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颈动脉解剖,2,颈动脉解剖包括,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动脉壁的组织结构,3,供应脑的动脉,脑的动脉分为两个系统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4,一、颈总动脉(一)起源右侧颈总动脉源于头臂干分叉处。左侧颈总动脉起于主动脉弓的中部,位于头臂干的左后方。(二)走行1、左、右颈总动脉发出后在气管的前方上行,至颈部时向外斜行在气管两侧。2、左、右颈总动脉上行到甲状软骨上缘,5,至舌骨大角之间的平面,分为颈内、外颈动脉两大终末枝。(三)分枝已如上述,颈总动脉在特定解剖部位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6,二、颈内动脉(一)起源为颈总动脉的直接延续,左、右颈内动脉在第4颈椎水平或甲状软骨的上缘水平由颈总动脉发出。(二)走行1、颈内动脉初居颈外动脉的后外方,继而转到颈外动脉的后内侧,沿咽壁上行至颅底,经颞骨岩部的颈动脉孔入颅。,7,2、颈内动脉下部被胸锁乳头肌的前缘所覆盖,上部位于茎突后区。3、颈内动脉的外侧紧贴颈内静脉。4、颈内动脉颈段几乎是垂直的。(三)分段颈内动脉主干分为四段:1、颈段2、海绵窦段3、岩骨段,8,4、颈内段自颈总动脉分叉开始至颞骨的颈动脉孔外口为止。(四)分枝1、颈内动脉的颈段无分枝。2、颈内动脉颅内段的主要分枝:眼动脉由海绵窦上缘上方发出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五)颈动脉窦,9,颈动脉窦位于颈总动脉末端,颈内动脉起始部的膨大部分,外膜内有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称压力感受器。血压升高时,窦壁扩张,刺激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末梢血管扩张,从而引起血压下降。(六)颈动脉体(颈动脉小球)在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面,有1个扁圆形小体紧贴颈动脉窦,其高约57mm,其宽24mm,内有丰富的血窦,呈化学感受器。,10,颈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感受血液中O2分压、CO2分压和H+浓度变化的刺激。血中O2分压降低或CO2分压升高时,颈动脉体可反射性引起呼吸加深加快。,11,颈动脉体,12,三、颈外动脉(一)起源在甲状软骨上缘从颈总动脉分出,位于颈内动脉的前方,是颈总动脉的终枝之一。(二)走行颈外动脉自颈总动脉发出后,先经颈内动脉的前内侧,后经颈内动脉的前方至外侧,上行穿腮腺,至下颌颈处分为颞浅动脉和上颌动脉两个终支。,13,(三)分枝颈外动脉在行经中发出9个分支,其中较大的分支是从颈外动脉前壁由下而上发出: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从颈外动脉后壁发出:枕动脉,14,耳后动脉从颈外动脉内侧壁发出:咽升动脉(四)颈外动脉与颈内动脉的解剖标志,15,16,颈动脉解剖测值,动脉名称平均长度(cm)平均周径(cm),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9.9112.87,2.182.05,周长3.14156=直径,男性平均外径4.93mm女性平均外径4.68mm,较颈内动脉略细,颈外动脉,颈内动脉,17,四、颈动脉壁的组织结构颈总动脉属大动脉,为弹性动脉。所有动脉的管壁由三层膜组成,即内膜、中膜和外膜。大动脉多为弹性动脉,其结构特点是富含弹性膜和弹性纤维,弹性大。弹性膜是由弹性蛋白组成的膜,成人大动脉的中膜有4070层弹性膜,各层间有弹性纤维相连。