i o n a t m si st h ei m p o r t a i l tp 砒o fm ye 硒n s i i lt h ef o n hc h a p t e r ,p r a g m a t i ci sa n a l y s i s e df r o m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s y s t 锄a n dt h e f i a c t o r s i no r d e rt os t u d yt h ea p p e l l a t i o nw o r d so f ”砀p 耽f 盯讹曙切”,u n i q u e c h a l a c t e r s 锄ec l a s s i f i e d t l l a tc 觚b es e e n 丘o mt h eu s eo fd i h b r e n tf e a n i r e so ft h e a p p e l l a t i o nw o r d s s 硼呦a 巧o ft h e 如nt e x to ft h ec o n c l u s i o np a r t ,t h ea u t h o rs u m su pt h e a p p e l l a t i o nw o r d s c h a r a c t 舐s t i c si n ”砀p 耽f p ,_ 讹删儿a n dt l l e nc l 撕f i e st h e s i 印i f i c a i l c eo ft h 酯u s e a d d i t i o n a l l y t o g e t h e rw i t ht l l ea p p e n d i xi nm ea r t i c l e ,t h ea u t h o rw a l l t st o 百v e u s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c o n c r e t e ,d e e ps t u d y t h i sp r o “d eac e r t a i n 锄o u n to fs p a c ei n t h el a t e rr e s e a r c h k e yw ords :7 7 z p肠纪厂尬,刀a p p e n a t i o nw o r d s l ( j n s h i p t e n i l s a p p e l l a t i o nw o r d si ns o c i e t yp r a 孕n a t i c c a t e g o r yn u m b e r : h 131 i i l 独创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 明的,本栏可空)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 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刘岿 剔程氰钰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堂撞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兰 撞一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2 0 0 7 年多月多d 日 词岿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2 0 0 9 年芗月妒 山东师范人学硕i :学位论文 绪论 一、缘起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并且有着很大成就的长篇小说。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再者,水浒 传各种称谓错综复杂,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市井百姓,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体现了元明交替时期的语言特色,对于汉语称谓词 的断代研究也极为重要。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究。 研究古代文献中的语言,作者及其版本问题是必须要考虑的。关于水浒传 的作者,大致有三种说法:施耐庵作,罗贯中作及施、罗合作。现在学术界大都 认为是施耐庵作,本文比较赞同这一观点。 水浒传版本,可分为繁本( 文繁事简本) 和简本( 文简事繁本) 两大系 统。简本多草率质朴,所以多流行繁本。目前繁本主要有百回本和百二十回本, 百回本题作忠义水浒传,著名的有郭勋刻本、百川书志著录本、天都外臣 序本、李卓吾评本等;百二十回本题作忠义水浒全传,杨定见序。【l 】本文所 选用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百回本水浒传,以容与堂本为底本,参照都外 臣序本、杨定见序本等整理出版,【2 】修正了一些其它版本的讹误,较完整地呈现 了元明时期的语言特色,并增加了注释,方便对当时的一些特殊用语的理解,在 社会上和学术界都有很好的影响。所以,我们选用它作为研究的底本。 二、称谓词研究概况 ( 一) 综述 自古就有介绍和阐释称谓词( 多为亲属称谓) 的著作。先秦尔雅释亲 篇是对称谓词进行概括的最早文献,此后的小尔雅、释名、仪礼、礼记、 方言、说文、广雅、玉篇、集韵等都对称谓有所涉及,北周的卢辨 撰有称谓五卷,不过已失传。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多次提及亲属称 谓。后来纷纷出现了对称谓词研究的重要资料,如唐代刘知几史通中的“称 谓 篇,宋代朱熹仪礼经传通解,太平御览宗亲部,明代方以智通雅称 谓和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十三称谓等均为研究称谓词的重要文献。清代 开始了称谓词研究较为全面的研究,代表作有顾炎武日知录,梁章钜称谓 山东师范大学硕i :学位论文 录,郑珍亲属记,赵翼陔余丛考等,许多清代类书中也专门收录了称谓, 如翟灏通俗编,钱大听恒言录,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家范典等。 梁章钜所著的称谓录3 2 卷,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研究称谓的专著,建立 了相对完善的称谓系统。 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至七、八十年代,称谓词研究又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学 者注重从文化学、语义学、语用学、语源学、方言学等各个角度研究汉语称谓, 也日益重视国外学者对称谓的研究成果。关于称谓的论文、专著等都在不断充实 和发展。论文主要有黎锦熙“爸爸考,冯汉骥由中国亲属名词上所见之中 国古代婚姻制,芮逸夫释甥之称谓、伯叔姨姑考、论中国古今亲属称谓 的异制,俞敏释甥,石安石亲属词的语义成份试析,伍铁平论汉语从 儿称谓和有关现象和男性直系亲属称谓的类型比较,陈刚北京人对母亲 称谓的演变,黄持刚略谈潮北方言中的亲属称呼,文秋芳从社会语言学看 汉语称呼语的使用规则,鲍海涛试论“外 在不同义类复合式亲属称呼词中 的意义,刘瑞明关于词尾“家”的时代和古今关系等。涉及称谓词的专著 如张亮采中国风俗史,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编,蒋礼鸿敦煌变文 字义通释,史式太平天国词语汇释,陈原社会语言学,牛志平、姚兆女 唐人称谓,张龙虎古今称谓漫话、人称称谓词汇释等,研究在不断深 入。这个时期,一些中国学者注意引用西方理论对称谓进行研究,而西方学者也 开始关注汉语称谓的规律,例如,摩尔根和哈特,注重对中国亲属称谓系统进行 社会人类学研究,并且引发了此后学者对汉语亲属称谓的探讨,其中比较有价值 的是t s 切恩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姻亲制度和j k 师赖奥克中国的关 系名词。冯汉骥中国亲属称谓指南以摩尔根哈特的研究为基础,从基 本的中文文献中收集材料,考察中国亲属称谓和亲属制度的发展,具有极高的学 术价值。