,18,动脉壁的内膜是管壁最内层,为单层扁平上皮,来源于胚胎中胚层。在心脏的内皮称心内皮,在血管的内皮称血管内皮。(一)颈动脉壁的内膜1、厚度为100130m(0.10.13mm),占管壁厚度的1/6。2、内皮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有纵行弹性纤维。3、邻近内膜的第1层弹性膜为内弹性膜。,19,(二)颈动脉壁的中膜1、厚度约500m(0.5mm),是管壁三层膜中最厚的一层。2、中膜为4070层同心排列的弹性膜,各层弹性相距515m(0.0050.0015mm),每层弹性膜厚23m(0.0020.003mm),各层弹性膜间由弹性纤维相连。(三)颈动脉的外膜1、厚度较薄,结构较为简单,含纵向螺,20,旋状排列的胶原纤维束和弹性纤维。2、外膜中的营养血管和淋巴管可达中膜的外层。肌型动脉周围中等直径大小的动脉称肌型动脉,中膜为平滑肌,内膜和中膜之间有内弹性板,中膜和外膜之间有外弹性板。,21,动脉壁的组织结构,22,动脉壁的组织结构,23,弹性动脉壁的组织结构,24,弹性动脉壁的组织结构,25,肌型动脉的结构,26,27,主动脉弓及其分支示意图,28,颈动脉与椎动脉解剖,29,颈动脉与椎动脉解剖,30,颈动脉与椎动脉解剖,31,32,颈动脉和颈外动脉分枝,33,颈动脉及颈外动脉分枝,34,颈动脉分叉的高度与颈椎的对应关系,35,颈内和颈外动脉与颈内静脉,36,颈外动脉的分枝,37,颈总动脉分叉平面示意图,C,38,39,甲状软骨、环状软骨、舌骨,40,颞骨显示颈动脉管,41,颈内动脉颈段岩段,42,海绵窦解剖显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43,颈内动脉岩段、海绵窦段、颅内段,44,上肢的动脉解剖,45,上肢的动脉解剖包括,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手的动脉,46,一、锁骨下动脉(一)起源右锁骨下动脉右锁骨下动脉起自右头臂干,是头臂干的分枝。左锁骨下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起自主动脉弓。(二)部位与走行右锁骨下动脉,47,右锁骨下动脉位于胸锁关节的后方,向上走行通过前斜角肌的后方,然后水平稍向下至第1肋骨的外缘,约在胸上动脉起始处的附近,续为腋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位于3、4胸椎水平,左颈总动脉起始后的后面,沿颈部方向上升,弯向外侧,跨过前斜角肌的后方,之后走行同右锁骨下动脉。,48,(三)锁骨下动脉分段以前斜角肌为界将锁下动脉分为3段:第1段:位于前斜角肌内侧第2段:位于前斜角肌后方第3段:位于前斜角肌外侧斜角肌位于颈部的斜角肌分为:前斜角肌位于胸锁乳头肌的深面,起自第36颈椎横突的前结节,斜向外下方,止,49,于第1肋骨的前斜角肌结节。中斜角肌位于前斜角肌的后方,起自第37颈椎横突的后结节,止于第1肋骨上面中部。后斜角肌位于中斜角肌后方,起自第46颈椎横突的后结节,止于第2肋骨外侧面中部。(四)锁骨下动脉的主要分枝左、右锁骨下动脉的分枝和血管名称是,50,同的。锁骨下动脉的主要分枝:椎动脉胸廓内动脉甲状颈干肋颈干肩胛背动脉,51,锁骨下动脉、腋动脉及其分枝,前面观,52,胸肌筋膜、锁胸筋膜和腋肋筋膜,前面观,53,胸锁、肩胛连接标志,54,二、腋动脉(一)起源腋动脉是锁骨下动脉的延续,在第1肋外侧缘处续接锁骨下动脉。(二)走行腋动脉与臂神经丛伴行,由腋鞘包绕。腋动脉前方有胸小肌覆盖。以胸小肌为界将腋动脉分为3段:第1段:自第1肋骨外侧缘至胸小肌上缘,55,第2段:位于胸小肌后方第3段:自胸小肌下缘至大圆肌和背阔肌的下缘。(三)腋动脉的主要分枝1、胸上动脉起于腋动脉第1段,分布于第1、2肋间隙。2、胸肩峰动脉起自腋动脉第1段,分布于胸大肌、胸小肌、三角肌和肩关节。3、胸外侧动脉发自腋动脉第2段,在胸,56,小肌后面下行,分布前锯肌、胸大肌和胸小肌,女性分支至乳房的外侧部位。4、肩胛下动脉为较粗的短干,在肩胛下肌的下缘附近起自腋动脉第3段,向后下行,分布背阔肌、前锯肌和肩部肌。5、旋肱前动脉细小,起自腋动脉第3段,向外绕肱骨外斜颈前面,与旋肱后动脉吻合,分布于邻近的肌和肩关节。6、旋肱后动脉起始高度与旋肱前动脉,57,穿四边孔,绕肱骨外斜颈后面,与旋肱前动脉吻合,分布于三角肌和肩关节。胸肩峰动脉多数起自腋动脉第一段(64.53)或第二段(35.46),58,腋窝,59,腋鞘,60,锁骨下动脉、腋动脉及其分枝,前面观,61,腋动脉分段,62,腋动脉与肱动脉,63,腋静脉与肱静脉,64,三、肱动脉(一)起源肱动脉是腋动脉的延续,在大圆肌肌腱下缘续于腋动脉,中止于肘下1cm。(二)走行肱动脉沿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在肱骨的内侧,逐渐移至肱骨的前方,行至肘窝,平桡骨颈高度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三)腋动脉的主要分枝,65,1、肱深动脉在大圆肌的稍下方起自肱动脉,穿经肱骨肌管,至肱骨下端外侧延续为桡侧副动脉,沿途分支分布于三角肌、肱三头肌和肱骨。2、已如上述,肱动脉在桡骨颈高度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66,肱动脉(原位),67,腋、肱动脉和肘关节动脉网,68,肱动脉上下解剖,69,肱动脉分枝,70,四、桡动脉(一)起源桡动脉是肱动脉的终枝之一。(二)走行先经肱桡肌与旋前圆肌之间,继而在肱桡肌与桡侧屈肌腱之间下行,在桡骨茎突的下方经拇长展肌和拇短肌的深面至手背,穿第1掌骨间隙进入手掌,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成掌深弓。,71,(三)主要分枝桡动脉沿途分支分布于邻近的前臂肌和手肌,参与肘关节网的构成。桡动脉下端在桡侧屈肌腱外侧位置表浅,是触摸脉搏的部位。,72,五、尺动脉(一)起源尺动脉是肱动脉的终末支之一,比桡动脉稍粗大。(二)走行尺动脉先经旋前圆肌深面行向内下方,再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下行,经豌豆骨桡侧至手掌,与桡动脉掌浅支吻合成掌浅弓。(三)主要分枝,73,尺动脉沿途分支分布于邻近的前臂群肌,参与构成肘关节网。,74,前臂前侧的动脉间隙,75,上肢动脉的主干,76,六、手的动脉(一)起源手的动脉是桡动脉和尺动脉远侧分支,与骨间后动脉吻合。(二)手的桡侧分支1、掌浅支位于鱼际处,与尺动脉终末部吻合,构成掌浅弓。2、腕背侧支桡动脉的腕背支和骨间前、后动脉吻合形成掌背动脉沿第2、3、4骨,77,间背侧肌下行,分成指背侧支至手指。3、食指桡侧动脉起自掌深弓,多数起自拇主要动脉。它沿食(示)指桡侧缘向下至食指末端。4、掌深弓由桡动脉的终末部与尺动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屈指肌腱深面,约平腕掌关节,高于掌浅弓12cm。(三)手部的尺侧支1、腕掌侧支腕掌支与桡动脉的腕掌支,78,吻合,接受来自骨间前动脉的分支,在腕部形成腕掌弓。2、腕背侧支起自豌豆骨的上方,与桡动脉的掌背侧支吻合。3、掌深支多为两支,与桡动脉吻合形成掌深弓。4、掌浅弓是以尺动脉为主的动脉弓,1/3的掌浅弓仅有尺动脉形成;1/3的掌浅弓由桡动脉的掌浅支构成;余1/3由指桡侧动脉、,79,拇主要动脉或正中动脉形成。5、指掌侧总动脉共3条3条动脉起自掌浅弓的凸面,沿第24掌骨隙下行,在掌指关节处,每条掌指侧总动脉分为2支指掌侧固有动脉。其远侧由相应的掌心动脉汇入。6、指掌侧固有动脉为指掌侧总动脉的分支。分布至25指的相对缘。