此外,这一时期,关于称谓的词典也很多,有鲍海涛、王安节亲属称 呼词典,张孝忠古今称谓语词典,王火、王学元汉语称谓词典,杨应芹、 诸伟奇古今称谓词典,陆瑛简明称谓辞典,吴海林中国古今称谓全书, 蔡希芹中国称谓辞典,张龙虎人称称谓词汇释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是称谓词研究成果最为显著的时期。除了继续了上 一阶段的多角度研究,并且注意对汉语称谓进行专题性质的讨论,例如,对于礼 2 山东帅范人学硕l j 学位论义 貌称谓的探讨和新产生的称谓词语的研究。这一时期,研究方法还有了新的突破, 更加重视称谓词的研究对整理古籍、编纂辞书的实用性。关于称谓词的论文、专 著、词典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专门探讨称谓的论文就达上百篇, 研究亲属称谓的有:骆晓平“子弟祖父”与“子孙父祖”,黄哲、储泽 祥 亲属语义场析,胡士云说“爷”和“爹”,刘玉能近期 我国身份称谓变迁及运行的动力机制,董树人北京方言中的语素“爷”,岩 田礼汉语方言“祖父外祖父”称谓的地理分布,马宏基亲属称谓社会化 的类型和机制,曹兆兰金文中方言“弥 与雅言“母 的相因生义,董树人 称父母何须用谦辞? ,路东平亲属称谓的翻译与语用学。研究社会称谓词 的论文有:李仲操西周金文中的妇女称谓,甄岳刚中国古代盗贼称谓考, 吴礼权“夫人”运用的失范,虞万里商周称谓与中国古代避讳起源,谭耀 炬“后尘一等可指年轻女性的称谓词,李树新论汉语称谓的困境与缺环, 杨秀英敦煌愿文社会交际称谓语初探,谭素娟、王蕊芳古医籍中对妇女的 特殊称谓探析,周正举释“千夫”,孙剑艺“小姐 沉浮记等。汉语称谓 辞书及专著也有了全新的局面,如韩省之称谓大词典,林美容汉语亲属称 谓的结构分析,马鸣春称谓修辞学,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袁庭栋 古人称谓漫谈,马宏基、常庆丰称谓语,吉常宏汉语称谓大词典等。 特别是吉常宏主编的汉语称谓大词典,收词3 0 0 0 0 余条,无论是在规模上还 是内容上都对汉语词汇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外,自九十年代开始,重视 汉语称谓专书的研究。夏先培左传交际称谓研究详细考察了左传中的交 际称谓,是第一部系统研究古代专书中的称谓和专题研究古代交际称谓的专著, 可以说此书具有填补空白和开拓研究领域的意义。此外还有:孙炜 的亲属称谓,刘丹青( 红楼梦) 姨类称谓的语义研究,王小莘从( 颜氏家 训) 看魏晋南北朝的亲属称谓,曲家源( 水浒传) 称谓考证,俞理明从( 太 平经) 看道教称谓对佛教称谓的影响,程邦雄( 论语) 的称谓与避讳研究, 马丽 三国志) 称谓词研究等。但是总体来看,学术界对专书称谓词的研究 仍并不多见且比较薄弱。 ( 二) 水浒传称谓词研究概况 对水浒传称谓词的明确研究主要集中在曲家源“水浒传称谓考证 山东师范人学顾十学位论文 吲李华“水浒传中的称谓词 【4 1 张希玲和高政锐“水浒传中拟亲属称谓文 化特征初探 【5 j 等几篇文章上。曲家源将水浒传中的称谓词分为亲缘性称谓、 社会性称谓和自称三种,分别研究了其中的一些称谓词,例如,对于亲缘性称谓 词着重研究了“妻子”类( 包括“娘子 、“老婆、“浑家”、“大嫂”、“大姐) 、 “丈夫 类( 包括“老公 、“盖老”、“相公、“官人 、“养家人、“大哥”) 、“岳 父 类( 包括“丈人、“泰山”) 、“哥哥”;对于社会性称谓,主要分为官称和职 业称谓两类,官称的研究包括“观察 、“端公、“相公 、“官人 、“官家”,职 业称谓包括“酒保 、“闲汉 类( 包括“帮闲的”、“小闲”、“泼皮 、“捣子、 “马泊六”、“撮合山 、“虔婆 、“牙婆) 、“喽哕 ;对于自称,包括在官场中使 用广泛的谦称“下官 ,妇女自称“奴 、“奴家”,一般自称“小人”、“小子 、 “小可 、“不才”、“小生 。对其中的一些称谓词进行了一定的共时与历时的比 较研究。李华则以“丈夫”、“妻子 这两个称谓词为例,说明个别亲属称谓在水 浒传中使用的复杂性,并简要分析了一些社会称谓词与现代汉语相比较的某些 不同内涵,如“博士”、“学士”、“教授 、“教师”、“学究”、“院长 、“夫子”、 “先生等。张希玲、高政锐两位学者通过对“哥哥”一词的使用特征分析,透 视了北宋特定历史时期的市民俗文化风貌。 