,2019/12/15,80,可编辑,81,手的动脉简要记忆,以桡动脉为主形成掌深弓以尺动脉为主形成掌浅弓从掌深弓分出掌心动脉(3个)从掌浅弓发出指掌侧总动脉(3个)从指掌侧总动脉发出指掌侧固有动脉,82,手的动脉,83,表1上肢近侧部的动脉,动脉起源行径,胸廓内动脉,锁骨下动脉的下面,下降,向前内侧倾斜,经锁骨胸骨端和肋软骨后方进入胸廓,甲状颈干,锁骨下动脉的前部,一短而粗的干上行且发出4条分支;肩胛上动脉、颈横动脉、颈深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84,肩胛上动脉,甲状颈干,向外下方经前斜角肌和膈神经的表面,经锁骨下动脉和臂丛,行于外后方与锁骨平行;然后至肩胛骨后面且营养冈上肌和冈下肌,胸上动脉,腋动脉第1段的唯一分支,沿胸小肌上缘行向前内侧,然后经胸小肌和胸大肌之间至胸壁;协助营养第1和第2肋间隙及前锯肌上部,动脉起源行径,85,胸肩峰动脉,胸小肌深面腋动脉第2段,沿胸小肌上内侧缘弯曲走行,穿过锁胸筋膜然后分为4支,胸外侧动脉,腋动脉第2段,沿胸小肌腋缘下行至胸壁,肩胛下动脉,腋动脉第3段,沿肩胛下肌外侧缘和肩胛骨腋缘下行至肩胛骨下角,同时至胸壁,旋肩胛动脉,肩胛下动脉,绕过肩胛骨腋缘进入冈下窝,动脉起源行径,86,表2前臂的动脉,动脉行径分布,尺动脉,肘窝内肱动脉较大的终末支,经下内侧然后直接下行于旋前圆肌、掌长肌和指浅屈肌深面至前臂内侧面;在腕部经屈肌支持带浅面,发出一掌深支至掌深弓,主干续于掌浅弓,前和后尺侧返动脉,尺动脉,肘关节的稍远侧,前尺侧返动脉向上行,后尺侧返动脉向后行与尺侧副动脉和骨间返动脉吻合,87,动脉行径分布,骨间总动脉,尺动脉,肱动脉分叉的稍远侧,经过一短干,分为骨间前、后动脉而终,骨间前和骨间后动脉,骨间总动脉,经过骨间膜的前面和后面:骨间前动脉营养前臂远侧的前面和后面;骨间后动脉发出骨间返动脉,参与肘周围动脉吻合,腕背支和腕掌支,在腕水平的尺动脉,与桡动脉的同名支吻合,形成腕背侧弓和腔掌侧弓,在腕部形成侧副循环,88,动脉行径分布,桡动脉,肘窝内肱动脉较小的终末支,行向下外侧肱桡肌之下,于远侧位于桡侧腕屈肌腱外侧;绕过桡骨外侧面经解剖学鼻烟窝底,穿过筋膜;与尺动脉的深支形成掌深弓而终,桡侧返动脉,桡动脉的外侧面,其起源处稍远侧,在旋后肌表面上行,然后行于肱桡肌与肱肌之间,腕背支和腕掌支,在腕水平的桡动脉,与尺动脉的同名支吻合,形成腕背侧弓和腕掌侧弓,在腕部形成侧副循环,89,表3前臂的动脉,动脉起源行径,掌浅弓,尺动脉的直接延续;此弓由外侧面的桡动脉浅支或桡动脉分支参与形成,弯向外侧至掌腱膜深面和长屈肌腱浅面;弓的凸侧位于在伸拇指的远侧缘与掌相交处的水平,掌深弓,桡动脉的直接延续;由内侧面的尺动脉深支参与形成,凸向内侧,长屈肌腱深面且与掌骨底相接触,90,动脉起源行径,指掌侧总动脉,掌浅弓,于蚓状肌表面向远侧下行至指蹼,指掌侧固有动脉,指掌测总动脉,至第25指的相对缘,拇主要动脉,桡动脉在其转向手掌处,在第1掌骨的掌侧面下行,在近节指骨底分为2支,行于拇指两则,示指桡侧动脉,桡动脉,也可能起自拇主要动脉,于示指的侧面行进至其远端,91,动脉起源行径,腕背侧弓,桡动脉和尺动脉,在手背筋膜内呈弓状,92,表4上肢动脉解剖测值,动脉名称平均长度平均外径,锁骨下动脉,左侧为8.54cm,右侧为7.08cm,起始部为9.9mm,11.40.9cm,近端为6.3mm,远端为5.5cm,桡动脉,中部为3.9mm,在分出肱深动脉前为4.9mm,分出肱深动脉后为4.2mm,腋动脉,23.3cm,23.06cm,起始部为3.57mm,中点处为2.5mm,为2.4mm,肱动脉,肱深动脉,起始端3.28mm,中点处为2.6mm,下端为2.2mm,尺动脉,24.48cm,93,手的动脉掌侧面观,94,手的动脉掌侧面观,95,手的动脉,96,手的动脉,97,掌浅弓,98,掌深弓,99,背面观,100,手的动脉,101,下肢的动脉解剖,102,下肢的动脉解剖包括,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的动脉,103,一、股动脉(一)起源股动脉是髂外动脉的延续。它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后面起始,至入收肌管之前。(二)走行股动脉在股三角内下行,穿入收肌管,出收肌腱裂孔至腘窝,移行腘动脉。(三)主要分枝1、腹壁浅动脉起自股动脉前壁,行向,104,内上,分布于腹前壁下部的浅筋膜和皮肤。2、旋髂浅动脉起自股动脉,沿腹股沟行至髂前上棘,分布于附近的筋膜和皮肤。3、阴部外浅动脉4、阴部外深动脉阴部外浅动脉、阴部外深动脉发自股动脉,向内越过精索(女性为圆韧带),分布于下腹部皮肤和外生殖器。5、股深动脉是股动脉的最大分枝,在,105,腹股沟韧带下方25cm处自股动脉后外侧壁发出,经股动脉后方行向内下方,沿途发出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和穿动脉,分布于大腿肌和股骨,并参与髋周围网和膝关节网的构成。6、膝降动脉在收股管内自股动脉发出,经缝匠肌与股薄肌之间至小腿内侧面上部,分布于邻近的肌肉和皮肤,并参与构成膝关节网。,106,髂总股动脉、髂内外动脉、股动脉及股深动脉,107,腹主动脉、髂动脉、股动脉,108,股三角与收肌裂孔,收肌管亦称股腘管或亨特(Hunter)管,109,股三角,构成:股三角位于股前上1/3部、呈底边在上,尖向下的三角,下续收肌管。其上界是腹股沟带;外侧界为缝匠肌的内侧缘;内侧界是长收肌的内侧缘;前壁凹陷,自外向内是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及筋膜组成。内含:股鞘、股管、股动、静脉、股神经、淋巴管、淋巴结及脂肪组织。,110,股动脉、股深动脉,111,股动脉及其周邻解剖,112,股动脉下行途径,113,股骨头及股骨颈的血供,114,二、腘动脉(一)起源在收肌腱裂孔续接股动脉。(二)走行腘动脉是腘窝内位置最深的结构,紧贴膝关节的关节囊走行,穿过腘窝深部行向下外侧,终于腘肌下缘。(三)主要分枝腘动脉发出5个膝关节枝供应关节囊和韧带.,115,1、膝上外侧动脉2、膝上内侧动脉3、膝中动脉4、膝下外侧动脉5、膝下内侧动脉上述动脉参与膝关节网形成。,116,腘动脉及其分枝,117,膝关节周围动脉网,118,三、胫前动脉(小腿动脉)(一)起源在腘肌下缘处由腘动脉分出。(二)走行向前穿骨间膜至小腿部,在小腿前肌群之间下行,至踝关节前方移行为足背动脉。(三)主要分枝1、胫前返动脉2、胫后返动脉,119,3、内踝前动脉4、外踝前动脉胫前动脉沿途分枝分布于小腿前群肌,并参与膝关节网的构成。,120,四、胫后动脉(小腿动脉)(一)起源在腘肌下缘发自腘动脉。(二)走行胫后动脉于小腿后区浅肌层与深肌层之间下行,经内踝后方转至足底,分为足底内侧动脉和足底外动脉。(三)主要分枝1、旋腓骨动脉,121,2、腓动脉是胫后动脉最大的分枝3、营养动脉4、肌枝5、交通枝6、踝内支,122,小腿动脉的简要记忆,胫前动脉体表投影自胫骨粗隆与腓骨头之间的中点画线,向下至内、外踝之间的中点。胫后动脉的体表投影自腘窝下角(腓骨颈平面)向下画一垂线,至跟骨与内踝中点处。,123,胫骨与腓骨,124,胫骨与腓骨,125,膝关节、小腿和足的动脉,后面观,126,腘动脉及其分枝,127,腘动脉和小腿的动脉,128,五、足部动脉足的动脉是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的终枝,分别称为足背动脉和足底动脉。(一)足背动脉是径前动脉的直接延续,经拇长伸肌腱和跖长伸肌腱之间行向前下方,至第1跖背动脉和足底深枝。足底深枝至足底,加入足底动脉弓。足背动脉的主要分枝:1、跗外侧动脉在趾短伸肌下方呈弓形,129,向外侧走行,营养趾短伸肌及其下方的跗骨和关节。2、第1跖背动脉3、弓状动脉经外侧4跖骨的底呈弓形行向外侧,在伸肌腱深面发出第2、3、4跖背动脉,营养25趾相对缘。跖动脉通过穿动脉与足底动脉弓和跖石底动脉吻合。(二)足底动脉足底血供丰富,足底动脉主要来自胫后动,130,脉。在此部位的胫后动脉在拇展肌深面分为内、外侧动脉。1、足底内侧动脉较细,主要供应拇趾肌肉。2、足底外侧动脉较粗,先在拇展肌深面向外前方走行,然后进入趾短屈肌深面。继而呈弓形向内与足底内侧动脉形成足底弓。足底弓发出4条跖足底动脉,和3条穿动脉,以及一些至足底皮肤、筋膜和肌肉的分,131,支。