前人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给我们提供了的新的思路。鉴于此, 本文拟从较为全面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水浒传中的各类称谓词,包括亲属 称谓和社会称谓,探究其中重要称谓词的使用情况,并对其在特定时期的重要称 谓意义加以研究,归纳使用特点,进而弥补汉语称谓大词典的不足,希望能 为汉语称谓词的断代研究提供专书上的材料。在此基础上,力图对汉语称谓大 词典词条有所补充。 三、有关称谓词的定义、分类及相关说明 称谓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泛指一切人和物,狭义的只用于人,是人 们由于亲属或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因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6 】 本文所谈的称谓词即狭义的称谓词。对于“称谓词”这一概念,相较“称呼”与 “名称”,学术界观点不一。有的学者认为称谓词就是称呼或称呼语,即“对人 的称呼”。r 丌有的学者认为称谓词包括称呼。“称呼是言语交往过程中说话者 运用名称或其他方式呼喊对方或提及其他人的词语形式,是称谓的言语形式。” 4 山东师范人学帧1 1 学位论文 【8 1 还有的认为称谓词是名称,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 于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师傅、支书等。【9 】与之相对应的则 认为称谓词包括名称,“名称是标示某人存在的名词( 或名词性) 概念,是称 谓的语言形式。【i o 】 实际上,称谓词包括称呼和名称。它是人类群体中使用的特殊的语言符号, 包括了交际双方的特定的关系,反映了交际双方的特征,如年龄、职业、身份、 辈分等等,还表现了交际双方的修养、感情、态度。【1 1 1 简而言之,它是人们之间 为表示相互关系或身份、职业等的区别而定的具有普遍性特征的语言符号,比如 董事长、老师等。对于水浒传称谓词的研究,我们认为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 题: 1 、称谓词是名词,非人称代词。称谓词是那些用来表示双方职业、身份、 年龄等关系的名词。但是也包括那些作为固定形式使用的短语,例如“乡下人 就是作为固定使用的短语形式,具有强烈的称谓词的特点,可以归入我们研究的 称谓词范围。人称代词虽然是称呼,可以表达双方的交际关系,但在不同的言语 环境中又具有一定的不定性,例如对对方称自己为“我”,而对方称之为“你”, 【1 2 】所以不能将其归入称谓词。 2 、本文的称谓词研究排除了姓名。【1 3 1 如宋江”、李逵等。因为姓名并 不能表示交际双方的特定关系,也不能反应交际双方的特征,不符合我们所研究 的称谓词定义范围。 3 、本文的研究包括绰号称谓,它们在小说中的量十分丰富,特点明显。同 姓名称谓恰好相反,绰号符合称谓词的概念范畴,它是根据对方的某些特征而定 义的一种特殊称谓。 4 、本文暂不用过多篇幅研究职官称谓,以附录的形式加于文后,留待以后 的学习中进一步研究。 5 、水浒传称谓词系统: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称谓词进行不同的划分。从 水浒传称谓词的内容看,可将其分为亲属称谓( 血亲称谓、姻亲称谓、制度 称谓) 和社会称谓( 主要指的是非亲属称谓,可分为绰号称谓、职官称谓、性别 称谓、仿亲属称谓等) ;从感情色彩及表达效果来看,可以分为敬称、谦称、昵 称、贬称、倨称等,这些都是礼貌称谓;从使用场合看,可以分为自称、对称和 5 山东师范人学硕f :学位论义 他称:从语体来看,可以分为书面称谓和口头称谓。 第一章水浒传亲属称谓词 一、水浒传亲属称谓词概况 本文所界定的亲属称谓是依据亲属关系发生的三种情况:血缘、婚姻、法律 认定情况等产生的称谓,据此可以分为血亲称谓( 由出生等血缘关系所致【1 4 】) 、 姻系称谓( 由婚姻关系所致【1 5 】) 、制度称谓( 由法律认定关系所致【1 6 】) 。