这些动脉与足底内、外侧动脉的浅枝吻合,形成趾足底固有动脉,供应邻近的足趾。,132,足背动脉的体表投影自内、外踝连线的中点处,向前至第1跖骨向近侧端(拇长肌腱的外侧)。足背动脉的分枝跗外侧动脉跗内侧动脉弓状动脉第1指背动脉足底深动脉,足背动脉简要记忆,133,足底动脉简要记忆,足底动脉的体表投影自内踝与跟骨连线中点至拇趾内侧缘,其连线中点稍远处即为足底动脉。足底动脉的分枝足底内侧动脉足底外侧动脉足底弓跖足底总动脉趾足底固有动脉,134,表5股部的动脉,动脉起源行径分布,股动脉,腹股沟韧带远端起为髂外动脉的延续,经股三角下降,穿过收肌管,在收肌腱裂孔处易名为腘动脉,供应股前部和股前内侧部,股深动脉,腹股沟韧带远端约4cm处起自股动脉,向下经长收肌深面,穿支经由大收肌到达股前筋膜间隙后部和外部,135,动脉起源行径分布,旋股内侧动脉,股深动脉;也有可能发自股动脉,在耻骨肌和髂腰肌之间向内、后方进行,进入臀部,并分为2支,大部分血液供应股骨头和股骨颈;横支参加股部十字吻合;升支加入臀下动脉,旋股外侧动脉,股深动脉;也有可能发自股动脉,向外侧走行于缝匠肌和股直股深面,分为3支,升支供应臀部前份;横支环绕股骨;降支下降到膝部加入膝关节周围动脉网,136,动脉起源行径分布,闭孔动脉,髂内动脉,穿过闭孔,进入股内侧筋膜间隙,分为前支和后支,前支供应闭孔外肌、耻骨肌、股部内收肌和股薄肌;后支供应附着于坐骨结节的骨肉,137,小腿前筋膜间隙,表6小腿的动脉,动脉起源行径在小腿的分布,腘动脉,在收肌腱裂孔处为股动脉的延续,穿过腘窝至小腿;于腘肌下缘分为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发出膝上、中、下动脉至膝关节的内、外侧面,胫前动脉,腘动脉,穿骨间膜上方的间隙经胫、腓骨之间至前筋膜间隙,并沿骨间膜在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之间下降,138,足背的肌肉;其足底深支穿第1骨间背侧肌至足底参与足底动脉弓的形态,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作协议委托合同样本
- 2025至2031年中国有机玻璃化妆品座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数据采集与清洗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代码安全机制与实现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城市规划原理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人力资源经理工作成果展示》课件
- 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
- 2025智能家居安防系统安装合同书
- 2025至2030年中国车载式LED电子显示屏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美式沾塑钢丝钳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后印象主义美术页PPT课件
- CAMDS培训ppt课件
- 包装设计外文文献翻译最新译文
- 多芒寺阳塘仁波切生平简介(PPT)
- 治安管理课件新兴行业场所
-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
- HY∕T 122-2009 海洋倾倒区选划技术导则
- 《声门下吸引技术》PPT课件
- 幼儿园绘本故事PPT:《小红帽》
- 一年级下册数学6.6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人教版
- 成都体育学院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