需要说 明的是,本章的研究范围不包括敬称对方的亲属,如“令尊”,也不包括社会交 往中对人谦称自己的亲属,如谦称子女的“小女”、“愚男”等,因为我们认为这 些都属于“社会称谓词”的内容。本章还将对亲属称谓词中的某些特殊词语进行 研究,力图求证它们的起源及后期的使用情况,并与同时代的三国演义、西 游记、三言重要著作相比较,希望能归纳某些称谓词的使用特点。水浒传 中的亲属称谓词共有5 8 个,可分为以下几类: ( 一) 血亲称谓( 15 个) 称长 阿爹 爹爹父亲娘娘母老娘母亲老母爷娘父母阿婆 辈 称同 二哥哥哥兄弟贤妹 辈 ( 二) 姻系称谓( 4 1 个) 老婆浑家娘子大嫂大姐姐姐妻妻子贤妻先妻妻小 称妻 子大娘 子 称丈 丈夫大哥盖老老公相公 夫 阿舅母舅姆姆婶子尊婶婶婶 姑娘丈人泰山妻父叔叔 其它 阿叔公公 伯伯嫂嫂嫂子 阿嫂 大舅妻弟妻舅舅舅 舅子 称谓 小舅阿婆 6 山东帅范人学硕l :学位论文 ( 三) 制度称谓( 2 个) 二、水浒传亲属称谓词个案分析 亲属称谓词相比较于社会称谓词,其历史演变过程相对缓慢,在使用上具有 鲜明的时代性,差距更细微,对这种细微差距进行分析的价值也就更大,本节对 水浒传中的某些亲属称谓词进行定量分析,考察它们在同时代著作中的用法, 并追本溯源,多利用汉语大词典对这些称谓词的最初使用情况进行归纳。根 据水浒传的成书年代,本文选用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明代的西 游记及保存了宋元明三代话本的集子三言作为比较的主要参考资料。需要 说明的是,如果某一称谓词始用于宋元或者元明时期,本文大多以水浒传用 法作为例证,以求明确。 ( 一) 血亲称谓 阿爹称呼父亲,水浒传中共有3 次,作为对称。如: ( 1 ) 那大汉道:“阿爹不知。哥哥在家里么? ”( 第三十七回) 三国演义、西游记中没有用“阿爹”来称呼父亲。“阿爹”作为亲属 称谓词还可用于称祖父,三言中有用例,如: ( 2 ) 赵一郎道:“小人靠阿爹洪福过日的,怎敢波漏? ( 醒世恒言第三 十四卷) “阿爹”用于称父亲始于汉代,如汉代戴良失父零丁:“今月七日失阿爹, 念此酷毒可痛伤。 爹爹水浒传中用“爹爹 称呼父亲共有2 次,用作他称。如: ( 3 ) 这淫妇扯住贼秃袖子,说道:“师兄,明日来取功德钱时就对爹爹说血 盆愿心事,不要忘了。 ( 第四十四回) 除了三国演义外,西游记、三言中都有“爹爹称呼父亲的用法, 如: ( 4 ) 寇梁兄弟又磕头哀告道:“爹爹请回,切莫伤残老幼。待天明就去本府 投递解状,愿认招回,只求存殁均安也。( 西游记第九十七回) ( 5 ) 宅堂罩叉手向前道:“告爹爹,请一日严假,欲出野外游猎。不知爹爹 尊意如何? ”( 警世通言第十九卷) 7 山东师范人学硕i :学位论文 “爹爹”用于称父亲始用于唐代,如明代僧人居顶续传灯录卷七归宗 可宣禅师:“爹爹、妈妈,明日请和尚斋。 在水浒传中还用“爹爹”作为倨称。如: ( 6 ) 李逵道:“你莫要来恼犯著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的官员尽都杀了! ( 第七十五回) 除了用作亲属称谓词,“阿爹”和“爹爹 还可用作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这 属于社会称谓词的用法。 父亲“父亲”多用于他称,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经常使用。在水浒传 中出现4 6 次,如: ( 7 ) 王定六却和张顺并父亲一同起身,投梁山泊来。( 第六十四回) 三国演义、西游记、三言中都有这一称谓词,由此可见,它是当时 社会通用称谓词语。如: ( 8 ) 贤日:“父亲放心。他虽有张飞、赵云之勇,我本州上将邢道荣,力敌 万人,可以抵对。 ( 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 ( 9 ) 那怪道:“这猴子一发胡说! 你是那里人,我是那里人,怎么得与我父 亲做兄弟? ( 西游记第四十一回) ( 1 0 ) 书童叫:“三叔,老爷来了。”公子从从容容迎接父亲。( 警世通言 第二十四卷) “父亲”始用于汉魏时期,如后汉书乐恢传:乐恢,字伯奇,京兆长 陵人也。父亲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 娘元代戴侗六书故:婊、娘,女良切,俗谓母姨,亦谓为王母。单用, 指称母亲。如唐代寒山诗集:我住在村乡,无爷亦无娘,无名无姓第,人唤 作张王。又如清代周召双桥随笔卷八:漏泄阳春,爹娘搬贩,至今未休,吐 百种乡谈。干般扭扮,一生你我。“娘”也可用来构成合成词表示“母亲 义, 如“老娘 、“娘母。 娘母在水浒传中称呼母亲为“娘母 有1 次。如: ( 1 1 ) 娘母取个手帕,自与他包了头,收拾了钗环。( 第三十九回) 三国演义、西游记、三言等都未出现“娘母”称呼母亲,可见“娘 母”并非当时社会的通用词。 8 山东师范人学硕i j 学位论文 老娘水浒传中用其称呼母亲,可用作面称,也可用作他称。共出现6 次,如: ( 1 2 ) “他便问我缘故,我便告他道:家中有个九十岁的老娘,无人赡 养,定是饿死。”( 第四十三回) 这一用法,除三国演义外,西游记、三言中皆有例证。如: ( 1 3 ) 小姐道:“我儿,你将我的书递与外公,叫外公奏上唐王,统领 人马,擒杀此贼,与父报仇,那时才救得老娘的身子出来。我今不敢久停,诚恐 贼汉怪我归迟。”( 西游记第八回) ( 1 4 ) 那张彬听说,叫声苦,不知高低,道:“姐姐,我家有老娘,却如何 出豁? ( 警世通言第二十卷) “老娘 作为对母亲的俗称,最早出现于元明时期。 母亲多用于他称,常出现于现代汉语书面语中。在水浒传中出现1 9 次,如: ( 1 5 ) “母亲在客店里染病身故,子父二人流落自此生受。 ( 第三回) 同“父亲 一样,三国演义、西游记、三言中都有这一称谓词。本 文仅以上述“父亲”为例。 “母亲”始用于汉魏时期,如后汉书公孙瓒传:绍母亲为傅婢,地实 微贱,据职高重,享福丰隆。 老母水浒传中用来称呼母亲共出现3 7 次,都为他称。如: ( 1 6 ) 那妇人道:“家下拙夫却不恁的计较。老母死时,也曾许下血盆愿心, 早晚也要道上刹相烦还了。 ( 第四十五回) 这一用法,三国演义、西游记、三言中都有使用。如: ( 1 7 ) 县令日:“吾姓陈,名宫,字公台。老母妻子,皆在东郡。今感公忠 义,愿弃一官,从公而逃。”( 三国演义第四回) ( 1 8 ) 光蕊见了老母,连忙拜倒。( 西游记第八回) ( 1 9 ) 侍女劝日:“今损躯报德,此心虽佳,但粉骨碎身,于公何益? 且遗 老母,使何人侍养? ( 警世通言第十卷) “老母”用来称呼母亲是在汉代,如史记管晏列传:“吾尝三战三走, 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9 山东师范人学硕。l :学位论义 另外,“老母”还用作社会称谓词,指老妇,一般用作他称。如佛教百喻 经老母捉熊喻:昔有一老母在树下卧,熊欲来搏,尔时老母远树走避。 爷娘现代汉语常使用“父母 作为合称。水浒传使用“爷娘”的情况总 共有4 例,有3 处是用作他称,有1 处作为口头语,表示感叹,分别举例如下: ( 2 0 ) 施恩得武松争了这口气,把武松似爷娘一般敬重。( 第三十回) ( 2 1 ) 李逵道:“爷娘! 甚鸟东西在这里! ”( 第五十四回) 除三国演义外,西游记、三言中都有“爷娘“合称父母的称谓词。 如: ( 2 2 ) 那个是迷爷娘的业子,这个是欺天将的妖精。( 西游记第十五回) ( 2 3 ) 沈小霞带着哭,分付孟氏道:“我此去死多生少,你休为我忧念,只 当我已死一般,在爷娘家过活。”( 喻世明言第四十卷) “爷娘合用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如乐府诗木兰诗:“旦辞爷娘去, 暮宿黄河边。” 二哥用排行数字加“哥 ,兄长可以按此称呼年幼于己者。在水浒传中 作为武大对武松的称呼,共8 次。如: ( 2 4 ) 武大道:“二哥,你去了许多时,如何不寄书信来与我? 我又怨你, 又想你。 ( 第二十四回) 在水浒传社会称谓词中,还用这一称谓词来称呼同辈男子,泛称兄弟中 排行第二者。这一用法在水浒传中有2 3 次,如: ( 2 5 ) 当日筵宴散了,宋江问武松道:“二哥今欲往何处安身? ”( 第三十二 回) 在三国演义、西游记、三言中出现的排行加称谓词的形式都属于社 会称谓的这一用法,现代汉语也是如此。如: ( 2 6 ) 张飞日:“二哥捉了王忠,我去生擒刘岱来! ( 三国演义第二十二 回) ( 2 7 ) 沙僧将酒亦一饮而干,道:“师父! 那黄袍怪拿住你时,我两个与他 交战,只战个手平。今二哥独去,恐战不过他。”( 西游记第二十九回) ( 2 8 ) 只见那张远同阮二哥进庵,与尼姑相见了,称谢不己,问道:“我家 一官今在那里? ( 喻世明言第四卷) l o 山东师范人学帧l j 学位论义 哥哥“哥哥”自宋元以来,作为对兄长的口头称谓使用频率极高,汉语称 谓大词典的释义是“对同胞兄长的称呼,亦用于称同族亲戚或结拜关系的兄长。 可用于面称和他称。在水浒传中多作社会称谓词称呼无血缘关系的兄长,是 对同辈男子的尊称。用作亲属称谓词有8 7 次,如: ( 2 9 ) 武松拜罢,说道:“一年有馀不见哥哥,如何却在这里? ( 第二十四 回) 三言中“哥哥“作为血缘称谓,如: ( 3 0 ) 话说近代浙江衢州府,有一人姓王名奉,哥哥姓王名春。( 醒世恒言 第一卷) 在三国演义、西游记中“哥哥”都用作制度称谓,如: ( 3 1 ) 飞日:“既两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后。”( 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 3 2 ) 却说那沙僧赶上八戒道:“哥哥,我来了。 ( 西游记第二十九回) ( 二) 姻亲称谓 丈夫水浒传中“丈夫”用作亲属称谓共出现2 7 次,其中5 次用作对称, 如: ( 1 ) 只见老婆问道:“丈夫,你如何今同这般嘴脸。 ( 第十六回) 现代汉语中“丈夫 多用作他称,三国演义、西游记、三言中都有 这一称谓。如: ( 2 ) 孙夫人日:“丈夫何故烦恼? ”( 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 ( 3 ) 小姐见他打死了丈夫,也便将身赴水。( 西游记第七回) ( 4 ) 三巧儿远远瞧见,只道是他丈夫回了,揭开帘子,定睛而看。( 醒世 恒言第一卷) “丈夫 最初用来称呼男子,始用于春秋时期。如谷梁传文公十二年: “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 用于称呼夫妻中的男性,最早出现于唐代,多 用作他称。这一用法始于太平广记卷三百零六引河东记卢佩:“母日: 佩犹愿以身为天师奴,今反得为丈夫,有何不可。m 大哥“大哥 用来称呼丈夫,最早是在宋元时期。水浒传中出现4 次, 如: ( 5 ) 林冲娘子赶到布帘下,叫道:“大哥,少饮早归。”( 第七回) 山东师范人学硕l j 学位论文 盖老“盖老”最早出现在宋元时期,用于市语中对具有夫妻关系者的一种 轻薄称呼,男的叫做盖老,女的叫做底老。水浒传中出现1 次,如: ( 6 ) 王婆哈哈大笑道:“好教大官人得知了笑一声,他的盖老,便是街上卖 炊饼的武大郎。 ( 第二十四回) 三国演义、西游记、三言中没有“大哥”和“盖老 这两个亲属称 谓词。 老婆“老婆”在水浒传中用作他称,共4 0 次,如: ( 7 ) 只见老婆问道:“丈夫,你如何今日这般烦恼? ”( 第十七回) 除三国演义外,西游记、三言中都有此称谓词,如: ( 8 ) 八戒道:“哥呵,不是胡说,只恐一时间有些儿差池,却不是和尚误了 做,老婆误了娶,两下里都耽搁了? ”( 西游记第十九回) ( 9 ) 查皂道:“别人家丫头,要你恁般疼他? 养得白白壮壮,你可收用他做 小老婆么? ( 醒世恒言第一卷) “老婆最初的含义是指老年妇女,寒山诗集:“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 年。”王普卿有诗云:“老婆心急频相劝。 句中的“老婆”就是指主持家务的妻 子。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夜市:“更有叫时运来时、买庄田、取老婆卖卦 者。 可见,“老婆 最早用于俗称妻子是在宋代,用作他称。在现代汉语中用作 对称和他称皆可,作为口头称谓,用于非正式场合。 浑家在水浒传中用于称妻子,共出现3 次,用作他称。如: ( 1 0 ) 秦明是个性急的人,看了浑家首级,气破胸脯,分说不得,只叫得苦 屈。( 第三十三回) 除三国演义外,西游记、三言中都有这一称谓词,如: ( 1 1 ) 那妖王听得公主叫唤,揪了钢刀,搀着公主道:“浑家,有甚话 说? ( 西游记第二十九回) ( 1 2 ) 蒋兴哥人才本自齐整,又娶得这房美色的浑家,分明是一对玉人,良 工琢就。( 喻世明言第一卷) “浑家”始用于于唐宋时期,清代钱大昕恒言录亲属称谓认为:“称 妻日浑家,见郑文宝南唐旧事。”如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崔宁到家 中,没情没绪,走进房中,只见浑家坐在床上。 1 2 山东师范人学顺i :学位论文 娘子“娘子 这称谓词是古代最为常用的称谓之一,它可用于仆人对女 主人的敬称,也可作为同辈人对女子的敬称,还可用在亲属称谓中称呼妻子。前 两种用法将在“社会称谓词”的研究中讨论。水浒传中称呼妻子为“娘子 有8 4 次,可用作对称,也可用作他称。如: ( 1 3 ) 鲁智深坐在帐子里,都听得,忍住笑,不做一声那大王摸进房中,叫 道:“娘子,你如何不出来接我? ( 第四回) 除三国演义外,西游记和三言中有很多用例。如: ( 1 4 ) 伯钦的娘子道:“太保,我今夜梦见公公来家,说他在阴司苦难难脱, 只久不得超生。”( 西游记第十三回) ( 1 5 ) 再说,蒋兴哥有了管家娘子,一年之后,又往广东做买卖。( 喻世明 言第一卷) 大嫂水浒传中用来称呼妻子,共1 5 次,如: ( 1 6 ) 林冲立在胡梯上,叫道:“大嫂开门! ”( 第七回) “大嫂 最初用来称长兄之妻,始用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如乐府诗集相 和歌辞十三孤儿行:“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用来作为对妻子的称呼是 在宋元时期,如:元代无名氏货郎旦第一折:“我过去见我浑家去。f 做见科 云,大嫂,我来家也。 大姐姐姐水浒传中称妻子,共3 次,如: ( 1 7 ) 宋江道:“好姐姐! 不要叫! 邻舍听得,不是要处! ( 第二十回) ( 1 8 ) 李小二应了,自来门首叫老婆,道:“大姐,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 ( 第九回) 三国演义、西游记中没有“娘子 、“大嫂”、“大姐 、“姐姐”这几种 称谓词。而三言中也将妻子称为“姐姐 ,如: ( 1 9 ) 却说一日是月半,学生子都来得早,要拜孔夫子。吴教授道:“姐姐, 我先起去。 ( 警世通言第十四卷) “大姐”或“姐姐 用来作为对妻子的称呼是在宋元时期,多见于元明时期 的白话小说中及元杂剧。如元代无名氏甑江亭第一折:“浑家姓赵,小字江 梅。我这大姐,这两个人来的不尴尬! ”唐代孙光宪浣溪纱词:“醉后爱称娇 姐姐,夜来留得好哥哥。 山东师范人学硕i j 学位论文 在其它其它姻系称谓中,“妻舅 、“舅子 为妻子的兄弟的合称,“妻弟 、 “小舅”、“大舅”是单称比妻子年小者或年长者,他们的起源胡士云已经在汉 语亲属称谓研究中论述过,本文不详细研究。在此,简单概括。“妻舅最早 见于南北朝,“舅子”最早见于唐宋时期,“妻弟”始用于汉代,“小舅”、“大舅” 始用于元明时期,这些称谓词在水浒传中的使用情况如下: 称谓词舅子大舅妻弟小舅妻舅 舅舅 次数 l1 1278 由此可见,“舅舅 在这类称谓词中的使用频率最高。 阿舅在水浒传中可以用来指舅父,也可用来称妻子的兄弟。用作对称 和他称皆可。前者共1 3 次,后者1 次,分别举例如下: ( 2 0 ) 说犹未了,只见那汉叫道:“阿舅,救我则个! ( 第十四回) ( 2 1 ) 顾大嫂道:“伯伯,你的乐阿舅透风与我们了! 一就去劫牢,一就去 取行李不迟。( 第四十九回) 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没有这一称谓词。“阿舅 在三言中用于称 妻子的弟兄,如: ( 2 2 ) 任公双目虽不明,见说是媳妇的亲,便邀他请坐。就望罩面叫一声: “娘子,有你阿舅在此相访。 ( 喻世明言第三十八卷) “阿舅”最早见于唐代,用来称舅父。如隋书五行志上:“周初有章谣 日:白杨树头金鸡鸣,只有阿舅无外甥。静帝,隋氏之甥,既逊位而崩,诸舅 强盛。 用来称妻子的弟兄是在宋元时期。 母舅用来称母亲的弟兄,俗称舅父、舅舅,始用于元明时期。水浒传中 总共出现3 次,都用作他称。如: ( 2 3 ) 吴用便道:“大汉休执迷。你的母舅与我至交,又和这都头亦过得好。 他便送些人情与这都头,你却来讨了,也须坏了你母舅面皮且看小生面,我自与 你母舅说。( 第十四回) 除三言外,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中都有“母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